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8篇

时间:2022-10-06 17:00:03 来源:网友投稿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8篇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iiiiIIIIIIIIllllllIllllllIllIIIIIIIIIIIIIY2501919当前,中小学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8篇,供大家参考。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8篇

篇一: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iiiiIIIIII IIllllllIllllll IllIIIIII IIIIIIIY250191 9当前,中小学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已经成为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促进教育科学繁荣的重要支柱。中小学校和教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但在承受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教育科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教师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此背景下,采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等方法对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通过问题的提出,明确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再阐述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湖南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调查与现状分析。在介绍了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情况后,对调查问卷填写教师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从教师个人教育科研素质现状和教师外部科研环境状况两方面探讨了湖南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分析表明:湖南中小学校已经越来越重视教育科研,广大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意识在逐渐增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研究行为在不断增多。第三部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现存问题从教师个人层面和教育

 管理层面进行了探讨,究其原因,主要是从教育科研工作意义认识缺乏、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整体不高、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引导乏力、课题内容与实际的联系不够四方面来分析的。第四部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策略。根据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要从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工作意义、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努力加强教育管理组合引导三方面来提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II

 ABSTRACTAtpresent,them asses of the educati on research i npri m ary andsecondaryschool s,hasbecom etheprom oti on ofbasi ceducati ondevel opm ent,prom otethei m portantpi l l arofEducati onSci enceprosperi ty.School sand teachersround of curri cul umreformof basi ceducati on,but under the stress andar efaci ng m any probl em s i n the newchal l engesat the sam eti m e,al so faci ngnewdevel opm ent opportuni ti es.The educati on sci enti fi c researchprovi desthe m ethods andw aysto sol vetheseprobl em s,therefore,howtoi m provethequal i ty of teachers hasbecom e thekeyto thedevel opm entof educati on sci enti fi c research oneducati on,i ti S al so the bottl eneck of teacherdevel opm ent.Basedon thi sbackground,bym ethod andusi ngl i teraturem ethod,com parati veH unanm ethod,i nvesti gati onotherm ethodsofprovi nceofeducati onal sci enti fi c researchqual i tyof.Thi s thesi s consi sts of fourparts:Thepart:i ntroducti on.Through the probl em ,defi nesfi rstthepurposeandsi gni fi canceof theresearch,andthenanal yzedthedynam i cresearch at hom e andabroad,andthenexpati atesthe researchcontents,researchi deas,research pri ori ti es,di ffi cul ti esandi nnovati on;and defi nesthe rel evantconcepts.The secondpart:the i nvesti gati onandAnal ysi ssi tuati on of Teacher Educati on Research ofpri m aryandsecondaryon thepresentschool s i n H unan.In thi spaperi ntroduces thedesi gnandi m pl em entati onof thesurvey,the questi onnai reto fi l l i n the basi c si tuati on of the teachersw ereanal yzed,andthen di scussesEducati on Research ofpri m aryandsecondaryschool s i n H unan fromtw othepresentsi tuati on of TeachersIII

 aspectsofsci enti fi cresearchenvi ronm entofteacher’ Spersonaleducati onalsci enti fi cresearchqual i tystatusandteachersoutsi de.Anal ysi sshow s that:have becom epri m aryand m i ddl e school s i n H unanand m ore attenti on to educti on and sci enti fi cresearch,the m aj ori tyofpri m ary and secondaryschoolteachersengagedi n educati onalandresearch acti vi ti es i n the study of consci ousness strengthens gradual l y,behavi or i n theprocessof educati onandteachi ngi n thegrow i ng.The thi rdpart:anal ysi sof theprobl em s and causes thequal i tyofTeachers Educati on Research ofpri m aryand m i ddl e school s i n H unanl evel and educti on l evel w ere di scussedprovi nce.Fromthe i ndi vi dualthe exi sti ng probl em s of Teacher Educti on Research ofpri m aryandm i ddl e school s i n H unanProvi nce,i nvesti gatei ts reason,i s m ai nl yfromthe educti onsci enti fi cresearch si gni fi cance,l ackof aw arenessofteachers’ sci enti fi c researchqual i tyi s not hi ghasaw hol e,educti onm anagem entdepartm ent organi zati on gui di ng pow erthreeaspectstoanal ysi s.The fourth part:the qual i ty of Teacherspri m aryandsecondary school s i n H unanprovi ncetoi m prove strategy.Educti on Sci encei nAccordi ngto theexi sti ng pri m aryandsecondaryschoolH unan educati on and sci enti fi c researchqual i tyand theprobl em si n theteachersi nanal ysi sof i tscauses,andproposedtoful l yunderstand thesi gni fi canceofeducti on sci enti fi cresearch,i m provethequal i tyof educati onal sci enceresearch,effortstostrengthenthe educti on andm anagem ent gui dancethreeaspectsto enhance the com bi nati on.Key W ords:pri m aryandsecondaryschoolteachers,Q ual i tyofEducm i onResearchIV

 目录中文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ABS瞰CT⋯⋯⋯⋯⋯⋯⋯⋯⋯⋯⋯⋯⋯⋯⋯⋯⋯⋯⋯⋯⋯⋯⋯⋯⋯⋯⋯⋯⋯⋯⋯III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 ⋯ ⋯ ⋯ ⋯ ⋯ ⋯ ⋯ ⋯ ⋯ ⋯ ⋯ ⋯ ⋯ ⋯ ⋯ ⋯ ⋯ 1一、引言⋯⋯⋯⋯⋯⋯⋯⋯⋯⋯⋯⋯⋯⋯⋯⋯⋯⋯⋯⋯⋯⋯⋯⋯⋯⋯⋯⋯⋯.1二、研究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1第二节文献综述⋯ ⋯ ⋯ ⋯ ⋯ ⋯ ⋯ ⋯ ⋯ ⋯ ⋯ ⋯ ⋯ ⋯ ⋯ ⋯ ⋯ ⋯ ⋯ ⋯ .2一、国外研究动态⋯ ⋯ ⋯ ⋯ ⋯ ⋯ ⋯ ⋯ ⋯ ⋯ ⋯ ⋯ ⋯ ⋯ ⋯ ⋯ ⋯ ⋯ 2二、国内研究动态⋯ ⋯ ⋯ ⋯ ⋯ ⋯ ⋯ ⋯ ⋯ ⋯ ⋯ ⋯ ⋯ ⋯ ⋯ ⋯ ⋯ ⋯ 3第四节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 ⋯ ⋯ ⋯ ⋯ ⋯ ⋯ ⋯ ⋯ ⋯ ⋯ ⋯ ⋯ 6一、研究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6二、概念界定⋯ ⋯ ⋯ ⋯ ⋯ ⋯ ⋯ ⋯ ⋯ ⋯ ⋯ ⋯ ⋯ ⋯ ⋯ ⋯ ⋯ ⋯ ⋯ ⋯ 7第五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 ⋯ ⋯ ⋯ ⋯ ⋯ ⋯ ⋯ ⋯ ⋯ ⋯ ⋯ ⋯ ⋯ ⋯ ⋯ 8一、研究思路⋯ ⋯ ⋯ ⋯ ⋯ ⋯ ⋯ ⋯ ⋯ ⋯ ⋯ ⋯ ⋯ ⋯ ⋯ ⋯ ⋯ ⋯ ⋯ ⋯ .8二、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9第六节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 ⋯ ⋯ ⋯ ⋯ ⋯ ⋯ ⋯ ⋯ ⋯ ⋯ ⋯ ⋯ ⋯ 9一、研究重点与难点⋯ ⋯ ⋯ ⋯ ⋯ ⋯ ⋯ ⋯ ⋯ ⋯ ⋯ ⋯ ⋯ ⋯ ⋯ ⋯ ⋯ 9二、研究新意⋯⋯⋯⋯⋯⋯⋯⋯⋯⋯⋯⋯⋯⋯⋯⋯⋯⋯⋯..1 O第二章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 ⋯ ⋯ 11第一节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 ⋯ ⋯ ⋯ ⋯ ⋯ ⋯ ⋯ ⋯ ⋯ ⋯ ⋯ ⋯ ..11一、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确定⋯⋯⋯⋯⋯⋯⋯⋯⋯⋯⋯..11二、调查取样⋯⋯⋯⋯⋯⋯⋯⋯⋯⋯⋯⋯⋯⋯⋯⋯⋯⋯⋯..12第二节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 ⋯ ⋯ ⋯ ⋯ ⋯ ⋯ ⋯ ⋯ ⋯ ⋯ ..12第三节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现状分析⋯ ⋯ ⋯ ⋯ ⋯ ..13

 一、教师个人教育科研素质现状分析⋯ ⋯ ⋯ ⋯ ⋯ ⋯ ⋯ ⋯ ⋯ ..13二、教师科研外部环境状况调查分析⋯ ⋯ ⋯ ⋯ ⋯ ⋯ ⋯ ⋯ ⋯ ..20第三章湖南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23第一节湖南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 ⋯ 23一、教师个人层面⋯ ⋯ ⋯ ⋯ ⋯ ⋯ ⋯ ⋯ ⋯ ⋯ ⋯ ⋯ ⋯ ⋯ ⋯ ⋯ ⋯ 一23二、教育管理层面⋯ ⋯ ⋯ ⋯ ⋯ ⋯ ⋯ ⋯ ⋯ ⋯ ⋯ ⋯ ⋯ ⋯ ⋯ ⋯ ⋯ ..24第二节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26一、教育科研工作意义认识欠缺⋯ ⋯ ⋯ ⋯ ⋯ ⋯ ⋯ ⋯ ⋯ ⋯ ⋯ ..26二、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整体不高⋯ ⋯ ⋯ ⋯ ⋯ ⋯ ⋯ ⋯ ⋯ ⋯ ⋯ ..27三、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引导乏力⋯ ⋯ ⋯ ⋯ ⋯ ⋯ ⋯ ⋯ ⋯ ⋯ ⋯ ..28四、课题内容与实际的联系不够⋯ ⋯ ⋯ ⋯ ⋯ ⋯ ⋯ ⋯ ⋯ ⋯ ⋯ ..28第四章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策略⋯ ⋯ ⋯ ⋯ ⋯ ⋯ 30第一节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工作意义⋯ ⋯ ⋯ ⋯ ⋯ ⋯ ⋯ ⋯ ⋯ ⋯ ⋯ ..30第二节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质⋯ ⋯ ⋯ ⋯ ⋯ ⋯ ⋯ ⋯ ⋯ ⋯ ⋯ ..31一、努力增强科研意识⋯ ⋯ ⋯ ⋯ ⋯ ⋯ ⋯ ⋯ ⋯ ⋯ ⋯ ⋯ ⋯ ⋯ ⋯ ..31二、加强培养科研精神⋯ ⋯ ⋯ ⋯ ⋯ ⋯ ⋯ ⋯ ⋯ ⋯ ⋯ ⋯ ⋯ ⋯ ⋯ ..32三、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 ⋯ ⋯ ⋯ ⋯ ⋯ ⋯ ⋯ ⋯ ⋯ ⋯ ⋯ ⋯ ⋯ ..33四、逐步深化科研效果⋯ ⋯ ⋯ ⋯ ⋯ ⋯ ⋯ ⋯ ⋯ ⋯ ⋯ ⋯ ⋯ ⋯ ⋯ ..34第三节努力加强教育管理和组织引导⋯ ⋯ ⋯ ⋯ ⋯ ⋯ ⋯ ⋯ ⋯ ⋯ 34一、重视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管理⋯ ⋯ ⋯ ⋯ ⋯ ⋯ ⋯ ⋯ ..34二、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培训⋯ ⋯ ⋯ ⋯ ⋯ ⋯ ⋯ ⋯ ..38结语⋯⋯⋯⋯⋯⋯⋯⋯⋯⋯⋯⋯⋯⋯⋯⋯⋯⋯⋯⋯⋯⋯⋯⋯⋯⋯⋯⋯⋯⋯⋯⋯⋯⋯⋯.41致谢⋯⋯⋯⋯⋯⋯⋯⋯⋯⋯⋯⋯⋯⋯⋯⋯⋯⋯⋯⋯⋯⋯⋯⋯⋯⋯⋯⋯⋯⋯⋯⋯⋯⋯⋯.42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附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4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 ⋯ ⋯ ⋯ ⋯ ⋯ ⋯ ⋯ ⋯ ⋯ ⋯ ..5 1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 ⋯ ⋯ ⋯ ⋯ ⋯ ⋯ ⋯ ⋯ ⋯ ⋯ ..52

 湖南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分析和提高策略研究一、引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钢要(2010--2020)》中指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 这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在基础教育中:中小学教师是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现在,中小学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已经成为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促进教育科学繁荣的重要支柱。目前学校和教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承受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教育科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教师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此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进行了研究。二、研究意义对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其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形成的原因,然后提出改进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研工作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对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整体提升;同时,也希望能为教育界和理论界更深入的探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提供借鉴与参考。文章将通过对目前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观察、分析和反思,探索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内涵及提高策略,这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对于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下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 通过对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研究,有利于了解我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和能力水平之现状,从而为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水平寻求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策;( 二)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转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本研究将着眼于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帮助教师从“ 教书匠” 到“ 教育家” 的转变,必将有助于新课改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将更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第二节文献综述通过在知网、维普、万方等资源库中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笔者了解了教师教育科研在国内外兴起的背景和发展历史以及我国学术界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思考:一、国外研究动态教师要成为研究者,首先要有反思精神。20世纪初,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在西方教育界兴起,杜威是此次思潮中试图系统论述反思问题的第一人。他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指出,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获得反思习惯,从而能够...

篇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南省中小学 “ 青年教师助力成长 ” 工作坊研修

 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及教育部《关于印发<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指南>等 11 个文件的通知》(教师司函〔2020〕11 号)精神,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助力青年教师从合格到胜任的转变,拟实施中小学青年教师助力成长工作坊研修项目,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研修目标

 1.帮助青年教师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教学体系中,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解决工作中的师德困惑,增强乡村教育情感,提高师德践行能力。

 2.以学科育人能力为主线,重点提升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分析、对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对课堂作业的命制等专项能力。

 3.指导青年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形成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能力。

 4.树立教科研工作意识,提升青年教师发现教学问题,运用多种方式解决教学问题的反思研究能力。

 5.引导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特别是从合格教师到胜任教师的成长计划,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二、 研修对象

 全省各市(州)、区县(市)中小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的青年教师。

 三、 研修内容与方式 本项目聚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核心价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重点开设“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与学科知识、学科育人与教学反思、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四个维度的培训课程,每个维度由若干研修主题构成,每个研修主题拆分为若干微专题。此外,学员还可根据需要选修本平台其他项目“职业领悟与师德践行”与“职业信念与教育情怀”模块相关课程。

 研修以教师工作坊为载体,以校本研修为基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将青年教师的岗位实践与学习研修相结合,网络研修与集中研修相结合,增强参训教师持续提升专业水平的内动力,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四、

 研修学时

 本项目提供总计 140 课时以上视频课程,可供学员学习1-2 年。学员每年可根据实际需要从课程资源包中选学视频课程 50 学时,线上交流研讨、资源分享、完成作业 12 学时,各市(州)、区县(市)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少于 18 课时(3 天)的集中研修,每年计 80 学时,两年共计 160 学时。

 五、

 课程设置(以高中阶段为例)

  维度

 序号

 主

 题

 学时

 师德 修养 (20 学时)

 01 有关教师的政策与法规 3 02 教师的职业信念与理想 3 03 教育道德问题与教育伦理

 2 04 师德修养与学生全面发展 3 05 教育威信与教育公正 3 06 教师的智慧与人格魅力

 3 07 中外教育家生涯故事 3

 专

 业 理

 念 (60 学时)

 (一)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 08 认识与践行现代教师观

 2 09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建构

 2 10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素养

 2 11 教师的文化知识与素养

 2 12 教师的科学修养与教育理性 2 13 教师成长的路径与规律

 2 14 创新教育与教师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2 15 教学准备与教学反思艺术 2 16 课堂教学技能与应用艺术 2 17 校本专题研究与科研伦理 2

 (二)对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18 人本主义理论与学生发展 2 19 多元智力理论与学生发展 2 20 需求层次理论与学生发展 2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学生发展 2 22 非智力因素理论与学生发展 2 23 思维科学与学生发展

 2 24 建构主义与学生发展 2 25 核心素养理论与学生发展

 2 26 学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2 27 学生独立人格与合法权益

  2

  (三)对教育教学的认知与行为

 28 民主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29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30 “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31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32 创新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33 素质教育思想及其案例评析 2 34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

 2 35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观和教材观

 2 36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 37 “双减”政策背景下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再认识 2

 学科育人(30 学时)

 38 学科教学与立德树人

 3 39 学科育人理念的理论逻辑

 3 40 学科育人的目标与价值的理解

 3 41 学科育人与核心素养 3 42 学科育人与科学人文教育 3 43 学科育人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3 44 学科育人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3 45 学科育人成效的生活情境化凸显 3 46 学科课程规划与实施技能

 2 47 学科课程标准解析

 1 48 学科学习环境打造与应用 2 49 学科育人案例研析

 1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30 学时)

 50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特征和意义信息 1 5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目标和内容

 2 5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3 5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常见工具与技术应用 3 5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技术应用 3 55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 3 56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3 57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学习方式 3 58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观课议课 3 59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路径 3 60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评价 2

 6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案例研究 1

篇三: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省中小学 “ 新教师入职培训 ” 工作坊研修

 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及教育部《关于印发<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指南>等 11 个文件的通知》(教师司函〔2020〕11 号)精神,为提高新教师岗位适应能力,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帮助新教师缩短成长周期,尽快成长为合格教师,拟实施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坊研修项目,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研修目标

 遵循基于学校、师德为先、分类施训、知行合一原则,经过两年递进式培训,引导新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理念,自觉遵守职业规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研习学科教学方法,形成教学基本能力,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适应教师岗位要求。

 1.引领新教师坚定职业信念,增进职业领悟,规范职业行为,修炼职业形象,为立德树人奠基。

 2.指导新教师掌握基本教学规律,学会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为教书育人赋能。

 3.帮助新教师形成教学研究意识,熟悉观课议课、教学反思、案例研究等教研方法和途径,掌握信息技术基础应用能力,为专业发展助力。

 4.探索标准化、体系化、制度化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机制,打造新教师入职培训示范模式,汇聚优质资源,为项目实施增值。

 二、 研修对象

 全省各市(州)、区县(市)中小学校新入职教师、从教经历不足三年的农村特岗教师、公费师范生等。

 三、 研修内容与方式

 本项目课程设置遵循新教师成长规律,依据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聚焦新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突出实操性、实用性和实效性。针对新教师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分“职业领悟与师德践行、教学常规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与育德体验、教学反思与教研基础”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由若干研修主题构成,每个研修主题拆分为若干微专题。非师范类增加“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补偿”维度,完善知识结构。

 研修以教师工作坊为载体,以校本研修为基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将新教师的在岗实践与学习研修相结合,网络研修与集中研修相结合,有计划、分阶段、递进式实施。

 四、 研修学时

 本项目提供总计 188 课时(7520 分钟)视频课程,可供学员学习 1-2 年。学员每年可根据实际需要从课程资源包中

 选学视频课程 50 学时,线上交流研讨、资源分享、完成作业12 学时,各市(州)、区县(市)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少于 18 课时(3 天)的集中研修,每年计 80 学时,两年共计160 学时。

 五、课程设置(以高中阶段为例)

 维度 主题 专题 学时 职业领悟与师德践行(20 学时)

 师德师风文件解读 师德师风文件解读 1 立德树人与教师使命 立德树人 1 新时代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1 职业价值认同 教师——光荣的职业 1 自觉走向自我发展 1 职业生涯规划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1 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1 角色意识构建 教师角色意识构建(上)

 1 教师角色意识构建(下)

 1 心理调试策略 新教师适应期心理调适 1 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技法 1 职业交往策略 新教师职业交往——师生交往策略 1 新教师职业交往——师生谈话技巧 1 礼仪修养策略 师之修养 渡人渡己 1 师之礼仪 成人成己 1 青年教师的婚姻与情感 靠谱的爱情要经营 1 幸福的婚姻靠修行 1 教师审美提升 教师审美能力的内涵与要求 1 教师审美能力提升的路径与策略 1 教师职业生涯与师德践行个案 因为选择,所以爱 1 教学常规与教学实践(50 学时)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1 教学目标设计的那些事 1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流程与学习结果类型 1 不同学习结果类型的教学流程(1)

 1 不同学习结果类型的教学流程(2)

 1 教学导入设计 有效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和方法 1 课堂导入概述 1 教学结课设计 教学结课设计概述 1 教学结课设计的策略 1 教学情境设计 教学情境设计 1

 怎样设计教学情境 1 教学情境设计案例解析 1 教学问题设计 课堂提问概述 1 课堂提问策略 1 教学活动设计 课外教学活动设计 1 课内教学活动设计 1 教学活动概述 1 课堂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原理 1 课堂练习设计与实施 1 教学测试设计 教学测试的基本问题 1 教学测试设计的基本步骤(上)

 1 教学测试设计的基本步骤(下)

 1

 试卷设计的实用策略 1 教学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板书设计(一)

 1 课堂教学板书设计(二)

 1 课堂观察技术 课堂观察概要 1 课堂观察之课堂文化 1 课堂观察之教师行为 1 教学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概说 1 教学语言修炼 1 课堂组织艺术 魅力组织打造魅力课堂 1 新教师课堂组织教学道与术(一)

 1 新教师课堂组织教学道与术(二)

 1 课堂互动艺术 课堂互动概述 1 课堂互动的方法 1 课堂反馈艺术 课堂反馈的方法指导 1 课堂反馈的认识 1 教师情绪调控策略 教师情绪认知 1 教师情绪调控的内容 1 教师情绪调控的方法 1 学生状态调控策略 学生课堂状态调控 1 奏响学习状态调控“四重奏” 1 校园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1

 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1 课堂机智 从容或尴尬,取决是否有“教学机智” 1 教学机智的源头活水 1 教学机智应用的策略 1 课堂评价技术 教师导学评价 1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1 学生学习评价 1 班级管理与育德体验(25 学时)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 德育因“指南”更美好 1 校内外德育活动 班会课的框架结构以及设计路径 1 体验式班会课设计中使用的四种解读工具 1 校外德育活动的基本类型及开展 1 师生沟通的方法与策略 师生课堂沟通策略 1 特别的沟通传递特别的爱 1 课外活动常见问题干预策略 如何策划筹备一个课外活动 1 如何实施一个课外活动 1 如何组织一个系列课外活动 1 班干部培养 班干部选拔培养原则 1 班干部选拔及岗位设置 1 班干部培养提升策略 1 家校沟通的策略与方法 走出家校沟通的误区 1 如何实现优质的家校互动 1 高效家长会的设计与组织 1 班级文化建设 环境文化,营造班级美好氛围 1 精神文化:班级士气生长的土壤 1 制度文化:班级幸福生活指南 1 组织文化:合作学习团队的保障 1 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中小学生情绪困扰及调节策略 1 人际关系问题处理策略 1 新生适应问题处理策略 1 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与教育 正面管教理念下的潜质生转化 1 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 1

 特殊群体的关爱与教育 1 教学反思与教研基础(68 学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目标、结构与要求 2 学习任务群解读 2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1) 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 1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第一课时)

 1 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第二课时)

 1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课程性质理念及实施建议 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第一课时)

 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第二课时)

 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第一课时)

 1 普通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第二课时)

 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性质与学科核心素养 2 学业质量与课程实施 2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 2 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 2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生物课程性质与学科核心素养 2 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 2 高中体育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一)

 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二)

 1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一 1 高中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二 1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一)

 1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二)

 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感悟 1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各模块教学方法的讨论与思考 1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课程标准(第一课时)

 1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课程标准(第二课时)

 1 教材资源开发 教材处理——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 1 教材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 1 教材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 1 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与理念 1 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策略 1 教学反思策略 教学反思策略(一)

 1 教学反思策略(二)

 1 教学反思策略(三)

 1 教学反思策略(四)

 1 在线课堂设计与制作 在线课堂的设计 1 在线课堂的实施 1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价值、原则、要求与管理 1 集体备课的流程与组织方法 1 说课评课艺术 说课:教研的有效方式 1 说课的优化艺术 1 评课的艺术 1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的设计 1 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1 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从教学设计到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在中小学的新发展 1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 1 课堂观察与评价 课堂观察策略 1 课堂观察评价 1 课堂观察与评价 1 论文写作与发表 论文的结构与特点 1 如何选题 1

 如何行文 1 小课题研究与实施 小课题的选题原则与方法 1 小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1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提炼 1 教育理论与专业补偿(25 学时)

 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 学生的权利及其保护 1 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1 教育学知识 教育的起源与本质 1 教育的性质与目的 1 教育的功能与特征 1 教育的原则与过程 1 教育的课程与内容 1 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 教育的成效与评价 1 教育的环境与文化 1 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育视角的心理学 1 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 从人本主义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学习策略 1 学习迁移 1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 个体差异与教育 1 教师心理 1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关注什么 1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媒体观 1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教学设计 1 传统教育文化继承与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 1 世界上最早的私学创办者之一——孔子 1 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 1

篇四: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工作坊研修 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 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 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4 号)和《湖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湘政办发〔2021〕43号)

 等文件精神, 更好的落实我省“十四五”教师培训规划,促使我省近年新入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尽快胜任教师工作,顺利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推动新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研修目标

 1.提升教师师德修养与职业素养 通过培训,帮助新教师熟悉教育教学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师德修养,加强心理保健,提升职业适应能力,提升参训教师的专业理念、师德修养及人文素养,激发参训教师提高个人职业素养的内驱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提升新任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通过培训,帮助新教师掌握教育教学工作常规和班级工作常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领域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育教学常规,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缩短新聘教师的角色适应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升新教师协作和研究能力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

 与交流,促进教育成果共生共享,扩大优质成果的辐射效应,以行动促发展,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二、研修对象

 湖南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和幼儿园新任教师。参加培训者应具备上网条件和网上交流的能力,保证培训期间平均每天不少于 1 小时的网络研修与交流时间。

 三、研修时间

 各市县区可根据培训需求,任选某个时段组织培训,本项目提供 90 课时网络课程资源,具体研修课时可由县市区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四、研修内容

 充分考虑参训学员的特点及需求,将理论讲座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以便达到“需有所学、学即有用、用即有效”的目标。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和幼儿园新教师培训。

 (1)中小学新教师课程 中小学新教师课程内容包括师德修养、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信息技术应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艺术、职业理想、教师专业标准、教学基本功。

 (2)幼儿园新教师课程 幼儿园新教师内容包括师德修养、职业理想、传统文化、幼师专业标准、政策法规、信息技术素养、安全与保育保教、课程游戏化。

 五、研修课程表

 (中小学新教师)

 模块

 课程名称

 学时

 师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2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3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 3

 深刻领会精神,全面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 3 职业理想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3 压力与行为模式 2 教师专业标准 职业理解与认识 4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4

 教师知识体系纵向解读 4

 班级管理 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 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和主要内容 2 班级主题活动的一般过程和创新设计 2 班级主题活动设计的创新理念和案例分析 2

 如何有效预防学生安全事故 4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 2 要把教师职业当乐事做 1 追梦的教师最快乐 2 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特质——易为源头 1 中华文化的特质——持经达变 1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化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 3 信息化与课堂融合 4

 混合式学习介绍 2 游戏化教学 2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探索与实施 2

 信息安全与技巧

 2 公民信息道德教育与安全 2 课堂教学艺术 小策略研究的研究方法 3 小策略研究的实施与推进 2

 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计 4

 有效的教学评价 6

 教学基本功 教具展示基本功 2

 教学实施基本功 2

 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 2

 教学评价基本功 2

 资源开发基本功 1

 教学研究基本功 2

 (幼儿园新教师)

 模块

 课程名称

 学时

 师德修养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规范 4

 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 2

 政策法规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4 现代幼儿教育观的挑战 4 职业理想 幼儿园教师研究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4

 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5

 做一个智慧、成熟的园长—— 目标管理、心态管理与学习管理的策略分享 2

 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进中小学、幼儿园课堂的重大意义 3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区域推进的探索 2 传统文化进班级 5

 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2 多媒体技术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1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1 幼儿园科学领域中多媒体的运用 2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中的应用 2 数字化幼儿园的教师应对 3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3 安全与保育保教 幼儿保育与幼儿管理 2 幼儿安全工作要点 4

 幼儿园班级安全事故的防范与处理 5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4 中班社会

 生活中的安全标志 2 课程游戏化 游戏活动的指导 4 游戏化舞蹈教学的设计与案例展示 5 游戏化打击乐器演奏教学的设计与案例分享 5

 游戏活动的评价 2 幼师专业标准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3 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4

 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 1

篇五: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研修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 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 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4 号)和《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神,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适应素质教育和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研修项目,特此制订项目实施方案。

 一、研修目标

 1. 帮助教师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上所遭遇的困惑,疏导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加强教师心理保健,减少长期教学所造成的职业倦怠感,促进教师心理素质成长,帮其获得动力和幸福感。

 2. 提高教师的心理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和教学方法,以积极的姿态影响引导学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3. 了解学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校内师生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4. 帮助教师培养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使其能熟练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与交流,强化其强化不断进取意识,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铺路奠基,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研修对象

 湖南省中小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班主任以及其他教育教学人员。参加培训者应具备上网条件和网上交流的能力,保证培训期间平均每天不少于 1 小时的网络研修与交流时间。

 三、研修时间

 各市县区可根据培训需求,任选某个时间阶段组织培训。本项目培训学时为 80 学时,包括 60 学时网络课程学习和 20 学时主题研修活动。具体研修课时可由县市区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四、研修内容

 本项目培训内容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参训学员的特点,除高端理论讲座外,还提供了丰富的课堂案例及案例评析等资源素材,打破单一的灌输式讲授模式,以便达到“需有所学、学有所用、用即有效”的目标。

 培训内容主要从知识学习和实践反思两个层面着手设计,分为网络课程学习和主题研修活动两部分。

 (一)网络研修课程(0 60 学时)

 本项目预设了 60 学时网络课程。

 (二)主题研修活动(0 20 学时)

 为了更好地保障培训质量,充分调动参训学员的研修热情,在提供网络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安排设置了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研修活动(见下表),请辅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研修主题

 研修 形式

 研修活动内容 如何上好心理活动课? 主题研讨 讨论如何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针对“差等 作业指导 1.学员围绕主题提交 1 份研修作业;

 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2.专家针对学员作业进行指导答疑。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实践调研 交流研讨 1.线上线下调研分析本地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2.讨论改善教师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心理问题学生的案例分享 案例反思 学员结合实践经验,围绕“如何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如何与有问题学生的沟通”等问题,进行案例分享,并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五、课程特色

 1. 充满人文关怀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乎教育教学成效,关乎教师成长,成为超越个体范畴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本系列课程以“了解教师心理现状、分析教师心理需求、研究教师心理问题、提供心理问题解决对策”为思路进行设计,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充满人文关怀。

 2. 立足教师需求

 课程准确把握教师成长的时代特点,立足于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需求,从教师心理现状出发,推出了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权威专家、知名教研员、教育一线骨干教师及专业网络课程制作团队合力打造的教师心理健康系列课程,现实性、针对性强。

 3. 注重案例分析

 从实际案例出发,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研究教师心理问题,提供心理问题解决对策及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教师通过鲜活的案例,科学的解析,结合个人实践经历,寻求问题解决策略并付诸实践,提高实效。

 4. 借助媒体素材

 课程运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素材,生动活泼地呈现课

 程内容,课程内容覆盖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教师面对的各种心理问题,确保教师学习轻松高效。

 六、研修课程表

  模块

 课程名称

 学时

 法制教育与师德修养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解读 3 智慧的尊重与关爱 2 无声的教育更有力 3 留守儿童教育和辅导 开启留守儿童阳光教育之留守儿童的现状 2 开启留守儿童阳光教育的策略 5 心理学专业知识 学生心理特点及主要心理问题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 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 2 教师职业的心理特征 3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 有效沟通与心理疏导 2 学生情感问题及心理干预 2 偏差行为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研究 2 教师工作效能提升 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2 让学生会学——学习的认知辅导策略 6 让学生学会——培养学生的学习管理策略 7 信息技术助力教育教学 百变问卷星 2 微课设计与制作 2 移动学习 2 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 3 教师情绪问题与心理调适 3 教师行为问题与心理调适 3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3 心理健康促进 觉察和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3

 师生成长 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的研究 2

篇六: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省 中小学 “ 党建骨干教师 ” 工作坊研修实施方案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及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提高我省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干部的理论修养与业务水平,提高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与政治意识,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根据省教育厅党组要求,从 2022 年开始,我中心拟组织中小学党建骨干教师进行工作坊研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研修目标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党员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2.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体会百年来我党进行理论创新的艰辛而伟大的历程,正确认识和理解“百年大变局”的深刻内涵与中国担当,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广大党员教师的思想定力,自觉提升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

 3.引导党建工作者更新工作理念、提升工作技能,把握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热点、难点与发展路径,加强新时代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水平,促进中小学校发挥好党组织核心作

 用,全面提升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水平。

 4.系统学习党章及重要党规党纪条文,准确把握全党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有效引导党员教师牢记党的宗旨,严格遵守党员标准,严格执行党的制度和纪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

 5.紧扣廉洁自律准则,通过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案例学习,强化职责使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强化中小学校党员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激发担当精神,筑牢中小学校党组织战斗堡垒。

 二、 研修对象

 全省各市(州)、区县(市)中小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培训机构)党组织书记、党建干部、党员教师。

 三、 研修内容与方式

 本项目课程内容详实,形式多样,是运用网络技术全面提升党员教师党性修养的一次重要实践。课程涵盖“理想信念信仰、党史国史国情、党章党规党纪、基层党建实务、党风廉政建设、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六个模块,前五个模块分别包括三个相关专题,最后一个模块由湖南广电新闻中心组织摄录,聚焦和回放“党史上的今天”关键节点、关键事件,由 365 个短视频构成。

 研修以教师工作坊为载体,将学员岗位实践与学习研修相结合,网络研修与集中研修相结合,全面提升学员的理论

 修养与政治素质。网络研修以观看视频课程、线上交流研讨、线上资源分享、完成作业等活动形式开展;集中研修要求市县以组织学员考察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党建先进单位,开展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学校党建活动以及研制党建教育园地建设方案等多种形式开展。

 四、研修学时

 各市(州)、区县(市)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一段时间集中研修,每位教师边学习、边实践。本项目共计 70 学时,其中网络视频课程学习 40 学时(视频课程 1600 分钟以上)线上研讨、作业 12 学时,线下实践 18 学时(3 天)。

 五、课程设 置

 模块

 课程名称

 授课专家

 课时

 理想信念信仰 薪火相传 理想当燃 陈玉皎 1 好老师的理想信念是什么 伍金辉 1 修炼“三真”,让理想信念信仰扎根 卢桂珍 1 党史国史国情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史 谢科峰 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 何娟 1 时光流转,初心未变,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 李瑞嘉 1 基层党建实务 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 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解读 彭建国 1 新时代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陈文东 1 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热点、难点与发展路径 陈文雄 1 党章党规党纪 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 胡文根 1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解读 赵永正 1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 刘璐 1 党风廉政建设 以案说纪:《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条文释义 张亚东 1 以案说纪: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张亚东

 1 建立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张亚东 1 百炼成钢 党史上的今天

 25

篇七: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坊研修实施方案 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教师 〔2019〕 1 号)《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实施指南》(教师司函 〔2019〕 11 号)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意见》(湘教发 〔2019〕43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考核规范(试行)》的要求,特制定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依托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以教师工作坊为载体,以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重点内容,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2.0 全员培训,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真正实现“技术创新课堂”。具体目标如下:

 1.创建“以校为本、立足岗位、边学边用、学为所用”的研修途径和方法,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

 2.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与创新

 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系统运用、研修学习、网络教研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4.提高校本学科团队研修活动参与、实施与组织能力,实现校本教研常态化。

 二、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在职在编教师。

 三、培训学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每人 50-60 学时。

 四、培训内容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为重点,按照《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采取“网络课程研修+校本研修+线下集中研修”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有效实施网络课程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线上学习、线下研讨与线下实践相结合,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学用结合和校本研修常态化。

 五、培训形式 采取“以校为本,区域统筹”的培训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线上线下混合研修,以教师工作坊为研修载体,区域研修与小组研修同步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有机整合,搭建有效平台,让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

 以县、校组建若干学科坊开展区域研修(人数不多的学科可以组建综合学科坊),每个学科坊的人数为 50-70 人,学科坊组织开展线上研修,包括课程学习、专题讨论、资源分享、总结提升、成果展示与点评等。每个工作坊组建若干学科组开展小组研修,学科组组织线上问题探讨和线下校本研修,包括以技术创新课堂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问题探究、校本实践与应用等。

 六、培训原则 1.整校推进,全员研修。各区县(市)以整校为单位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2.0 全员培训。

 2.混合研修,校本为主。以工作坊为载体,线上线下混合研修,线上重学习、交流和研讨,线下以校本为主,注重示范、观摩和应用。

 3.骨干引领,学科联动。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研修共同体,按学科建坊组织学习和研讨。

 4.教师选学,团队互助。建设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2.0培训“课程超市”,教师根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点选学线上课程,以坊为单位开展线上研讨,以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探究。

 5.聚焦课堂,重在应用。培训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线上研修成果要对接线下校本培训,并向其他学校进行推广辐射。

 七、培训组织

 1.省市统筹。培训由湖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工程办)领导,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协同各区县(市)教育局进行项目统筹管理。

 2.区县负责。各区县(市)具体负责组织培训工作,包括组建培训团队和管理团队,确定参培对象,管理培训过程,指导和组织校本研修,展示研修成果,总结研修经验等。

 3.机构支持。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为区县(市)学科工作坊提供工作坊研修平台、线上研修课程、线上全程管理和专业引领,线上线下展示研修成果,组织项目实施评价,进行学员结业管理和学分登记。

 4.学校自主。参训学校要改善学习环境,妥善处理教师教学和培训的关系,围绕课堂教学,组织本校的学科研修组开展校本研修,及时汇总和展示研修成果,总结研修经验。

 八、培训措施 1.加强团队建设。建设责任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优秀教研员和优秀培训者组成“三人行”培训团队,组建由参训学校校长、业务副校长以及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构成的管理团队,提升培训团队和管理团队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整校推进实施能力。

 2.强化小组合作。各学科坊要组建学科研修小组,遴选学科骨干教师担任组长,要指导各学科小组制订校本研修计划,采用研课、评课、观摩、研讨等形式开展校本研修,边学习,

 边实践,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实践课程内容,创新课堂教学。综合学科坊的学科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引领下,跨校开展大校本研修。

 3.加强监管督导。培训期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将联合市州教育局成立督查小组,深入到参训学校和学科研修小组,检查和观摩校本研修情况,对各区县(市)组织的能力提升培训过程和效果进行督查和评估。

 4.推介优秀成果。系统整理培训过程中生成的学校优秀成果、学科优秀成果,总结各区县(市)培训过程中的亮点和特色,进行集中汇报和展示,并向全省进行推介宣传。

 九、培训评价 按“基于过程、成果导向、数据驱动、关注发展、全程监测”的原则组织考核评价,在实际的考核中突出“学得会、用得上、干得好”研学理念,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十、培训结业 学员完成全部培训任务,网络研修考核评价指标达到基本要求(60 分及以上),按规定提供结业材料,参加省工程办的能力点测评合格后,由省工程办统一颁发信息技术 2.0结业证书。

 十一、网络研修课程表 (第 1 套)

 本课程将提供信息化培训团队指导力、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以 及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幼教、中职、其它学科(含音、体、美、信息、科学、劳技等)等 14 门课程,并融入了各学段内容,每个学科均提供了超过 70 学时的网络课程资源。

  一、通用必修部分(1 21 学时、6 6 模块)

 模块 单元 时长

 A、资源搜索与 下载模块

 A1、教学资源搜索 1

 A2、教学资源的下载 1

 A3、教学资源分享与存储 2.5 模块测试 1 1

 B、办公软件模块

 B1、Word 的使用技巧 2

 B2、PPT 的的使用技巧 4

 B3、Excel 的使用技巧 1.5

 B4、文字与文档的效率工具 2

 C、音频模块

 C1、教学音频资源获取渠道 1

 C2、教学音频的加工与优化 2

 D、视频模块

 D1、教学视频资源获取渠道 1 D2、教学视频的加工与优化 2

 D3、微课制作 4

 E、图片模块

 E1、教学图片获取渠道 2 E2、教学图片的加工与优化 2.5

 F、动画模块

 F1、教学动画资源获取渠道 1 F2、教学动画的加工与优化 1 模块测试 2 1 二、通用选修部分(5 5 学时、2 2 模块)

  G、教育管理模块

 G1、学校管理与个人事物管理 4

 G2、班主任工作管理 3.5

  H、教育科研模块

 H1、教学研讨 1

 H2、论文与课题 1 模块测试 3 1 三、学科融合部分4 (24 学时、6 6 模块) )

  I、现代教学设备 与环境模块

 I1、互动式触摸一体机的教学应用 2

 I2、常见的信息化设备的教学应用 1.5

 I3、现代教学环境与新技术的教学应用 1.5

 J、信息化教学 方式模块

 J1、微课教学 2.5

 J2、BYOD 教学 3

 J3、慕课教学 2

 J4、翻转课堂教学 1

 J4、直播课教学 6

 J5、智慧教学与创新教学 2 模块测试 4 1 K、学科教学模块 K1、备课、授课与知识点突破 3 K2、复习、考试、阅卷与学科资源 2 L、学科融合专题

 与课例模块 L1、融合创新专题 3 L2、学科融合课例 4 L3、精彩教学设计或片段 2 M、学科优秀资料 推送 M1、优质学科软件推荐

  M2、优秀网址与公众号推荐

  模块测试 5 1 信息化培训团队指导力提升课程 一、信息素养提升(21学时、6模块)

 1、教学资源搜索与下载模块

 2、教师办公软件模块

 3、音频的获取与加工模块

 4、视频的获取与加工模块

 5、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模块

 6、动画的获取与加工模块

 二、信息化指导力提升(15学时、3模块)

 7、政策与项目解读模块

 8、教育管理信息化模块

 9、教育科研信息化模块

 三、信息化教学提升(24学时、3模块) 10、信息化教学模块

 11、学科融合模块

 12、学科优秀资料推送

 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课程 一、信息化领导力提升(10学时、1模块)

 1、政策与项目解读模块

 二、信息素养提升(21学时、6模块)

 2、教学资源搜索与下载模块

 3、教师办公软件模块

 4、音频的获取与加工模块

 5、视频的获取与加工模块

 6、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模块

 7、动画的获取与加工模块

 三、信息化管理提升(5学时、2模块)

 8、教育管理信息化模块

 9、教育科研信息化模块

 四、信息化教学提升(24学时、6模块) 10、信息化教学模块

 11、学科融合模块

 12、学科优秀资料推送

 若了解更多,请用手机扫码即可知道相关内容:

 (第 2 套)

 本项目提供 150 课时通识课程,涵盖信息技术 2.0 所有能力点;每个学科均提供了超过 100 学时的网络课程资源,实现小学、初中、高中三层次所有学科全覆盖。具体课程表如下(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

 一、通识课程 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

 能力点

 课程名称

 学时

 教学 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4 网络或移动环境下的技术设计 5 建立、共享学科资源库 5 设计与实施 资源获取与筛选 如何提高数字教育信息资源的搜索能力 4 云存储及其应用 4 微课设计与制作 微课设计与制作 4 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 学校 STEAM 教育的设计与开发 4 Stem,让课程变得更美好——Stem校本课程的分类、编制与实施 4 技术支持的教学组织 创客教育理念下的学科教学 4 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人工智能 4 网络或移动环境下的课堂学习评价 5 交互式电子白板简介 5

 走进移动学习——智能手机辅助教学 4 技术支持的学习交流 校园网站的创建与管理 5 如何使用魔灯软件构建交互式教学平台 4 智慧学习环境下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4 协作技术的教育应用 4 信息技术助力教师研修 4 技术支持的学法指导 基于创客教育的创新学习实践 4 技术支持的学习成果展示 网络或移动环境下的课堂学习评价 5 探究学习活动设计 信息环境下的探究学习 4 教学评价 技术支持的测试与统计 教学评价及其 SPSS 实现 6 电子档案袋评价 4 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 门口学习网在教学中的应用 4 系统运用 家校互通 家校沟通中可使用的技术工具 4 学习管理 网络或移动环境下的课堂学习评价 5 发展 研修学习 技术支持的专业自主学习 混合式学习介绍 5 思维导图在教学工具中的应用 4 游戏化教学 5 走进知识管理 5 Excel 学校数据处理 5 管理 数据分析 技术支持的应用数据分析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4 利用在线调查工具实现管理信息收集与利用 4 二、学科课程(以小学语文为例)

 一级

 维度

 二级

 维度

 能力点

 课程名称

 学时

 教学 设计 与 实施 技术支持的学法指导 白板批注与圈画功能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例 4 白板技术应用中语文探究学习——以《鲸》为例 4 互动反馈技术下的说明文教学——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 4 互联网下平板电脑在《花钟》教学中的应用 4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4 互动反馈技术按点的有效应用——以《鸟的天堂》为例 4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中对学生技能的训练 2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在《少年闰土》教学中的应用 4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识字 6》课例研讨 3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识字 7》课例研讨 3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识字 8》课例研讨 3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黄鹤楼送别》课例研讨 2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姥姥的剪纸》课例研讨 4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大禹治水》课例研讨 3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海底世界》课例研讨 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一般策略(上)

 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一般策略(下)

 4 “智慧互动课堂”《识字 8》课例研讨 4 “智慧互动课堂”《黄鹤楼送别》课例研讨 5 “智慧互动课堂”《鲁滨孙漂流记》课例研讨 5 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 4 语文教学资源支持下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应用策略 4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改善语文教学 4 从阅读策略看——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学法指导 4 “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4 探究学习活动设计 互动反馈技术与白板技术应用中语文探究学习——以《亡羊补牢》为例 4 互动反馈技术应用中语文探究学习——以《钓鱼的启示》为例 3 发展 研修学习 技术支 持的 听评课 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 5

 (第三套)

 模块 课程名称 时长 学时 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180 3 教学设计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113 2 教学设计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

篇八: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师发展中心 年度 师资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依据省市教师发展工作计划,结合我县教师队伍现状,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狠抓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主要任务及要求

 (一)抓好校本培训工作

 1.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工作,要求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有特色、有实效。

 2.要求每一位教师登录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把个人空间建设好。

 3.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建设好一堂课的教学资源包(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展示在个人空间。

 4.抓好教师自主研修(包括阅读、论文、编著、赛课、课题等)工作。

 5.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等校级集中培训工作。

 6.积极开展教师集体备课、观课议课等校本培训活动。

 7.积极督促相关参训教师认真学习,确保培训效益。

  (二)大力实施教育发展“三名计划”

 1.出台全县“三名计划”(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订“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评选管理办法,拟订名校长工作室和名教师工作坊评选管理办法,开展“名学校—乡村校”结对帮扶行动。强化“三名”保障和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打破“三名”终身制。实行任期制,以三年为一任期,建立年度审核和三年终审制度。

 2.开展“三名”评选活动。成立全县“三名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评选一批县级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把“校级名优教师”建设作为培养县级“名师”的基础工程,“校级名优教师”成熟一个评定一个。

 3.强化“三名”责任担当。制定“三名”任务清单,压实“三名”责任。通过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置换交流、资源分享、课题研究等形式,扩大名校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名校长工作室、校长论坛、名校长巡回报告等形式,大力推广名校长典型办学经验,带动全县校长队伍素质整体提升;通过名教师工作坊、送课到校、支教走教、专题讲座等形式,充分发挥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抓好全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上半年对未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和未取得证书的教师进行摸底清理,暑期全部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培训任务。重点抓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测评工作,2017 年各校要有不低于三分之一的教师参加发展测评。

 (四)抓好“国培”、“省培”工作

 1.落实“国培”“省培”计划指标。

 2.抓好“国培”送教下乡项目有关工作。

 3.抓好“国培”送培到县项目有关工作。

 4.各校要积极完成下达的参训指标,做好教师参训的组织、管理和督促工作,确保教师 100%参训、100%结业,巩固我县 A 类项目县成果。

 (五)组织县级培训工作

 1.举办新任教师适岗培训班。

 2.举办班主任培训班。

 3.举办理科教师普通话培训班。

 (六)加强培训机构建设

 1.加强进修学校教师队伍管理,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实行学员对教师上课的评教制度,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2.加强培训者专家团队建设,在“名优”教师队伍中遴选部分教师作为进修学校的临时兼职教师,充实进修学校的培训力量。

 3.落实培训经费。

 (七)认真完成省市教育部门安排的其他培训工作

  师资培训工作历

 时间 主

  要

  工

  作 1 月 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师训工作台帐 2 月 1.下发教师发展中心 2017 年师资培训工作计划 2.各校制订师训计划并于 3 月底之前上传至师训 QQ 群(201948351)

 3 月 1.举办全县中小学校师训工作负责人培训班 2.举办教师个人空间建设培训班 4 月 1.各校清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未参加和未结业人员,并报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 2.组织教师申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测评 3.筹备“三名计划”(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评选工作 5 月 1.督查各校校本培训工作情况 2.筹备暑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新任教师适岗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工作 3.确定“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对象 4.组织 XX 县“三名计划”( 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申报评选工作 6 月 1.各校上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新任教师适岗培训、班主任培训参训教师名单 2.总结上半年师训工作 7—8 月 1.举办新任教师适岗培训班 2.举办班主任培训班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4.举办理科教师普通话培训班 5.组织教师申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测评 9 月 1.XX 县“三名计划”(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工作坊建设指导培训 2.送教下乡活动 10 月 1.组织教师申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测评 2.送教下乡工作 11 月 1.督查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情况 2.搞好送培到县工作 3.送教下乡工作 12 月 整理档案材料、总结年度工作

推荐访问: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湖南省 中小学教师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