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8篇

时间:2022-09-25 17:00:05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8篇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 试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摘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重要论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8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8篇

篇一: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摘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 讲话中, 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重要论述, 而当代大学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先进青年群体, 是中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更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提高文化自觉, 切实增强文化自信。

 但是我们却发现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缺失的现象,根源有其自身的认识不足,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持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及其优缺点,懂得发挥优势,克服弱点,同时还指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 了 解其他文化及与自 身 文化的关系, 进而使自身文化为世界所用,成为世界文化新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自信则是指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一个民族能够生存和延续离不开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是一个民族的立命之本。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承造就了我们灿烂的文化,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西方文化正以迅不可挡之势渗透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影响着最易受到这种力量冲击的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化自觉的关键时期,然而,当今的情况却是,大学生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外来文化及思潮的广泛传入,加之中国教育政策上的重理轻文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的激烈竞争,造成了 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历史底蕴薄弱, 一些人过分地关注中国文化中的负面因素,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归结于中国文化, 从而盲目 地推崇和仿效西方文化, 贬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甚至连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无私奉献”、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都被认为是过了 时的观念。

 这种民族文化自觉性缺失的现象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可怕的,它可以让一个民族失去传统,让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改变轨迹。

 各种社会因素导致中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并对对外来文化盲目 推崇. 文化决定民族精神, 文化乃国本。

 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创新者, 所以说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坚持民族精英文化教育。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中心, 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大舞台, 是保障国家永不衰亡的精神殿堂,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 大学担当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的精英文化表现出独特的文化性格, 以理性的思考张扬着中国文化的精神, 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体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形成有赖于大学独特的文化性格。

 当然, 塑造大学文化性格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厚重的文化积淀。

 高校应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遵循科学的办学理念, 构建全球化背景和谐的文化环境, 坚持民族精英文化教育, 使中国文化后继有人, 乃是维护国家、 民族文化安全的国策。

 另外还应坚持文化的自主性。

 在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大学生要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坚持文化的自主性。

 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 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尽管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 兼收并蓄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但它始终扎根于中国的土地, 焕发出中华民族风格与智慧, 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越是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 就越是属于世界的文化。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 坚持文化的自主性至关重要。

 没有自主性

 就没有了民族特色, 没有了民族认同的标志和思想凝聚的基础, 民族文化难免走向衰亡。

 .

  最后要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 理解文化双向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西方文化依仗其雄厚的政治、 经济、 科技、 军事实力, 强势推进发展中国家,文化单向传播趋势日益彰显。

 在西方文化强势面前, 捍卫中国文化的尊严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理性的认识和切实的行动。

 我们必须举起中国文化的旗帜, 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文化对国家安全、 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文化作为国家、 民族发展软实力的价值。

 从坚守高等学府这一文化殿堂做起, 培养一代又一代欣赏中国文化的文化人;有了 坚强的中国文化接班人, 才可能有未来优秀的中国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 文化资本, 真正让世界认同中国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 为国家和首都文化发展注入了 新的强劲动力。

 作为大学生, 我们更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振奋精神, 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北京日报 2011-10-16 【2】

 王冀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加强大学文化问题研究[ J] .中国大学

  教学,2002.(1 1 ): 1 0-1 3.

 【3】

 何涛.大学的重要使命: 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86-87. 【4】

 新华网 2011 年 10 月 22 日

篇二: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

创新比较研究 第 13 期 文化哲学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而民族自信是保障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笔者认为,如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本国民众的文化自信是重要基础。大学生是特别有代表性的群体, 他们既是有为青年的代表,又是未来国家主要的发展力量,所以如何更好地针对大学生加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课题。1 加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1.1 立体的看待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文化对本国民众的价值引领受到多层次的干扰。

 从国家层面而言,国际化竞争加剧,文化渗透是国家竞争的重要手段,轻则影响广大民众的价值观念,重则冲击国家制度和经济建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从社会层面而言,不良的文化风气正在侵蚀青年, 如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包括一些西方邪说等,正在社会上蔓延,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定会造成严重后果。

 换而言之,只有增强对本国的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不良风气才无可趁之机;从个人角度而言,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在学生生涯阶段很少能接触到文化自信教育, 这必然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此外,加之不良文化风气和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 更是冲击了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甚至是价值观的动摇。

 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看,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势在必行,且具有重要意义。1.2 从国家发展看待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国家要发展,就要有自己的文化作为思想引领。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纵观历史,自古各朝各代都出现过文化蓬勃发展时期, 文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政权的巩固,更体现在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国家发展与文化继承相辅相成。大学生是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之一,而中华优秀文化有五千多年的积淀, 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辩证的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辩证的看待外来文化和不良文化。如今,我国正面临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机遇期增强中华文化的引领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更是推动国家繁荣昌盛的有力推手。2 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措施研究2.1 列入教学课程是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2.1.1 文化自信教学现状简述据调查, 目前我国在学生生涯阶段的文化自信教育现状是:(一)

 教育部对文化自信教育没有详细的要求,可想而知目前的学校教育效果定不会理想;(二)大中小学各阶段,没有关于文化自信的专门课程,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书籍;(三)

 在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中小学虽然会涉猎一些中华文化知识,但也只是皮毛, 这也就是造成大学生缺乏文化自信的主要因素之一。2.1.2 系统的课程学习,有助于大学身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中华文化自古以来, 学生学习的基础来源于书本、 课程大纲、教学计划等,只有将文化自信教育列入教学大纲,系统的整理、编辑,教师再根据授课任务、目标等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全面的、正确的、辩证的看待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所以没有系统教育和学习是很难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的。

 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整理,列入教学计划,根据学生成长各阶段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2.1.3 有效的课程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系统的课程学习, 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中华文化。

 大学阶段课程学习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将文化自信教育纳入课程学习是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

 必修课的优势是面向全体学生,这样从宏观角度讲,可以系统的让全体大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璀璨。

 选修课的优势是针对不同教学点可论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措施宋红胜(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理应长期不懈做好文化自信教育。

 当今社会文化思潮纷杂多元,迫切需要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凝聚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力量。

 本文通过论述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和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途径与措施,积极推动文化自信教育的科学研究。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信;措施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 ( 2018 )

 05 ( a )

 -0027-02[ 课题来源 ]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043-135302WT1715 )。27万方数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文化哲学 第 13 期以开设多门课程, 内容广泛, 学生可根据兴趣进行选择。

 这样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学习效果会强于必修课教学,有利于学生强化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2.2 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开花结果的有力推手2.2.1 第二课堂对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效补充,不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同时, 第二课堂是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团结青年的有效载体,对教育和引导青年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第二课堂开展文化自信教育, 有助于进一步升华学习效果;有助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所以,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对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2.2.2 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强有力措施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 第二课堂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成效显著。所以要做好文化自信教育,第二课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第二课堂形式多样,有很多的类型,如社会活动型、知识竞赛型、创新制作型、文艺演出型等等,这对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无形中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让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得到文化自信教育的熏陶。大学里有着很多的空闲时间,可让学生自行支配,而第二课堂正可以利用大学里空闲的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和学习。

 同时大学生可以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第二课堂,还可以得到组织和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

 此外,要依靠第二课堂做好文化自信教育要有针对的结合各个学生社团,着力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充分发挥好“第二课堂”作用。2.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保障2.3.1 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正确认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教育手段。

 长期以来,党中央、教育部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并取得显著效果。

 可以说,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体现, 也是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

 少年强则国家强, 文化兴则国家兴, 人民群众对国家文化的自信在国家繁荣发展方面起着不言而喻的积极作用。所以,做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 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 不仅是复兴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也是广大青年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体现。2.3.2 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制定文化自信教育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广泛,形式多样,教学形式活泼,是开展大学生教育的有力手段。将文化自信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学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更加全面的塑造人才;针对中华文化的广泛性,有助于大学生多渠道学习和实践中华文化,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巩固教学效果;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自信教学氛围。笔者认为,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文化自信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繁荣校园文化, 并能更好地丰富文化自信教学渠道。二是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开展文化自信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效果显著, 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有结合自身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所以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可以很好地以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和措施为依托, 实现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赢。

 三是结合广泛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在高校中开展文化自信教育, 可以充分结合社会实践、 党日团日主题活动、班会、传统文化进校园、基地建设等方面,并将其作为文化教育的有力助手。

 四是充分依靠学校机关部门和学生组织。

 学校中的一些机关部门和学生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推动者,如学生处、团委、艺术中心、班级、学生会等,所以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必须依靠其能动作用。3 结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所以,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不仅要将其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 更要将其当做国家发展的大事来抓。

 本文对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措施进行了多方面论述, 这不仅可以作为其他教育工作者科研的参考,也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参考。当代大学生是新青年的代表,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深远意义。参考文献[1] 林国标 .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机制及路径选择 [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5(3) :

 27-34.[2] 启瑄 . 提升文化自觉 , 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J]. 红旗文稿, 2012 ( 5 ):

 4-8.[3] 邱伟光 . 学校德育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 ( 22 ):

 4-6.[4] 李雄鹰 . 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 [J]. 文化学刊,2012 ( 11 ):

 33-37.[5] 姜丽 . 以文化自觉自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J]. 前沿, 2012 ( 17 ):

 26-28.28万方数据

篇三: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

探索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新商务周刊

 280 “新时代”大学生应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浅谈文化自信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文/马亚平,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文章摘要:当前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四个自信”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大任务,特别是文化自信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文化自信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的文化源头,是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当前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会议的召开,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规划了蓝图,制定了方略,写入党章的当代最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成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在全面决胜小康,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成新时期两步走伟大任务的新征程之际,文化自信不可或缺,它是培养具有高度民族自信心、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的基石。习近平主席指出:青年有多高理想,国家就有多大梦想。具有崇高理想、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四个自信”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大任务,特别是文化自信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因为文化自信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客观要求。

 1 文化自信是什么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四个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食粮。文化的自信自觉能够培养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崇高远大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成就自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哪文化自信是什么呢?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文化自信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旗帜、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文化自信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的文化源头,是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力量。

 2 文化自信需要弘扬传统文化 要让青年学生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定正确三观,必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理想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在思政课理想信念内容讲授进程中,结合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风雨雨屹立不倒的强大支撑的事实(比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造就了坚强勇敢的中华民族几经磨难生生不息走到今天),告诫青年学生文化自信自觉对一个民族的存亡有着何等的重要性,对自己成长成才有着何等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才能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起强大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帮助自己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成长历程中,培养自己成为于家于国有用人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丧失了信心,而一味崇洋媚外,就会失去自我,没有未来,没有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觉,那就失去了灵魂,进而走向灭亡。

 3 文化自信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新时代大学生应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的帮助作用。缺失文化自信就好比一个人缺失了灵魂。文化自信是青年大学生成长之魂、文化自觉是青年大学生成才之魄。理想信念的确定离不开文化自信,人生道路的选择离不开文化自觉。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比如课堂上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到现在的新“四大发明”的简介,使同学们更加深了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为美丽中国作贡献的决心。)文化自信自觉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 新时代大学生应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能够帮助青年大学生“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就一番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2013年12月,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 万方数据

篇四: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

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收稿日期:

 2018 - 01 - 05作者简介:

 庄佳 (1983—), 女, 辽宁阜新人, 讲师, 从事学生管理研究。2018 年第 3 期(总第 171 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No. 3. 2018General.No.171【校园文化】随着 《战狼 2》 在全世界影院的热播,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 更是中国文化的强劲输出。

 得到国外赞誉的中国文化, 不再仅仅局限于“四大发明”, 更是随着“一带一路” 建设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国风”!

 党的十九大以来,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系列重要会议, 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就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 根本性、 全局性问题作出部署。

 大学生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下, 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 加强学习, 完善自我。一、 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 坚定文化自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各个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平台。

 例如成立各种文化社团, 定期举办大型传统文化活动等。

 就大学生而言, 在校期间应该对诗歌、 戏曲、 琴棋书画、 民俗工艺、 衣冠服饰等都比较感兴趣。

 成立这些社团的能够在校园里营造出传统文化氛围来, 让大家一起规范地学习、 交流。

 举办大型传统文化活动能够展示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提高仪式感。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在演出时甚至日常穿汉服或者民族服饰, 这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提高的表现。2. 坚定文化自信要提高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 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中国的国学文化博大精深, 有 《孔子》 《庄子》 《道德经》 等经典著作。

 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也包含当下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

 国学的学习应该以选修课的形式深入大学课堂, 通过经常举办国学讲座、 国学知识比赛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底蕴,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更能够非常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 有利于启迪思维, 增强适应能力。3.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上好 《形势政策课》 《思想道德修养》 及 《军事理论》 等课程, 使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形势、 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及中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近年来的提升。

 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坚信中国文化、 中国软实力的力量。

 在学生中可以展开多种多样的活动, 让同学们大学生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庄 佳(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机械系, 辽宁 阜新 123000)摘 要:

 得到国外赞誉的中国文化, 不再仅仅局限于“四大发明”, 更是随着“一带一路” 建设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国风”。

 大学生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下, 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 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不断加强学习, 完善自我。

 同时, 大学教师也要通过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关键词:

 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5409 (2018)

 03-0076-0276万方数据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责任编辑:

 李建峰]收集身边一些国家富强兴旺的资料和图片等统一展览、 讲解, 使学生坚定文化信仰,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二、 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分两步走, 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们, 正是干事业的二十出头的年纪, 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 砥砺前行, 必然会将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国家的建设要靠当代大学生来完成,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 他们的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竞争力, 也关系到国家的价值取向, 更关系到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正所谓:

 少年强则中国强, 当代大学生们坚定文化自信, 有着自己的文化信仰, 到了本世纪中叶, 必将能够形成更强劲的中国软实力去影响世界。近年来,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巩固和发展了主流意识形态, 主旋律更响亮, 正能量更强劲, 阵地意识明显提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对于全党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会使同学们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比大多数国家更便捷、 更有机遇和挑战的国家:

 我们有全世界最便捷的互联网平台; 有最快速、 四通八达的高铁; 十三亿人的国度吸引着无数外国人来中国发展, 寻求机会。

 而这些就是我们坚定本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当中国制造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时,当孔子学院在各个国家创建时, 我们有能力输出我们的软实力来提高中国制造的核心价值!

 中国人, 已不再仅仅是拼命在异国他乡寻求发展; 中国人, 将敞开大门欢迎各国游客用我们的语言体验我们的文明!参考文献:[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阳国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J]. 广西大学学报,2012(3):177.[3] 薛玉成. 文化自信研究的新进展:一个研究评述[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4.[4] 王晓卉. 论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J]. 才智,2014(5):58.[5] 杨美静,张新华. 以文化自觉自信构建中国文化强国梦[J]. 理论与现代化,2014(6):79.[6] 王晓南. 文化自信研究综述[J]. 大连干部学刊,2014(2):55.庄佳:

 大学生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应该坚定文化自信College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Cultural Confidence in BuildingCulturally Strong CountriesZHUANG Jia(Fuxin Colleg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Fuxin 123000, Liaoning,China)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 four major inventions," but it has also set off a " Chi-nese style"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 One Belt and One Roa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is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Age"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 Two-hundred-year" struggle goa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enhance their own humanis-tic culture, and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ir study and self-impr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university teachers mustalso strengthen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by focusing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Keyword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raditional culture; humanistic literacy77万方数据

篇五: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

坚定文化自信,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学生

 壹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实现 目录目录

 贰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叁 坚定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壹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实现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能够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实践遵循和路径所依。

 二是要传承弘扬红色革命文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是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根基。

 三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两千多年前,诸子百家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长盛不衰,其奥秘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的独特品质。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而这些亘古及今始终绵延的文化传统和文脉根本也是我们的精神命脉。

 2 3 1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无论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抑或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依靠群众、团结统一,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究其实质而言,都是中华文明在特定历史时空下的具体展现,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红色革命精神,不仅是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脉络上独具时代意义的一环,还是我们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依托。

 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红色革命文化,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这些宝贵精神财富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升华,是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深度拓展和集中展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表达和意义建构。

 由此可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应认识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也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其次,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键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又要从红色革命文化中获得智慧滋养和精神砥砺。

 贰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已经被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清晰并更加强调地表述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 。

 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据统计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上的借阅最多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或者现在,在各种电视剧热播时,也是这些剧本的借阅数量最多。并不是借阅量可以代表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但我相信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正如费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来文化同样如此。在了解了国内外文化,古今文化,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问过很多同年人,他们很多都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亦觉得无力施展。

 也许是过于强调GDP的增长,我们许久以来忽略了文化教育。我们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也许已和世界大国相差不多,但是谈到让人民的文化教养,我们也许还是有一些差距。面对如今的局面,看到国家也意识到文化、信仰的重要,我们在这个转折点,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位置,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实现文化强国。

 这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从小事锻炼自己,从日常的行为中培养出自己的高尚人格。也在社会,家长,老师的帮助下不断修正自己,才能不断进步。要有“自知之明”,努力培养自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文化自觉”包括对自身文化和他人文化的反思,是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文化全球化,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要理解、认知自身文化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尊重、借鉴异质文化,取长补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有益成果并最终内化为自身“谋强”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动力。同时还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能力,从传统的生存状态进入到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生存状态。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 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追求真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大学生主要在高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语文课堂对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是不够,大学里应该多开设人文素养课堂、讲座。除了马克思主义,还应该开设其他的与政治无关的哲学课堂,至少让他们去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关心国家和自身的问题。最后国家先进代表带头,通过呼吁,和一些实质性的决策,向大学生传递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保证。

 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在不同国家间的传输以及促进文化间的同化与异化成为可能且越来越频繁。文化自觉正是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有效武器,只有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激发内在的精神力量,巩固理想和信念,不断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才能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也只有这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建立起来以后,形成文化自信,才能保证中国文化长久存在且在日后发扬光大。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们自身的努力和意愿是最重要的因素,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对自己和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职责,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就是一件需长期坚持的任务。

 叁 坚定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文化自信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他还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校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镇,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要将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从心理学角度讲,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文化自信,就是对本国、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我们之所以有文化自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有着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让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做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人育人。

 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弘扬革命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和人民独有的文化财富,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伟大斗争中铸就的一个个精神高地。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一些大学生在文化信仰上不知何去何从,文化自信不断被冲击侵蚀。针对这一状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用革命文化中蕴含的不屈不挠、越挫越勇、矢志不渝等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

 当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分是非、颠倒黑白,极力消解和诋毁革命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敢于亮剑、坚决抵制,确保红色基因、优良传统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承弘扬。

 01 02 03 04

 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极易对他们产生影响。当前,受一些消极错误思潮影响,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受挫心理薄弱、依赖性强、诚信度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中国实际,又吸收国外文化有益成果,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而形成的先进文化,对各种社会思潮具有引领和纠偏的重要作用。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御消极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召唤,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中去,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力量。

 高校是交流思想、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把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全过程。应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体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或体验活动,使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升他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热爱和崇敬之心。注重正面引导和优化环境,发现并鼓励那些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大学生典型,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制作人:富郑冉 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篇六: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

学生如何坚定 “文化自信”唐锦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科学论断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文化自信、文化繁荣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既是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又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未来发展进程中的社会中坚力量。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 “文化自信”,增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对促进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文化繁荣”事业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什么是 “文化自信”文化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涵了器物、精神、制度、行为等所有打上人类烙印的东西,它是人在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的实践中,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行对象化的过程及所产生的结果,其本质是自然的 “人化”。在 “人化”的过程中,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实践活动客体的对象之间发生相互的渗透———客体的主体化与主体的客体化,从而形成文化的多种样态。所以,文化自其发生的那一刻就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地域性、时代性、发展性的特征。中华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华文化曾是一枝独秀、四海咸服,中国长期处于 “天朝上国”的中心地位,保持着文化上的先进性。但自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以船坚炮利洞开中国大门,在一种外来的异质文化面前,中华文化第一次遭遇到了生存性的危机。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近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开始成为一个问题。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文化上的心理认同,它是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作为客体的文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理解、尊敬、信奉、依赖和坚守,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确信的稳定性心理特征。它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是在作为客体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主体受客体的熏染,不断从客体中汲取养料,成长为具有客体特征的文化主体;另一方面,成长起来的文化主体又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不断的丰富客体的内容,增益客体的主体性特征。所以,文化的主客体之间呈现出一种双向渗透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深度契合。因此,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与个人对滋养其自身的母体文化都具有一种天然的温情。这种温情来自于文化客体对主体的规定、熏染、供养、助长,亦来自于文化主体从客体的获得、熟知、习惯、依恋,文化主体对客体的温情好比鱼对水的亲切。文化在其自身的传承中基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结构、国际条件而形成的独有的风貌、特定的传统、独特的价值理念,这些可以薪火传承的“内核”。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中这些特定的主体性特征有着充分的理解和认同,并保持着深度和持久的敬意。二是对外来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文化自信发生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之后,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知己知彼。承认外来文化是一种异于自身的文化,有其合理性的方面,有其优点与长处,有自身文化所不到的独有之处。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多元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大胆吸收和借鉴各种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当然,这种吸收和借鉴绝不是兼收并蓄、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应该有自己的取舍7                        教   科   通   讯

 标准,坚持为我所用;这种吸收和借鉴也决不是单纯的 “物理嫁接”,而应该是有机的 “化学反应”,其目的在于转化创新、强基固本,促进自身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三是对当前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与希望。在多元的文化交流中,既要立足自身文化观察外来文化,发现对方之不足,发现自我之优点;又要立足外来文化研究自身文化,发现他文化之长,发现我文化之短。从而,无论是对自身的文化,还是对外来文化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定位。文化主体将会欣赏到自身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会感叹它在过去的时代所能创造的辉煌,并发现它对当下时代所能贡献出的价值,将会积极的推动自身文化的当代转型,促进传统文化的新生,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基于对外来文化的了解,文化主体还会积极地推介和宣扬自身文化优秀成份、独特价值,以供外来文化的参考与借鉴,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总之,文化自信是文化精神与心态成熟的表现,它既有历史的视角,又有未来的眼光,在根本上有别于文化自卑、文化自负。文化自卑、文化自负实际上是文化不自信的两种表现。文化自卑是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一种文化主体对待自身文化形态和价值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文化态度和心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不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且也击碎了中国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和 “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华文化独步天下的优越感丧失殆尽。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严重不足,由器物而制度、由制度而文化,随着民族危机的每一次加深,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否定性认知日益加剧。“中国人在屡遭顿挫中产生了对自身文化认知上的自卑。这种文化自卑心理在 ' 五四 ' 运动中就集中表现为对中国文化的彻底否定,甚至产生了对民族文化的罪恶感和 ‘赎罪’意识。”所以,新文化运动诸公 “决心要对于圣人圣经干裂冠毁冕、撕袍子、剥裤子的勾当”(钱玄同语)。吴虞从反儒家的 “孝”开始,剥笋抽丝,层层推及家庭制度、政治制度,然后一起进行摧毁。陈序经则认为 “全盘西化”之于中国不仅必要而且必然,若自己不主动去全盘西化,终将被外人胁迫而全盘西化。“全盘西化论”就是在文化自卑心理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完全否定,是幻想或试图通过全盘西化,或完全移植西方文化以彻底改造中国文化,这是对中华文化完全缺乏自信的表现。今天,虽然中国发展了、强大了,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文化自卑心理在社会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文化自负是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一种文化主体对待自身文化态度上的自满自足和妄自尊大文化态度和心理。文化自负心理罔顾自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碰撞中 “落花流水”的客观实际,强烈固守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极力维护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这种心理的思想根源是文化传统中的" 天朝" 观念和现实中的民族本位情结,二者相互支持。基于民族感情的立场,文化自负心理不甘心现实中的文化失败,需要在自身文化资源中发掘到高于和优于外来文化的证据。基于“天朝”的观念,文化自负心理将一切与自身文化相异的东西都视为异端,是奇技淫巧,不足为学和不足为征。文化自负往往表现出为我独尊、为我独大、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特点,其结果是面对外来文化时,往往不能以理性的、客观的态度加以对待,而是诉诸情绪化的对立、排斥和抗拒心理,盲目自信、抱殘守缺、顽固排外。文化自负心理不仅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极为常见,就是在今天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依然有相当的影响力。生活中的不少人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一种习惯,世界上一旦有什么先进的或者进步的东西出现时,就有人去查点自己的文化存货,说多少年前我们在这方而就有所发现了,在我们的老祖宗那里早就有了,如此等等。文化自负在表现形式上的自大、自满、盲目自信,所反映的实质上是对外来文化的恐惧和戒备心理,是不能直面现实的懦弱和消极的逃避。二、如何坚持 “文化自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积极培育文化自信,增强对自身文化认知能力,增进情感上的认同,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也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具备时代意识与发展眼光,能够从人类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全球的多元文化,自觉地学习和借鉴人类文化8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的一切先进成果,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创新发展,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力量。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坚定文化自信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普遍性的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就是坚持在学习和生活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认识文化、对待文化和发展文化。大学生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才能辨析文化的主流和支流、区分文化的先进与落后、划清文化的积极与消极,才能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石,才能促进文化自信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文化自信的理论指导,它还是今天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苦难的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相结合,并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开创了中国人的新时代。所以,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 “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有了 “方向”和 “灵魂”,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就有了精神指南。第二,坚守中华文化的本位立场。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本位立场,要以理性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了极为优秀的伦理精神:重仁爱,尚忠信;重和合,尚中庸;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为邦本、家国一体,这些伦理精神不仅在传统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日益全球化的当代中国依然行之有效。对此,当代大学生理应保持温情与敬意,保持清醒与自信,理应理直气壮地加以继承、一如既往地加以光大。诚然,作为农耕时代的伴生物,中华传统文化是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耕时代的传统文化必然日渐暴露出它的不适应性和落后性的一面。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不适性和落后性的一面,需要批判,需要摒弃,这是在大学生在坚持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的本位立场时尤其需要保持警醒之点。总之,当代大学生要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地梳理,系统地研究,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第三,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历史境遇而发展出风格迥异的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形态。“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以各自方式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只有兼纳百家之精华,融合各种文化之所长,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如果自我封闭、排斥外来,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甚至走向消亡。”在当代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文化主体的人们只有在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尊重与理解,互相学习与借鉴,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与合作,避免相互之间的冲突与对抗,才能真正实现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与共荣。因此,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应对外来文化保持尊重与理解,承认对方文化中包含的合理性价值和优秀的成果,并积极地加以借鉴和吸收,不断充实和发展自我文化。当前,中华文化主要面对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在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我们大学生要保持清醒,既不能自惭形秽盲目自卑,也不能夜郎自大盲目自负,尊重和承认西方文化也是西方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9                        教   科   通   讯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研究张维伦   党群关系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与所依靠的不同阶级、阶层、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与党的的权力来源阶级之间的关系。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依靠力量,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范围包括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大多数成员,这也被称为党的群众基础。我们党为取得各项事业的成功,不但要聚集起本阶级的力量,还要联合其他政治力量,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密切党群关系。2017 年 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出发,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

篇七: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

导刊 电子版 2017 年第 26 期/9 月 中24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民族文化自信胡 维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99摘 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 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大学生是当代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很重要 基于此 本文从提高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入手 提出了一些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方法 希望可以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文化自信 必要性 方法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0 引言文运与国运相牵 文脉同国脉相连 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 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2016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上提出的 四个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五千年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很有必要1 提高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必要性1.1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民族独立的基础 是本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前提 当今世界 大学生能够接触的文化很多 面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 才能在提高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感的同时 肯定各民族的文化差异 才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保证人类文明的传承 加强民族认同感能够促进民族文化软实力建设 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为国际文化的良好交流打下基础 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大学生只有有强烈的民族自信 才能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的差异 肯定双方的文化 促进精神层面互相尊重 平等交流 才能够肯定自己民族的文化 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 彰显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2 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提升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邦 礼仪的产生历经了几千年礼仪文化内容及其丰富 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礼仪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通过学习礼仪文化中尊老爱幼 公正廉洁的精神 能够很好的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知 情 意 行的交织渐进过程 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就是从大学生知的层面开始然后随着大学生情 意 行的慢慢发展 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信念 进而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提升1.3 有助于构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我国文化中逐渐涌入很多外来的文化 一些大学生由于民族文化意识薄弱 民族文化自信心不强 文化价值观不正确 导致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 例如很多大学生热衷于西方的圣诞节等节日 忽视我国七夕等传统节日 因此 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有助于构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 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会对大学生的人格思想心理结构 精神面貌 风俗习惯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只有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才能加强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进而构建正确的民族文化价值观 更好的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2 提高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方法2.1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 高校要扩大人文科学社会课程的比例 建立人文科学课程体系 目前 我国很多高校民族文化课程设置不足 高校应根据民族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设置文化教育课程 大力加强关于民族文化建设体系中的师资队伍 民族文化网络 校园民族文化的建设 合理设置人文科学课程比例 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其次 要始终确定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有着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因此 当代大学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性 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观 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对于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侵蚀最后 高校要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实践教育 使民族文化渗入大学生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中 让大学生接受正确的民族文化教育 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 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高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 使大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精神 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民族文化认同理念 进而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信心2.2 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人创造环境 环境同样也创造人 一方面 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 价值观念 审美标准等来改造 利用环境 另一方面 环境以其自身的形象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中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 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围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家庭环境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地方 对大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影响巨大 在家庭中应注意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二 社会环境 大学生处在社会中 很难做到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因此国家应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形成社会文化 深化社会旳文化感染作用 三 网络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 应净化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的文化引导作用3 总结总而言之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提升 构建大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观 因此 应从学校 家庭 网络 社会等几方面入手 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帮助大学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参考文献[ 1 ] 王明丹.浅谈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与培养 [ J ] .才智,2017 ( 15 ) :91.[ 2 ] 吴华.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及其重构策略研究 [ J ] .教育教学论坛,2017( 24 ) :60-61.[ 3 ] 王堃.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路径探析 [ D ] .天津工业大学,2016.教 | 育 | 观 | 点

篇八: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

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吴 仪(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了文化自信,传递出了他的文化理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应当树立文化自信,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出发,对当前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关键词】

 文化自信;大学生;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36(2018)03-0031-02文化自信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笔者仅从学习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谈一谈自身的体会。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由此可见,文化自信在我国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身份具有特殊性,因此,大学生怎样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了新时代不可回避的课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分析:第一,什么是文化自信;第二,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有什么意义;第三,当前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面临着哪些挑战;第四,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文化自信。一、文化自信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了文化自信,传递出了他的文化理念。那么,何谓文化自信呢?它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文化自信体现在对我国执政党的认同,体现在对我国社会制度的充分肯定,体现在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二、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意义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过:

 “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历史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国家发展的支撑,想要灭掉一个民族,必须先消灭它的文化思想。纵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两河文明、古埃及、古印度纷纷消亡,惟有中华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于国内而言,他们的文化观念会对社会公民起引导作用;于国外而言,大学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名片”,良好的文化自信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强自身文化认同感,将中华文化传向世界,从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民族自信心;反之则会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阻碍作用,歪曲中国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我国的发展。三、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宽阔的渠道,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其普世价值,诋毁我国的民族英雄和国家领导人,大肆宣扬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而大学生处于价值观的塑造时期,思想比中小学生成熟,对一些事物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但其思想又不完全成熟。从性格类型上说,他们大多属于“接受取向”的性格,什么是“接受取向”?他们相信一切好的都源于外界,他们认为,要获得他所需要的东西—— — 物质、慈爱、爱情、知识、快乐—— — 唯一的途径是接受外界来源,他们的取向是接受观念,而不是生产观念。从这个方面说,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具有可塑性,但又极其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盲目追逐国外明星,崇洋媚外,崇尚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而对本民族的端午节、中秋节等却表现出不关注、漠然视【作者简介】

 吴 仪(1997-),女,江西分宜人,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黑 河 学 刊Heihe Journal2018 年 5 月总第 237 期 第 3 期May. 2018Serial No.237 No.331 · ·万方数据

 □编 辑/张明元之的态度。因此,西方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对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一大挑战。(二)对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了解不足历史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但纵观大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可以发现,其对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匮乏,主要表现有:学习主动性不足,除了学习历史书上的知识,课后很少主动阅读有关历史和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看书功利性强,大部分学生看书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忽略了历史文化知识对人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滋养和熏陶作用,因此导致文化素养缺失;学习具有片面性,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观,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也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只有共同学习才能更好地比较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当前大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全局观、整体观,这就会导致看问题的片面性,不利于形成健全的文化价值观。(三)文化产品的导向性不足从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到韩国的偶像剧,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影视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拍摄一部影视作品,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向观众传递其价值观。例如:美国动画片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最后展现的是其国家精神,传递英雄主义、个人主义精神;韩剧通过拍摄其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展现其普世价值。这些影视作品无形中就会对受众的价值观产生影响。而目前我国的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在这方面就与美国、韩国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动画片的受众具有低龄化倾向,动画片主要面向的是儿童;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涵不深刻,对观众的启发意义不足。归根结底,目前我国的文化产品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不足。四、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分析(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文化价值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文化价值导向,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工具,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否则则会偏离正确方向,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其思想和行动必须要为国家的发展服务,其文化价值观必须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党章党规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生实践,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生内心;其他任课老师也要在课堂中通过讲解专业知识,根据各门学科的特色,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二)加强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从大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现状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不够重视、认为其没有价值,因此,如何转变大学生的历史文化学习观,如何使其有效地学习历史知识成为了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制度方面和学习形式方面入手,第一,从制度方面来说,可以将“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等思修课程设置为考试课,提高学生对其重视程度,推进学习制度化;第二,从学习形式方面来说,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资源,打造精品课程,增设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选修课程,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录制精品课程的方式创新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资源,提升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开展“古诗词大赛”、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历史文化素养。(三)推动文化产品创新对于影视作品而言,虽然我国从影视作品制作技术上还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可以转变方式,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创新文化产品的内容,以历史题材作为背景,立足当前社会现实,通过讲述感人真挚、能引发大学生共鸣的故事来提升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涵,启迪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推出更多符合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当前大学生对娱乐八卦关注较多,对国家大事关注较少,因此,媒体工作者要坚持价值引领、价值担当,把更多的镜头和版面投向那些功勋卓著的名族英雄、苦干实干的科学巨星、令人敬畏的学界泰斗,投向那些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通过拍摄纪录片、开展访谈节目等形式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让他们的先进事迹指引大学生前进的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要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五、结语进入新时代,怎样认识文化自信,树立怎样的文化价值观,怎样传播中国文化是每一位青年大学生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每一位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使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培育好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固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发挥好社会、高校、媒体等各方主体作用,通过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加强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推动文化产品创新来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参 考 文 献][1]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73-74.[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4.[3]郭杰忠.努力探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J].江西社会科学,2012,(07):26-27.[4] “星”闻报道要有价值坚守[N].人民日报,2017-04-06(05).32 · ·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1500字 坚定 自信 大学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