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求*均数》教学设计,菁选五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3-07-27 08:20:04 来源:网友投稿

《求*均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6册第6单元的《比一比》一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了解*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关于*均数的必要性,学会求简单数据*均数的方法。这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求*均数》教学设计,菁选五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求*均数》教学设计,菁选五篇(范例推荐)

《求*均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6册第6单元的《比一比》一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了解*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关于*均数的必要性,学会求简单数据*均数的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今后学生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未知世界已不是单纯的好奇,而是充满着猜想和探索。因此在本节课中,力争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让观点交锋。让智慧碰撞,让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悟*均数的意义,构建*均数的概念,探究求“*均数”的多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移多补少”等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教师采用激趣——创设——组织——引导的方式教学本节课。

  2.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

  3.评价方式:本节课运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4.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课件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电脑出示姚明的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姚明。)你们对姚明有哪些了解,谁愿意说说?

  生:姚明身高2.26米。

  生:他在美国NBA打篮球。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姚明哥哥,自从加入美国NBA之后,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篮球巨星。姚明哥哥技术全面。尤其是罚球百发百中。(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这又是谁?(蓝猫。)它带着好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虽然它们个子矮,但特别不服气,一定要与姚明队比比谁的投篮技术好。同学们,你们愿意当裁判吗?(愿意。)那好你们来评判一下两个队哪个队投篮更准!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一)创设情境

  师:继续来看大屏幕,这是两个队在相同的时间内投篮的情况,姚明队只有4人,投中篮球的数量分别是:1号队员投中6个,2号队员投中4个,3号队员投中6个,4号队员投中8个。蓝猫队则派5个。前来应战。谁能介绍蓝猫队每名队员投篮的情况?

  生:蓝猫队1号队员投中5个,2号队员投中6个,3号队员投中5个,4号队员投中4个,5号队员投中5个。

  师:你们静静地思考一下,哪个队投篮更准呢?请说明理由。

  生:我认为蓝猫队投中的总数多,投中25个,姚明队投中了24个,所以蓝猫队投篮准。

  师:有多少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

  师:谁还有其他想法?

  生:投中最多的队员在姚明队,他投中了8个,姚明队投篮更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应该看*均每个队员投中几个球。

  师:谁和他想的一样,请举手。

  师:通过你们的总结,要比较哪个队投篮准,有这样3种情况:第1种,比较投篮的总数。第2种,一个人投中的多,就代表整个队伍投得准。第3种,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有的同学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投篮准,比较总数就行,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生:不合理,人数不同,人数多的占便宜。

  师:还有的同学认为,一名队员投得多,就认为该队投得准,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生:一个人的表现,不能代表整个队伍的情况。 师:这两种方案都不行,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投篮投得准,谁知道怎样比较才合理呢?

  生: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同意吗?

  生:同意。

  (二)探究*均数的方法及意义

  1.探究*均每个队员投中个数的两种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研究怎样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课前老师给同学准备了学具,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具小组合作,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法进行研究。

  师:谁愿意汇报,汇报时先说出你们采用的方法,然后再讲怎样求的。

  生:我用的是摆学具方法,把多的部分放到少的那里,这样就求出了姚明队*均每个队员投中6个,蓝猫队*均每个队员投中5个。

  师:小组分工明确、操作熟练,通过把多的移给了少的,很快地求出了*均每名队员投中了多少个篮球,谁来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移多补少。)

  师:还有的同学用的是计算的方法,请这两名同学讲讲他们是怎样求的。

  师:看来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有两种方法:(1)是用操作的方法;(2)是用计算的方法。当然解决问题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2.揭示*均数。

  师:哪个队投篮更准呢?(姚明队。)

  师:姚明队的“6”个,蓝猫队的“5”个,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这两个数还有新的名字吗?(板书:*均数。)

  师:原来姚明队、蓝猫队每名队员投中的不一样多,由于把多的补给了少的,这样每个队员投的一样多吗?(一样多。)这个“6”和“5”是每个人真正投中的数量吗?(不是,这是两个队投中的*均值。)

  3.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了两个队谁投篮投得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均数,老师这准备了一些数据:

  (1)小刚、小红、小华、小军4个人的*均年龄是10岁。

  (2)哈尔滨师范附小三年一班男同学的*均身高是

《求*均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均数”与“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均数的概念,如*均速度、*均成绩、*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均高度.

  师:这*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均产量、*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均数的概念,再分析求*均数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均数的意义,分清*均数与*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求*均数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求*均数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求*均数》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体悟“*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

  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均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脉络按“*均数”(数学概念)——“求*均数”(计算方法)——“应用题”(实际应用)逐步展开。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谈话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均数)

  ①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均数的信息。

  ②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均年龄、*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③师:看来大家对“*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均数”的奥秘。(板书:*均数)你想了解*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④师:看来同学们对*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说明:理解*均数的意义是教学求*均数的重要基础。引入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均数的信息。调查学生对“*均工资”、“*均年龄”、“人均住房面积”……

  这些已经抽象了的*均数的理解情况,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从而引出求*均数的课题。

  第二层次: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①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说明: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感悟“*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说明:通过任意一种移动方法,使三排棋子同样多。从而揭示*均数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均数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精心设计学具操作,并配以恰当的媒体显示,突出了*均数那简明、直观的特点。

  2、探索求*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说明:在学生感悟*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索求*均数的不同方法。用数学算式概括操作过程,并且让自己给方法命名。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汇报交流中相互启发,最后共同探讨出2、7、3这三个数的*均数的几种方法。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大组交流汇总”的自主探究模式。呈现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完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创新教育要求。

  第三层次: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第四层次:实际应用

  选择正确的算式: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 198元,*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A: (195+212+205+198)÷52=16(元)

  B: (195+212+205+198)÷4=208(元)

  ①说说你选择B的理由。

  ②小明从结果16元他就肯定A 是错误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③如果选A该怎样提问?

  ④比较这2个问题的异同点?

  小结:所以求*均数时你要找准对应关系。说明: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设计两道对比练习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均数方法的.理解应用,在应用中渗透对应思想。另外,结合题目的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求*均数》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一样多 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馈

  (1)引出移多补少、

  (2)(7+4+1)÷3

  师:观察移动后的小圆片,思考: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板书: 总数不变

  一样多 不一样多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均数

  (板书课题)

  4、刚才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均数,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

  生:会。(生自己完成)

  反馈 (7+4+1+8)÷4=5

  比较归纳得出 : 总数÷份数= *均数

  (三)应用数学

  教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

  1、 国家旅游局关于2004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 上海东方明珠*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

  (2) 南京中山陵*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

  3、三年级1班*均身高为136厘米。

  (四)、研究*均身高

  1、刚才谈到了*均身高,要求全班同学的*均身高,该怎么办呢?

  出示三年级某班的身高统计表(单位:厘米)

  ①140 141 139 143142 145

  ②135 134 136 131 132 134

  ③130 131 132 130 128 127

  ④128 129 128 127 127 125

  ⑤124 127 124 125 124 123

  ⑥123 122 120 123 124 122

  2、师:估计,全班的*均身高会在什么之间或是多少厘米?该怎么办?现有三种方案,你选择哪一种呢?

  A、 选择第一排最矮的

  B、 选择第六排的

  C、 选择第一组有高,有矮的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3、学生试算

  4、师:看到这个*均身高,你有什么想法?对于这个*均身高还有没有更大胆的想法,它还能代表哪些范围内的大概*均身高?

  学生反馈

  (五)、巩固发展。

  选一选(用手势表示)

  1、少先队第三中队发动队员种树,第一天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种了315棵,*均每天种多少棵?( )

  2、(180+315)÷2 2、(180+315)÷3

  3、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摄氏8度、15度、24度、17度。请算出这天的*均气温。( )

  4、(8+15+24+17)÷4 2、(8+15+24+17)÷(1+7+13+19)

  (六)、拓展练习

  1、猜老师*均每个月的开支

  2、教师板书:*均每月开支1000元 提问,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老师把今年前三个月的开支情况做了大概的统计,

  出示:2005年陈老师1——3月每月开支情况统计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

  金额108010201050

  你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今年前三个月的*均每月开支多少元?

  3、学生反馈

  4、你们能不能预测一下老师4月份的开支大概是多少?

  5、如果要使前4个月每月*均开支不超过1000元,四月份老师最多能花多少钱?

  五、总结:

  “求*均数”是新教材“ 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

《求*均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给定信息,会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均数,并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使用计算器求*均数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均数

  教学难点:按键顺序

  教学准备:同种规格的计算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5分钟,学生遇到困难,亟待解决)

  内容:展示引例:2002年第一季度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均每人现金收入情况表:(单位:元)

  北京1692.2上海3075.6天津1254.5河北584.4

  山西420.5内蒙古596.2辽宁875.4吉林705.5

  黑龙江746.8江苏1354.2浙江1891.1安徽520.6

  福建972.2江西575.1山东831.9河南426.3

  湖北582.2湖南685.7广东1065.5广西554.6

  海南699.3重庆523.2四川538.4贵州31*

  云南411.6*254.4陕西441.0甘肃328.4

  青海337.8宁夏458.1新疆340.3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均数,在计算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困难吗?

  显然,当一组数据比较大且比较多时,用笔计算*均数较麻烦,因此,需要一个帮手—计算器,这节课就来学习用计算器求*均数。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15分钟,小组合作交流)

  内容:学生分组(拿同类型计算器的同学分在一起)活动探究,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1)估计一下自己课桌的宽度,并将各组员的估计结果统计出来(精确0.1厘米)。

  (2)用计算器求出估计结果的*均值,你是怎么做的?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全班总结交流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求*均数的一般步骤,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评价。

  (3)用尺子量一量课桌的宽度,看看大家估计的结果怎么样。

  各组派代表谈谈本组估计结果的准确度,对准确度较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评为优秀小组以资鼓励。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5分钟,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内容:1.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数据的*均数:

  12.8,12.9,13.4,13.0,14.1,13.5,12.7,12.4,13.9,13.8,14.3,13.2,13.5。

  2.观察下图1,利用计算器计算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队员的*均年龄。

  3.英语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小丽将全班同学的解题情况绘成了条形统计图,见下图2。根据图表,求*均每个学生做对了几道题?

  4.利用计算器计算本节课的引例中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均每人现金收入的*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如实反映我国农村的现金收入状况,你会用哪个数据?

  (2)如果要展示我国农村发展形势好,你会用哪个数据?

  (3)从这些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何感想?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

  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根据给定信息,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均数。

  2.从所给统计图中正确获取信息,并能进行数据的加工与整理。

  3.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求*均数》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阅读


《求*均数》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1)

——求*均数教学设计3篇

求*均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进一步了解“*均数”意义的过程。

  2.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利用“*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里看过歌手大赛吗?你知道比赛的评分规则吗?

  去年暑假,中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全国少儿艺术大赛,瞧,这是红星小学的王璇参赛的照片,那她当时得了多少分呢?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参赛照片

  二、探究与体验;

  1.瞧,这是7个评委给她亮出的分数牌,(课件出示评分牌)

  95分

  95分

  96分

  85分

  98分

  93分

  你能帮她算算她最后得了多少分吗?在练习本上试试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算完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

  刚才,同学们计算得的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下面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答案,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

  生评价谁算得对。

  4.师小结过渡:

  是的,在好多电视比寒中,为了体现公*公正的原则,往往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剩下的几个评委的*均分的规则评分。但是在体育比赛中还能用这样的评分规则吗?

  5.议一议: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立定跳远比赛吗?老师是怎么给你计分的?下面是王*同学五次试跳的成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那么裁判员最后给出的成绩是多少呢?是怎么算的呢?告诉你吧,他的成绩是169厘米,而不是他的*均成绩: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

  6.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是的在体育比赛中,为了给每个人更多的机会,鼓励大家超越自我,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往往用队员的最好成绩作为他的最后成绩,而不是用他几次试跳的*均成绩。

  7.通过以上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三、实践与应用;

  师过渡: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求*均数的情况,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动你的小脑筋认真想一想,下面的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1. 出示练一练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前两步,然后集体订正。

  第(3)个问题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集体交流。

  2.出示第2小题,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出示第三小题,生独立完成第一步,然后集体订正。

  第二步,首先让学生说说:第四组这几个同学,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搞清什么是达标。那么50米的达标成绩是10秒,比这个成绩慢的同学就没有达标。想一想是哪个同学呢?和同学说说你和想法。全班交流。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问题讨论”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小明不会游泳,如果水深超过他的身高,就可能有危险,那么这个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米20厘米,说明了什么?小明会不会有危险?

  请同学认真思考,然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从学生生活入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

  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计算、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及善于与同学交流的好习惯,从而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培养学生敢干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好品质以及耐心听取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在交流中培养表达能力,

  对本节课新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对新知识通过回顾能牢固地掌握。

  在本环节中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对学生普遍感到有困难的题,稍作点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或前后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的*均数知识,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推理、判断,从而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的重要性。

  在本环节中如果有同学能完整说出比赛的评分规则,就应该给予鼓励“×××,你懂得可真多。”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由老师向学生详细说明比赛的评分规则:

  为了体现公*公正的原则,在实际比赛中,选手的最后得分是这样计算的;在所有评委所打的分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剩下的几个评委的"*均分。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答案

  1.(96+95+95+96+85

  +98+93)÷7=94(分)

  想:我先把7个评委所的评分加起来,然后再除以他们的人数,也就是求出*均分。就是她的最后得分。

  (2)(96+95+95+96+93)÷5=95(分)

  想:我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下5个评委的*均分。

  还有可能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有;

  1.王*最远能跳169厘米,说明他有这样的潜力,应该把这个成绩算做他的最后成绩。

  2.因为如果最后算王*的*均成绩的话,就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最好水*,所以用*均成绩做为他的最后成绩不公*。

  第三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可以准备28×7=196(箱),这样可以保证货源充足,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但这样容易造成货物积压,过期饮料就卖不了了。

  答案应该是下周应准备和本周售出总数同样多的饮料最合适。

  什么叫“达标”;国家颁布了少年儿童各年龄段的体育锻炼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就叫达标了,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当然就没有达标了。

  “*均水深1米20厘米”,说明这个游泳池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浅的地方可能还不到1米20厘米,深的地方可能会超过1米40厘米,”所以小军在这个池中是有危险的。

求*均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2 . 使学生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均数。

  3. 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2. 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均数。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列式:8 ÷4=2 ,在这个算式里 8 称为什么数?(总数) 4 称为什么数?(份数)得到的 2 称为什么数?(每份数,也叫*均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求*均数,大家看看今天学习的与以前学的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均数

  二. 探求新知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是爱卫生、保护环境的小朋友吗?大家看到黑板上,这里是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废瓶子的统计图。

  (1)出示统计图。

  (2)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问:他们收集到的废瓶子是一样多吗?在统计图上怎样才能使 4 个人收集的废瓶子一样多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一种:“移多补少”,在统计图上引导学生把多的移到少的地方去。

  二种:列算式,假如没有统计图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先求出他们的总数,*均分给了 4 个人,再除以 4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 14+12+11+13 )÷4

  =52÷4

  =13(个)

  “ 13 ”在这里也叫什么数?

  (4)巩固提问:这里为什么要除以 4 ?

  (5)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求出他们的总数,再看他们是*均分成几份,就除以几,这样就求出了他们的*均数。

  三. 巩固提高

  1. 用四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每个杯子分别标有水面的高度,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均高度是多少厘米?(12厘米,6厘米,10厘米,4厘米)

  (1) 指名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求*均数的。教师板书。

  (2) 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小结。

  2、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12页,第二天读了20页,他*均每天读了多少页?

  3、 活动:求*均年龄

  在小组内说出每个同学的年龄,小组长作好记录,然后根据记录要求学生独立求出本小组同学的*均年龄。

  4、想一想:下面哪个列式才对?

  下面是一只母鸡六个月产蛋的统计表。根据题目中给的数据,算出这只母鸡*均每月产多少蛋。

  月份个数

  一月20

  二月23

  三月26

  四月28

  五月30

  六月29

  5、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的*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6、想一想:游泳池的*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 全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学懂了没有?

  五.布置作业,课后拓展延伸。

  自已调查家人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均身高和*均体重。

  教案说明:用谈话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热爱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来导入进新课(教学例题)。

  最后的巩固提高也是按从易到难来设计,先让学生求小棒 的*均数巩固好已学的求*均数的方法,然后用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合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求*均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五·四分段)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131~13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学会求*均数。

  2、学生经历探究求*均数的过程,培养操作、观察、归纳、概括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合作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学习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展示校园篮球场上四(1)班和四(2)班篮球比赛的精彩片断[四(1)班的得分明显落后,学生观赏。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四(1)班的教练,这时你准备怎么做?你在换运动员上场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出示两名运动员*日训练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统计表,如下:

  现在就请你当教练,根据上面统计表中的数据,你会选谁上场?并说出自己强有力的理由。(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评析:教师恰当运用CAI课件,创设一个学生熟悉且比较喜欢的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自己提出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需要换人”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这样,不仅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又将生活化问题转化为根据“*均分”换人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均数产生的需要,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与明确了方向。]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怎样计算7号和8号运动员的*均分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和手中的操作材料,小组合作,共同来探讨。注意:一个小正方体代表一分。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1、小组合作探求算法。

  2、汇报交流。

  操作法:重点让学生把移多补少求*均数的方法讲明白。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是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把多的移走补给了少的,使它们变得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它们的*均分。

  计算法:重点让学生理解*均分除了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来外,还可以先求出各场得分总数,再除以上场的次数,也可以得出每个队员的*均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了选谁上场的问题。因为7号运动员的*均分11分高于8号运动员的*均分10分,所以应选7号运动员上场。同时,我们知道求*均数有两种算法,数据少的时候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多的时候用计算的方法会更方便。(板书课题和算式,如下)

  (9+11+13)÷3=11(分)(7+13+12+8)÷4=10(分)

  [评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自主性、探索性与合作性。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空间里运用手中的材料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解决了问题。这既是一个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和他们*等相处,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引领学生归纳概括出*均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均数的意义。

  对10分的理解:你对10分这个数是怎样认识与理解的?与它的各场得分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

  对11分的理解:11分是7号运动员第三场的得分吗?为什么?它是什么?

  小结:*均数比大数小,比小数大,介于二者之间。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可能存在于一组数据之中,也可能不存在。*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板书: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

  [评析:在学生的亲自感受中,他们用自己质朴而稚嫩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均数意义的理解,虽然这只是粗浅的,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在生活中,你见过*均数吗?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均数的例子)

  在我们的生活、生产,特别是在统计当中,*均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整体水*与分析存在的问题。

  评价时,师问:看着王红的成绩,你想对她说点什么?

  不计算,估一估他们的*均身高会是哪个答案?(让学生谈观点,加深对*均数意义的理解)

  先不计算,同学们估计可能会是多少?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他们的*均成绩是多少次?

  4。过河问题。

  身高145厘米的小华,要过*均水深110厘米的小河到底有没有危险?(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均数的意义)

  通过这个题目的思考,你觉得应该对大家说点什么?(没错,徐老师希望同学们每天都能安安全全地来校,**安安地回家)

  [评析: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形式多样,且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肯定都想知道自己表现如何。现在请拿出学习评价表,给自己一个诚恳的评价吧!(附表,如下)

  学习评价表

  本节课,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请在相应栏目中填上相应的分数,并算出*均分。(优秀90分,良好80分,一般70分)

  (小组交流后,学生展示)

  看着自己的评价表,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师评价:其实,从*均分可以看出你整节课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徐老师相信在评价过程中,同学们又一次加深了对*均数的理解。

  [评析: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自己给自己打分及*均分的计算,既强化、巩固了本课学习的内容,再现了“求*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形式多元化的思想,同时还为随后的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可谓“一举三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求*均数》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2)

——《求*均数》教学反思

《求*均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求*均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求*均数》教学反思1

  “*均数”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从而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

  “*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保护环境收集空瓶的情境,并通过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动手操作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再联系中注重数学只是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均数只是再生活中的作用,比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自己课堂节奏把握得不是很好,还有一些补充的内容如:增加一个数会对*均数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正确解读生活中的*均数等等。有待在练习课中进一步展开。

《求*均数》教学反思2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要使同学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需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胜利发射的辉煌局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同学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同学对数学、对教师发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同学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突出主体地位,发明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沛尊重同学,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同学,使同学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出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身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同学的主动考虑、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同学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同学自身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同学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溢了骄傲和自豪。

  二、尊重个体差别,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同学的差别。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同学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同学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干和喜好的同学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同学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三、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同学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均数应用题中,同学经常将两个*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同学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同学比眼力,猜想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同学的*均身高最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同学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同学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求*均数》教学反思3

  《求*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

  在例题教学中,课件出示了“收集矿泉水瓶”的图片,我就问要求*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应先求什么?当学生感受到要先求出总数,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导学案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这堂课教学中,也有不足:有少部分学生对于*均数的意义还比较模糊,在实际习题中的应用还搞不清楚,因此还需要让他们逐步地体会和掌握。计算中正确率不高,应培养孩子认真、细心地良好习惯。

《求*均数》教学反思4

  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求*均数》教学反思5

  通过认真研读教材,认真研究教法,我对“统计中的*均数” 的课尾进行了认真的设计自感效果不错。

  (课尾)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假如请你给自身的这节课打分,你会给自身这节课打多少分?(满分100分。)

  生1:我觉得我听得很认真,学懂了,可以打95分。

  生2:老师,我没有举手要发言,我想只能打76分。

  生3:我可以给自身88分。因为我在小组活动时表示的很好。

  生4:我可以给84分,因为老师教的知识我听懂了,但是我发言不积极。

  生5:我这节课表示一般,只能打85分。

  (教师板书:95、76、88、84、85)

  师:假如一节课获得85分算优秀,你们这节课能算优秀吗?

  生(齐声):能算优秀课!

  师:根据是什么?76分能行吗?

  生:光看95分、76分都不行。我算了一下,这五个分数的*均数是(95+76+88+84+85)÷5=85.6(分),85.6分超越了85分,所以我们这节课是优秀课。

  反思:

  对学生而言,“给自身当评委”是少有的事。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被老师评价,对于学生评价自身这种形式学生感到新奇、难得,因此特别珍惜这次为自身当评委的机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评述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感受*均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求*均数的方法,体验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评价中教师听到了*时听不到的心声,尤其是学生敢于说自身的缺乏。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一堂课下来,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接触了多方面的知识,此时学生大脑疲乏,注意力下降,情绪低落,假如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形式新颖、解法灵活的开放性课尾练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疲劳、增强注意力、促进思维的发展,这节课正是这样做了。

《求*均数》教学反思6

  课一开始,我用学生熟悉的跳绳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都参与体验、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由此情境提出学生最关心的谁是“冠军队”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中找出合理的评价方式,这样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探索新知时,媒体出示P42页例1的统计图,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看了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反馈时推荐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教师把一根水*线移到数字11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教师继续把线往外移,移到数字12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4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5上,问:*均数会是这么多吗?这根线该移到哪个数字上最合适呢?谁能把我们这种移动的方法取一个名字呢?回答后再通过直观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使学生对*均数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环节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理解*均数含义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在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求*均数》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课,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一课。在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这节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大课间活动的“跳跳球”比赛入手,激起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留给了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跳跳球”的比赛中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引出了“*均数”,使学生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均数迫切需要。在学生的亲身感受中得出了求*均数的意义和方法并且学生自己道出了*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使学生感悟到*均数的可比性。通过举生活中的*均数例子,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生算出小组*均身高后,让学生继续挖掘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新问题“全班同学的*均身高”,让学生估算再验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辨析,正好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数学交流”的能力,通过三种情境的辨析进一步深化了*均数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改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学生在“跳跳球”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设计小马过河的情境:小马过河,小马身高1.6米,河的*均水深是1.5米,小马能过这条河吗?这一情境使孩子在争论通过对“*均水深”的深刻理解,得出结论“小马不能过这条小河”,从中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他的相关因素。

  三、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

  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当学生看到在严重缺水地区三口之嫁*均每月用水量约为280千克,与林沂三口之家*均每月用水量是23吨进行比较谈感受时,学生第一反映是“节约水源”,从一组数据比较中使孩子们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

  四、自主评价巧妙总结

  通过给这节课打分及计算*均分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再现了*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同时为课堂小结做好了巧妙的预设,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均数的兴趣。

  五、遗憾之处

  沟通*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不够深入,例如课堂上不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前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求*均数》教学反思8

  《求*均数》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均数”的实际意义,在实践中探索求“*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在其中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同时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体会“*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培养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灵活选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均数的意义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和他们所熟悉、感兴趣的素材组织教学,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适当地调整教材,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以达到教育较学目标。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收集矿泉水瓶的例子,目的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当学生对*均数的意义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的时候,便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适时恰当引导,能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情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求*均数》教学反思9

  在教学求*均数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想的: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套圈游戏导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在例题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的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我并没有着急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

《求*均数》教学反思10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合理并充分地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首先通过创设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子让学生让学生看到*均分和求*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接着是对主题图的观察、讨论,在学生说出“移多补少”方法的时候,我紧接着提出13是他们实际收集的结果么,进一步强化求*均数和*均分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并得出*均每人收集的3个相当于把我们组收集的矿泉水*均份,在用计算的方法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情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更好!创设合适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有合适的情境对于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和促进思维的发展,的确是个很关键的。

  二、口算、估算、笔算相结合

  教学例1时,我忽略了“估算"这一部分,因此我认为在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后,我直接引入了新的教学,应该在这里要学生们想一想:*均数会大于15吗?会小于11吗?那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呢?先确定*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就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后面的练习中虽然也让学生先估一估,但重视不够,因此在后来的作业中学生出现了求出的*均数计算超出所给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时也不知道是错了。因此强化估算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查。!

  现在《课标》越来越注重口算、估算、笔算三者的结合,口算能力时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口算和估算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发展。所以我们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口算和估算技能的发展。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或选择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给学生创设运用口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多次经历口算和估算的过程,形成相关的技能。教学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这样更有助于笔算的教学。口算和估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也是口算和估算的一种应用。

  三、在生活中体验*均数,并从*均数的数量中得到信息

  让学生经历求*均体重的活动,经历测量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获得信息这个过程。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数据求3人*均体重,求2人*均体重,再求5人*均体重,这样可以在活动中加强巩固练习。我十分注意在学生理解*均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求*均数的方法,练习的设计注意了现实性,联系了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根据求出的各项*均数和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和统计的知识,再现了"求*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把*均数引进*时的日常生活,运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理解数学就在来源于生活,数学问题就在身边,我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了很多关于*均数的信息,使学生感受到原来*均数用途这么大,国家大事中也离不了它。

《求*均数》教学反思11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求*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

  教学过程:

  一、理解*均数意义

  “1”:说一说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处处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浅)

  “2”:自己看题,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你认为哪些*均数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均数的练习:

  1、“3、4、6、7”题。

  “3”:从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独立解答(1)、(2),全班交流。

  看了这张表格,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还能向大家说说哪些(1)和(2)题没能介绍的情况?

  “4”:

  (1)先算一算三年级*均每组植树的棵数。

  假如今天算出的*均数是11棵,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它是错的?为什么?

  假如是6棵呢?为什么?

  看着这张统计图,你能不能给出*均数的范围?

  (2)哪些小组植树棵数比*均棵数多?哪些比*均棵数少?

  “6”:(1)同桌讨论,可以怎么估计?

  介绍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选取6个数据中处于较中间位置的一个,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补少后是否和它较接近,进行调整,学生有合理的方法也应给予肯定)

  (2)你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7”:独立练习。

  “你还发现什么?”尽量让学生从多角度说一说。

  2、“5、8”题。

  “8”:先说一说这一题的解决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记录、解答问题。

  “5”:课堂上老师指导说清要求,课后学生完成。

  三、“你知道吗?”

  举例: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7、78、80、81、82、82,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8+80+81+82)÷4 约为80分

  看一下评委给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学后记:第一题学生讨论十分激烈,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下水是会有危险的,因为深水区可能会超过145厘米。由此强调,*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的中间。

《求*均数》教学反思12

  《求复杂的*均数》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求*均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落实自主、合作探究解题方法,实现知识迁移上有较多的关注。教学中本着立足生活数学的角度,上好师生、生生互动的学生课堂为目标,设计并认真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效果看还是比较理想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1、师生、生生讲的互动交流及互动评价比较充分。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全班讨论交流得出简便的算法,优化了算法;并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能够引导学生间、小组间的针对性评价,同时比较注重对于各类学生的不同评价。

  2、活用并改用了教材。在问题情境不变的前提下,将情景图中的信息,有小教练的红、蓝运动员的22名队员,均变为12人,但是*均数依然与课本一致人。这样的改用给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计算较快了,并且能够进行更为充分的比较和交流。

  3、有效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落实到位。合作有较严谨的要求,探究方法、计算(有分工、合作)。本节课*进行了两次小组合作,分别是探究红队队员的*均升高和从学生的体重、身高、年龄等项目中选一项计算出组内同学该项目的*均数,两次活动都是比较顺利的。其中第一次合作探究算法、合作计算、交流;第二次合作全员参与性强,选择项目、各成员交流、收集数据,进行计算。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重统计过程化、活动化、生活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学的有用性。

  4、分层练习的设计题型丰富(填一填、判一判、选一选、算一算),生活化较强,学生的练习效果理想。不足之处是:

  1、前面探究、尝试及交流时间充分,以至于分层练习的处理时间不够充分,有前松后紧的现象。

  2、在解决生活问题的练习中C类学生出错较多,原因理解能力较差,需进行针对性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以后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综合法与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应作出更多的努力。

《求*均数》教学反思13

  *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再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均数的特征,理解*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联系实际三年级(一班)和三年级(二班)学生比身高,引出一个结论:“因为一班的王竟全比咱班的路飞高,所以一班学生的身高比二班学生的身高高。”让学生判断这个结论对吗?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认为两班学生比身高是跟每个学生都有关系,要看整体,不能只看王竟全和路飞两个人。我又追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有的学生回答把两个班所有学生的身高相加再进行比较。后又发现我设计的两班人数不同,这样比整体不合理。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我抓住时机设疑:光看王竟全和路飞两个人的身高来比两班的身高,都不能比出哪个班学生的身高高一些,怎么办呢?看来要找一个新的标准,再进行比较。这个新标准就是“*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比身高”导入,自然的引出“*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三年级(一班)学生*均身高是142厘米,(二班)学生的*均身高是144厘米,一班的王竟全一定比二班的路飞矮,你认为对吗”的讨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均身高”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求*均数》教学反思14

  1.“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

  第一次求*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均数的理解。

  2.“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均分的普遍价值

  第二次*均枝数时,我故意出示1枝,2枝,15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好像比较难。”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均分的普遍价值。这样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于建立起两种求*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

  3.“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

  我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以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总数不变,*均分的份数不变,*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

《求*均数》教学反思15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求*均数》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3)

——求*均数教学反思

求*均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求*均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求*均数教学反思1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我经常采取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今天我才意识到这样做忽视了错误的价值。如果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困惑点,把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灵活处理,巧妙设计,将错误转化成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能使课堂变得更精彩。

  今天课堂上做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某工厂第一季度卖出20台机器,第一季度卖出20台机器,第二季度卖出28台机器,第三季度卖出32台机器,第四季度卖出16台机器,算出一年中*均每月卖出多少台。学生出现了24和8两种结果。我让同学板书出这两种情况,学生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意见。紧接着,我把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种,讨论出向对方提的问题,并进行辩论。另一组同学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我认为,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应付的理念和策略,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一种可以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通过精心设计、诱导,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求*均数教学反思2

  《统计:*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环保小分队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出不一样,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各种不同的求*均数的方法。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收获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均水深110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在小刚的一家三口用水情况以及面对严重缺水地区的用水情况比较中,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受到了要节约用水的意识,很多学生都明白了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求*均数教学反思3

  《求*均数》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均数”的实际意义,在实践中探索求“*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在其中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同时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体会“*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培养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灵活选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均数的意义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和他们所熟悉、感兴趣的素材组织教学,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适当地调整教材,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以达到教育较学目标。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收集矿泉水瓶的例子,目的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当学生对*均数的意义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的时候,便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适时恰当引导,能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情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求*均数教学反思4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合理并充分地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首先通过创设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子让学生让学生看到*均分和求*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接着是对主题图的观察、讨论,在学生说出“移多补少”方法的时候,我紧接着提出13是他们实际收集的结果么,进一步强化求*均数和*均分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并得出*均每人收集的3个相当于把我们组收集的矿泉水*均份,在用计算的方法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情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更好!创设合适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有合适的情境对于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和促进思维的发展,的确是个很关键的。

  二、口算、估算、笔算相结合

  教学例1时,我忽略了“估算"这一部分,因此我认为在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后,我直接引入了新的教学,应该在这里要学生们想一想:*均数会大于15吗?会小于11吗?那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呢?先确定*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就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后面的练习中虽然也让学生先估一估,但重视不够,因此在后来的作业中学生出现了求出的*均数计算超出所给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时也不知道是错了。因此强化估算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查。!

  现在《课标》越来越注重口算、估算、笔算三者的结合,口算能力时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口算和估算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发展。所以我们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口算和估算技能的发展。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或选择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给学生创设运用口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多次经历口算和估算的过程,形成相关的技能。教学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这样更有助于笔算的教学。口算和估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也是口算和估算的一种应用。

  三、在生活中体验*均数,并从*均数的数量中得到信息

  让学生经历求*均体重的活动,经历测量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获得信息这个过程。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数据求3人*均体重,求2人*均体重,再求5人*均体重,这样可以在活动中加强巩固练习。我十分注意在学生理解*均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求*均数的方法,练习的设计注意了现实性,联系了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根据求出的各项*均数和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和统计的知识,再现了"求*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把*均数引进*时的日常生活,运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理解数学就在来源于生活,数学问题就在身边,我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了很多关于*均数的信息,使学生感受到原来*均数用途这么大,国家大事中也离不了它。

求*均数教学反思5

  1.“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

  第一次求*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均数的理解。

  2.“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均分的普遍价值

  第二次*均枝数时,我故意出示1枝,2枝,15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好像比较难。”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均分的普遍价值。这样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于建立起两种求*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

  3.“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

  我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以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总数不变,*均分的份数不变,*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

求*均数教学反思6

  *均数应用题对学生来说容易接受,而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获取知识,我设计了一些情景教学,并且让学生在操作、分析、讨论中去获取知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认为在教学中,创设良好、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让学生帮小明的妈妈解决一个难题引入,学生兴趣很高,积极帮小明的妈妈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求*均数的方法。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活起来

  新课引入后,学生已了解求*均数的方法,我再出示4个数86、100、96、94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均数,得出94后,再让学生讨论*均数94与四个数中的94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均数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计算自己收集的连续4个月的水费、电费、电话费,再让学生预测下个月的用水用电情况,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复杂的情景中搜集、整理数据,教师选择了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完*均数后,我提问:“在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求*均数?”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了有很多地方用到求*均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班内的“小百灵”给同学们唱歌,其余学生做评委,然后算出他的*均成绩,再让学生调查听课老师的年龄,这一设计,使同学们认识到现实生活当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准备的材料不充足,学生所学知识不扎实。

求*均数教学反思7

  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求*均数教学反思8

  《求*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

  在例题教学中,课件出示了“收集矿泉水瓶”的图片,我就问要求*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应先求什么?当学生感受到要先求出总数,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导学案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这堂课教学中,也有不足:有少部分学生对于*均数的意义还比较模糊,在实际习题中的应用还搞不清楚,因此还需要让他们逐步地体会和掌握。计算中正确率不高,应培养孩子认真、细心地良好习惯。

求*均数教学反思9

  “*均数”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从而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

  “*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保护环境收集空瓶的情境,并通过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动手操作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再联系中注重数学只是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均数只是再生活中的作用,比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自己课堂节奏把握得不是很好,还有一些补充的内容如:增加一个数会对*均数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正确解读生活中的*均数等等。有待在练习课中进一步展开。

求*均数教学反思10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求*均数教学反思11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求*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

  教学过程:

  一、理解*均数意义

  “1”:说一说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处处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浅)

  “2”:自己看题,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你认为哪些*均数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均数的练习:

  1、“3、4、6、7”题。

  “3”:从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独立解答(1)、(2),全班交流。

  看了这张表格,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还能向大家说说哪些(1)和(2)题没能介绍的情况?

  “4”:

  (1)先算一算三年级*均每组植树的棵数。

  假如今天算出的*均数是11棵,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它是错的?为什么?

  假如是6棵呢?为什么?

  看着这张统计图,你能不能给出*均数的范围?

  (2)哪些小组植树棵数比*均棵数多?哪些比*均棵数少?

  “6”:(1)同桌讨论,可以怎么估计?

  介绍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选取6个数据中处于较中间位置的一个,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补少后是否和它较接近,进行调整,学生有合理的方法也应给予肯定)

  (2)你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7”:独立练习。

  “你还发现什么?”尽量让学生从多角度说一说。

  2、“5、8”题。

  “8”:先说一说这一题的解决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记录、解答问题。

  “5”:课堂上老师指导说清要求,课后学生完成。

  三、“你知道吗?”

  举例: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7、78、80、81、82、82,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8+80+81+82)÷4 约为80分

  看一下评委给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学后记:第一题学生讨论十分激烈,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下水是会有危险的,因为深水区可能会超过145厘米。由此强调,*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的中间。

求*均数教学反思12

  通过认真研读教材,认真研究教法,我对“统计中的*均数” 的课尾进行了认真的设计自感效果不错。

  (课尾)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假如请你给自身的这节课打分,你会给自身这节课打多少分?(满分100分。)

  生1:我觉得我听得很认真,学懂了,可以打95分。

  生2:老师,我没有举手要发言,我想只能打76分。

  生3:我可以给自身88分。因为我在小组活动时表示的很好。

  生4:我可以给84分,因为老师教的知识我听懂了,但是我发言不积极。

  生5:我这节课表示一般,只能打85分。

  (教师板书:95、76、88、84、85)

  师:假如一节课获得85分算优秀,你们这节课能算优秀吗?

  生(齐声):能算优秀课!

  师:根据是什么?76分能行吗?

  生:光看95分、76分都不行。我算了一下,这五个分数的*均数是(95+76+88+84+85)÷5=85.6(分),85.6分超越了85分,所以我们这节课是优秀课。

  反思:

  对学生而言,“给自身当评委”是少有的事。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被老师评价,对于学生评价自身这种形式学生感到新奇、难得,因此特别珍惜这次为自身当评委的机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评述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感受*均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求*均数的方法,体验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评价中教师听到了*时听不到的心声,尤其是学生敢于说自身的缺乏。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一堂课下来,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接触了多方面的知识,此时学生大脑疲乏,注意力下降,情绪低落,假如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形式新颖、解法灵活的开放性课尾练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疲劳、增强注意力、促进思维的发展,这节课正是这样做了。

求*均数教学反思13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了解*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均数的必要性,学会求简单数据*均数的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今后学生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未知世界已不是单纯的好奇,而是充满着猜想和探索。因此在本节课中,力争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让观点交锋。让智慧碰撞,让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悟*均数的意义,构建*均数的概念,探究求*均数的多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移多补少等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教师采用激趣创设组织引导的方式教学本节课。

  2.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

  3.评价方式:本节课运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4.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课件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电脑出示姚明的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姚明。)你们对姚明有哪些了解,谁愿意说说?

  生:姚明身高2.26米。

  生:他在美国NBA打篮球。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姚明哥哥,自从加入美国NBA之后,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篮球巨星。姚明哥哥技术全面。尤其是罚球百发百中。(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这又是谁?(蓝猫。)它带着好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虽然它们个子矮,但特别不服气,一定要与姚明队比比谁的投篮技术好。同学们,你们愿意当裁判吗?(愿意。)那好你们来评判一下两个队哪个队投篮更准!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一)创设情境

  师:继续来看大屏幕,这是两个队在相同的时间内投篮的情况,姚明队只有4人,投中篮球的数量分别是:1号队员投中6个,2号队员投中4个,3号队员投中6个,4号队员投中8个。蓝猫队则派5个。前来应战。谁能介绍蓝猫队每名队员投篮的情况?

  生:蓝猫队1号队员投中5个,2号队员投中6个,3号队员投中5个,4号队员投中4个,5号队员投中5个。

  师:你们静静地思考一下,哪个队投篮更准呢?请说明理由。

  生:我认为蓝猫队投中的总数多,投中25个,姚明队投中了24个,所以蓝猫队投篮准。

  师:有多少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

  师:谁还有其他想法?

  生:投中最多的队员在姚明队,他投中了8个,姚明队投篮更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应该看*均每个队员投中几个球。

  师:谁和他想的一样,请举手。

  师:通过你们的总结,要比较哪个队投篮准,有这样3种情况:第1种,比较投篮的总数。第2种,一个人投中的多,就代表整个队伍投得准。第3种,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有的同学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投篮准,比较总数就行,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生:不合理,人数不同,人数多的占便宜。

  师:还有的同学认为,一名队员投得多,就认为该队投得准,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生:一个人的表现,不能代表整个队伍的情况。 师:这两种方案都不行,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投篮投得准,谁知道怎样比较才合理呢?

  生: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同意吗?

  生:同意。

  (二)探究*均数的方法及意义

  1.探究*均每个队员投中个数的两种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研究怎样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课前老师给同学准备了学具,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具小组合作,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法进行研究。

  师:谁愿意汇报,汇报时先说出你们采用的方法,然后再讲怎样求的。

  生:我用的是摆学具方法,把多的部分放到少的那里,这样就求出了姚明队*均每个队员投中6个,蓝猫队*均每个队员投中5个。

  师:小组分工明确、操作熟练,通过把多的移给了少的,很快地求出了*均每名队员投中了多少个篮球,谁来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移多补少。)

  师:还有的同学用的是计算的方法,请这两名同学讲讲他们是怎样求的。

  师:看来求*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有两种方法:(1)是用操作的方法;(2)是用计算的方法。当然解决问题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2.揭示*均数。

  师:哪个队投篮更准呢?(姚明队。)

  师:姚明队的6个,蓝猫队的5个,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这两个数还有新的名字吗?(板书:*均数。)

  师:原来姚明队、蓝猫队每名队员投中的不一样多,由于把多的补给了少的,这样每个队员投的一样多吗?(一样多。)这个6和5是每个人真正投中的数量吗?(不是,这是两个队投中的*均值。)

  3.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了两个队谁投篮投得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均数,老师这准备了一些数据:

  (1)小刚、小红、小华、小军4个人的*均年龄是10岁。

  (2)哈尔滨师范附小三年一班男同学的*均身高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不服气的蓝猫—《求*均数》教学纪实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不服气的蓝猫—《求*均数》教学纪实与反思138厘米。

  (3)王明期中考试数学、语文、英语的*均成绩是98分。看到这条信息你们能知道什么?(最后屏幕打出实际成绩100分、98分、96分。)

  师:看来*均数并不一定代表实际数量,*均数应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均数,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的资料在哪里找到的?

  师: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学习数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种方法。

  三、解释应用,内化升华

  师:蓝猫队没有姚明队投篮准,但特别不服气,它们用刻苦训练来提高技术,你们看(课件出示。)

  1.观察蓝猫队前4天投中篮球情况统计图,请你们计算出*均投中多少个?你们先猜测一下,*均数应该在哪两个数之间?大概是多少?谁来说?(出示课件。)

  生: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应该是200。

  师:你们猜测得对不对呢?我们把第一张答题卡拿出来,自己验证一下。

  师:谁愿意拿着你的答题卡到前面来汇报?

  师:谁愿意来评价一下这名同学的汇报?

  师:你能发现同学的优点,这也是你的优点。

  2.蓝猫队员骑自行车训练体能,观察统计表,求*均数。

  师:蓝猫队不但天天练习投篮,而且天天加强体能训练。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把第二张答题卡拿出来。独立完成。

  师:谁愿意来汇报?

  3.蓝猫队队长看到队员们刻苦训练,它为队员们每天买矿泉水,但是账单被小蓝猫不小心弄污了,你能帮它们算出第4天买了多少瓶水吗?(课件出示。)

  师:根据前3天饮用矿泉水的数量,你估计第4天饮用了多少瓶水?

  师: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把第三张答题卡拿出来,小组先讨论,然后解答验证。

  师:根据这4天饮用矿泉水的数量,你能知道什么?

  师:小蓝猫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进行了刻苦的训练,在这里我们共同祝愿它们取得优异成绩,好吗?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来求小组同学的*均身高吗?那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先把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在统计表中,然后再求小组同学的*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只列式不计算。(学生汇报。)

  师:回家后把结果计算出来,计算有困难的可以利用计算器来帮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小组之间自主研究、合作探索,学会了用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

  反思:

  求*均数一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综观全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整节课以不服气的蓝猫这一主线贯穿全课的始终。首先,教师利用姚明队和蓝猫队哪个队的投篮更准一些?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的认知冲突搭建辩论的*台。其次,在学生感受到了*均数产生价值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求*均数的方法,升华、感悟*均数的本质意义。最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应用价值。整节课的设计巧妙、自然地利用具体情境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既注意知识间的环环相扣、逐步深化,又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时指导,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求*均数的过程,渗透了移多补少、估算、推测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个学生都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促进理解力、探究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步发展。

  3.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

  本节课重视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与强化,当学生算出*均数之后,重视引导学生理解6和5表示的是什么?5是指蓝猫队每个队员都投中了5个球吗?在教师持续质疑之下,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体验到这两个数并非指每个队员实际投篮的个数,而只是代表着一个队的*均水*。在后面教学中又增添了让学生估测蓝猫队前4天*均每天投中多少个篮球。学生在估测活动中感受到了*均数的取值范围。至此,可以说学生对*均数概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数学理念,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但回顾整个教学实践,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遗憾之处:

  1.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

  2.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教师问道:怎样能知道姚明队和蓝猫队哪个队投篮投得更准一些?有个学生直接说出用求*均数的方法来比较,这时教师没有灵活地改变教学预设,而是继续追问:我们和他们比投篮的总数可以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后因势利导:你们知道用*均数的方法来解决,那么*均数怎样求呢?你们来试一试。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生成学案,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

求*均数教学反思14

  在教学求*均数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想的: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套圈游戏导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在例题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的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我并没有着急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

求*均数教学反思15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要使同学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需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胜利发射的辉煌局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同学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同学对数学、对教师发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同学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突出主体地位,发明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沛尊重同学,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同学,使同学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出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身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同学的主动考虑、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同学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同学自身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同学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溢了骄傲和自豪。

  二、尊重个体差别,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同学的差别。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同学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同学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干和喜好的同学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同学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三、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同学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均数应用题中,同学经常将两个*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同学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同学比眼力,猜想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同学的*均身高最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同学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同学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求*均数》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4)

——《*均数》的教学设计3篇

《*均数》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均数?

  (3)*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

  小结:*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均每月用水x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

  (1)*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均数?

  (3)*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均数》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均数的方法。

  2.经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估算等多样化算法的讨论,会利用图形直观估计*均数,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均数问题。

  3.体会*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套圈统计图(每组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欲,提出问题

  看套圈比赛的录像,出示统计图。

  1、这幅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想一想,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产生求*均数的心理需求

  (1)学生讨论交流哪一队套圈套得准一些。

  (2)提问:怎样比才既合理又公*呢?

  (3)揭示:要比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就是要比较男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也就是*均数。

  2.自主探索*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先求男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学生讨论交流。

  (1)通过移多补少,直观揭示*均数的意义

  (2)揭示“先求和再*均分”的求*均数的一般方法

  列式计算:5+9+8+6=28(个)28÷4=7(个)

  这里的28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求女生*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1)估一估

  (2)算一算:11+4+8+2+5=30(个)30÷5=6(个)

  这里的30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里用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这次比赛中,男生套得准一些。

  3.理解*均数的范围

  (1)比较

  男生中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均数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均数少?

  女生中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均数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均数少?

  (2)提问:*均数会比这里最大的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3)小结:*均数是通过把多的部分移给少的部分,使大家都相等而得到的数,所以*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三、拓展练习,深入理解

  1.练习用“求和再*均分”的方法求*均数

  (1)出示校运动队三年级学生肺活量情况统计图(三名学生)

  提问:你能算出他们的*均肺活量吗?

  交流: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交流。

  (2)出示三年级部分学生肺活量情况统计图(四名学生)

  提问:算算他们的*均肺活量。

  比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均肺活量比一般学生要大。

  2.加深对*均数意义的理解

  (1)出示游泳馆录像并配音:一天小明去学游泳,这个游泳池的*均水深130厘米。小明心想:我身高145厘米,下水学游泳不会有危险。同学们,你们觉得他想得对吗?

  (2)学生交流

  3.利用*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特点判断*均数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出示并配音:《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规定:心跳次数*均每分钟在120~200次为运动量适宜,低于120次为运动量过小,高于200次为运动量过大。

  我们对小明在游泳过程中的心跳情况进行了统计。

  (2)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些什么?

  (3)他*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不可能是下面哪个答案?为什么

  ①130次

  ②160次

  ③190次

  (4)根据*均数的这个特点,你能说出这个*均数的范围吗?

  (5)小明的运动量适宜吗?

  4.进一步理解*均数的意义

  (1)出示一高一矮两名学生

  指一指:他们俩的*均身高大概在什么位置?

  (2)出示郭晶晶的照片和她与另一位体坛明星的*均身高的虚线(虚线比郭晶晶矮)

  指一指:另一位体坛明星大概有多高?

  (3)出示郭晶晶的照片和她与另一位运动员的*均身高的虚线(虚线比郭晶晶高)

  指一指:这位运动员的身高大概在哪里?

  猜一猜:他是谁?

  (4)出示新浪网上的NBA排行榜

  找一找:有*均数吗?

  想一想:姚明的总得分比特里要高,为什么他们的均分却相等呢?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均数》的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P92~94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使整数)。

  2、在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昨天中午我们代伙的同学在教室里举行了一次套圈比赛,他们每人套10了次,想不想知道他们套中了几个?

  2、指名汇报,回答问题

  陈璇:5个;戴之淳:3个。问:陈璇套得准一些还是戴之淳套得准一些?

  孟子又:3个;陆庭臻4个。问:是这两位女生套得准一些还是这两位男生套得准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3、谈话:(出示主题图)。看,图上的同学们也在套圈,他们每人套了15个。

  4、指导学生看图,读图(纵、横轴表示的含义;每一格表示的数量)

  5、问:你能从图上看出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图中标出数量,并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数量的多少的)。

  6、问:除了能从图中看每人套中的个数外,你还看出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问:你能不能从图中一眼看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3、说明:有道理。他们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地比较,只有分别求出“男生*均每人套多少个”和“女生*均每人套多少个”,用这样的数来体现他们套圈成绩的整体水*。

  4、男生套圈成绩的*均数。

  ⑴观察男生成绩统计图,想一想,怎样使他们每人套中的个数相等?(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移多补少”并板书。)

  ⑵列式计算。理解算式含义。(归纳“先合再分”并板书。)

  ⑶说明:这里的“7”就是男生套圈成绩的*均数。(板书课题)它表示将原先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得到的一个相等的数。

  4、女生套圈成绩的*均数。

  ⑴你会求女生套中的*均数吗?

  ⑵学生尝试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

  ⑶评析:算式每步的含义。

  这里为什么是用女生套中的总数除以5而不是除以4?

  得到的“6”在这里是什么数?表示什么?

  现在你知道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吗?

  5、观察统计图,男生*均每人套中7个,这里的*均数“7”比哪个数大?比哪个数小?

  再观察女生成绩统计图,*均数“6”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6、小结:*均数的大小应该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均水*,并不一定这一组数据都等于这个*均数,有些可能比*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均数相等。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P94.2

  出示题目,问:这三条彩带中最长的有多长?最短的呢?这道题要求什么?

  想一想,你能不能估计出这三条丝带的*均长度在xcm——xcm之间?

  学生尝试练习后评讲。

  2、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均数,也知道如何求*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生活中有关*均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下列辨析题。

  ⑴小强身高30厘米,一条小河*均水深100厘米,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⑵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我校同学*均每人捐书3本。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本书。

  ⑶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均身高是160cm。

  ①*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m。

  ②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160cm的队员。

  3、出示本班级第一小组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⑴老师请一位同学帮着算了一下这个组同学的*均身高,得出的结果是“这个小组同学的*均身高是146m”。不用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呢?(后出示正确的计算结果)

  ⑵由此,你能不能猜测一下,三(3)班全班同学的*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吗?

  ⑶老师也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我国三年级小学生的*均身高大约是135cm。看到这个数据,结合你自己的身高,你有什么想法?

  四、评价总结

  1、刚才同学们都参与得很热烈,你们觉得田老师这节课上得怎么样?如果请你给这节课打个分,你会打多少分呢?每个小组商量一下得分情况,然后给出一个分数(10分制)。

  问:这么多分数,以谁的分数为准呢?(计算*均分)

  2、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求*均数》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5)

——*均数教学反思

*均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均数教学反思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均数教学反思 1

  《*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

  全面。

  收获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第一道题目,三次分苹果是对*均数算法的巩固,以及在过程中的算法优化;第二题是对*均数的进一步理解;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均数,体会*均数就在我们身边;第三题是对*均数的深化认识;而最后一题是*均数的应用。这几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听取多位前辈的评价和建议后,对*均数这一堂课感悟更深。现总结如下:

  (一)*均数的理解不够。

  这是一堂概念性的课,而这一个概念又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在抽象中把握概念呢?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均数方法的计算,而忽视了或者说少重视了对于*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悟的时间不够。

  在第二环节的第三层次“回顾与总结”中,教师强调地较多,而没有给予学生多的时间去参与、去感悟,使学生的理解很粗糙、很浮夸。这一环节的不当处理,使学生在解决“篮球队员身高问题”时出现了“篮球队员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的误解,仔细考虑,终其原因是对“*均数意义”的不理解,*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而不是每个人的实际水*。

  如果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慢慢地参透“*均数的含义”“*均数的范围”等,那么学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上完这节课后,我思忖中,是不是出一些简单关于*均数概念的判断题,使学生在判断中去悟*均数。

  (三)语言过于抽象。

  诚如商城小学时教导所说,*均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教师抽象的语言去描述抽象,那学生如何理解?是的,在本堂课中,很多关于*均数的描述过于抽象,比如说,“在每组数据中,可能正好是*均数的,像男生队中的----,也可能在一组数据中没有正好是*均数的,就像女生队,它们或高于*均数,或低于*均数。”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反复琢磨,使学生有易于接受理解。

  (四)课堂内容不扎实。

  《*均数》这一内容是一堂“种子课”,何为种子课?就是说这一节课是接下来学习“众数”“中位数”等其它概念的起始。这一内容必须上扎实了,上好了,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一节课,上下来的总体感觉是太过于粗糙,走马光花,该深入时没有透。比如说,对于最后一个练习,可以突破书本上的问题,给学生多一些思维绽放,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回答“要使橘子的*均销量超过苹果,周六应该卖出多少箱?”在讨论中使学生理解“*均数是很敏感的,只要一天有变化,*均数就会改变。”

  一堂好的课必须反复磨练,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记者问一位数学老师,您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出色。这位数学老师只是浅浅地回答,我用一生都在备这堂课。是啊!每一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均数教学反思 2

  《求复杂的*均数》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求*均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落实自主、合作探究解题方法,实现知识迁移上有较多的关注。教学中本着立足生活数学的角度,上好师生、生生互动的学生课堂为目标,设计并认真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效果看还是比较理想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1、师生、生生讲的互动交流及互动评价比较充分。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全班讨论交流得出简便的算法,优化了算法;并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能够引导学生间、小组间的针对性评价,同时比较注重对于各类学生的不同评价。

  2、活用并改用了教材。在问题情境不变的前提下,将情景图中的信息,有小教练的红、蓝运动员的22名队员,均变为12人,但是*均数依然与课本一致人。这样的改用给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计算较快了,并且能够进行更为充分的比较和交流。

  3、有效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落实到位。合作有较严谨的要求,探究方法、计算(有分工、合作)。本节课*进行了两次小组合作,分别是探究红队队员的*均升高和从学生的体重、身高、年龄等项目中选一项计算出组内同学该项目的*均数,两次活动都是比较顺利的。其中第一次合作探究算法、合作计算、交流;第二次合作全员参与性强,选择项目、各成员交流、收集数据,进行计算。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重统计过程化、活动化、生活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学的有用性。

  4、分层练习的设计题型丰富(填一填、判一判、选一选、算一算),生活化较强,学生的练习效果理想。不足之处是:

  1、前面探究、尝试及交流时间充分,以至于分层练习的处理时间不够充分,有前松后紧的现象。

  2、在解决生活问题的练习中C类学生出错较多,原因理解能力较差,需进行针对性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以后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综合法与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应作出更多的努力。

*均数教学反思 3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四次课题会上,山西省阳泉市赵军才老师承担了人教版“20。1。1*均数”第一课时研究课.结合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的授课情况,现写出几点反思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问题引导学习,揭示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均数”的教学中,核心概念是“加权*均数”,概念的核心是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权即权数或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出示了两幅山西、北京两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在班内学习的情景照片,通过这两幅照片,教师设计了计算这两个班的*均人数和*均成绩的问题,激发学生动手活动的热情,从而引入*均数的学习.当学生在计算两个班级的*均分数的问题上出现不同的解法分歧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讨论,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之后,认为在两个班级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加权*均数的计算方式能更好地反映这两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均水*.

*均数教学反思 4

  《*均数》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均数》这一堂课,我磨课过好几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都有数次的提高,但是由于自身的水*较低,再加上对学生把握不够,而且,*均数是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整节课我以阅读贯穿,以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入。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想评选优胜组,是第一组还是第二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第一组,有的认为第二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哪组获胜必须先求出“每组*均读了几本”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读了几本”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教学设计从表格呈现数据到变成一幅图,并利用图中书本的移动揭示求*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再将表格呈现为条形统计图,更加直观,更加明了。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收获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第一道题目,学校里捐书活动对算法的巩固,以及在过程中的算法优化;第二题是对*均数的进一步理解。冬冬去河里游泳是不是有危险,根据*均数的意义来解决。第三题是班级阅读量引导整个温州市、全国的阅读量,从小到大的延伸。这个过程中对班级阅读量那么大的鼓励,对我们处在阅读危机中该做什么给予建议。这几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听取多位前辈的评价和建议后,对*均数这一堂课感悟更深。现总结如下:

  (一)*均数的理解不够。

  这是一堂概念性的课,而这一个概念又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在抽象中把握概念呢?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均数方法的计算,而忽视了或者说少重视了对于*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悟的时间不够。

  在第三环节的第2题的练习中,让学生思考冬冬是不是有危险的题目中,让学生说的不透彻,而且没有深入说说*均数的意义。仔细考虑,终其原因是对“*均数意义”的不理解,*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而不是每个人的实际水*。

  (三)语言过于抽象。

  *均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教师抽象的语言去描述抽象,那学生如何理解?是的,在本堂课中,教师的语言应该反复琢磨,使学生有易于接受理解。

  (四)课堂内容不扎实。

  这一节课,上下来的总体感觉是太过于粗糙,走马光花,该深入时没有透。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吃透教材。

  一堂好的课必须反复磨练,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记者问一位数学老师,您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出色。这位数学老师只是浅浅地回答,我用一生都在备这堂课。是啊!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演出,台下多少工夫都是进步,台上的表演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演绎。

*均数教学反思 5

  *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均数的特征,理解*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在两个笔筒里放着7枝笔和5枝笔,让学生帮整理成每个笔筒的笔一样多,引出一个结论: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移笔”导入,自然的引出“*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小明的身高为127厘米,一天他来到一个池塘边玩,看见池塘边有个木牌,木牌上写着:这个池塘的*均水深为1米。小明看了高兴地说:我在池塘里玩水一定不会淹死的?请问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均水深”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均数教学反思 6

  *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均数的本质内涵,理解*均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创设了具体情境让学生感悟*均数的产生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均数的含义,在分析、比较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我在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上力求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创造性改编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节课在设计上作了两点改动:一是不采用教材中的例题1,主要考虑到例1的数据较大,难以把所有的矿泉水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另外矿泉水瓶移多补少后也很难再找回原来每个人的个数,不容易实现*均数与原来每个数进行比较。因此,上课伊始,创设四个同学摆的珠子数量不等,颜色也不相同,引发学生思考:“在总数不变的基础下,你们能使四人的珠子同样多吗?”,旨在让学生过一把“移多补少”瘾,感悟“移多补少”的思想,经历从“不相等”到“同样多”的过程,构建*均数的概念。正如预设所想,由于每人珠子的颜色不同,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原来每人珠子的个数,并清晰地意识到*均数5个并不是每人珠子的实际个数,而是他们珠子个数的*均数量,这个*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大,比最小的数小,处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之间。这不仅没有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同时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学习素材,有助于学生构建*均数的概念,理解*均数的本质特征。

  二是教学例2时,创设两个篮球队比身高的问题情景。教材呈现两队队员的身高数据主要是考虑学生计算时能进行简便计算,但不利于学生把两队所有队员的身高进行比较。所以这个教学环节,我有意识地把书本上欢乐队和开心队的队员身高分别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减低学生看表格的难度,大部分学生能又快又准地准确抓住两队的身高信息,如“王强虽然是两队中身高最高的一个,但是开心队的其他三个队员都比欢乐队员的另三个队员高”,“王强只比周小杰高2厘米,其他三个队员都比欢乐队的另三个队员高3厘米”等,有利于学生判断哪个观众的说法是正确的,为后面求两队的*均身高打下了基础。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重、难点能得以较好地突破。

  建构“*均数”的概念,理解“*均数”的意义,是学习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我特意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展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引出*均数的概念,再利用课件把*均数与原来每个数进行大小比较,凸显*均数的本质特征。由于课件形象生动,清晰明了,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再次把学生的思维指向这组数据从“不相等”到“同样多”,强化认识到“原来大的数移出一部分补给小的数,变小了;原来小的数补上一部分,变大了。”深化了学生对*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三、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辨析中内化知识。

  这节课只设计了两道练习题,但结合一题多变,多练的方式,其实解决了“求*均分数”、“全年*均每月(每季度、每天)的用水量”等多个数学问题。通过练习题一,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意识到两人考试次数不同,这样比总分数不合理,从而凸显*均数的“代表性”,使学生理解*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解开学生心中“为什么用*均数来代表他们的成绩,不用总数来代表他们的成绩?”的疑惑。通过练习题二“求出小明家*均每月用水多少吨,提供3个算式供你选择。”,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均数是由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使(1)、(3)成为正确的话,可以将问题怎样改变?”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反复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当然,综观整节课,感觉原先的预设基本成为了现实,而且,一些超乎预设的现场生成更让全课充满了自主的色彩。但是静下心细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两个球队的队员高一些?”这问题的提出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老师还没有完全挑起学生争论的高潮,这个环节还可以慢一些,相信学生思维碰撞会多一些。

  2、随着备课及思考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感受到在凸显*均数作为“数据的代表”意义时,还不够充分、丰富、饱满,如果能在“练习题一”中引导学生感受一组数据的*均数易受这组数据中每一个数据的影响,即敏感性,就更能丰富学生对*均数的理解了。

  3、评价时,激励语言的运用还不太丰富,自己的教学视野还需开阔,教学行为还需大度。

*均数教学反思 7

  学情分析:

  数学学习必须确立在学生欲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学习内容应该是实际的、风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首要体现。学生对*均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应以引导法为主,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为辅,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分析、决策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此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现结合本课授课情况,反思优点和不足如下:

  1.导入环节,采用速算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这节课的呈现方式上,我注重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习。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主动展示物体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例1时,首先让孩子们产生对*均数的强烈需求,在经历了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合理运用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具体形象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化“难”为“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内容。

  3.运用多媒体课后巩固,增加练习训练密度。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一些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自主性练习,练习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些大容量带有娱乐性的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使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本节课我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

  4.板书设计,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并有利于对整堂课内容的梳理和回顾。

  整堂课借助多媒体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富有人性化的气氛中积极探索,让抽象性的东西形象化,让枯燥的数学生动起来,从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起老师枯燥的说教,学生更乐意这样去接受新知识。

  不足之处:

  从内容自身特点来看,离开教师讲解,仅凭多媒体提供交互式学习方式以及声音、动画等新鲜刺激的东西是远不能把学生全身吸引到学习中去的。过多过滥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

  改进方法:

  1.不能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突出重点,使多媒体辅助教学被合理运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每一节课都越上越精彩。

*均数教学反思 8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已有初步接触,但由于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均数的概念时,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均数的算法上。

  本次新教材将*均数后置在四年级下册,就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加重视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所以,我在设计中突出了在具体情境中,思考体会*均数的意义,感受求*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学生熟知的“小蜜蜂读书节”的评选读书达人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评选“书香小队”的活动讨论中,产生认知冲突,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而*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均数”,感受*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均数”的需求。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均数的算法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猜一猜女生*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能力。

  四、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捐书,让学生估一估:*均捐了多少本?判断:在*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泳池中,小刚下水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老爷爷不理解*均寿命闹笑话等等练习,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这节课总体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如对*均数能较好的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体会可以再深入扎实一些。

*均数教学反思 9

  《*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妈妈分糖果的事例,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出妈妈分的糖果不公*,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最后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均数的意义求*均数应用*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收获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

  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均数教学反思 10

  《求*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

  在例题教学中,课件出示了“收集矿泉水瓶”的图片,我就问要求*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应先求什么?当学生感受到要先求出总数,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导学案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均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这堂课教学中,也有不足:有少部分学生对于*均数的意义还比较模糊,在实际习题中的应用还搞不清楚,因此还需要让他们逐步地体会和掌握。计算中正确率不高,应培养孩子认真、细心地良好习惯。

*均数教学反思 11

  *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概念,虽然在旧版三年级教材中,学生对*均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觉得对于四年级的他们来说,*均数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本节课中,希望能引导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均身高、*均分等生活中的*均数直接切入主题。由于三年级已经学过*均数,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均数的方法,再同桌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

  然后利用两个判断,一则强化对*均数的理解,二则引出下个例题。在例题2中,比较两个队的成绩,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引起冲突,到底是比总数,还是比*均数好,由于之前的学习经历,大部分人选择比*均数,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人是选择比总数的,说明这部分同学对为什么要用*均数来比较两个队还不是很明白,故我将两张表格转化成两张标明*均数的统计图,一方面让学生直观辨别*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经过处理得到的数,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白*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故用*均数来衡量这样两个队的水*更好。

  最后我在设计三年级二班第一小组口算比赛这题练习题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要学会灵活利用不同的方法来求*均数。

  本节课的不足和遗憾之处:一、在教学*均数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均数的求法上,而对“*均数的意义”这一重点没有很好的突破,所以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可能学生对于作业本中纯粹的求*均数的题目就很觉得很容易,但实质上对*均数意义的理解还有待加强。二、对于教学设计中的素材没有完全利用起来,同样的素材在教学不同方面都可以重复利用起来,这样还可以做到呼应的效果。三、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对公开课中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还有流于过场的形式,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最大功用,这些问题还值得我好好探究与学习。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能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均数教学反思 12

  6月12日我执教三年级“*均数”第二课时。在教学时,我首先多媒体“丽丽分糖果”让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分比较方便。在新课时,让学生计算开心队和欢乐队的*均身高时,我让学生分成7个小组,让他们选择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其中有6个小组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在计算时,他们都觉得很困难,我提议他们可用另一种方法计算。只有一个小组用“总数÷份数﹦*均数”的方法计算,而且能正确地计算出来。我因此向学生说明:两种方法的特点,移多补少的方法只宜数据相差不大,而且份数不多。用“总数÷份数﹦*均数”的方法比较方便,计算结果也准确,这个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和以后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

  之后我出了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求*均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效果也很好。整个教学可能时间控制得不够好,使学生练习的机会少一些。

*均数教学反思 13

  备课时我一直纠结于下面两个问题:

  一、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合适?

  《*均数》这一知识蕴含的内容不少,具体有:*均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作用、*均数的取值范围、*均数的优缺点等等。

  这么多的内容在一节课上实现显然是有困难的。那么该如何划分课时呢?我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人的理解,把本课划分成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解决*均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作用等三个知识点,第二课时解决其余的。

  课后议课,同事们指出这样的容量安排稍微显少,建议再丰富一些。我也有同感,只是无论加入什么内容,我都感觉不能水到渠成、浑然一体。

  二、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降低理解的难度?

  《*均数》有很多抽象难懂的语言,如:*均数可以表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对一组数据有很好的代表性;*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等等。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话的内涵?思前想后,我觉得“意会”不失为帮助学生理解的一种好方法。如:为了让学生感悟到“*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一含义,教学例1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的瓶子总数*均分成4份,从而让学生“意会”到*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并不真实存在。

  课后明显地感觉到这样的处理显得肤浅,应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总结,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

*均数教学反思 14

  求*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均水*。学习前,我先让学生课前统计出本小组同学的身高(单位cm)与体重(单位kg),做出统计表;课堂上再提出问题:比较两个不同小组人数的体重统计表,哪组同学的整体体重轻一些?学生会凭着自己原有的经验和判断,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

  在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概念就是“移多补少”,确定*均数的区间范围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再根据教学中收集矿泉水瓶的教学挂图实际操作,配以磁性黑板演示,突出*均数“移少补多”的简明、直观;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摆法、算法,掌握求*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求*均个数就=总个数÷人数”。

  在解决完例1以后,让学生再回到比较小组体重或身高的问题中,就能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均数的概念,正确理解求*均数的方法,先确定*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练习的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学生通过例1的学习,还可以分组总结出“求*均体重=总体重÷人数”,“*均身高=总身高÷人数”等,再现了"求*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的方法,分组合作,再用算的方法来完成,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均数教学反思 15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均身高最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均数》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求*均数》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6)

——《加权*均数》教学反思 (菁选3篇)

《加权*均数》教学反思1

  3月31日,我校迎来了华师大新基础的负责团队,其中吴老师听了我的一节课,内容是加权*均数。在听完课后,吴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是我对此堂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此我对这堂课也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收获如下。

  一、小问题

  1、有一个问题是估一估什锦糖的"单价范围在哪里?在这里可以改为两个问题(1)、配成什锦糖有几种可能。(2)、在什么范围之间?在这里,把一个问题改成两个问题,把问题放大,让学生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2、在第一大块寻找学生的资源的时候,找答案的意识强,不关注全体学生,这也是问题,是只关注结果的一个病根。

  3、在第一大块教学的时候,没必要两次估计什锦糖的单价,这是在移植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相对较为突出的问题

  1、对于资源的收与放吴老师作了以下解释,她认为收资源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辨析提升型。(2)、有机沟联型。(3)加工生成型。本节课属于第三种。第一层次资源是当学生出现a(60+100×4)时老师可以问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可回答一千克水果糖与4千克巧克力合起来的价钱。第二层次资源是(60+100)÷(1+4),这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总价是两千克的,与5千克数量不对应。第三层资源是(60+100×4)÷(1+4),也是让学生体会不对应的思想。另外一层意思是(60+100)÷2是求的一千克巧克力与水果糖的*均价,与这里的要求不一致。

  2、如何在一堂课中体现神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渗透数学研究方法,这里体现在配糖前交代研究的前提、目的。第一步:比如配置5千克什锦糖,可以是多少水果糖以及可以是多少巧克力呢?让学生说一说。第二步:师先说怎么去研究呢?以此交代研究目的,那么多的研究方案,可以从个例开始,个例研究好之后,再大量例举事实发现规律。第三步是例举时,再一次问:怎么例举有助于发现规律。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这里可以先由一个学生研究其中的几种情况,然后四个人一组汇总,通过这种形式一是激发参与意识,二是养成合作习惯。

  (3)进一步重心下移,在合作的过程中,第一种简单要求可以是我讲,同桌复述。第二种稍高要求两人轮流讲。第三种是进一步要求,四人合作,共同汇总。最后一种最高要求是个体与群体合作,当一个人会并说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轻轻的说。千万不要一起读,重心要下移。

  3、融练习与只是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性,比如在第三大块的教学中,当巧克力多的时候,什锦糖是五千克。那说果糖多的时候什锦糖可以是多种千克数,这样可以把总价与千克数的对应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又比如(100+60)÷2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同是5千克,或者是3千克等也可以这样做。另外也要加强中间价的说明,什么叫中间价,是两个价格的中间数。这样就可以在巧克力多的是时候更容易发现什锦糖的更小价格范围了。

  以上是我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的一些反思,当然也有不足与需改进之处,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我当下的我急需做的事。

《加权*均数》教学反思2

  3月31日,我校迎来了华师大新基础的负责团队,其中吴老师听了我的一节课,内容是加权*均数。在听完课后,吴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是我对此堂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此我对这堂课也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收获如下。

  一、小问题

  1、有一个问题是估一估什锦糖的单价范围在哪里?在这里可以改为两个问题(1)、配成什锦糖有几种可能。(2)、在什么范围之间?在这里,把一个问题改成两个问题,把问题放大,让学生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2、在第一大块寻找学生的资源的时候,找答案的意识强,不关注全体学生,这也是问题,是只关注结果的一个病根。

  3、在第一大块教学的时候,没必要两次估计什锦糖的单价,这是在移植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相对较为突出的问题

  1、对于资源的收与放吴老师作了以下解释,她认为收资源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辨析提升型。(2)、有机沟联型。(3)加工生成型。本节课属于第三种。第一层次资源是当学生出现a(60+100×4)时老师可以问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可回答一千克水果糖与4千克巧克力合起来的价钱。第二层次资源是(60+100)÷(1+4),这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总价是两千克的,与5千克数量不对应。第三层资源是(60+100×4)÷(1+4),也是让学生体会不对应的思想。另外一层意思是(60+100)÷2是求的一千克巧克力与水果糖的*均价,与这里的要求不一致。

  2、如何在一堂课中体现神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渗透数学研究方法,这里体现在配糖前交代研究的前提、目的。第一步:比如配置5千克什锦糖,可以是多少水果糖以及可以是多少巧克力呢?让学生说一说。第二步:师先说怎么去研究呢?以此交代研究目的,那么多的研究方案,可以从个例开始,个例研究好之后,再大量例举事实发现规律。第三步是例举时,再一次问:怎么例举有助于发现规律。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这里可以先由一个学生研究其中的几种情况,然后四个人一组汇总,通过这种形式一是激发参与意识,二是养成合作习惯。

  (3)进一步重心下移,在合作的过程中,第一种简单要求可以是我讲,同桌复述。第二种稍高要求两人轮流讲。第三种是进一步要求,四人合作,共同汇总。最后一种最高要求是个体与群体合作,当一个人会并说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轻轻的说。千万不要一起读,重心要下移。

  3、融练习与只是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性,比如在第三大块的教学中,当巧克力多的时候,什锦糖是五千克。那说果糖多的时候什锦糖可以是多种千克数,这样可以把总价与千克数的对应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又比如(100+60)÷2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同是5千克,或者是3千克等也可以这样做。另外也要加强中间价的说明,什么叫中间价,是两个价格的中间数。这样就可以在巧克力多的是时候更容易发现什锦糖的更小价格范围了。

  以上是我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的一些反思,当然也有不足与需改进之处,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我当下的我急需做的事。

《加权*均数》教学反思3

  3月31日,我校迎来了华师大新基础的负责团队,其中吴老师听了我的一节课,内容是加权*均数。在听完课后,吴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是我对此堂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此我对这堂课也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收获如下。

  一、小问题

  1、有一个问题是估一估什锦糖的单价范围在哪里?在这里可以改为两个问题(1)、配成什锦糖有几种可能。(2)、在什么范围之间?在这里,把一个问题改成两个问题,把问题放大,让学生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2、在第一大块寻找学生的资源的时候,找答案的意识强,不关注全体学生,这也是问题,是只关注结果的一个病根。

  3、在第一大块教学的时候,没必要两次估计什锦糖的单价,这是在移植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相对较为突出的问题

  1、对于资源的收与放吴老师作了以下解释,她认为收资源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辨析提升型。(2)、有机沟联型。(3)加工生成型。本节课属于第三种。第一层次资源是当学生出现a(60+100×4)时老师可以问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可回答一千克水果糖与4千克巧克力合起来的价钱。第二层次资源是(60+100)÷(1+4),这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总价是两千克的,与5千克数量不对应。第三层资源是(60+100×4)÷(1+4),也是让学生体会不对应的思想。另外一层意思是(60+100)÷2是求的一千克巧克力与水果糖的*均价,与这里的要求不一致。

  2、如何在一堂课中体现神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渗透数学研究方法,这里体现在配糖前交代研究的前提、目的。第一步:比如配置5千克什锦糖,可以是多少水果糖以及可以是多少巧克力呢?让学生说一说。第二步:师先说怎么去研究呢?以此交代研究目的,那么多的研究方案,可以从个例开始,个例研究好之后,再大量例举事实发现规律。第三步是例举时,再一次问:怎么例举有助于发现规律。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这里可以先由一个学生研究其中的几种情况,然后四个人一组汇总,通过这种形式一是激发参与意识,二是养成合作习惯。

  (3)进一步重心下移,在合作的过程中,第一种简单要求可以是我讲,同桌复述。第二种稍高要求两人轮流讲。第三种是进一步要求,四人合作,共同汇总。最后一种最高要求是个体与群体合作,当一个人会并说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轻轻的说。千万不要一起读,重心要下移。

  3、融练习与只是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性,比如在第三大块的教学中,当巧克力多的时候,什锦糖是五千克。那说果糖多的时候什锦糖可以是多种千克数,这样可以把总价与千克数的对应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又比如(100+60)÷2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同是5千克,或者是3千克等也可以这样做。另外也要加强中间价的说明,什么叫中间价,是两个价格的中间数。这样就可以在巧克力多的是时候更容易发现什锦糖的更小价格范围了。

  以上是我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的一些反思,当然也有不足与需改进之处,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我当下的我急需做的事。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菁选五篇 菁选五篇 求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