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10篇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扶贫政策宣传课教学主题:宣传扶贫资助政策教学目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宣讲,让学生及时了解我市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教学过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政策宣传课 教学主题:宣传扶贫资助政策 教学目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宣讲,让学生及时了解我市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为进一步提高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实现为进一步提高扶贫资助政策知晓率,实施精准资助,今天开展“扶贫资助政策”宣讲课。二、介绍扶贫资助政策的内容 国家提出的教育扶贫资助政策涉及面比较广,实现了学生资助政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今天老师重点宣讲和你们密切相关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扶贫资助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扶贫资助政策简单来说即“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 (一)免除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中央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现行标准每生每年小学 685 元、初中 885 元),学校相应降低义务教育学生收费标准。
(二)免费提供教科书: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课程教科书。
(三)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资助;建档立卡学生、孤儿、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
学生和残疾家庭学生、烈士子女、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救助供养范围的家庭学生、单亲贫困家庭学生以及因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等提供优先资助。
三、总结
教育是“拔穷根”的治本之策,扶贫济困,崇德向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扶贫政策的出台,必能助我们早日实现中国梦。
篇二: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dquo;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通过班会的召开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精准扶贫?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是什么?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活动准备:
1、课件 2、准备有关 精准扶贫的资料。
活动地点:教室 班会过程:
一、班主任提出活动目的并导入。
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在今天这节课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内容。让我们一起关注我们国家的一项新政策:精准扶贫。
二、扶贫知识知多少。
1、什么是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 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
2、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3 、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4、对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扶贫资助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1)免杂费:每人每年 800 元 (2)免课本费:每人每年平均 160 元 (3)免作业本费:每人每年平均 30 元 (4)免寄宿生食宿管理费:每人每年 800 元 (5)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每人每天 5.25 元全年按250 天算,全年 1312 元 (6)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每人每天 4 元,全年按 200 天算,全年 800 元 三、谈谈看到这些资料后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1、鼓励同学们珍惜学习环境。
2、从自身做起,给予需要帮助的同学一份温暖。
四、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使同学们深深认识到“教育精准扶贫”的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努力学习,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民族美德传承、发扬下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篇三: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儿园贫困资助教案大一班 教学目标 : 1 、让孩子们了解相关教育扶贫知识。
2 、让孩子们了解并成为宣传教育扶贫知识的桥梁。
3. 尊重贫困生,理解他们及他们的家庭,他们让能够从教师的尊重与理解中获得被接纳、被肯定、被呵护的感受。
4. 班主 任的尊重与理解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的平等,还能够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
教学重点
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国家一补金额和名额都是有限的,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困难进行分配。
教学难点
通 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我们不但对学生进行了以德报德的和谐人格教育,而且还推动了班级、社会的和谐氛围的建设,从长远的角度实现了对学生的真正的教育与帮助。
教学课时 :1 课时 时间:9 月 5 日 教学过程 : 课 一、导入新课 1 、在黑板上板书“ 扶贫” , 然后让学生读这个词 语 , 并让学 生说 说他们自己的理解。
2 、引入“ 教育扶贫” 这个词语
二、讲解“ 教育扶贫” 的含义和具体内容 1 、 “ 教育扶贫” 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 , 使农 民有机会得到 他们所要的教育 , 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 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 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 造 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 , 同时以较高的质量 生存。
2 、讲解“ 教育扶贫” 的具体内容政府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行全覆盖, 且享受标准资助。
具体项目 : 学前教育资助标准 : 减免保育费 100 元 元。
。
三、 “ 教育扶贫” 的意义 1 、教育扶贫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 前提。
2. 教育扶贫是能够改善、稳定发展扶贫工作的基 础。
3. 教育扶贫是“ 斩断穷根” 的利器。
4. 教育扶贫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 手段。
生活作风 , 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拼搏精神 , 自强白立、诚 挚活动目的 : 为了更好地教育、引导同学学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勤俭节约的感恩、发奋成才的优秀品质 , 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 , 营造我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良好氛围。让我们感受 到人生是有了感恩才会其切 , 才会完美。
学习一些自强自立、让人感动的受助同学的故事人物 , 感受他 们在困难中 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精神 , 学习他们勤劳、善良、懂事、结束语:希望通过这次的授课, 大家可以拥有挣脱一切 的力量自强自信 , 拥有怒放的生命 ! 5.开展感恩教育,塑造和谐人格
我们班主任应当不失时机地借助一补的发放来开展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应当懂得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国家集体的扶助之恩,从而唤起学生的感恩心与报恩情,并将自己所得到的恩情转换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我们不但对学生进行了以德报德的和谐人格教育,而且还推动了班级、社会的和谐氛围的建设,从长远的角度实现了对学生的真正的教育与帮助
篇四: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生资助宣传教案五年级 教学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相关资助政策知识。
2、让孩子们了解并成为宣传资助政策知识的桥 梁。
教学课时:1 课时 时间:2019 年 3 月 20 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黑板上板书“资助” ,然后让学生读这个词 语,并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的理解。
2、引入“资助政策”这个词语, 二、讲解“资助政策”的含义和具体内容 1、 “资助政策”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 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 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 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
2、发放“资助政策”宣传单 3、讲解“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 4、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 “资助政策” 的理解
三、 “资助政策”的意义 1、教育扶贫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前提。
2. 教育扶贫是能够改善、稳定发展扶贫工作的基 础。
3. 教育扶贫是“斩断穷根”的利器。
4. 教育扶贫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 手段。
篇五: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学生资助“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 ①翟羽佳(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2)一、精准扶贫的内涵习总书记在考察时作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明确指出“扶贫先扶志”。至此,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面临着从“数量”到“质量”的巨大转变。2007 年,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骤然加大,仅国家奖助学金发放名额就从原来的 3%猛增到 20%,全国超过 1/5 的大学生获得了平均每人每年 2000 元的资助。国家奖助学金的发放,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然而,随着资助比例的提高以及资助金额的增大,各高校在奖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加凸显出来,影响了奖助学金公平原则的贯彻,背离了和谐校园建设和国家奖助学金设立的初衷。精准扶贫是指“对象精准、形式精准、需求精准、效能精准”,是能够最大化发挥自主作用的扶贫形式。二、目前提高学生资助“精准扶贫”工作的不足之处(一)学校资助经费有限近几年来,由于高校的持续扩招,高校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不乏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支撑学业费用的学生。这对高校的资助经费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考验。学校秉承着“精准扶贫,扶贫先扶志”的指示,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对每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贫困生都要实施资助。(二)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有难度贫困生认定标准无法科学界定。国务院的《意见》以及教育部财政部的《指导意见》中这样解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本专科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华孚仪表学院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符合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情况的学生可以认定为贫困生。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国大多数学校一样,都是采取“学生申请,班级认定,确认资格”的认定方式。但是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各班级和专业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存在分歧,很容易导致资助资源的浪费。三、提高学生资助“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一)整合有效资源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解决资助资金有限的问题,充分发挥学校专业特色,创新校企结合新形式,为贫困生的资助资金拓展了一条新通道。另外,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与政府各部门联系,相互配合,整合有效资源,增加政府对学校的贫困生资助经费。我校分设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并专门设立了华孚仪表学院奖助学金评选小组,各班奖助学金评选小组为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对因灾祸和大病导致贫困的学生,我校集合学校团委、班委、学生处集体对其进行资助。并且为该类型贫困生专门设立了资助基金平台。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基本可以实现我校贫困生资助的全覆盖,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学可上。(二)准确认定贫困生由于现实的缘故,许多情况无法量化评定,这就要求教师与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沟通,详细掌握无法量化的情况,为贫困生的评定增加灵活性。另外,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项资助金。以励志奖学金为例,其评定标准是热爱社会拥护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上学年受到校纪处分者不能申请;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在上学年两个学期德育百分考核成绩均在良及以上;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在上学年智育百分考核列班级前 30%者;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符合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情况。上学年有大挂(即补考不及格的情况为大挂)和校纪处分的学生没有参评资格。评定流程是学生本人向班级评选小组提出书面申请。(三)资助先扶志,完善学生资助制度“扶贫要先扶志”,所以,学校不能对贫困生只是进行简单的资金资助,还要在更高的层面对其进行精准扶贫。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资金资助的基础上,还要帮其树立了自尊、自立、自强的品格,教育其要做到人穷志不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另外,学校还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各大企业实习,既为学生增加了收入,又为学生积累了才干,增加了见识,锻炼了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三、小结高校的学生资助精准扶贫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科学系统的体系,需要高校相关负责人加强扶贫责任,提高扶贫意识,对扶贫形式进行改革创新,注重精准扶贫和扶贫先扶志,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质量,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为未来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支柱。参考文献:[1]甘茗,刘琼豪.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伦理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7(5).[2]刘璇.基于“教育精准扶贫”下的普通高校精准资助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26).[3]徐君莉.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7(10).[摘 要]基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国家经济不断飞速发展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精准扶贫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一大重要举措。在精准扶贫精神的领导下,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需要转变形式,提高扶贫质量。详细阐述目前提高学生资助精准扶贫工作的困境,以及针对这些情况采取的具体措施。[关 键 词]学生资助;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1-0256-01管理◆师资◆就业 管理①本文系 2017 年度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提高学生资助精准扶贫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 LZY17255)。256 - -万方数据篇六: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我们社会里有许多做慈善的人和组织,他们以“帮助他人回馈社会”为己任、为幸福和快乐,如李嘉诚、曾宪梓、陈光标、余彭年、李连杰等等,当然他们都是名人富豪,但也有许多不知名的普通群众,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为他人做慈善。《今日竹山》有个栏目叫“竹山好人榜”,那里面有许多平凡普通人,记录着他们的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其实,只要留心我们的身边,也不乏乐善好施的普通人。
同学们,我们要正确对待扶贫救助,努力不给政府和社会添负担,当一个正直文明、宽容礼让的好学生、好公民。如果我们的父母想不开,我们应该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或者通过正当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不走极端,不丢志气。“脱贫终究靠自己、救助不是很光荣”。我们到学校来的目的不是来争扶贫款的,而是来学习做人、学习文化知识本领的。救助有我要感激,救助没我不能气恼。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篇七: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31 卷第 5 期2018 年 5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1 No.5Mar.2018关于学生资助“精准扶贫”工作的思索刘胜男,张文博(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9)摘 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是精准扶贫和资助育人,提高学生资助“精准扶贫”的研究与实践,全面推进资助育人,推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关键词:学生资助; “精准扶贫”;资助育人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8)05-0111-020 引言以“精准扶贫和资助育人”为工作出发点,精准把握学生资助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做到在政策落实上求精准,在监督管理上求精细,在资助宣传上求实效,确保各项资助资金使用合理、有效,切实提升学生资助管理水平[1]。1 学生资助工作研究状况学生资助工作是深入落实中共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精神的具体表现。近几年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每一个新阶段,贫困情况也不断变化,当出现新贫困情况的时候,就要寻找新的方法,提高资助精准扶贫,构造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型资助与育人模式,着力提高资助育人效果[2]。2 提高学生资助“精准扶贫”的研究2.1 建立高效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提高学生资助“精准扶贫”效果认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及结果的实际应用。以做好“绿色通道”为起点,完成困难学生家庭综合指标采集、核实、身份复查、学生评议、班级意见和困难程度确认程序,确认结果与指标数值100%对应。困难学生家庭综合指标是大数据的实际运用[3],是开展各级各类资助项目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年度国家助学金的评审过程,采取以数据中“建档立卡、低保、低收入、孤儿、重病、残疾、受灾”等类型指标直接评为一等助学金,很好地体现了国家助学金的作用和精准资助的指向性目标要求。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可以分为“家庭经济状况(60%)、日常消费(10%)、学习情况(15%)、思想品德(15%)”四个方面进行;在家庭经济状况中分为六个方面,包括家庭成员、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经济来源、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学生生源,该指标重点考虑孤儿、残疾人家庭或学生本人残疾(有残疾证)、低保户家庭或家庭人均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医疗费用支出较大并抚养兄弟姐妹的、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地区的学生。对每个学期中出现突发意外的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要定期更新档案信息,实现动态数据管 理[4],提高学生资助“精准扶贫”效果。2.2 构建高效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资助工作管理水平。(1)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突出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制度的指导性。要制定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并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查询到资助政策。学生资助工作必须以资助育人为出发点,形成解决学生困难、资助育人、培养人才、及时反馈成果的良性循环模式。(2)通过利用招生、入学、就业、寒暑假、 “两会”等时间段进行资助工作的宣传和布置;也可以在辅导员家访中,对家长和学生传达资助政策;利用学校的新媒体平台不定期对资助政策和典型事迹进行报道,可以影响到在校的许多学生。同时要有团队建设平台,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并形成大学生资助工作简报和月报,便于学生及时了解最新资助政策。(3)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动态数据库,定期整理汇总到全国资助系统,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跟踪。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标准,区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贫困程度,同时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更新。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的动态数据库必须涵盖全国资助系统中“家庭经济信息录入”表格中的所有字段内容,当国家、省资助中心需要这部分学生数据时,随时都可以从学校的动态数据库中导出上报。(4)推出适合每个人情况的资助方案,让高校的中层干部对接新生班级,关注学生入学状况、学习过程、心理变化、毕业去向,对不同年级的贫困学生拟定不同的帮扶侧重点。如果是新生,要为学生做好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并在学习和生活上进行帮扶,高校的中层干部至少每个月和帮扶的学生谈话两次以上,从思想上鼓励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如果是毕业生,就要与相关企业对接,学校为企业培养定向生,学生也有更多上岗实践和收稿日期:2018-04-19作者简介:刘胜男(1982-),女,辽宁丹东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方向.课题项目: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提高学生资助“精准扶贫”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LZY17255)的研究成果.
112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31
卷[2]提高动手能力的锻炼机会,同时培养创业团队,学校为贫困学生争取创业基金,实现学生的自主创业。(5)在原有国家奖助学金的基础上,增设校内奖助学金、企业奖助学金,在一定程度上将家庭与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享受到国家、学校和企业给予的帮助。对每年获得校内、企业奖助学金的学生,学校要在多媒体平台进行报道,并从这些学生中选出一部分作为学校的资助大使,承担校内的资助政策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走访调研、资助工作监控职责。(6)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范贷款申请环节管理;坚持开展针对性诚信教育,对毕业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真实性展开调查。在学生毕业之前,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提前还款,这样不需要学生承担相应的贷款利息,尽量安排贫困学生去企业实习,用自己赚取的劳动报酬偿还贷款。如果学生本人在毕业前不能偿还贷款的,在学生毕业后将还款账户和时间及时通知到学生本人,重视学生个人信用,努力做好诚信教育工作。(7)对孤儿要减免学费。利用新生入学阶段进行学生家庭情况调查,掌握孤儿家庭的具体情况,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定期了解孤儿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鼓励与帮扶。对意外伤害或灾害等启动临时困难补助或急救助机制。学校应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同时联系相关企业设立各种企业奖助学金,尽最大努力帮扶贫困学生,让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扰而影响学业。(8)做好勤工助学和当兵政策的宣传,建立院系两级创新创业勤工助学部,利用校内外资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兼职推荐,并建立困难学生勤工助学帮扶档案,对学生勤工助学情况进行跟踪,以便更好地为贫困学生做好就业铺垫工作。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投身军营报效祖国,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宣传做好学生动员工作,一方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传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各方面补偿代偿政策、另一方面从立足就业未来发展的角度,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投身报效祖国,祖国的强大也能促进个人的发展。(9)建立学生资助“精准扶贫”项目管理制度。鼓励贫困学生加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并建立资助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一方面通过制度的建立,促使表现突出的学生建立创业自信,以便更好地帮助家庭困难学生确定将来的就业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制度的建立,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并对好的资助管理方法进行全面推广和学习。(10)每年都统一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制度的学习,鼓励老师进行学生资助课题研究,并对相关老师进行定期培训学习,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2.3 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精准扶贫”和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精准扶贫”是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的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全面推进资助育人,进一步完善“六育人”机制[5]。
“六育人”机制在继承、发展、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的同时,能够将校园和企业联系起来,为企业培养有用的人才。3 提高学生资助“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3.1 用“三小宣传”完成政策宣传在专题培训、短信微信、宣传专栏、公开信、宣传册等传统宣传基础上,首先印刷小宣传册,精心制作一批包括全部宣传政策核心要义的小手册(口袋本)用于资助政策宣传;其次组建小宣传队,选取一批成绩好、善表达、明事理的学生,组成小宣传队,经过政策培训后,让他们知晓政策,并向家长宣传资助政策;最后成立村组宣传小分队,由老师和学生家长组成的资助政策宣传村级小分队,通过入户、集会等各种方式进行学生资助政策宣传。3.2 用“三层防护”保护学生隐私为让学生资助工作更规范、更阳光,一是改变贫困家庭调查方式,降低家庭隐私曝光率,建立家庭经济信息档案库,将孤儿、低保、建档立卡、残疾等评审条件列入档案库,再通过入户调研主动地核定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等级,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产生最准确的评定结 果[6];二是改变贫困资助公示方式,缩小家庭隐私曝光范围;三是改变实物资助发放的方式,避免学生贴上贫困标签。在开展实物资助过程中,提倡差异性、一对一资助等方式。3.3 用“账号双测试”管理资助发放资助金发放过程中常因受助账户信息不准确,往往需要多次纠错,几次反复才能发放到位,通过探索建立“账号双测试”机制,可以在学工系统中导出学生的银行卡号再与贫困生家庭受助信息进行准确性双测试,及时准确发放资助金。3.4 用“义务询劝队”保障资助效果义务询劝队主要组织学生资助家长和班级负责学生,对受助学生的具体生活开支、消费模式、具体需求和面临的困难进行询访,重点了解资助金对学生是否有帮助,是否真正用在刀刃上。3.5 用“三系统两平台”注重资助效率三个系统是指建档立卡困难学生信息系统、高校资助政策管理系统、奖助学金发放失败纠错系统;两个平台是政策落实情况监测平台和生源地贷款信息共享平台。
“三系统两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4 结束语学生资助是需要家庭、学校和企业都担负起来的重要工作,不但需要能力上锻炼学生,还需要探索精准资助、优质服务方法途径,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效果。(下转第114页)
114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31
卷[2]避害,把握好创新改革尺度,增强政治意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校成为培育和弘扬正确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真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源泉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正确意识形态的主要渠道,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思想形态领域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其次要教会学生辨别各类信息的能力;最后要让学生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影响身边的人乃至用自媒体向外界传播正确的意识形态。要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使学生在自媒体时代的冲击下也能保证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2 教学内容创新通过教学内容重新组织与编排,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从整体上对各门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当中,更清晰明确地列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将教材由厚变薄,避免千篇一律和冗长的重复性知识内容,让学生学习时更加清晰直观,深入头脑之中;要将课程的内容与现实接轨,避免“过时”的内容,并且考量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掌握好课程的精华,形成点——线——面——体多维模式的教学脉络。思政课具有其不可避免的敏感性特征,是与当今热点、时政类问题密不可分的,课堂内容应紧密贴合学生周边以及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不应刻意避免,只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讲解,学生都会理解并积极回应,这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突显出思政课独具的特色,让同学们真正的体会到它的鲜活和时效。教师要利用好自媒体这一绝好的教学资源,通过自媒体,教师可以轻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紧抓时代脉搏,并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眼球,引发关注和共鸣,为我们党和国家培育出人民期盼和满意的青年一代[4]。2.3 课程教学形式创新对于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借鉴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优点,使学生由传统的单向“被动式、无动于衷式”的角色向“主动式、主演式”的角色转变。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话语权,将课堂回归到学生本身,通过教师的辅助和课堂互动、讨论、彼此剖析等过程将45~90分钟的一堂思政课变得多姿多彩。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学生团队PK、教师随机抽签、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将学生的活跃性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与老师建立起互动的师生关系。在内容丰富的教学过程中,增强了思政课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了以往大家印象中刻板教条的思政课形象,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自媒体的出现实现了时间与空间上的突破,不再有那么多限制,不再局限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进行,通过丰富的自媒体平台,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课程当中的测验、作业环节也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完成,从而实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会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如此,思政课堂便与当前流行的课堂模式相适应,教育空间走向开放,实现课堂形式现实与虚拟结合,线上和线下完美结合。3 结束语近几年,国家对于高校的投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高校在育人育才上要保持高标准。在自媒体的潮流中,要加强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在高校范围内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思想工作内容纳入思政教学任务,牢记十四个坚持中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思政课理论的源头抓起,从执教的教师队伍的素质抓起,从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抓起,从高校优秀网络文化建设抓起,维护高校和谐稳定良好局面。自媒体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更要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好头,服好务,让老师与学生共享新媒体的优秀...
篇八: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1- 学校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完善教育扶贫有关政策和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精神,全力做好我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精准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各项资助政策,以上级目标统揽教育扶贫工作,确保实现学校辖区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二、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为具有本乡户籍、在县内县外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下同)就读、具有全日制教育正式注册学籍在校(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在园幼儿(满 3 周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符合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持有《扶贫手册》的在校学生或在园幼儿。
三、资助范围及标准 1. 学前教育资助。对建档立卡家庭、残疾、低保家庭和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在园幼儿(满 3 周岁)予以资助,每生每学期500 元。学校上报后由上级部门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分学期打到贫困家庭粮补卡。
-2- 2. 义务教育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和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生活费补助全覆盖。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 500 元,初中每生每学期 625 元,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按初中生标准执行。学校申报后由上级部门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分学期打到贫困家庭粮补卡。
3. 普通高中资助。一是对本县就读具有全日制普通高中在籍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 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期 1000 元,根据资助政策要求,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分三档资助,即一档 1500 元/生/学期,二档 1000 元/生/学期,三档 500 元/生/学期,实行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全覆盖,并执行最高档(每生每学期 1500 元)。国家助学金由就读学校统一为学生办理“学生资助卡”,通过代理银行按学期打卡发放。
二是按照现行物价部门核准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
4. 职业教育资助。一是中职学校具有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每生每学期 1000 元标准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国家助学金由就读学校统一为学生办理“学生资助卡”,通过代理银行按学期打卡发放。
二是按照现行物价部门核准标准对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
三是建档立卡家庭经
-3- 济困难学生参加全日制中等教育(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校期间,可在我村委会处登记,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 1500 元/人/学期的“雨露计划”资助,由扶贫部门审核每年分春季、秋季两次发放。
5. 免除 具有本县 户籍在县内就读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告内一套教辅资料费。
一是免除小学 3-6 年级、初中 7-9 年级、普通高中 1-2 年级公告内一套教辅材料费用(费用据实结算); 二是为确保做到免除对象精准,学校与乡镇(街道)扶贫办对接,分学段审核比对建档立卡学生信息,对符合免除对象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进行信息采集,由新华书店包片人员汇总后协同上级部门比对,确认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身份,返给学校。学校对确定免除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名单在学校公示栏进行不少于 10 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根据新华书店返回的精准数据对在校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进行免除教辅材料费用; 三是学校收到教辅用书,要组织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签字确认。
四、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信息采集
学校成立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排查工作组,落实网格化包保责任制,通过进村入户方式,完成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就读信息排查采集工作。排查时间:春季学期 4 月份,秋
-4- 季学期 8 月份。学校要到符合条件、有子女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依据该户《扶贫手册》、户口本、粮补卡等,现场采集并填写《建档立卡家庭适龄学生信息采集表》各项信息,由信息采集人员统一把信息表转交到中心校(县直学校)。
一是在本县各级各类学校就读的学生,由信息员先行采集学生在校就读信息,并与学籍系统进行比对,确认就学信息,作为资助依据。对上述情况,最终由学校统一携拟受助学生的信息表到乡镇(街道)扶贫办审核盖章确认。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初步确定的对象,在学校公示栏进行不少于 10 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教育局资助中心。
二是县外就读的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学生,由学生本人或学生家长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申请出具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然后到乡镇(街道)扶贫办和县扶贫开发局加盖公章确认,由学校资助。学校协助学生联系就读学校,函告学校该生建档立卡家庭身份,商请学校给予相应资助。为防止漏资助和重复资助,对通过入户走访、系统比对、就读学校反馈发现的在县外就读未享受到资助的建档立卡学生(幼儿),由学校会同扶贫办进行审核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对在县内县外就读的建档立卡学生信息采集工作要同步进行。
(二)信息上报
春季学期于 4 月 30 日前、秋季学期于 9 月 5 日前上报《建
-5- 档立卡家庭适龄学生信息采集表》,同时学校要建立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学生信息台账。县直学校负责完成对本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采集工作。
五、工作要求 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教育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在学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下全体教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要与乡镇(街道)扶贫办对接,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进行比对,精准确定户籍所在辖区的建档立卡学生,精准实施各项资助政策。
2. 规范程序,精准发放。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系统,掌握贫困学生的就读信息,提供准确可靠的相关资助数据;学校要充分利用扶贫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和维护,做到信息真实、完整。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做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严格按照程序做好资助申请受理、评审公示、汇总上报及资金发放等工作,按时准确完成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工作。
3.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要制定宣传方案,要充分利用招生、开学等重要时点,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教育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让贫困家庭了解申请程序、补助标准,做到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4. 压实责任,强化督查。学生资助是教育扶贫和民生工程
-6- 的重要举措,同时纳入省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和民生工程学生资助考核指标体系。校长是学生精准资助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强化督查检查,杜绝弄虚作假及套取、挤占、挪用、滞留扶贫资金行为,确保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对虚报学生人数、骗取补助资金或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漏资助、重复资助的,将按有关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篇九: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扶贫,惠民政策 教育扶贫,惠民政策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
国家脱贫攻坚总体目标 到 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国家“十三五”脱贫目标 到 2020 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以下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以上,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国家教育脱贫目标 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 2020 年,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 2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实现家庭脱贫,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对建档立卡学龄前儿童,确保都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对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确保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对建档立卡高中阶段适龄人口,确保都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对建档立卡高等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建档立卡学龄后人口,提供适应就业创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
——教育部《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
自治区教育脱贫目标 到 2020 年,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同步 南疆四地州普及 15 年免费教育。全区学前 3 年幼儿毛入园率 达到 80%左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左右,高中阶 段毛入学率达到 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0%。接受双 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达到 90%左右。以双语教师队伍 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教学质量,让建档立卡 贫困学生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自治区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扶持对象精准;? 01
项目安排精准; 02 脱贫成效精准。
06 措施到户精准;? 04 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 05 资金使用精准;? 0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
全面加强基础教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能力 提高学生资助水平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教育扶贫主要任务包括
通过转移就业扶持一批 通过发展产业扶持一批 通过土地清理再分配扶持一批 通过转为护边员扶持一批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扶持一批 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扶持一批 通过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兜底一批 自治区提出的精准脱贫工作的“七个一批”
惠民政策 —— 学前教育 对全区农村幼儿园每人每年补助 2800 元,其中: 幼儿伙食费 1450 元、幼儿读本费 130 元、幼儿保教费 1100 元、幼儿园取暖费 120 元。补助对象为全区农村学前三年在园幼儿。
幼儿读本费生均 130 元由自治区本级全额承担; 伙食费、保教费、采暖费等、年生均 2670 元,其中南疆四地州年生均 2154 元由自治区本级承担,其他地州市年生均 916 元由自治区本级承担。
惠民政策 —— 义务教育
(1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总数的 100% 进行补助。小学生年生均 1250 元,初中生年生均补助 1500 元,特教生年生均补助 1750 元。
补助对象为农村寄宿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补助费由中央和自治区按 5 ∶5 的比例承担。自治区承担部分由自治区本级和地州按 7 ∶3 的比例分担。
( (2 )取暖费。年生均补助 120 元。
惠民政策 —— 义务教育 ( (3 )区内初中班经常性经费。每人每年补助 7000 元。
40 补助对象为区内初中班学生。补助费由自治区财政承担。
( (4 )公用经费。小学生每人每年补助 600 元,初中生每人每年补助 800 元,特教生每人每年补助 6000 元。补助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助费由中央和自治区按 8:2 的比例承担。自治区承担部分由自治区本级和地州分担。
( (5 )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补助。从 2017 年起 9 实行统一的城乡均 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政策,国家课程补助标准为小学生均 90 元、初中生均 180 元。
惠民政策 ——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自 自 2011 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和自治区为南疆四地州所有县市,以及温泉县、察布查尔县、昭苏县、裕民县、托里县、青河县、吉木乃县、巴里坤县、尼勒克县等 9 个自治区试点县及区内初中班的学生提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膳食补助,每生每天 4 元,全年 800 元(按在校时间 200 天计算),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学生营养膳食补助。
全面加强基础教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能力 提高学生资助水平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教育扶贫主要任务包括
2017年是全面攻坚的关键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国务院扶贫办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中心任务,以集中攻坚、稳定脱贫为工作重点,以扶贫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推动力量,深入实施重大扶贫工程,落实区域支持政策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再完成1000万以上减贫,以脱贫攻坚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谢 谢!!
!!
篇十: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 ①杨芳芳(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学生工作处,云南 大理 671000)[摘 要]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在资助政策落实中存在贫困程度界定模糊、困难认定不合理、不太重视资助育人、队伍建设滞后、管理体系分散等问题,对学生资助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精准扶贫背景下,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探索建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机制能有效提高学生资助业务水平、夯实资助育人工作,对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提升文化素养、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 键 词]精准扶贫;学生资助;资助育人[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1)15-0109-03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教育扶贫的重要手段,是兑现“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庄严承诺的重要举措,是脱贫攻坚的助推器。高校资助工作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2020 年,财政部安排学生资助补助经费 553 亿元,比上年增加 48.4 亿元,增长 9.6%,重点支持各地各校落实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关奖助学金,免学(杂)费补助等政策,预计将惠及普通高中学生 691.8 万人次,中等职业教育学生 1494万人次,高等教育学生 848.6 万人次。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国家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但高校在资助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有待完善之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资助工作现存问题(一)学生贫困程度界定模糊现行对困难学生的定义:特殊困难,指学生本人及家庭不能提供绝大部分基本生活和学习所需费用;困难,指学生本人及家庭仅能提供小部分基本生活和学习所需费用;一般困难,指学生本人及家庭尚不能完全提供基本生活和学习所需费用。上述定义仅定性描述了困难标准,但如何区分具体困难程度,对具体资助业务工作操作性、实践性并不强。(二)困难认定的不合理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开展学生奖助工作的基础。然而,各高校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一直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资助工作一般在每年秋季学期集中开展,10 月中旬完成。因困难认定工作阶段性强、时间紧、任务重,造成工作只能凭借学生提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及相关的佐证材料进行认定,无法一一核实学生所在地家庭状况。实际工作中,学生填写家庭经济收入时,存在瞒报、虚报年收入、严重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现象。在这种不良现象的影响下,此类学生往往会挤占有限的资助资源,使真正应该受助的学生得不到或得到较少的国家资助。(2)从基本信息、家庭类型、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其他教育资助信息等方面,采用量化指标体系方式进行困难认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指标体系量表选取范围、计量评分的标准、评分标准与困难程度匹配程度还有待商榷。另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建立在学生能诚实守信填写信息采集表,结合实际仍有乱填乱报现象产生。(3)省教育厅联合省扶贫办、省民政厅、省残联等单位建立了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和孤儿五类特殊保障人群信息共享机制,重点聚焦此类学生群体, “一对一”帮扶确保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应助尽①基金项目:云南省 2019 年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科学研究基金“精准资助”视域下应用高校资助育人模式探究(项目编号:XSZZ1912)。作者简介:杨芳芳(1989—),女,云南腾冲人,讲师,就职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处。院校管理109 - -万方数据
课题 院校管理助。高校借助扶贫数据库、资助信息系统作为贫困生认定的同时,需要重视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导致各地认定困难家庭的困难程度存在差别,因此不能仅仅只是依靠各地扶贫数据库、资助信息系统数据,还应结合学校实际,通过比较学生在校经济消费情况,保障未在当地扶贫数据库、资助信息系统数据的困难学生有机会享受国家资助政策。(4)加强困难认定公平性。有的“隐形贫困”的学生自卑、好面子不愿意承认和提出申请,而有的学生却开假材料获取国家资助,此种做法加剧了不公平。另外,部分班级在困难认定过程中存在走形式、走过场、敷衍了事认定的情况。(三)资助育人工作华而不实随着国家对教育资助的重视,资助政策覆盖大、中、小、幼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健全,经济资助基本能保障困难学生继续就读,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一些高校满足现状,认为将国家资助资金发放到位,保证学生获得经济资助即可,却忽略了思考如何实现对困难学生个体成长帮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因各个项目间隔时间短且完成周期长,导致高校学生资助部门每年疲于完成各项校内外资助项目;另外,各项资助工作涉及资金管理,容不得半点差错,也直接导致工作人员更加重视业务工作。基于上述原因,造成敷衍应付资助育人工作,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活动形式流于表面、实施效果不佳、未达到育人的目的。(2)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贫失志” “等靠要”思想严重,在校期间挥霍助学金、沉迷游戏、逃课、挂科、打架斗殴、违纪违规等。(3)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原生家庭、交往圈的影响,抗压性、抗挫折性不强,易呈现出亚健康的状况,甚至滋生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等心理问题。(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平台的有限,主要表现在虽然校内平台向所有学生开放,但因学生家庭困难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略有逊色,参与校内平台的机会和能力有限。(四)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滞后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存在人员配备不够、业务素质不强、人员变动大等问题。学生资助中心专职工作人员按在校生规模 1 :2500 的比例配备,但实际高校资助工作人员人数未达到该比例且人员流动较大。另外,资助工作人员往往采用兼职工作人员,职业化、专业化的人才匮乏。资助工作政策性较强,各项资助工作既是原有政策的延续,又会有新政策的创新和变化,因此对资助工作人员业务管理、育人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是资助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不到位、培训内容单一、育人方式简单、缺乏职业化和专业化培训。(五)资助体系管理分散为加强学生资助系统化、一体化建设,解决“奖、助、贷、勤、补、免”分散管理的问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成了全国学校资助高校子系统。因启用时间段、系统调试等原因,目前子系统仅起到“奖、助、贷、勤、补、免”数据报备功能。很多高校校内资助体系也存在管理分散等问题,校内无完善的资助工作系统或现有资助管理系统未更新优化系统资源,导致资助工作实施效率不高。比如,如何通过校内资助系统链接学生一卡通,了解学生日常消费水平;如何通过心理测评数据筛查需要关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高校资助体系的建设除了畅通“奖、助、贷、勤、补、免”各个板块,还需要打通与后勤、心理咨询中心、教务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搭建起联合融通的资助体系,最终实现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二、针对高校资助工作的几点建议(一)正确认识学生贫困程度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各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认定标准也各不相同,会造成不发达地区困难学生比经济发达地区困难学生更加困难的现实。针对学生贫困程度界定模糊的问题,建议各高校在界定困难学生时,应参考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比照当年在校学生维持其基本生活和学习的基本费用据实确定,而且此界定应该是一个相对的、变化的概念。(二)优化困难认定的条件各高校在开展困难认定工作时,可提前筹划,将工作前移,暑假期间开放线上认定渠道,从而规避时间紧、任务重的集中认定阶段。首先,强化日常学生诚信教育,认定工作开启前与学生签订电子承诺书,要求学生如实填报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和个人基本情况,将承诺书践行情况与学生第二课堂德育学分挂钩,以履约践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日常行为。其次,借助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及扶贫数据库每月动态数据共享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和孤儿等特殊保障学生信息。另外,基于上述系统数据,以细化困难认定指标体系及各指标间的权重,合理化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测算依据。从学生基本信息、家庭类型、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收入来源及情况、受助情况五110 - -万方数据
课题 院校管理个方面进行指标体系细化,如学生基本情况权重向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差异及户口所在地情况、学生个人残疾倾斜;家庭类型权重比例优先保障建档立卡户学生、城镇低保学生、孤儿学生,进一步细化农村低保保障性人口识别;家庭成员情况考虑特困供养学生、优抚家庭子女、直系亲属残疾等情况;家庭收入有无稳定来源,无业、务农、个体经营、企事业单位等因素影响家庭收入不一样,因此权重比例要根据家庭收入来源及具体收入情况核定。(三)压实资助育人工作责任1.省级资助管理部门重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从省级层面指导各高校资助育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关注困难学生成长,帮扶困难学生成才。从制度层面,省级资助部门除要求高校举办常规“助学筑人铸梦” “诚信教育”等主题活动外,还应给予高校一定的资助育人政策支持,资助管理部门在挥动政策这跟指挥棒的同时,也要打出精准扶贫、教育脱贫的组合拳,物质资助、素质教育相结合,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质量、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等方面入手,让每个贫困家庭的学生都有成才的机会。2.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将资助育人工作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各个阶段。在学生入学前,利用《一封家书》《资助政策简介》等宣传手册,搭建家校联系,借助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对学生开展认知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他人、社会帮助的情感认同,从而感恩他人和社会的帮助。入学后,以学院为主,制订成长计划、心理辅导、学业帮扶计划精准育人。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将学校资助育人工作方案细化落实到各学院,从制订成长计划、心理辅导、学业帮扶计划等方面进行考核。成长计划可借助新生入学教育、专业认知、新生第一堂课等机会,引导学生完成自身成长规划的制订,每学年对照成长规划细化落实。心理辅导,通过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具体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心理情况,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有效疏导、甄别,并及时对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借助专业知识和手段解决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学业帮扶计划,组建学业促进中心,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帮扶,督促学生积极向上、努力求学。毕业前提供就业指导、毕业后跟踪反馈;通过校内举办的创新创业讲座、职业规划课程等,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面试技巧、就业技能;通过职业大礼包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职、就业提供必要的路费、正装等资助。学生毕业后,由学院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跟踪,寻找励志典型,宣传优秀学生在艰难求学历程中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事迹,形成示范效应,号召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大学生努力拼搏、奋发有为。(四)强化资助工作队伍建设高校资助队伍职业化建设,配套落实资助队伍配备,实行专岗专责、严格聘用,以人员稳定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岗前及在岗人员培训工作,学习系统操作必要的办公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法。另外,以实地会议、视频、宣传资料等方式,强化国家资助政策解读,提高资助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加强全国各高校资助队伍的交流,学习借鉴资助工作经验,提高资助工作队伍的岗位认同度,减少职业倦怠。提供专项科研平台,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目的,在鼓励高校资助工作人员立足资助业务思考工作方式、方法,已资助项目申报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和业务技能。(五)集约化优化资助体系管理利用全国学校资助高校子系统,整合“奖、助、贷、勤、补、免”数据资源,盘活资助工作各版块。打通与后勤、心理咨询中心、教务等校内其他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更新优化校内资助工作系统,以校内资助工作系统促进各版块资助材料备案、存档工作,实现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三、结语精准扶贫背景下,国家、社会、高校三者都要加大对资助工作的扶持力度,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人员配备、资助业务、资助育人等方面建立和健全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真正使资助工作落到“民生”、温暖“民心”。参考文献:[1]蔡琪,姜宁,李史干.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3).[2]黄建美,李洁,罗筑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3]黄立,戴航.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J].教育与职业,2019(15).[4]王青.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1).◎编辑 鲁翠红111 - -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教案 扶贫 资助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