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7篇

时间:2022-10-03 08:40:04 来源:网友投稿

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7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 云南省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重要指示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7篇,供大家参考。

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7篇

篇一: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

省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2022—2024 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外贸做大总量,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外贸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制定本行动。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按照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要求,用好用足沿边优势、区位优势、通道优势,促进货物大进大出,加快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口岸建设、跨境运输、要素市场及交易中心等转型升级,推进外贸“买周边到全国、卖全国到周边”,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力争到 2024 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6000 亿元,外贸依存度达 15%以上,在全国占比达到 1.5%左右,努力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做大贸易总量行动 1.推动货物大进大出。支持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外贸“买周边到全国、卖全国到周边”,依托中老、中越铁路等大通道沿线资源优势和国内外商品、市场互补需求,扩大机电产品、

 农产品、有色金属、磷化工等产品出口。促进原油、矿砂(矿石)等资源性产品,水果、粮食等农产品,鱼、虾、蟹等水产品以及煤炭、橡胶等产品进口。加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进口。到 2024 年,实现一般贸易进出口额 3300 亿元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型园区出台土地、金融、人才等配套政策,大力承接国内外加工贸易订单转移、企业转移。重点培育昆明、红河等具有较好承接基础、带动效果显著的地区创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引导加工贸易企业用足用好内销税款缓税利息暂免征收等政策,推进龙头型、旗舰型加工贸易项目发展。到 2024 年,实现加工贸易额 500 亿元以上。(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昆明海关、云南银保监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创新发展边境贸易。加快推进对缅甸的牛油果,对越南的菠萝、椰子、榴莲,对老挝的鸡血藤、土茯苓、腰果等商品进口准入进程,扩大进口量。拓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来源地至东盟 10 国,加快农产品、中药材及水产品等落地加工项目发展。加快推动老挝屠宰用肉牛恢复进口并常态化发展;积极与缅甸相关部门沟通,加快青贮饲料进口,推进早日实现肉牛进口。发展“互联网+边境贸易”,降低交易成本。发展具有沿边特色的边境贸易商品市场和商贸中心。推动出台我省食药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方案,开展食药同源商品进口。到 2024年,实现边境贸易 1200 亿元以上。(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外办、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4.深化发展服务贸易。发挥现有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平台示范带动作用,加快落实创新试点任务,深入推进数字服务贸易、特色服务贸易、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服务贸易重点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强服务外包平台建设,深化服务外包示范区认定、管理和考评,推动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到 2024 年,实现服务贸易 300 亿元以上。(省卫生健康委、省商务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发展贸易新动能行动 5.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进昆明、德宏、红河 3 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 10 个跨境电商产业园扩量提质,积极创建新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引导企业用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和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直接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监管模式发展。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扩大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积极发展“丝路电商”,推动重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国际交流合作。到 2024 年,力争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达 20 个,实现跨境电商贸易 600 亿元以上。(省商务厅、省税务局、昆明海关、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6.加快发展海外仓、边境仓。支持企业利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中央外经贸发展资金等重点布局南亚东南亚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节点海外仓、边境仓。支持综合运用建设—运营—移交(BOT)、结构化融资等投融资方式建设海外仓。鼓励企业设立公共海外仓,鼓励中小企业通过租赁等方式加强与海外仓经营企业合作,增加境外营销网络站点、降低运营成本、拓展当地市场。对企业设立海外仓

 产生的贷款贴息、仓储设备投入、使用操作费用等给予支持。(省商务厅、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7.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对已获批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给予连续三年资金支持,用于促进商品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专业人才培训等,扩大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规模。大力推动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预包装食品,促进出口额增长。鼓励符合条件的州、市积极申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到 2024 年,实现市场采购贸易 400 亿元以上。(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昆明海关、省税务局、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8.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报关、报检、融资、物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帮助传统外贸企业拓展市场、开展精准营销,对每年服务 100家以上或服务对象外贸规模 2 亿美元以上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给予支持。(省商务厅、昆明海关、省税务局、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培育壮大外贸主体行动 9.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分级分类培育一批重点外贸大企业、龙头型加工贸易企业、骨干型边贸企业、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企业、“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贸易双循环企业。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外贸业务培训、政策辅导,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到 2024 年,进出口额超过 1 亿元的企业达 400 家以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昆明海关按照职责

 分工负责)

 10.增强企业自营进出口能力。优化市场机制,落实帮扶政策,引导结转出口或为省外企业提供出口产品的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推动省内生产省外出口的产品逐步实现省内出口,鼓励在云南口岸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落地注册。到 2024 年,力争企业新增自营贸易 100 亿元以上。(省商务厅、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1.促进“三外”联动发展。强化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联动发展,促进对外工程承包带动装备制造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在境外开展矿业、农业等投资,提高投资权益矿产品、农产品等进口。发展境外替代种植,扩大甘蔗、水果等农产品返销进口。推动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带动我省装备、技术、标准、认证和服务等出口。(省商务厅、省外办、省贸促会、昆明海关、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开拓多元化市场行动 12.拓展多元化市场。优化重点展会组织,实施“千企百展”计划,加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参会参展组织工作,举办推介交流活动,帮助企业抢抓订单。支持企业通过线上线下、邮寄展品等方式参加境外国际知名展会,对展位费、人员费、国际交通费、布展费、场地使用费、设备租用费和配套服务费给予支持。支持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营销推广,鼓励企业自建独立站,提升专业建站平台优化服务能力。力争每年参加境内外展会的企业 1000 家以上。(省商务厅、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3.构建境外营销体系。支持企业设立国(境)外分支机构、建立营销网点,在南亚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重点市场、重点区域布局专卖店、仓储物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商务平台、展示中心、分拨中心、批发市场等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到 2024 年,实现对东盟贸易 4000 亿元以上。(省商务厅、省外办、省贸促会、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推进开放型平台提升行动 14.发挥开放型平台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稳外贸稳外资主阵地作用,“一区一策”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吸引企业入区发展加工贸易、保税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产业,促进区域内外生产加工、物流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到 2024 年,力争开放型平台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三分之二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5.培育特色产业基地。组织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积极申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继续评选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进基地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基地建立服务工作站,推进“政府+基地工作站”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企业培训、特色产业展会、推介会等促进外贸发展活动,提升基地影响力和辐射面。到 2024 年,全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数量达 40 个左右。(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畅通贸易大通道行动

 16.改造重点口岸(通道)。加快建设磨憨(铁路、公路)、瑞丽、畹町(芒满通道)、河口(铁路、公路)、腾冲猴桥、孟定清水河、关累港等 7 个重点枢纽型智慧口岸(通道),力争用 3 年时间打造一批以磨憨口岸(铁路、公路)等为核心的对老口岸群,以河口口岸(铁路、公路)等为核心的对越口岸群,以瑞丽和畹町口岸(芒满通道)等为核心的对缅口岸群,推进口岸吊装、甩挂等非接触式货物接驳。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细化完善口岸闭环管理措施,引导企业实施进口货物“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模式,有条件的口岸实施“运抵直通”模式,不断提升通关效率,全力“保货畅通”。大力推动“口岸+”,促进口岸城市、口岸经济一体化发展。到 2024 年,实现口岸进出口贸易额 4500亿元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7.畅通贸易大通道。落实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协调推动老挝万象枢纽准米轨换装站建设,畅通中老泰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完善境内通道沿线物流枢纽节点,加快昆明王家营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粮食、冰鲜水产品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加大培育扶持,推动常态化开行中老国际货运班列。鼓励组织高附加值货物通过中老铁路发运,推进“通道经济”转变为“落地经济”。到2024 年,实现中老铁路年进出口货物运输 340 万吨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外办、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8.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展铁路“快速通关”业务,持续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加大与周边国家海关部门沟通协调,务实推进

 “关铁通”合作,推进跨境运输便利化。做好进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备案工作,推进优质农产品、食品检疫准入,设置农产品、食品查验专用窗口和绿色通道,采取预约通关等方式加快验放鲜活易腐农产品、食品。支持企业开通临时邮路或新增邮路,保障境内外用邮需求。(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海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强化财税金融支撑行动 19.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引导作用,完善绩效评估体系,优化支持方向和方式。大力推广出口业务“非接触”办理,持续精简出口退税环节报送资料,积极推行出口退税备案单证电子化,优化简化出口退税事项办理流程,进一步压缩出口退税办理时间,2022 年进一步压缩至 6 个工作日内。发挥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优势,支持我省重点行业、优质企业扩大出口,增加能源资源产品和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有订单、有效益的外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增加授信规模,提供融资便利。引导外贸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通过远期结售汇等方式应对汇率波动风险,逐步扩大经常项目项下人民币跨境使用。健全完善“政银企保”衔接机制,鼓励开展外贸订单、信保保单、应收账款质押和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鼓励银行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服务。(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税务局、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银保监局、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云南省分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云南分公司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0.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发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政策、数据对接、信息共享、资信调查、国别风险研究等方面优势,开展协作联动,形成合力。加大对中小微出口企业的政策性普惠保障支持规模和覆盖面。“一企一策”精细化支持贸易双循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强化出运前风险保障和进出口贸易保险联动,拓展产业链承保。研究支持跨境电商、跨境物流、海外仓、市场采购、保税维...

篇二: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

2022 年云南省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1月23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省委书记王宁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要全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守护好自然生态,建设好美丽家园”,这既体现着对云南省情的准确把握,更彰显着追求绿色发展的决心,同时也是真正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

 生态是云南最厚重的底色和最重要的王牌。作为“动植物王国”,作为让人魂牵梦绕的沃土,云南生态良好、天生丽质。云南的高质量发展,一定是经济与生态相互成就的发展,一定是不以破坏生态为前提的发展,一定是既让云岭儿女享有绿水青山又能从中收获金山银山的发展。

 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云南首先需要做的是“守”的文章。简而言之,就是要牢牢守住生态“红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始终保护并擦亮云南的生态品牌,有污染的项目不上,带污染的GDP不要,确保云南的美丽不变色、再增色,使云南永葆非凡“颜值”和独特“气质”,让优良生态成为云南永恒的名片和标签,让云岭儿女永享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云南还需要下足“拓"的功夫。云南虽然生态环境良好,但是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守着良好生态"要饭吃",显然不是理想的发展状态。云南要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尤其是作为旅游业大省,要依托 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打出"特色牌""全季 牌""营销牌",将富集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变成具有"磁场效应"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从千里之外来到彩云之南。

 良好生态是云南山清水秀的现在,也是云南更加美好的未来。2022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云南省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让绿水青山发挥出更大经济社会效益,走出一条以高水平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之路,云南的发展成色将更足,人民的幸福指数也会更高。

 学习 2022 年云南省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2022年1月云南“两会”隆重召开,作为云南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备受瞩目。两会时间既是观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检验民生答卷的考场。在这里, 一件件民生实事直达人民群众心底,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理念,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担当。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生养病老等民生“小事”,维系着万千家庭的日常生活、牵动着百姓的喜怒哀乐,不仅关乎百姓切身利益,还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民生“小事”对百姓而言就是“头等大事”,把每件小事干好,才能让4800万云岭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近年来,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民生问题一直是云南"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不仅要列出新的民生清单,也要盘点过去民生清单哪些落实了,哪些还有短板。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过去的2021年, 云南省攻坚克难、奋发作为,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实现新发展。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4%,城镇新增就业53.31万人,1690亿元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解决14.66万城镇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兜底保障313.82万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达95.86%.…云岭大地呈现出一幅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图景。心系千家万户,情牵百姓忧乐,一组组民生数据,都是各级党委政府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一件件民生实事,就像闪耀的灯火,温暖着百姓的心;一笔笔民生投入,为全省人民实实在在送上"民生大礼包",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一系列可喜

 成绩,无不证明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百姓身边的小事作为大事来办。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涵的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对生活便利性、宜居性、安全性的要求更迫切、标准更高。云南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医疗、养老、扶幼等基本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要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加强供给与保障,不断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资源向民生倾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力,一年接着一年干,释放出更多更暖 的"民生温度".突出精准施策,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发 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民生清单变为人民群 众的"幸福账单"。

 回望来路,步履坚实;展望未来,信心满怀。"两会"开启 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征程,全省上下要齐心协力、鼓足干劲、阵厉奋发,让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大礼包"落地落实,让群 众的"小确幸"变成"大幸福"。

 学习 2022 年云南省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随着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顺利完成各 项议程胜利闭幕,2022年云南"两会时间"画上休止符。但这 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昭示着一个新的开始,是续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的崭新起跑线。

 “聚精会神谋发展,群策群力抓落实,一步步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生动形象描绘了云南精神和一直以来的行动。回望2021年,面对疫情反复和风险挑战的多重考验,面对区域竞争和经济转型的叠加共振,云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扛起新使命,奋力谱写 新篇章,在云南发展历史画卷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克难前行的结果,饱蘸着云岭儿女的智慧和汗水。成绩同时也构筑起重整行装再出发,拼搏2022年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的信心基石。目标鼓舞人心,但也呼唤着迈出跨越新步伐,攀登发展新高峰的行动。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只有不停顿、不止步,坚定不移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才能无愧、无悔于新时代。当前的云南,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蓄积势能迸发期。信心满怀,所以人心思干、人心思进、人心思稳,但更重要的是突出战略引领、系统谋划、创新发展,不断固根基、扬优势、

 补短板、强弱项,方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闯关夺隘,实现新征程上的更大跨越。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极不平凡的2021年成绩厚积信心,脚踏实地,向着意义重大的2022年目标砥砺前行,昂首阔步。全省上下解放思想、抬高标杆、增强本领、积极作为,以敢于和标兵比、和高手赛,干则必成、成则一流的精神气敢做敢为、善作善成,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两个轮子一起转,必将迈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用扎实过硬的发展成果,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学习 2022 年云南省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2022年1月,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云南海埃会堂隆重胜利召开。省长王予波作政府工作报告。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报告主题鲜明、结构清晰、简洁凝练,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全面,谋划工作符合中央要求、云南实际,反映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气象、新面貌,是一个站位高、定位准、谋划实的好报告。

 报告指出,我省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蓄积势能迸发期。蓝图已绘就,目标已锚定。全省上下要凝心聚力,紧紧围绕10个方面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开拓创新、善谋勇为、求真务实、"干"字当头,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干出群众的好口碑,干出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真正将美好蓝图化为现实。

 "干"有目标,才能精准发力。报告明确了2022年奋进新征程的总体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10个方面重点工 作以及10件惠民实事,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作出了 具体安排部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干"有目标,就是要从全省战略布局中找准定位和发展机遇,把自身发展放到全省"一盘棋"中落子谋势,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心有所向、胸怀大局,把握发展趋势、夯实发展基础、厚植发展优势,在各项工作谋划和推进中,拉高标杆干、补齐短板干、精准发力干,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干"有担当,才能克难攻坚。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奋进新征程中还会遇到诸多"拦路虎""硬骨头,,.克难攻坚关键在人,唯有各级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抓铁有痕的狠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才能干一样成一样、干一样好一样。正

 如报告中强调,我们要狠抓工作落实,言必行、行必果,说了就要做、做了就要做好。

 "干"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干"要讲究方式方法、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报告指出,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坚持从实际出发,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式,探寻“干"的思路和办法;客观、全面、辩证分析自身发展形势,摸清短板弱项,找准"干"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实现自身创新发展。

 "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在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上下唯有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苦干实干的务实行动,阵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把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学习 2022 年云南省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1月23日下午,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胜利闭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在闭幕式上讲话指 出,"要集中精力推动产业发展。"铿锵的话语、系统的谋划、 全面的部署,为加快全省产业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指明了新路径。

 在一片放飞希望的土地上,必定产业兴旺、红红火火。就云南而言,无论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 理区间",还是"全力争取实现后来居上",加快产业发展无疑 是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一路走来,从一业变多业、粗放到集约、 从新型工业化再到构建"两型三化"现代产业体系,"集中精力 推动产业发展"的立场鲜明而坚定,贯穿云南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从八大重点产业到打造三张牌再到构建5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产业,正是"集中精力推动产业发展"激发出的内在活力,才让云南在奋进新征程中抢占先机、赢得先手,闯出了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云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逐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交出一份靓丽的答卷。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短、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一直是云南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短板。"云南要强,产业必须强;云南要富,产业必须富。"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正确把握云南的优势和不足,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集中精力推动产业发展,持续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不断夯实产业发展新根基,把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能,才能让云南在跨越式发展的赛道上步履矫健、行稳致远。

 加快产业发展,千方百计把经济发展搞上去,蕴藏在每一个云岭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对此,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脉定向:"要推进产业强省建设,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产业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奋进新征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好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的新机遇、新优势,大抓工业全产业链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大抓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市场主体培育,以产业大提升促进经济大提速,就一定能开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集中精力推动产业发展,既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的客观要求,也是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前进道路,深刻把握省情变化,科学谋划、高位推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巩固传统支柱产业基础,持续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为努力实现后来居上注入强劲动能。当各大产业遍地开花,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有了强大的支撑,努力实现后来居上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此,七彩云南之发展蓝图,更值得每一位云岭儿女拭目以待。

 学习 2022 年云南省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一元复始,正是协商议政时。作为全省各族人民政...

篇三: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

省人民政府印发 关于加快光伏发电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云政发〔2022〕16 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现将《关于加快光伏发电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22 年 3 月 24 日 关于加快光伏发电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进一步规范光伏资源开发管理,坚持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智能发展,切实解决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接网和消纳,实现未来 3 年新增新能源装机 5000 万千瓦的目标,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全面有序放开 (一)建立资源图和项目库。严守“三线一单”,组织各州、市开展光伏发电资源全面清查,统筹资源条件、电力供需、生态环境保护、要素保障等因素,形成资源分布“一张图”。发挥规划统筹和引领作用,将光伏发电项目及配套接网工程统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搭建省级统一管理的项目库,入库项目须充分衔接省级和州、市规划,未入库项目各州、市不得开发建设。(省能源局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云南电网公司,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二)创新开发方式。按照“能开全开、能快尽快,依法依规、科学

 有序”的原则,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全省光伏资源开发的统一管理、合理布局,规范开发行为,组织大型连片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关州、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省能源局负责省级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指导各州、市规划与省级规划的衔接,会同各州、市制定年度开发建设方案,提出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实行项目“即时增补、动态退出”管理方式,确保每年开发规模 1500 万千瓦以上,保底不封顶。根据项目成熟度对在库项目按照在建、新开工、拟建和储备进行分类管理。(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等部门,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二、强化要素保障 (三)保障用地用林指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规定和要求,强化前期选址踏勘论证,光伏复合项目用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尽量避让长期稳定利用耕地,特别是坝区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十四五”期间每年按照开工建设 2000 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及配套接网工程,预留建设用地面积计划指标 2000 亩、用林面积指标 16000 亩,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求保障,多退少补。涉及年度计划指标的,纳入国家或省级重大项目清单且不涉及违法用地的,用地审批时配置使用国家计划指标;其他项目用地和违法用地依法完善用地手续的,使用当地当年处置存量土地核算的年度计划指标。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依法依规进行清理处置。(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落实用地用林支持。对符合我省光伏复合项目建设要求和认定标准的项目,利用 25 度以上耕地(水田除外)或其他农用地布设的光伏方阵,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及农用地生产条件和不改变原用地性质的条件下,

 允许以租赁等方式使用;采用直埋电缆方式敷设集电线路的用地,实行与光伏方阵用地同样的管理方式;场内道路用地可按照农村道路用地管理。(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行市场化资源配置 (五)提升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光伏资源开发经营年限上限设为 25年,经营期满由县级人民政府收回资源开发权并重新组织资源利用开发。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方式确定项目业主。竞配方案应包括上网电价、发电量、开发时限、投产时限、经营期限、产业带动、其他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充分发挥以资源换发展的撬动作用,推动光伏电源建设与光伏先进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带动绿色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储能等重点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对工作推进力度大、光伏制造业发展势头好的地区,在光伏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开发协议或合同一经签订,各地、有关部门不得再以利润分成、电价让利、缴纳保证金或诚意金等任何形式,增加企业成本。各项目业主依法依规开展项目建设,不得倒卖、非法转让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支持大型基地优先开发。以州、市行政区域为单元,充分发挥大型水电与光伏互补调节作用,重点支持金沙江下游、澜沧江中下游、红河流域、金沙江中游、澜沧江金沙江上游“风光水储”和曲靖“风光火储”等 6 个多能互补基地,争取 3 年时间全面开工并基本建成。(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云南电网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七)支持“新能源+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千村万户沐光行动”,鼓励以“新能源+”和分布式光伏等方式,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支持以乡村或村级连片开发建设“新能源+特色产业”、“新能源+生态修复”、“新能源+绿色食品”、“新能源+乡村旅游”等项目。(各州、市人民政府负责)

 四、实行快审快批 (八)简化审批流程。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属地备案制度,国家级大型光伏基地、“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项目,跨州、市项目由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项目所在地州、市人民政府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跨县、市、区项目由州、市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其他项目由县、市、区主管部门备案并组织实施。配套接网工程按照电压等级实行核准或审批管理。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开辟绿色通道,土地、林地现场踏勘由省、州市、县三级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开展,实行并行审批。(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省林草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限期完成项目建设 (九)推动项目加快建设,限期投产。各州、市人民政府应督促项目业主在取得开发权后,1 个月内完成项目备案。完成备案后,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时限不得超过 2 个月,因项目业主自身原因逾期未完成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满仍未开工建设的,取消备案,收回开发权,项目业主 2 年内不得参与我省光伏开发建设。装机规模 10 万千瓦及以下项目,开工 6 个月内应具备投产条件;10 万千瓦以上项目,开工 8 个月内应

 具备投产条件。全容量并网最长期限不得超过 1 年。因项目业主推进不力,未按照时限要求建成投产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因不可抗力因素(地震、重大自然灾害等)影响,项目业主及时向州、市能源主管部门报备的,项目建设周期可顺期延长。项目所在地州、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指导督促项目业主加快推进,对因政府部门工作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通报和约谈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州、市人民政府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配合)

 六、保障接网消纳 (十)同步接网,保障消纳。电网企业按照光伏发展项目规划同步开展前期工作,公示接入点、容量空间和承诺办理时限。电网企业要加快项目配套接网工程建设,与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做好充分衔接,实现同步并网、就近接入、就地消纳,优先安排发电,确保电量全额消纳。光伏项目按照装机的一定比例精准配置储能,鼓励采用共享模式,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企业建设有困难或规划建设时序不匹配的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允许发电企业投资建设,缓解新能源快速发展并网消纳压力。发电企业建设的新能源配套工程,经电网企业与发电企业双方协商同意,可在适当时机由电网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回购。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消纳机制,积极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以“配额+市场+电网兜底”模式,保障电量消纳。(云南电网公司等电网企业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配合)

 七、建立健全机制 (十一)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云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煤电

 改造升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推进全省光伏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不定期组织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省能源局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强化上下联动与左右协同,加强日常动态跟踪与监管,每月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每月牵头组织对各地在建项目投资进度进行排序,每 10 天进行 1 次调度,对投资进度连续 3 个月排名靠前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年度完成投资靠前的,将区域内次年计划新开工项目优先纳入省级重大项目。省自然资源厅负责项目用地指标保障,加快土地调规与使用土地行政审批。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加快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政审批。省水利厅负责加快水土保持方案行政审批。省林草局负责项目用林指标保障、使用林地行政审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工作配合。有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将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纳入州、市人民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高位推动,压实责任,确保本行政区域内列入年度建设的项目按期投产。(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合)

 (十二)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各州、市人民政府要督促项目业主按照规定时限推进项目建设,及时报送项目推进情况,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省能源局负责按旬调度,定期监测评价各地目标完成情况,不定期组织开展联合现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州、市人民政府和项目业主认真整改,并将有关情况通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项目推进缓慢、责任落实不力、离目标任务差距大的州、市进行通报或约谈,并对有关企业进行约谈,同时将有关情况报送省人民政府。涉及违法违规的,按照程

 序移交有关部门严肃查处。(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篇四: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

伟大的党风华正茂、千秋伟业、永远年轻!他想,只有自己富起来了,才有能力帮助别人。东家长、西家短,在走村串户访民情、问民意,做好信息收集,解决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家常便饭"......一转眼,短短两年半的时间,我的身份已经完成了从学生到机关干部,再到村干部的转变。近期,相关同志按照党中央规定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 学 / 习 / 专 / 题时间:2022.03.05 演讲:春天

 如何在画卷上增添一抹红色?都昌县以国画为切入点,中锋运笔,融合写意、勾勒、点染等技法,气韵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红色名村恢弘画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时刻牢记职责使命,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严于律己,坚在顺境中坚守初心,在逆境中牢记使命。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雨水增多后万物生机盎然,阳气上升春虫萌动,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萌发生长。前 言

 划好"责任田",戒心监管,让"种豆"成效"硬起来"。在许多地方,一家家村(社区)、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充盈着基层治理的每个单元,为治理提供了坚强的阵地与设施保障。,具有独特魅力的曲调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学习党史,以史为鉴,增强党性,坚定为民初心。章节内容第一章 2021年工作回顾CONTENT第二章 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第三章 2022年重点工作

 做好事从不留名,全心全意地为群众付出,将自己的奉献之心落实到具体地为群众服务的实践中,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唐平生是排楼边村春满堂蔬菜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一名党员种植大户。变资源为资产,为发展集体经济培源板及时纠错,及时改进,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意识。P A R T 0 12021年工作回顾

 实干的猛将。她们秉承坚毅果敢的优秀品质和持续"在线"的专业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合作社成立后,带动发展养殖大户和家庭散养户共计600余家,增加就业人员300余名,促进了群众持续增收和稳定就业。要用干大事的耐心干好小事。强本领、重监督,做讲公道的"裁判员"。2021年工作回顾 011、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纸上得来终觉浅",人大代表应该多走出书房,推门入户,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人大代表应该善用"知识储备",跳出常规思维的"桎梏",以独特的视角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办法,为规则制定提供新的"解题思路"。剧中人物为美好生活努力、心中理想向前的精神,引发了多年龄层用户的强烈共鸣。发挥国家农业产业园、院士专家工作站和自治区人才改革试验园区、察哈尔京蒙人才科创园等平台载体作用,通过"产业+人才""园区+人才""项目+人才"等形式,积极孵化培育本土人才。2021年工作回顾 01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真心为民要扎根在民,根深方能叶茂,只有根植人民这片"沃土",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才能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厚植人民情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上,必须从实际出发。梦想是际遇与邂逅的良谋,璀璨是闪亮与光热的星辰,未来是憧憬与向往的美好,陪伴是灵犀与融通的景色。2021年工作回顾 01

 在学深悟透中练就"抬头式",扬起咬定目标的"虎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学史增信、学史明理,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历史学习中辨明历史方位、看清历史大势,进而把准前行方向,要永葆敢于斗争的精神,以主观能动性为支撑,顺势而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聚焦树品牌,提升平时考核工作水平。2021年工作回顾 01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专才""偏才",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要让廉洁的景点"靓起来",通过设置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建设廉洁文化一条街等形式,推动廉洁文化进党政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公园等,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让文化活动"热起来",不断提高马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2021年工作回顾 01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

 ,以永远"在状态"的奋进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吾妻,翻看着手机留存的温馨图片,脑海中美好的画面不断浮现,我深深陶醉在回忆之中,这是给我们添添宝宝写的一首诗,驻村路上不孤单。,让真正有真才实干的为民谋幸福的初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格的鲜明价值指向和崇高精神追求。2021年工作回顾 01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4%,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

 初心使命的激励,让我们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巨挑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让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永远朝气蓬勃。"关起门"来口头说,绕开政策讲情说,某些党员领导干部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口头要求"下级"灵活操作",一次次小的不合规的"口头要求"就像打开腐化的口子,逐步走向深渊。,不断提高马克"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当及早从虎年开局起步的预热、慢热中醒来。2021年工作回顾 01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进一步加强党支部档案管理,统一样式、统一内容。在大战大考中,她们用忙碌的身影筑起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她们用勤劳双手绘就脱贫幸福新画卷,她们用炽热的情怀激扬巾帼志,建功新时代......她们奉献青春、播洒汗水、贡献才智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16天的时间里,奥运健儿们为国争光,看运动员们在拼搏中的不屈不挠,着实令人惊心动魄、血脉偾张。,勾画了一条集党建、团建、研学三位一体的"红色鄱都"旅游2021年工作回顾 01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据江华县委组织部介绍,截至2021年底,该县已经实现集体收入"空白村"清零,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社区)297个占93%,更是培育出了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引领全县村集体经济阔步向前!变"冷清"为"温馨",向人民要助力。下载附件(261.86 KB) 携手同行相濡以沫共勉励,星火相传不争朝夕伴君侧,浮云不畏赏尽风月家常事,此生无憾唯愿你我重相逢。2021年工作回顾 01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光字片穷,肖国庆的父亲因为没火取暖躲在医院的锅炉房边被活活冻死,这成为周志刚生前的遗憾,也深深触动了周秉义的内心,改造光字片,把穷窝子连根拔掉。你把队伍抡成打铁的响锤!让我们接过历史的重担,继承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奉献青春力量。开好是起点,整改问题、落实行动才是关键。2021年工作回顾 012、回顾过去一年,成绩得来殊为不易

 以"两新"组织为重点,在科技园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党员先锋岗"等党建创新品牌项目,不断增强园区企业白领青年对党组织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使"红色细胞"更加富有活力。值此"三八"女神节之际,让我们向所有了不起的"她"力量致敬,让"她"力量充分涌流,竞相迸发,将炙热青春绽放在祖国大地上!,真正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出要始终心系"国之大者",站位全局,综合发展,绝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走马观花"。2021年工作回顾 01

 昨天10:01 上传简明精练的文风自古以来就受到大家的推崇,但是时下"假大空"的现象仍然存在。基层干部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以党史为镜,汲取"奋斗"之力,以"沥血呕心献赤纯"擦亮向上"恒心"。2021年工作回顾 014、过去一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年轻干部要珍惜每一次参与中心工作的机会,面对中心工作要摒弃"配角"思想,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发挥年轻人干劲足、学习能力强、敢于创新等特点放眼望去,各行各业的女性们正在用她们的实际行动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辉煌业绩,生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耀眼风采。,敢啃硬十年欢颜笑衷肠。斗志昂。2021年工作回顾 01

 探索"小网格员"激励机制,加大"小网格员"培养力度,将优秀发展成为党员,吸纳进入村(社区)班子,并争取各方资金资源,给予"小网格员"适当待遇补助,让他们"有奔头",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党的历史是共产党员的教科书、营养剂、奋进曲。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广大党员干部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昨天10:02 上传2021年工作回顾 016、过去一年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一点信任、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吾妻,这是我驻村半年之后,写给你的第一首诗歌,驻村路上情相连。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肩负人民重托,承载人民期望。严格遵从"可操作、易执行、能固化、符乡情"的衡量指标,落实"四有四一"要求,推动形成公共财政"真金白银"、基层干部真抓实干、农民群众真情实感的良好局面。2021年工作回顾 01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出台新的支持举措,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资供应,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推动乡村振兴,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7、过去一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

 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上"扬尘带土",练就一身真本领。他想,只有自己富起来了,才有能力帮助别人。不朽的作品需要创新精神,伟大的事业同样如此。2021年工作回顾 018、过去一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吾妻,今天是中秋节,我与大多数驻村人一样,仍坚守在驻村岗位上,不能回家团圆,这是我第一个有泪点的文字作品,驻村路上总思念。要想在这不进则退、愈进愈难的时代洪流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青年干部就必须坚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理想信念,以"无我"的奉献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领学突出重点。围绕中央省市区的重要部署、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等,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政策解读、聘请党校教授专题辅导、组织宣讲团集中宣讲、开展各级党组织主题党课等,将理论学习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一个基层干部都要像周秉义一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中去,敢于在担当重任时当先锋,勇于在攻坚克难时站排头,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2021年工作回顾 01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9、过去一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全体官兵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精"准绘就乡村建设蓝图,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确保选调生到村任职期间能去娇气、戒傲气、除躁气、绝虚气,在农村能学到真本事、练成真本领,南江县通过选调生培训、谈心谈话等方式,教育选调生放低姿态多请教、丢掉"包袱"多干事、敞开胸怀多交流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青年干部要把雷锋当作"星"来追,当作自己的人生"偶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当好雷锋的"铁杆粉丝",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2021年工作回顾 0110、过去一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

 围绕全市重点工程、重要事项、重点任务,定人、定责、定时间、定进度,建立"四定"工作台账,形成"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体系。人大代表有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督促"一府一委两院"有效地开展工作。"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上,必须从实际出发。遇到发展难题,我们青年干部要以空杯心态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甘...

篇五: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

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以及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我省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强省,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 2025 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参与的办学格局更加优化;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到 2035年,职业教育强省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达到全国中等以上水平。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启动春季“职教高考”,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职业综合测试”(普通高中学生)等考试招生办法,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测试分值不低于总分值的50%。统筹区域内中、高职联合培养,规范五年制办学。探索高职“双高”学校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学校开展四年制联合培养。中职升高职比例不低于毕业生总数的 60%。

 (四)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统筹推进中高本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筑牢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总体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在注重培养一技之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逐步从就业教育转向职业生涯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整合资源、创造条件,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支持有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试办本科专业,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普通高校加大职业教育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培养力度。一体化设计中高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贯通。

 (五)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推动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积极推进学分银行试点,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支持职业学校参与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技能培训,一般职业学校年培训人次不低于在校生规模,技工学校、中职“双优”学校、高职“双高”学校年培训人次不低于在校生规模的 2 倍。

 三、改革和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各级政府要统筹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规模、结构和层次,将产教融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有关行业组织积极参与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根据云南产业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 1 至 2 个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鼓励职业学校特色发展,实施“一校一特”,每所中等职业学校建好 3 至 5 个特色专业,每所高等职业学校围绕产业链建好 2 至 3 个特色专业群。

 (七)构建多元办学格局。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依法举办或依法参与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推进 17 个职教园区(中心)建设。支持并鼓励各职业学校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建设一批和产业密切对接的职教集团(联盟)。鼓励职业学校间开展合作或探索合并办学,支持其做强做大。

 四、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八)丰富职业学校的办学形态。把校企合作作为对职业学校的重要评价内容。鼓励职业学校在企业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职工培训基地。推动企业与公办职业学校共建共管产权清晰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产业学院、培训中心,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投资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可按投资额 30%的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鼓励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鼓励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为校企合作提

 供相关信贷和融资支持,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办法。

 (九)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学校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鼓励企业设立学徒岗位,与职业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到“十四五”末,全省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总数占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 10%左右。严禁向学生违规收取实习实训费用。

 五、聚焦“三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养。根据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及特点,探索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的新方法和新举措,多渠道解决教师资源不足问题。鼓励职业学校面向企业和社会聘用技能大师(名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科院校教师等担任兼职教师,在保留其身份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可按合同获取薪酬;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取得合格证书者,认定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计入学校教师资源。完善我省高校教师资格获取条件,允许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支持和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类专业,培养职业学校急需的专业教师;在国家级中职“双优”、高职“双高”学校建立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对新入职的教师开展不少于 3 个月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组织教师、中层管理干部、校领导参加国家级、省级有关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治理水平。“十四五”期间,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 60%。

 (十一)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将“1+X”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典型案例纳入教学内容;强化教材建设和管理,鼓励按规定建设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传统技术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教材。

 (十二)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思政课实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聚焦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办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支持师生参加全国各类技能大赛。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互联网+”、“智能+”等教育新形态。

 (十三)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涉及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部分,可按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有关规定,以不低于 70%的比例用于奖励有关单位和个人。教师可按国家规定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领取兼职报酬。职业学校教师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学校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由成果转化完成单位按规定程序自主分配。

 (十四)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参照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师、课程、教材、教学、实习实训、信息化、安全等省级职业教育标准。建立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公开制度及质量年报制度。加强对各级政府履行职业教育

 职责督导,开展职业教育专业综合评价和专业认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和高等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将其作为核定招生计划、安排重大项目等的重要参考。

 六、实施职业教育三项工程三项计划 (十五)实施职教园区“引领”工程。发挥职教园区(中心)在云南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州(市)职教园区(中心)为平台,以高职学校为引领,结对产业园区、企业、科研机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建设省级职业教育园区,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十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强基”工程。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发挥州(市)职教园区(中心)和高职院校的带动辐射作用,采取合并、兼并、托管、合作办学或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整合区域职业教育办学资源,统筹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和县级职业高中的发展。启动省级中职“双优”学校建设计划,建设 30 所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 50 个优质专业。

 (十七)实施云岭工匠培养工程。紧扣云南发展“三个定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培训云岭工匠人才,传承技术技能,打造云岭工匠品牌。每年培养输送 15 万名高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 100 万人次。

 (十八)实施高职“双高”计划。按照“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要求,聚焦云南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对接产业链打造优势专业群,重点支持建好现有 3 所国家级高职“双高”学校。启动实施省级高职“双高计划”,集中建设 5 所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 15 个高水平专业群。

 (十九)实施职业教育兴边富民计划。巩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职教兴边富民计划。鼓励职业学校结合边疆地区产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鼓励边境州(市)、县(市)职业学校主动对接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为强边兴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支持 25 个边境县(市)加强技能培训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二十)实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计划。打造职业教育对外合作引领区、国际产业人才供给高地。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与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建职业教育联盟,建设“鲁班工坊”。鼓励有条件的职业学校联合“走出去”企业,开展“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支持职业学校面向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等国家招收留学生,完善留学生经费保障机制。鼓励边境县(市)职业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打造“留学云南”职业教育品牌。

 七、保障措施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职业教育领导体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研究职业教育,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省级对职业教育工作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和对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纳入对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选优配强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人,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升学校的内部治理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

 (二十二)落实经费保障。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确保“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每年投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不少于 5 亿元,中央和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财政资金每年不少于10亿元。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区域内职业学校的投入,落实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 30%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落实高等职业学校生均不低于 12000 元/年的拨款标准。国家高职“双高”学校按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拨付;探索高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与专业综合评价结果挂钩,形成动态调整机制。

 (二十三)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职业教育正面宣传,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率先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导向,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对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在职业教育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各州(市)将符合条件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计划,探索从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中培养选拔干部机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篇六: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 云政办发〔2022〕64 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2〕13 号)精神,扎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千方百计增加岗位供给 (一)促进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探索实施重大产业就业影响评估,明确重要产业规划带动就业目标,实施省级重点项目投产达效与促进就业精准对接,优先投资就业带动能力强、有利于青年就业的产业,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健全人才供需联动机制,对重要行业企业、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地区园区的人才需求进行前瞻性预判,反馈给教育部门和各高校,深化校企合作,增强人岗匹配。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按照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对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企业职工总数 10%以上,且符合有关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安排纾困资金、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时予以倾斜;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 1 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微企业,按照每人 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 2022 年 12 月31 日;建立中小微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和申报兜底机

 制,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岗位)设置,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落实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等申报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设置好“红灯”、“绿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稳定扩大我省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规模,指导企业规范发布招聘信息,推进公开招聘。(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税务局、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努力开发基层就业岗位。加强统筹规划,深入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社区专职工作岗位出现空缺要优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数量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继续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合理确定招募规模。对到我省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照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对其中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可按照规定提前转正定级。(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持公共部门岗位规模总量不降低。2022 年、2023 年要继续稳定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高校毕业生的规模。深化落实基层法官检察官助理规范便捷招录机制,畅通政法专业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司法机关就业渠道。支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规模。根据疫情发展动态,结合高校

 毕业生就业需要,合理安排公共部门招录(聘)和有关职业资格考试时间。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2022 年期间划分为中、高风险地区),在2022 年 12 月 31 日前可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多途径拓展就业渠道。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政策,进一步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继续实施云南省高校毕业生青年高端职业培训,按照规定使用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鼓励支持省内外具备有关专业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围绕我省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对毕业前 2 年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培训,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具体操作办法。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按照规定给予不超过 3 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要安排不低于 30%的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对毕业年度和离校 2 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照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税务局、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精准开展就业服务 (五)精准开展困难帮扶。要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为每人至少提供 3—5 个针对性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及时兑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对通过市场渠道确

 实难以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可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并按照规定给予补贴。支持我省“10 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高校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面向困难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能力培训,辐射覆盖全省高校,探索培育先进模式与经验。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云南行动,面向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结对帮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纳入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等支持举措,延期期间不计复利、不收罚息、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省残联、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提升招聘服务能力。继续实施“云岭大学生就业护航行动”,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措施,健全高学历人才留滇服务工作机制,建设“博士直通车”和“硕士立交桥”,助推高学历人才在滇就业创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归集机制,集中向社会发布并动态更新。构建权威公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密集组织线上线下专项招聘服务,扩大云南省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千校万岗”、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等招聘平台和活动影响力。深入实施“百万大学生兴云南行动”,积极组织服务机构、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团省委、省工商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开展多种形式的模拟实训、职业体验等实践教学,组织高校毕业生走进人力资源市场,参加职业能力

 测评,接受现场指导。全省高校要按照一定比例配齐配强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可参加有关职称评审。举办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增强我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其及早做好就业准备。(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八)实名服务不漏一人。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强化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离校前后信息衔接,持续跟进落实实名服务。运用线上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摸排等各类渠道,实现对系统内已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100%联系到位,对有就业意愿的每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00%免费提供 1 次职业指导、3 次岗位推荐、1 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九)切实维护就业权益。加大平等就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力度,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依法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售卖简历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治理付费实习、滥用试用期、拖欠试用期工资等违规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处理方式,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对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及时向高校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妇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 (十)简化就业求职手续。从 2023 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

 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取消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环节,取消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报到手续。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凭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在就业地办理落户手续;可凭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在原户籍地办理落户手续。教育部门要健全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系统,方便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鼓励受疫情影响地区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实行网上签约。对延迟离校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相应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做好档案转递工作。全省各高校要及时将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等重要材料归入学生档案,按照有关规定有序转递。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定向招生就业的,转递至就业单位或定向单位;到非公单位就业的,转递至就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暂未就业的,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档案涉密的应通过机要通信寄递。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主动加强与高校的沟通衔接,动态更新机构服务信息,及时接收符合转递规定的学生档案。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服务机构名录和联系方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邮政管理局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完善毕业去向登记。从 2023 年起,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高校要指导毕业生(含结业生)及时完成毕业去向登记,核实信息后及时报省教育厅备案。实行定向招生就业办法的高校毕业生,省教

 育厅和高校要指导其严格按照定向协议就业并登记去向信息。高校毕业生到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教育部门应根据有关部门需要和毕业生本人授权,提供毕业生离校时相应去向登记信息查询核验服务。(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进体检结果互认。严格落实我省关于进一步规范求职体检结果互认的有关要求,指导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岗位实际,合理确定入职体检项目,不得违法违规开展乙肝、孕检等检测。对外科、内科、胸透 X 线片等基本健康体检项目,高校毕业生近 6 个月内已在合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的,用人单位应当认可其结果,原则上不得要求其重复体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用人单位或高校毕业生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经协商可提出复检、补检要求。全省各高校可不再组织毕业体检。(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青年就业创业帮扶 (十四)完善青年就业服务机制。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到本地就业创业的往届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毕业生及失业青年要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给予办理求职登记、失业登记等服务,按照规定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云南省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对有就业意愿的失业青年,开展职业素质测评,制定求职就业计划,提供针对性岗位信息,组织志愿服务、创业实践等活动。对长期失业青年,开展实践引导、分类指导、跟踪帮扶,提供就业援助,引导他们自强自立、及早就业创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依托“技能云南”行动,扩大青年职

 业技能培训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需要学历学位证书作为报考条件的,允许先参加考试评定,通过考试评定的,待取得有关学历学位证书后再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强化就业见习工作。实施云南万名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等设立见习岗位。按照规定给予省级就业见习补贴 1500 元/人·月;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50%以上的单位,补贴标准再提高 500 元。对计划组织实施到位、募集岗位多、岗位质量好、实施效果佳的单位,优先推荐参加就业见习示范单位评选。有条件的地区或用人单位要为见习人员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提高见习保障水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实习见习基地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加项目研究的,视同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起计算。实施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广泛开展各级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和职业体验活动。(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团省委、省工商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组织保障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高校毕业生等青...

篇七: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

2022 年云南省“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共五篇)

 第一篇

 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各族人民的热切期待,2022 年 1 月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在昆明云南海埂会堂隆重召开。王予波省长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省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蓄积势能迸发期,特别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绘就了新的蓝图、明确了发展路径,全省人心思干、人心思进、人心思稳。

 奋斗赢得精彩,成绩来之不易。刚刚过去的 2021 年,在云南发展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必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这一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71 万亿元、增长 7.3%,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这一年,党政军警民 10 多万人坚守边境一线,历史性建成边境立体化防控设施;这一年,COP15 第一阶段会议成功举办,“昆明宣言”享誉世界;这一年,高速公路里程突破 1 万公里,中老铁路开局运营良好,8 件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全部开工全省上下团结一心、接续奋斗,云南发展

 呈现历史性跨越,展现出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现实模样,云岭儿女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本次大会的重头戏,就是听取和审议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做好今年工作的方向标和指挥棒,也是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的新蓝图。新一年的工作如何谋划,新一年的目标如何标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能找到完整的答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 1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5%以内……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项项科学的指标,一个个明确的任务,为未来云南发展擘画出清晰的蓝图,必将掀开云岭大地锦绣画卷的崭新篇章。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2022 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非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全省干部群众坚决扛起责任,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以“闯”的精神挑重担,以“创”的劲头开新局,以“干”的作风求实效,撸起袖子加油干,挥洒汗水奋力拼,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只要更好将各方面智慧力量凝聚起来,进一步推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步调一致、同向发

 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让各族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时代铺展更加壮阔的云岭画卷。

 最美风景在前方,正是踔厉奋发时。在 2022 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用沉稳有力的声音宣示“让我们一起向未来!”,鼓舞和激励亿万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今天,从花都春城到千里边关,从滇池之畔到洱海苍山,从昆明坝子到怒江峡谷,云岭大地激荡着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4800万云岭儿女意气风发、豪情满怀。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

 “两会”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们共商大事、共谋发展,将为云南新一年的工作明确方向、蓄积力量。

 “两会”的精彩之处,在于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新一年工作的擘画,在于代表委员们为发展贡献的真知灼见,在于承载着 4800 万云岭儿女的期待,也在于诸多虽细微却意义深刻的小细节。

 纵观今年云南“两会”,一股劲吹的“新风”,既让人倍感亲切,也折射着云南的务实。

 议程紧凑体现务实。由于疫情等原因,“两会”时间有所缩减,但是“减时不降质”,会议日程安排更加紧凑,各项议程有机衔接,程序不少,质量不降,效率更高,这一方面体现云南务实开好“两会”的作风,另一方面也确保了“两会”的质量和效果。

 会风会纪体现严实。“两会”的质量高不高、效果好不好,会风会纪也是重要一环。今年的云南省“两会”,继续加强对会风会纪的要求,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落实中央“十严禁”换届纪律要求,严格遵守“七个严禁”纪律要求,会风会纪组在每个代表团住地进行驻点监督,以最严实的会风会纪为“两会”提供坚强保障。

 技术保障体现求实。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两会”也需要科技助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会议组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移动履职”APP 进行会议签到、了解会议动态、查阅会议资料、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这些服务“两会”的高科技,使得代表委员履职更加便捷,也为“两会”增添了别样的精彩。

 疫情防控体现扎实。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两会”参会人员集中,疫情防控工作不容有失,做好疫情防控

 工作对于依法、庄重、高效、安全举行大会至关重要。按照科学化、精准化、动态化的原则,制定大会疫情防控方案和预案,所有参会人员实行封闭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一项项扎实具体的举措,让安全健康开“两会”充满信心。

 小细节折射大问题。云南两会中的“新风”,将“实”字体现得淋漓尽致,把这样的“实”延续下去,落实到贯彻“两会”精神当中,云南新一年的发展必将硕果累累。

 第三篇

 1 月 20 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云南海埂会堂隆重开幕。省长王予波作政府工作报告。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报告主题鲜明、结构清晰、简洁凝练,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全面,谋划工作符合中央要求、云南实际,反映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气象、新面貌,是一个站位高、定位准、谋划实的好报告。

 报告指出,我省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蓄积势能迸发期。蓝图已绘就,目标已锚定。全省上下要凝心聚力,紧紧围绕 10 个方面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开拓创新、善谋勇为、求真务实、“干”字当头,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干出群众的好口碑,干出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真正将美好蓝图化为现实。

 “干”有目标,才能精准发力。报告明确了 2022 年奋进新征程的总体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10 个方面重点工作以及 10 件惠民实事,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干”有目标,就是要从全省战略布局中找准定位和发展机遇,把自身发展放到全省“一盘棋”中落子谋势,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心有所向、胸怀大局,把握发展趋势、夯实发展基础、厚植发展优势,在各项工作谋划和推进中,拉高标杆干、补齐短板干、精准发力干,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干”有担当,才能克难攻坚。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奋进新征程中还会遇到诸多“拦路虎”“硬骨头”。克难攻坚关键在人,唯有各级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抓铁有痕的狠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才能干一样成一样、干一样好一样。正如报告中强调,我们要狠抓工作落实,言必行、行必果,说了就要做、做了就要做好。

 “干”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干”要讲究方式方法、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报告指出,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坚持从实际出发,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式,

 探寻“干”的思路和办法;客观、全面、辩证分析自身发展形势,摸清短板弱项,找准“干”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实现自身创新发展。

 “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在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上下唯有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苦干实干的务实行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把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第四篇

 1 月 19 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云南海埂会堂隆重开幕。省委有决策,政协有响应;政府有需要,政协有呼应;群众有期盼,政协有回应。过去的一年,云南政协亮点纷呈;新的一年,迈上新赶考路上的精彩画卷,亦将添绘更多政协笔触。

 交上新答卷,再前进信心满怀。2021 年是云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抢抓重大机遇、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也是云南政协事业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一年。9 次集体学习、12.6 万人次、38 条对策建议、提出 44 个问题、30 条意见建议、10 个方面助力、39 个“委员工作室”、100 余场专题宣讲、2337 场协商活动、22 次党组会议。串串数字为一年来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

 员主动参与服务,积极履职尽责,彰显政协价值和政协力量写下生动注脚。这不是云南省政协的 2021 年“成绩单”,更是重整行装再出发,迈上 2022 年新台阶的信心底盘。

 焕发新气象,再出征创新创优。聚焦庆祝建党百年,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助推我省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在服务民生改善上展现担当作为……极不平凡的 2021 年中,政协工作“六大亮点”彰显新成效。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精彩在于未来。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提速攻坚之年。政协汇集人才精英、集聚众智众力,理应在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进程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要有新贡献就不能止步于当前,而要在总结成绩、提炼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新目标、谋划新点子、拿出新举措。

  展现新作为,再拼搏续写荣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进入两会时间,意味着拼搏奋进的新征程已然开启。过去一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府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作、积极配合的结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崔政的鼓声隆隆发出召唤,让我们在政治站位上旗帜鲜明,在凝神聚力上鼓劲造势,在项目攻坚上

 苦干实干,在建言献策上精准高效,在民生改善上聚焦基层,用政协担当助力走好云南高质量发展新赶考路。

 第五篇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2022 年 1 月云南“两会”隆重召开,作为云南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备受瞩目。两会时间既是观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检验民生答卷的考场。在这里,一件件民生实事直达人民群众心底,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担当。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生养病老等民生“小事”,维系着万千家庭的日常生活、牵动着百姓的喜怒哀乐,不仅关乎百姓切身利益,还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民生“小事”对百姓而言就是“头等大事”,把每件小事干好,才能让 4800 万云岭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近年来,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民生问题一直是云南“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不仅要列出新的民生清单,也要盘点过去民生清单哪些落实了,哪些还有短板。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过去的 2021年,云南省攻坚克难、奋发作为,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实现新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2%,全省财政民生

 支出占比达 74%,城镇新增就业 53.31 万人,1690 亿元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解决 14.66 万城镇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兜底保障 313.82 万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10 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达 95.86%……云岭大地呈现出一幅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图景。心系千家万户,情牵百姓忧乐,一组组民生数据,都是各级党委政府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一件件民生实事,就像闪耀的灯火,温暖着百姓的心;一笔笔民生投入,为全省人民实实在在送上“民生大礼包”,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一系列可喜成绩,无不证明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百姓身边的小事作为大事来办。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涵的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对生活便利性、宜居性、安全性的要求更迫切、标准更高。云南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医疗、养老、扶幼等基本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要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加强供给与保障,不断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资源向民生倾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

 一年接着一年干,释放出更多更暖的“民生温度”。突出精准施策,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发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民生清单变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账单”。

 回望来路,步履坚实;展望未来,信心满怀。“两会”开启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征程,全省上下要齐心协力、鼓足干劲、踔厉奋发,让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大礼包”落地落实,让群众的“小确幸”变成“大幸福”。

推荐访问: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 云南省 政府工作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