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7篇

时间:2022-09-09 13:20:03 来源:网友投稿

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7篇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 第16卷 第1期2022年1月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Vol.16No.1Ja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7篇,供大家参考。

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7篇

篇一: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

6卷   第1期2022年1月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Vol.16 No.1Jan.2022           doi :

 10.13316 / j.cnki.jhem.20211224.005高校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 CIPP 评价模式的理论框架许祥云 1, 2 ,王佳佳 2( 1. 南昌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2.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   收稿日期:

 2021 08 29修回日期:

 2021 11 30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基金重点项目( 20JY01 )作者简介:许祥云,教授、博导,经济学博士,从事教育政策与院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佳佳,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出版时间:

 2021 12 28网络出版地址:

 https :// kns.cnki.net / kcms / detail / 32.1774.G4.20211225.1909.005.html摘   要:本研究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框架,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政策文本和质性访谈结果为依据,在初选课程思政教育活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工具(量表)收集研究样本,在对样本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后,形成了稳定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维结构,并分离出政治环境、课程资源、教学方案、教学效果等11个二级指标(公共因子),同时以因子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因子得分系数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从而完成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关注了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过程性与覆盖面,也注意引导评价者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综合评价; CIPP 评价模式;指标体系构建文献标志码:

 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OSID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章编号:

 1673-8381 (2022 )

 01-0047-14一、问题缘起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与此同时,教育部党组颁发《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自此,全国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与探 索,学 界 也 从 不 同 视 角 展 开 了 一 系 列研究。时至今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已在全国高校得以深入贯彻。为了解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本 课 题 组 于 2020 年 2 — 3 月 对 全 国 高 校2 497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3.79%的学生反映教师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会融入不同类型的思政元素,有75.41%的学生认为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有必要性;但也有58.31%的学生认为有一半以上的任课教师不能做到将思政元素自然、有效地融入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且有51.0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收获为一般、很小或几乎没有,甚至有10.45%的学生认为部分教师生

 搬硬套式地实施课程思政,干扰了正常教学。这一调查进一步验证了部分学者的担忧,即课程思政开展与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育人元素发掘不够、应用不当和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 [1 ] 。所以,如何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是当务之急,而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二、文献回顾与 CIPP 评价模式的引入   (一)文献回顾课程思政已然成为近年来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课程思政”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搜索到 15 908 条记录,其中涉及高校课程思政的文献有2 498篇。本研究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发现,当 前 学 界 主 要 从 课 程 思 政 的 概 念 与 内涵 [2 3 ] 、课程思政的本质 [ 4 ] 、课程思政的功能与价值 [5 8 ]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结合方法 [9 10 ] 、高校课程思政的技术路径 [ 11 12 ]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13 14 ] 、高校课程思政满意度评价 [15 ] 等方面开展研究,只有极个别学者的研究涉及课程思政的有效性评价、课程思政的绩效评价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有效性评价方面,有学者通过层次分析法初步建立了以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学生认知、学生发展、课程 考 核 5 个 维 度 为 基 本 框 架 的 评 价 模型 [16 ] 。在课程思政绩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有学者从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思政元素映射6个维度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3个层次上建立了评价体系 [17 ] 。还有学者以教学团队、教学管理、教学特色、教学研究4个一级指标和能力素养、师德师风、团队构成、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表彰评优、社会评价、教学改革、教学研讨 10 个二级指标为基本框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18 ] 。本研究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发现,关于课程思政有效性、绩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在2020年才刚刚起步,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多是基于学生视角的单一评价,或仅仅以学生满意度的单一结果为依据片面地构建指标体系,并且局限于教学团队构成、师资素养或水平、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教学考核等方面,忽视了对课程思政背景及目标设置合理性的评判,对课程思政方案设计与实施过程的评价以及对课程思政情境创设、资源投入与教学保障、教师行动能力提升过程、课程思政目标达成度等方面的评价。另外,已有研究指标权重的确定仅限于主观赋值法,缺乏统计学意义,难以全面、立体、量化地考查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二)

 CIPP评价模式的引入从广义上讲,课程思政就是通过思政课、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9 ] ,是特定育人理念支配下的教育教学行动。从这层意义上说,对高校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完全属于教育评价的范畴。20世纪80年代,教育评价从西方引入我国,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提升,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在长期的教育评价实践中,人们借鉴、应用较多的就是 CIPP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强调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能够满足教育改革活动评价及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需要,因此在高等教育各项实践活动中借鉴 CIPP 评价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20 ] 。CIPP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丹尼尔·勒罗伊·斯塔弗尔比姆( Daniel Leroy Stufflebeam )于1967年对泰勒行为目标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模式由背景评价( Context Evalua-tion )、输入评价( Input Evaluation )、过程评价( Process Evaluation )和 结 果 评 价 ( ProductEvaluation )

 4项评价活动组成(见图1 ),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其中,背景评价旨在分析育人环境、明确教育需求,是对教育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输入评价是对达到目标所需的资源、条件等进行评价,使实施方案切实可行;过程评价主要考查教师与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是否进行了连续的监督、检查和反馈,是否对方案进行了持续的修正和改进;结果评价是对方案实施结果、成效及影响的评价,并8 4              第16卷

 以此确定目标是否继续、修改或完善 [21 ] 。由此可见, CIPP评价模式具有过程性、反馈性和全覆盖3个显著特征,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图1 CIPP评价模式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对高校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内容框架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系统分析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所处的内部个性环境。二是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所需并投入的各类教学资源、经费等条件以及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审视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与表现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与表现等。四是对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度、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效果及影响等进行综合性评价,以判断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效果与影响。三、指标的选取与检验(一)技术路线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关键。为了确保所选指标的精准性、适用性和覆盖度,本研究确立了指标选取与检验的6个步骤。一是对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二是以政策文本和 CIPP理论框架为基础,确立质性访谈主题并开展质性访谈。三是梳理政策文本的核心语句和质性访谈记录,初选评价指标。四是利用德尔菲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同时进行精简和筛选。五是利用精简和筛选后的指标编制问卷并进行测试,收集各指标的重要性数据。六是利用指标重要性数据,探索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区分度、结构效度和信度检验。具体技术路线见图2 。图2 指标选取与检验的技术路线(二)质性访谈与指标框架建立在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 CIPP 评价模式,围绕“背景、输入、过程、结果”4 项评价活动确立了质性访谈主题,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背景性主题,包括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等。二是输入性主题,包括高校课程思政的条件、资源、经费支持及教师能力基础等。三是过程性主题,包括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与师生的表现等。四是结果性主题,包括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与课程影响等。依据上述访谈主题,课题组对部分高校领导,教务处、督导与评估中心、二级学院、系或专业的负责人以及部分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名师、普通教师等共计23人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本研究在参考政策文本核心语句的基础上以“背景、输入、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对访谈记录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分类梳理,初步提炼了47项关于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综合评价的描述性指标;然后通过德尔菲法进行内容效度检验,即将47项描述性指标背靠背地征询了包括高校课程管理研究专家、课程思政任课教师、教务人员、教学督导人员在内的16位专家学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对所选指标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在没有发现新的描述性评价指标后,形成了高校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描述性指标框架(见表1)。9 4第1期 许祥云,等   高校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表1 高校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描述性指标框架访谈主题 描述性指标( 47 项)背景( C )① 高校育人要紧密联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② 高校要把全面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和明辨政治是非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③ 高校办学和育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④ 高校要鼓励和引导教师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⑤ 高校要鼓励和引导教师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开展课程思政; ⑥ 高校要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⑦ 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既要传承历史血脉又要体现与时俱进; ⑧ 高校课程思政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建立制度性的规定与安排; ⑨ 高校课程思政工作要纳入对二级学院育人活动和专业教育教学的考核体系之中,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制度; ⑩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要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和专业教学工作成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中; ?1 高校课程思政应贴近并符合社会生活实际输入( I )? 1 2 教师应当掌握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 ? 1 3 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应具有新时代的鲜明特征; ? 1 4 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要适应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工作要求; ?1 5 教师应当掌握丰富的课程思政视频资源库; ? 1 6 高校应当建立供校内教师共享的课程思政数据平台和资料库; ?1 7 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 ? 1 8 高校应当支持教师方便快捷地获取校外课程思政资源; ?1 9 高校应当对教师开展必要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 ? 2 0 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必须首先理解并掌握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和教学目标; ?2 1 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应掌握与学生进行正面对话和互动的技巧; ?2 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应遵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 2 3 教师应当掌握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4 高校应有相应的教学经费和资源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 ? 2 5 高校应设立专项研究经费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 ?2 6 高校应当为教师获取校内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过程( P )? 2 7 教师应当坚持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 2 8 教师应当按照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 ?2 9 教师的每门课程都应当按照课程思政教学要求进行精心设计; ? 3 0 教师的教案(含教学内容、进度安排、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和教学课件要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3 1 教师教学中要善于择机融入有关政治、道德、文化、职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思政元素; ?3 2 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应坚持以正面教育和榜样激励为主; ? 3 教师应善于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地与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机融合并做到“润物细无声”; ?3 4 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不能影响或干扰正常的课程教学; ? 3 5 教师教学中所融入的思政元素应当是课程内容或相关知识点的自然延伸; ?3 6 学生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应有比较一致的肯定性评价; ?3 7 学生应当乐于接受教师课堂上有关政治、公共道德、文化、职业和创新创业等的拓展性话题; ? 3 8 学生在涉及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的学习时应保持良好的状态; ?3 9 学生在课堂上应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有关话题的讨论与互动结果( P )? 4 0 教师要经常反思并调整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篇二: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

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第九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选择有代表性的评价参数,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出科学调查和价值判断。它是考核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是科学制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计划的基础和依据。通过评价能够把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客观现状,准确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与内容。 掌握常用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 能够对学前儿童健康管理制度进行评价。 能够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评价。学习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是保证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评价可以检查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谁是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主体?如何进行评价?在调查中,一些幼儿园教师如是说:“教师对健康教育做评价最合适不过了。教师每天备课、讲课,对课程最熟悉了,也最清楚该如何进行评价。”也有的教师说:“我觉得在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中,家长的评价也挺重要的。幼儿在健康教育课的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又有哪些变化最明显,家长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最有发言权了。比方说,幼儿在健康行为习惯方面发生的改变:以前回家吃饭前不洗手,现在回家饭前、饭后都洗手。像这样的这些变化只有家长知道,我们却不清楚。”案例来源:太原市韬园幼儿园引导案例:关于健康教育评价的争论

 Contents目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学前儿童健康状况评价内容学前教育健康管理制度的评价12345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 6

 外貌模式1CIPP评价模式2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

 一 外貌模式外貌模式是由心理测量学家斯塔克于1967年提出的。该模式强调考察评价的全貌,主张适宜的评价必须进行详尽的描述,并进行适宜的判断,只有把描述和判断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对课程全面、完整的评价。外貌模式需要评价者搜集前提因素、过程因素和结果因素三方面的材料。前提因素是指教育实施之前任何可能与教育结果有关的因素或条件,如幼儿年龄、健康知识经验、学前教育机构的资源条件、师资条件等;过程因素是指教育过程中有关对象的活动、交往、相互作用,如各类教育活动、游戏,以及有关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等),这类因素是动态的;结果因素是指健康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为对幼儿的学习效果、态度、动机水平、能力,以及课程实施对于幼儿的学习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影响作用。课程被看作由上述因素构成的系列,前一系列的结果因素是后一系列的前提因素。评价应该根据课程实施的状况而决定其前提、过程和结果因素,并对它们进行描述和判断。外貌模式的评价框架如表。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

 一 外貌模式意图代表课程设计者、执行者和参与者等的目标或目的。在这一栏中,各类人员的意图应该一一分别列出。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1.意图2.观察观察包括为达到评价目的而采用的测查。评价者应该对前提、过程和结果因素进行观测。通常,评价者应自行设计观察与测量工具。3.标准标准通常是指可供参考的行为标准,它可以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绝对标准是由专家或相关人员制定的,被视为理想的行为水平、环境状况;相对标准是在被评机构的特征、结果与其他机构的比较中得出的。

 一 外貌模式判断是指决定某些标准是否达到的过程。评价者可以自行建立标准或在几种不同的标准 中决定如何权衡并加以选择,最终将用各种方法搜集来的信息汇总,做出全面综合性的 判断。在获得信息后,评价者对描述部分的评价资料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指出前提、过程和结果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二是考查意图和观察之间的一致性。在对描述资料的处理中, 必须将意图和观察相对应的各资料加以比较,以考查评价过程中的观察是否符合预期的意图。判断过程首先是将在描述性评价资料中获得的结果与某种绝对标准或与某些其他课程相比较得出的相对标准加以对照;然后由评价者对比较的结果加以判断,或在有关人员加以判断后由评价者集中处理判断结果;最后由评价者写出书面评价报告。这类评价有助于改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并增强其效果,有助于澄清有关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教育价值。该模式多用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也适用于实施中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如果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者能够对综合性评价中各个要素及其关系均予以审慎的考虑,则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课程。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4.判断

 一 外貌模式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案例:“清洁的牙齿”主题活动评价体格检查结束后,某幼儿园教师发现中班幼儿龋齿率偏高。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了解到孩子普遍不太喜欢刷牙。该教师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设计了题为“清洁的牙齿”的主题活动。该活动计划在4周内完成,结合主题活动,教师随时抓住日常生活时机来对幼儿实施口腔清洁的教育。为了完善和改进教育活动,评价者运用外貌评价模式进行了评价,评价标准如表所示。然后收集各种所需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评价结论及改进措施。

 二 CIPP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是由斯塔费尔比姆提出的。CIPP是由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结果评价(Prod uctEvaluation)的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形式。该评价模式将评价定义为判断决策所做出的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课程评价应该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应该将评价局限于评定目标达成的程度。一般来说,人们将CIPP评价模式视为一种循环系统,是一种不断搜集和利用新信息的持续过程。CIPP评价模式的流程如图所示。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

 二 CIPP评价模式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1.背景评价背景评价强调应该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进行评价。评价其课程目标是否与评价对象的需要相一致,要求描述目前教育环境已经具备的条件、尚需改进的条件、尚未满足的需要、尚未利用的资源、可能存在的机会,诊断、选择目标,辨明潜在问题、迫切需要先解决的问题。其目的是确定课程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2.输入评价输入评价是课程计划的可行性评价,是为决策服务的,旨在通过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帮助课程决策者确定如何运用资源以达到目标。输入评价包括对课程的材料、方法、程序、设备、人员、环境等加以分析,以便针对目标选择适宜的课程资源、设计方案和发展途径。在输入评价中,常常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已经确定的教育目标是否可行?哪些方法、策略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各种方法、策略的预期效用与实际效用如何?其理论假设是什么? 教师是否有效运用这些方法、策略?人员配备、时间安排、执行情况的管理与监督问题能否解决?这些方法、策略有无副作用?如何对之进行评价?3.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为执行决策服务的,在计划或方案设计完毕并付诸实施时便开始进行。过程评价可以在方案正式实施前进行预测,以决定计划是否可行,并加以修正;也可以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描述及时提供有关实际运行状况的资料,记录所有的教育过程,以便在教学后加以分析,确定或预测课程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课程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改或调整课程的有效信息。

 二 CIPP评价模式 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4.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是为循环决策服务的,目的是测量、揭示和评价教育系统所获取的成果。结果评价不仅仅是对课程的最后鉴定,还是对课程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可以在整个教育方案结束时进行,将获得的成果与课程目标及其背景、输入方面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进行价值判断,也可以在方案执行时实施。结果评价应该考察课程实施达到目标的程度,着重于向决策者提供信息,较少强调评价者的判断,让决策者自己去分析并形成判断,最终采用维持原课程、微调、大幅度改革或者全面改革等不同的课程决策。CIPP评价模式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强调搜集关于需要、资源、课程方案的选择等方面的信息,向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尤其有利于制订新的课程计划。例如,某寄宿制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通过背景评价确定对新入园幼儿进行适应性教育的迫切需要,并且诊断出已有哪些教育资源(多样的玩具、个别化的作息制度、家庭式的活动环境)可用于满足这种需要,进而决定要强调哪些特定的教育目标。然后通过输入评价和教育专家的咨询,对几种可能达到目标的备选的新生入园适应教育课程方案(如分批入园制度、糖果会、大哥哥大姐姐来表演、木偶剧表演)进行研究、鉴定,选出被认为是最适宜的一种。此后,根据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所获取的信息就可以做出关于执行的决策,同时也可以由此重新评价所选定的课程计划。目前,学前教育机构面临着自行选择教材、活动主题的挑战。在制定适宜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尤其在选择某个方案时,采用CIPP评价模式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在做出新的决策时获得大量信息。当然,该评价模式没有提供评价者价值判断标准,只是提供信息以供决策者进行评价,对评价者的要求较高;同时,该评价模式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评价成本也比较高。

 Contents目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学前儿童健康状况评价内容学前教育健康管理制度的评价21345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 6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1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2筛查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345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个体间差异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6

 一 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某个方面进行的评价判断,如对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评价、对学前教育机构健康管理制度的评价、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等。单项评价可以为评价对象某一方面健康教育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为综合评价提供基础信息资料。综合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完整的价值判断。由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因此,通过综合评价能够获得更加完整、系统的信息。在实际评价中,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往往是相互补充甚至是相互转化的。对某一个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往往是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来完成的。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

 二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的评价结论。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中,对于身体生长发育等的评价主要采用定量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则不采用数学的方法,是评价者在与评价对象的谈话和观察的基础上直接得出定性的评价结论。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中,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前教育机构健康管理制度的动态性评价,一般都采用定性评价方法。由于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各有利弊和适用性,因此在进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时,必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获得比较完整的信息。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

 三 筛查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筛查性评价是以简单、快速的方法对集体或者个体幼儿进行评价的方法。该评价方法的结果往往不能作为诊断性结论。对于筛查性评价结果不理想的个体,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性评价,用以确定是否存在发展问题。当然,对于在筛查性评价中结果不甚理想的个体,也并不能肯定其存在问题。诊断性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个体或者群体发展的结论。在对幼儿心理发展进行评价时,往往是在筛查性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诊断性评价。例如,在进行幼儿听力筛查评价的基础上实施专业的诊断性评价,能够及早准确地发现幼儿的听力问题,及时治疗。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

 四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过程中进行的评价,目的是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在安全制度评价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就是为了评价安全制度本身的完备性、合理性和执行性。终结性评价是在某一项保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最终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例如,对于入园一年后的幼儿进行身心发展的终结性评价,这是检验学前教育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当然,形成性评价应该与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因为任何健康教育工作都是连续的,形成和终结只是相对的。而评价的目的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改善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任何评价既可以是形成性评价,也可以被理解为终结性评价。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

 五 绝对评价与个体间差异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外预先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该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标准程度的评价。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中,绝对评价的客观标准往往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范围,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中用到的发育百分位评价法。个体间差异评价是将被评价对象中每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

篇三: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

PP评价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的运用◆ 朱丹(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摘要】作为新课程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逐步走向常态并有效实施。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一直因缺少理论支撑而处于无序状态。CIPP评价模式作为迄今为止l 羁述最为详尽、设计最为周密的评价模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需求十分契合。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影响评价、成效评价、可持续性评价和可推广性评价七个环节,必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CIPP评价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自新课改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已经广泛推行近十年。其在实施效果与制度完善方面均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而在评价模式上却长期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CIPP评价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比姆(Stufnebeam )及其同事提出以来,无论在教育领域内部还是在其它领域,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采纳和应用。Cl I P评价模式的发展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性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如下阐述:“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杜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饵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在学科结构上有了质的突破。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性质。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N 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占九年课时总计比例的6%一8%。由此看来,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经验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及教师参与的三级课程管理的必修课程。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就有了导向。教育者可以鉴定自己实施的是哪一级别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内容来源、活动形式是否符合这门课程的特性.从而确定一些基本的界定。二、CIPP评价模式的基本理论及发展CIPP评价模式又称为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由背景( Con-text)、输入(I.p-t)、过程(飙)、成果(product)四个评价环节组成。CIPP即为四个评价环节的英文缩写,是在泰勒( Tyl er) 的目标导向模式不能满足教育实际的发展需要时应运而生的。CIPP模式在2l 世纪初又有了新的进展,斯塔佛尔比姆在他的新著《cl PP评价模式)和《国际教育评价手册》中将评价的四个环节变成七个环节,进一步把成果环节分解为影响( Im pact) 和成效( Effecti veness) 两个环节,并新增可持续性( $ustai nabi l i ty) 、可推广性( Tram pottabi l i ty) 两个环节。以下就每一环节的内涵作明确的阐述。( 一) 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是在特定的情况中,评估需求、问题、有利条件(ttssv-ts)和机会。需求是指为实现目的所必需的、有用的事物;问题是指为满足需求所要克服的重重障碍;有利条件主要包括为完成任务可以利用的一切专门知识和专家服务;机会主要指满足需要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时机。背景评价主9212/2009 万方数据要回答的问题有:所需服务的背景情况是怎样的?方案的受益者是谁。他有哪些需要?方案的领导者和受益者为满足需求存在什么问题或障碍?所需资源和时机是否具备?评价方案、教学和其它服务目标是否明确?背景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诊断方案实施前的准备状况,以辅助决策。( 二) 输入评价输入评价即评价备选方案、计划或服务的策略及其相关工作计划和执行所需预算。输入评价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对哪些方案进行了吡较、抉择?选择了哪个方案?所选择方案的计划、程序和预算具备哪些合理性和可行性?成功的几率有多大?输入评价要充分考虑方案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努力形成一个最优的方案,避免无谓的失败或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 过程评价过程评价的本质是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记录、反馈,以不断调整和改进实施的过程。该环节主要回答以下问题:方案实施的状况如何?方案实施中的事件、问题、费用是否合理的得到饵决?评价过程的结果有哪些反馈信息?方案实施的过程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如何改进?本环节是CIPP模式区别于目标模式的主要标志,强调过程评价的重要作用。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与改进。( 四) 影响评价影响评价即对方案到达、影响目标受众的程度做出评价。该环节要回答如下几个问题:方案实际服务的对象与计划受益者是否一致?受益者对方案的影响有何看法?方案何种程度上服务了预期受益者?方案何种程度上服务了非预期的受益者?( 五) 成效评价成效评价即是对方案实施成果的效用性进行评价。与影响评价相比。该环节更加强调方案对受益者长久利益的影响。成效评价主要回答: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方案结果的利弊评价如何?能否鉴别方案对受益者所产生成效的程度?与别处同类方案相比,本方案的成效如何?成效评价是全方位地考察与鉴定本方案的效用性,是判断该方案能否推广的关键~环。( 六) 可持续性评价可持续性评价即判定某一方案是否可以制度化的循环使用。评价者主要弄清以下问题:方案的领导者与受益者认为方案的哪些成功之处会可持续地实施下去?哪些问题制约着方案的可持续性实施?( 七) 可推广性评价可推广性评价是指方案在可持续实施的前提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应用于其它地方。本环节主要回答:本方案的关注者中,有多少是方案的实际和潜在的采用者?本方案与意图推广之地情景的相关程度如何?如果意图推广,是否需要对本方案做出适当调整?可推广的程度如何?三、CIPP评价模式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运用CIPP评价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只要与学生生活相关联,是学生自主提出或自主选掸的。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内容。除主题和内容以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 下转第104页)

 中国校外教育学斟教胄式去探究英语句子写作。这对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会有所帮助。1.培养思维能力为使学生的英文书面表达更贴近英文习惯,我们要让学生对英汉思维方式差异有一定的了解并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英英词典;学会以英语思维方式去理解用英文解释的单词或词组;多读难度适中的英文原版作品,从原著的文字中中体会英语语句的神韵和情趣以做到英文写作时能用英语自如地表达。2.提高主客体意识由于汉民族注重以主体为本,英语注重以客体为主,因此我们在教授英文句子写作时应特别注意这两种语言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让学生做到区分主动与被动。3.增强形式逻辑观念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对语法形式极其重视。一个合格的英文句子,往往要求所有的句子成份都得以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英文写作时注意语言的组织性和逻辑性。4.加强本族语深造,有意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在英文写作过程中克服思维差异的干扰,不能忽视语言本身的因素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因素。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本族语的培养,而且还要对两种相互转换的语言进行文体、语言结构及语义系统方面的对比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克服英文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差异的负干扰。综上所述,思维是英文写作活动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思维的差异对英文句子写作的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教授英语句子写作过—、,^。ph,、一、,、,_—“ _,k,、,^—’ _“ 、—。、,、一_,、,、,、-+-^一-,、/、—、∥ ^—’ 、—。程中,我们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注意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类同与差异。只有提高对中英文思维形式异同的认识,才能认识不同民族思维的共性,辨别它们的个性。只有充分了解荚汉表达的各种差异,同学们笔下的句子、文章才能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才能写出漂亮的句子和文章。参考文献:[1】Kapl al IR.B.Cul turalthoughtpatterns i n i nter—cul tural educati on[J 】.Language Learni ng。1966,(16).[2]蔡继刚.英语教学与英语写作中的汉式英语[J ].外语界。1995,(3).【3]陈文东.英语无灵主语句和中武思维之鉴【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16( 5) .[4]郭纯洁,刘芳.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J 】.现代外语。1997,(4):30—38.[5】李橙涛.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大学生荚语写作中语篇组织的影响[J 】.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学报,2005,(2).[6】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7】施慧英.论中西思维方式与汉英句武特点[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8]张治国.从中英思维模武和句法结构初探中译荚[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3).基金项目:九江学院教学研究课题基金项目()㈣9—54)。( 上接第92页) 形式也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等多种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也决定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活动的需要进行不断地改进。这也是该门课程与ci PP评价模式的契合点。而且。CIPP评价模式属于一般方案评价的范畴,它理所当然地也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是在特定的情况中,评估需求、问题、有利条件和机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如果活动方案对学生、社会和学科的发展没有价值,也就没有开展的可能与必要。因此。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时,要努力回答如下几个问题:学生、社会、学科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需求如何?活动的开展遇到了哪些问题?专业教师、物质资源、财政经费等条件是否充分?有关活动的开展,学生和老师是否喜欢?(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输入评价分析比较每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方案,评定其目标是否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几个维度.它的主题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活动的方式是否多样,最终学业结果的评价工具或方法是否编制等。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输入评价时要回答如下问题:输入的设计方案.即目标、内容、方法、学业评价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哪一个方案最佳?输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否足够?(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评价中。要求评价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记录,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反馈性信息.并商讨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在本环节,评价者要回答:各学校是否正常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比例?教师指导是否适时、适度、适当?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的实施状况如何?评价过程中有哪些反馈信息?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如何改进?( 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影响评价显而易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那么,活动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也是本环节需要回答的主要同题之一。另外,学生是否意识到这种影响?活动对学校和教师产生了什么影响?都是本环节要讨论的话题。(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效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教师或者学校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质变,是成效评价环节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本环节主要回答:学生、教师对活动方案的优缺点做出怎样的分析?活动方案产生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如何?是否达到开展活动方案的目标?与其它方案相比,本方案成效如何?需要强调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不是以掌握系统的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效时应牢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髓。( 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性评价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如果成功地被执行之后。是否可以循环使用,是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和专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果可以循环使用,就能编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或者教材。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走向常态与有效实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度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持续性评价主要回答:学生和教师对活动方案的可持续实施有何看法?哪些问题制约着活动方案的可持续性实施?活动方案可持续性实施的概率有多大?( 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推广性评价要使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发挥其更大的价值,就要试图将其推广到其它地方或者其它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推广性评价主要回答:其它学校或者地区对本活动计划方案态度如何?本活动方案与意图推广地的生活情境是否类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能否迁移到其它学科?能否对可推广的程度进行估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难,评价更难。这或许是每一位热衷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者的共同心声。借用cIPP评价模式,不仅可以系统地解...

篇四: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

开放大学《教育评价》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

 ( ( 一) ) 填空题

 1.教育评价的本质是 ( 价值判断)

 )。

 2.按功能及用途划分,可将评价分为 (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按评价对象的层次范围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宏观评价和 ( 微观评价)

 )。

 4.按评价主体划分,可将评价分为他人评价和 ( 自我评价)

 )。

 5.按评价方法划分,可将评价分为 ( 定性评价 )和定量评价。

 ( ( 二) ) 名词解释

 1. 教育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2. 教育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对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

 3. 教育督导——是指行使督导职权的机构和人员,受本级政府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4. 教育评价过程——是教育评价活动所经过的程序,具有时间的连续性、顺序性以及动态性,教育评价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是和管理过程相始终的。

 ( ( 三) ) 简答题

 1. 简述教育评价的目的。

 参考答案:

 (1)获取信息的目的; (2)诊断问题、促进发展的目的; (3)控制和监督的目的; (4)决策的目的; (5)激励前进的目的。

 2. 教育评价有那些功能?

 参考答案:

 (1)导向的功能; (2)诊断的功能; (3)鉴定的功能; (4)改进的功能; (5)激励的功能; (6)控制的功能。

 3. 教育评价有那些特点?

 参考答案:

 (1)教育评价是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价值判断; (2)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是国家的教育目标; (3)教育评价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4)教育评价过程是主客体互动、评价与指导统一的过程; (5)教育评价是一种心理特征鲜明的主体性活动。

 4. 简述泰勒模式。

 参考答案:

 泰勒模式又称“行为目标模式”就是以教育目标为导向,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学生的行为目标,并根据这些行为目标编制课程、教材或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然后依据行为目标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判断实际进行活动的效果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程度。

 5. 简述 P CIPP 模式。

 参考答案:

 CIPP 模式是由斯塔弗尔比姆于 1966 年提出的。这一模式由背景评价-contextuation、输入评价-input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uation 和成果评价-productionuation 组成。CIPP 是这四种评价的缩写。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把教育评价看成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其中背景评价是为计划决策服务,输入评价是为组织决策服务,过程评价是为决策的实施服务,成果评价是为再决策服务的。

 第二章教育评价的准备

 ( ( 一) ) 填空题

 1.评价的总目标都可分解为三个子系统,即条件指标系统、 ( 过程指标系统 )和效果指标系统。而教育评价标准也相应由三部分构成,即素质标准、 ( 职责标准 )和效能标准。

 2.教育评价标准中的评语式标准可归纳为 ( 分等评语式)

 )、期望评语式和积分评语式三种。

 3.教育评价标准中的数量式标准可分为数量点式标准、 ( 数量区间式标准)

 )、隶属度式标准等。

 4.教育评价中常用的量表有类别量表、 ( 等级量表)

 )、等距量表和 ( 模糊量表)

 )。

 ( ( 二) ) 名词解释

 1. 教育评价标准——是指对应于相应的评价指标或项目,被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或水平才是合乎要求的,或是优秀的、良好的等。

 ( ( 三) ) 简答题

 1. 评价的准备阶段有那些主要任务?

 参考答案:

 教育评价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评价目的、分析教育评价背景、组建教育评价组织和设计教育评价方案。

 2. 简述教育评价背景分析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社会发展背景分析; (2)教育发展阶段性需要分析; (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策制度要求或评价委托人的需要分析—领导者及管理者需要分析; (4)被评对象自身需要和心理准备分析等。

 3. 常见的教育评价机构主要有那些?

 参考答案:

 (1)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机构; (2)民间学术团体的评价组织机构;

 (3)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评价机构; (4)自我评价的组织机构。

 4. 教育评价方案应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评价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2)评价的内容; (3)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方法、工具的有关说明; (4)评价实施程序的说明; (5)附录。

 5. 教育评价方案应具备那些主要特性?

 参考答案:

 (1)目的性;(2)可靠性;(3)有效性;(4)规范性;(5)可行性。

 6. 简述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

 参考答案:

 (1)确定教育评价的目的; (2)设计评价项目,即根据特定的评价目的设计评价项目; (3)确定权重系数; (4)确定评价标准; (5)设计评价工具及采集信息所需表格,确定评价信息的统计方法; (6)确定评价的组织领导及实施程序。

 7. 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

 参考答案:

 (1)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3)教育规律和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4)从被评者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评价主体的需要。

 第三章教育评价的实施

 ( ( 一) ) 填空题

 1.教育评价中对信息资料的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真实性、 ( 准确性 )和适用性。

 2.教育评价中信息资料汇总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汇总,一种是 ( 计算机汇总)

 )。

 ( ( 三) ) 简答题

 1. 简述教育评价实施的一般步骤。

 参考答案:

 (1)宣传动员;(2)预评性;(3)复评价。

 2. 搜集教育评价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

 参考答案:

 (1)查阅文献;(2)观察;(3)调查;(4)测验。

 3. 搜集教育评价信息有那些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真实性;(2)准确性;(3)全面性;(4)次量性。

 4. 如何理解教育评价信息资料的整理的含义?

 参考答案:

 (1)资料的整理是从资料搜集阶段过渡到分析研究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2)教育评价信息资料的整理,主要是指将搜集到的全部教育评价信息,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及各层次、同层次间的结构关系,对信息资料反复加以核实、优化、分类、汇总,使信息资料具有集中性、针对性、外显性,达到把信息资料转化为评价被评对象的客观依据; (3)评价信息资料的整理是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

 5. 评价对被评者心理有那些影响?

 参考答案:

 (1)对自信心、自我概念和自我知觉的影响; (2)对动机和意志的影响;

 (3)对到达目标和要求水准的影响; (4)对情绪稳定性的影响; (5)对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关系的影响。

 6. 评价中被评者容易产生那些障碍心理现象?

 参考答案:

 (1)被审心理;(2)应付心理;(3)迎合心理;(4)防卫心理。

 7. 简要说明评价中被评者障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方法。

 参考答案:

 (1)评价中被评者障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需要心理失落,包括安全需要的失衡,自尊需要受到冲击;②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 (2)评价中被评者障碍心理调控方法有:①提高被评者对评价的认识,包括:评价前要搞好评价动员,注意听取被评者的合理建议,共同商定评议计划和日程安排。②使评价者和被评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第四章搜集教育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

 ( ( 一) ) 填空题

 1.观察法包含三个要素:

 ( 观察的手段)

 )、观察对象和观察对象的状态。

 2.观察法根据观察时评价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分为直接观察法和 ( 间接观察法)

 )。

 3.观察法根据评价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 ( 参与性观察法 )和非参与性观察法。

 4.观察法根按观察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观察法与 ( 抽样观察法)

 )。

 5.观察法根据观察实施的方式可分为 ( 结构观察法 )和无结构观察法。

 6.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 ( 指导语)

 )、问卷的正文等几个部分。

 7.测验的类型按照测验的性质分,可以分为成就测验和 ( 心理测试)

 )。

 8.测验的类型按测验时机分,可分为 ( 准备性测验)

 )、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

 9.测验的类型按试题类型分,可以分为 ( 客观性测验 )和 ( 主观性测验)

 )。

 10.测验的类型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分,可分为标准化测验和 ( 教师自编测

 验)

 )。

 11.测验的类型按解释分数的标准分,可分为 ( 常模参照测验 )和标准参照测验。

 ( ( 二) ) 名词解释

 1. 观察法——是教育评价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是评价者通过自身的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评价对象的自然活动状态进行系统、深入地观察,以获得评价对象准确、客观资料的方法。

 2. 文献法——是指根据评价目的和内容,搜集、鉴别、整理有关评价对象的文字记载或音像记录的材料,从中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

 3. 调查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评价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有关的教育评价的信息与资料的方法。

 4. 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由评价对象作答的方式进行搜集资料的方法。是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问卷不是由调查者直接向被试发问,而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就调查项目编制相应的问题序列,按一定的原则排列,变成书面试卷,采用分发、邮寄、追踪访问或网上答题的方式让被试填答,然后对问卷回收整理和分析,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资料。

 5. 抽样法——是从全部评价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对总体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并据此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评价资料和信息。

 6. 测验法 ——是指借助各种测试题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某些心理特征进行测量,从而获得评价信息和资料的方法。

 7. 测验的信度——信度是指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测验的信度是指测验的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施测两次,测验的结果应当保持一致。

 8. 测验的效度——是指有效性程度。测验效度是指测验实际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

 ( ( 三) ) 简答题

 1. 观察法具有那些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1)观察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观察的自然性和真实性; (3)观察的重复性; (4)观察的能动性; (5)观察的凭借性。

 2. 简述教育评价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

 (1)档案与校历;(2)会议纪实;(3)进行文案;(4)课题成果;(5)课程计划;(6)学校管理制度;(7)学生管理档案。

 3. 教育评价文献信息的查询途径和检索途径有那些?

 参考答案:

 (1)教育评价文献信息的查询途径:①网络查询;②调查访问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③调查各学校行政办公室和教导处(或教研室); (2)教育评价文献信息的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②著者途径。

 4. 问卷调查法有那些优点和局限?

 参考答案:

 (1)问卷调查法的优点:①时间上的灵活性;②问卷法的取样不受限制;③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无须面对面接触。

 (2)问卷调查法的局限:①由于问卷调查往往样本比较大,且无法控制被试回答的情况,如果回收率低,会影响其代表性;②问卷调查通常是在调查人员不在场时被试独立作答,遇到问题时难以解决,因而可能出现估计作答的现象,影响问卷的准确性;③搜集到的资料往往时表面的,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否则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

 5. 访谈调查法有那些优点和局限?

 参考答案:

 (1)访谈调查法的优点:①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②具有较强的可控性;③调查过程具有互动性; (2)访谈调查法的局限: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②标准化程度低,难以统计;③某些因素影响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第五章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和质量检验

 ( ( 一) ) 名词解释

 1. 一次量化法——也可以叫客观量化技术。是指可以直接对指标打分及进行某种转换的技术。

 2.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 ( 二) ) 简答题

 1. 绝对评价结果的解释有哪些方法?

 参考答案:

 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2. 对教育评价信息进行反馈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是反馈要及时。评价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改进工作,评价必须有反馈,而且反馈必须及时,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只评价不反馈,或反馈不及时,那么评价就失去了意义。

  二是反馈信息要全面。对教育评价中肯定的评价信息和否定的评价信息要全面反馈。不能只反馈肯定信息,不反馈否定信息,或反之。

  三是反馈信息要准确。准确反馈信息是教育评价结果有效利用的根本保证。不能只给笼统结论,更不能含糊不清地反馈信息,使被评无所适从。

  四是反馈方式要多样。评价结果的反馈方式影响评价结果作用的发挥,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平等的态度反馈评价结果,尤其对否定评价所作的反馈。

  五是反馈和指导统一。评价的目的在于指导改进工作,反馈评价信息的同时兼有指导的任务,这是对评价活动的必然要求。

 第六章学生评价

 ( ( 一) ) 填空题

 1.从层次上来看,教育目标可分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 课程目标 )和教学目标。

 2.学生自我评价有公开的自我评价和 ( 潜在的自我评价)

 )。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言语信息、理智技能、 ( 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和 ( 态度)

 )。

 ( ( 二) ) 名词解释

 1. 学生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是教育评价的主要领域,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2. 教育目标——亦称“教育目的”。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

篇五: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

0卷V01.20,第2期NO.2辽宁高职学报JOURNAL 0F LIAON斟G HIGHER VOCATl0NALHigher Vocational Study基于CIPP模式的职业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研究陈为标(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 111000)摘要:绩效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多元”的评价体系是职业绩效评价的总体方向和未来趋势。政、校、行、企、研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在立足“多元”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和业内的评价体系的优缺点而进行的大胆改革尝试。CIPP的评价体系是在对照国际国内教育评价体系的框架下,从“多元”的视角,以政校行企研的共同参与为评价的组成元素所进行的理论的、概念的、框架的研究,以期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职业教育;CIPP模式;多元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600(2018)02—0023一02Research o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CIPP ModeCHEN wei.biaol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Univcrsi咎,Liaoyang H 1000,China)Abstract: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link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the evaluationsystem of”pluralism”iSthegeneraldirec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professionalperformance evaluation.The 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of thegovernment,school,industry,enterpriseand research iS a bold reformattempt on the basisof”pluralism”and strengths and weakness of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evaluation system.In comparison with the intemational anddomestic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from the perspective of”pluralism”.the CIPP evaluation system iS the theoretical,conceptualand framework research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government,school,industry,enterprise and research,in order to0f话r reference for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Key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CIPP mode;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绩效评价应该贯穿其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高职教育的行为进行全程跟进、考核和评估,以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于以上考虑,在立足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充分借鉴国内外职教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能够促进和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评价体系建设之路,迫在眉睫,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一、我国职业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现状职业教育绩效评价的主体包括很多,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研究部门,甚至教师、家长、学生都涵盖在其中。从一个高职学生的入校一直到他融入社会,与上面众多的主体都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利益纽带,在研究评价体系时都应当给予考虑。由于篇幅的关系,本文只从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研究部门等几个评价主体进行研究。对于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主体,目前众说纷纭,有的收稿日期:2017.11.07基金项目:辽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集团2017年度集团化办学重点课题(Xdjrl703)作者简介:陈为标(1966一),男,辽宁新民人,副教授,硕士。2018年第2期23 LNGZXB·_____--_____·-___·__-·--____·--_·L··_·一万方数据

 Higher Vocational Study辽宁高职学报说应以政府为主体,有的说应以院校为主体,有的说要以第三方为主体,不一而足。就当下而言,除了工程类和医学类有专门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中心外,其它都是教育主管部门“一家独大”的评价现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政府管教育、政府办教育、政府评教育的格局。⋯产生的后果就是院校的逢迎、行业的趋从、企业的漠视和研究部门的无奈,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政府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是体制机制性障碍的突出体现,也是改革的重点环节。政府独揽高教评价天下的弊端远不止如此。对院校而言,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麻木和肓从,就会受到利益的趋使,就会丧失正确的教育方向,前景令人担忧。所幸的是,这种现状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各项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相信会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二、CIPP模式多元评价体系的内涵所谓的CIPP评价模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产物。CIPP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首字母的英文缩写。它主张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主要是为评价听取人提供有用信息完成决策服务的。CIPP的评价模式可以针对教育行为的任何一个点线面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评价、考核和评估,而评价执行者也可以就其组成中的一个、几个或全部进行有效评价,非常系统、灵活,极具可操作性,很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应用和推广。另外,CIPP注重评价的全程性、过程性和反馈性,既对CIRO(背景评估、输入评估、反应评估、输出评估)模式给予了有效补正。也对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21CIPP模式下的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以CIPP评价模式为基础,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以协调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研究部门在实施教育评价时的相互关系为重点.以改革为突破口.形成一种新的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体系,它服务于人才,服务于院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以创造更多更高的教育价值.推动职业教育向科学化、公平化、世界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新模式的构建不是解决评价主体中谁主谁次、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是强调一种协调性和有序性。各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的前期、中期和末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参与,有序推进,依照相应的评价要求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公正、公开,有预期、可持续的评价,在实践中完善,在完善中实践。【3】正如想使很多的球从一次仅能通过一个球的瓶子中出来一样,协调和有序是至关重要的,这应该是解决瓶颈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三、多元参与的CIPP评价体系的研究政府方面要做好以下几项一J: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结构、绩效和社会认知度等多个方面,要对职业教育评价进行高端包装,要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要与世界接轨,既有先进性.又有特色性。二2018年第2期LNGZXB24..........J............................................一第20卷V01.20,第2期No.2是解放职能。要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勇气和改革的责任,尽可能地从职业教育评价主体中脱出身来,管而不办,管而不评,着力实现管、办、评的三权分离,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院校,还给社会,真正化解评价体系建设上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使院校轻装上阵。社会多头联动,逐步形成职业教育评价的新格局。HI三是完善理论研究。在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方面,特别是职业教育评价理论的研究上,我国还有很多空白点,比照先进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就迫使国家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专门从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立法,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使教育评价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院校方面,首先要有责任意识。国家为教育倾注了大量的才力、物力,要对国家负责;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企业接纳院校输出的人才,要对社会和家庭负责;同时,国家、社会、家庭对院校高度信任,把培养人才的重任交给了院校,院校更要对自己负责。其次,要有使命意识。这种使命意识要求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先进的育人观、正确的评价观;搞教育、育人才,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既要技能突出,又要德才兼备。最主要的是要规范、公平,不但要作教育教学改革的弄潮儿,更要作评估评价体系建设的先行者。最后,要有危机意识。所谓的危机意识,是说目前的院校的评价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和形势的需要,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这就要求院校要时刻关注职业教育的国际动态、顶层动态、行业动态,关注自身实际,引进、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走好“最后一公里”。f5】行业方面,在遵循顶层设计和行业实际发展的前提下,制定出台有行业特点的评价方案和实施细则,建议国家尽快着手建立行业评估机构,依法进行教育评价。要试图建立由行业专家、著名学者和院校组成的非营利性和政府性的评价组织,得到国家授权和社会认可,成为教育评价的中坚力量。企业方面,企业作为直接的用人单位,同时也是评价结果的直接利益单位。教育评价的结果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评价体系的建设时,企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要针对自身的发展需求、人才的需求、岗位的需求形成详细的条文写进评价的内容之中,使评价结果更加接近于企业的实际需要,促进人才、教育、评价、经济共同走上良性发展的路子。研究部门方面,在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上,研究部门是最具发言权的,因为他们有理论支撑,有研究结果,有数据对比,所差的只有实践检验。把研究部门纳入职业教育评价的多元主体之中,正是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和欠缺,使评价的主体组成更加规范和科学化,从而更能推动评价体系建设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下转70页)万方数据

 辆temship and Practice辽宁高职学报图3学习效果反馈实物(二)教学特色信息化实训课堂中动画、微课、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课堂教学辅助APP实现了及时评价与反馈,模拟器软件体验项目应用场景、实时录播展示操作细微动作,校正错误、规范操作,多元分阶段全过程的教学评价实现了及时正向反馈。速度竞赛有效提升了学生实操技能;团队化游戏闯关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反复探析中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总之,高职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前行,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改革与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信息化思维方式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信息化的学习渠道,提高了学习能力,实现了更多、更有效地学习,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提升了高职毕业生的核心竞第20卷V01.20。第2期NO.2争能力。与此同时,信息化实训教学的实践也是高职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师资的重要途径,不仅提高了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也实现了从传统意义的实训教学向多媒体、多元化、全面评价的实训教学有效转化。参考文献:[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2011-2020年)发展规划【EB/OL].[2017—1 1-12].h郇:llwv岍v.edu.cn/html/info/10plan/ghflo.shtml#tb03.【2】任聪敏蔫职课改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43-45.[3]陈红云.职教师范生教学技能信息化实训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 1 3(35):52-54.[4]王砚侠.运用信息化提升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J】.辽宁高职学报,2017(9):50—51.[5】管恩京,吕滋建.信息化慢慢“渗”透课堂师生皆受益[N】.中国教育报.201 7-12-09(03).[6】李剑辉.浅谈信息化手段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迷.2017(12):91.[责任编辑,大连职院:盖馥】(上接24页)更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人才的需要和教育的需要。需要说明的是,CIPP模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与当下呼声正高的“五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建设并不矛盾,也无冲突,前者是后者的广泛应用和有力补充,是后者理论的更加丰富和完善,是后者实践的延伸和发展。再者,既然选择了CIPP,那么,与国际接轨,学习世界先进的职业评价理念和做法就显得势在必行了。同如何建设一种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将作为一个常研常新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应该说,上述的CIPP模式下的政校行企研多元评价体系建设在我国高职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没能形成规范的模板。本文旨在以自己粗浅的研究和认知,抛砖引玉,提请业内专家和同行的注意,群策群力,逐步丰富其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内容,不断完善、规范,有力助推职教事业发展,并对其它各业提供借鉴、参照之功能,从而起到引领、垂范的作用。2018年第2期LNGZXB 70参考文献:[1]孙娜.基于学习效果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6(5):147-150.[2】冯凤香.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学教育评价[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3):47-49.[3】朱炎军,夏人青.走向“内部改进”质量评估模式: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转变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6(2):92-96.[414向丽.从课程评价模式理论看我国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33-38.[5]z青青.关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元评价的一些看法[J】.快乐阅读,201 1(8):1 9—20.[6]程现梅,郭先欣.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7(12):11 1—114.[责任编辑,辽建职院:付永生】万方数据

篇六: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

PP 评价模式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 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学院  吴东泰所谓 CIPP 评价模式, 是美国教育家斯塔费尔比姆在 1967 年提出的以决策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模式。所谓教育评价, 美国教育家把它表述为 对教育目标和它的优缺点与价值的系统调查, 是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

 CIPP 评价模式就是以 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为评价定义, 它将教育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决策类型划分为预期结果, 预期方法, 实际方法和实际结果的决策, 并分别对应于一种评价类型: Context( 背景) , Input( 输入), Process( 过程) 和 Product( 结果) , 四个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结合即 CIPP。CIPP 模式便是将四类评价组合起来的一种评价模式。运用 CIPP 模式评价教学的方法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经验、 能力、 兴趣、 动机和情感的了解, 这种了解是提出现实的学习目标, 并操纵适当学习情境去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目标的基础。在学期、 学年或教程开始之前, 您了解过您所教学生在特定学科的特定阶段, 其知识、 技能和能力已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吗? 分析过造成学生学习不利或有利的原因吗? 从而据此确定对所教学生的具体施教措施, 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准备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单元了吗? 这就是 CIPP 的背景评价。教学过程中, 教师负有评价学生学习及其结果的职责。肯定的评价一般会对学生的学习起鼓励作用, 通过评价, 学生学习上的进步获得教师承认, 心理上获得满足, 从而会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否定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焦虑, 而适度的焦虑则可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因。当紧张和焦虑的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 学习进展最好。而有关学习进步的反馈数据应当有助于保持这种适当的紧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负有评价学生学习的职责, 而且负有帮助学生发展自我评价能力的职责, 使学生能够发展独立性、 创造性思维及自我教育等这些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的重要品质。您获得有关教学过程各方面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了吗? 发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并根据获得的信息及时调整或改进教学工作了吗? 这便是 CIPP 的过程评价。研究表明, 学生在学习时间和学习力量上的分配, 常常与考试中要出现的各种知识的题目和性质成正比。测验内容、 评价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 从而左右学生学习的方向、 学习的重点和学习力量的分配。您评价的标准和测验的内容能有效地反映学校或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吗? 能体现特定学科有代表性的内容吗? 回答如果是肯定的, 学生受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引导的倾向便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使学生在向这些标准的努力中, 在对这些内容的掌握中, 逐步向特定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迈进。回答如果是否定的, 则立即修改评价标准和测验内容。这便是 CIPP 的输入评价。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尤其是某一课程或某段教程结束之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 可以判断学生掌握程度、 能力水平或学习水平的高低。这些判断,是学生升级、 升学、 就业的基本依据, 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 预言学生未来的学术或工作潜力。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同时也是对教师自身工作质量的评价。尽管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不能完全归因于教师的教学( 学生学习上的进步是师生双向共同努力的结果) , 但是, 学习成绩也可以作为证明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是不可怀疑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还可作为教师判定教学改革计划是否有效的依据。任何一项课程改革或教学改革计划, 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价结果作支持, 是很难判定其有效性、 可靠性和可行性的。这便是 CIPP 的结果评价。另外,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 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评价, 其本身也可被看作一种教学活动。一方面, 考试或测验可促使学生测验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复习、 巩固、 澄清和综合。另一方面, 也可通过各种测试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养成严谨、 认真、 负责的学习态度。运用 CIPP 评价模式对教学进行评价, 能够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 使教学成为有结构的、 有系统的、 循环往复、 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 责任编辑付一静)!23!∀教学与管理#  2002年 7 月 20日

篇七: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

教育研究2010 年 1 月·A自新课改以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的实施效果与制度完善方面均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而在评价模式上却长期困 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CIPP 评价模式自 20 世纪 60 年代末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比姆 (Stufflebeam )及其同事提出以来, 无论在教育领域内部还是在其他领域,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都得到[1]CIPP 评价模式的发展为了广泛的采纳和应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一、 CIPP 评价模式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CIPP 评价模式又称为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 ,[2]由背景 (Context )

 、 输入 (Input )

 、 过程 (Process )

 、 成果 (Product )四个评价环节组成。CIPP 即为四个评价环节的英文缩写, 是在泰勒(Tyler )的目标导向模式不能满足教育实际的发展需要时应运而生的。

 CIPP 模式在 21 世纪初又有了新的进展, 斯塔佛尔比姆在他的新著 《CIPP 评价模式》 和 《国际教育评价手册》 中将评价的四个[3]进一步把成果环节分解为环节变成七个环节,影响 (Impact )和成效 (Effectiveness )两个环节,并 新 增 可 持 续 性 (Sustainability )

 、 可 推 广 性(Transportability )两个环节。

 以下就每一环节的内涵作明确的阐述。1. 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在特定的情况中,评估需求、 问题、 有利条件 (assets )和机会。[4]需求是指为实现目 的所必需的、 有用的事物; 问题是指为满足需求所要克服的重重障碍; 有利条件主要包括为完成任务可以利用的一切专门知识和专家服务; 机会主要指满足需要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时机。

 背景评价主要回答的问题有:

 所需服务的背景情况是怎样的? 方案的受益者是谁, 他有哪些需要? 方案的领导者和受益者为满足需求存在什么问题或障碍? 所需资源和时机是否具备? 评价方案、教学和其他服务目标是否明确? 背景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诊断方案实施前的准备状况, 以辅助决策。2. 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即评价备选方案、 计划或服务的策略及其相关工作计划和执行所需预算。

 输入评价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对哪些方案进行了比较、 抉择? 选择了哪个方案? 所选择方案的计划、 程序和预算具备哪些合理性和可行性? 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输入评价要充分考虑方案所需人力、物力、 财力的分配, 努力形成一个最优的方案, 避免无谓的失败或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3. 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的本质是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记录、 反馈, 以不断调整和改进实施的过程。

 该环节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方案实施的状况如何? 方案实施中的事件、 问题、 费用是否得到合理解决? 评价过程的结果有哪些反馈信息? 方案实施的过程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如何改进? 本环节是 CIPP 模式区别于目标模式的主要标志, 强调过程评价的重要作用, 在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及时作出调整与改进。4. 影响评价。

 影响评价即对方案到达、 影响目标受众的程度作出评价。

 该环节要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方案实际服务的对象与计划受益者是否一致? 受益者对方案的影响有何看法? 方案何种程度上服务了预期受益者? 方案何种程度上服务了非预期的受益者?5. 成效评价。

 成效评价即是对方案实施成果的效用性进行评价。

 与影响评价相比, 该环节更加强调方案对受益者长久利益的影响。

 成效评价主要回答:

 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方案结果的利弊评价如何? 能否鉴别方案对受益者所产生成效的程度? 与别处同类方案相比, 本方案的成效如何? 成效评价是全方位地考察与鉴定本方案的效用性, 是判断该CIPP 评价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的运用朱丹教研园地18

 基础教育研究2010 年 1 月·A(下转第 22 页 )方案能否推广的关键一环。6. 可持续性评价。

 可持续性评价即判定某一方案是否可以制度化的循环使用。

 评价者主要弄清以下问题:

 方案的领导者与受益者认为方案的哪些成功之处会可持续地实施下去? 哪些问题制约着方案的可持续性实施?7. 可推广性评价。

 可推广性评价是指方案在可持续实施的前提下, 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应用于其他地方。

 本环节主要回答:

 本方案的关注者中,有多少是方案的实际和潜在的采用者? 本方案与意图推广之地情景的相关程度如何? 如果意图推广, 是否需要对本方案作出适当调整? 可推广的程度如何?二、 CIPP 评价模式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运用CIPP 评价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 而在改进。”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只要与学生生活相关联,是学生自主提出或自主选择的, 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也是开放的, 学生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 如探究、 调查、 访问、 考察、 操作、服务、 劳动实践等多种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也决定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活动的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

 这也是该门课程与 CIPP 评价模式的契合点。

 而且, CIPP 评价模式属于一般方案评价的范畴, 它理所当然地也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在特定的情况中, 评估需求、 问题、 有利条件和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学生、 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 如果活动方案对学生、 社会和学科的发展没有价值, 也就没有开展的可能与必要。

 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活动方案仍然经受巨大的问题挑战, 如有些地方不予实施, 学校、 教师不予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素质没有专业化等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时机, 以及专家、 资源和经费。

 因此, 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时, 要努力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学生、 社会、 学科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需求如何? 活动的开展遇到了哪些问题? 专业教师、 物质资源、 经费等条件是否充分? 有关活动的开展学生和教师是否喜欢?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输入评价。

 分析比较每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方案, 评定其目标是否包括认知目 标、 技能目 标、 情感目 标等几个维度, 它的主题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 活动的方式是否多样, 最终学业结果的评价工具或方法是否编制等等。

 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输入评价时要回答如下问题:

 输入的设计方案, 即目标、 内容、 方法、 学业评价的设计, 是否科学合理? 哪一个方案最佳? 输入的人力、 物力、财力是否足够?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评价中, 要求评价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 记录,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反馈性信息, 并商讨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在本环节, 评价者要回答:

 各学校是否正常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比例? 教师指导是否适时、 适度、 适当?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的实施状况如何? 评价过程中有哪些反馈信息? 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如何改进?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影响评价。

 显而易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那么, 活动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也是本环节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之一。

 另外, 学生是否意识到这种影响? 活动对学校和教师产生了什么影响? 都是本环节要讨论的话题。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 教师或者学校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质变, 是成效评价环节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本环节主要回答:

 学生、 教师对活动方案的优缺点作出怎样的分析? 活动方案产生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如何? 是否达到开展活动方案的目标? 与其它方案相比, 本方案成效如何? 需要强调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不是以掌握系统的知识为目的, 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为主要目 的。所以, 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效时应牢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髓。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性评价。

 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如果成功地被执行之后, 是否可以循环使用, 是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和专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如果可以循环使用, 就能编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或者教材,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走向常态与有效实施,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度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持续性评价主要回答:教研园地19

 基础教育研究2010 年 1 月·A(上接第 19 页 )学生和教师对活动方案的可持续实施有何看法? 哪些问题制约着活动方案的可持续性实施? 活动方案可持续性实施的概率有多大?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推广性评价。

 要使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就要试图将其推广到其他地方或者其他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推广性评价主要回答:

 其他学校或者地区对本活动计划方案态度如何? 本活动方案与意图推广地的生活情境是否类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能否迁移到其它学科? 能否对可推广的程度进行估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难, 评价更难。

 这或许是每一位热衷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者的共同心声。

 借用 CIPP 评价模式不仅可以系统地解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增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 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增强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科学性。

 CIPP 评价模式必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更进一步的发展。(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参考文献:[1]Stufflebeam D L, Shinkfield A J.EvaluationTheory,Models, &Applications[ M ] . USA:

 Jossey- Bass, 2007.325.[2 ] 肖远军. CIPP 教育评价模式探析 [ J ] . 教育科学, 2003,(3)

 :42.[3] 冯生尧. 课程评价含义辨析 [J ] . 课程· 教材·教法, 2007,(12)

 :4.[4 ] 斯塔佛尔比姆. 评估模型 [ M ] . 苏锦丽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31.大量的语文实践中, 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质。但随着语文课程人文思想的凸现, 我们时常看到一些游离在语言文字基础上, 在异化的多元解读中去搜刮所谓的创新思维、 人文精神的现象, 这就偏离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性, 使语文课被异化成思品课、 音乐课、 美术课等。

 强调语文教育对学生心灵品性的陶冶滋养, 并不排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

 语文教育中的“道” 与“文” 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

 人文精神是依附于语言文字这个中介来实现的, 人文精神教育则要植根在这一丰厚的土壤中, 在听说读写等多项语文能力的培养实践过程中去传承发扬。得“言” 的途径有很多, 诵读、 复述、 仿写、续写、 归纳、 概括、 造句、 写作等都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方式。

 但我们还要关注两点:

 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推敲词的语感, 品味语言质感”。

 学习推敲词的语感, 对提高语言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 多次提到了“语感” 一词, 如:“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 等。

 如教学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课中“眼前昏暗了, 可是还能感觉到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 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一段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挤压”、“稍微”、 “准会” 等词进行揣摩品味, 体会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从而感受语言的质感。

 第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去“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 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尤其是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

 《语文课程标准》 在阐述小学高年段目 标时有这样几段话:

 “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体会其表达效果。” 其鲜明地指出了小学高年段学生在学习表达上的目 标要求。

 如教学 《天游峰的扫路人》 一课时, 在引导学生联系天游峰的高、 险、 玄和游人登山时的艰难体会老人热爱工作之后, 可以这样问学生:

 “这篇课文是写老人的, 可课文却用了一定的篇幅写了天游峰和游人, 是否没有必要? 你是怎么看的?” 通过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体会这两段内容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运用“衬托” 的表达方法。

 如学习 《船长》 一课, 可以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典型事件在典型环境中表现典型人物” 的写作方法。

 学习 《广玉兰》、 《安塞腰鼓》 要体会大量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 我们就能将“文” 与“道”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语言的知识, 领悟了语言的妙处, 历练了语言的能力, 而且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受到了情感、 思想、 信念的教育, 同时也明白了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 而内容是依附于精妙的语言来传递的。(作者单位:

 常熟市任阳中心小学, 江苏 常熟, 215539 )教研园地22

推荐访问:cipp评价模式是什么的缩写 缩写 评价 模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