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有关养老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时间:2022-10-29 16: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有关养老调研报告【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有关养老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对此各地区要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来提高农村牧区养视通过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来提高农村牧区养视通过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来提高农村牧区养老的保障能力由于我区各地区财政收支状况各不相同对此各地要老的保障能力由于我区各地区财政收支状况各不相同对此各地要老的保障能力由于我区各地区财政收支状况各不相同对此各地要认真落实资金本着实事求是合理负担的原则划分地方各级财政认真落实资金本着实事求是合理负担的原则划分地方各级财政认真落实资金本着实事求是合理负担的原则划分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分担比例建立奖励扶助资金发放的安全快捷通道坚持资金封资金分担比例建立奖励扶助资金发放的安全快捷通道坚持资金封资金分担比例建立奖励扶助资金发放的安全快捷通道坚持资金封闭运行社会化发放的原则确保资金到户到人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 3 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 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为此对于养老作一个调研报告。本文是关 于养老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 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 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 13.39 亿,60 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为 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老年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社会福利政策,目的是不断地完善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使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靠。根据这一问题, 本公司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以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为例,共有 706 份问卷,其中北京市有 403 份,上海市有 303 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 分析,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养老问题的真实状况:

 1、是否担心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

 担心和不太担心可以说是各占一半,有将近 43%的人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有 所担心,57%的人不太担心或尚未考虑养老问题。从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在 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人们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并不是很担忧。一是北 京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更发达;二是北京上海的养老机构 非常多,并且有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做后盾;三是在北京和上海工作生活的人要 面对的其他方面的问题(譬如说房价问题)比较多,因而养老问题属于次要;四是 北京上海适合年轻人打拼,许多年轻人选择年老后退居二线城市。

 2、选择的养老方式

  在这一问题上,选择有子女抚养的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公立养老 机构占多数,也有少部分人选择其他的养老方式。总体而言,养老方式的选择呈 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可见,人们对未来 的养老有了更新的认识,不再死守着家庭养老和养老院等单一的养老概念了。同 时,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社区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更加 丰富精彩。

 3、赡养老人的意识

 当今的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要考虑自身职业的发展,还要顾及家 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生养小孩赡养老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数据显示, 将近一半的人不愿意把老人送进条件较好的养老院,尊重父母意愿的接近 30%。

 被问及自己未来赡养老人的压力时,有 36%的人认为压力大,25%的人认为压力 较小,37%的人选择没什么压力或没考虑过。可见人们赡养老人的意识日渐淡薄, 许多人不愿意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认为赡养老人会加重经济等各方面的负担。

 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独生子女的增多,4+2+1 模式的家庭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将面 临经济上、时间上等诸多的养老问题。同时,人们对赡养老人的概念也比较模糊, 赡养老人不是只把老人养活,二是要悉心照顾老人,周到的考虑老人物质精神上 的各种需求和需要。近年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是不 可想象的。许多空巢老人并不缺少物质上的东西,而需要在精神上给与帮助和照 顾。而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但没有赡养老人的意识,甚至还出现了啃老的行为。

 养老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而养老问题所引发的一 系列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但效果并不 是很明显。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适当延长事业、企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年限,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2、完 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使老年人的身心更加健康,鼓励老年人继续为社会服务。

 (如:国外的空姐都是年龄大的人,香港的出租车司机老年人居多。)

  3、不断地开拓更多的养老方式,根据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提供不同种 类的与之适合的养老方式,有效地节约社会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如:日本号 召老年人发挥余热,美国提出家园共享结伴养老,英国采用异地养老,德国实行 养老保险转摊法等。)

 4、不断地完善社区服务中心,扩大社会工作者队伍,支持民间 NGO 组织的发展 壮大,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精神娱乐方式。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二: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农牧民游离 于社会的保障网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随着市 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牧民也同样面临市场 风险和程度同等的生活风险,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大大提高,而目前以城乡属性 分层社会保障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仅就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问题进行了 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全区参加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的农牧民人数约有 85 万人,还不到全 区农牧业人口的 7%,而 90%以上农村牧区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全部依靠家庭保 障。而随着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 牧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现有的农村社 会养老保障制度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

  一是农村牧区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2007 年底, 农村牧区人口中 60 岁以上老人的比重为 6.2%,预计到 2010 年前后,农村人口 老龄化的程度将比现在高出 26 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牧区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牧区家庭 结构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据抽样调查统计 2006 年农村牧区家庭户均人口下降 为 3.72 人。家庭小型化使农村牧区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压力增大。这种压力一方 面表现为经济供养,另一方面是与父母分开居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

 三是土地养老功能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牧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 但没有所有权。这不利于农村老年人利用土地所有权的置换为养老提供一定的保 障。由于土地比较收益不断降低,土地在农牧民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进一步降低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农牧民难于完全依赖土地实现养老保障。

 四是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的增强,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弱化了家庭的内聚力, 也淡化了孝敬老人、赡养父母的传统观念。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滞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单一。1992 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方案中确定的缴费原则是:坚持资金以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 基础薄弱,根本无法兑现集体补助和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绝大多数普通农牧民 得不到任何补贴,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 强制性储蓄和鼓励性储蓄。既未体现社会保险,也未体现社会共济,名不符实的 养老保险使农牧民难以接受和认同。

 二是保障水平低。民政部门实施的《基本方案》考虑到农村牧区发展条件的差 异,规定了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 2 元、4 元、6 元、8

  元 20 元 10 个档次缴费。但是由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普遍水平低,家庭生活困难, 再加上农牧民对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大多数地区农民投 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档次。这样低标准、短周期的资金周转难以达到养老保 障作用。

 三是体制不顺,管理混乱。从目前已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地区的情况看,农村社 会保险机构只在县级以上才设立,乡镇还没有健全机构,行政村也没有设立代办 员,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由于技术落后,管理混乱,还出现了个别违规操作 的挪用和挤占行为。

 四是经费短缺,工作开展困难。根据《基本方案》规定允许从基金中提取 3%的 管理费来弥补业务经费的不足,很多经办部门就是依靠这笔费用来维持日常的业 务工作。而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地区的同级财政从未划拨过农保工作的专项经费, 致使工作开展的难度加大。

 另外,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牧区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 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失地农牧民和进城务工农牧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失地农牧民,由于征地的安置补偿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缺位,其中相当 多的人成为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人员,直接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切身 利益和社会稳定。失地农牧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下岗工人问题更为严重的社会 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给于更多地关注。

 二、建立和完善我区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的政策建议 1.提高对农村牧区养老问题 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性的认识。这主要指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对 农村养老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决不能将养老仍然看成是一家一户自己的事 情。老龄化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家庭养老势单力薄,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对农 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多年来将老年社会保障视为城镇居民 的专利,这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公平价值原则,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 和农民的发展思路相背离。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大

  意义、存在问题、潜在危机,万万不可持无关紧要的态度。

 2.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机制。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与传统大家庭 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相联系的一种方式,也是老年人最感舒服的一种方式。

 虽然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家庭养老受到严峻挑战,社会养老成为现代必不可少 的养老方式。但是家庭养老并不是就要消亡,相反,它还是一种很重要和最主要的 养老方式。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目前经济 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养老方面,而且,中国人传统的 亲情养老,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也无法取代。因此,家庭养老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会被社会养老完全代替。在目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发展和完善它。要积极建设 和宣传新的养老观,鼓励和支持签定养老协议书,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组织对强化 家庭养老的重大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严格执法等等。

 3.坚持因地制宜与自愿的原则,避免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刀切。我区地 区差异大,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短期内让 农牧民普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条件不成熟。要避免强迫农牧民参加的做法,杜绝 好心办坏事。因为这不仅增加了农牧民的负担,而且也不可能持久。只有坚持自 愿原则,并通过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与政策引导,才能使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地运 行。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搞,以点带面,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 进。

 4.继续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从目前的农村牧区情况看,单 凭任何一种保障都不能承担如此重任,必须多种保障手段综合运用,这才是解决 农村牧区社会养老的有效途径。应当允许各地区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 保障制度。2008 年我区将全面启动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制度 是为收入难以维持农村牧区最基本生活标准的人群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克服 了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存在的救济范围窄、标准低、随意性大的弱点,使社会救 济有了普遍的适应性。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无疑是对农村牧区 养老的有力补充,对此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落实资金,尽快把农村牧区

  低保工作全面推进。2005 年国家将我区列为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试 点省区,参加试点的 11 个盟市、98 个旗县,共有 9342 人领取了奖励扶助资金。

 对此各地区要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来提 高农村牧区养老的保障能力,由于我区各地区财政收支状况各不相同,对此各地 要认真落实资金,本着实事求是、合理负担的原则,划分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分担 比例,建立奖励扶助资金发放的安全快捷通道,坚持资金封闭运行、社会化发放 的原则,确保资金到户到人。

 5.切实做好失地农牧民养老保障工作。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 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将被征地农牧民养老保 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被征地农牧民养老保险实施办 法,确保被征地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应根据当地 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地农民不同年龄段,制定保持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办法和 养老保障办法。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应按规定纳入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可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 范围,通过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城市规划区外的 被征地农民,凡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 地区,要按有关规定将其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没有建立上述制度的地区,可由 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提供必要 的养老,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当地的社会救助范围。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三:

 住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吃得最不好的还是老人。我村总人口 1070 人,其中 60 岁到 70 岁的老人有 73 人,70 岁到 90 岁以上的老人有 33 人, 其中孤寡老人 16 人。从小到大令我耳濡目染的是老人遭受儿媳唾骂,无人养老 的事件屡见不鲜,让人心痛。老人为子女忙碌一生,到头来却落得无人养老,遭 人嫌弃于是,我针对坝上老农的养老问题作了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村养老问题现状

 无儿无女的老人怎样养老针对这个问题,我对本村孤寡老人周占富进行了采访。

 周占富,男,64 岁,无儿无女、双目失明,不从事任何劳动,生活完全靠别人 给养。从谈话中得知他的 8 亩口粮田已被弟弟耕种,每年弟弟给他两袋麦粒儿, 最多 300 斤。除了大队每年给的 4 袋面粉,再无其他收入。当问及这些东西是否 够吃时,周老汉哽噎了,饿不死就可以了!这就是他随后的回答。而她的医疗保 障也只不过是捡破烂换来 10 块钱的止痛片。我为这样的回答而心痛,但伤心存 疑惑:县里有养老院,村支部为什么不将他送到那里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采访了村支书张守玉。他说,我们县是贫困县,我们村 是贫困村。村里的收入甚微,全村的孤寡老人的面粉目前就将村支部的收入花去 一大半,那么多人的养老费哪里掏得出呀,国家颁布了减负政策,也不敢往人头 上均摊啊,再说村民们也不同意嘛,村里管的也只能这么多了。

 有儿有女的老人怎样养老针对这个问题,我又走访了村里的冯瑞莲老人。冯瑞 莲,女,80 岁。在农村 80 岁已是高龄,而她的养老问题却成了全村人的话柄。

 她有 5 个儿子 1 个女儿,当她被问及关于养老问题时,老人就一个劲儿的哭,不 作任何回答;当再问及关于儿女的赡养问题时,老人就开始装聋了,回答了一些 不相干的话。我想老人的儿女很是不孝顺,老人受了很大的委屈,但又顾及面子 或是怕子女们知道自己说他们的坏话便难以启齿。对她的了解却是从旁人口中得 知的。老人的口粮地让给二儿子种了,当她拿着口袋向二儿子要粮食的时候,遭 来的总是二儿媳的一顿臭骂;再去其他的几个儿子那里,得到的却是同样的结果, 还怪她把地给别人种了。老人有两个儿子住在城里却很少回来看望她,没办法只 好去了总给自己脸色看的女婿家。吃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老人每天还得干繁重 的家务活,打扫家,喂鸡、猪,做饭样样离不开她啊。温饱问题好不容易才解决, 更不用提医疗费了。当然有的老人儿女好些,可是老人的医疗问题却得不到保障, 往往是病了无人管。父母为子女操劳一辈子,到头来无人养老,或是看脸色活着, 为什么呢

  二、农村养老难的原因分析

 首先,其实无论老人有无儿女,养老难的原因是一样的农村人口素质低。没文 化使得媳妇女婿们不懂得爱屋及乌,没有爱心,也使得村民们毫无同情心,我们 的礼仪之邦礼仪何在没有文化使得人们不知亲情的可贵,不知友情、乡情的重要, 使得人们不知什么是同情。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资的供应,还需要儿女的理解、关 爱,以及心与心的交流。无知让老人们的这点需要成为奢求,不可得;无知也让 乡亲们变成了吝啬鬼,舍不得掏出均摊在自己头上的几十块钱硬是变成了鲁迅笔 下麻木不仁的人了。人口素质低下已是农民养老难的根本原因。

 其次,农村经济落后,这是直接原因。我村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土地贫瘠, 又没有草坡,农业收入微乎其微,全村几乎家家入不敷出。如果家里再供个高中 以上的学生,就得靠借贷度日了。用一位农民的话来说就是我连自己都顾不过来, 哪里顾得上我老妈呀!

 是啊!如果真是这种情况,即使是有孝心可也无能为力啊。难怪媳妇见了婆婆就 像见了仇家似的, 是贫穷让人变成了吝啬鬼。

 第三,国家的分配制度不公平。建国初期,为了推进工业的发展,国家颁布了 好多有利于工人的政策,其中一条就是工人退休之后可以向国家领取退休金。我 们不得不承认:最受苦、受累的是农民;经济收入低,地位最低还是农民。农民 同样会退休,但不会领取退休金,所以靠的依旧是田地、儿子啊!农业是国家的 根本,民以食为天,农民做着最平凡但又最根本的贡献,农民老了之后却得不到 最起码的生活保障,这就是不公平。如果农民也可以领取退休金,那些老人就不 必为衣食而担忧了,更不会挤在儿女屋檐下忍气吞声了。

 三、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都知道教育与经济一环紧扣一 环,一环影响一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要实实在在落实物资文明与精 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践三个代表创建和谐农村氛围。我国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民已经先富起来了。现在先富的人和地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各乡政府的基层干部、d 员更应该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地为农民拓出一条致富路。

 在分配制度上,国家应尽快地做出调整。现在国家虽然也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农 民的政策,收效却甚微。国家干预经济,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而工业产品的价 格也相应得提高了,所以,农产品的价格相对没有改变多少。国家连续降低了 3 个百分点的农业税,农民的农业负担减轻了,可这点负担分摊到每个人的身上也 没几个钱,效果也不明显。希望国家的经济专家们同时考虑到宏观调查市场的经 济作用,探索出一条直接有效且明显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通道。

 今年农村已在统计年过六旬的老人,据估计要给予这一部分人最低生活保障金。

 虽然,这制度尚未落实,但人心已是一片沸腾。希望国家尽快实施并将此制度改 为农民退休金制度,相信这一制度的落实会成为农民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我地区现行的养老方式仍然是家庭养老,既由子女向自己年老的父母提供经济 支持、日常照顾及精神上的慰藉,其存在可以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上认识。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不高,也不平衡,尤其是在我村,经济水平极低。农 村老人的经济来源都靠中青年的儿女,在中青年的儿女中,重小轻老的现象还是 很严重的,小的还没钱照顾呢,何况老的有些老人的儿女因生活琐事,不履行赡 养义务;有些老人的儿女恶性攀比,你不管,我也不管!结果谁也不管这些老人。

 这样不仅老人经济困难,同时也给老人带来了精神方面的痛苦。

 社会养老虽然初见端倪,但不是主流。社会福利体制还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的框架还没有搭建起来,加之尊老敬老、孝敬老人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在日趋丧失, 老农的养老问题不容忽视。

  综观这两个层面,还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的,所以我们得继续坚持 d 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两手 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此次调查,虽然调查范围有局限性,但是对我自己而言是感受颇深。首先, 我初步了解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思想,自己在社会上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中都在无形的用运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加深了我对马克 思主义的认识。其次,我认识到中国的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如果任由农村的老人像现在这样生活下去,不仅是中国人性的退化,也是社会不 和谐、不稳定的重大因素。最后,我觉得自己是真正以主人翁的地位来发现问题, 并绞尽脑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虽然现在我还是一名学生,但是我将在以后 的学习中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培养道德品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微 薄之力。

  

推荐访问:老年协会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养老 调研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