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6篇

时间:2022-09-21 10:30:05 来源:网友投稿

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6篇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一、阅读生活垃圾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6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6篇

篇一: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

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7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时间:40 分钟 一、阅读生活垃圾分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垃圾分类的意义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污染。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垃圾还可以减少危害。

 3.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 40 亿个,方便面碗 5亿~7 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 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 600 千克的柴油。回收 1500 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 1200 吨纸的林木。

 在垃圾成分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被视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 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应不低于 33%。

 【材料二】生活垃圾分类及投放

 图一

 图二 【材料三】为了解辖区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知晓情况,某居委会从不同人群中各选了 100 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人群 调查情况 知晓情况 占百分比 小学生 很了解 59% 知道一些 26% 不知道 15% 中学生 很了解 72% 知道一些 21% 不知道 7% 中年人 很了解 24% 知道一些 31%

  不知道 45% 老年人 很了解 9% 知道一些 42% 不知道 49% 1.生活垃圾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2.下列垃圾投放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乐瓶——可回收物 B.橘子皮——其他垃圾 C.烂菜叶——厨余垃圾 D.废日光灯管——有害垃圾 3.下列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可以使垃圾量减少一半以上。

 B.生活垃圾近三分之一可以被直接回收利用。

 C.用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不仅占用土地,还污染环境。

 D.1500 吨废纸可生产出 1200 吨纸。

 4.请从材料三中概括出两条居民对垃圾分类知晓情况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放学回家,奶奶递了一杯从外面买来的珍珠奶茶给她,她尝了一口,发觉变质了,想把它扔进垃圾桶里,她该怎么做才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是某居委会工作人员,为使“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南靖土楼景区游览图”,完成练习。

 1.游览图显示南靖土楼景区共有(

 )个土楼群。

 A.一

 B.两

  C.三

  D.四 2.亭亭由厦门到南靖土楼景区游玩,途中经过(

 )。

 A.梅林镇

 B.河坑 C.石桥村

 D.南靖县城 3.李丽一家自驾从龙岩到南靖土楼景区游玩,他们把轿车停在(

 )旁的停车场比较方便。

 A.和贵楼

 B.德远堂 C.田螺坑土楼群

 D.怀远楼 4.下列游览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怀远楼——和贵楼——德远堂——云水谣古道

  B.怀远楼——和贵楼——裕昌楼——田螺坑土楼群 C.河坑土楼群——德远堂——裕昌楼——田螺坑土楼群 D.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裕昌楼——云水谣古道 5.如果你到南靖土楼景区游玩,最想了解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这张“南靖土楼景区游览图”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突破卷 一、1.可回收物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2.B 3.B 4.示例:①辖区内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垃圾分类了解程度差别很大。

 ②应加强对辖区内的中老年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5.示例:先把杯里的液体倒入下水道,再把固体物倒入厨余垃圾桶,最后把一次性杯子和吸管投入可回收垃圾桶里。

 6.示例:①可以动员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对家人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

 ②印发垃圾分类宣传单,由居委会成员分片入户宣传。

 二、1.C 2.D 3.D 4.C 5.示例:①泥土筑成的土楼为什么能经历几百年风雨不倒? ②当年劳动人民是用什么办法建起这样的土楼的? 6.示例:①为了帮助游客看懂图,需设置图例。

 ②公开景区咨询电话,给游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检测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9 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处.境(chǔ)

 间.断(jiàn)

 B.氛.围(fēn)

 暂.时(zhàn) C.坚劲.(jìn)

  瘦削.(xuē)

 D.徘徊.(huí)

 参与.(y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鞭炮 盲人 截然不同

 B.凄谅 灵感 焉知非福 C.寄脱 洗澡 不可思仪

 D.挪移 唯恐 悬灯结采 3.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轮

 B.轫

 C.藤

 D.囚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头晕目眩”的“眩”的读音是“xuàn”。

 B.“见微知著”的“著”意思是著作。

 C.“鼎、贩”的音序分别是“D、F”。

 D.“揉搓、惆怅”两个词结构相同。

 5.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气无力

  两面三刀

  恐惧万分

  心平气和 B.聚精会神

  垂头丧气

  诚心诚意

  一视同仁 C.不慌不忙

  怒气冲冲

  喜出望外

  鄙夷不屑 D.专心致志

  锲而不舍

  全神贯注

  坚强不屈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逆”的甲骨文像一个头朝下的人,本义是“顺”,引申为“违背、反对”等义。

 B.“腻”字右边的“贰”是“双重的、额外的”等意思,因此,“腻”字的本义就是“两个月”。

 C.“忧郁”与“忧闷”,“恐惧”与“恐怖”是两组近义词。

 D.“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这句话中的两个“赤裸裸”的意思完全相同。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弈秋诲.(教导)二人弈

 B.及.(到,到了)日中则如盘盂 C.为.(为了)是其智弗若与

 D.孔子不能决.(判断)也 8.下列诗句对应的节日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元宵节)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经过科技人员夜以继日....的实验、攻关,这项技术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B.同学们听了他的话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晓阳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跑。

 D.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

  10.用一个字写出画横线部分所强调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我们”跟父亲分别得(急)。

 B.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日子过得 (快)。

 C.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春节开始得(忙)。

 D.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张思德同志死得(值)。

 11.赵孟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下列哪幅图是他的作品?(

 )

 12.下列句中画线的文字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里没有外人,你用不着遮遮掩掩的,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B.这件事情别人都觉得我做得好,只有你总说这不好那不好,真是“鸡蛋里挑骨头”。

 C.只有善于吸取教训,才能积累人生的智慧,正如俗话所说“吃一堑,长一智”。

 D.班里竞选班长,没想到一向默默无闻的他居然报名了,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13.对下面这段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疾而速”是我国文化上的一项哲学高标,对于当今人们的忙迫症可以说是特效药。你以忙碌困我,我从容以对,不疾不徐,一派闲适风采。试想诸葛武侯坐小车、挥羽扇,指挥三军的从容不迫;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试读他“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名句,中华文化之高贵,就在于此!

 A.“不疾而速”是哲学高标。

  B.诸葛武侯从容不迫指挥三军。

 C.当今人们的忙迫症的特效药是“不疾而速”。

 D.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但心不乱。

 二、读拼音,写词语。(5 分) 当我们 pái huái(

 )不前时,当我们 jì mò(

 )独坐时,当我们聚在一起热闹地 liáo tiān(

 )时,时光已经如chuī yān(

 )一般,被微风一吹,xiāo shì(

 )得无影无踪了。

 三、填空。(11 分) 1.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春天里漫步,不觉吟诵“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里赏荷,忍不住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会想起《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当我们遇到老人哀叹自己老去时,我们会用苏轼《浣溪沙》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

 2.人们常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3.小明的爸爸毛笔字写得特别好,小明经过爸爸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练习后,写得比爸爸还要好。小明的爸爸对此很满意,赞扬道:“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4.看图片,完成练习。

 “厦门市某小学本届文化艺术节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句中的“饕餮”二字,根据字的偏旁我猜想这个词可能与________有关。根据图片,我能读好它的读音,也可以推想出“饕餮盛宴”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1 分) (一)蜀① 鄙 ② 之僧(13 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③ 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④ 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 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蜀:四川。②鄙:边远的地方。③恃:凭借。④越:至、到。⑤顾:难道。

 1.下列句中的“之”与“吾欲之南海”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

 )(2 分) A.惟弈秋之为听

  B.蜀之鄙有二僧 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联系上下文,“贫者语于富者曰”一句中“语”的意思是(

 )(2分) A.语文

  B.语言

 C.告诉

  D.语气 3.第 1~3 自然段在塑造“二僧”的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2 分) A.语言、心理描写

  B.语言、神态描写

  C.心理、神态描写

  D.动作、神态描写 4.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本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今后在学习上的打算。(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垃圾分类(12 分) 材料一: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烧。在一些垃圾分类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不但臭气熏天,而且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费用太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人民币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垃圾。

 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材料二: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再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今,中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通

  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人统计,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0.85吨,节省木材0.3吨,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 1 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 0.7 吨二级原料;每回收 1 吨废钢铁可炼好钢 0.9 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 47%,减少空气污染 75%,减少 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 0.3 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

篇二: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

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美育教育 【材料一】在不久前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称峰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省份的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 9%;高中教育阶段,全国 93.2%的学校开设 6 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80.7% 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 72学时;高等教育阶段,87.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王登峰表示,美育教师质量对学校美育发展至关重要,美育教师短缺是结构性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已有不少相关措施。“我们正在研究推动实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进一步补充师资不足问题。” “对很多学校来说,教师编制已经满了,但是体育、美育的教师还是相对短缺,这是一个结构调整的问题。”王登峰指出,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要提高音乐、美术专业或者艺术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和水平,同时要让美育教师这个职业更有吸引力,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确保各科教师能够按需分配。

 【材料二】

 【材料三】在不少人眼中,艺术学习只是“配料”,那么,如何让这个“配料”更“香”?在四川,部分中小学展开探索。

 有一种声音表示,如果将太多的精力用于艺术学习方面,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还有人认为,学习艺术是需要天赋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唱好歌画好画。在很长一段时间,美术、音乐等被称为“豆芽学科”,可有可无,如果与语数外等文化课发生冲突,

 艺术课往往无条件让步。

 一位校长认为,艺术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艺术教育的特点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衡量一名学生学习成绩是否优秀的标准,不是看他的文化考试考了多少分,而是看这名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不是心智健全、热爱生活以及有创造力。” 【材料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塑造“心灵美”放在首位。

 心灵美,精神美,本质上是一种爱,对生命的爱,对人生的爱,对父母师长的爱,对花鸟草大的爱,对祖国山河、人类文化、宇宙万物的爱。这种爱,造就了精神的崇高。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舍生忘死、奉献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他们就是“心灵美”的典范。这种“心灵美”就是大爱之心。正如屠格涅夫所说,“因为有爱,只因为有爱,生命才能支撑住,才能进行”。

 所以,实施美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唱歌,学会画画,欣赏音乐,欣赏美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心灵美”,使青少年具有一颗美好的、善良的、感恩的、爱的心灵,懂得珍惜生命,珍惜 美好的事物,懂得帮助他人,懂得爱父母,爱他人,爱祖国山河,爱天地万物。

 1.美育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境?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提出几条加强美育的合理建议。(写出三条即可)(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美育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各地方的学校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总量。

 B.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C.美育教师的质量对学校的发展十分重要,相关专业大学生支教可补充师资不足的问题。

 D.美育教师短缺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近年来,国家和教育部已经实施了不少相关的举措。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从师资建设和器材完善两方面来推进美育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器材方面,初中艺术器材达标率增长最快。

 B.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文化考试才是衡量一名学生学习成绩是否优异的标准。

 C.实施美育,只要学生学会唱歌,学会画画,欣赏音乐,欣赏美术,就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心智健全、热爱生活、有创造力的人。

 D.美育具有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的价值,也是对人们自身的高尚情操的召唤。

  参考答案

 1.(1)美育教师师资短缺;(2)有些人认为,将太多的精力用于艺术学习,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艺术学习需要天赋;(3)当与文化课发生冲突时,往往是艺术课无条件让步。

 2.示例:(1)强化美育教师队伍,加强美育教师补充力度;(2)普及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学生的认可度;(3)学校可以制定措施,禁止文化课占用美育课。

 3.C(A 不是全部学校;B 没有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D 教育部没有实施举措)

 4.D(A 文中没有明确表示从这两方面推进;B 文化考试才不是衡量一名学生学习成绩是否优异的标准;C“会唱歌,学会画画,欣赏音乐,欣赏美术”不一定会“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心智健全、热爱生活、有创造力的人”)。

篇三: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

语文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

 中考 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0 10 篇)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度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太。

 【病例回放】

  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年轻化趋势。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 35 岁,最近眼睛干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常躺着着手机。

 (《长江商报》2013.5.7)

  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个小时的电脑游戏。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进行手术治疗。

 (“中关村在线”2011.6.13)

  “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

  (《齐鲁晚报》2010.6.16)

 【调查统计】

  2012 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专察观点】

  胡向明(视瘟劳缓解研究专家):中国一年有 60 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 20 岁到 40 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瞭望》2013 年第 14 期)

 袁傻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所以每隔一段时阃要看看远处。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

 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

 (《生活晨报》2013.3.6)

 魏瑞华(天津医科太学眼科中心):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

  (《今晚报》2012.8.11)

  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玩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有高度近视的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因为环境对高度近视有一定影响,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而高度近视是视网膜现裂孔的病理基础之一。

 (“中关村在线”2011.6.13)

 9.什么是电脑视疲劳综合征?阅读材料后简要回答。(3 分)

 10.阅读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脑用户和痴迷电视、手机的人容易得视疲劳综合征。

  B.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非常大,需要引起我们警惕。

  C.导致中国一年 60 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

  D.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

 11.请你根据【调查统计】及上述其他材料,写出“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4 分)

  12.暑假里,一些同学可能会迷上电脑、手机.应如何预防电脑视疲劳呢?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四点建议。(4 分)

  【参考答案】

 9.电脑视疲劳综合征是指长时间使用电脑,眼睛过度疲劳所引发的(视力及身心方面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评分标准:共 3 分,意对即可,括号的文字未写也可。)

 10.C

 评分标准:共 3 分。

 11.(1)在中国网民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很高,人数很多。(2)许多年轻人长期面对电脑,容易引发过度疲劳。

 (

 评分标准:共 4 分,每点 2 分,意对即可。)

 12.不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2)不要躺着玩电脑、手机。(3)夜间不要关着灯玩电脑等。(4)玩电脑一段时间后要远眺一会儿。(5)有高度近视的同学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6)电脑屏幕要干净。(7)屏幕亮度的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 评分标准:共 4 分,每点 1 分。)

 (2013 浙江台州)

 【艺术人生】

 蒋勋,是台湾文化圈里公认的全才。

 1972 年,蒋勋到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求学。1976 年返回台湾后,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东海大学。2000 年,他辞去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他驰骋于文学领域,以诗歌吟诵激情,用散文细说生活,用小说反映人性。其文笔清理流畅,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等作品几十种。

 他翱翔于书画天空,多次举办画展。第一次画展,就以六十多件水墨作品,深获各界好评。他深谙书法,书风兼具颜真卿的气势宏浑和魏碑的苍劲明快,认为书法的顿挫点捺,就是生命的一种实践。

 【人物写真】

 大红围巾、黑上衣、牛仔裤,深秋北京,64 岁的蒋勋坐在人群中从容“布道”,他的声音富含磁性,“有能让人安静下来的神效”。他的“布道”帮助了很多人。有人每晚听着他的声音入睡,有人因为他讲《寒食帖》开始练习书法,还有人决定无论多忙都要出门看看月亮,松弛心情。

 近年来,蒋勋游走于大陆与台湾之间,在海峡两岸掀起一股美学热,被媒体誉为“美学布道者”。

 【人物轶事】

 1. 在东海大学时 有一天,蒋勋经过学校草坪经过学校草坪,阳光下一个年轻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他想,有多久没有这样躺在草坪上读书了?于是突然下了决心要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2.有一次,蒋勋谈起离职一事,说:“为什么我要离开大学,我忽然很想做的一件事是社会大众的美的教育,如果这一部分没有做,我们有再多的画家、音乐家、建筑家,其实是没有用的。”

 【个人语录】

 1.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是,美是回来做自己。

 2.每个活着的生命都要找到自己,美是一种拯救。

 3.美在生活中,要学会从细微处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力度。

 4.我们都有一个误解,认为美是看画展、听音乐会,其实美不只在艺术里、在画廊里、在音乐厅里。我一直提倡,美是一种布道。我希望有一天在这个社会里面,我们走出去看到的事物都是美的。

 5.美的力量能呼唤心灵,进而改变自己。

 6.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社会评价】

 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台湾作家

 张晓风 蒋勋的文章里有太多的硬伤。如蒋勋讲红楼梦,在讲北静王初见宝玉那一段,他引用唐玄宗写的《鹅鸰颂》,却说成是唐高宗写的。我们平常开一个讲座,大约事先总要做点功课,

 但蒋勋讲一个东西好像从不需要找一个注释参考一下。他对具体文字的解释,真是毫无根据,强悍无比。

 ——浙 江大学教授

 江弱水 蒋勋先生能用十分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原本深奥的道理,让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他的文字又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生活中不容易被发现的一些真相。他的文字让人安心宁静。

 ——网友

 淡水寒烟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百科协议│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9.蒋勋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3 分)

  10.【人物轶事】写了蒋勋重要的人生选择。他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根据上面有关材料简要回答。(3 分)

  11.【社会评价】中江弱水的话引起了网友热议。下面是两段网友评议,你看了后,对蒋勋有怎样的评价? 请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3 分)

 @沙砾于飞:江弱水怎么可以这样粗暴地批评蒋勋先生呢?以蒋先生的学识,怎么可能有硬伤呢?这简直是污蔑,是中伤!

 @丹尼莎娜:原来蒋勋只是一个不学无术、浪得虚名的人,我以前还追星一般地仰慕他。汗!

  12.蒋勋说:“美的力量能唤醒心灵,进而改变自己。”请结合生活体验或阅读积累,具体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4 分)

  【参考答案】

 9.(3 分)在文学领域,有许多作品,并获得多项荣誉;在书籍方面,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在美学教育和传播方面,影响巨大。

 10.(3 分)他想要回来做自己,或他认识到每个生命都要找到自己;他想要做社会大众美的教育,或他想要做“美学的布道者”。

 11.(3 分)示例一:

 我觉得蒋勋先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学布道者,他在各个领域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在美学教育和传播访友,,不遗余力,在两岸掀起了美学热。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出现一些所谓“硬伤”在所难免。我们不应该对这样一个在美学方面“布道”的人过于苛责。

 示例二:

 我觉得蒋勋先生是个有成就的人,在文学、书画、美学等很多领域都很有造诣。但作为美的教育和传播者,出了这些知识性的低级错误,在不应该。因为这些错误可能会误导听众和读者,也有损他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

 12.(4 分)示例一:

 美的力量能唤醒心灵,能唤醒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听一首美妙的乐曲,那一个个音符会点点入心,心中会涌起一些美妙的感受;欣赏一朵小花,悠然心会间,一些细腻的情感就悄然苏醒过来。母亲的一句叮咛,朋友的一次回眸,春天的一声鸟鸣……都会唤醒我,让我感受生活处处都闪烁着美,让我一点点调整自己,去领悟这个世界的丰富与美妙。

 示例二:

  读泰戈尔的诗,我觉得处处布满美点。这些诗句像轻轻的絮语,又像温暖的叮咛,品读之时,我的心中一些不易觉察的美妙的感觉慢慢被唤醒。诗中的车辇、海滩、夏花、秋叶等纷至沓来,点点叩击我的心扉,美的力量是其他任何东西难以替代的,就像泰戈尔的诗无法替代一样。这种阅读,让我的心变得透明、美丽、闪亮、敏感,让我不知不觉在某些方面改变自己。

 (2013 浙江温州)

 关于“读书”

 有多少人知道,刚刚过去的 4 月 23 日,是第 18 个“世界读书日”?

  有多少人记得,自己读上一本书是在什么时候?是什么书名?

  有多少人做到,闲暇时能静下心,找本好书看看?

  调查表明,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 4 .5 本,而韩国 11 本,法日 20 本,日本40 本。可见,目前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材料一】自 1994 年以来,文化部已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下表为统计结果:

 参评时间 (年)

 参评馆数量 (个)

 上等级馆 数量(个)

 占参评馆 比例 一级馆 数量(个)

 占参评馆 比例 1994 2189 1144 52.3% 68 3.1% 1998 2323 1551 66.8% 215 9.3% 2004 2038 1440 70.7% 344 16.9% 2009 2219 1784 80.4% 480 21.6%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走进书店少儿图书区域,常常可以看见少年儿童正津津有昧阅读的情景。可是 一些书封面和不少插图赫然印着骷髅头、凶杀的画面,翻开书,可见不少“花前月下”的细节。家长抱怨:“现在的作者、出版商也太不负责任了,有些书虽然打着少儿图书的旗号,里面的内容却完全是‘少儿不宜’。我们都希望孩子多读书,却不知道该给他们看什么书,更担心他们看些有损身心健康的书。真希望书店能把好关,多进些好书。”这些话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引自互联网)

  【材料三】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提议开展全民阅读志 愿者队伍建设活动。他认为:“阅读虽然是个人的事情,可正因为冠以‘全民’,便涉及千人万众,注定要成为一项个人志愿参与、社会各方面协同开展的群众性活动。”他有一个构想,希望由中国志愿者协会牵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全民阅读志愿者队伍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组建全民阅读志愿者队伍,主要吸纳在校大学生以及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青年员工参加。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劝读并非易事,要做好这件事,需要组织者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今年春节期间,义乌各“农家书屋”全天开放,为农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城乡群众也充分图书馆、图书室等阵地,自发开展文化节庆活动,浓浓的文化味映衬出张张幸福的笑

 脸。

 阳春三月,四川省南充市涪江路小学举行首届书籍人物装扮日塈“书香中起飞,阳光下成长”读书节开幕式。学生们把自己装扮成书籍中的人物,真正太阴这“悦”读的快乐。

 4 月 2 日,北京 5 名小学生的手触摸水晶启动球,启动了“2013 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系列活动以“科普阅读——开启智慧人生”为主题,通过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科普阅读,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摘自《义乌商报》《光明日报》)

 9.阅读【材料一...

篇四: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

2022 年全国Ⅱ卷语文模拟卷汇编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2022 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等四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7 分)

 材料一:

 不得不说的是,尽管已经耳熟能详,但元宇宙概念迄今仍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近 30年前,科幻小说《雪崩》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多元的声音不一而足,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5G 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原因,线上办公、线上课程逐渐普及,人们在虚拟空间的停留时间更长,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这个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一些知识付费项目把元宇宙包装成一夜暴富的机会,声称“未来只有元宇宙这一条路”,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借机敛财。一些人言必称元宇宙,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实体内容却热衷于抢注各种相关商标,挖空心思从元宇宙概念中分得一杯“流量羹”。这就提示我们,对待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即便元宇宙有可能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潜在的机遇和可能带来的变革值得期待,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充满乐观与向往,也有不少怀疑的声音。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正如不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混合现实,中心词都是“现实”,这也预示着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样的道理不论在真实宇宙还是元宇宙,应该都是适用的。

 (《人民日报》2021 年 11 月 27 日《万物皆可“元宇宙”?》)

 材料二:

 在主流哲学探讨中,“虚拟世界”始终是被警惕和防范的对象。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曾提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一台机器,只要走进去就可以在它营造的虚拟世界中享受最大的欢愉和乐趣,而留在现实中就要摸爬滚打,承受失意和痛苦。在他的课堂上,面对机器给予的极大诱惑,学生大多选择了留在现实世界——相较于可以互相替代的虚拟世界,无可替代的现实世界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期待。

 讽刺的是,尽管哲学和文学都以一种“现实中心主义”告诫人们以警惕和冷静的态度面对“元宇宙”和虚拟世界,但这一概念还是吸引了大批拥趸,并被赋予了崇高意义:发展元宇宙已然被拔高到“科技向善”的层面,它被认为可以改变世界,是实现人类无限可能的重要举措。

 有英美学者清楚地指出了种种“赋魅”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科技公司开始谈论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使命总是被夸大:改变工作的未来、连接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拯救整个星球。这些公司非常公开地、相当狂热地担心各种形式的世界末日灾难……显然只有科技企业亿万富翁才能将我们从中拯救出来。” 的确,无论元宇宙的蓝图绘制得如何理想,但这些科技公司也始终是一个资本实体。它们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事实上,无数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他们既是被“收割”的韭菜,也试图充当收割他人的“镰刀”。

 当然,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绝不意味着拒绝技术进步。或许有一天,“元宇宙”会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如今人们已习惯于在互联网冲浪,在游戏中社交。但这样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迭代必须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它与宣扬“科技向善”和“改变未来”的资本主义科技巨头的个人英雄式意识形态无关,也注定无法通过“炒概念”和“炒热钱”得到实现。

 (摘编自《元宇宙叙事:“科技向善”的意识形态神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虽然元宇宙目前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但这并不妨碍它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的发展态势。

 B.在具体场景中的现实案例,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也让人们真实地体会到元宇宙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C.在罗伯特·诺齐克的课堂上,学生大多能拒绝虚拟世界的诱惑,而选择需要承受失意和痛苦的现实世界。

 D.在元宇宙领域,“炒概念”和“炒热钱”都是不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无法借以实现生活方

 式的迭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两则材料都对元宇宙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评论,材料一侧重受众视角,材料二侧重资本视角。

 B.材料一中认为科技发展要以现实为支撑,元宇宙不以现实为支撑,所以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

 C.资本实体清醒地借助元宇宙攫取利益,而炒作“元宇宙”概念的人获取利益的过程是被动的。

 D.材料二中引用英美学者的话论证拥趸们赋予元宇宙的崇高意义,揭示了“科技向善”的真相。

 3.根据材料二“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者重点关注对象的一项是(

  )(3 分)

 A.部分网红博主靠元宇宙概念卖课,吸引了众多的网友,网络课程“元宇宙第一课”就卖出了 150 万元。

 B.国内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借助元宇宙概念探索疫情之下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

 C.以网络技术研发为主营方向的字节跳动公司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融资金额近 1 亿人民币。

 D.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中的公司 Roblox 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就上升了 54.4%。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 分)

 5.有学者提出,面对元宇宙,我们既要“热中有冷”,又要“冷中有热”。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冷热关系的理解。(4 分)

 【答案】

 1.B 2.A 3.B 4.①首先列举极力推崇元宇宙的各种声音,明确作者的不同观点:元宇宙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②然后揭示出元宇宙概念走红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指出我们距离元宇宙的全面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③接下来从现实中的错误表现入手,破解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指明正确做法:保留审慎和理性。④最后指出对新事物既要充满信心,也要脚踏实地。

 5.(1)近期而言,需要只“热中有冷”。元宇宙概念走红,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期待,但

 它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在技术、法律、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资本甚至借助对其的意识形态幻想攫取利益。所以,需冷静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打好通向科技未来的现实根基,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2)远景来看,不妨“冷中有热”。事实证明,一些新概念往往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不少已经变成现实。对待新鲜事物,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但绝不意味着拒绝技术进步,而应该保持探索的热情,期待元宇宙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也让人们真实地体会到元宇宙给生活带来的改变”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可见该选项错把或然当作必然,且以偏概全。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元宇宙不以现实为支撑,所以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说法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可见作者对元宇宙持的是观望态度,如果元宇宙离开现实支撑才会成为海市蜃楼无本之木,而非必然。

 C.“炒作‘元宇宙’概念的人获取利益的过程是被动的”说法错误。材料二第四段“无数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他们既是被‘收割’的韭菜,也试图充当收割他人的‘镰刀’”,“如此”承接上文,证明他们也是清醒的,“试图充当”证明他们是主动的。

 D.“论证拥趸们赋予元宇宙的崇高意义”说法错误。材料二第二段“但这一概念还是吸引了大批拥趸,并被赋予了崇高意义”,可见并非拥趸们赋予元宇宙以崇高意义,而是科技公司自己赋予的。

 故选 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二第五段说“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可见概念的解释在前面,而第四段中明确了“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由此可见 C、D 两项是属于此列。第四段又说“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可见 A项也属“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的内容。

 B.“国内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借助元宇宙概念探索疫情之下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是从现实情况出发进行的技术运用,不属于资本的操作。所以,不属于作者重点关注对象。

 故选 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的能力。

 此类题目,可以从现实背景、现实错误思想和行为、现实疑难问题、现实场景和事例等方面思考。

 从材料一第一段可知,作者首先列举了极力推崇元宇宙的各种声音,“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但作者明显是不同意这些观点的,提出“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从材料一第二段“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一方面,……另一方面……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等内容可知,作者此处从现实背景入手,揭示出元宇宙概念走红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

 从材料三第二段“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等内容可知,此处作者从现实场景入手,针对现实呈现元宇宙可能给现实生活带来的改变。

 从材料一第三段“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等内容可知,作者从现实中的错误表现入手,破解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指明正确做法:保留审慎和理性。

 从最后一段“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可见,最后指出对新事物既要充满信心,也要脚踏实地。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对于题干中所说的面对元宇宙,我们既要“热中有冷”,又要“冷中有热”的问题,所谓“热中有冷”,就是要在元宇宙概念走红时,各处都在炒作元宇宙这一概念时,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被一些炒作之语所蒙蔽;“冷中有热”是指认清元宇宙这一概念所承载人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期望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即使现在其距离实际的完成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也不要拒绝技术进步,要在保持审慎和理性下关注元宇宙的发展情况。

 明白了两个概念,就可以得出:对近期而言,需要只“热中有冷”;而从远景来看,不妨“冷中有热”。

 元宇宙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完全成型,“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无论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需要完善,此时社会上热炒这一概念,就要能抵制住诱惑,看清资本借助对其的意识形态幻想攫取利益的行为。做到审慎和理性,“热中有冷”。

 而从长远而言,元宇宙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提到的一些应用已经变成现实,如“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这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所以对其发展应保持审慎的乐观,密切关注其发展,期待元宇宙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冷中有热”。

 二、【2022 届...

篇五: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题( (5 59 9) ) ( 知识付费 )

 【附教师版答案与解析】

 编辑 :

 cxf

 一、现代文阅读(5 35 分)

 (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4 4 ——6 6 小题。

 (1 12 2 分)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的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即知识拥有者将知识进行筛选和系统整理之后,通过平台向受众传播,而知识接收者则通过支付资金获得知识。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知识付费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氛围,一个知识共同体正在形成。知识传授可转化为市场行为并按市场逻辑进行交易,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运作有悖于传统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逻辑。就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分享模式来说,也很难与传统模式相媲美。从本质上说,知识付费就是消费社会中资本操弄的一种商业现象。它成功地吸引了传统出版机构、新媒体、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涌入这片红海,激烈厮杀。知识需求市场的形成,早已远离了传统知识分享的公益性。

 (摘编自陈龙《作为文化奇观的知识付费》)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

 (

 )

 A.知识付费迎合了市场需求,传播手段的进步及用户的知识焦虑,则使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B.知识付费是一种商业现象,它通过一些渠道把知识变成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的产品,以实现商业价值。

 C.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

 5.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知识付费时代可能带来知识传授的碎片化。

 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

 C.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

 D.“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

 6 6 、 下列符合材料三中关于“知识服务业态”的论述的一项是(

 )

 A.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付费阅读、知乎提供付费解锁的后续内容以及百度文库提供的文章付费下载。

 B.小陈在喜马拉雅 FM 上兼职做主播,通过有偿分享课程、付费回答问题、制作付费节目获取报酬。

 C.某软件在其官网提供免费下载,用户可以付费加入聊天群获取该软件的素材、教程、后续升级服务。

 D.2021 年,一些网络剧火爆热播,为了满足观众的追剧热情,视频网站开启“超前点播”付费模式。

 7 7 、 请结合材料二,分析知识付费时代新闻界发生了哪些扭曲?

 8 8 、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及应对知识付费时代?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

 最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题( ( 59) ) (知识付费)

 【教师版答案与解析】

 编辑 :

 cxf

 一、现代文阅读(5 35 分)

 (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4 4 ——6 6 小题。

 (1 12 2 分)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的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即知识拥有者将知识进行筛选和系统整理之后,通过平台向受众传播,而知识接收者则通过支付资金获得知识。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知识付费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氛围,一个知识共同体正在形成。知识传授可转化为市场行为并按市场逻辑进行交易,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运作有悖于传统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逻辑。就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分享模式来说,也很难与传统模式相媲美。从本质上说,知识付费就是消费社会中资本操弄的一种商业现象。它成功地吸引了传统出版机构、新媒体、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涌入这片红海,激烈厮杀。知识需求市场的形成,早已远离了传统知识分享的公益性。

 (摘编自陈龙《作为文化奇观的知识付费》)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摘编自《“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

 (

 B

 )

 A.知识付费迎合了市场需求,传播手段的进步及用户的知识焦虑,则使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B.知识付费是一种商业现象,它通过一些渠道把知识变成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的产品,以实现商业价值。

 C.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信息内容的能力。

 A.“知识付费迎合了市场需求,传播手段的进步及用户的知识焦虑”错,原因不全面。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可知,知识付费产生的原因为多方合力。

 C.“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错,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可知,孔子收费不代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选项以偏概全。

 D.“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错,材料三第二段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第三段说“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可见并非完全免费,以偏概全。

 故选 B。

 5.

 根据材料,下...

篇六: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 训练

 一、问题探究。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让世界充满爱

 ②明天更美好

 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项:

 (填序号)

 理由:

  (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①

  ②

  (3)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①

  ②

  二、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 140 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抑郁频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9% 52.9% 35.3% 6.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6% 35.5% 5.9% 35%

 2 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 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 2010 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 2011 年 2 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 1 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 4 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三、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完成下列题目。

 1.说说它的含义:

 2.请设计一条广告语:

 四、阅读:

 (一)公元 1613 年 5 月 19 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 14 省,写下了 60 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2011 年 3 月 30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

 3 自 2011 年起,每年 5 月 19 日为“中国游日”, “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

 请你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1)左图是“中国旅游日”标志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请描述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

  (2)2011 年是首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怎样理解这一主题?

  (3)假如暑假即将来临,你打算怎样“背起行囊走四方”?

  (二)在“2011 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入围的候选名单中,湖北黄冈占有五个:麻城红杜鹃、红安烈士陵园、浠水三角山、黄梅五祖寺、英山桃花冲。一湖北学生为“麻城红杜鹃”拟了一条广告语:麻城红杜鹃——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作为武汉人,请你也选择武汉一处景点仿照该生,拟一条广告语以吸引天下游客。

  (三)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请根据 “希望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练习。

 4 希望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624 人)

 年级 二 三 四 五 六 近视率 13% 19% 31% 42% 48% 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述上述调查表所揭示的问题:

 五、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2.这幅漫画的主旨是什么?

  六、下面是阳明小学六(3)班晨露同学的“家庭信息调查表”。从他的调查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请试着写一写。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获得的渠道 爸爸 郊区有 300 多家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巴西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主场 3-1 完胜约旦 广播和电视 亲眼看到或听到 报刊和书籍 妈妈 天气预报:明天晴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杭州西湖近万人免费品茶 手机、广播、电视 亲眼看到或听到 报刊和书籍 我 日本小学生作文《我和爸爸的便当盒》感动读者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作成了飞机模型 2012 年 3 月 1 日起河北邢台动物园免费开放,此广播和电视 报刊和书籍 网络

 5 你的发现:

 七 、阅读《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完成练习: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 14g

 【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 14 克,一日 2 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

 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

 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1)“遵医嘱”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用”和“服用”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药。(

  )

 举在国内尚属首家

 6 A.9 岁的小智父母不在身边,因为没人照顾感冒了,食欲低下,腹胀腹痛。

 B.冰激凌是小江的最爱,几乎每天吃,导致食欲不强,食少便多。

  C.强强参加 800 米跑,只跑了 400 米不到就胃不舒服了。

  D.小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

 八、“……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这是歌手张韶涵演唱的《隐形的翅膀》中的部分歌词,请问:“美丽的太阳”指

  ,“隐形的翅膀”指

  。

 九、3 月 22 日至 28 日为 “中国水周”。请仔细观察第十九届“中国水周”的中国节水标志图案。

 1、简要描述该图案:

 2、说说你对该图案内涵的理解:

  【参考答案】

 7 一、 1.选③更贴切。因为它扣紧主题,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此次活动的内容。

 2.示例:①很多的留守儿童有抑郁情绪;②解决抑郁情绪的主要方式是对同学说。(符合题意即可)

 3.示例:①举办“我与留守生心连心”演讲比赛;②开设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课;③评选自立自强优秀留守儿童。

 二、 (1)短小、真实、即时、方便

  (2)示例:微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三、1.让我们远离膨化食品,油炸食品这类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爱护自身健康。

 2.远离垃圾食品,放飞童年梦想。

 四、(一)1.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

 2.提倡我们不仅仅要多读书而且也要多出去旅行,这样更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啊!

  3.暑假里,我打算带上一本名著,跟着父母去旅游,一边旅游一边欣赏名著,既感受文字的魅力,又享受自然的熏陶。

 (二)示例:万里长江,秀丽东湖,大美武汉,领秀江湖。

 (三)随着年级的升高,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

 五、1. 画面上,一个戴着眼镜的人坐在草地上,捧着一本封面写着“百科”两字的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身上夹着根钓鱼竿,丝线垂入井中。他的左前方放着一只桶,画的下方写着:“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 2.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死读书、读死书,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的人。

 六、发现:

 1.这个家庭成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广播电视和报刊书籍;

 2.这个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与各自的性别和爱好密切相关。

 七、(1)遵医嘱:听医生的话,遵循医生的建议。

 “服用”与“食用”都有“吃”的意思,但“服用”专指吃药。

 (2)D

 八、“美丽的太阳”指优越的条件或幸福幸运等。“隐形的翅膀”指自信心或美好的梦想。

 九、1.中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2.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

 8 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 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古诗词知识 选择 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A.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

 A.曹植

  B.曹丕

  C.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A.阴山

  B.边关

  C.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

 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 6.“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出自叶绍翁的(

  )。

 A.《游园不值》

  B.《夜书所见》

  C.《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诗人(

  )的名句。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名句。

 A.汉青

  B.汗青

  C.汗轻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

 9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

  )的名句。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A.关汉卿

  B.马致远

  C.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A.王昌龄《出塞》

  B.杜牧《江南春》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诗人(

  )的《无题》。

 A.李贺

  B.李商隐

  C.李清照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诗人杜甫的(

  )。

 A.《登高》

  B.《蜀相》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词句。

 A.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 是指(

  )。

 A.红色

  B.花

  C.树叶 19.“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A.天地

  B.天下

  C.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

 A.李延年

  B.李龟年

  C.崔九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君”是指(

  )。

 A.王维

  B.李白

  C.元二 2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是指(

  )。

 10 A.孟浩然

  B.杜甫

  C.白居易 24.“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

  )的诗句。

 A.李煜

 柳永

  B.柳永

 李清照

  C.李煜

 李商隐 25.“(

  )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叶绍翁的名句。

 A.满园春色

  B.春色满园

  C.春风满面

  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C

  6.B

  7.A

  8.B

  9.A

  10.C

 11.A

  12.B

  13.C

  14.C

  15.B

  16.A

  17.A

  18.C

  19.C

  20.A

  21.B 22.C

  23A.

  24.C

  25.B

推荐访问: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 连续性 文本 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