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4篇

时间:2022-09-21 14:40:05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4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1500字论文美好而缤纷的大学四年生活已然接近尾声了,在这四年的说短暂短暂说漫长漫长的生活中,我曾迷茫过,失望过,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4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4篇

篇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生当前就业形势 1500 字论文 美好而缤纷的大学四年生活已然接近尾声了,在这四年的说短暂短暂说漫长漫长的生活中,我曾迷茫过,失望过,落魄过,也曾成功过,幸福过,我内心里一直坚定的认为,自己在朝着设定的目标不断前进与进步。在这即将毕业的时刻,我对自己大学以来的各方面作一个全方位的审视与鉴定,作为过去的反省以及以后的借鉴,同时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

 政治思想方面,可以说这是我大学生活里面很重要的内容,经过努力,本人思想觉悟有了极大的提高。目睹了神七的成功发射、北京奥运的圆满举办、建国 60 周年国庆庆典的恢宏亮相等众多重大事件,祖国的蓬勃发展与日益强大激起了我的滚滚心潮,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倍感骄傲和自豪,从中读出了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在我们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最好诠释。

 学习方面,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也获益匪浅。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保持饱满激情的同时注重积极勤奋;其次是提高了自身的自学能力,强调知识的积累与巩固,并善于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来解决问题,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再有就是培养了良好的自制力,近四年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大学是靠自制力来推进学习的地方,这里我特别庆幸当初选

 择了双学位,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我要自制去学其它的课程,现在来看,我用有限时间去做了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是值得的。

 大一入学时制定了大学的学习目标,四年后,我可以说兑现了,总体来说我是满意的,虽然有些条目实现得不算完美(浏览大学四年计划书了解更多本段内容)。我能较快速地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能有计划有组织去完成一件事情;我能发现问题并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这些对于将来很重要。我的心智在成熟,我没有虚度时光,我也问心无愧。

 学习固然重要,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在大学这几年里,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参加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掌握了专业基本的技能,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体味到了分享与互助的快乐,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并尽力改正,也在潜移默化中走向成熟。在以后,我会依然珍惜这些良师益友。

 实习实践方面,在华中农业大学工科基地进行了将近两个月的金工实习,内容包括车、钳、铸、焊、铣等常见工种,锻炼了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2016年暑假,奔赴中国一拖集团(洛阳)实习,参观一拖各个事业部车间,初步了解了现代化工厂的构成,认识了一拖,同时学到了工程师身上优秀的品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知识,许多机械结构方面的知识是以前所缺乏的。当然,我

 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实践能力有很大提高。2016 年暑假,组织了“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红安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北红安七里坪镇开展了为期一星期的三下乡活动,担任前期活动主策划,并负责整理、分析后期问卷数据和团队论文最终定稿的工作,团队最终从总共的 88 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授予“优秀服务团”称号。做了两年的寝室长,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工作期间,创造并维护了和谐的氛围,培养并保持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学到了谅解与关心。担任了一年的班长,与全班兄弟姐妹共同度过了激情而温馨的一年,维持了班级一贯的活力和凝聚力,同时,在保证学风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促进了班级建设,获得了大家的好评,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当然也暴露了不足,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着力改正。总之,通过实习实践活动,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发展观念,动手能力得以提高,知识面扩大,认识到了责任的意义,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处事沟通和领导管理的技巧等等。

 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中。而独立、冷静是这种质朴的延续与升华:生活上的独立自主,处事的体谅冷静,可以说,大学教会了我怎样合理的自理生活,怎样待人善物,怎样处理人际关系。与此同时,生活的规律性节奏性也一直是我追求的,这份执着将伴随我

 迎接未来新挑战。

 这里,我要深深地感激我的同学、老师以及朋友对我的帮助,更要感谢学院和学校,感激他们赠与我的这一切。

 回望过去的岁月,有着不尽的感慨,过去的四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四年,是积极探索,逐步成熟的四年。四年,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学的四年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忙碌是主旋律,进步是总方向,快乐是我追求,青春无悔。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生就业问题研究 3000 字 【摘要】

 对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异常艰难的现状, 本文从就业难的原因着手, 提出了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应该灵活机动,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使学生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同时要勇于自主创业, 还要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力度。

 【关键词】

 就业形势 就业难 职业能力 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

 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209(2010) 06-00-01

 2010 年两会大学生就业成为了 关注焦点和社会问题,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欧美等国进口明显下降, 我国出口减少, 企业效益降低, 不少企业大量裁员或缩减招聘人数, 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如何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找到大学生就业的出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1. 1 毕业生人数增加,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 如果说 2009 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2010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2010 年的毕业生人数 630 万, 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 就业大军高达 1000 多万人。

 1. 2 企业倒闭, 失业人员增多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报告称, 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 9. 4%, 2009 年中国有 67 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 约有 670 万就业岗位蒸发, 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 830 万。估计 2010年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一。

 1. 3 公务员考试, 招录比例创历史新低

  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人数创新高, 去年有 77. 5 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以辽宁为例, 报名 11. 8 万人竞争 5721 个录取名额, 录取比例约为 21: 1。

 今年的报名人数可能达到 120 万人, 其它行业工作岗位竞争也是异常激烈。

  2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2. 1 就业市场供需失衡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

 一方面, 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 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

 另一方面,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 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 再者, 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 企业在招聘时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

 2. 2 大学生存在观念误区且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 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 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 离职率高的问题。

 只选择在发达地区、 高薪部门工作, 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 虽然他们对社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 但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 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对职业规划, 更多的人忽视其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多数学生都没有详细、 科学的规划。

 因此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前程, 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2. 3 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 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 有知识储备而

 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

 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 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 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 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只能纸上谈兵。

 2. 4 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存在信息不对称

  调查显示, 70. 63%的学生对 2008 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

 他们只顾埋头苦读、 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 却忽略了 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 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 另外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

 2. 5 自我能力认识不足, 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 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 。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 专业设置也脱离了社会需求, 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 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正确地认识自我, 才能对就业做出最佳抉择, 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 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和方法

  3. 1 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

  很多毕业生经历了多次面试的失败, 造成了心理的严重受挫。高校就业部门应帮助毕业生认清自己, 认清社会, 认清当前就业形势, 使其端正心态, 转变就业观念, 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在此特殊时期显得尤其重要。

 3. 2 转变就业观念, 降低求职要求调整就业心态

  在就业时要树立先就业, 再择业的就业观。

 在找工作之前, 一定要研究市场需求量, 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要求。

 中心城市的需求有限, 缺的是农村、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基层。

 从就业门槛低、 综合要求较少的基层岗位做起, 积累相关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能力, 也可以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或可以灵活就业等。

 在校学习期间增强兴趣的广度, 善于控制和调整情绪,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将择业观与人生目标联系在一起。

 3. 3 勇于自主创业

  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 4 项优惠政策, 包括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 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

 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 积极进行市场调研, 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 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

 3. 4 继续深造

  既然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 那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方面, 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 另一方面, 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不良的就业形势, 待几年后整个市场回暖, 再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3. 5 增加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

  既然在就业方式上实行自主择业, 大学生就该应熟悉就业政策及就业过程, 了解就业形势动态, 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 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标准。还要加强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 实现顺利就业。

 3. 6 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首先,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通向成功的通行证。

 在大学期间应提升创新能力、 协调能力、审美能力、 组织能力、 抗挫折能力等。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知法守法、 公平正义的品格。

 其次, 大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 的观念, 补充新知识、 新信息。

 再次, 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也就是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 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的本领。

 总之, 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 也有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 制定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 企业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做到

 不轻易裁员, 在招聘过程中, 不要过分强调经验, 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 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工作。除此之外, 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 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杨玉华. 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 商业时代, 2007(15) .

 [2] 杨泰. 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学位论文.

 [3] 高山, 王静梅.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8(5) .

 [4] 新华社《七成高校毕业生认为应先就业后择业》 , 2009 年 6 月 25 日.

篇三: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自 1 999 年国家实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高等教育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此同时, 随着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9 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 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 一些领域, 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经济危机下, 很多公司开始裁员, 招聘需求大幅减少, 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近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 201 0 年《经济蓝皮书》 指出:

 预计到 2011 年底, 将有 1 00 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 2011 年还将有592 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 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2011 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 559 万人, 比 XX 年年增加 50 万人。

 然而, 2009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 2011 年毕业的大学生也受到了这场灾难余波的影响而使得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2011 年就业蓝皮书指出, 2010 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 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

 统计研究数据表明, 201 0 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 86%, 比起 XX 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 2 个百分点; 201 0 届 211 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 89%(非失业率 90%), 非 211 本科院校为 87%、 高职高专为 84%; 而 XX 年届半年后就业率 211 院校为 93%(非失业率 94%)、 非 211 本科院校为 90%、 高职高专院校为 84%。

 其中, 201 0 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中国 2011 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 559 万, 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 529 万(本、专), 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 2011 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 21 .43 万, 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 434 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 73.56 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 (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 51 .59 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 有 5.46 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 另有 1 6.51 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有如下情况:

 1 、

 大学生总体就业率偏低, 就业形势严峻 ; 2 、 不同学历、 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差甚远 ; 3、 男大学生就业机会高于女大学生; 4、

 大学生就业趋向发达的大城市, 落后地区人才匮乏。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 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

 “中国现有人口近 1 3 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 因此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

 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 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200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1 45 万,2003 年 21 2 万,2004 年达到 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

 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 成为人才输入省。

 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 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

 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 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

 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 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

 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 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 党政群体、 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 63%,而选择乡 镇企业、 大中学校、 集体企业的, 只有 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 20.8%,而选择小城镇、 农村、 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 5%。

 ”[ 其次、 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另外、 大学生在择业时, 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 经验障碍。

 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

 反之, 也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

 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 1 、 .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

 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 乡 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 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 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 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

 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3、 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

 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 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 规范化的轨道。

 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 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 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

 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

 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

 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

 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四: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生就业压力分析论文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10--22 311008002210

 程旭阳

  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论文 始于 2007 年 4 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并最终到实体经济危机的蜕变。不仅如此次贷危机从美国传染到全球引发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导致全球就业萎缩中国就业市场也受到冲击。2008 年 金融危机席卷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随之成为时下大学校园里即将毕业大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2009 年超过 700 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据教育部数据显示 2004 年为 280 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 年为 338 万2006 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 413 万比去年增加 75万人增幅达 222007 年为 495 万毕业生就业率水平在 70%左右。2008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 532 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 70%。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新高——达到 610万人还有 100 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据悉广东 2 月份大学生的签约率仅仅为 3%。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在金融危机下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那么这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究竟有多大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真的就这么难吗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应对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可以说这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关键是看教育部门能否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了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收集和发布就业需求信息是国外大学的一贯做法。就业信息发布得充分、及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选择。

 国内高校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 在主动性、 系统性、 有效性上 显然存在不小差距。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真的就这么难其实不然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及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主观因素就业心态等

 1

 就业观念— 部分学生认为本地企业不如发达地区好 有种好向往发达地区的趋势等不准确的就业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不仅学生 家庭的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

 2

 薪金期望— 部分学生对薪金的期望过高导致难就业。

 3

 工作经验— 一些部门在招聘时常常会要求应聘大学生有“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刚从学校走出来何来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对于在校大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并非一件难以办到的事。大学生在校学习之余可以找一份兼职可与自己所学专业相一致在毕业一年时间中亦有半年的实习时间学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

 4

 职业生涯规划— “你对自己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有没有一个很好的构想”记者问。“现在没有什么想法想着毕业后我想先不参加工作 准备考研吧” “会从事跟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某项工作吧”大多数的学生会或是以“考研”盖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以考研来缓解自己的就业压力或是会的的比较模糊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我认为每一个大学生要提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很好的规划 这样在大学学习期间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目的性。

 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迈进对最终很好的实现也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

 5

 对面试技巧的掌握程度— 面试也是一门学问 掌握了一定的面试技巧无疑是会对我们的面试起很大程度上的帮助作用的。

 所以建议大家在面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你在有才能 没有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没能在面试时让面试人员“识得”你也是无用啊 【2】客观因素

 1

 用人单位的选择标准— 不同的用人单位固然有不同的选择标准 我们在应聘时要审核自己的条件是否符合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这是必需的。

 2

 国家政府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 国家政府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这就要求择业大学生的关注了或许会有潜藏的机遇吖。

 3

 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高校一般都会以选修课程、 讲座的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就业是有一定帮助的。

 4

 学校教育— 学生会在学校为之提供的社会化教育环境中不断积累生活阅历 在自己的学习、 生活实践中去了解、认识社会掌握社会生活的本领从而使心理不断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学校的校风、人文环境、教学模式等对大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5

 社会环境— 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 经济发展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差异、 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上仍存在任人唯亲和不正之风等。

 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 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 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

 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

 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 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 一、供需差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从 2001 年至 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 114 万增加到 338 万是扩招前的 3 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就要求社会要不断扩大就业。

 二、选材刁 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迎合企业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专业同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四、薪酬低 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 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 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 1600~1700 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五、假招聘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那么难 【主观原因】

 1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下降的原因高校不断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已逐渐形成共识而现在在高校里有多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有多少大学生把时间浪费于恋爱游戏中等等造成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整体下降。

 2大学生及家长错误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难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 自身定位不准 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 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 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缺乏创业精神。国家及各级政府十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多数毕业生满足按部就班只希望找一个好单位做一个好员工。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

 3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迅速放缓 而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 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

 09年第一季度 GDP 的增长 6.1%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相当数量的企业为减少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纷裁减冗员甚至停产其作为吸收大学生的热点行业功能剧减弱致使大学毕业生流向趋于多元化。

 4 受以前大学生就业的错位影响 由于以前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操守 在就业期间没有履行应有的义务只把企业当成为面向更高职业的跳板使企业在付出培训代价后没有收获应有的成果 使大部分企业对应届大学生有缺乏应有的信任 造成企业和应届大学生间有条诚信的代沟 【客观原因】

 1. 大学扩招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选择余地这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但不是根本原因。

 扩招同就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 中国大学生表面上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学生总量过剩而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其实社会对高技能、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还相当大。

 2. 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长期没有得到调整导致落后地区的产业没有得到发展发达地区的产业滞后最终导致发达地区因为产业原因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少。

 就业形势严峻首先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 而且还相对萎缩 其次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06 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 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再次是结构性就业不足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相当明显我们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仍抱着进国家大学读书要解决户口和干部身份问题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有保障的观念。最后来自农村的学生、女大学生

 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 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 10.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 6.4%。

 那么大学生应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应如何应对呢 有了问题就一定有相应的对策 【国家对策】

 1.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

 2.国家需要考虑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能够直接产生效果的措施就是政府机关、军队、武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增加对毕业生的雇用量。

 3.国家可考虑在短期内适当增加研究生、专插本招生总量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帮助大学生度过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

 4.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和中小型企业创业的扶持增加就业岗位。

 5.在金融危机前国家一直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所以今后一段时间里加大银行贷款力度降低贷款利率进一步激活社会需求资本激活实业的投资从而达到增加就业岗位的目的。

 6.要落实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保持就业增长的原动力。

 【学校对策】

 学校要切实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高校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 加大对大学生职业操守的教育 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学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的调整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紧跟市场经济的步伐。

 【学生对策】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

推荐访问: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大学生就业 现状分析 论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