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9篇

时间:2022-09-28 10:10:04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9篇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当前大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1资助政策在部分高校、地区推行落实不力部分高校、地方在实施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9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9篇

篇一: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大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助政策在部分高校、地区推行落实不力 部分高校、地方在实施资助政策时存在工作不深入扎实现象:一是搞名额分配。导致除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了应助尽助外,其它贫困学生未实现全覆盖。有的高校存在测算贫困生比例,根据学生总人数确定各班级贫困生人数,造成少数贫困学生未纳入资助范围;按名额分配同时也会导致个别非贫困学生纳入了资助范围。二是强制资助。按学生资助政策规定,学生主动申请才能按规定享受资助。在调查中发现,个别学生因个人原因,不愿意申请资助,但地方扶贫督查时将其列为问题进行查办,要求不论学生申请与否都予以资助。是否有相关规定,对什么样的学生,不允许资助?比如艺术类高收费专业是需充许资助?三是重复资助。在湖北省荆门市调研还发现,一些异地就读的学生分别在学籍地和户籍地重复要求资助的情况。是否有例子?是否有转学的学生,在两个院校同时拿了资助金?四是标准不一。比如对建档立卡贫困生认定,有的高校以父母系贫困人员做为认定标准,而有的高校将学生祖父母系贫困人员也可认定为贫困生,标准统一不够。

 1.2 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难以协调统一 一是教育部门内部协调不到位。突出表现在资助资金按年度预算,而教育是按年招生,按学期资助。各地普遍反映学籍库建库明显滞后于资助工作,影响了资助工作的正常开展。例如:全国中职学籍库建库截止时间为 11 月 20 日,普高学籍注册截止时间为次年 3 月份,中职考入普通高校后,二者政策衔接出现掉档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秋季的学生资助工作。学籍库和资助库比对不通畅。如,孝感市个别县级学籍部门以保密为由不愿提供学生学籍信息,导致学生资助信息无法按时比对。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更新维护不及时,导致无法及时按应用系统上报资助信息。

 二是扶贫部门对建档立卡户识别不精准。在各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享受资助政策的建档立卡户学生家中有一套以上的商品房及价值 5 万元以上轿车的问题较普遍,以夷陵区中小学生为例,全区共有 1940 名学生为建档立卡户子女,其中家中有一套以上商品房的有 222 人,占比 11.4%;家中有价值 5 万元以上轿

 车的学生共计 304 人,占比 15.7%。在进行大数据比对中,还发现一些学生和家长不知道自己是建档立卡户,但却出现在建档立卡人口库里的问题,我们调查的一所高校就发现此类学生过百人。

 三是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尚不够精准。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也不同,不同地区的建档立卡户学生集中在同一高校,表现出的贫困差距较大。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根据生源地出具的困难证明来认定,在认定上存在不精准、难平衡的问题。

 1.3 资助工作的具体环节存在漏洞 一是部分资助资金结余被统筹。一方面是中职资助资金中央不清算,导致缺口较大。另一方面是学前资助经费、“一补”资金、大学生助学金等,由于下达计划多于实际资助人数,有一定结余,结余资金被地方或高校统筹使用了。而且“一补”资助政策与精准扶贫政策不匹配。

 二是高校学费收入提取不到位。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高校没有严格按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 5%比例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民办高校,而且学校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少、标准比较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是研究生助学分配不科学。前两年研究生助学金分配时没有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导致非全日制规模大的高校助学金沉淀有结余。如湖北大学 2016、2017 年两年结余研究生助学金、学业奖学金 700 多万元。少数高校在奖学金发放过程中还存在提取学生部分奖学金作为班费使用的现象。

 1.4 贫困生存在过度消费和消极反应现象 在贫困生中会有使用太多助学金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一些贫困生自尊心强、虚荣心重,喜欢在同学之间进行对比,从而导致攀比问题、不合理使用助学金情况的出现,在老师和周围同学的心里会产生不好的看法,最后由于自己的攀比消费而导致自己无法获得贫困助学金。还有一些学生在领取助学金后花钱不理智,用获得的助学金在外面挥霍,买一些超出自己消费承受范围里的东西,使得同学和老师产生怀疑和不悦,甚至还会造成一些老师与同学对贫困生的误解。第三种是一些学生为了以后买金额较大的东西的计划而过于压制目前的消费,把自己某一阶段的消费水平下降到贫困线附近。然后忽略了具体原因认为自己是贫困生加入到贫困助学金的申请里。以湖北某职业学院的两个典型事例为例:学院有一名大二的学生,因贫困比较自卑,总觉得别人不主动和自己交往是因为自己太过贫困,于是在京东商城上用白条买了一部价值四千多的手机,可到期后又无力偿还,接到京东客服的还款电话后,为逃避还款换了电话号码,后京东打电话到学校,要求学院通知学生尽快还钱,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另一例子是有名大一新生到校后处处和同寝室学生攀比,他认为家里的条件还可以,就处处高消费,后自

 己行校园贷款一万元,到了还款日无钱可还,不敢和家人讲实话,只不停要钱,家长拒绝后感觉走投无路,于 2018 年 11 月跳江自杀。

 贫困生面对资助还存在消极反应现象。受助学生缺乏感恩之心,获得感不强。个别学生且分毫必争,甚至因没达到自己理想的资助金额,从而对资助政策及具体负责资助工作人员怀有情绪,对辅导员有意见,甚至对资助工作本身不满意。一方面是由于一些贫困生在贫困资助上的了解和看法都比较堕落消极,他们无法面对自己出身贫困的情况,不可以正确科学的对贫困做出了解和评判,对贫困资助的了解与看法都脱离了贫困资助的教育属性。还有就是一些贫困生在自己的贫困情况被大众得知之后,自己无法进行贫困情况的正视和思考,没有做出适当的心态调整,自我贫困想法却愈演愈烈,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造成了伤害,情绪太过消极且会有可能会做出一些激烈的事情。第三种情况是一些贫困生对于自己家庭的困难和父母的压力视若无睹,不会主动进行课后兼职或是参加勤工俭学等科学有用的活动来降低父母的压力和经济困难,太过于依靠学校和父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部分贫困生哪怕是自己辛苦的课后工作来减小经济困难,也不想向学校递交贫困证明;而且有的贫困生用自己打工的工资来购买一些家庭消费水平外得东西,在生活花费上不是一个贫困生该有的样子,导致同学对其产生了讨厌和怀疑。自 2015 年教育厅开通微信公众号及投诉平台后,很多学生不再学校投诉,而是改为在教育厅的投诉平台上投诉,如 2017 年一名大二学生,因大一时家庭条件很差被评为国家一等助学金,但她在大二时,父亲身体恢复劳动能力,哥哥也从学校毕业,家里有了很大的改善,就给比她贫困的学生评了国家一等助学金,给她评为国家二等助学金,但她认为上一年是一等,今年不再是一等,就存在老师偏心公的问题,直接投诉到平台上,且在平台上大骂老师。学院接到投诉反馈后积极进行了调查,也对这名学生进行了询问,她认为一等才是她应该享受的,今年占了她一等名额的学生,以前是个二等的,但那个学生和辅导员关系好,就把她换掉了,后来让她了解了那名同学的家庭实际情况后,她接受了二等国家助学金,但看着出,这名学生对这件事并不能完全释怀。感恩就更不用提,学院要求获得了国家资助的学生,每年至少参加 24 小时的志愿者服务,但是学生并不情愿,每年如汉马等大型学生,如果没有报酬或报酬太低,这些获得资助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愿意参加的。

 上面提到的问题和情况主要是由于贫困生的个人原因,具体包括贫困生自己的贫困理解、贫困思维、贫困感受和行为反馈等,是在高校贫困资助里比较常见的贫困生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只是因为贫困生认证,同时还离不开贫困生怎样做出说明、断定和选择。在贫困生的划分上分成了自我划分和他我划分,进一步演变出自我贫困定义和他我贫困定义啊许多的分析都在贫困生的判断依据与认证上做出了有关的的分析,这都包括在他我划分的类型中,在贫困生自我贫困

 定义上的分析却是少之又少。再高校贫困资助这个背景下,造成处理高校贫困生深层问题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贫困生的自我贫困定义。

 2. 大学生资助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过对现在大学生具体资助情况的探究,本人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资助政策的顶层设计尚不科学合理 一是部分资助政策不适应精准扶贫政策的要求。学生资助政策始于 2007 年,执行主体为地方教育资助部门,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始于 2015 年,主要帮助建档立卡特困群体,执行主体为地方党委政府。一方面学生资助对象的范围宽于精准扶贫的范围,另一方面,部分资助政策附加了条件,导致有的建档立卡学生得不到资助。

 二是中央和省级资金安排不合理。一方面“一补”经费按资助政策仅用于特困群体有大量结余,全部按扶贫政策使用又不够。另一方面免学费和助学金,中央财政未实行清算制度,随着学生的增加,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再就是财政是按照年度安排预算,学生按学期给予资助,经常会出现资金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2.2 少数高校对学生资助工作不够重视 少数高校至今没有设立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的办公设备和办公场所。大部分资助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工作人员较少、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与此同时,专职人员不够,从职人员业务不熟、岗位变动频繁,都影响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工作开展的实效性。部分资助管理机构只顾做事,轻视管理制度建设,工作中缺少结合实际的落实方案,缺少专门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在资助项目越来越多、资助金额越来越大、资助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监管越来越严的情况下,这些资助管理风险不断提升,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

 2.3 受资助对象认定工作不细致精准 一方面建档立卡的识别条件与大数据比对的条件不对等,如,比对中发现有大量的人有房有车、有公司、有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家庭被认定为建档立卡家庭的情况。另一方面省扶贫库中被标识为建档立卡户,而老百姓不知道自己是建档立卡户。再就是建档后处理过的违规违纪户和脱贫出列或新入列的建档立卡户在扶贫库中未做及时调整。这就是受助的建档立卡户学生在大数据比对中成为大量问题线索的真正原因。既有基层干部在操作中优亲厚友的问题(如开着小车吃低保),也有困难群众邻里不睦、群众不评的问题(如甘肃事件),还存在地方政府为解决基层矛盾办理政策保的问题(如拆迁户评低保);致使在认定真正贫困家

 庭未完全精准识别。从而造成低保评定中出现两种问题:一是未做到应保尽保,贫困户有遗漏;二是部分非贫困家庭钻政策空子,享受本不该享受的低保,占用贫困户资源。

 以 2018 年度的湖北某职业学院为例,学院共有 4344 名学生,其中经学院审核后的贫困生的 1309 人,特困生有 197 名,2019 年享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有 126人,享受国家助学金的有 902 人,贫困资助金额共 327.1 万元,另有 326 人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金额共 200 多万。在 2018 年国家助学金评审过程中,湖北某职业学院按照对学生的贫困情况摸底后进行了国家助学金的评审,但评审结束在公示期内,突然接到教育厅下发到学院建档立卡数据,共有 259 名学生是建档立卡户,上级部门要求学院必须将表格上 259 名学生进行国家助学金资助,原则上要求给一等国家助学金,经过评审名单与 259 名建档立卡名单的数据比对后,发现共有 87 名学生没有在本年度国家助学金评审的名单中,后对 87 名学生进行再审核时发现,至少有 30 名学生家庭已不再是建档立卡户,另有 57 名学生,有的不知道自己是建档立卡户,询问家长后才知道自己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有的询问家长后,家长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建档立卡户,还有的家长不让申请国家助学金,原因多样化,有的家长是这两年当选了村委会领导、有的不说原因,就是主动要求放弃,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最终补充申请的学生,他们的辅导员老师一致不同意这些学生评选一等助学金。原因如下:一是学生平时高消费,不像贫困生,二是平时根本不学习,更不要说参加班级或学校的任何活动,3、从来不知道感恩,认为我贫困你就应该给我资助,不给就是你们违背了国家的政策。辅导员老师要求给补申请国家助学金的这些建档立卡户评选为三等助学金,并认为三等都让他们在班上不好说服其他学生。后因考虑上级要求及辅导员老师的要求,学院给以上早请的 44 名学生评审为国家二等助学金。这些学生在接受学校的评审问题时,明显显示出不耐烦,且认为这是国家本就应该给的,没有任何感恩的意思。

 在“贫困生”这个理念的划分和判断上不是特别清楚。理论界有关“贫困生”具体含义的划分有着不同的见解,提出了许多观点,包括狭义贫困生和广义贫困生,生存型、生活型与发展型贫困生以及相对贫困生和绝对贫困生等。在有关究竟哪种力类型的贫困生才是真正的贫困生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学校在贫困生确认上都有属于自己学校的独特判断依据和方式。因为从客观角度来说贫困生的划分有着不同的理解,再加上自己个人原因和所处背景等,学生在“贫困生”理念上的认知通常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贫困生依据的确定也表现为一种不明确性。第二是贫困确认证明制度存在问题。首先是在生源地贫困认证流程里的监管不到位,其次是在贫困确定的结果很容易受到来自人为操纵的影响。三是贫困认证出现背本趋末的情况。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自尊心或者是不好

 意思不去进行助学金的申请从而得不到政府扶持,而一些出身并不贫困的学生为了让自...

篇二: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 604 期2019·07摘 要: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顺利实现需要科学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和工具支撑。引入平衡计分卡战略管理理论,依托高校信息化管理平台,绘制科学化、可视化精准资助战略地图,明晰精准资助实施的国家使命和核心价值,依次明确相关者层面、学生需求层面、学校内部层面和资助管理者层面的各项关键目标及措施,揭示精准资助的实现路径,进一步构建、完善个体学生精准资助绩效评估及其指标体系,助推精准资助落到实处。关键词:高校;精准资助;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作者简介:吕 坤,常熟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路海玲,常熟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常熟 215500);徐 嘉,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江苏 南京 210024)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6年度学生资助专项课题“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精准资助研究” (项目号X-b/2016/03)、2016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精准资助项目研究” (项目号16FYHYB027)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9)07-0073-03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实现路径及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吕 坤 路海玲 徐 嘉精准资助不仅是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1] 现有研究中:部分资助举措存在经验判断的成分,缺乏强有力的数据支持[2] ;部分资助方式停留在宏观帮扶,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培养。平衡计分卡可以应用于营利和非营利等各类组织的管理实践[3] ,与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理念相吻合。首先是思想一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重点在于受助效果的永续性,这与平衡计分卡讲求的内部平衡思想相一致。其次是理念吻合。科学化的全过程资助育人方式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回馈社会、服务社会和发展社会,平衡计分卡需要平衡多层面的利益,两者之间的理念相吻合。最后是方法可行。平衡计分卡具备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和处理方法。为此,本研究拟基于高校日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引入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思想,从大学生整体进步角度全方位构建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实现路径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一对一”个性化资助服务体系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助推精准资助落到实处。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准资助战略实现路径精准资助战略能够顺利实施,应该先进一步细化、明确新时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的目标:依托以科研创新、勤工助学为主、素质拓展和社会服务为辅的实践、自助、提升途径,以培养和开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教师、社会、政府和学生的共同协调配合,构建科学、系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指标体系、资助成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对口性强、专业水平高、育人功能显著的学生素质培养系列工程及项目,助推实现“一对一”个性化资助服务,深化资助育人功能和效果。此种模式的实施旨在一方面将资助方向聚焦于自助,着重于教育价值:弥补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领域、检验所学知识、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品质等;另一方面以指标量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依据确定各学生的资助方向。就学校层面而言,学校的资助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班主任和辅导员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学生信息,为继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做准备;就学生层面而言,使学生能够尽早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继而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逐渐培养学生诚信、责任和感恩意识,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将爱传递。基于此管理模式,利用平衡计分卡理论有利于从学生均衡发展角度全方位实施精准资助,将企业发展目标和策略转化为基本目标、内涵提升和感恩教育。将财务指标转化为内涵相关者层面,即高校学 工 视 窗7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 604 期2019·07学生工作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丰富学生生活、提升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将客户指标拓展为学生需求层面,即为实现资助育人目标,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和措施。将内部营运方面延伸为学校内部层面,即从格里芬价值链理论分析,高校在优化整合学校内部资源、联合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拓展外部资源的基础上,自身需要在哪些方面达到相应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条件。将学习和发展方面延伸为资助管理者层面,即从学习、研究和变革的角度,对资助工作者提出要求,让其明白自身应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自我。

 “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战略地图”用直观的图形语言来描述资助战略,并作为资助工作者的工作导向图、学生努力的指引图、向政府和社会阐释资助战略的诠释图,提升了战略沟通,强化了责任落实,有助于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战略地图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准资助绩效评估体系1. 精准资助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一,科学性。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学生事实现状是什么样的”。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建立在多样化的异构网络上的,内容丰富多样,在正确认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绩效管理的哲学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学习并创新高校绩效管理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不断研究和探索多元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利用这些庞大的数据来分析问题、作出精确决策,可以有效提升资助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稳定性和指导性。第二,系统性。高校学生受助成效精准评价需要兼顾整体性和全局性。首先,围绕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战略地图,从学习优异、生活丰富、能力提升和感恩社会四个维度诠释有效的资助育人方式内涵,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其次,紧扣可操作性原则,结合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学生培养方案,设计可度量、可统计、可对比、可评价的绩效指标体系,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得出对每位学生的受助成效评估结果。再次,学校层面出台并实施相应政策和计划,资助工作者通过学习、交流和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精神,依据评估结果,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弥补自身不足。第三,发展指导性。大学生受助成效评价的目的在于适应新形势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新要求,建立新的发展导向,引导高校肩负起资助育人的责任和使命。高校需以政府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理论为依据,从发展学生的角度出发,借助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绩效评估,配合学生访谈、育人工程等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具有发展性、指导性的提升计划,助力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实现资助育人目标。2. 精准资助绩效评估体系指标的提取。指标是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是否全面、科学对后期“一对一”精准资助有决定性的影响。针对指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的可提取性等问题,与部分大数据研究方向的教授展开座谈,一致认为完善的高校信息化管理平台配合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体系,可以获取足够多的学生数据信息。例如,学习层面的上课出勤情况、任课老师评价、学习成绩及排名、图书借阅情况等;生活层面的家庭相关信息、个人受助情况、校园卡消费数额等;心理素质层面的心理课程相关信息、心理测试相关数据等;综合能力表现层面的政治面貌、创业就业、科研竞赛、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师生评价等,这些及时、连续、真实的海量数据统称为“高校资助大数据”,通过有组织地对各类数据源的定位和连接,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汇聚,进而收集到绝大部分信息。在对高校资助大数据、驱动因子、工作流程等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资助文件精神,本研究设计了包括努力学习、积极生活、培育能力和感恩教育在内的指标体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部分高校资助工作负责人、本校学生代表等对指标体系进行调研(共计发放 500份调查问卷,收回 484份,其中有效份数为 446份),制定依托高校资助大数据的个体学生精准资助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表。学 工 视 窗7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 604 期2019·07个体学生精准资助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表内涵相关者层面学习优异生活丰富能力提升感恩社会评价指标学习成绩班级排名奖学金等级学科竞赛获奖等级科研创新情况研究生录取情况共青校学习情况党校学习情况经典阅读情况参与体育运动比赛情况个人宿舍卫生情况任职情况获奖情况党员发展情况个人事迹获省级及以上奖励个人自主创业情况个人身心情况义工服务时长专业化公益服务时长个人捐赠情况服务社会评价期望值不小于班级前 50%三等奖学金及以上获得 1次校级及以上专利 1项及以上被录取考试成绩高于 90分考试成绩高于 90分考试成绩高于 90分积极参与不少于 1项每学期个人不扣分担任班级班委获得非学科竞赛奖项 1项及以上中共党员获省级或以上奖励 1次及以上提交创业方案 1项及项目正式实施心理测试无异常每学期时长高于学校要求每学期 10小时及以上每学期捐献 1次及以上好评分高于 80分学校配套学风建设工程学风建设工程创新训练专项创新训练专项圆梦助推计划学风建设工程学风建设工程经典阅读工程师生健身工程素质提升工程素质提升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学生党建素质提升工程就创业扶持计划心理疏导计划感恩教育计划专业化公益服务计划感恩教育计划素质评价工程上表各重要指标以内涵相关者层面各关键要素为目标,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相结合,明确学校内部层面需要为学生提供覆盖全面和个性培养相结合的资助育人环境,同时通过学生访谈、教师交流等方式,初步确立了相应的期望值。在实际评估工作中,还需结合学校实际,修正各项指标的期望值,并明确指标权重和学校配套。体系中每项指标均有相应的学校配套,因此学校需要有效整合校内和校外各项资源,创新项目,建立特色校园资助育人文化。此外,一旦决定实施绩效评估,就必须要尽快解决如何出具评估报告、如何弥补培养缺陷等后续难题,最关键的是如何能够助推实施“一对一”个性化资助服务体系,这些工作需要全体资助工作者共同努力、集思广益、探索创新。3. 精准资助绩效评估体系的实施要项。第一,思想与制度要配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需要通过平衡计分卡理论,让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五方面对学生培养目标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在意识行为上认同,进而在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后,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制度的实践体现着思想认同的要求,好的制度如同索桥,防止逾越、坚定信念。如此,思想与制度一柔一刚、刚柔并济,二者同向发力、相辅相成,可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战略目标的顺利推进。第二,结果与结论要区分。结果是事物阶段性发展的最终状态,结论是对事物所下的最后的论断。受助成效的评价结果只是反映学生在一个阶段的整体状态,不能代表过程。然而过程和结果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好的结果离不开好的过程,好的过程并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因此,在利用评价结果时需要慎重、资助工作者不能以某次或某几次的结果直接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依据,需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再作结论。第三,体系与配套要优化。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会随之变化,我们要不断优化理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渐进式优化方式对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框架布局、指标内涵、权重标准等进行整体修正,同时优化整合学校内部和外部资源,更换或凝练学校配套方案,让评价和引导不断得以革新。第四,个体与集体要并重。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利益博弈一直存在,但是就本质而言,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本质是相同的。党的发展经验验证了坚持集体主义是对个体的最大保护和发展。作为资助工作者的我们,需要平衡学生与集体的关系,依据学校配套方案,积极开展素质拓展,组织集体学习和培训,最大限度地推进学生和集体的协同合作和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资助文化氛围,助力学生资助培养战略目标的更好实现。参考文献:[1] 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8,(6).[2] 江玉莲.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实效性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3] 代 锋.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5).责任编辑 周玉婷学 工 视 窗75

篇三: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我成长资政策,——12信管主题班会

 ——12信管主题班会

 主持人总结收尾学生经济资助政策简介助班作总结集体口号主持人致词会议结束会议流程524316

 一:

 高校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资助 政策四 :

 大学生退役及入 伍士兵教育资助二:

 各项助 学及奖学金的资助三:

 助 学贷款及还款简介五:

 勤工俭学六:

 其他资助 政策与措施高等学校学生经济资助政策

 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程序资助范围公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 第二学士学位)

 学生, 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均可国家的资助政策。

 资助标准一等助学金3500元,二等助学金2500元申请条件①诚实守信, 道德品质优良;②勤奋学习, 积极上进;③家庭经济困难, 生活俭朴。申请时间每年的9月30日前, 学生向学校申请发放时间11 月1 5日前完成评审,国家助学金按两个学期分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国家助学金

 《电池- 电容混合型电动汽车应用示范系统研究》 子课题三# # # 市 电 力 公 司奖励标准基本的申请条件申请, 评审,发放

 《电池- 电容混合型电动汽车应用示范系统研究》 子课题三# # # 市 电 力 公 司每人每年5000元。奖励标准基本的申请条件申请, 评审,发放奖励标准基本的申请条件申请, 评审,发放

 《电池- 电容混合型电动汽车应用示范系统研究》 子课题三# # # 市 电 力 公 司奖励标准基本的申请条件申请, 评审,发放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

 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 第二学士学位)

 在校生, 符合以下条件: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③诚实守信, 道德品质优良;④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⑤家庭经济困难, 生活俭朴。

 《电池- 电容混合型电动汽车应用示范系统研究》 子课题三# # # 市 电 力 公 司基本的申请条件申请, 评审,发放奖励标准每学年评选一次, 实行等额评审。

 每年9月30日前, 学生向学校申请, 于当年1 0月31 日前完成评审。高校每年11 月30日前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 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基本的申请条件申请, 评审,发放相关事项奖励标准•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③诚实守信, 道德品质优良;•④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 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二年级以上( 含二年级)

 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 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

 在校生, 符合以下条件:•每学年评选一次,实行等额评审。高校于每学年开学初启动评审工作, 当年10月31日前完成评审。每年11 月30日前将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奖励证书,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学生无论家庭经济是否困难, 只要符合规定条件, 均可获得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奖学金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还款简介一:

 申请条件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②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③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 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 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 取得真实、 合法、 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 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④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 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

 户籍均在本县(市、 区)

 ;⑤家庭经济困难, 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二:

 贷款申请程序按年度申请、 审批和发放。

 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 向家庭所在县(市、 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对学生提交的申请进行资格初审。

 金融机构负责最终审批并发放贷款。三:

 贷款金额及利息利息每学年贷款不超过6000元。

 在校期间利息是财政全部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入)共同负担。

 四:

 还款期限和方式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 0 年确定, 最长不超过1 4 年, 其中, 在校生按剩余学习年限加1 0 年确定。

 学制超过4 年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第二学士学位的, 相应延长学生毕业后的还贷期限。学生在校及毕业后两年期间为宽限期, 宽限期后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借款合同约定, 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息。

 前赴基层单位就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2009 年起, 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 服务期达到3 年以上(含3 年)

 的, 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学生毕业后每年代偿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的最高金额不超过6000 元, 分三年代偿完毕。基层单位指:①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机关、 企事业单位, 包括乡(镇)

 政府机关、 农村中小学、 国有农(牧、 林)

 场、 农业技术推广站、 畜牧兽医站、 乡 镇卫生院、 计划生育服务站、 乡 镇文化站等;②工作现场地处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的气象、 地震、地质、 水电施工、 煤炭、 石油、 航海、 核工业等中央单位艰苦行业生产第一线。地方所属高等学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按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

 有关规定执行。

 退役士兵教育资助

 勤工助学

 劳动报酬

 其他资助政策与措施学费减免国家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 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 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 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 优抚家庭子女等, 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具体减免办法由学校制订。绿色通道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规定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 制度, 即对被录取入学、 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 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 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辅助措施各高校利用自有资金、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资金等, 设立奖学金、 助学金; 对发生临时困难的学生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等。123

 感恩国策助我成才心系祖国展望未来集体口号

篇四: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emsp; 50  -2019 年第 6 期(总第 47 期)教育信息化论坛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orumNo.6.2019Serial No.47作者简介:  王非,汉族,男,辽宁辽中人,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提升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信息化水平的路径研究王

  非(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摘 要:高校资助工作是贫困生及家庭实现高质量脱贫的关键环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对高校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资助的精准性和科学化水平,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信息化思维模式,建立贫困生数据库、联接数据孤岛、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 +”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目标。关键词:贫困生;精准资助;信息化;“互联网 +”;大数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 ”本文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与“互联网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相融合,在现有的资助模式与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旨在提高资助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与精准化程度。一、高等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信息化的背景及意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资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完善的资助体系,其中主要包含“奖、贷、助、勤、补、减”六个方面。据教育部发布的《2017 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17 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类政策措施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275.69 万人次,资助金额 1050.74 亿元,比 2016 年增加 94.90 亿元,增幅 9.93%,实现了资助资金连续11 年的高速增长[2] 。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各高校在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统筹各类资助资源、明晰资助具体过程中,数据采集、报送、资格审察、经费核算发放等工作的强度都非常大。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分布、结构以及资助需求等因素也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2017 年教育部提出了要加强资助工作信息化的建设,实施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改进资助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求在贫困生身份认定、等级评定、资金分配、资助标准等方面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为精准资助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因此建立一套完备的精准资助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作用,对于促进和提高资助工作的效能和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我国高等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一)贫困生身份的认定不够精准在当前高校的资助过程中,普遍存在认定困难的情况[3] 。大部分高校在贫困生身份的认定上主要还是依据学生入学前在乡镇等管理部门开具证明,但是这些证明的真实性无法核实,因此精准认定的客观前提无法保障。(二)贫困生资助等级的评定不够客观贫困生资助等级的评定是在身份认定的前提下进行的,一般分为特困生、贫困生和边缘贫困生三个等级,由于贫困生个体需求的多样化,准确分析和辨识的难度较大,实行差异化资助的困难较多,容易造成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综合考虑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不足等现象。(三)资助与育人衔接不够紧密,效果不够明显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主要还是落实在基本的生活保障上,但是由于不可避免的存在隐性贫困和虚假贫困,降低了资助育人的效果。同时,对于贫困生而言,基本的生活保障固然重要,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实现学习的目标和人生的理想同样重要,但是大部分高校对这方面的考虑还很少,精神帮扶力度不足,这也限制了资助育人的程度。三、实现高等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信息化的路径创新(一)多方采集数据,客观分析,努力实现精准认定信息化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这是资助工作的开端。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需要采集以下两类信息。一是基础信息,是指学生及其家庭目前的实际状况的信息,主要包括是否建档立卡家庭、是否孤残大学生,家里人口数、高中以上学生数以及家庭的年收入等;二是轨迹信息,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和参加各类校园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实际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学生入

 -  51  -2019 年第 6 期(总第 47 期)教育信息化论坛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orumNo.6.2019Serial No.47学前采集相应的基础信息;然后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采集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学习和生活的轨迹信息,这些信息完整而客观的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及结果,其中用餐和校内消费是最刚需的信息,最能反映学生的生活水平,提示可能存在的隐性贫困和虚假贫困,及时启动补充调查、采取临时补助等措施,保证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受到最小程度的影响。(二)多部门联动,整合数据,消除信息孤岛立足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 +”和大数据的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有关信息的采集需要学校乃至社会多方联动、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信息的准确客观,其中主要涉及政府扶贫办等相关部门,校内的学工、后勤、教务、财务等部门。目前政府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数据还无法实现共享,我们只能根据学生入学提供的纸质材料进行信息采集,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校内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上。但是由于高校在建立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不同部门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不一,数据结构不同,形成了“信息孤岛”,较难实现数据的联通共享。这个问题不是资助信息化管理的特有问题,而是高校信息化管理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上层领导牵头、网络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在法律和制度的保护下,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同时,通过广泛应用“互联网 +”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让共享数据的部门充分感受到数据共享为各项工作带来的便利,从而促进数据的深入互联互通。通过数据共享,既可以对现有贫困生的贫困度进行有效性的验证评估,也有助于精准发现隐性贫困群体,从而采取对口帮扶措施,实现“精准扶贫” [4] 。(三)搭建资助平台,实现全方位资助育人考虑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结合信息化技术,拟从以下几个模块搭建贫困生资助平台。一是信息采集模块,学生从入学开始,学校就采集相关的信息,作为数据管理、资助管理和数据分析等模块的基础数据;二是数据管理模块,主要是指建立学生数据库、贫困生数据库,通过管理数据库,我们可以调取全校所有学生详实的各类数据,为实现各类查询、统计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三是资助管理模块,主要是指奖、贷、助、勤、补、减六个方面,通过该模块,可以完成贫困生的申请、审批程序,并留存相应的数据记录,保证整个流程信息的完整性;四是数据分析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根据数据管理、数据采集和资助管理模块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汇总、清洗、去噪,最终将有用的数据提取出来,作为精准资助的客观依据;五是就业指导与心理疏导模块,根据数据分析模块提供的预警信息,可以确定重点帮扶对象,实现资助工作的有的放矢,使他们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在公平的条件下获得实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实现精准的资助育人。具体流程见图 1。图 1 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信息化管理平台流程图四、结语高校的资助工作是关系社稷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实现精准资助,信息技术的革命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从信息化视域审视目前高校的资助模式,通过重新构建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本文仅仅从理论的角度对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构建,很多细节尤其是具体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    习近平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R].新华网,2017.[2]     教育部 .2017 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http://www.moe.gov.cn/s78/A05/moe_702/201803/t20180301_328216.html..[3]     张一弛 .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益化管理探析 [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10(1):145-148.[4]     肖珺 . 高校资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问题与对策 [J]. 现代交际,2017(18):133.(责任编辑:李晓杰)

篇五: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19 年 8 月随着“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间节点的逼近, “三大攻坚战”越发到了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作为集聚高端人才的智囊团,理应担起责任、做起表率,为“三大攻坚战”贡献智慧、奉献力量,尤其是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贡献高校力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2019 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超过 1 万亿元,中央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比继续超过国内生产总值 4%以上。因此“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学生资助工作也应该紧跟国家扶贫工作的总体战略部署,以‘精准扶贫’思想为基本理论和指导方针,重新审视现行资助工作……积极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以‘精准资助’为核心的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学生资助工作”[1] 。一、精准扶贫的含义“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细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2]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 3 月 7 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随着国家对教育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如何利用好教育扶贫资金进行高校贫困学生的精准扶贫事关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完成。精准扶贫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就是要做到精细化,要求工作人员把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把扶贫对象搞清摸准,让资助的结果经得起推敲和质疑,让资助工作对困难大学生起到真正的帮扶作用。二、当下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目前各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都有自己的流程和办法。虽然现行的学生资助管理办法为高校扶贫工作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在精准扶贫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不够深入,还存在着对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不够完善、对资助工作的过程监控未能落实、对受资助学生的心理情况不了解等问题。(一)认定工作不够完善当下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认定依据不科学。有些院校的认定依据严重依赖地方政府提供的证明材料,存在只认材料不认人、只看表象不看实质的现象。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在对认定贫困材料的理解上和申报上都存在短板。所以造成了教育扶贫到了基层、进了高校,却走了样、变了形,这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更有甚者,直接让贫困对象在大庭广众之下阐述家庭的贫困现状,让听众从口述中来认定贫困资助对象。其次,认定标准模糊。有些学校往往把对学生的奖励与对困难学生的资助混淆一团,往往是以“学而优则仕”为标准,认为这是奖励优秀、带动后进、激励贫困的好办法。而实际的贫困学生由于自身经济状况欠佳,导致学习、表现都不是很突出,最后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寒了心、伤了情。(二)资助过程缺乏监督对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是将补助资金发放给困难学生就结束了。高校在资助过程中不把好监控关,如资金去向不清楚、心理状况不了解、资助成效看不见的问题不解决,扶贫工作的精细化就无从谈起,精准扶贫就永远落实不下去。当下,很多高校在资助工作中把补助资金一股脑地全部发给学生,对学生是不是真正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不了解,学生对国家的政策是不是懂得感恩也不关注,认为把贫困补助资金发给学生了就等于是把活干完了,资助过程缺乏监督。(三)资助内容过于单一随着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社会及爱心人士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上也加大了扶持力度,但基于“育人理念”和“资助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影响,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资助内容过于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仅将资助重点放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上,忽视了这一群体在心理上“扶助”。单一的经济资助有时候不仅难以打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顾虑,而且更有可能使其因为自己的特殊性进一步疏远普通的学生群体、交流圈,这样一来,最终会影响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分配和“精准扶贫”的成效。三、精准扶贫背景下解决大学生资助工作问题的新思路尽管大学生资助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资助工作本身是一项好的惠民工程,我们要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新时期,精准扶贫为大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精准扶贫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就是要做到精细化,把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把扶贫对象“搞清摸作者简介:阮碧波(1984— ),男,汉族,湖北红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含义,然后提出了当下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接着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背景下解决大学生资助工作问题的新思路,最后阐述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意义。关键词:精准扶贫;大学生资助工作;精细化中图分类号:G46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9)16-0100-02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大学生资助工作研究阮碧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404100 )DOI:10.16681/j.cnki.wcqe.201916055

 2019 年 8 月准”,让资助的结果经得起推敲和质疑,让资助工作对困难大学生起到真正的帮扶作用。精准扶贫背景下解决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问题,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落实。(一)困难学生的认定要做到精细化、多样化“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2]59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精准认定工作的论述。可见,对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是有效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高校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重中之重是要做好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困难学生的认定要做到精细化、多样化。精细化是要把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是要把扶贫对象搞清摸准。多样化是鉴定的形式要全面,要从多方面入手,不能只看材料、只认印章,要看实际情况,看学生背后的家庭经济状况,看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看学生的衣食用行等。高校要通过走访和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在精准认定上,高校可以在保证认定对象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通过数据平台获得学生在校期间在食堂消费次数及每次消费的金额,调阅认定对象的出行方式、网上交易、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作为参照依据,多管齐下,把各方面信息集中起来,实施资源信息共享,确保认定工作准而精。高校要切实做到“精准发力,扶真贫、真扶贫,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2]111 。(二)资助工作的把控要做到全程化、制度化建立健全资助工作监督机制,做到资助工作全程有把控。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检查督查是保障资助工作做到公正透明的有效保证。资助工作中要形成由评定教师和非贫困生共同组成的评议小组,共同研究讨论,明察暗访,为资助工作做好前期摸排准备工作。另外,在资助行为已经发生后,高校还要进一步实施监督,看受资助对象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是否合理使用资助金。要把前期的摸排、过程的监管等一系列的措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任何做法都有制度的依据。(三)资助学生的内容要做到周到化、贴心化精准扶贫不只是经济资助,更是心理“扶志和智”,大学生的资助工作要更多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要给他们周到的服务、贴心的关怀。“贫困生由于所处的生长环境会导致出现自卑情绪、孤独情绪、消极情绪等心理问题。”[3] 因此,高校要开展扶贫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讲座。要及时宣传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也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等、靠、要的想法,防止学生惰性思想的滋长,树立脱贫励志的精气神。高校要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贫困生,多与他们交流,帮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思想上拔掉“穷根”。(四)资助工作要把临时资补重视起来做好资助反馈工作,就是要及时对资助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和查漏补缺。高校既要做好对因家庭背景而长期贫困学生的长效资助管理,还要做好因病、因灾等突发原因造成贫困的学生的临时资补工作。贫困原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如天灾、疾病、区域、个人等因素。因此在有限资助金的用途上面,高校必须合理合情地分配。要建立动态进退机制,保证脱贫家庭的学生及时退出贫困建档信息库,确保因病、因灾等其他原因致贫的学生及时进入贫困建档信息库,切实做到精准资助、精准管理。四、精准扶贫背景下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意义大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的基础性工程。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曾说过“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大学生资助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利益、最大力度地助推国家扶贫工作。首先,把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做到精细化、多样化,这将有利于完成国家资助育人体系最后“一公里”。党和国家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往往到了基层就走了样、变了形,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没有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困难学生的精细化认定就是国家资助育人体系的最后“一公里”,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大学生资助工作就是要最精细化地做好最后“一公里”工作。因此,做好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非常重要。其次,把资助工作做到全程化把控、制度化约束,这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资助体系。良好的资助管理体系,既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又能保证国家政策不落空,做到真正落地、落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急需扶助的贫困学子身上,让他们更好地学习、生活,将来更好地回馈社会、奉献国家。再次,把资助内容做到周到化、贴心化,这将有利于扶志和智。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要重视扶志和智,把资助内容丰富化,不仅解决了困难学生的经济匮乏,还能进一步防范困难学生的“精神匮乏”。这样一来,能够从根上改变学生的贫困现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最后,把临时资补重视起来,这将有利于建立动态化的资助信息库。把因病、因灾等原因致贫的学生及时计入贫困建档信息库,做好临时资补,这可以在关键时刻最有效、最有力地帮助到困难学生,也能够最及时地掌握困难人员信息。总之,大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好大学生资助工作利国利民。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大学生资助工作就是要做到对困难学生的认定精细化、多样化,对资助工作的把控全程化、制度化,对学生的资助形式周到化、贴心化,将资助工作的长效资助与临时资补相结合,在最大限度保护学生利益,最大力度助推国家扶贫工作。参考文献:[1] 林涛.基于“精准扶贫”机制下大学生贫困资助工作实施策略[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2018,20(1):91-93.[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务院扶贫办.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8-111.[3] 居晓玮.精准扶贫理念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工作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欲教学研究,2018(9):236-237.

篇六: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文库

 第 11 期

  106 知识文库

  2022.06(上)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实施路径探究 陈

 佳

 张春卿 资助育人这一概念中,育人是目标、资助是践行目标所采用的手段,为了鼓励更多学生主动接受高等教育,国家分别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众多资助政策。资助政策体系的构建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形式,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建设者。文章探讨了立德树人对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有助于实践探索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流程,对维护教育公平性、彰显育人功能、强化育人效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我国十分注重学生教育工作对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提供精准资助,一直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焦点但我国贫困生数量庞大困难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类资助,高校资助育人存在资助主体缺少协同性,资助方式有待创新,资助育人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立德树人的理念指导下只要加强和改进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形式就需要制定精准扶贫方案弥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缺陷,资助的核心在于教育将立德树人与资助育人理念相融合,制定出科学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全新的资助育人模式,创新工作流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 立德树人对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的作用 1.1 创新资助工作流程 资助育人活动形式是保证教育公平性,达到精准帮扶的育人手段,也是当前立德树人战略思想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需要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结合社会力量开展育人活动。注重优秀知识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为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开拓新途径,将立德树人根本原则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在高校内部建立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发展机制。学生在校期间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校表现判定学生面临经济困难的根源,在校园内部搭建育人平台为学生解决困难,采用定点帮扶政策在解决经济困境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学生秉持着感恩之心,将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

 1.2 确定资助育人模式 资助育人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有效应用,建立新型的资助育人模式,有利于整合丰富教学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育成效。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资助育人手段,将各项育人政策落到实处,并针对不同年纪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别制定出层级式帮扶机制,坚持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各项育人活动之间的有效联系,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1.3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保证广大学生能够公平享受教育权利,就需要健全资助育人体系,了解资助与育人之间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内在联系,资助育人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资助与育人相加,而是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强化两者之间的有效连接。通过资助育人满足高校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教育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遇到的各类问题,要全面践行立德树人发展理念,将立德树人与资助育人进行有效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学校开展的资助育人活动,充分发挥出协同育人的积极作用,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打破传统单一的资助育人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实践育人基地,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

 1.4 加强家校联动 想要实现家校联动,就需要在学校内部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资助育人平台,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互动,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家校联动要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师与家庭联动形式,要充分带动学生、学校与社会力量,借助网络开展现身说法的资助育人活动,让家庭认识到学生继续读书的重要性,并为学生带来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勇气。通过定期家庭走访的形式,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和受教育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资助育人方案。

 2 高校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 2.1 资助主体缺少协同性 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主体之间缺少协同性,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落实,对政府和社会金融机构的依赖性较高,大多数资金的来源为当地政府和银行发放,一部分高校设立的助学资金,从事业收入中

 知识文库

 第 11 期

  107

 2022.06(上)

 知识文库 提取出一部分。在这一资助背景下,未形成良好的资助氛围,资金来源于政府、银行和院校本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资助资金问题。近年来,奖助学金的种类变得更加多元化,拓展了高校助学模式创新渠道,尽可能的组织社会力量,但从根本上来讲,资助育人尚未摆脱对财政资金和国家政府的依赖,社会未承担起教育重任。数据时代对事业单位的冲击,导致企业面临着较高的生存压力,想要在时代发展潮流下寻求技术变革,就需要通过技术研发提高个人的竞争能力,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一阶段正逐渐打消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积极性,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发展背景下,缺乏长效机制作为支撑,无法通过资金帮助激发企业的品牌效应,严重影响到企业知名度以及现有的品牌宣传。在政府的指导下,迫切需要鼓励社会机构和个人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分别设立助学资金,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资助育人方案。

 2.2 资助方法有待创新 当前在学校内部除传统专业知识教学外,所开展的育人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尚未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资助育人活动。一部分院校为了全面践行资助育人的发展理念,将育人活动的参与对象限制在经济困难学生中,在活动阶段难以与其他优秀学生进行接触,无法促进贫困生交际能力的提升。大多数资助育人活动属于公益活动,定期在校园内部开展活动宣讲会和毕业季校园庆典,较少设置校外公益类活动,即使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扩展活动范围,但活动流程过于单一,难以达到真正的育人目的。学校设立的学生社团将帮扶贫困生作为工作主题,但设置的一系列帮扶活动成效较低,大多数的学生在育人活动中未体验到专业的组织引导,因此,需要创造开放性、协同性较强的育人活动项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原则,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2.3 资助育人效果不理想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大力推进一流人才培养计划,利用一系列资助手段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当前的资助育人效果不理想,学生普遍存在能力不足和心理障碍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过于重视物质资助,对受帮助学生后续的教育情况缺乏了解。高校将目光放在经济困难生的经济脱贫上,设立的助学贷款、奖学金等无法起到精神激励作用。现有的资助流程,虽然能够在短期内为学生带来帮助,但活动的举办周期较长,不利于资助育人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大多数院校设立了专业负责资助工作的教职团队,由就业办教师、辅导员共同参加。资助育人活动主要通过传统媒体宣传的方式,忽视了新型媒体高效传播、海量数据共享的功能优势,当前高校开展的资助育人工作尚未实现数字化发展,资助对象评选形式流于表面,无法调动贫困生的参与积极性。

 3 高校资助育人的对策建议 3.1 协同资助育人主体 想要发挥资助育人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就需要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学生等多方育人力量,完成立德树人的发展任务。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学校的联动作用,要求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将受助者作为发展型资助体系中的核心,形成三全育人的发展格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政府作为管理者,处于长期的主导地位,积极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做好业务流程的顶层设计,为达到精准资助不断调整资助范围,制定科学的资助标准,按照贫困程度、所处地区等因素制定资助指标。学校需要发挥资助育人的联动性作用,做好多方主体的协调工作,全面践行党的育人方针,以资助育人为导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育人计划,将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融入到资助项目中,选拔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实现对资助育人工作的全方位管理。为了确保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规范化发展,保证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性,就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全面提高资助育人成效,加强业务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将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社会团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资助育人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整合社会力量和各方资源,才能够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发展,当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资金补助时,企业与个人能够享有表彰福利,推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办学。

 3.2 精准资助方法 精准识别。精准识别是在学生档案入校期间,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确保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阶段,让每一位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帮助。建立贫困生人口底数台账,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动态化管理,对比分析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数据,核查最为精准的数据结果,只有充分掌握当前经济困难学生的层次化发展需求,才能够达到精准帮扶效果。要以资助对象、

 知识文库

 第 11 期

  108 知识文库

  2022.06(上)

 资助考核数据为参考,每学年进行一次贫困生认定工作,结合学校当前的教育情况,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方位帮扶。采用自动化系统识别、实际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数据量化评估等多种分析手段,不断完善资助对象认定机制,采取年级组逐一认定的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协同工作,将学生资源与部门数据进行有效对接。在学生的学籍档案中详细记录民政部门所提供的家庭数据,通过实时信息对比精准定位贫困生个体,通过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资助育人的有效性。

 精准资助。精准资助需要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整合各方资源,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搭建网络服务平台,保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协同性,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精准资助需要了解当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扶持需求。宏观层面:利用数据系统分析当前生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此确定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微观层面: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收费标准和资金需求,合理划分贫困生的帮扶等级,确保贫困家庭、孤残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在高校内部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打造智慧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生活环境。通过云技术的应用实现数据共享,整合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表现和日常消费信息。资助育人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内在活力,设立一系列资助育人活动,并在学校内部建立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在学校内部搭建针对贫困生的社团组织,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渠道,强化教育引导工作,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让学生在帮扶阶段获得自我满足。

 精准评价。面向全体资助对象开展系统考核工作,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通过全过程参与确保资金发放的精准性,各地高校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资金发放。在贫困生面临困难时给予关怀和温暖,将资金发放到学生手中,有利于学生从中获得幸福感,全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一卡通、支付宝等信息化支付手段,确保资助工作的实时性,评价体系建立要针对资金使用情况,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利用数据评价实现精准资助。评价主体由学校向父母、同学、教师多元评价主体发展,在发放扶持资金的同时践行诚信教育,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想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需求,需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定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申报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向学生普及金融常识,引导学生形成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在学校内部建立资助育人社团,负责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渠道,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进取精神,丰富资助育人工作的评价流程,获得真实的数据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和思想情况,做好资助对象的后续跟踪管理工作。

 3.3 提升资助育人成效 资助育人不仅要为贫困生提供帮助,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后续表现,因此需要加强资助育人的精准管控,建立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缓解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证资金分配的精准性,不断调整资助比例,资助名额要随着地区贫困程度而不断调整,根据学校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生未来从事的专业特点进行修改。通过大数据平台了解贫困生的分布情况,全面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合国家出台的资助育人政策,以特困生、贫困生为核心整合社会力量,为遭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学生家庭提供资金补助,并适当的进行资助政策倾斜。精准落实国家出台的各类资助扶持政策,在教育部的大力推行下,高校在落实资助政策的同时,将工作重心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情况,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助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尤其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颁发奖学金作为扶持,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社会金融机构向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改善学生当前的生活、住宿条件,同时要通过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主动到贫困边远地区担任基层职务,想要实现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化发展,就需要将国家各类资助政策落实到基层院校。

 4 总结 我国的每位公民都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想要实现人才强国就需要提高对资助育人的重视,传统的经济资助过于单一,工作开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想要实现资助与育人的高度融合,需要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有效避免学生过度依赖资助政策,不求上进的消极心态,实现社会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家校联动,保证各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性,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本文系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德树人理论指导下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YJY/2021B12。

 (作者单位: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篇七: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论道

 智库时代

  ·262·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建议——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范许哲(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摘要:高校资助政策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改革,资助育人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所不能忽视的,文章总结当前高校资助政策和育人现状,提出 “扶困”与“扶志”以及感恩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对改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资助育人;现状;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9-0262-002普通高等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相关资助,保证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学业。2017 年 12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包括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近年来高校资助政策在不断改革,改革的推进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顺应时代不断创新。本人从事高校资助工作近三年,以所在学校——广州工商学院为例,对当前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进行几点分析。一、当前高校资助政策的概况(一)国家级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学费补偿政策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奖励5000元,国家助学金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分档资助。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原则上本专科生每生每学年最高申请金额不超过8000 元 [1]。学生只可选择申请办理一种贷款,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形成了以助学贷款为主的资助体系。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役复学后,有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政策,此外还有“三支一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二)广东省相关大学生资助措施 当年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本专科新生可以享受新生资助政策,考入省内高校的新生开学时向学校申请,考入省外的新生向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申请;户籍为广东省且当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残疾人大学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研究生除外)可申请南粤扶残助学工程资助政策,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县级残联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期间可以享受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退役复学的大学生生源地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的,可享受每学年 7000 元的补助。(三)校内资助措施“绿色通道”:广州工商学院的新生入学时因家庭经济确实困难、无法缴纳学费,可以先办理入学手续报到注册,然后根据情况办理缓交学费手续。勤工助学: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情况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目前 400 多名贫困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了学习和生活条件。广州工商学院校友会奖助学金、无息贷款:用于奖励德、智、体、美特别优秀的学生,资助学院品学兼优的家庭贫困学生。校友基金的 18% 用于广州工商学院全日制学生的奖励、资助、无息助学借款。二、当前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短板(一)资助人员配置欠缺民办高校的学费普遍高于公办院校,专科生的学费每年超过 15000 元,本科生的学费每年超过 25000 元,有些专业学费每年超过 30000 元,加上学生的生活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并没有明显降低。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的专职人员一般为 2 ~ 4 人,有的高校甚至只有 1 人负责,本人所在学院的每个系部均有一名辅导员兼职资助经办人,但民办高校辅导员流动性比较大,大部分系部资助经办人工作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助工作的进行。(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时间短,精准识别难度较大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于每年 9 月份进行,这是开学季,各个院系都比较繁忙,短时间内采集到的家庭信息准确性有待考察。特别是对大一新生的精准识别难度更大,辅导员和资助工作者不熟悉学生,认定依据主要参考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提交的证明材料很少有扶贫或民政等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更多的是参考学生填写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在认定过程中,学生提交材料意识比较薄弱,一些真正困难的学生由于自尊心强,会隐瞒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 [2]。有些学生填写的内容不符合真实情况,个别情况很难进行核实,但最后也获得了国家助学金。认定工作是在开学比较繁忙的阶段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很难做到公正和公平,无法保证认定工作的精准度。(三)侧重资助,忽视育人工作立德树人是当今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贫困生不仅仅需要经济上得到资助,德育方面更需要得到我们资助工作者的关注。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自粤西、粤东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个别学生是因为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家庭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心理带来影响,小部分学生表现出敏感、焦虑、自卑、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改进建议(一)培养专业化的资助团队,加强平台管理建设构建资助育人体系要注重资助队伍的建设,选拔有一定资助专业知识的人才,各个院系可以建立以辅导员为中心的资助团队,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资助队伍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精准化管理 [3]。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要求高校通过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及时宣传资助信息、政策等,通过搭建相应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助信息服务,加强资助平台管理建设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二)借“互联网 +”平台建立信息数据库信息化时代高校资助工作的渠道需要多样化、智能化。应用信息平台建立学生数据信息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信息,比如助学贷款的提出申请、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款回收等信息 [4]。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辅导员需要通过调查走访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消费水平的最新动态,以便定期更新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数据库。借助用大数据的形式认(下转第 266 页)

 智者论道

 智库时代

  ·266·(3) 做好与他周围人的沟通。在对他教育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曾经出现过反复。在那种情况下,要联系他周围的同学和朋友,双方达成了一致共识,让这些与他关系较好的同学和“哥们”去“打前站”,将我的一些想法侧面渗透给他,起到一定作用。同时,适时地以温情和理性的方式去触动他,最终取得很好的效果。(4) 对于这类学生的关注一定要保持一个连续性。在对他的教育过程中,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忙的原因忽视了和他保持的沟通交流。结果导致他的“旧病复发”。而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极易出现前功尽弃的结果。(5) 这样具有强烈自我封闭倾向的学生,没有太多可以倾诉和交流的对象,同时现在学生对于网络社交平台具有很强的依赖感,大多会选择像 QQ、微信、微博等方式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辅导员必须紧紧把握住这一特征,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与其进行日常交流。(6) 及时向学院领导进行汇报,尽可能多的得获得更多相关政策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当初就是因为没有很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未第一时间向学院领导汇报,导致后来王志出现未按规定时间来校报道等情况。因此,在发生类似事件时,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学院领导、学校学工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进行汇报,求得各方面的支持和协助,通过集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避免情况发生恶化。(7)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辅导员在与王志的交谈中,了解他渴望依靠自己的努力,脱离家庭的影响,就鼓励他去积极去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社会经验,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参与活动,慢慢改善不好的情绪,与其他同学多交流,让他逐渐走出过去的阴影。【作者简介】任宗仪(1987-),男,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来源】本论文系贵州师范学院丽琼工作室委托课题《贵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研究成果之一。【参考文献】[1] 陈 占 科 . 高 校 辅 导 员 对 心 理 问题学生的处理机制探讨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S3):379.[2] 曾霞 .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以处理自卑学生问题为例 [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2):74-75.[3] 吴慧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分析 [J]. 决策探索 ( 下 ),2018(7):79.[4] 付卓玉 . 思想引导与心理辅导合力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研究——辅导员工作案例 [J]. 才智 ,2018(17):85-86.[5] 刘杨 .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J].才智 ,2019(14):53.(上接第 264 页)选。如近年的优秀毕业生、学生党员、学团干部等,作为重点考察范围,进行严格选拔与全面考察,真正把懂得尊重、理解、真诚的学生纳入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2. 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和考核一是加强理论和实战培训。不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朋辈心理辅导的原则和技能、朋辈心理危机干预技巧、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方式等进行系统培训;请校内外优秀朋辈心理辅导员结合实际,深入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二是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考核。其一,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心理测试和综合测评,由专业心理咨询老师进行统一评估,确保符合朋辈心理辅导要求。其二,开展评优评先,表彰先进。结合学校实际和朋辈心理辅导员构成情况,以学期或年度为单位,进行优秀朋辈心理辅导员评选。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有助于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这一群体,发挥出宣传教育作用。(三)健全自我防控机制自我干预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日常心理危机时,通过自觉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技巧,及时改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和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5] 。大学生作为预防心理危机的主体,要主动作为,提高认识,切实主动参与到各个环节。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自我防控,是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对健康的积极向往,一种希望发展,或希望人的各种潜力都得到实现的冲动。”一是遇到挫折、不快等问题时,要学会倾诉,可以向老师、家人、同学、朋友等进行及时倾诉,共同消化不良情绪。二是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适时适当地转移注意力,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重新投入学习和生活。如有针对性地学习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技巧,对心理健康形成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三是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人际交往水平,提高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作者简介】任可(1979-),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机器人教育。【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大学生心理危机影响因素及防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JK014CXX012)。【参考文献】[1] 姜土生 , 邓卓明 . 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分析 [J]. 大学生心理健康 ,2013(2):98-103.[2] 孟牒 .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 张喜艳 .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D]. 长沙 : 中南大学 ,2008.[4] 郑祖强 .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 [J]. 理论观察 ,2018(11):129-131.[5] 徐斌 , 王永利 .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干预的思考 [J]. 常州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0(3):100-103.(上接第 262 页)定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提高困难认定工作的精准度。(三)建立“扶困”和“扶志”以及诚信感恩教育有机结合的资助育人体系作为学生资助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的不仅是困难学生的经济条件,经济资助只能解他们的一时之困,而精神上的“扶志”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关怀,所以资助困难学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育人,把诚信感恩、自强不息等教育放在首位。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把诚信感恩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评选自强之星,塑造典型人物,激励学生诚实守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引导受助学生把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公益服务和社会服务中强化学生的诚信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困难学生”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惰性,做到自信、自立、自强[5] 。【作者简介】范许哲,女,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参考文献】[1] 教育部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7 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简介》.[2] 汪 敏 燕 . 新 形 势 下 高 校 学 生 资助工作精准化研究 [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34(02):68-69.[3] 林琳 .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J]. 智库时代 ,2018 (03):105.[4] 张 良 有 .“ 互 联 网 +” 时 代 高 校学 生 资 助 工 作 的 思 考 [J]. 韶 关 学 院 学报 ,2016,37(09):145-147.[5] 李晓翎 . 学生资助工作要从“心”开始 [J]. 基础教育研究 ,2015(23):20-21.

篇八: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08197精准扶贫政策下的大学生精准资助新思路胡伟芳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850摘 要:目前,我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使得很多贫困大学生都能够进入到高校进行学习,并且高校的精准扶贫体系也逐渐完善,其中包括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励学金等。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资助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所以高校和政府要充分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文中以新时期扶贫的视角探索了现阶段国内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情况,并且对于当前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新思路,以此使贫困大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关键词:精准扶贫政策;大学生;精准资助;新思路  国家经济水平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高校人才的支持和奉献,因此国家在面对高校学生扶贫问题高度重视,并且投入了各种帮扶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并运用了多元化的资助模式来帮助大学生能够安心地学习和成长。而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扶贫模式,运用精准资助的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到更多的高校学生,而且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经济问题,而且还可以省去大量的管理成本投入。但凡事都存在着‘两面性’,虽然对高学校学生施行精准扶贫是高校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能够被及时、彻底地解决。如果未能够运用全新的思维角度和改变传统的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就会给高校扶贫工作的稳定、迅速进行带来极大的阻力。一、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一)高校资助的措施不够精确按照实际的情况可以了解到,在众多参与扶贫项目的高校学生中每个学生的参与原因都各不同相同,有些是由于家庭的原因,有些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这就使得高校方面在落实精准资助的过程中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并针对每个人情况的不同进行资助金额的调整。但由于政策以及固定化的资助模式导致整个资助流程缺少灵活性,在一些细节上处理的不够全面,只是习惯性地运用统一的资助模式来完成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导致这些资助的款项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除此之外,国内各大高校虽然积极、主动地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但并没有把参与补助的困难学生群体进行细节化区分和实情分析,导致扶贫工作未能够落到实处。(二)高校对贫困群体的识别不准,资金使用不当我国高校在展开资助工作时,虽然覆盖到了所有的贫困学生,但却忽略了对学生贫困程度的划分,以及各地对学生家庭困难情况的认定标准不同,使得高校在资助工作时会适当放宽资助标准。由于在高校资助到位的情况下就放宽资助标准,致使资助工作的范围较大,但对贫困学生的识别却不够准确,使得很多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通过了审核,而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却无法通过审核获得资助。虽然现阶段国家对于那些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加大了资助力度,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或者社会力量在为这些贫困大学生提供支持,但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针对性的资金指导,使得大学生在得到奖学金后大多用于吃喝等消费上,并没有合理使用相关资助,如购买名牌和在娱乐场所进行消费等,从而使国家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原本意愿被严重破坏。二、高校精准扶贫政策对大学生精准资助的新思路(一)高校应坚持点面结合,并对建档立卡学生精准资助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重点在于精准帮扶,高校在展开资助工作时,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需求和阶段特点,然后充分了解学生之间不同的差异之处,并通过更加多样化的内容,让学生愿意接受资助。高校应分重点进行帮扶,或者是分人群进行帮扶,以此使帮扶更加到位,让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需求获得资助,以此来提高资助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同时,对于高校体制改革来说,应打破现有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然后基于经济帮扶建立相应的资助工作体制,以此使其形成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帮扶体制。高校资助工作要积极主动的了解困难大学生的需求状况,并有效掌握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高校资助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体现精准化,于是这要求高校以学生的个性资助为重要突破口制定多维度的资助体制。并且对于资助内容来说,精准资助是要在经济和精神上进行帮扶,而这将贯穿在大学生的这一阶段。资助工作的核心是精准资助,所以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资助时,应对那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学生更加关注,并对该学生的困难程度和困难情况进行动态追踪,然后通过学生可接受的资助方式进行资助。同时,高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资助需求,并对学生不同的差异进行了解,以此确立重点资助对象,从而使资助的精准程度不断提高。所以高校应以困难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并以精准资助为核心,然后建立准确的资助体系,从而使其贯彻落实到贫困学生的生活当中。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应制定更加人性化的资助方式,并将精准资助的指导思想用于资助的过程中,以此使大学资助工作顺利完成,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得以健康成长。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应明确帮扶对象,要多角度和多途径的对学生家庭困难进行认定,以此保证我国扶贫项目的精准程度,为此高校可对贫困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和定期电话回访,由此让精准资助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从而使高校真正实现精准资助。(二)高校应精准识别需要资助的困难学生为了能够全面落实‘高校精准扶贫’政策,所以在进行高校学生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按照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登记,存档,然后再对大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准确的划分,以此使每份资助都能切实帮助到贫困学生,从而使高校资助工作做到精准资助。由于对学生进行资助的重要前提是学生本人的家庭存在一定的经济困难,所以在资助时必然要准确识别学生的困难情况,从而使资助更加精准。在此过程之中,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识别有以下方式:(1)可建立动态的困难认定机制,对大学生的贫困程度进行认定,然后让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申请资助和补助,但这种贫困认定机制比较固定,不能对学生的贫困情况进行详细的划分,所以建立动态的贫困认定机制是极为重要的,高校可以将学生的表现和家庭背景相结合,从而使资助的误差有效降低。(2)高校可建立科学合理的家庭认证模式,然后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有更加精准的认识,最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更加细致的认定。(3)高校可制订贴近学生家庭贫困实际的认定标准,以此根据相关认定后建立相应的认定标准,具体可对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态度进行了解,或者是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对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进行更加准确的划分。

 (下转第 222页)0 2 2理论研究 科技风 2020年 3月

 (五)培养工科学科教师的计算思维要适应新时代、新理念,提高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思维的培养,就需要培养工科学科教师的计算思维,学生的学习是教师设计的,学习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计算思维的提高非常重要。对于工科类学科,根据专业类型的不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等,水平不一,因此一些教师的计算思维很强,另外一些教师差一些,但是在新背景下工科学科趋于信息化,因此培养教师的计算思维迫在眉睫,教师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以后,才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计算思维的培养,培养教师的计算思维可以通过集体培训,教师在实验室操作和探究等等。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的培训基础上,知识很快融汇贯通,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创设新的教学方法,或在已有的教学方法中渗透计算思维。因此培养教师的计算思维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不可缺少的部分。三、结语在新工科背景下,从教师、学生、课程环境、师资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工科课程不断向新理念的要求迈进,使学科进步不断推进,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是发展趋势,是必然要求。只有在教育中意识到新工科教学中计算思维的重要性,才会在未来深入建设中取得良好成效,培养出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为国家的教育、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刘厦楠.面向新工科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城市学院建环专业为例[M].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220.[2]狄长艳.新工科背景下对于计算思维的再认识[M].中国大学教学,20190815.[3]黄升华.“新工科”理念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M].软件工程,20191205.基金项目:2019年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 Scratch的中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课题编号:193113号);2019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青年基金课题“基于新工科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编号:SQ191041号);2019年河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二三四五一’育人模式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思政探索”(课题编号:GJXHZ201901);河北北方学院 2019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EIPCDIO’模式的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J2019013)作者简介:李科(1993),女,汉族,河北阳原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青少年计算思维培养。通讯作者:孙兴华(1977),男,汉族,内蒙古通辽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等。(上接第 210页)参考文献:[1]季辉,王佳欣.高职高专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研究[J].才智,2018,(17):207.[2]苏鹏.高校辅导员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策略反思[J].教育纵横,2018(05):150151.[3]符丹,马宁.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的再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4):8183.[4]周彦.关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教育时空,2019,(07):156+158.[5]盛秋旭.浅谈独立院校“95”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J].教育探索,2018(30):151152.[6]王定福.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基金项目: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2018FXM29),西安航空学院校级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2018GJ2012)作者简介:来东(1988),男,陕西咸阳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接第 220页)(三)高校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并实现精准化管理要把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做好,除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之外,还要结合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实际现状并深入了解,然后再制定出一些标准化和系统化的方式。在保障资助工作完整性和严格性的同时,还要让整个服务细则更加明确,且高校对于学生奖助学金的发放和评审时应保证其公平合理性,从而使资助更加精准,更加公开透明。另外,高校资助工作还有具有时效性,不能让资助延迟,由于资助工作是一种雪中送炭的公益性质行为,所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贫困大学生带去最好的关怀和最及时的帮助。其次,高校资助工作要进行信息化管理,将资助服务通过新媒介和网络等方式创建资助工作管理信息平台,然后在此发布相关资助信息,从而有效实现精准服务,也能使学生管理更加信息化。对于资助形式来说,高校应坚持更加全面的资助形式,以此有效落实国家资助政策,让困难学生在基本学费等方面的压力有所减轻,从而使困难学生的技能和素质都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也将随之不断增强。同时,高校应让受到资助的大学生减小心理压力,可以给这些同学提供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以此增加困难学生的收入,从而让大学生更加专注的学习。三、总语综上所述,对那些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大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可让这些大学生在大学里的生活环境和学习压力减小,从而使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身素质水平都有所提升,最终成为国家服务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一些精准资助的新思路,能更好的帮助困难大学生的发展,而且对其价值发挥和三观养成也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最终使我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参考文献:[1]杨建新,武喜元.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精准资助:试论国家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适当倾斜[J].财经界,2017(21):128129.[2]赵垒.基于精准扶贫政策,对航海类学生资助体系进行研究———以广州航海学院航海类专业学生为例[J].求知导刊,2016(15).[3]郭俊鱼,高山,仉雅琼.精准扶贫政策,针对困难大学生帮扶的新思路分析———以益农一心创业平台为例[J].赤子,2016(19):205207.作者简介:胡伟芳(1987),女,汉族,广东惠州人,本科,助理研究员(中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2 2 2理论研究 科技风 2020年 3月

篇九: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NET奖助学金评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姓名:赵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机技术指导教师:王新军;刘继义2009101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高校国家奖助学金是国家为了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和缩小大学生之间经济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目标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审流程,利用先进的网页编程技术ASP.N ET与后端数据库操作模型ADO .N ET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可在网络上运行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管理系统,完成了从学生申请、学校审核、地市资助管理中心审核、专家评审和省资助管理中心批复、统计汇总功能。本文首先分析了系统开发的背景和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奖助学金评审管理系统的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各个模块功能进行了划分。其次对系统整体设计思路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系统的每个模块,分别阐述了从设计思想到具体实现的过程;最后,还简单介绍了对系统进行的压力测试和安全测试。本系统的开发语言使用C拌,开发工具是Vi sual Studi o.N ET2008,数据库选择SQ LServer 2008,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 i ndow sServer2003。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该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维护方便、操作简单、支持网络办公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关键词:国家奖助学金;评审;B/S结构;.N ET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N ati onalSchol arshi p granted by the centralgovernm entcontri butes a l ot toi m prove schooll i fe,for exam pl e,i tCal l encourage excel l ent col l egestudents forfurtherstudy, fi l l 叩thefi nanci algap am ongthestudents,andprom oteeducati on asascam pus harm ony.Basedon the fl ow of N ati onalapproval ,w e devel oped a netw ork- based assessm ent andm anagem entw el lSchol arshi passessm ent andsystembycom bi ni ng w ebpage program m i ng techni que(ASEN ET)、】vi mback—end D Boperati onm odel ( ADO .N ET) .Al lcurrentappl i cati on procedures,suchasappl i cati onof studentsandeval uati on( and deci si on) of school ,experts as w el las l ocal andprovi nci algovernm ent, of the N ati onalschol arshi p grant arei ntegratedi n O ur systemw hi chm akes theappl i cati onm ore conveni ent and effi ci ent.In the present thesi s,w e fi rstl y descri bed the currentsi tuati onreferri ngtoi nteracti ve systemdesi gn and devel opm ent.Andthen w eexpl ai nthenecessi tytodevel opsuch aschol arshi pand fi nanci al assi stancesystem .Secondl y, w e bri efl yi ntroduced O urdesi gnfram ew ork based on control m odul es.Andfi nal l yw eperformacom prehensi ve testi ng of the uti l i ti es of the system , i ncl udi ng pressuretesti ng,stabi l i ty testi ng,etc.111i ssystemcom bi ned Cj 6}as i tsprogram m i ng l anguage,Vi sualas i tsdevel opi ng i nstrum ent,SQ L Server 2008 as i ts database and W i ndow s ServerStudi o.N ET 20082003asi tsoperati ng system .Al ltheseadvantages m akei teasytooperateandm ai ntai n,and accordi ngl ythesystemw i l lgreatl y i m proveO ur current appl i cati onproceduresof fi nanci al assi stance.Keyw ords:N ati onalSchol arshi p;Assessm ent;B/S;.N ETII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邀聋日期:砸lo一/o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嫜导师签名:期:圣丝!:么里!矽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1.1系统开发背景国家奖助学金是国家为了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进而缩小高校大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校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当前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工作要求评选的管理手段不断地提高,而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加强对评选的管理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奖助学金评选工作已经成为省级资助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信息化建设就是将高等教育理论借助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等技术运用到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工作中。从发展现状来看,一些省份已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相继开发了一批与国家奖助学金管理相关的网站和管理软件,但其整体发展状况及发展水平与资助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相比,明显滞后于其它一些办公系统,如助学贷款、毕业生信息采集等。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按照原先的管理方式,已明显出现信息传递与沟通的不顺畅、不实时。主要表现在省资助管理中心与高校信息传递不顺畅、与地市资助管理中心信息沟通不顺畅,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顺畅。这些问题都成为影响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的主要障碍。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强奖助学金评审工作信息化的研究,建立高效方便的奖助学金评审管理系统,才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奖助学金评审工作,是资助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资助工作不断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因此,本着“ 公开、公平、公正、择优’ ’ 的原则,构建一个可靠的、可扩展的奖助学金评审流程的基础构架,以交互化的资助工作信息网络为支撑,最终形成高效能的资助工作管理模式和实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对奖助学金评审管理的进~步提升。这将大大促进全省的学生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公平原则的重要措施。1.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大学生资助的研究比较早,而且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和业务支撑平台。例如,以美国约翰斯通( J ohnstone) 为代表的学者在1986年提出“ 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与转移” ( shari ngandshi fti ngthe costsofhi gher educati on)理论,此理论对高等教育成本的构成和分担进行了分析,主张高等教育成本应从完全或几乎由政府或纳税人的负担转向至少部分地依靠家长和学生负担,以交学费的方式部分补偿教学成本,或以支付使用费来补偿由政府或大学提供的住宿和膳食。英国学者伍德霍尔( W oodhal l ) 长期从事大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他认为学生资助在高等教育财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之前,由政府完全出资在高等教育中普遍推行的“ 慷慨资助” 无助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实现,这样做只会增加高收入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占有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在这种理论系统的指导下,国外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电子档案系统,实现了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统一数据库平台【11。相对于国外,国内的研究比较晚,目前各省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信息化程度并不高。我国从1992年开始实施高等教育试点收费,1994年扩大收费标准,2000年已完全并轨收费,贫困生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我国政府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不断地提高对贫困生的资助水平和扩大覆盖面,逐步形成了“ 奖、贷、勤、助、补、免” 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4】,我国的专家学者在吸收和参考国外学者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比我国的资助政策,进一步探讨了我国高校在实施资助政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发表了一些专著和论文。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现行资助体系所面临的困境,在和谐理念指导下,研究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建立起资助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理论与方法,丰富和发展大学生资助理论与实践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1.3本文的主要工作本文主要论述了采用.N ET技术实现奖助学金评审管理系统的过程,主要工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作包括:l 、根据我省高校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特点,提出采用B/S模式的软件架构体系,利用.N ET平台开发本系统。开发语言使用C#,开发工具是Vi sual Studio.NET2008,数据库选择SQ LServer2008,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 i ndow s Server2003。2、详细分析了系统需求,针对用户需求划分了系统模块,探讨了每个模块的实现思路和实现过程。3、实现了从学生申请、学校审批和上报、专家评审、省资助管理中心批复、汇总的统一平台,解决了以前各个高校审批上报时间不一致、无法同一时段进行专家评审的问题。4、实现网络专家评审机制.,免去了传统的评审纸质表格的评审过程,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1.4本文的组织结构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引言。阐述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有针对性的开发高效又便于交流的系统平台的意义,以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第二章是系统需求分析。奖助学金评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重点介绍系统开发背景分析和系统功能分析。第三章是系统概要设计。主要阐述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系统总体架构。第四章是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重点阐述学校使用模块、地市资助管理中心使用模块、评审专家使用模块和省资助管理中心使用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第五章是系统测试及运行分析。主要阐述了系统能承受的访问量、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对系统后期运行和维护进行了规划。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求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系统开发工作的成败。需求错误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也是需要最大代价进行修复的错误。如果系统开发工作建立在一个错误的需求基础上,则无论程序代码的质量多么完美,系统都不会成功。2.1需求概述1、总体目标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系统应该主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基础信息的录入和审核。所有高校的学生可以登录系统,填写国家奖助学金申请表格,学校根据申请情况,审核申请学生,将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上报到上级部门,等待上级部门批复。( 2) 专家评审流程。为了保证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的公平公正,对于学校上报待审核学生由省资助管理中心指派多个评审专家,由评审专家汇审,最后将汇总结果上报省资助管理中心。( 3) 信息查询和汇总。全省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完成后,由省资助管理中心对所有审核通过的学生进行汇总,上报国家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同时,根据需要,产生各种统计数据,便于分析和跟踪每年国家奖助学金发放情况。2、业务描述目前,对于高校来说,奖助学金的评选工作信息基本是由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根据每个院系人数按照比例分配名额,然后由院系辅导员给各班负责人开会通知相关事项,然后再由负责人向下传达的方式,使所有学生获取信息,进一步推动各项事务的开展。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没有固定教室,加之基本是多个班级共同上课,班集体意识明显减弱。学生在教室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已经大大减少;虽然宿舍成为学生交流的主阵地,但从班集体角度考虑,仍然比较分散。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充分而又准确的获取学校和学院各种通知信息、组织活动的传达和评审工作的公示,为了使每一位学生准确、及时而充分的获取各种通知信息和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安排,我们迫切需要探讨一种信息传达的高效机制,搭建省资助中心到各高校、老师再到学生交流的桥梁,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及时掌握信息。这样,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于资助工作者,可以缩短信息传达环节的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学生来讲,能够迅速准确的掌握各类信息,减少以往传达信息过程中的丢失或误解。2.2项目开发过程软件开发有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迭代模型、螺旋模型等开发模式。奖助学金评审管理系统开发包括学生申请、学校审核和上报、地市资助管理中心审批、专家评审和省资助管理中心批复等多方面,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参与人员众多,工期紧张。在开发过程中,主要要求如下:1、需要通过快速原型向各高校业务部门演示部分系统功能,以便尽早地收集业务部门对于系统的反馈,及时改正对业务部门需求的理解偏差,从而保证开发的系统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控制软件开发风险。2、尽可能逐步集成功能模块,成熟一个功能,推广一个功能,在开发日期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使系统...

推荐访问:大学生资助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 资助 大学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