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4篇

时间:2022-09-08 11:30:05 来源:网友投稿

2022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4篇2022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802022年第01期·浙江经济 文/孙立英寿志军周波近年来,临平区立足“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4篇,供大家参考。

2022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4篇

篇一:2022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2022年第01期·浙江经济

 文 / 孙立英 寿志军 周波近年来,临平区立足“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总体目标,以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为牵引,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进,打好产业融合增效、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环境提升组合拳,努力打造江南水乡乡村振兴样板。2020年,临平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17元,是2015年的1.5倍,增速连续14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6︰1,城乡差距位于省市最低行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系统谋划政策机制,着力构建“四梁八柱”临平区建立健全“区委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统筹、镇村组织实施、部门合力共为”的乡村振兴推进机制。坚持“一盘棋、一张图、一本账”的“三个一”原则,系统谋划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出台“强村富农20条政策”“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人才活力强区”“农村建房解困三年行动计划” “大运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计划”等系列政策,推出“强村贷” “富农贷”“经营贷”“流转贷”“安居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对村级留用地开发和抱团发展、土地流转创、乡村建设和运营、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农业“双强”、引培经营主体、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和保障,构建起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增效临平区深入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完成温室甲鱼关停整治和黑鱼退养转产,全面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技术与模式,扎实开展“肥药双控双减”,建立农业废弃物处置长效机制,获评全省首批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大运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一带一核两区三链多点”的园区空间布局,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着力提高科技水平,获评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坚持产业融合增效,着力产业链延伸和美丽经济转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农文旅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例如塘栖枇杷通过产业链打造,打通美丽经济转化通道,形成独特的枇杷经济、枇杷文化和枇杷生态,2021年枇杷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5.21万人次,累计实现营收2.19亿元,辐射带动50余个行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创建美丽乡村“临平样板”

 政村,带动村民1万余户,成为农民致富的一颗“金果子”。目前,临平区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7家,全区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4.7亿元,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下一步,临平将围绕大运河主干以北和运河二通道两侧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建设“产业集聚、三产融合、园村一体、要素集成、机制灵活、效益明显”的大运河现代农业园区。到2023年,实现园区农业总产值6.2亿元以上。着力构建业态丰富、功能多样、链条完整、联结紧密的产业发展体系,全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收入年增长10%以上,基本形成现代都市和生态农业蓬勃发展、优质高效、利益共享的产业融合新格局。集成改革综合施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临平区通过集成改革,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综合实施“留用地开发+经营项目+抱团发展”“盘活存量+竞拍交易+数智监管”“土地流转+村建民用+产业发展”“村庄经营+职业经理+两进两回”“党建引领+政策扶持+金融服务”等五法,构建起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增收机制、运营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村庄运营机制和要素保障机制等五项机制,有效破解帮扶合作模式单一、集体资产低效运转、局部区域增收不平衡和资源分散零打散敲等问题,实现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全区征地率30%以下的村社,同比例安排留用地额度266亩;招聘村庄职业经理人5名;完善线上产权交易体系,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提升。下一步,临平将全面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五法,进一步完善五项机制,建立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渠道。到2023年,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560万元以上。全面消除12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推动全区产业平台、国有公司与镇街分片区结成战略合作新模式,构建全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新机制,打通“城—镇—村、产—村—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通道。到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000元以上,其中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0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58以内。一村一案落实布点,破除农村建房难题临平区属于典型的水乡风貌,人多地少。针对区内住房困难户的实际情况,临平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研究出台《临平区农村住房解困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住房困难户分类,落实“一村一方案”,统筹空间布局布点,确定42个村的规划布点区块,明确全部2073户建房困难户解困途径。2021年已报农转用211户,另有常规渠道全区报批农村建房344户。在审批上,推进区“农民建房一件事办理系统”建设,构建“联审联办”审批模式,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带图审”。在监管上,加强风貌管控和施工管理,研究制定《农村建筑工匠积分和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和监督管理,制定农村建房设计通用图集200套。在帮扶上,提高标准,对拆除重建的,特困家庭、低保家庭补助30万元/户,低边家庭补助20万元/户;对维修加固的,特困家庭、低保家庭补助 17万元/户,低边家庭补助15万元/户。对于其他需治理改造的农村危旧住房(主房)困难家庭,补助标准较之前翻一番,按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分别给予6万元/户、4万元/户补助。同时给予金融支持,推出建房“安居贷”产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塑造全域美丽家园临平区坚持生态导向、环境立区战略,全域塑造新时代美丽家园。打好乡村底色,以村主要道路沿线、拟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区域为整治重点区域,以无暴露垃圾、无不雅(违法)建筑、无乱停乱摆、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挂“五个基本无”为整治标准,开展全区农村基础环境大整治,累计整治自查问题合计9159件,已整改8575件,整改率93.6%。提升乡村成色,围绕“一园引领、两核驱动、十村未来、多点精致、全域美丽”总体布局,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引领,以塘栖丁山湖核心圈、运河街道北片核心圈为两核,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打造10个“五化十场景”的未来乡村,建设一批突出水乡韵味的特色村。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省级景区村庄3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个和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美丽乡村规划保留建制村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空间形态。下一步,临平将在做美做精乡村面貌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农村建房解困和基础环境整治。到2023年全面解决全区建房困难户建房需求。全面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全域扩面提升工程,到2023年,累计完成扩面项目300个。推进美丽乡村核心示范片区建设。到2023年,全区重点建成塘栖丁山湖核心圈示范片区和运河北片核心示范片区两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每年启动创建2-3个未来乡村,打造“两山”理论平原水乡转换标杆和现代版田园牧歌。(作者单位:杭州市临平区农业农村局)

篇二:2022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2022 年 年 x xx 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扎实推进全乡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助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xx 市农村人居环境“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x 办〔2021〕xx 号)、《xx 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无一全”标准》(x 农居办〔2021〕x 号)、《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建设 xx 美丽宜居乡村的工作方案》、《xx 市农村人居环境“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x 办发电〔2021〕xx号)、《2022 年 xx 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精心部署、集中行动、全民参与等方式,以创建“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团寨、美丽庭院、美丽公路、美丽溪河”示范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积极争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乡镇,奋力建设“净、绿、美”新农村。大力实施“个十百千”美丽创建行动,力争成功创建美丽示范村 2 个(苏宝顶村、水口山村)、美丽团寨 7 个(各村一个)、美丽庭院 21个。计划完成农村户厕改(新)建 102 个,完成无害化公共旱厕

 改造 2 个。彻底改善我乡农村人居环境,使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明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达到“六无一全”的标准。

 二、整治提升内容及措施 (一)集镇 1 1 、及时清运垃圾。增加集镇保洁员,加强集镇环保力量,对集镇主要街道、背街小巷、河道等实行分区域包干到人全天候保洁到位,垃圾桶及勾臂箱专人管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开展河道平整工作,组织对集镇到 xx 村槐树脚河道进行清淤。通过全覆盖、拉网式的垃圾“清零”行动,对溪流、沟渠、卫生死角、积存垃圾等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加强宣传及巡查,杜绝垃圾、秸秆焚烧现象。

 2 2 、规范污水排放。集中对集镇的污水管网和明沟进行完善,计划新建排水明沟 3 处,疏通暗渠涵管 2 处,确保无乱排乱倒乱流等现象。

 3 3 、规范车辆摆放。按照集镇规范化建设要求,加大对车辆摆放秩序的整治力度,增设停车位。在 xx 中心学校对面及 xx 村部前(高速公路高架桥下)征地修建停车坪,规划停车位。同时,在集镇设置抓违章探头,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违章处理。

 4 4 、规范广告招牌。全面整治非法广告,组织人员对集镇现有“牛皮癣”进行全面清理。设置广告宣传专栏,做到不乱贴乱挂乱画,坚决根治“牛皮癣”。宣传动员集镇门店实行“一店一牌”。

 5 5 、注重房屋内外清爽。对集镇五六十年代的破旧门店(产权归属 xx 村中街组)进行拆除,新建休闲广场。对集镇上的废旧汽车客运站进行改建,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换新颜。积极争取项目对集镇农贸市场进行改造,使农贸市场更加规范化。对集镇乱搭乱建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拆除集镇违规菜园围栏、拆除 xx溪流域河道乱搭乱建(鸡棚、鸭棚)。通过开展评比、宣传“门前三包”责任,引导集镇门店、住户对房屋内外环境进行清洁,将杂物堆放整齐,做到干净清爽。

 6 6 、有效治理市场。对市场进行修缮,设立钢架棚。规划用地,市场区域设计为下面建市场,上面建房屋,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加大巡查力度,严禁出现占道经营,消除马路市场。加强市场卫生管理,实行归类分区管理,安排专人清理市场垃圾。

 7 7 、确保道路整洁通畅。修整破损沥青路面,对道路两旁的杂草、排水沟的淤泥杂物进行集中清理。同时,对集镇居民的畜禽散养行为进行规范,做到畜禽集中圈养。

 8 8 、做好绿化亮化环保。实施亮化环保:对绕集镇路、集镇中心和主要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实施绿化:因地制宜,见缝插绿。

 9 9 、保持厕所清洁实用。对集镇现有的公厕进行安排专人打扫,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确保集镇无一个旱厕。

 10 、突出 x xx 特色。结合 xx 乡特色,争取项目资金,对集镇临街面进行风格统一改造,建设具有 xx 文化韵味的特色乡镇。

 (二)村庄 1、开展规划编制专项行动 xx、xx 两个美丽示范村庄 4 月底完成《村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规划》编制,明确目标任务、项目重点、资金来源、建设时序。

 2、开展露天粪坑、临时棚厕、农村旱厕治理行动 (1)大力推进农村改厕。一是按照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标准规范,积极宣传动员农户改厕,采取应改早改、愿改尽改,全面落实“首厕过关制”,实施厕屋黑灰水分离,开展旱厕清零行动,实现村内无一个旱厕。二是对公共旱厕做到应该尽改。

 (2)落实厕所维护管理机制。一是对辖区户厕开展全面摸排,建立问题台帐,限期进行整改,实行销号管理。二是村公厕进行安排专人打扫,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

 3、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 (1)开展河道治理行动。各村要组织两委干部、党员、河道保洁员及志愿者对辖区内河流进行定期清理。一是清理水面漂浮物,加强宣传,杜绝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溪流之中。二是对黑臭水体进行摸排整治,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小型湿地项目改造。三是对农户院落沟渠、排水沟进行硬化。四是开展禁止电鱼、网鱼行动,同时,投放鱼苗保护水域生态。五是拆除溪河流域河道乱搭乱建(鸡棚、鸭棚)。

 (2)落实“河长制”管理机制。一是对村内所有小微水体环境综合整治纳入河长制监督管理考核责任体系,建立以驻村领

 导为责任领导,挂牌整治的长效管理体制。二是建立“河长+河道保洁员”机制,由乡村两级河长带头开展巡查,尤其是向河道倾倒建筑垃圾、私自排放生活生产污水及私搭乱建违规占用河道行为立即制止,列出问题清单,限期整改,确保河流通畅清爽。

 4、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用行动 (1)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一是设立村庄“清洁日”,坚持集中整治和持续整治相结合,聚焦辖区内村组、道路、树丛、田地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的垃圾集中清理整治,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积存垃圾,实现公共区域做到“六无一全”,农户屋内屋外做到“八个整洁”。二是对乡村道路进行全面整治,实现公路用地无堆放物、无障碍物、无垃圾。三是督促垃圾及时清运,同时,动员群众垃圾投入配备的垃圾桶中,不乱扔乱倒,杂物摆放整洁有序,基本消除房前屋后的垃圾堆、杂物堆。四是配置分类垃圾桶,宣传垃圾分类投放。五是加强巡查,严禁焚烧垃圾、秸秆。六是消除遗留的垃圾焚烧炉和清理非正式垃圾堆放点,确保无垃圾焚烧和长期未清运现象。七是每村选定一个建筑垃圾集中处置点,设立标识牌,引导群众不乱倒建筑垃圾,倒入指定处进行集中掩埋。八是定期组织对村庄、道路杂草进行清除。九是动员家禽圈养,道路、房前屋后无畜禽粪便。

 (2)完善清扫保洁机制。各村对辖区内卫生区域(含勾臂箱、垃圾桶)进行责任细分,村组干部、保洁人员定点定人定责,严格落实保洁员考勤制度,开展好日常清扫工作。各村将村、组、户划分若干微网格,发动党员干部、热心群众、志愿者对人居环

 境整治工作进行广泛宣传,督促各户做好门前三包工作,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大会战,高标准完成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任务。

 5、开展农村废弃杂屋拆除行动。

 (1)全面开展“房屋清爽”行动。一是对残垣断壁、废弃畜禽圈舍、废弃厕所、废弃仓库、废弃空心房等建筑物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实行销号管理。二是广泛动员党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并发动村民对危旧房、闲置房、残垣断壁等有碍观瞻的“空心房”(有文物保护价值的予以保留),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坚决依法依规拆除,三是严格把住违规建房,从严管控切坡建房,严防一户多基。四是拆除违规农业设施用地,进行复垦复绿。五是拆除废弃杂棚和乱搭乱建。六是全面整治马路沿线及村庄外墙立面各种张贴、喷涂的非法广告、“牛皮癣”、废弃宣传标语、横幅。七是全面清理非公路标志标牌,对破损、不规范标牌进行拆除、维修或更新设置。

 (2)着力提升村庄整体风貌。一是充分利用闲置空地进行绿化,实现村内无一块裸露泥土,能绿化的地方全绿化。二是河道溪流沿岸种植苗木,美化村庄。三是实施“亮化”工程,对村域太阳能路灯安装及使用情况进行排查,对损坏的太阳能路灯及时报修,对夜间照明不足的路段上报计划增设路灯。四是落实“雪亮工程”,在村主干道路口安装监控,建立环境整治智能管理。

 (3)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采用地方本土元素,保护和延续村落风貌。一是保留白水洞和禾梨坪村落原生态风貌,注入旅游

 元素,发展 xx 乡村旅游,二是保护 xx 古村落,弘扬梯田农耕文化。三是保护小溪“茶马古道”旧址,发展商道文化。

 6、开展裸露泥土治理复绿行动 一是各村开展裸露泥土地块调查,建立治理台账。二是对乡村两级主要干道两边采取撒草籽、栽树、种花草等方式落实绿化、复绿措施。三是实行“门前三包”明确农户房前屋后的裸露土地由农户负责,公共区域、无明确责任主体的裸露土地由辖区街镇、村组负责。

 7、开展畜禽圈养行动 一是苏宝顶村、水口山村引导农户合规搭建畜禽养殖围栏、场棚,实施畜禽养殖“归圈”整村推进,从农户居住集中区逐步推开,杜绝畜禽散养现象的;二是其他村在入村主干道、村部周围及人口集中区实现畜禽圈养。

 8、开展乡风文明提升行动风 (1)开展文明新风宣传。一是召开屋场会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宣传。二是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组规民约》。三是过装订固定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播放村村响广播、入户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作用,规范村民行为。

 (2)开展文明评比活动。一是各村以户为单位开展“美丽庭院”“最清洁户”“文明家庭”“美家美妇”等评比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形成村美人和的农村新风尚。

 二是以组为单位开展“最美村民小组”等评比活动。三是各村要针对评比结果召开表彰会,发放一定的物资奖励调动村民积极性。

 9、开展村庄“微改造”行动 一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适度拆、精致改、全面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竹木、土砖、鹅卵石等乡土材料,因地制宜对农村道路、沟渠、墙垛、栅栏及其他空间建立符合乡土风貌的微景观。二是加强村庄绿化、亮化工作,确保行政村内有一处以上公共休闲绿地可供村民时用。

 10、开展“个十百千”创建行动 一是各村集中力量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积极创建“美丽团寨”,xx 团寨、xx 团寨、xx 团寨、xx 团寨、xx 团寨、xx 团寨、xx 团寨。二是各村按照“六美标准”,积极引导农户创建“美丽庭院”。

 三、保障措施 1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 xx 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 xx 任领导小组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xx 为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肖振宇兼任办公室主任,黄健强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干,负责日常事务。

 2 2 、用好“一核四治”抓手。建设“一核四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核心”引领把准方向,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整治各环节;以“自治”提高责任性,将人居环境

 整治纳入村规明约、组规民约,引导村民发挥自主性;以“法治”实现强制性,依托乡贤理事会会发挥“乡贤力量”推动环境整治,设立“乡贤基金”,进一步推动村庄道路提质改造、公共休闲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美化、提升村容村貌等工作;以“德治”培养习惯性,依托乡风文明理事会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文明评选活动,激励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整治行动。以“智治”提升便捷性,发挥“雪亮村庄”监控环境整治。

 3 3 、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微网格”。以“微网格”为重要抓手,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微网格,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领群众参与周边环境清理,网格划分做到连片到户,不留卫生死角。结合清洁日、党员主题活动日,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4 4 、常态化开展评比工作。积极开展比学赶超打擂台评比活动。乡对村重点检查人居环境整治责任落实情况,并根据细则现场打分。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严重滞后,经多次提醒仍无明显改观的村通报批评并对主要责任人予以谈话提醒。村对组、户重点检查人居环境农户“八整洁”、“门前三包”责任落实情况,对“美丽庭院”、“最清洁户”等给予奖励,对卫生不达标的农户进行宣传劝导,督促整改到位。

 5、保障工作经费。

 (1)集镇:投入 xx 万元/年用于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村庄:除了市里下拨的人居环境工作经费外,乡里再从公用经费里拿出钱进行投入,其中,xx 村 xx 万元/年,其它

 六个行政村各 x 万元/年。

 6 6 、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村村响、微信群、宣传栏、宣传单、乡村两级会议等,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先进典型。注重发挥村级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参与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良好格局。

 7 7 、严格督促落实。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领导小组将按照“xx市 2022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农村社区)考评细则”每月进行考评督查,对考评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整改。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将从严进行追责问责。

 xx 市 2022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农村社区)考评细则 序号 评价指标 分值 评分标准 自查 得分 考评 得分 1 规划编制专项行动 (3 分)

 3 ...

篇三:2022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22 年乡村建设行动“千村示范”创建工作方案

 为全面推动乡村建设,不断探索新路径,以乡镇为主体开展示范村创建“谈思路、比创新、亮成果、树典型”比创,推出新举措、实现新突破,全力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以示范村创建带动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根据省《2022 年全省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坚持“巩固一批、创建一批、提升一批”总体思路,滚动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示范创建带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发展能力、提升乡村建设成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以村庄分类布局成果为基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统筹谋划、综合设计、因地制宜推进示范创建村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避免短期行为。

 ——坚持长远发展,宜居宜业。既考虑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注重方便就业。以跨界、迭代、互渗的新理念,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把一产和二产融合起来,发展好农产品加工业;把一产、二产和三产

 融合起来,发展好现代农业服务业;把一产和三产融合起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最大限度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逐步实现生活富裕。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强化市县政府主体责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集体和农民等多方共建共管共享格局。注重彰显农民主体,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从改善环境到培植产业,广泛发动引导组织农民参与,赋予农民主动权,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坚持日常管护,长效管理。按照“合理区划、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层层督导”原则,落细网格化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卫生日常保洁、垃圾清运、检查评比等制度机制,落实专职保洁队伍和专项经费,推动示范创建工作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

 ——坚持多措并举,改善观念。围绕建设善治乡村,不断健全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村规民约、群众评议、老干部监督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生活观念、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三)工作目标。2022 年继续坚持“九有六无”创建标准,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村 1000 个以上,其中重点边境村 119个、脱贫村 295 个。

 二、工作任务 (一)巩固 2021 年示范创建成果。

 1.建立省市县三级验收机制。对照“九有六无”标准,各地要在省级“千村示范”创建抽查验收前,视疫情防控形势适时组织一次自查核查“回头看”,县级自查全覆盖,市级复验比例不低于 50%。省级计划在 2022 年 6 月底,按照 10%的比例进行抽查验收,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予通过并在全省通报。

 2.建立常态化督导暗访机制。对 2021 年度创建的示范村,采取暗访、回访等方式加强“事后”监管,县级注重日常巡检,对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市级采取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县(市、区)交叉互检等方式,不定期对“千村示范”创建成果进行检查;省级将从 2022年开始,对以往年度创建村不定期进行督导暗访,发现重大问题或明显反弹的,给予摘牌处理并在全省通报。

 3.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做到“四有”:有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管护制度;有队伍,建立相对固定且与工作量相匹配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机制;有投入,县级建有常态化投入保障机制;有监督,充分发挥老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群体及社会志愿力量作用,监督并维护巩固创建成果。

 (二)滚动实施 2022 年示范创建工作。

 4.突出村庄规划。探索以乡镇、重要片区为单元的村庄规划编制模式,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杜绝短期创建行为,实现创建村规划编制全覆盖,并将报批后的村庄规划数据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5.突出整体布局。继续坚持以省会城市、市县城区周边及重点镇为中心,以国省干线公路、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活跃等区域为辐射,对接“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打造引领示范带、示范片区,注重凸显连点成线创建效果。

 6.突出农民主体。紧紧围绕激发农民参与示范创建内生动力,在创建村全覆盖开展“干净人家”评选活动,全覆盖建立“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全覆盖建立“十户一组”网格化管理机制,全覆盖发挥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科技小院载体作用,着力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自觉参与示范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持续集聚示范创建合力。

 7.开展“示范创建+”活动。集聚发展改革、司法行政、卫生健康、住房城乡建设、科技、水利、生态环保、林业草原、畜牧、农科院等省直有关部门合力,在“千村示范”创建村中打造一批具有单项或多项行业领域重点工作引领的示范村。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加强同妇联、团委、工会、科协等群团组织以及志愿帮扶等社会力量的沟通协调,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让更多资源向创建村集聚,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社会参与度。

 8.做好示范创建结合文章。充分结合村支部领办合作社、乡村旅游重点村、美丽村庄试点村、宜居农房改造试点村等试点建设行动,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推进共同创建;注重将“千村示范”创建与乡村建设行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 “十大产业集群”

 发展和“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等有机结合,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将创建村打造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承载地。

 三、保障措施 (一)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推进示范创建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不断压实市县主体责任,确保“千村示范”创建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中省直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倾斜支持示范创建工作,强化与同级乡村振兴部门的联合互动,共同开展好“示范创建+”活动,努力将示范创建打造成为部门重点行业工作的载体、平台和抓手,形成各具特色的样板和典型,引领带动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财政投入、统筹整合、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千村示范”创建投入机制,切实强化创建资金保障。按照中央和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规定要求,用足用好衔接资金中安排的 10 亿元示范村补助资金,撬动用好用活地方财政资金、政府债券资金、部门帮扶资金、金融贷款和社会资本,加大对重点边境村发展建设投入,力争将其建设成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并引导带动重点投向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重大民生工程,重点支持集中连片、园区和全链条产业发展。以县级为平台,按照“统筹安排、集中投入、专款专用、形成合力”的原则,继续整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交通运输、农村水利、农村电力、医疗卫生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向创建示范村倾斜,省直相关部门要协同发力、优先支持,合力推进示范创建工作。

 (三)落细推进举措。要高效运用“五化”工作法统筹推进落实,各市县要围绕职责构建、政策制定、进度安排、督促检查等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建立创建村短板弱项、一户一策等任务清单,制作流程图、作战图,编制创建标准手册和创建及验收标准指南,制作村级创建推进模板和到户创建推进模板,明晰重点任务、细化责任分工、狠抓举措落细落地落实。

 (四)强化宣传引导。在省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开设“千村示范”创建专栏,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介载体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突出示范引领,重点对探索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多渠道、广视角进行宣传推介,营造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和全社会关注参与的浓厚氛围。灵活采用现场会、推进会、培训会、观摩会等各种形式,充分展示创建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各级干部推动“千村示范”创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篇四:2022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诸暨市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 年)为高质量推进我市未来乡村建设,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2〕4号)、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未来乡村创建成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浙农社发〔2022〕2 号)等文件精神,在全省打造未来乡村试点“诸暨样板”,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市第十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四五”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主要标志,以党建为统领打造“三化九场景”,推动“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奋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高地,因地制宜地建成一批“诸暨味、西施韵、活力劲”的“未来乡村”。(二)工作目标自 2021 年下半年起,率先启动枫桥镇杜黄新村省级未来乡村试点村建设。自 2022 年开始,全市每年建设 4 个左右的省级未来乡村,梯次培育 5 个左右的县级未来乡村。至 2025 年,全市建成 20 个以上省级未来乡村,培育 25 个以上县级未来乡村。

 -3-梯次推进,逐步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具有诸暨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二、工作任务(一)打造未来产业场景。全面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品牌强农行动,力争农业亩均产出达 1 万元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93.1%,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86.62%,社会化服务水平 70%。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养生养老、文化创意、运动健康、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每个创建村培育 1 个主导产业、培育 2 个左右家庭农场、成立 1 个以上产业合作社、每年培育农创客 5 名、每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5 名左右、每年实用人才培训 50 名左右。开展“两进两回”行动,推动科技、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青壮年人口占比逐年提高。至 2025 年,20 个左右未来乡村争取引入乡贤、青年、科技人员、工商业主200 人左右;盘活闲置宅基地 200 亩,激活农房 500 幢;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结合先行村培育工作,确定创建村村庄品牌、农产品品牌、节庆活动品牌,举办农事节庆、美食节、音乐节等活动。每个创建村引入运营团队开展专业化运营。创建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高于 100 万元,在创建村建立土地入股等利益联结、共享发展模式,推进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每个创建村组建强村公司。(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4-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文广旅游局、供销总社。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二)打造未来风貌场景。健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农村特色风貌规划”乡村规划建设体系,严守国土空间“三条红线”底线,坚持以“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引领,加强乡村设计与风貌管控,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加强对新建农房式样、体量、色彩、高度等的引导,迭代优化农房设计通用图集。着力打造美丽河湖、美丽山塘、美丽庭院,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枫江明珠 榧香古镇”等省级县域风貌样板区为抓手,推进未来乡村与未来社区,美丽乡村与美丽城镇等工作深度融合,着力增强“重要窗口”的风貌辨识度。每年做好 5 个左右未来乡村创建、1-2 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到 2025 年完成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省级库内村庄全覆盖;完成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创建工作。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农村公厕完成改造提升,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按照“环境卫生整洁美、庭院布局特色美、文明和谐家风美、种树栽花景致美、自主管理长效美”的“五美”要求,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村 20 个,示范户 10000 户。着力打造美丽河湖 4 条、美丽水站 1 座、美丽山塘 20 座。(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水利局、妇联)(三)打造未来文化场景。深化文明实践,全面提升关爱基金、全城志愿运行质效,巩固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统筹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贤馆、百姓戏台等公共服务空间。等级幼儿园、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设施全覆盖。根据创建村

 -5-建设需求,依托乡镇成人学校(社区学校)建设农民学校、老年学校(学堂)、家长学校等建设工作。设立高校、艺术团体的实践基地。加强对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多元化乡土人才培育。配备乡村文化专员,有一支及以上特色文化队伍。建立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档案。塑造村晚、村歌、村运等乡村文化品牌。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 50 次,每年评选出 10 户市级文化示范户和 20 位乡村文化能人,每村配备1 名文化专员,1 支文化队伍。结合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弘扬二十四节气等农耕文化。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积极争创绍兴市级以上文明村。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送课下乡活动,不少于 100 场。(责任单位:宣传部、文广旅游局、教体局、农业农村局)(四)打造未来邻里场景。依托文化礼堂、村民活动中心、公园、祠堂等场所,按照空间集中和分散、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乡村配套设施,配置涵盖公共服务、普惠服务和商业服务等业态的乡村生活圈,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创建村要与周边乡村联动统筹建设功能复合、开放共享的综合服务型邻里中心。制定邻里活动年度计划,定期组织休闲娱乐、习俗文化、科普宣传等邻里活动,每年不少于 10 次。邀请专业老师、挖掘乡村能人,引导村民开展书画、棋艺、舞蹈、运动等社群活动,激发乡村生活活力和趣味。构建贡献、声望等积分激励机制,引导村民参与邻里活动,鼓励实施物质、精神双奖励。定期为优抚对象、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帮扶关爱服务。在村规民约里融入邻里关爱、道德文明、村庄共建等内容,定期

 -6-开展村规民约主题宣传活动,对“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进行表彰宣传。将村规民约内容与积分体系联动。(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教体局、宣传部、民政局、商务局)(五)打造未来健康场景。加强农村医疗设施规范化建设,建设乡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建立村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全农村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安全饮用水保障、病媒生物防制等达到较高水平。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单苗单剂次接种率保持在 90%以上。设有远程网络诊疗平台,或在乡村卫生室设置远程医疗诊室,提供名医名院远程诊疗服务。推进智能化终端服务应用落地,建设“智慧健康站”,配置紧急医疗救援服务。建有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健身、休闲共享空间、球类场地等场所设施;配置室内、室外健身点。每年开展 2 次及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建立养老补贴制度,落实高龄津贴。创建村全面建成高标准的“爱心食堂”,到 2023 年,爱心食堂覆盖全市 70%村社。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生活远程关注、健康动态监测、意外紧急呼叫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加强婴幼儿养育照护设施建设,提供托育服务。完善幼儿活动的室内外空间及配套,设置儿童游戏场所,提升家庭育儿水平。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照护机制。依托“浙里善育”数字化平台,搭建育儿一件事掌上服务平台;提供照护课程。(责任单位:卫健局、民政局、大数据中心)(六)打造未来低碳场景。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修复。开展“一村万树”做法。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处理设施出水全达标,经营产生的污水、油烟达标排放。生活垃圾

 -7-资源化利用全覆盖;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利用,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系统,推动建筑节能。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推广生态农场等低碳农渔业模式。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推行农村公厕“所长制”,积极落实星级农村公厕及示范公厕创建任务。(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局、建设局)(七)打造未来交通场景。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通村公路达到双向车道以上。村内支路发达,普遍实现车行入户。因地制宜设计乡村慢行系统,建成 5 分钟步行可达的绿道网。城乡一体公交网络覆盖到村,公交班次合理。提倡绿色低碳出行,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利用空余场地、道路周边、农户庭院等,科学布设停车场(位),户均车位数达到 1 个以上。设有快递寄送点和智能快递柜,寄取快递不出村。结合丰收驿站、益农信息社、农资店等设置农产品物流专线,畅通农产品外销通道。(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商务局、供电局)(八)打造未来智慧场景。加快乡村新基建,实现高速光纤网络、5G 移动网全覆盖。建设乡村气象、水文等数据实时发布和零延时预警应用,实现农村应急广播、“雪亮工程”全覆盖。提升“一网通办”效能,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向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延伸应用,实现 100 个高频民生事项基层可办。依托“浙里兴村共富”应用场景,发布村级各项事务和通知信息。定时提供线上办事培训服务,并提供日常咨询指导服务。将村镇规划数

 -8-字化,构建村落公共基础设施、村民住房、农田数据库,做好省厅统建“未来乡村在线”应用贯通使用,动态监测村民住房安全、农田生产灌溉等基本数据等。每个未来乡村在浙里办——我的家园访问量达每周 500 人次以上,鼓励各乡村创建 1 个以上特色场景并上架落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数字场景落地,以及农村公厕“小程序”。至 2022 年底前实现 200t 以上污水设施出水在线检测。做好农产品数字化监管和诸暨市“农培促富”数字应用推广使用,按照创建村实际,做好榧香诸暨等特色应用使用,积极申报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壮大社交电子商务新业态。以网络直播、短视频、云旅游等方式发展智慧乡村旅游,完成村庄智慧旅游电子讲解设置。(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发改局、政务服务办、经信局、大数据中心、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商务局、水利局、气象局)(九)打造未来治理场景。村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年龄结构合理。“三会一课”等制度健全,党组织日常活动有效开展。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创建清廉村居。深化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治理中的创新运用,推进杜黄新村等示范点建设,打造党建统领的“枫桥经验”乡村振兴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诸暨经验。完成上级下达的善治(示范)村创建任务。设有警务室、法律服务工作室,加大普法力度,规范提升全科网格建设。每个村设立 1 个公共法律服务点,配备 1 名法律顾问,加大法律服务和普法力度。实现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云监管、“三务”(党务、村务、财务)云公开全覆盖。动员引导

 -9-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未来乡村建设,以群众满意度为根本指标,村民满意度在 80%以上。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新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以“除险保安”专项行动为载体,开展平安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大力整治乡村道路交通、药品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社会治安动态防控力,持续深化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完善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全面建立防汛防台、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农村消防、安全生产、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服务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责任单位:政法委、组织部、民政局、农业农村局、司法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局)三、工作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引领,吹响未来乡村建设“冲锋号”,把党建统领贯穿于未来乡村建设各场景之中。加强组织领导,由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在市农业农村局设办公室。各镇乡(街道)、市级相关部门要按职能分工(详见附件)主动配合、密切协同,打好“组合拳”、形成“聚合力”。(二)强化统筹谋划。统筹抓好未来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文明城市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程,统一谋划、同步推进、统筹运营、协同打造;统筹抓好未来乡村与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协同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发挥好“千万工程”的龙头带动作用,利用好美丽乡村和数字乡村建设

 -10-成果,坚持上下谋划“一盘棋”、全面作战“一张图”。(三)强化要素保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统筹各级各类资金和配套政策,支持未来乡村试点村建设,未来乡村建设项目由属地实施,奖补资金由财政或者国有企业保障;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参与,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资金要素保障。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建设未来乡村,充分发挥宅基地改革试点优势,把宅改产生的指标优先保障项目村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用地计划,落实“5%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振兴”的保障政策。(四)强化落地落实。坚持目标引领,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大的格局,对诸暨未来乡村的探索与实践开展理论研究。开展常态化调查研究、分析研判...

推荐访问:2022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浙江 示范村 创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