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火灾预案简写3篇

时间:2022-09-30 19:00:06 来源:网友投稿

火灾预案简写3篇火灾预案简写 危机舆情管理目录壹贰叁肆伍01020304应急评估演练应急的重要性应急管理现状应急管理要求应急救援系统在此输入你想要阐述的观点。 序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火灾预案简写3篇,供大家参考。

火灾预案简写3篇

篇一:火灾预案简写

舆情管理目录壹贰叁肆伍01020304应急评估演练应急的重要性应急管理现状应急管理要求应急救援系统在此输入你想要阐述的观点。

 序应急管理的重要性PART ONE

 为什么要重视“应急管理”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三个特别”一.工作特别紧迫二.责任特别重大三.任务特别艰巨“三个点”一.企业工作重点二.社会关注热点三.媒体报道焦点

 应急管理能力代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基础水平中央政治局多次集体学习:○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 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放在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中来思考,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 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制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应急管理核心目标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吉林宝源丰6.3火灾青岛11.22爆炸11.24爆炸长江6.1沉船天津8.12大爆炸深圳12.20滑坡

  应急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家整体安全观的重要举措天津8.12爆炸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深圳12.20山体滑坡事件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应急管理现状壹

 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概括• 加州森林大火后,以联邦应急管理局成立为标志,进入“综合应急管理( (CEM )”阶段, 1992 年公布了联邦应急响应预案(FRP )。第一阶段 :

 :1979 年加州森林大火后,成立FEMA• 在 在2001 年“9.11 ”事件后,2002 年发布国土安全法,成立国土安全部( (DHS );发布国家应急预案(NRP )和国家事故管理系统(NIMS )。第二阶段 :

 :2001 年“9.11 ”后,成立国土安全部• 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调查评估报告:美国应急管理系统有重大结构性缺陷;• 2007 年发布 《 国家应急准备指南 》( (NPG );• 2008 年1 月公布 《 国家应急框架 》( (NRF ),暂停NRP ,公布修改后的NIMS第 第二版;• 2009 年公布 《 应急准备导则:地方政府应急预案修订指南 》( (CPG101 ),提出以情景构建为引导的准备理念与方法;• 几乎同期,英、德、法、日等也开展了更新完善应急体系工作。第三阶段 :

 :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后,强化应急准备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发展与前沿(FRP-NRP-NRF)

 我国特色应急管理沿革与现状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抗击非典以前,应急管理的职能主要分散在各部委。第三阶段: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应急管理部,标志中国应急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第二阶段:2004年以来,逐渐形成“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

 我国应急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从单一灾种应急从以政治、经济为中心● 四个• 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从事后应急响应 向国家综合应急转变 向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转变 向减少灾害风险转变 向事前应急准备转变

 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概念设计突发事件灾难系统事故灾难环境灾难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公卫事件社会安全地震、洪旱灾地质灾害、极端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重大疫情食药安全公安、国安、信访等部门卫健委恐袭、非法聚集网络安全、涉外生态环境部物资、通讯、交通、宣传、网信、气象等部门

 预案机制法制体制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一案三制”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以及大型集会活动应急预案六个层次应急管理机制涵盖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各个阶段,主要包括预防准备、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决策指挥、公共沟通、社会动员、恢复重建、调查评估、应急保障等内容。我国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以相关单项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深度变革 目标:○ 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 体制: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深度变革四个方面10项任务一.应急准备: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二.应急响应: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承担国家应对特别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三.灾害防治:指导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四.安全监管: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

 二次事故不知所措企业应急管理的一些不足侥幸心理

 企业应急管理的一些不足应急演练不规范员工自救能力不足抢救能力差危险源辨识不彻底规章制度不健全应急预案不全面物资准备不充分人员培训不到位救援器材使用不熟练响应速度不及时员工应急能力差现场处置人员撤离抢救危险源控制

 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性1.相同性:①理念思想: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安全第一、生命至上②基本方法: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治理③发展目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社会长治久安2.差异性:防灾减灾救灾 安全生产适用基本法律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 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责任主体地方党委政府在灾害应对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生产经营单位承担主体责任职责定位 引导全社会参与的社会治理 针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执法

 现代以往事后处置单一、不成体系只注重单一环节事前事中事后多元化、体系化注重体系的各个环节事前事后 事中应急管理体系人类从灾难中学习,不断积累、总结,逐渐从单一的事后处置,发展到事前、事中、事后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随着应急管理从理论到实践迅速发展完善,应急管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应急管理的发展过程

 多灾种多措施多阶段多利益相关方多尺度责任能力现代应急管理体系能力框架责任能力Company

 22贰应急管理要求

 应急管理的定义应急管理(英文为Emergency Management,也可以简写为EM):是指为了降低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危害,基于对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地应对、控制和处理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应急管理所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

 事件、灾难、危机 “三者”关系示意图 事件 灾难 危机○ 危机处置应急响应处理得当应急准备 事件、灾难、危机 的关系 ,是灾害程度及负面影响不断加深的过程。企业一般只专注应急响应及危机处置

  突发事件分级及原理• 根据突发 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影响范围• 危害/损失程度• 扩散要素• 时间要素事件要素• 认知程度• 社会影响程度• 公众心理承受度• 资源保障度管理要素

 2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紧迫性、不确定性和严重破坏性特征在毫无预见的状态下突然发生,发端偶然用常规性规则很难判断; 发展迅速,瞬息万变,在各种诱因的的作用下,事故可能出现次生、衍生、耦合、变异和扩大等等变化,而且常常是“第一次”,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和经验性的知识可用,一旦触发则蔓延迅速,甚至失控而造成危机。 重大事故的破坏性不仅表现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还可能对社会基本价值和公共行为准则构成严重威胁,其破坏力有时远远超过事故本身释放出的原始能量。

 Ⅳ级-蓝 立即可控Ⅲ级-黄 立即可控Ⅱ级-橙 短期可控Ⅰ级-红 不可控级别 发展势态仅员工可能场外可能场外公众人员影响没有准备物资准备接受接受外部资源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危害程度 不同级别事故的特点

 应急管理重要目标是形成抗逆力评审改进应急演练应急预案任务设置能力建设应急准备情景构建抗逆力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内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是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灾难,强化预防工作或实现科学有效处置和施救,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体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内涵一.预防○ 是指在事故发生之前,为了消除事故发生的风险或者为了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害所做的各种预防性工作。预防有两层含义:● 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是在假定事故将会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 经验表明,要注重重大危险源普查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等风险评估工作,落实政府、部门和企业各方的安全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防患于未然。

 2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内涵2、准备是指针对特定的或者潜在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各种应对准备工作。主要措施包括: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资源数据库等信息系统;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和人员培训;设立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和预警等级;与政府部门、社会救援组织和企业等订立应急互助协议,落实应急处置时的场地设施装备使用、技术支持、物资设备供应、救援人员等事项。目标是保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为应对重大事故做好充分准备。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内涵3、响应是指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应急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进行事故报警与同胞、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消防和工程抢险,实施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紧急疏散事故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提供现场急救与转送医疗,评估事故发展态势,向公众通报事态进展等一系列工作。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危险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影响。

 2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内涵4、恢复是指事故灾难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工作。应急恢复所需开展工作包括:评估事故损失,进行事故原因调查,清理事发现场废墟,提供事故保险理赔等。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需要开展的工作包括:重建被毁设施和工厂,重新规划和建设受影响区域等。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事故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应急救援系统叁

 事故发生——如何救援?如何保证高效救援?应急救援

 逃事故发生——公众如何脱险逃

 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早期预警有备无患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控制局面防止危机属地为主资源共享第一响应快速处置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原则

 应急救援特点应急救援添加标题1紧急情况添加标题2偶然性添加标题3必然性添加标题4易变性添加标题5复杂性添加标题6

 突发事件及应对研究—4R理论管理 减 轻 Reduction 预 备 Readiness 响 应 Response 恢 复 Recovery 风险评估 危险源/预案/预警 培 训 演 练 预案分析/修正 计划与任务 资源调拨 指挥、调度与控制 影响分析 计 划 资源要求规范 评审与执行

  应急管理体系要考虑的要素构建机构 筹措资金 保证资源 形成制度 研究理论方法应用技术层级平行临时预算保险专款人力物资心理法律规章预案引导舆情了解机理清楚演变设计结构完善机制实现功能应急管理体系

  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应急响应治安警戒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抢险环境保护事态监测新闻发布公共信息外部联系疏散安置资源保障机构设置及内容资源装备标准计划支持平台设计标准标准操作程序演练及设计方案能力评估指标能力评估方案资源装备评估指标现场指挥部事故指挥系统(ICS)应急预案

  预防最常见的问题预测预警预 案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应急演练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协调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不够风险评价能力不足不规范 不务实不宣传 不修订不平衡 不演练实效性差不到位 投入少时效性差认识不够资源配置优化不足培训不成体系知识普及程度低从业人员技能低不重视 不支持重形式 轻效果投入多 效果差认识不到位

 预防最常见的问题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常导致事故灾难升级为什么一场火灾会导致120人死亡?吉林德惠禽业的应急保障能力极低,是导致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

 事故应急预案的概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在分析事故后果和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或应急对策。

  应急预案的分类综合预案危化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预案1现场预案2现场预案n……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按应用对象范围,可分为:

 综合应急预案的概念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的概念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

篇二:火灾预案简写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017年4月14日

 2

 重要性 、紧迫性、艰巨性

 ①工作特别 紧迫

 ②责任特别 重大

 ③任务特别 艰巨

 “三个特别”

 ①企业工作 重点

 ②社会关注 热点

 ③媒体报道 焦点

 “三个点”

 为什么要学习 “ 应急管理” ”

 3 目录

   应急管理机制与内容

  应急管理机制

  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 应急管理预案与演习

  应急响应的主要内容

  •

 应急管理理论

 一. .

 应急管理理论

 5 应急管理的定义 • 应急管理(英文为Emergency Management,也可以简写为EM)是为了降低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危害,基于对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地应对、控制和处理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6 现代

 以往

 事后处置 单一 、 不成体系 只注重单一环节 事前事中事后 多元化 、 体系化 注重体系的各个 环节 事前

 事后

 事中

 应急管理 体系

  人类从灾难中学习 , 不断积累 、 总结 , 逐渐从单一的事后处置 , 发展到事前 、 事中 、 事后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 。

 随着应急管理从理论到实践迅速发展完善 , 应急管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现代应急管理的发展过程

 7 7

  突发事件分级及原理

  • 根据突发 事 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 Ⅰ 级 ( 特别重大)

 )

 Ⅱ 级(重大)

 Ⅲ 级(较大)

 Ⅳ 级(一般)

 •

 影响范围 •

 危害/损失程度 •

 扩散要素 •

 时间要素 事件要素

 •

  认知程度 •

 社会影响程度 •

 公众心理承受度 •

 资源保障度 管理要素

 8 Ⅳ级 级- 蓝 立即可控 Ⅲ级 级- 黄 立即可控 Ⅱ级 级- 橙 短期可控 Ⅰ级 级- 红 不可控 级别 发展势态 仅员工 可能场外 可能场外 公众 人员影响 没有 准备物资 准备接受 接受 外部资源 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 危害程度 不同级别事故的特点

 9  一是在毫无预见的状态下突然发生,发端偶然用常规性规则很难判断;

  二是发展迅速,瞬息万变,在各种诱因的的作用下,事故可能出现次生、衍生、耦合、变异和扩大等等变化,而且常常是“第一次”,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和经验性的知识可用,一旦触发则蔓延迅速,甚至失控而造成危机。

  重大事故的破坏性不仅表现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还可能对社会基本价值和公共行为准则构成严重威胁,其破坏力有时远远超过事故本身释放出的原始能量。

 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紧迫性 、 不确定性和严重破坏性特征

 10 目录  应急管理理论

  应急管理机制与内容

  应急管理机制

  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 应急管理预案与演习

  应急响应的主要内容

 二. .

 应急管理机制及主要内容

 应急管理机制

 12 早期预警 有备无患 安全第一 以人为本 控制局面 防止危机

  属地为主

  资源共享 第一响应 快速处置 统一指挥 协调一致 原则 则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3 突发事件及应对研究—4R 理论 减 减

 轻 Reduction 风险评估 管理 预 预

 备 Readiness 响 响 应 Response 恢 恢

 复 Recovery 危险源/ 预案/ 预警 培 培

 训 演 演

 练 预案分析/ 修正 计划与任务 资源调拨 指挥、调度与控制 影响分析 计 计

 划 资源要求规范 评审与执行

 14 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

 日常期 警备期 响 响

 应

 期 初期响应

 扩大应急

  应急恢复 重建 与恢复期 • 预防对策 • 强化意识 • 宣教培训 • 编制预案 • 组织演习 • 能力评估 • 早期发现 • 预测预警 • 警报发布 • 启动准备 • 紧急联络 • 后果预测 • 预案启动 • 救援展开 • 事故后果判定 • 救援效果把握 • 扩大应急对策 • 安全信息收集分析 • 受灾情况分析 • 生活物资管理 • 恢复对策、规划 • 避难所运行安置 • 生活恢复 • 生产恢复 • 生态恢复 • 过程总结

 15 应急响应 治安警戒 交通运输 医疗救护 应急抢险 环境保护 事态监测 新闻发布 公共信息 外部联系 疏散安置 资源保障 机构设置及内容 资源装备标准计划 支持平台设计标准 标准操作程序 演练及设计方案 能力评估指标 能力评估方案 资源装备评估指标 现场指挥部 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事故指挥系统(ICS) 应急预案

 16 预测预警

  预

 案

 应急保障

 应急培训

 应急演练

 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协调机制不健全 信息共享不够 风险评价能力不足 不规范 不务实 不宣传 不修订 不平衡 不演练 实效性差 不到位 投入少 时效性差 认识不够 资源配置优化不足 培训不成体系 知识普及程度低 从业人员技能低 不重视 不支持 重形式 轻效果 投入多 效果差 认识不到位 最常见的问题

 二. .

 应急管理机制及主要内容

 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18 应急能力评价

  应急能力评价: 是从事前 、 事中 、 事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全过程进行考虑 , 针对应急管理系统 ,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 运用科学的定量评价方法获取定量的能力指数 , 最终对应急能力做出科学准确的定性结论 , 找出应急管理系统的不足和漏洞 , 并通过持续改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与救援能力。

 。

 概念 念 特点 知己知彼 知己:全面了解自身的应急能力状况 知彼:充分把握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危害 作用 用 为应急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成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与保障 何为应急能力评价

 19 风险识别 脆弱性分析 应急能力分析 应急能力评价的三个层面 面

 风险不同 薄弱环节不同 能力不同 应急能力评价的三个层面

 20 001 成立评价专家组

 002 评价方案确定

 003 评价准备工作

 004A 通过

 005 现场评价

 000 开始 004B 补 救 措 施 006 N 个职能 N 个属性N 多个特征 007 初评报告

 008 能力指数

 009 审议初评报告

 YES NO YES 010A 通

 过

 NO 010B 对异议项重新评价

 011 评价分析

 012 评价报告

 013 应急能力等级

 014 专家审议

 016 终审评价报告

 017 后期完善

 018 改进方案

 019 再次评价

 015B 完善 评价

 报告

 015A 通过

 YES NO R001 应急能力评价流程

 21

  4- 完全有能力 3- 非常有能力 全 部 能 力已 经 达到 ,只 需 保 持即可。

 。

 2- 较有能力

 1- 稍有能力

 0- 没能力

 N/A- 不适合 应急能力评价案例— 评价标准 高 层 次 的能 力 已 经具 备 , , 实现 全 部 的能力 只 需 有 限的 努 力 即可。

 。

 基 本 的 能力 已 经 具备 备 , , 但 实现 全 部 的能力 需 很 大 努力 才 能 达到。

 。

 有 些 已 经取 得 了 进展 展 , , 但 实现 全 部 的能力 需 要 极 大的努力。

 。

 工 作 没 有开 展 , , 或虽 做 了 工作 作 , , 但 成效甚 微。

 。

 免评项。

 。

 22 能力等级说明 应急能力评价案例— 评价结论 全部能力已经达到,只需保持即可。

 高层次的能力已经具备,实现全部的能力只需有限的努力即可。

 基本的能力已经具备,但实现全部的能力需很大努力才能达到。

 有些已经取得了进展,但实现全部的能力需要极大的努力。

 二. .

 应急管理机制及主要内容

 应急管理预案与演习

 24 事故应急预案的概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 在分析事故后果和应急能力的基础上 , 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 , 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或应急对策 。

 25 应急预案的分类 综合 预案 危化专项预案 防洪专项预案 地震专项预案 现场 预案1 现场 预案2 现场 预案n … … 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预案 按应用对象范围 , 可分为:

 26 综合应急预案的概念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7 专项应急预案的概念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 ( 如火灾 、 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 )

 、 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 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 , 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 , 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 。

 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

 28 现场应急预案的概念

 现场预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 , 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 。

 它是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 即以现场为目标), , 通常是该类型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 、 装置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 。

 如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等 。

 现场应急预案的特点是针对某一具体场所的该类特殊危险及周边环境情况 , 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 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 、 周密而细致的安排 , 因而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

 。

 29 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

 调整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保证事故发生时迅速 、 有序 、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 控制或消除事故 ,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 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 , 并在事故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 、 生活状态。

 。

 应急措施能否有效地实施 , 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预案与实际情况的符合与否 , 以及准备的充分与否 。

 应急救援预案的 总目标 是:

  将紧急事件局部化 , 如可能并予以消除;

  尽量缩小事故对人 、 财产和环境的影响 。

 30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和原则 • 必须根据本单位产生重大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可能性来作为预案制订的主要依据 。

 • 预案是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 性质 、 影响范围大小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的预测 , 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应急措施 。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 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 , 必须依据确切的各种资料 。

 • 充分利用已有的预案和资料 ,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

 3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结构 预案

 = =

 基本

 预案

 + +

 应急功能设置

 特殊风险预案

 标准操作程序

 支持附件

 由应急不同阶段和不同要素组成

 32 基本预案内容  预案发布令  应急机构署名页  方针与原则  危险分析  应急资源  机构与职责  应急教育 、 训练与演习  与其他预案关系  应急救援互助协议  预案管理  术语与定义  法规及参考文献等

 33 应急功能设置

   接警与通知  指挥与控制  警报和紧急公告  通讯  事态监测与评估  警戒与治安  人群疏散与安置  医疗与卫生  公共关系  应急人员安全  现场抢险  环境保护

  现场恢复等

 34 支持附件

  (1) 危险分析附件 (2) 通讯联络附件 (3) 法律法规附件 (4) 应急资源附件 (5) 教育 、 培训 、训 训

 练和演习附件 (6) 技术支持附件 (7) 互助协议附件 (8) 其他支持附件 • 重大事故灾害类型及影响范围; • 重大危险源登记表与分布; • 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与分布; • 事故后果预测与评估; • 其他危险分析资料等。

 。

 应急机构 、 人员 、 专家名录;

 广电 、 新闻媒体; 周边地区应急机构 、 上级部门;

 应急服务 、 物资供应单位名录 城市专兼职消防力量分布; 医疗救护机构分布及医疗救护能力信息; 消防 、 应急设施设备 、 物资 、 数量 、 联络方式及储存地点 通讯系统; 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避难及被疏散人员安置场所分布等。

 。

 应急信息管理系统;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危险化学品数据库; 事故案例库;

 急救手册; 其他技术支持附件。

 。

 3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应该具备的八大部分 28 个要素:

 一 、 基本内容 二 、 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 三 、 应急救援工作策划

  1. 危险辨识与评价

  2. 应急资源评价

  3. 应急机构与职责

  4. 应急机制

  5. 法律法规要求 四 、 应急救援准备( 程序)

  1. 应急救援设备( 施)、 、 物资 资

  2.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3. 预案演习

  4. 公众教育

  5. 应急救援互助协议 五 、 应急救援响应 ( 程序)

 )

  1. 报警程序

  2. 警报和紧急公告

  3. 指挥与控制

  4. 通讯

  5. 人群疏散与安置

  6. 警戒与治安

  7. 医疗与卫生服务

  8. 现场监测( 事态监测)

  9. 现场抢险与控制 *

  10. 应急人员安全

  11. 环境保护

  12. 信息发布管理

  13. 应急救援资源管理

 六 、 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 程序) 七 、 应急救援预案维护和改进 ( 程序)

 )

 八 、 应急救援预案支持附件 应急救援预案应该具备的八大部分 28 个要素:

 36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过程 第一阶段: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 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全面分析 , 科学评估;

 ① ① 危险源的分析;

 ②

 危险度评估;

 ③

 救援力量的分析等;

 ④

 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的评估 , 确认其现有的预防措施

 及能力 , 分析其充分性 。

 第四阶段:

 分工负责 , 组织编写预案 ;

 第五阶段:制定预案要实地勘察 , 反复修改;

 第六阶段:

 应急预案的实施 。

 37 预案编制流程 明确预案编制的必要性 成立编制小组 , 选定负责人 开始编制 已有预案回顾 评估应急能力 危险识别与分析 企业应急能力 外协应急能力 编制预案 预案评审与发布 预案...

篇三:火灾预案简写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事故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17 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三条 本制度由公司总经理组织编制,安全科负责归口管理。

 第四条 应急预案的总体策划由公司总经理负责。

 第五条 公司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科。

 第六条 公司成立应急预案的评审小组,组长由安全生产主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安全生产、消防的公司领导担任。成员由参加应急预案编制的有关人员组成。

 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公司、部门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公司、部门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公司、部门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八条 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以下简称导则),结合公司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九条 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一)针对公司存在的各种风险、事故类型的,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安全生产科负责编制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二)对于某一种类的安全生产风险,由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和消防、后勤主管领导组织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①公司专项预案包括:火灾爆炸事故专项预案、重大危险源专项预案等。

 ②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三)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关键岗位、重点部位(包括重大危险源),由所在部门领导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十条 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十一条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评审 第十二条

 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一)形式评审。形式评审主要包括批准叶、目录、正文、附件及编制程序审查。

  (二)要素评审。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①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公司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

  ②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略的内容。包括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要素。

 第十三条 评审程序

  (一)评审准备。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成员包括公司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涉及单位负责人及技术人员。

  (二)组织评审。评审工作由公司总经理或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主持,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讨论并提出会议评审意见。现场处置方案的评审,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三)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编制组织者应认真组织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批准印发。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由公司总经理签发,现场处置方案由安全生产副总经理签发。

 第五章

 应急预案的备案 第十四条 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第十五条 公司应当向接受备案的上级部门,领取备案登记证明。

 第六章

 应急预案的实施 第十六条 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第十七条 各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第十八条 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第十九条 公司在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时,同时制订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二十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第二十一条 应急预案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一)公司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

 人发生变化的;

  (二)公司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三)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五)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六)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七)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第二十三条 公司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二十四条 公司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各单位必须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二十五条 若发生事故,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由安安全生产科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推荐访问:火灾预案简写 简写 预案 火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