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7篇

时间:2022-08-28 10:20:03 来源:网友投稿

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7篇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学习贯彻2022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共五篇) 第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首次鲜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7篇,供大家参考。

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7篇

篇一: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贯彻 2022 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共五篇)

 第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首次鲜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对新时代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我理解,“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五个必由之路”阐明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关键所在,也为健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集中展现了中国发展奇迹背后的制度优势。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根本在于“五个必由之路”形成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只要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深刻领会并充分发挥好两个“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以“闯、创、干”的奋斗姿态,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走好走稳“必由之路”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障。

 一、走好走稳“必由之路”,必须坚定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功能,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要求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

 二、走好走稳“必由之路”,必须切实增强根本政治制度自信。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从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切实增强坚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走好走稳“必由之路”,必须充分发挥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从严从实做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指导各选举单位做好省十四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不断完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四、走好走稳“必由之路”,必须全面加强“四个机关”建设。纵深推进“大学习、真调研、严管理”,从政治建设抓起,从能力素质强起,从纪律作风严起,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认真学习落实修改后的地方组织法,着力

 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

 第二篇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深刻阐述了保证粮食安全问题,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我们做好粮食安全工作的总遵循。胡春华副总理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对粮食安全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作出了指示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一、从政治的高度来提升粮食安全的认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从历史的观点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始终高度重视人民吃饭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从系统的观点看,我国立足国情粮情,实施新时期粮食安全战略,涵盖了粮食从生产到收储、从加工到流通的系统统筹、有机协调。从辩证的观点看,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而我国中长期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殷殷嘱托,树立战略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二、从落实的精度来抓好粮食安全的重点。结合我省实

 际,坚决完成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目标任务。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对标国家下达的任务,确保如期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7135 万亩以上、产量 600 亿斤以上,落实油豆棉面积“三个 100 万亩”。严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坚决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妥推行“小田改大田”,今年建成高标准农田 460 万亩。着眼多元需求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树立大食物观,统筹利用好各类农业资源,做强“湘江源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实施“优质湘猪工程”,稳定生猪产能,确保今年完成 5700 万头以上出栏任务。

 三、从创新的维度来强化粮食安全的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是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进服务组织现代化,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进农业管理现代化,加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促进管理现代化。推进农机装备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着力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村金融现代化,落实粮食和大豆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金融支持服务政策,扩大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精准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农政策。

 第三篇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路径方法和实践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统战部门作为牵头协调全省民族工作的政治机关,一定带头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推动我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加磅礴的力量。

 把握政治导向,紧扣主线不偏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必要性。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只要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坚决有力推进,凡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就要旗帜鲜明抵制,确保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把握目标导向,加强大团结大联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聚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圆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

 育和创建,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使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团结,手拉手、心连心一起向未来。

 把握效果导向,确保有形有感有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要有形、有感、有效。这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果,不仅要看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更要看做到什么程度、做出什么效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旅游景观陈列等方方面面,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全省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

 把握问题导向,守牢风险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见微知著,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战略思维,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领域的各种风险隐患。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年份,更要树牢底线思维,进一步加强对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的排查梳理、分析研判、应对处置,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处理民族问题,推动民族关系更加和谐。

 第四篇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一、多重动力稳增长。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供需两端发力,新老动力结合,科学务实稳定增长。一方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稳住经济增长基本盘。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更为有效地引导产业项目投资。要优化市场供给,拓展消费空间。要落实助企纾困政策,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和“制度成本”,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加快推进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新型收入分配改革和以要素配置为核心的高质量市场化改革,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要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从创新政策、创新平台、创新氛围、创新服务四个方面,着力优化创新生态,为创新创业提供根本保障。

 二、综合施策防风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变革的历史关口,多类风险相互串换、轮番累积,必须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综合施策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一是抓紧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全面落

 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扩散、风险外溢,打好打赢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二是坚决守住经济领域风险底线。统筹使用财政、金融、国资三种手段,推动平台公司重组,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稳健引导房地产领域投资,有效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确保粮食安全。三是系统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抓好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加速重构社会治理新格局,防范化解基层治理和社会稳定风险。

 三、尽力量力保民生。要始终坚持保基本、补短板的政策取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更高质量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和返湘(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速重塑职业教育体系,缓解就业结构矛盾,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质效,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务实有效解决用人、用钱、用地等关键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五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特别是“五个必由之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是我们

 党对治国理政规律认识的最新成果,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重大意义,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提供了思想武器、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深刻领会关于当前形势任务的分析判断,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深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进一步健全“回头看”制度,坚决纠治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等问题,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湖南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坚决防范和查处“七个有之”问题。从严加强对各类换届选举活动的监督,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二、深刻领会关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论述,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监督发力。进一步深化涉粮领域腐败、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整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压实耕地保护责任,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扎实稳妥抓好违规举债、虚假化债问题专项监督,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推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续推进“洞庭清波”专项行动,深化涉煤涉矿涉砂等问题专项治理,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问责到底、整改到底。坚持挺纪在前,推动各级党组织从严从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三、深刻领会关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坚决

 打好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深入开展收送红包礼金专项治理,持续整治违规公款吃喝等“四风”顽疾。贯彻落实好省委《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若干措施》,从严从实加强对新选拔干部和年轻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深化以案促改促建促治,大力推进各领域各行业清廉单元建设。

 四、深刻领会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开展专项监督,确保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深入开展惠民惠农资金“一卡通”、医保社保以及养老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常态化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整合乡镇纪检监察力量,完善基层监督工作机制,推动基层监督下沉落地,促进基层治理。

篇二: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发言材料4 篇

 【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2021 年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XXX 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下面,结合专题学习,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现实基础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

 基础才能打得更牢。

 从我们 XXX 来看,各民族发展同样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自古以来就有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蒙古、女人真、汉等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蒙恬将军北筑长城,从汉武帝开疆扩土到昭君出塞、胡汉和亲,从北朝连年混战到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推行民族融合,从辽宋南北对峙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从明末清初“旅蒙商”北上探路到清朝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万里东归……徜徉在历史长河,不同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不绝书。拨开历史的层层帷幕,可以清晰地发现:交往交流、互融互通始终是 XXX 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发展前行的主旋律。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甚至兵戎相见,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块田,同饮一河水,共生互补。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互动融通,语言相互学习、彼此影响,习俗彼此接纳、相互尊重,造就了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之间很早就形成了密切广泛、互补互济的经济联系,草原丝路、边塞互市无论是一统还是割据,经济的天然联系都不曾中断。这种相互需求、难以割舍的生活联系,为民族关系的日益密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对中国和中华民族深刻认同。特别是 1840 年以来,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的共同使命使各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投身争取民族独

 立和解放的革命洪流,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连接成生死相依、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比任何滔滔雄辩更能呈现真相、留下启示。从多元到一体,由自在到自觉,千百年历史发展中的无数事实表明:让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共同坚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心骨。回顾历史可知,党的一百年,就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一百年;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团结各民族、解放各民族、振兴各民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只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势力任何人能够撼动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破坏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政治局面,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民族工

 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新任务,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一要保持政治定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二要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高度看待、认识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三要从光辉历史汲取前行力量。“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引导支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自觉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常态化、长效化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共同体意识在党员干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厚植“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宗教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前提,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增进“五个认同”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夯实思想之基。

 一要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表现为维护国家主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尊重民族历史文化、骨肉同胞相惜等真挚情感的流露。因为爱自己的祖国,56 个民族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统一,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要深刻认识我们伟大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要时刻胸怀祖国,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斗争。要爱岗敬业、自强不息、

 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实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功立业。

 二要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打得更牢。

 三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

 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会巩固。中华文化认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纽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认同和本民族文化认同是并育而不相悖的关系,中华文化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源于其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铸就了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要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要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五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而坚定地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历经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的反复检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鲜活而极具生命力的具体实践形态,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已然成为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标识和现今各族人民的最大共识。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内外形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

 加辉煌的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努力奋斗。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圆伟大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二】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深刻总结了 XX 过去五年的宝贵工作经验,提出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下面,我围绕此次会议主题,同大家分享几点个人学习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谚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并努力维护共同体的行动举措,实际上是一个智慧聚集与力量凝聚的过程。从民族利益来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从民族复兴来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从民族关系来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从民族工作来看,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

篇三: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研讨材料)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深刻总结了西藏过去五年的宝贵工作经验,提出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下面,我围绕此次会议主题,同大家几点个人学习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谚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并努力维护共同体的行动举措,实际上是一个智慧聚集与力量凝聚的过程。从民族利益来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从民族复兴来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从民族关系来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从民族工作来看,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靠说,又要靠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应在思想上教育引导,讲清讲明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共同体;也应在实践中步步推进,积极营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

 各民族更好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更好交往交流交融。只有既说又做,既说得好又做得实,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既要面向少数民族,也要面向汉族。少数民族如果只认同本民族而不认同中华民族是危害,汉族如果只认同汉族是中华民族而忽视其他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同样是危害。因此,我们在落实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时要注重广泛性,既包括少数民族,也包括汉族,引导各族群众都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大局,坚决反对任何把本民族自外于中华民族或是将兄弟民族疏隔于中华民族之外的言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工作主题主线,也是其他各项工作都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绝非民宗部门一家的事。如同全面依法治国不仅限于政法部门的工作一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需要全县各单位共同努力,各个领域、各项工作都应体现这一点,而不能与此相背离。比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都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确保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如果发展长期失衡,就容易造成民族关系失衡,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

 三、积极落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目标任务。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擘画了“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要求,明确要在五年内把所有县(区)建成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区),区地县创建本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占比要达到 80%以上。下步工作中,我将带领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纳入纪委常委会工作重点,同业务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是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选派精干力量负责日常工作,做到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人管、有人抓。二是始终坚持把履行监督专责的过程作为维护

 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严肃查处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力维护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纪检监察工作同频共振。

 我的发言结束,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践行”两个维护”,不仅要在思想上对标对表,更要在行动上看齐追随,身份变了,岗位变了,职责变了,但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不变。要结合新岗位尽快找准位置、进入角色,抓住关键和重点打开新局面、创造新业绩。要聚焦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把理论学习同观照现实、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清晰了解公司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科学谋划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措施,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动力。我们工作存在许多风险矛盾,都是由小到大、逐步积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从政治角度认识政治和业务之间关系,善于从一些表象中去发现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培养自己科学研判预警潜在风险,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在保质保量完成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奋勇争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把先机掌握在开局之初。

 大家到了新岗位,肯定会遇到不少矛盾和困难,有些可能还是多年积累的老大难、棘手事。这要求你们必须始终充满激情,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主动创新的思维,运用青年的智慧和才干,迎难而上。组织既然把担子交到了你们手上,就是对大家的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十七、十八条明确规定不予问责或免予问责、从轻或减轻问责等情形,是各级党组织规范精准问责、依规容错纠错的重要遵循。”三个区分开来”依规依纪容错免错,只要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对出于公心的、敢于触碰复杂矛盾、勇于打破僵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着眼推动发展、主动揽责担责的,处分将科学区分为公为私、无禁有禁、无意有意的界限,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全面辩证地

 看待出现的失误,不简单”扣帽子”,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希望党员干部打消思想顾虑,把握好机遇,全力以赴、放手去干,公司纪委绝不让大家受了累又受委屈,坚定为你们鼓劲撑腰,做你们的坚实后盾。

 要守纪律、讲规矩,廉洁行权用权。

 级别的提升、职务的升迁,意味着手中开始握有一定的管理权限、领导权力,和之前相比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同样从严要求自己的标准也要再提一个档次。要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胸怀,适应监督已成常态的形势要求,自觉接受监督,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批评,不断完善自我、激励自我,通过自律和他律,时刻保持廉洁意识,确保个人事业不断发展、健康成长。我们从参加工作到成长为科级干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非常不容易。要主动给自己穿上”防弹衣”、设置”防火墙”,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做到”慎初”,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集团”五条禁令”、抵制”四风”,做到不越雷池一步,不存侥幸之心;做到”慎微”,正确对待手中权力,严把小事、守好小节、防微杜渐,不以”小节无碍”放纵自己,不以”下不为例”开脱自己,不以”别人不知”麻痹自己,在管好小事小节中守住大行大德;做到”慎行”自觉净化朋友圈、管好生活圈,管好自己的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履职待遇规定,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财,不为名利诱惑所动,远离”圈子”、防止”围猎”。

 要守初心、担使命,为群众办实事。

 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附,为民所用。你们拥有高学历,高眼见,高能力,应该将这些好的优势发挥到服务职工群众的小事上,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了解职工的急难愁盼,为他们解决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凡是有利于增进群众福祉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坚决地干,再小也绝不放过,再难也绝不退缩,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

 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全力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明确目标任务,拿出具体举措,限时对账销号,能当下解决的绝不拖延,不能即时完成的也要在一定期限内见到成效,一锤定音一抓到底,确保干则必成、彻底清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一桩桩基层困难事、一件件群众烦心事,为党组织和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篇四: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讨发言材料范文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讨发言材料范文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相识把握几个重要关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敬重和包涵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

 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只有顺应时代改变,根据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听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详细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增进各族群众对宏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化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平安、发展利益,旗帜显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在各民族沟通交往交融中形成的。中华文化之所以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具有兼收并蓄的包涵特性。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正是有了各民族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有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爱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加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给予全部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合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颠扑不破。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旺盛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气所在、希望所在。要引导各族人民坚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加强各民族交往沟通交融,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满意各族

 群众的美妙生活须要,巩固和发展同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

篇五: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 xx 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挖掘、整理、宣传 xx 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xx篇章,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生物学的大量研究都表明,xx 和祖国内地、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源远流长。考古发现,昌都卡若遗址、拉萨曲贡遗址和藏北细石器遗址,与同时期的长江、黄河流域文化遗址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公元 7 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促进了青藏高原各部族融合。公元 641 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批生产工具和医学、天文历法、儒家典籍以及佛像、佛经,还传入了寺院建造法式及法规等佛教文化。大批唐人来到吐蕃,也有大量吐蕃人来到中原,为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下了良好基础。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

 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没中断过。从元朝起,儒家思想、中央政府的典章制度传入 xx 地方,藏传佛教也逐渐传入中原。明代在 xx 实施多封众建、贡市羁縻的政策。1653 年、1713 年清朝中央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确立了钦封达赖喇嘛名号、班禅封号及其政治宗教地位的制度,之后建立驻藏大臣制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遇外敌入侵,中国陷入山河破碎境地。在生死存亡关头,藏族人民和其他各民族人民一起,用血肉之躯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统一。1888 年、1904 年,英军两次入侵 xx,藏、汉、门巴、珞巴等各族人民为抵御外侮浴血奋战。抗日战争时期,xx 和其他藏族聚居区各族同胞捐款捐物,英勇抵抗日寇。千百年来,藏族和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贯穿 xx 历史发展始终,各民族共同铸就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 xx 各族人民,彻底驱逐 xx 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平解放 xx,实行民主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后,xx 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xx 的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 1980 年到 2010 年,党中央先后召开 5 次 xx 工作座

 谈会,每次都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举全国之力支持 xx。30 年间,xx 累计落实投资 2033.2 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资 1700 多亿元。全国对口支援 xx 建设项目 6600 多个,资金投入 230 多亿元。先后有 6 批 4700 多名援藏干部、数万名援藏人才奋战高原、无私奉献 xx 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召开中央第六次、第七次 xx工作座谈会,把 xx 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新高度。“十三五”期间,国家规划安排 xxxxx 个项目,规划期投资 xxxx 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资 xxxx 亿元。截至 xxxx 年 xx 月底,中央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已累计向 xx 投资 xxxx 亿元,超出规划投资额 xx.x%。xx 发展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各族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柏油路的改变,人均预期寿命从 xxxx 年前的 xx.x 岁提高到现在的 xx.x 岁。截至 xxxx 年底,xx 贫困县区全部实现摘帽,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xx 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 xx 各项事业取得更大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 xx 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扎实推进 xx 各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s 围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大力推动人口抵边、设施抵边、产业抵边、服务抵边,强化边境地区人口与经济支撑。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力争到 2025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组织宣讲,用“脱贫攻坚一个不能少”“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不掉队”的鲜活事例教育全区人民,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持续巩固提升教育改革建设成果,建成 18 个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站。多措并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编写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读本和教材,建设吉隆大唐天竺使出铭、察隅英雄坡等历史陈列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中华文化始终成为 xx 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鼓励引导 xx 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创业,吸引内地企业和个人来藏兴业创业。聚焦构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精心选树“多民族和谐街道(社区、家庭)”典型。聚焦实施《xx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2021—2025)》,启动编纂《民族团结进步百科全书(xx 卷)》,力争到 2025 年 7 地(市)全部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市),80%的县(区)建成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区)。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青藏高原生物基因库。立足绿色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找准适宜的价值转化路径。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xx 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全力推进生态安全保障、生态空间优化、生态经济培育、生态生活践行、生态文化传承、生态制度创新六大行动。

 xx 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融入 xx 各族人民血脉。民族地区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自觉担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职责使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 xx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侵蚀。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挖掘、整理、宣传xx 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更好把握民族的走向和未来。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做具有高度政治判断力的好干部。

 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政治责任,坚持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不动摇,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几件大事。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不动摇,加强对活佛转世法规规章、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的宣传,让大活佛转世必须坚持“国内寻访、金瓶掣签、中央批准”的重要原则更加深入人心,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时刻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做具有高度政治领悟力的好干部。

 毫不动摇坚持、不折不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

 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决不妥协退让、勇于批评纠正。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依靠物质和精神两种力量,抓好重点群体,着力解决影响长治久安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工作实效。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做具有高度政治执行力的好干部。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xx 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拼搏。我们要坚决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责任,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朝着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 xx 奋进。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在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中共二大纲领中提出了各民族一律平

 等、寻求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政治主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创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大联合,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更为清醒地认识到,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作为市政协少数民族界的一名委员,更要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懈努力。把深入学习党史和领会贯彻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和理论实践的认识,汲取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在日

 常工作和政协履职中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努力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

 二是要精准履职尽责,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近些年来,市政协少数民族界聚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围绕界别群众关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创新研究”“xx 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城市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本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等专题,通过课题调研、提交提案、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努力为 xx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出真知灼见。百度一下“奇幻写作星球”,每天更新公文素材,海量材料无限下载,打卡送 1 年材料库会员。

 三是要深入界别群众,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汇聚力量。努力听取一线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愿望诉求,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凝聚共识的工作;积极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故事和感人事迹,引导身边的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正确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自觉做

 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者、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民族团结进步的促进者,让各族群众都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亲身体验者和积极实践者。

 副校长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高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立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在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与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进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可,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从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中共二大纲领中提出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寻求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政治主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立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现实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公路,树立了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创造了民族区...

篇六: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ldquo;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9 月份是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月。今年的 9 月前,又恰逢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划定了主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题,简要谈两点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

 第一,回顾百年,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少数民族就与汉族一道,积极投身于救国救亡的伟大事业中来。十大将军之首的粟裕是侗族,东北抗联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是满族,冀中回民支队队长马本斋是回族,刘伯承与小叶丹的故事更是被写进了小学课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相互扶持、共克时艰。比如在 1959 年到 1961 年,我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上海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嗷嗷待哺,后来,党和政府决定把这些“国家的孩子”送到草原,交由蒙古族的家庭抚养。三千多名汉族孤儿与蒙古族母亲之间,演绎出了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人间佳话,这就是

  习近平总书记百般感慨的“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在今年 2月份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书记特意提出了“28 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表明了我们啃下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难得的大团结,各民族相濡以沫、休戚与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这是我们 民族工作的良好传统,也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未来我们必须要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第二,立足当前,民族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当前,“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融合交汇,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挥之不去,民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全球和平与发展进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诸多深刻复杂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要清醒研判、慎重对待涉及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2020 年 6 月,印度军方越过国境线,企图染指我国藏南地区,与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西段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4 名官兵壮烈牺牲。今年上半年,美国的一些商业公司炮制了“新疆棉”事件,用谣言和谎言对中国进行恶意攻击,意图打压我国的纺织工业和“一带一路”规划,挑起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一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始终企图利用所谓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遏制分化。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心怀“国之大者”,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不断提升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为党和国家兴旺发

  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第三,展望未来,我们要矢志不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要求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清醒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做到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不辜负党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要着力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多为身边的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谈这么多,谢谢大家。

 书记汇报党史教育发言稿:深化学习党史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多次强调指出:“内蒙古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总书记说,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学习党史,就是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通过对《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定书目的学习,我明白了学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乱。党史是固根涵源的“营养液”、揽镜自照的“清醒剂”,更是鉴往知来的“航标灯”。通现就针对所学习的内容结合分管工作谈几点个人想法。

 我分管机关党委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本人坚持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聚焦“学史明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积极参加了自然资源局春季读书班,邀请市委党校权威人士进行专题讲解,准确把握国家民族政策相关要求。充分认识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大意义,带头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相关政策,为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贡献力量。

 聚焦“学史增信”,讲信仰、强信念、守初心。从党史学习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积极落实局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局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工作细则。以普通党员身份在党支部参加党史集中学习、研讨,撰写学习笔记、学习心得。

 聚焦“学史崇德”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把党和国家放在心中,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以普通党员身份赴 x 参加“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教育活动。

 聚焦“学史力行”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践行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精神。强化时代担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人民服务成果。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广泛开展民族团结

  进步创建工作。一是持续开展扶贫救助活动。组织全体帮扶干部入户慰问,共走访慰问贫困户。送去了米和粮油等慰问品。二是围绕自然资源局“两统一”职能职责,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行业优势,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和耕地储备库项目,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幸福 x 贡献力量。

篇七: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发言提纲4 篇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 XX 视察,要求我们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我们传承党的历史、促进民族团结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的一百年是推动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百年,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百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紧密结合 XX实际,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部署开展“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从党的百年征程中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从党的百年探索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凝聚起建设美丽新XX、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一、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各民族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各族人民共同利益、靠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图各族人民共同进步的历史。XX 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红军长征在 XX 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同时 XX 又是民族地区,历来有着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XX 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史、建设发展史和团结进步史。1926 年,XX 就建立了我们党的组织。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转战 XX,留下了“单家集夜话”的红色佳话。1936 年,工农红军西征在 XX 建立了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族自治政权——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1936 年 10月,红一、红二方面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1958 年 XX 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XX 各民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开启了“划区自治兴 XX”“于今团结史无先”的新纪元,全国各地20 多万知识青年支援 XX,“三线建设”填补了 XX 的工业空白,为 XX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 XX 各民族发展更加关心,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投入了大量支持资金,帮助 XX 各项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XX60 多年走过的波澜壮阔历程,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指引,得益于全国人民的大力

 支持,享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荣耀。我们要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四个关键环节,把“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营养、汇聚力量,用信仰之光照亮共同前行的道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进一步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一是学习好民族团结的辉煌历史。深入学习历史、深情回顾历史、深刻感悟历史,自觉传承党领导各族人民革命斗争、建设发展、团结进步的基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团结,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团结,让民族团结之花在 XX 常开长盛。二是发扬好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深入挖掘各民族团结和睦、守望相助的精神力量,弘扬光荣传统,汲取精神营养,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满怀豪情投身建设美丽新 XX、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三是讲述好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结合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和讲好 XX 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和感人事迹,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共同性与差异性、统一与自治的关系,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几千年来,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史。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汇聚交融的结果,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XX 是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千百年来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互动交融,共同建设了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共同创造了兼容并包的灿烂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化的沃土、汲取中华文化的养分、传承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 XX 各族人民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历史和实践证明,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更加巩固。

 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一是坚持核心价值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价值

 追求。二是注重中华文化浸润。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使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价值观成为全社会主流价值观,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是持续抓好正本清源。加强对回族历史文化的宣传阐释,讲明白回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讲清楚回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统一思想认识。

 三、在推动民族地区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XX 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砥砺奋斗,把封闭落后、一穷二白、民不聊生的旧 XX 变成了开放进步、美丽富饶、团结和谐的新 XX。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XX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步入发展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自治区成立 60 多年来,XX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脱贫从“苦甲天下”到全面小康、交通从人力畜力到四通八达、水利从“苦水咸水”到“黄河水甜”、电力从缺电少线到“放电”全国、教育从基础薄弱到快速发展、医疗从缺医少药到覆盖城乡、文化从十分匮乏到丰富多彩、社保从一片空白到体系完善、农业从“靠天吃饭”到“十七连丰”、工业从“中央输血”到“自我造血”的历史性巨

 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物质生活更加殷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实现了从衣不蔽体到追求时尚、食难果腹到健康饮食、“栖身之所”到“宜居之所”、以步出行到立体交通的历史性巨变。历史和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没有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没有兄弟省区的鼎力相助,没有各族人民的全力以赴,就不可能有 XX今天的发展变化。我们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各地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通过 XX 发展的今昔对比看变化、知史感恩共产党,深刻感悟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 XX、就没有新生活,发自内心感恩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力量、感恩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深刻感悟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途径和关键所在。

 “十四五”已经开局,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统领美丽新 XX 建设、引领全区现代化建设,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解决群众面临的难事、基层面临的难题、发展面临的难点,集中精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发展、团结奋斗促发展,推动 XX 在“十四五”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坚持以先行区建设为统领,加快发展 9 个重点产业,大力实施“十大工程项目”,坚

 持不懈调结构,持之以恒转方式,创新进取换动能,塑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努力走出一条体现 XX 特色、符合 XX 实际、惠及 XX 百姓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二是增进各族群众的民生福祉。大力实施百万移民致富、城乡居民收入、基础教育质量、全民健康水平“四大提升行动”,让各族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共享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三是创造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坚持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健全基层治理体系为基础、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重点、以强化基层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提高基层服务水平为目标,统筹推进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 6 个重点领域基层治理,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四、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党中央立足国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创建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585”创建行动,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工作格局,全区已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X 个、示范县(市、区)15 个、示范单位 XX 个,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 XX 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路子。现在,XX 各族群众同村庄共小组、同社区共单元、同学校共班级、同机关共单位、同车间共班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氛围越

 来越浓。

 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找准创建工作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切身利益的结合点,突出创建的广泛性,增强创建的实效性,注重创建的长期性,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一是提升创建的热度。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各族群众真心认同创建、积极参与创建、共享创建成果。二是拓宽创建的广度。选树一批精品示范点位,扩充一批参建部门单位,打造一批特色教育基地,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全覆盖投入创建。三是挖掘创建的深度。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深化创建内涵,引导各族群众加强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人与人的交往,做到创建工作有声有色、有里有面、有形有实。

 五、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关键环节。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务,着力构建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规和政策体系,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制定了XX 首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综合性地方法规,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只有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民族团结才有可靠保障,民族关系才会更加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会更加牢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积极践行法治理念,有效运用法治方式,全面贯彻执行民族事务法律法规,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一是健全完善民族工作法规体系。严格对标对表上位法,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该修订的修订,该废止的废止,该完善的完善,坚决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二是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维护各民族公民平等权利,依法完善民族优惠政策,依法保障各民族享受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确保各民族平等权利是全面的、真实的、彻底的。三是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行为。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各种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坚决制止、教育转化、依法处置,切实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在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

推荐访问:2022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共同体 中华民族 研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