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10篇

时间:2022-08-27 08:20:05 来源:网友投稿

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10篇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教育經費支出 (千元)TotalEducationalExpenditures(1,000)公部門PublicSector政府經費Pu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10篇,供大家参考。

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10篇

篇一: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經費支出

 (千元)Total Educational Expenditures(1,000)公 部 門 Public Sector政府經費Public Expenditures Self-help Funds213,082213,082300,657300,657352,964352,964580,104580,104673,263673,263844,838844,838971,944971,9441,200,9691,100,0361,394,3821,264,9181,671,9621,470,1692,138,4701,894,8412,551,4372,221,6112,806,0862,415,8783,152,3422,580,6123,959,6283,234,9894,578,2723,735,7935,548,2344,474,9057,347,4946,105,9488,697,6927,280,68811,236,7669,065,12111,852,3849,094,13312,505,6839,722,58914,743,22311,484,95421,064,63716,738,64325,377,01520,952,99130,855,39025,337,87536,690,33029,871,45343,269,55435,480,09356,907,85347,418,99974,112,57860,262,15794,673,66677,809,670110,942,49291,864,372111,121,04989,206,666123,915,028100,352,921137,899,432112,949,397148,047,536119,030,192168,382,593135,970,263200,549,624163,094,485245,279,765202,364,354300,965,051247,488,080351,140,259290,019,588401,130,100332,463,417428,109,963350,053,223449,691,445366,902,255505,683,604407,595,911547,227,576420,905,497567,147,236430,675,819600,599,956453,089,741548,761,349381,934,938590,424,785406,867,565616,058,995424,298,127639,453,173431,578,597660,729,398443,956,707685,486,947458,928,403704,470,012471,678,049711,728,668477,766,196741,178,348491,484,711813,986,313555,493,694說明:

 1. 89會計年度起公部門中之政府經費以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定義範圍計列。

 2. 私部門僅含私校。

 3. GNP及GDP資料為99年5月20日行政院主計處發布數。附註:

 ①自籌經費包括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自籌、 國立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自籌與教學及研究相關之支出、 國立高中職校務基金自籌及代收代付暨地方教育

  發展基金自籌經費, 但均不含折舊, 國立高中職校務基金自籌自96會計年度起納入。

 占國民生產毛額比率% to GNP計 公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 to GDP計 公會

 計

 年

 度Fiscal Year計 Total私 部 門Private Sector私私自籌經費①NT$ 1,000Total1.69

 1.99

 1.72

 2.36

 2.39

 2.57

 2.55

 2.77

 2.39

 2.48

 2.88

 3.04

 2.90

 2.91

 3.32

 3.36

 3.52

 3.94

 4.09

 4.53

 4.06

 3.53

 2.92

 3.75

 3.90

 4.01

 4.03

 3.90

 4.19

 4.44

 5.04

 5.45

 4.80

 4.94

 5.00

 4.61

 4.86

 5.25

 5.64

 6.27

 6.53

 6.73

 6.61

 6.37

 6.55

 6.60

 6.29

 6.30

 5.31

 5.83

 5.78

 5.80

 5.63

 5.70

 5.61

 5.37

 5.70

 6.30

 PublicPrivateTotal1.68

 1.99

 1.72

 2.36

 2.39

 2.56

 2.55

 2.76

 2.39

 2.47

 2.88

 3.03

 2.89

 2.91

 3.32

 3.35

 3.51

 3.93

 4.08

 4.52

 4.05

 3.54

 2.92

 3.74

 3.87

 3.98

 4.01

 3.90

 4.18

 4.43

 5.02

 5.46

 4.82

 5.02

 5.12

 4.73

 4.98

 5.37

 5.80

 6.43

 6.69

 6.88

 6.72

 6.47

 6.65

 6.68

 6.34

 6.35

 5.39

 5.95

 5.92

 5.98

 5.81

 5.84

 5.75

 5.51

 5.84

 6.51

 PublicPrivate四 十 1951四 一 1952四 二 1953四 三 1954-55四 四 1955-56四 五 1956-57四 六 1957-58四 七 1958-59四 九 1959-60五 十 1960-61五 一 1961-62五 二 1962-63五 三 1963-64五 四 1964-65五 五 1965-66五 六 1966-67五 七 1967-68五 八 1968-69五 九 1969-70六 十 1970-71六 一 1971-72六 二 1972-73六 三 1973-74六 四 1974-75六 五 1975-76六 六 1976-77六 七 1977-78六 八 1978-79六 九 1979-80七 十 1980-81七 一 1981-82七 二 1982-83七 三 1983-84七 四 1984-85七 五 1985-86七 六 1986-87七 七 1987-88七 八 1988-89七 九 1989-90八 十 1990-91八 一 1991-92八 二 1992-93八 三 1993-94八 四 1994-95八 五 1995-96八 六 1996-97八 七 1997-98八 八 1998-99八 九 2000九 十 2001九 一 2002九 二 2003九 三 2004九 四 2005九 五 2006九 六 2007九 七 2008九 八 2009--------------------------------------------……………………………………………………………………………………………100,933129,464201,793243,629329,826390,208571,730724,639842,4791,073,3291,241,5461,417,0042,171,6452,758,2512,783,0943,258,2694,325,9944,424,0245,517,5156,818,8777,789,4619,488,85413,850,42116,863,99619,078,12021,914,38323,562,10724,950,03529,017,34432,412,33037,455,13942,915,41153,476,97161,120,67168,666,68378,056,74082,789,19093,267,225112,767,069119,634,070128,446,404140,205,817151,030,890158,543,709169,463,520175,223,451180,474,422185,376,189183,639,773196,437,611196,191,3332.532.172.182.552.652.492.382.722.742.843.283.423.653.112.752.272.983.223.293.283.193.493.614.144.513.854.004.103.713.924.274.655.165.395.585.405.205.345.244.964.963.964.344.294.264.144.204.133.994.194.78

 0.230.220.300.330.390.400.530.610.620.680.670.670.880.940.790.650.770.680.720.750.700.700.830.900.940.950.940.910.900.940.980.991.111.141.151.211.171.211.361.331.351.361.491.491.541.491.501.481.391.511.52

 2.532.172.182.552.642.492.382.712.732.833.273.423.653.112.752.272.973.203.273.273.203.493.604.134.523.874.074.193.804.034.374.785.295.535.705.495.285.435.305.014.994.014.424.394.394.274.304.244.094.294.94

 0.230.220.300.330.390.400.530.610.620.680.660.670.870.940.790.640.770.670.710.750.700.700.830.890.940.950.950.930.930.961.001.011.141.161.181.221.191.231.381.341.361.381.521.521.581.541.541.511.421.551.57

 4,820,46813,555,01016,837,34719,063,81126,620,59432,526,33033,217,15938,411,05641,549,24046,084,12247,415,77450,322,69953,256,02662,301,28619. 教育經費占國民(內) 生產毛額比率The Ratio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s to GNP,GDP

篇二: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中国改革·农村版

 2004.9声

  音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会上表示,我国将尽快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2010年力争达到 5%。她说,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增大教育投入比例。(《新京报》4月21日报道)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计划到世纪末将教育经费在 GDP中的比例提高到4%,由于各种原因,中,更低于普通高校。而众所周知的是,普通高校还可以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如学生上交学费、企业投资赞助、科研开发等),而小学、初中的教育经费来源则比较单一。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高校可以动辄斥资百万元招聘教授、院士,而一些小学、初中的办学经费每每捉襟见肘的原因。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基础教育整体薄弱,高等教育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应该优先考虑基础教育的需要。二是向农村的基础教育倾斜。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村小学生的人均公用教育经费1年仅为28元,农村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每年低于 20元的县大约有30%,公用经费一分钱没有的县大约有10%左右。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算了一笔账:

 一所100个学生的村级小学,1年大约只有2800元的公用经费,这笔钱连开支水电费、维修费和其他一些必须品(黑板、粉笔等)都不够,办学条件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不能撒胡椒面□ 晏扬的改善更无从谈起。特别是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以后,中小学的人均公用教育经费更呈连年下降趋势。优先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仅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利于缓解县、乡、镇财政困难,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向贫困地区的教育倾斜。相比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更为步履艰难,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待遇过低,工资经常被拖欠,很多农村孩子上不起学等等,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农 责编 /河中舟这个目标至今没有实现,2002年的教育经费比重仅为3.41%。而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高收入国家平均为 5.5%,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世界平均水平为 5.2%(《人民日报》2003年11月3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教育应该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民众的共同呼声,其重大意义毋须赘述。笔者认为,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不能象撒胡椒面一样搞平均分配,而应当依据轻重缓急有所侧重。具体来说应该坚持三个倾斜。一是向基础教育倾斜。虽然目前我国各层次教育都存在经费紧缺问题,但是相对而言,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更显不足。“九五”期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对普通高校、普通高中、义务教育的拨款,分别增长了155.8%、123.9%和 98%,义务教育经费增长明显低于高题日益突出。有报道说,在一些贫困乡村,教师的任务不仅要教书,还要充当“黄世仁”,负责催缴贫困学生欠交的书杂费,学生家里的谷子、猪肉、畜产品甚至扫把都可能成为抵债的东西。为人师表者如此“狠心”,是因为收不齐书杂费,自己就要被扣工资。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现象严重,其根子就在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我国要实行全免费的九所制义务教育,重点难点就在这些贫困乡村,教育经费投入向这些地区的倾斜,有利于全免费义务教育的早日实现。如果说,教育经费投入向基础教育倾斜,是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那么教育经费向农村教育,特别是向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倾斜,则更是实现公平教育的需要。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以往对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欠账”太多,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这些“欠账”应该偿还,而且现在有能力偿还。图片:本刊图库

篇三: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人口大国中的中国学前教育

 九个人口大国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口数量最多/文盲率最高.包括: 孟加拉/巴西/中国/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人口总量>一半,学儿童--------教育系统面临相似的挑战.文盲总人口>2/3,拥有1/2的辍

  1993年印度新德里首次会议:基础教育发展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起决定作用. 中国:文盲率80%(1949年)---5%(2010年)九国共同特征强大的人口压力 九国共同特征: 强大的人口压力大量的偏远地区人群庞大的教育系统低水平的中央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成人文盲率高

  一.各国入园率不断增长,中国居中等水平. 2010年 墨西哥111 %; 巴西65%; 印度54%;印尼49%; 中国47%;17%;孟加拉10%. 巴基斯坦62%(1999年)埃及23%; 尼日利亚 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2.2印度; 但入园率低于印度.

 二、 公立幼儿园占较大比重,中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印度:

 公立园75%、 私立园25%(受资助的私立园4%, 不受资助的(受资助的私立园4%, 不受资助的21%)

 。 中国:

 公办园32%、 民办私立园68% 埃及:

 公立园67%、 私立园33%。

 三、 政府财政投入为主、 中国各项水平很低 经费来源呈多元化趋势, 但政府比重越来越大 墨西哥:

 政府80%, 家长19%; 巴西:

 市政当局92 5%; 墨西哥:

 政府80%, 家长19%; 巴西:

 市政当局92. 5%; 各国彩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差距显著墨10%、 巴7%、 印尼0. 7%、 印度1. 1%、 中1%。 经费占GDP比例, 中国最低墨0. 69%、 巴0. 41%、 中国0. 07%.

 四、 各国均对教师学历水平和任职资格由明确要求 中国:

 高等12%、 中等和专科85%、 中等以下3%;巴西巴西:

 高等31%、 中等和专科65%、 中高等31%中等和专科65%中等以下2%; 墨西哥:

 幼儿教师4年学士学位。中国:

 幼师及以上。

  各国师幼比差距较大, 中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巴基斯坦1:

 41 ;印度1 :

 40;尼日 利亚1:

 29;墨西哥1 :

 26;埃及1:

 25;孟加拉1:

 23;中国1:

 23;巴西1 :

 1 8;印尼1 :

 1 2。

 埃及和墨西哥教师接受培训机会较多, 中国属于中等水平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8年提出:

 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应占80%。 埃及85.7%(2001年)

 ; 墨82%; 孟加拉23%;中国61 %; 尼日利亚70%。

篇四: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dquo;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二十八)—— 以波兰为例2019 年 07 月 10 日摘要:作为欧洲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波兰,地处欧亚大陆十字路口,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实施 “ 一带一路 ” 倡议、沟通中欧的重要枢纽。近年来,中波双方在经济层面加强合作的同时,也持续推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尤其自 2013 年 “ 一带一路 ” 倡议提出以来,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在 “ 一带一路 ” 国别合作年度国家排行榜中,波兰名列前茅。文章通过梳理波兰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中波在 “ 一带一路 ” 倡议下高等教育的合作与发展,总结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为中波两国及其他沿线国家在 “ 一带一路 ” 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经验借鉴。文章系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之一,此为第二十八部分。关键词:

 “ 一带一路 ” ,高等教育,现状,发展趋势,波兰一、波兰高等教育发展概况(一)高等教育体系波兰设有国家教育部( Ministry of National Education )、科学与高等教育部(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前者负责教育管理,制定政策和设置核心课程,在教育领域开展与其他组织和单位的合作等;地方政府负责学校运营、政策实施、教学监督等。后者监管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机构,监督科研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运行等 [1] ,管理各级各类教育。办学体制上,波兰高等教育体系包含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两类高校,均受国家教育部以及科学与高等教育部的承认。目前,波兰有公立大学 134 所,私立大学 297 所 [2] 。公立学校保障全日制学生公费( tax-supported )就读,同时招收自费学习的非全日制学生;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收取学费并提供广泛的课程,主要开展技术类教育和继续教育。办学层次上,波兰高等院校分为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两类。普通高等院校提供 6 〜 8 学期的第一学位(学士学位)课程,或 10 〜 12 学期一贯制的硕士学位课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仅提供 6 〜 8 学期的第一学位(学士学位)课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和普通高等院校学士学位获得者均可继续学习 3 〜 5 学期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获得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获得者可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学位设置上,目前,波兰学历教育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本科阶段至少需要 3 年,硕士阶段 2 年,博士阶段 4 年。此前,波兰高等教育实行一贯制学位课程,学生通过 5 〜 6 年的学习在毕业后直接获得硕士学位。自加入 “ 博洛尼亚进程 ” 后,波兰高校引进和发展了 “3+2” 或 “3.5+2” 的双阶段欧洲新学制,即学生学习 3 年或 3 年半后获得学士学位,再学习两年获得硕士学位。波兰著名的高等学府有华沙大学( University of Warsaw )、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in Kraków )、华沙工业大学( Warsaw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等。其中,华沙大学与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进入 2019 年 QS 世界大学排行榜 500 强,排名分别为 394 名和 411 名。

 [3](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波兰议会在 1990 年后接连颁布实施了《高等教育法》《职称和学位法》《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法》《高等职业教育法》,为高等教育全面彻底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4] 。波兰高等教育阶段的适龄为 19 〜 23 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统计的数据,波兰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达 24.04 万人。

 [5]2000-2010 年,波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上升(见图 1 ),且在 21 世纪初毛入学率就已达到 50% 以上,凸显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

 2010-2016 年,波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波兰人口急剧缩减从而带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的减少有关。此外, 2000-2016 年间,波兰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直高于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见图 2 )。

 (三)高等教育经费如表 1 所示, 2006-2015 年,波兰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从 2006 年的 5.21% 波动下降至 2015 年的 4.81% ,基本维持在 5% 左右。同时,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也呈现出浮动变化、略微上升的趋势,从 2006 年的 0.95% 增长至 2015 年的 1.22% ;波兰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政府教育支出的比例从 2006 年的 18.31% 增长至 2015 年的 25.28% 。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虽然波兰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呈小幅下降的趋势,但其在 “ 一带一路 ” 沿线各国中已属较高水平,且近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扩大,表明了政府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四)高等教育国际化21 世纪以来,受政治因素、经济利益、学术发展等多方面影响,波兰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战略目标 [9] 。波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等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学术交流向科研项目合作及课程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从面对人才外流的窘境发展至人才双向流动的良性局面,进入了课程管理、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等多方面的国际化进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 UNESCO UIS )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6 年,波兰出国留学人数为 24504 人,赴波留学生数量为 54743 人 [10]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波兰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016 年,波兰学生留学目的国排名前 10 的国家为英国、法国、丹麦、美国、意大利、奥地利、乌克兰、澳大利亚、瑞士、斯洛伐克,可见其留学目的国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其中,赴英留学的学生数量远超其他国家(见图 3 )。而赴波兰留学的学生来源国主要有乌克兰、白俄罗斯、挪威、瑞典、捷克、西班牙等国,主要为与之地域较为接近的欧洲国家(见图 4 )。其中,乌克兰以 29253 人位列赴波留学生生源国之首。

 二、中波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1989 年波兰发生剧变,中波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坚持尊重波兰的主权和波兰人民的选择,坚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差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保持和发展国家关系 [13] ,为中波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互信的基础。在教育合作协议方面,波兰是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中较早与中国签署教育合作协议的国家。中波双方于 1987 年签署《中波 1987 年至 1989 年高等教育合作协议》。

 2000 年,两国教育部代表在华沙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波兰共和国国民教育部 2000-2002 年教育合作协议》; 2003 年,双方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谈并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和波兰共和国国民教育与体育部部长华沙会谈纪要》,推动了两国教育合作备忘录的签署进程; 2004 年,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波兰共和国民教育与体育部长 2004-2006 年教育合作协议》;这些教育合作协议均为中波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

 2010 年和 2011 年,中波双方相继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波兰共和国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合作意向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波兰共和国科学与高等教育部教育合作协议》( 2011-2015 年),为两国在互派留学人员、加强学历学位互认和校际交流、提升科技合作水平、深化教育合作等方面奠定了政策基础。

 2016 年,中波签署《中波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增加了双方教育的认可度,助推中波留学教育的发展。在留学往来方面,中国于 1950 年就开始向波兰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是新中国向国外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

 20 世纪 80 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后,中波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双方再次启动互派留学生进修生机制 [14] 。由 UNESCO UIS 和《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的数据可得, 2016 年中国赴波兰留学人数为 814 人,位列波兰国际学生生源国的第 13 位;近年来,波兰的来华留学生人数也呈明显增长趋势,从 21 世纪初每年只有 100 人左右增长至近几年的每年 1000 多人,呈现出较高的年均增长率,表明波兰的来华留学事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在合作办学方面,根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信息,截至 2019 年 5 月,由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中国与波兰合作办学项目与机构数量为 9 个,其中机构数量 1 个,项目数量 8 个;由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办学项目数量为 4 个 [15] 。由教育部审批和复核以及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中,共涉及 10 个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波兰为其中之一。与其他沿线国家相比,波兰已属与中国合作办学水平较高的国家。在交流合作机制与加强民心相通方面,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是中国与世界各国高校开展教育交流的一种模式。近年来, “ 中波大学校长论坛 ”“ 中波大学校长对话 ” 等交流机制为双方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其次,两国于 2017 年 3 月成立了 “ 一带一路 ” 中波大学联盟,旨在响应 “ 一带一路 ” 倡议并落实 “ 中国 — 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 ” 成果,由中波共 23 所高校组建而成 [16] 。

 “ 一带一路 ” 中波大学联盟有利于加强中波两国乃至中东欧国家高等教育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

 2017 年,我国与波兰达成的友好城市关系数量在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里排名第五,且我国与波兰在人文交流指标上的得分高于 “ 一带一路 ” 沿线各国的平均分,排名第五 [17] 。在孔子学院拓展方面,据孔子学院总部 / 国家汉办公布的数据,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已与波兰共建 6 个孔子学院、 2 个孔子课堂。上述合作概况表明中波两国在双边文化交流方面较为活跃,在文化与民间交往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夯实了民意基础。三、 “ 一带一路 ” 倡议下的中波高等教育发展在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框架下,中波高等教育合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因此,为更好地发挥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和完善我国与波兰高等教育合作。其一,继续深化中波双方教育合作的水平,扩大开放力度。健全双边合作机制,聚焦可持续发展战略,如建立稳定的办会机制,构建相对完善的合作体系。同时利用既有平台,根据 “ 一带一路 ” 倡议规划设计的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努力创新合作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18] 。此外,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加强中波双方在教育、科学、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拓展专门面向波兰的教育交流渠道和活动,丰富高等教育交流机制,完善传播体系,发挥各方智库机构和舆论传播平台的作用 [19] ,为实现双方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续航。其二,进一步推进中波双方学生流动、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进程,给予学生留学、教师交流、合作研究等方面的协议更多关注。在促进波兰来华留学教育方面,中方应完善留学生入学考核标准,建立多样化的辅助教学形式 [20] ,开设对接 “ 一带一路 ” 建设的课程。例如,通过实施产学研国际化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 “ 一带一路 ” 建设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等,力推波兰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此外,尽管我国与波兰在合作办学方面已有基础,但办学项目数量较少、层次较低的问题突出,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各地区统筹规划,积极主动对接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发展,鼓励多种类型高水平大学参加双方合作办学的建设;提高各高校的国际化意识,增加国际化人才储备,严格把控中波合作办学质量。其三,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 “ 一带一路 ” 建设需尽最大努力发挥民间社会力量,通过人文交流着力构建 “ 心丝路 ” ,大力推进中波双方民心相通。具体而言,一方面,要丰富中波人文交流的内涵,完善 “ 一带一路 ” 理论支撑体系,建设与波兰人文交流的文化长廊;另一方面,要鼓励波兰学者展开对中国课题的研究,与波兰进一步增强在教育领域研究与合作的力度,同时加强 “ 丝绸之路 ” 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促进双方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21] ,不断增强互信,拓展友谊,在增强民心相通的基础上推动中波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参考文献:

 [1] 刘苹苹 .“ 博洛尼亚进程 ” 和波兰高等教育 [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7 , 6 ( 1 ):

 42-48.[2] 程鑫,卡她日娜 · 皮乐邦奇克,马丁 · 雅谷比 . 波兰高等教育概况及中波高等教育合作 [J]. 世界教育信息, 2017 , 30 ( 17 ):

 61-65 , 73.[3]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op Universities[EB/OL].https :

 //www.topuniversities.com/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 , 2019-05-01.[4] 杨昌锐 . 政治转型后波兰高等教育改革述评 [J]. 外国教育研究, 2009 , 36 ( 02 ):

 66-69.[5]UIS Statistics. Education and Literacy[EB/OL].http :

 //uis.unesco.org/en/country/id ? theme=education-and-literacy , 2019-05-01.[6][7][8]UIS Statistics.Education[EB/OL].http :

 //data.uis.unesco.org/Index.aspx , 2019-05-02.[9] 李玲 . 波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 [J]. 教育文化论坛, 2017 , 9 ( 3 ):

 109-114.[10][11][12]UNESCO UIS. Global Flow of Tertiary-Level Students[EB/OL].http :

 //uis.unesco.org/en/uis-student-flow#slideoutmenu , 2019-05-0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中国同波兰的关系 [EB/OL].https :

 //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012/sbgx_679016/t6777.shtml , 2019-05-0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兰共和国大使馆 . 中波教育交流概况 [EB/OL].https :

 //www.fmprc.gov.cn/ce/cepl/chn/jy/t128148.htm , 2019-05-0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EB/OL].http :

 //www.crs.jsj.edu.cn/aproval/orglists , 2019-...

篇五: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教育为何全球瞩目?

 新闻背景

  芬兰教育发展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实施的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测试中, 芬兰学生成绩表现非常优秀,整体排名长期名

 列前茅。然而,这个国家却被公认为是“全球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假期最长的国家”,令很多人不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的相关研究,或许能让人们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

  生均经费水平世界领先

  2017 年 6 月,OECD 发布的针对芬兰研究和创新政策的审查报告《OECD REVIEWS OF INNOVATION POLLY FINLAND》指出,芬兰在制定和推进科技创新上一直都是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而芬兰科技创新政策有两大特点:一是即使是面对金融危机,也不会减少(甚至增加)对研究与发展教育的投入。二是研究与创新委员会制定系统措施,始终领导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

  事实的确如此,芬兰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政府领导人变动较多,但都将教育发展置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直是芬兰社会各界的共识。

 以教育投入为例。世界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芬兰公共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达到 7.2%,公共教育经费占政府总支出比例达到 10.4%。芬兰 95%以上的学校为公立学校,实行教育免费政策。芬兰国家教育局有关 2016 年芬兰教育支出的数据显示,芬兰的生均成本(operative costs per pupil/student)分别为:学前教育 5855 欧元、基础教育 9016 欧元、普通高中 7697欧元、职业教育 10446 欧元。生均经费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2

  学校教育学生当“主角”

  将学生置于教育体系的中心位置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在芬兰,这种发展趋势更加普遍和深入。

  笔者到访的中小学几乎都是由学生志愿者来引导进行校园参观和教学观摩的。在赫尔辛基万塔地区一所学校调研时,几位 10 岁左右、来自英语特色班的女生志愿者对于学校情况非常熟悉,她们不仅以流利的英语介绍了学校的场所、设施、课程内容,还非常自信地回

 答了大家的提问。随后,她们带着我们参观了她们引以为豪、利用她们参加竞赛赢得的两万欧元设计装修的小小“图书馆”,以及楼道中她们绘制的“恐怖走廊”和她们最喜欢的木工,还有油漆教室、缝纫教室……她们那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神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芬兰宪法规定“每个人都有免费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公共当局应保证人人有根据其能力和特殊需要接受教育服务的平等机会,以及在不受经济困难阻碍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机会”。与此相适应,获得“专业的教育协助”也被视为学生的基本权利。教师的基本工作职责就是引导和咨询,个性化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包括特殊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好好学习,品尝学习的成功和进步,并能够就将来的升学和就业做出正确合适的决定。因此,芬兰的中小学非常重视教学研究,普遍采用了各种能够激发学生潜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例如,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中,芬兰确立了 8 个方面的跨课程主题(cross-curricular themes),要求

 学校每年选择一个主题开展,具体内容包括:个人成长、文化身份和国际化、媒体素养和沟通、公民参与和创业精神、环境责任感、幸福与可持续的未来、安全与交通、科技与个人。与此相适应,芬兰中小学也普遍采用了现象教学(phenomenal Learning)、主题教学(thematic learning)、项目教学(project learning)等综合性教育教学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跨课程主题学习虽然有清晰的目标、时间安排和资源保障,但重点在于学,而不是教,也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它更多地是要求学生从整体的社会现象入手(starting from holistic phenomena)做探索性学习,强调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同伴协作关系的培养,因而更加重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以及教师因人而异的指导。

  3

  教师入职门槛儿格外高

  如何打通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让各种教育改革政策的红利在“课堂教学”这个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落地

 生根,是各国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难题。而芬兰的经验说明,教师“能参与”“想参与”至关重要。

  在芬兰,教师职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职业。相关数据显示,芬兰教师和校长的工资整体要高于市政部门的平均工资——3050 欧元。以 2016 年拥有长期合同的教师和校长的每月平均实际工资为例,幼儿园教师为2600 欧元,小学全科教师为 3500 欧元,普通高中学科教师为 4500 欧元,职业教育教师为 3900 欧元。初中校长为 5500 欧元,高中校长为 5900 欧元。

  芬兰教师的职业价值感很强。例如,经合组织(OECD Talis 2013)的相关数据显示,芬兰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在欧洲各国名列第一,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前列。90%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如果重新选择,85%的教师仍然会选择从教;60%的教师认为他们的工作在社会中很有价值。

  由于教师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职业满意度相对较高,因此为各级各类学校聚集优秀人才、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首先,教师职业的入门条件较高,师范院校的入学竞争非常激烈。举

 例来说,师范类专业通识教师的录取比例只有 10%,专业课教师的录取比例由于各专业情况不同,为 10%到 50%不等。职业教育师资的录取率约为 30%。其次,新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很高,大多数教师都拥有硕士学位。其中幼儿园教师要求有 180 个 ECTS 学分,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获得;全科教师、学科教师都要求有 300个 ECTS 学分,大约需要 5 至 6 年时间才能获得。校长除了要满足教师的基本要求之外,还要有教育管理方面的执业证书。此外,教师具有高度的教学自主权。一旦入职,教师就能够相对独立地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开展教育教学,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此外,在芬兰的中小学,不仅有校长等管理人员、专业教师这两支“队伍”,还有包括校医、心理咨询专家、特殊教育教师、社工等组成的“第三支队伍”。这些人员也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

  4

  课堂外有广阔的社会实践

 良好的教育治理体系和良性运行也是芬兰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动因。推动芬兰教育发展的动力既来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来自活跃的教师组织、社会组织、父母、学生、研究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这些利益相关者与学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也是芬兰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特色之一。

  比如,在中小学科学教育方面,芬兰中小学非常重视和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课堂之外的广阔社会实践中推进相关的教学实践。芬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 LUMATE 中心,负责普及和推广科学教育。LUMATE 中心往往有比较齐全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可供学校借用。中小学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可以向 LUMATE 中心预约时间(一般为 1 至 2 天),带学生在中心动手操作。同时,LUMATE中心也有高素质专业人员,可以为在职教师提供科学、技术等课程教学的培训。

  以坦佩雷 LUMATE 中心为例,它于 2011 年建立,设在坦佩雷理工大学,与学校的相关实验室密切结合,资金由坦佩雷政府支持。以笔者一行亲自参与体验的

 “水实验”教学活动为例。整个上午,在 LUMATE 中心教师指导下,19 名学生被随机分成 4 个小组到学校附近的湖畔采集样本。按照教学程序,各个学员在一定的时间内采集了不同地点的湖水(也包括一些植物、动物等多种)样本。回到课堂后,学员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指南,利用相关设备,轮流开展水样本的温度、电解质、pH 值、含氧量、纯净度等五个科学小实验,最后各组分享各自的研究观察。LUMATE 中心的教师则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将研究观察结论与相关的知识、实际生活相关联,师生互动交流频繁,课堂气氛活跃。

篇六: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各国教育经费数据对比 2010 年 02 月 21 日 10:48 凤凰网教育 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 42 美元美国为 2684 美元是中国的 63.9 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我们以人均 GDP 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 GDP 收入的0.82%美国为 6.10%是中国的 7.44 倍。日本为 4.28%韩国为 3.01%。俄罗斯为 1.87%是中国的 2.28 倍巴西为 2.29%是中国的 2.79 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详细见附件一)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八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实际公共教育投入仅占GDP 的百分之二点四低于印度的百分之二点七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详细见附件二) 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的公共投入占GDP 的比重只有 3%经过调整后我国实际的公共教育投入占 GDP 的比例仅为 2.4%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就进一步扩大。

 比如原来只相当于法国的 59%现在相当于法国的 39%原来相当于德国的 79%现在只相当于德国的 44%相当于德国也从 66%下降到了 44%美国从过去的 69%下降到现在的 50%。(详细见附件三) 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在 2007 年就写过一个提案同时也在一个会上提出  希望北京市能够率先在全国实现教育投入占 GDP4 。

 王晋堂提出三个理由 

 第一4的投入是一个和国际接轨的数字北京市作为首都完全应该不低于这个数。第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GDP 投入是 4.7~7.4如果中国低于美国、日本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要低于印度71低于韩国这就说不过去了。第三北京市在当时 GDP的增长连续七年是两位数提高教育投入所占比例也是有现实可能性的。“但北京教育投入占 GDP 比例也一直没有达到目标2006 年是 3.12007 年是 3.82008 年是 3.5。”王晋堂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让每一个校长都在想着怎么弄钱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教育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投入。(详细见附件四) 摘自凤凰网 http://edu.ifeng.com/news/201002/0221_6978_1550955.shtml

 附件一中国教育竞争力 10 年提升 17 位 教育投入居末位(图) 2009 年 11 月 30 日 09:46 中国教育报

 与 52 个国家比较中国教育竞争力综合排名第 29 位比 10 年前提升了 17 位

 1、中国教育竞争力 10 年提升 17 位 综合排名居第 29 位 为了比较我国教育竞争力在世界各国中的位置在考虑国际可比性、数据可得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我们选取了 53 个国家作为比较国包括了经合组织国家、可获得数据的人口大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数据以 2006 年为主。

 在所选的 53 个国家中教育竞争力排在前 5 位的分别为新加坡、美国、芬兰、丹麦、澳大利亚(见下表)。排在最后 5 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墨西哥、土耳其、秘鲁、委内瑞拉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中国教育竞争力居于第 29 位属于中等水平。

 我们在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指标中包含了绝对值和百万人口中所占比例的相对值。教育竞争力计算中如果人力资源和创新指标按照绝对值计算则中国排名在16 位如果按照相对值计算则中国排名在 47 位。综合排名在 29 位。由此可见中国目前的教育竞争力在所培养的人的绝对数量方面居于中上水平  而在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素质人才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是我们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教育竞争力提升最快 为了比较我国教育竞争力在近 10 年来的变化情况我们采取了同样的样本国和指标体系,用 1999 年的数据进行了纵向比较。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居民科技论文数量指标项没有相关数据实际参与计算的是 15 项指标。结果显示我国教育竞争力在 1999 年居 46 位与2006 年的 29 位相比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竞争力提升了 17 位。

 在所选的 53 个国家中1999 年教育竞争力排在前 5 位的分别为芬兰、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和比利时。排在最后 5 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墨西哥、印尼、秘鲁和委内瑞拉。中国教育竞争力居于第 46 位排在倒数第 8 位。通过对两次排名的比较可以看出近 10年来居于前 5 位和后 5 位的国家教育竞争力的排名变化并不大排名提升最快的前 5 位国家为中国、约旦、印尼、马来西亚和丹麦分别提升了 17 位、16 位、15 位、13 位和 11位而以色列、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巴西都降低了 14 位斯洛伐克降低了 17 位。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教育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国家  这充分印证了中国近 10 年来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 。

 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缩小 当前中国教育竞争力与经合组织国家均值存在差距略优于金砖四国均值 为了对中国教育竞争力在国际中的位置进行描述我们选取了经合组织国家和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作为比较对象。

 从图 1、图 2 中我们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教育竞争力各项指标发展比较均衡。中国大陆和金砖四国的教育竞争力发展指标极不均衡 。

 在绝对指标方面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和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相比均占优势。中国在教育质量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方面略优于金砖四国的均值。

 如果去除人口的因素采用每百万人的相对指标时中国在很多指标方面不仅远远落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均值同时也落后于金砖四国的均值。特别是中学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国民预期受正规教育年限方面中国的指标比较落后 。

 这些指标与中国未来的人力资源水平密切相关大幅提高教育发展的程度将是中国教育竞争力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国教育竞争力与经合组织国家差距减小部分指标均值超过金砖四国 1999 年  通过与经合组织国家均值和金砖四国均值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多项指标与经合组织国家的均值和金砖四国的均值均有较大差距。

 从各项指标的发展情况来看1999 年经合组织国家的教育竞争力各项指标发展比较均衡而金砖四国的教育竞争力发展指标不太均衡。

 在绝对指标方面 中国在全职研发人员数、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在校大学生人数 3 项指标与经合组织国家的均值相比占居绝对优势和金砖四国均值相比也略有优势但在专利数量上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和金砖四国。但是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在专利的绝对数量上已经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均值和金砖四国均值在 4 项指标的绝对值方面均占居优势地位。

 从百万居民的相对指标看中国 1999 年的 4 项指标都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均值和金砖四国均值。其余各项指标除了初等教育毛入学率略高于经合组织国家均值和金砖四国均值外均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均值和金砖四国均值。然而到 2006 年中国在识字率、本地专业研究培训、 职工培训范围、教育体系的质量、学生学业成就等指标上均高于金砖四国均值。在大部分指标上与经合组织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

 3 中国教育竞争力优势劣势并存 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有 16 个从每项指标的排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初等教育毛入学率、全职研发人员人数、主要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人数、在校大学生人数、专利数量、科技论文数量等指标与其他 52 个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大部分指标都处于中等或中下等水平排名低的指标主要体现在中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百万居民中在校大学生人数、国民预期受正规教育年限等方面。

 优势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1999 年之后中国教育发展迅速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最艰巨的任务。1999 年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 80%到 2007 年年底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 99.3%实现“普九”的县数已占全国总县数的 98.5%。义务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国初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指标在国际比较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 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迈出关键步伐高等教育开始扩招。扩招前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很低1997 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 5%左右从 1999 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1998 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 180 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 47%其后 3 年分别以 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 2002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5 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 2300 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比 1998 年提高了 11.2 个百分点。“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 1397 万名毕业生“十五”末期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 6800 万人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

 人员总数已达到世界第二。在校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库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了人力资源大国。

 劣势 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国际有差距 国民预期受正规教育年限仍需提高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中我国初中毛入学率逐年提高1990 年为 66.7%2002 年提高到 90%2006 年达到 97%。而高中毛入学率虽然逐年在提高但是由于起点低所以数值不高 。

 2006 年我国中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75.5%(WEF 数据)  在 53 个国家中排在第 50 位 53 个国家的平均值为 96.8%相当于我国初中的毛入学率数值。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是我国中等教育的艰巨任务。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2002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达到 15%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实现历史性的突破。2006 年进一步提高到 22%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53 个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为 54.5%我国排在第 49 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虽然居世界第一但是每百万居民中在校大学生人数仍然不高在 53 个国家中仅排名第 47 位。2006 年 5 月国务院第 135 次常务会议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既保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又能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步提高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 15 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1982 年仅为 5.3 年1990 年提高到 6.4 年2000 年达到 7.9 年2008 年增加到 8.5 年。2006 年我国国民预期受正规教育年限达到 11 年。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53 个国家国民预期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平均值已达到 14.9 年而中国仅为 11 年在 53 个国家中排名第 49 位。

 教育投入居所选国家末位 教育投入作为教育竞争力的潜在竞争力和未来竞争力会间接产生作用 。

 从对所选国家的教育投入情况分析来看中国的教育投入排在末位成为中国教育竞争力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 42 美元美国为 2684 美元是中国的 63.9 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我们以人均 GDP 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 GDP 收入的 0.82%美国为 6.10%是中国的 7.44 倍。日本为 4.28%韩国为 3.01%。俄罗斯为 1.87%是中国的 2.28 倍巴西为 2.29%是中国的 2.79 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

 中国的教育竞争力在金砖四国中略落后于俄罗斯而远远高于巴西和印度。一方面说明中国穷国办大教育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教育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增加教育投入是中国未来提升教育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关链接】

 教育竞争力的内涵 本研究认为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产出在和别国比较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和能力。其内涵包括 4 个层面:教育发展水平包括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的规模以及教育质量教育对人力资源的贡献教育对经济的贡献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

 教育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本研究建立了 4 个维度 16 项指标的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维度一:反映教育发展水平包括初等教育毛入学率、中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文盲率、职工培训范围、职工培训的可获得性、学生学业成就和教育体系质量 8 项指

 标。维度二:反映教育对人力资源的贡献包括全职研发人员人数、主要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在校大学生人数和国民预期受正规教育年限 4 项指标。维度三:反映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包括教育系统是否满足竞争经济的需要和大学教育是否满足竞争经济的需要两个指标。维度四:反映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这里用居民科技论文以及专利数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两个指标来反映。

 本研究数据来源包括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国际竞争力排名研究中的教育指标数据、世界银行的教育统计数据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统计数...

篇七: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目 目

 录 录

  1.

 人口红利:从数量到质量 .......................................................................................... 5

 2.

 中国人口质量红利有多高? ....................................................................................... 5

 2.1

 科技人力资源已居全球领先 ............................................................................. 5

 2.2

 科技人力投入提升空间广阔 ............................................................................. 6

 3.

 中国人口质量红利来自何方? ................................................................................... 7

 3.1

 自主培养:教育差距缩小,理工科表现突出 .................................................... 7

 3.2

 人才引进:留学人员回流,助力创新发展 ..................................................... 11

 4.

 人口质量红利带来了什么? ..................................................................................... 11

 4.1

 基础领域:SCI 论文发表、被引用全球第二 .................................................. 12

 4.2

 应用领域:PCT 专利数量全球第二 ............................................................... 12

 4.3

 最终产出:新经济蓬勃发展 ........................................................................... 13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目录

  图 1

 中国 15-64 岁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比 ................................................................. 5

 图 2

 中国人口抚养比(%)

 ........................................................................................ 5

 图 3

 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万人)

 ................................................... 5

 图 4

 历年中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万人)

 .............................................................. 5

 图 5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速及本科以上学历占比 ............................................ 6

 图 6

 中美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对比(万人)

 .............................................................. 6

 图 7

 15 年 R&D 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

 .......................................................... 6

 图 8

 15 年万名就业人员中 R&D 研究人员数(人年/万人)

 ....................................... 7

 图 9

 15 年中美 18 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

 ................................................ 7

 图 10

 10 年日本 20 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

 ............................................... 7

 图 11

 我国教育经费总计及占 GDP 比重 ..................................................................... 8

 图 12

 2014 年 OECD 及各国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

 .................................. 8

 图 13

 我国各类各级学校机构数量及专任教师数 ........................................................ 9

 图 14

 16 年中国/日本各级学校数量及专任教师数量(倍)

 ......................................... 9

 图 15

 15 年中国/美国各级学校数量及专任教师数量(倍)

 ......................................... 9

 图 16

 我国本科生在校数量、毕业与招生人数(万人)

 ............................................ 10

 图 17

 我国研究生在校数量、毕业与招生人数(万人)

 ............................................ 10

 图 18

 中国/美国在校生与毕业生数量(倍)

 ............................................................. 10

 图 19

 中国/日本在校生与毕业生数量(倍)

 ............................................................. 10

 图 20

 我国理工农医四科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人数(万人)

 ........................................ 10

 图 21

 中美日科学与工程学科授予学士学位人数(千人)

 ........................................ 10

 图 22

 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与学成归国人员 ................................................................. 11

 图 23

 “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专家人数累计值(人)

 ................................................ 11

 图 24

 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结构 ................................................................................... 11

 图 25

 中国发表 SCI 论文数量及占世界比重 ............................................................. 12

 图 26

 发表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前三的学科(万次)

 ........................................ 12

 图 27

 各国 PCT 专利数量(件)

 .............................................................................. 13

 图 28

 中国 PCT 专利主要集中在四大行业(件)

 ..................................................... 13

 图 29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

 ....................................................... 14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 30

 淘宝、京东 APP 用户增速,移动互联接入流量增速(%)

 ............................ 14

 图 31

 工业、三大新产业增加值增速(%)

 .............................................................. 14

 图 32

 社消零售、实物和非实物网上零售增速(%)

 ................................................ 14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人口 红利 :

 从数量到质量 人口 数量红利 消退 , 工业经济渐入 尾声 。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数量决定经济增长。我国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 13 年见顶,此后逐年下滑。而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也在 11 年便已见顶回落,与之相应的,人口抚养比则在 11 年见底回升。这意味着中国人口数量红利正趋于消失,工业经济时代步入尾声。

 图 图1

 中国 15-64 岁 岁 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比 707172737475768.48.68.89.09.29.49.69.810.010.2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5-64岁人口数量(亿人)15-64岁人口占比(%,右轴)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 图2

 中国人口抚养比( (% )

 32333435363738394041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总抚养比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人口 质量红利崛起, 知识经济 正在 到来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质量决定经济增长。过去 30 年间,我国文盲率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23%降至 4%,拥有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则从 7%上升至 23%。更重要的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每年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已突破 1200 万人。虽然劳动力总量趋于下降,但劳动力的质量却在不断上升,高素质劳动力的总量也在持续扩张,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

 图 图3

 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 人)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 图4

 历年中国 高等教育 毕业生 人数 (万人)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研究生毕业生数普通高校预计毕业生数成人高校毕业生数网络本专科生毕业生数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2. 中国人口质量红利有多高? 2.1 科技人力资源 已 居 全球 领先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较快,结构不断优化。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从 00 年的 2500 万人持续升至 16 年的 8327 万人,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 7.8%,虽然 13 年以来增速略有回落,但仍一直维持在 5%以上的增速水平。此外,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结构上不断优化,16 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3687万人,占比接近 45%,较 00 年的 40%提升 5 个百分点。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 图5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 1 总量 、 增速及本科以上学历占比 051015202530354045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总量(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右)总量增速(%,右)

 资料来源:科技部,海通证券研究所 科技人员规模力压美国,居于全球首位。在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上,我国从 09 年以来就开始超越美国,15 年我国科学家工程师数量 3421 万人,而美国只有 2320 万人,占比不到我国的 70%,16 年我国科学家工程师数量再升至 3687 万人。在研发人力投入规模上,15 年我国 R&D 研究人员全时当量 161.9 万人年,居于全球首位,占全球比重超过五分之一,美国以 138 万人年位居第二,约为中国的 85%,其它发达国家均在 100万人年水平以下。

 图 图6

 中美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对比(万人)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0 2013 2015中国 美国 资料来源:科技部,NSF,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 图7

 15 年 年 R&D 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中 美 日 德 韩 英 法 资料来源:科技部,OECD,海通证券研究所

  2.2 科技人力投入提升空间广阔 研发人力投入强度仍低,提升空间较大。虽然我国在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上已雄踞全球之首,但人力投入强度上水平较低。15 年我国万名就业人员中 R&D 研究人员数仅仅20.9 人年/万人,16 年也只不过升至 21.8 人年/万人。而 15 年发达国家万名就业人员中R&D 研究人员数普遍都在 90 人年/万人的水平以上,更不用提我们的亚洲邻居韩国和日本均超过 100 人年/万人的水平,甚至于同俄罗斯、波兰和土耳其等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未来将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1

 根据 OECD 的定义,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其规模和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 图8

 15 年万名就业人员中 R&D 研究人员数(人年/ 万人)

 020406080100120140160韩 法 日 英 美 德 俄 波 土 中 巴 资料来源:科技部,OECD,海通证券研究所 人口受教育程度依然偏低, 与美日差距明显。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看,科技人力投入强度偏低与我国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有关。从 15 年中美 18 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对比上,我国高中以下学历人口占比高达 68%,而美国只有 4%,受过高等教育 2人口占比我国仅 15%,而美国高达 58%,占比接近于我国的四倍。而从 10 年日本 20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统计中也可看出,其高中以下学历人口占比 31%,不足我国15 年的一半,而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接近 30%,是我国 15 年占比的 2 倍。

 图 图9

 15 年中美 18 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 )

 01020304050607080高中以下 高中 专科 本科 研究生美国 中国 资料来源:CPS,国家统计局,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 图10

 10 年日本 20 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 )

 31 39 13 17 高中以下高中专科本科以上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海通证券研究所

 3. 中国 人口质量红利 来自何方? ? 中国人口质量红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靠自主培养,二靠人才引进。

 3.1 自主培养:教育差距缩小,理工科表现突出 教育经费逐年提高,占比不断扩大。人才的自主培养离不开对教育的投入,我国教育经费规模从 2000年以来逐年提高,16年教育经费合计达到 3.9万亿元,约占当年 GDP的 5.2%,且 00 年-16 年以来保持着高达 15.6%的年平均复合增速。16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达到 3.1 万亿元,占 GDP 比例也由 00 年的 2.6%至突破 4%。

  2

 包括专科、本科及以上。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 图11

 我国教育经费总计及占 GDP 比重 01234560.00.51.01.52.02.53.03.54.04.5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教育经费总计(万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右)教育经费总计占GDP比重(%,右)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教育支出相对水平尚可,与发达国家差距...

篇八: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1 页 共 18 页 4%: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必须达到的分配规律 ――4%: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必须达到的分配规律 ―― 基于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

  蒋义1 1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102617)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102617)

  摘要:2010 年 7 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再次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 年达到 4%”,引起社会对 4%的新一轮讨论。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国教育投入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国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效应,4%的教育投入水平事实上成为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必须达到的一种分配规律。

 关键词:公共教育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分配规律

 一、研究背景 1993 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4%(以下简称 4%)的目标,2006 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申了这一目标。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该目标都未能实现,以至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质疑这一目标合理性的声音。2010 年 7 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 56 条又一次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 年达到 4%”。2012 年 4%的目标是否应该实现,是否能够实现,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从国际范围看,一国政府教育投入水平以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国际上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或政府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度量和评价政府教育支出水平。严格地说,测算和确定公共教育支出水平最直接的方法是经费供求法,但由于这一方法需要准确测算教育经费需求和供给能力,操作难度大。因此,国际上通常采用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的国际比较方法。

 国内许多学者多年的研究表明,4%的目标是合理的。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由厉以宁、陈良焜、王善迈、孟明义组成的课题组,以计量回归模型探讨了同等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 GDP 或 GDP 代表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平均水平,该项研究以 38 个人口千万以上的市场经济国家 1961—1979年公共教育支出和 GDP 统计数据(换算成 1980 年美元)为依据,提出了测算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平均水平的方法,根据此法测算当人均GDP 达 1000 美元时,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平均水平为 4.24%。陈良焜等人 1992 年又采用 40 个国家 1980—1985 年的数据再次证明,人均 GDP 达 1000 美元时,公共教育支出平均水平为 3.85%。此后不同学者运用同样方法,采用人口千万以上的数十个国家 1985 年以后不同时期的数据,给出了同等经济水平下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平均水平。不同研究的样本数量、数据跨越时间、美元汇率等,都得出了相近的基本结论。

  1

 作者简介:蒋义(1982.5-),男,湖南岳阳人,讲师,经济学博士,现工作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研究方向:教育财政学。

  第 2 页 共 18 页 本文在考察世界上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 72 个国家在近三四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水平后认为,实现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4%,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投入目标,归根结底是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个分配规律。如果一个国家在财政资源分配中没有遵循这一规律,会损害国家经济发展的效率和社会发展的公平。

 二、指标界定和数据说明 1.指标界定 (1)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该指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一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重要指标,它还能反映一个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全社会发展教育的努力程度。鉴于我国现有统计数据中没有与国际“公共教育支出”指标统计口径完全一致的指标,故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GDP”作为替代指标。根据我国国情,1988 年教育部课题研究小组与财政部多次讨论后,将该指标的分子“公共教育支出”扩大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即“除了政府预算内经费拨款,还包括城乡教育费附加,办学支出和校办产业减免税收中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2 因此,严格意义上说,相同情况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GDP”比值将大于“公共教育支出/国民生产总值(GDP)”比值。

 (2)人均 GDP,又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2.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关于世界各国的全部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网址:http://data.worldbank.org/data-catalog,关于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GDP”的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每年联合发布的年度《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关于中国 GDP、人均 GDP 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3.数据采集 在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在统计某类数据时,不是每一年份中所有国家的数据都很完备。因此,本文在研究时,根据研究的需要和数据样本的完整性在数据采集时作了适当的选择。

 (1)在世界银行数据库中,观察每个年份分别有多少国家具有“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这一指标的统计数据,将国家数量大于等于 100 的 13 个统计年份挑选出来作为本研究的时间采样点,以确保本研究充分有效的数据支撑。

 表 1: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关于“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指标统计的国家样本数量 年 份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国家数量(个)

 102 104 111 124 124 104 126 121 119 121 112 117 107 数据来源:由世界银行数据库综合所得。

  2

 相关介绍见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 391 页。

  第 3 页 共 18 页 (2)考虑到数据广度,以 1975、1980、1985、1990、1995、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为数据采集时间点,选取在这 13 个时间采集点上“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人均 GDP”这两组数据存量均大于等于 10 的国家,共计 72 个。

 表 2:世界各国历年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

 (单位:%)

 年 份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rgentina 阿根廷 1.8436 2.6499 1.3950 - 3.5682 4.0399 4.5217 4.5976 4.8337 4.0173 3.5351 3.7784 4.8000 Australia 澳大利亚 5.3356 5.0622 5.1405 4.5267 4.9108 4.9143 5.0724 4.9988 5.0722 4.9663 4.9489 4.8884 4.8354 Austria 奥地利 5.4330 5.2620 5.5698 5.2103 5.4618 6.2295 6.2292 - 5.6955 5.6695 5.4967 5.4416 5.4365 Bangladesh 孟加拉 1.1128 0.9431 1.2642 1.5860 - - 2.4179 2.3844 2.4597 2.3178 2.3806 2.2483 - Barbados 巴巴多斯 - - 6.0474 6.7705 6.9697 5.1721 5.1721 5.6394 7.2401 7.0490 7.8358 7.1761 6.9437 Belgium 比利时 6.0844 5.7426 5.7319 4.8431 3.0276 - - - 5.9991 6.1121 6.0542 5.9878 5.9508 Bolivia 玻利维亚 3.4519 4.6037 1.8345 2.3491 5.7318 5.5230 5.6593 5.4734 5.8995 6.2303 6.3790 - - Brazil 巴西 3.0060 3.4821 3.5819 - 4.5704 4.8688 3.8817 4.0146 3.8849 3.7782 - 4.0078 4.5278 Burundi 布隆迪 - - 2.4979 3.3887 5.0151 3.8731 3.4175 3.2477 3.8440 3.9488 4.7208 5.1582 5.0981 Cameroon 喀麦隆 3.2749 2.6234 3.1390 3.2871 - - - 1.9326 2.6099 2.9581 3.3018 3.3299 3.1232 Canada 加拿大 7.1553 6.7989 6.5272 6.2131 6.5780 5.6441 5.6853 5.5640 5.0887 5.1575 - - 4.9316 Chile 智利 3.9446 4.4601 3.8271 2.4164 2.7115 3.4329 3.8405 3.9089 - 4.2312 4.0520 3.6700 3.3929 Colombia 哥伦比亚 2.1633 1.8517 2.7502 2.3871 3.0880 3.9264 4.4408 3.7286 3.9217 4.4952 4.4638 4.1980 4.0499 Congo,Rep.刚果 7.7568 6.3656 - 4.9736 4.9493 4.0683 4.1851 2.5222 3.2067 3.2083 2.7818 2.4492 1.8358 CostaRica 哥斯达黎加 CostaRica 哥斯达黎加 6.6281 7.4122 3.3773 3.3800 3.4915 4.8679 4.8679 4.3939 4.7061 5.0692 5.0617 4.8946 - Cyprus 塞浦路斯 4.4440 3.5599 3.7365 3.4792 4.3220 - 5.1244 5.3489 5.4953 6.0379 7.2851 6.1497 6.3224 Denmark 丹麦 7.3840 6.3668 6.6076 - 7.5952 8.2626 8.1145 8.2902 8.4364 8.4376 8.3310 8.4305 8.2832 Djibouti 吉布提 - - 2.7884 3.2517 - 3.4679 7.6295 9.6600 7.8054 8.4476 8.8899 9.2647 8.3634 Finland 芬兰 6.0860 5.0940 5.1944 5.4371 6.9802 - 6.0693 5.8893 6.0390 6.2053 6.4130 6.4168 6.3066 France 法国 4.9863 4.8662 5.4410 5.1991 5.8870 5.7921 5.7940 5.6681 5.5722 5.5524 5.8759 5.8087 5.6461 Greece 希腊 1.6688 - 2.2686 2.3627 2.7709 3.0603 3.2109 3.3479 3.5011 3.5520 3.5825 3.8353 3.9766 Guyana 圭亚那 4.8054 - 8.3118 3.3547 3.7011 8.5611 8.5611 8.4841 8.5889 8.4080 6.9665 5.5262 8.4595

  第 4 页 共 18 页 Hungary 匈牙利 4.0138 4.5906 5.2301 5.8450 5.0396 4.5640 4.6649 4.8006 4.9829 5.2654 5.8582 5.4343 5.4657 Iceland 冰岛 3.6662 4.3736 4.6580 5.3209 4.8558 6.9573 - 5.8108 6.2365 7.2269 7.7046 7.4832 7.5900 India 印度 2.3326 2.8722 3.1920 3.7420 3.3246 3.6150 4.4686 4.4051 - - 3.6694 3.3987 3.2261 Iran,IslamicRep.of伊朗 Iran,IslamicRep.of伊朗 3.1264 - 3.7674 4.0578 4.4720 - 4.5335 4.3847 4.4055 4.9293 4.8207 4.8721 4.7230 Ireland 爱尔兰 4.7922 5.7878 5.4171 4.7401 5.0194 4.3834 4.2310 4.2853 4.2675 4.2872 4.3908 4.7172 4.7655 Israel 以色列 7.1177 8.7660 9.1305 6.3412 - 7.0568 6.8312 6.5465 6.8535 7.0058 6.8409 6.4031 6.1630 Italy 意大利 3.9590 - 4.8680 3.0052 4.5051 4.6440 4.7032 4.4729 4.8567 4.6207 4.7436 4.5768 4.4319 Jamaica 牙买加 6.8184 - 5.5495 4.8416 4.3322 - - 5.0151 5.4148 5.4285 4.2754 3.9256 4.6345 Japan 日本 5.2365 5.7939 5.2427 - 3.5727 3.4791 3.5899 3.6718 3.6201 3.6414 3.7007 3.6614 3.5216 Kenya 肯尼亚 6.0152 5.8810 5.3215 - 6.7102 - 5.3232 5.1867 5.2062 6.1720 6.4943 6.7969 7.3377 Korea,Rep.of 韩国 2.1209 3.5454 4.1995 3.2991 3.2162 3.7377 3.7635 - 4.1173 4.0105 4.3684 4.3598 4.1474 Kuwait 科威特 2.2195 2.7910 5.1854 5.7952 6.2183 - - - 6.5860 6.5505 6.5375 5.5352 4.7383 KyrgyzRepublic 吉尔吉斯斯坦 KyrgyzRepublic 吉尔吉斯斯坦 - - - 8.3629 6.5958 4.9196 4.0852 3.5084 3.8542 4.4455 4.4754 4.6224 4.8738 Latvia 拉脱维亚 - 3.3148 3.3887 3.7796 6.1381 6.2902 5.7257 5.3591 5.4790 5.7482 5.3216 5.0710 - Madagascar 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r 马达加斯加 2.5167 4.3203 2.7562 2.1234 - 1.8706 2.4943 3.1689 2.8505 - - 3.2899 3.1940 Malaysia 马来西亚 5.7379 5.7184 6.0261 5.0663 4.3758 - 5.6868 5.9716 7.4845 7.6579 7.5029 5.9239 7.4788 Mauritius 毛里求斯 - 5.8376 4.2927 3.5153 4.4875 - 4.2071 3.9013 3.3440 3.2851 4.6714 4.6700 4.4401 Mexico 墨西哥 3.7133 4.5708 3.7292 3.6055 4.6376 4.2065 4.4099 4.8609 5.1588 5.2994 5.2827 4.8687 5.0201 Morocco 摩洛哥 5.2127 5.8936 5.9433 5.2720 5.6024 5.3436 5.3857 5.7605 5.5959 5.7977 5.6449 5.5504 5.8652 Nepal 尼泊尔 1.2402 1.5699 2.3187 2.3368 2.7972 - 2.8933 2.9751 3.7084 3.3847 3.1144 - - Netherlands,The 荷兰 Netherlands,The 荷兰 7.4696 7.0437 5.9899 5.4843 4.7877 4.9393 4.8952 4.9586 5.0581 5.1770 5.4194 5.4557 5.5302 NewZealand 新西兰 5.2367 4.3157 3.7547 7.0506 5.9173 - 6.8574 - 6.7832 6.6167 6.6432 6.7333 6.5066 Nicaragua 尼加拉瓜 2.3215 3.1835 5.5534 3.3682 1.8021 2.8880 3.7934 3.8945 - 3.1023 3.1425 - - Norway 挪威 6.1544 6.2765 5.7886 7.0334 7.9066 7.5081 7.1084 6.5810 6.9525 7.5767 7.5399 7.4657 7.0213

  第 5 页 共 18 页 Oman 阿曼 1.2974 1.8506 3.5728 2.8389 3.4447 4.1123 4.0060 3.1422 3.9201 4.2863 3.8701 4.0269 3.5353 Pakistan 巴基斯坦 2.0086 2.1288 2.4354 2.5629 2.8247 2.0346 2.6115 1.8378 - - 1.9472 1.9484 2.2544 Panama 巴拿马 5.6004 4.3603 4.3867 4.6610 4.9932 4.8359 4.8359 5.0397 4.3474 4.4382 4.4139 3.7892 - Paraguay 巴拉圭 1.5563 1.5242 1.4823 1.1489 3.7155 4.9119 5.1273 5.2976 5.0528 4.8603 4.6866 3.9744 - Peru 秘鲁 3.2696 2.9475 2.6767 2.7717 - 3.2053 3.3513 - ...

篇九: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经济学院 05 级

 周楚书 [摘要] 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 一些变化; 1993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明确规定:

 本世纪末即 2000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比例达到 4%。

 但是这个目 标并没有在世纪末实现, 相反低于 1986 年和 1990 年的水准。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以探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关键词] 财政教育支出

 规模

 结构 [正文]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 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 财政教育支出 结构这两个指标。

 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 是和国际上公共教育经费( 公共教育支出)

 相对应的指标, 即指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 结构也不尽合理。

  一、 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 重视程度。

 1993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了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在 2000 年达到 4% 。

 而 2000 年财政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重仅为 2.86% 。

 不仅没有达到 4% 的既定目 标, 反而低于 1986 年和 1990年的水准。

 自 2001 年起, 政府将目 标的实现推延到 2005 年。

 2002 年以来,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 GDP 比例分别是 3. 41% 、 3.28% 、 2.79% 、 2.82% ( 见表 1), 始终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1

  1993-2005

 年份 财政教育支出( 亿元)

 1 993 867.761 994 1 1 74.741 995 1 41 1 .521 996 1 671 .701 997 1 862.541 998 2032.451 999 2287.1 82000 2562.612001

 3057.012002 3573.362003

 GDP GDP( 亿元)

 财 政 教 育 支 出 占GDP 的比重 2.51

 2.51

 2.41

 2.46 2.50 2.59 2.79 2.86 3.1 4 3.41

 3.28 34634.4 46759.4 58478.1

 67884.6 74462.6 78345.2 82067.5 89468.1

 9731 4.8 105172.3 117390.22004

  136875.92.79 2.82

 2005

 从国际比较来看, 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比重也越大。

 1 995 年公共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重世界平均为 5.2%, 发达国家为 5.5%, 发展中国家为 4.6%, 最不发达国家达到 3.6%。而我国仅为 2.41 %, 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 甚至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 (见表 2)。

 从人均教育支出角度来看, 我国的人均教育支出非常低。以 1 993 年数据为例, 世界平均人均教育支出为 22.9 美元,发达国家为 1 08.9 美元, 发展中国家为 43 美元,不发达国家为 8 美元,我国为 1 0.77 美元,仅略高于不发达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2

  国家和地区 1 980 1 985 世界平均 4.8 4.8 美国 6.7 4.9 日 本 5.8 5.0 法国 5.0 5.8 印度 3.0 3.5 巴西 3.6 3.8 中国

  教育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结构, 在高等、 中等、 初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结构、 以及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

 从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来年, 在我国, 教育经费按来源, 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 地方教育经费投入还可以细分为省级、 地市级和县级、 乡 镇级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

 2005 年, 全国教育总经费为 8419 亿元, 其中中央为 852 亿元, 占比例为 10.1%, 地方为 7567 亿元, 占比例 89.9%。

 同年, 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 5161 亿元, 其中中央为 410 亿元, 占比例为 7.9%, 地方为 4751 亿元,占比例 92.1%。

 从数据看, 地方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绝对主力。

 1980 年代中期以前, 中国的教育财政基本是中央政府“大包大揽” , 此后,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 两个重要的改革, 第一是逐步把中央管理为主的教育管理责任和财政责任向地方政府扩散, 基础教育形成了 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的体制,高等教育形成了 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制; 第二个改革则是由过去单一的国家财政拨付改为多元化的筹资体制。

 这两方面的改革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的改革让地方政府更多的承担起教育财政的责任, 这样就让我们的教育发展和教育财政的供给和地方财政能力直接挂起钩来, 实际上就导致了 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财政中立性的缺失——财政中立性指的是教育投入和地方财政无关, 财政中立性是为了 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第二个方面的改革则使中国的教育经费越来越依赖于预算外经费来源, 尤其是高等教育, 从 1990 年实行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制度, 开启了 让家庭和学生承担学费的政策, 高等教育的私人成本越来越提高。

 从教育经费在高等、 中等、 初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来看,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三级学校生均日 常教育经费与人均GNP 的比例为 0.05∶ 0.1 5∶1 .93,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是所有国家中相差最悬殊的(见表 3)。

 从与美国的比较中可见,我国对小学教育投入仅为 0.05,比美国低 0.08 个百分点,对大学投入为GDP1 994 4.9 5.4 3.6 5.9 3.6 1 .65 2.51

 % 1 990 4.8 5.2 4.7 5.4 3.9 4.6

  1 995 5.2

  6.1

 3.4 2 2.41

 1 .93,比美国高 1 .72 个百分点,由于在基础教育上的缺位与高等教育上越位现象并存,使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不协调,阻碍了 各种初等和中等教育人才的培养。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 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 中国、 巴西、 印度初等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例较大, 高等教育相对比例较小。

 而法国中等教育所占比重较大, 日 本、 美国三级教育经费支出比较均衡, 其高等教育所占比例较高,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教育投资起步较早, 已基本上普及了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也较高。

 而发展中国家教育比较落后, 教育重点在初等教育, 所以初等教育所占比例较大。

 3国家 初等教育 美国 0.1 3 英国 0.1 5 法国 0.1 9 日 本 0.1 4 韩国 0.1 2 意大利 0.1 4 巴西 0.1 1

 印度 0.1 1

 中国 0.05 4国家 初等 中国 33.0 美国 38.1

 日 本 32.3 印度 41 .8 法国 23.7 巴西 30.8 按国际比较通行的标准, 人均 GNP 为 600-2000 美元时(目 前, 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 初、 中、 高三级教育比例为 40.5∶ 29∶ 1 7.9, 而我国 1 997 年三级教育比例为 32.41 ∶ 37.1 5∶ 20.32, 初等教育经费比例偏低, 而中等、 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偏高, 尤其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在 20%以上, 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种投资流向会造成基础、 义务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从教育投入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来看, 我国的教育投入分布很不平衡。

 东部地区教育支出要比中西部地区高得多,东部、 中部、 西部教育投资呈递减的梯级分布,且梯次差距日 益增大。

 1 992 年中西部地区支出之和为东部的 2/3,而到1 995 年中西部地区支出之和仅为东部的 1 /2 左右,其中东部地区教育支出是西部地区支出的 5.7 倍,2001 年为 5.4 倍,同年东中西部教育经费支出额之比为

  1 ∶0.41 ∶ 0.26。

 虽然这种比例差距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2006 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以后有所缓和, 但是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三、 财政教育支出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对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分析, 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GNP 中等教育0.35 0.27 0.27 0.1 6 0.1 7 0.23 0.1 2 0.1 5 0.1 5 高等教育 0.21

 0.42 0.41

 0.49 0.06 0.45 1 .1 0 0.83 1 .93 % 中等 42.3 37.5 32.1

 29.1

 45.9 34.1

 高等 1 5.4 24.4 1 9.0 1 7.0 1 9.8 20.6

 (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稳定教育经费来源。

 首先要继续深化对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战略地位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育属于公共事业,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

 政府财政投入应优先保证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其次,对教育投入进行法律调控,从法律层次上保证、 规范教育投入, 即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法治化。

 教育支出占GD P 的比重是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要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 其次,预算安排时,要确保《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要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的落实,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财政收入超收部分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

 () GNP财政收入在 GNP 中的比重偏低其根源主要在于我国的财政收入并不等于政府收入。

 我国的政府收入, 除了 列入预算的财政收入之外, 还包括预算外收入。大量的政府收入游离于预算之外, 由各地区、 各部门自 收自 支, 这种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状况, 带来了 一系列的后果。

 表现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问题上, 有如下几个方面:(1 )政府收入虽然总体上说并不少, 但财力分散在各地区、 各部门,财政部门能够调度的仅限于预算内收入这一块儿。

 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的安排上捉襟见肘。

 (2)不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类政府收入由于自 收自 支, 不受财政部门的监督, 其管理自 然处于混乱状态。

 不仅本应花在教育事业上的资金被挪用、挤占和克扣的现象时有发生, 而且, 通过种种途径, 相当一部分预算内收入被转作预算外资金,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 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安排上的困难。

 (3)即便通过一些非规范的途径, 如集资、 摊派、 收费、 统筹等取得的制度外政府收入, 已经用之于教育, 由于未列入预算, 亦不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统计口 径之内。这部分的政府教育支出, 也就不能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NP 的比例数字中得到反映。

 () 在我国, 一方面文盲率还很高, 另 一方面人均 GDP 还很低, 在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的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 而且初等、 中等教育的社会报酬率远远高于高等教育。

 在当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人到收益率低的部分, 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 并使社会不公平的情况加剧。

 因此, 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不尽合理, 应把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

 为了 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 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 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则引 进市场机制, 实行全社会参与战略, 采取自 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办学。

 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应该增加对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 提高义务教育中公共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

 在公共教育经费占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的比重中,应该使义务教育的比重最大。

 () 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乃是政府有效承担教育支出责任的前提。

 我国目 前各级政府间的教育支出责任体制为:基础教育投资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和省级通过转移专项基金形式进行补助; 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体制。

 但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没有法定财力加以保障,对教育的支出主要依靠本地财) ,

 源,“中央请客、 地方出钱”的现象相当普遍。

 因此,应按分级财政体制的要求,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级政府间的教育支出责任,尤其, 中央政府具有教育财政负担的最终责任,通过平衡各地区之间教育条件(特别是基础教育条件),来保证所有社会成员 享有均等教育机会的责任与义务。

  鉴于目 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力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为缩小地区间基础教育支出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应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方面,完善分税制,完善一般性无条件转移支付制度,纵向使中央财政加强对西部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弥补西部和贫困地区财政的教育收支缺口 ; 横向建立省际之间、 县际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框架,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提供能力的均等化。另 一方面,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解决办学、 教学条件的改善等问题。

篇十: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研究论文-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内容提要:

 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结构应进行战略性调整, 着力建立起一个支出合理增长、 内部结构有保有压、 能够有效的规范支出行为、 管理方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支出运行机制。

  关键词:

 财政改革 财政支出结构 公共财政

  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 财政支出结构综合反映一国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市场经济国家必须建立与市场经册码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 当然包括相应的财政支出结构, 以体现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

 一、 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普遍的财政形式,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其财政必然是公共财政, 以市场失灵为基础,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特征。

 财政支出范围和结构体现政府的职能范围, 并随着市场发育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有如下特点:

 (1)

 各国直接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均未达到 30%.若将燃料和能源、 农林牧渔、 矿产制造和建筑、 交通通讯四者大致看作经济建设支出, 则美国为 4.28%,英国为 1.49%, 印度为 9.53%, 印度尼西亚为 7.47%, 泰国为 16.12%.前二者为工业化国家, 市场发育程度较好, 政府干预经济弱, 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较低。后三者属于发展中国家, 市场发育较差, 政府干预经济力度较大。

 (2)

 各国交通、 通讯与其它经济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

 泰国最高为 9.06%, 美国最低为0.86%, 反映出各国都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

 在经济建设支出中,

 农业所占比重较大,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如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农业所占比重超过交通通讯, 反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4)

 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与福利所占比重一般接近或超过 30%, 发展中国家不足 10%.(5)

 国防费因各国情况而有所差异, 印度最高 15.41%, 印度尼西亚最低为 3.48%.(6)

 一般公务支出除印度外均不超过 15%.(7)

 工业化国家卫生费较高, 发展中国家较低。

 泰国教育费较高为 17.31%, 美国最少为 1.8%.但无论如何, 各国对教育和卫生都较重视。

 (8)

 环保和住房都占一定比重, 印度尼西亚最高为 13.56%, 英国最低为 2.24%.(9)

 总体而言, 这些国家财政支出均显示出公共财政特征, 即社会保障、 教育、 卫生、 国防、 一般公务支出较高, 经济建设支出特别是直接经济支出较少, 交通通讯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当然, 由于各国政治、 经济体制、 文化传统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就某项支出而言, 所占比重也存在差异, 如社会保障。

 二、 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使我国的财政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财政支出结构已作了相应的调整, 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模式相距甚远。

 表 1 列示我国 1998~2002 年财政分费用类别支出(不含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和用国外借款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

 , 以便说明。

  表 1 我国 1998~2002 年财政费用类别支出

 单位: 亿元

 年度 支出合计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其 它 支出 占总支出比重 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支出 占总支出比重 1998 10798. 18 4179. 510. 387 2930. 780. 271934. 700. 0871600. 270. 1481152. 92 0. 107 1999 13187. 67 5061. 460. 384 3638. 740. 2761076. 400. 0822020. 600. 1531390. 47 0. 105 2000 15886. 50 5748. 360. 362 4384. 510. 2761207. 540. 0762768. 220. 1741777. 87 0. 112 2001 18902. 58 6472. 560. 342 5213. 230. 2761442. 040. 0763512. 490. 1862262. 26 0. 120 2002 22053. 15 6673. 700. 303 5924. 580. 2691707. 780. 0774101. 320. 1863645. 77 0. 165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2002 年)

 从表中可以看出, 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结构有如下特点:

 (1)

 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自 1998 年以来有所下降, 但仍占财政支出的较大比重, 超过 30%.(2)

 社会文教费所占比重自 1998 年以来总体上有所提高, 但幅度不大。

 2000 年到 2001 年保持稳定, 2002 年略有降低。

 (3)

 国防费所占比重下降稳定, 2002 年略有提高。

 (4)

 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由降转升, 对经济“起

 飞” 极为不利。

 (5)

 其它费用所占比重保持在 0.10 左右, 但从 2000 年起, 包括国内外债务付息支出, 所占比重有所提高。

 以上分析仅就财政管理的资金而言, 在我国, 政府直接支配的资金还有部分预算外资金和非制度资金, 即预算外资金以外的资金。

 如果将这两部分资金考虑进去, 支出结构将发生变化, 故予以分析。

 但考虑到预算外资金以外的资金的使用没有确切的数据, 仅分析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情况。

 预算外资金虽然在各单位使用的内容各有差异, 但从总体上看, 其支出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基本与预算内支出内容相似, 既有行政事业支出, 也有基本建设支出。

 就乡 镇统筹支出而言, 分为乡 村道路修建、 民兵训练、 优扶、 中小学教育费和计划生育, 可分别归属于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事业经费。

 预算外支出结构各项支出中, 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事业支出始终占大头, 若不考虑乡 镇统筹支出最终归属, 1997 年二者分别占预算外支出比重的 18.6%和 47.67%, 2000 年为 13.1%和 63.1%.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预算外资金使用方向是与按市场经济要求调整支出结构方向不完全相符的, 如果把预算外资金使用结构考虑进去, 我国的现行财政支出结构就更加不合理(参见表 2)

 。

 表 2 预算外资金分项目支出

  单位:亿元

 年度 支出合计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其 它 支出 占总支出比重 支出 占总支出比重 支出 占总支出比重 支出 占总支出比重 支出 占总支出比重 1998 10798. 18 4179. 51 0. 387 2930. 78 0. 271 934. 70 0. 087 1600. 27 0. 148 1152. 92 0. 107 1999 13187. 67 5061. 46 0. 384 3638. 74 0. 276 1076. 40 0. 082 2020. 60 0. 153 1390. 47 0. 105 2000 15886. 50 5748. 36 0. 362 4384. 51 0. 276 1207. 54 0. 076 2768. 22 0. 174 1777. 87 0. 112 2001 18902. 58 6472. 56 0. 342 5213. 23 0. 276 1442. 04 0. 076 3512. 49 0. 186 2262. 26 0. 120 2002 22053. 15 6673. 70 0. 303 5924. 58 0. 269 1707. 78 0. 077 4101. 32 0. 186 3645. 770. 165 注:

 从 1997 年起, 预算外资金支出不包括预算内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费)

 。

 三、 我国和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对比分析

  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口径较大, 相比而言, 我国没有建立公共财政, 现行财政支出口径较小, 主要包括预算内支出和部分预算外支出, 相当部分的预算外资金、 小金库资金、 各种摊派等, 没有纳入财政支出范围, 这不仅不利于收支管理, 也不便于国际比较。

 鉴于此, 本文只能用上述不完全可比的资料进行大致的分析对比, 从中也可以粗略地看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性。

 1.财政负担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由市场承担的支出, 造成了财政职能的严重越位。

 (1)

 我国的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超过市场经济国家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对竞争性领域的过度介入, 违背了公共财政原则。

 如 2000~2002 年财政仍增拨企业流动资金 71.06 亿元 22.71 亿元和 18.97 亿元, 占同期财政支出的 0.45%、 0.12%、 0.09%.又如 2000~2002 年财政拨付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865.24 亿元 991.56 亿元和 968.38 亿元, 占同期财政支出的 5.45%、 5.25%、 和4.39%.(2)

 价格补贴依然存在。

 2000~2002 年分别为 1042.28 亿元 741.5l 亿元和 654.01 亿元, 分别属同期财政支出的 6.56%、 3.92%和 2.92%.(3)

 一些学会协会, 由于种种原因也安排了资金。

 这种状况不仅使本来就短缺的财政资金更为紧张, 使财政工作更为被动, 而且导致财政对国家应予以保证的支出项目难以实施更加有效的保障。

 2.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过快,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 1998~2002 年均超过 14%, 高于市场经济国家, 近两年又有所上升。

 造成行政管理费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机构和人员编制急剧膨胀,导致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加重了财政负担。

 3.国防费明显偏低。1999 年我国国防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 8.2%, 2000~2001 年年均降为 7.6%, 2002 年为 7.7%, 低于美国、 印度和泰国。

 从绝对数来看,我国国防经费列在美国、 日本、 英国、 法国和德国之后仅为 146 亿美元, 只占美国的 5%, 日本的 30%.我国国防经费占 GDP 比重低于韩国的 2.8%、 印度的 2.7%,只有 1.31%, 国防费偏低, 阻碍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4.社会保障支出不足。1999 年我国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为 179.88 亿元,占财政支出的 1.36%; 2000 年为 213.03 亿元, 占财政支出的 1.34%; 2001 年为266.68 亿元, 占财政支出的 1.41%; 2002 年为 372.97 亿元, 占财政支出的 1.69%,均低于上述市场经济国家。

 社会保障支出偏低, 影响了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5.科教事业投入仍不能满足“科教兴国” 战略的需要。

 1997~2002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NP 比例分别为 2.5%、 2.59%、 2.79%2.87%、 3.19%、 3.41%,低于发达国家 5%左右的水平。

 我国 1999 年政府财政投入研究与开发经费占 GNP的比重仅为 0.66%(包括企业和高校自筹则为 1.36%)

 , 低于发达国家 3%左右的水平, 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印度的 0.73%(1994 年)

 、 巴基斯坦 0.92%(1987 年)

 、巴西的 0.84%(1995 年)

 。

 我国多年以来要求达到的 1.5%左右的水平未能实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偏低, 导致财政支出占 GDP比重也大幅度下降。

 因此, 财政对科教事业投入也由于财力不足而受到影响。

 6.农业支出增长缓慢。

 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从 1996 年的 8.82%上升到1998 年的 10.69%, 仅增加 1.87 个百分点, 这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农业投入不足, 就不能很好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 造成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7.财政环保投入力度不够。

 “九五” 期间, 环保投入占 GDP 比重首次达到0.93%, 尚未达到占 GDP 比重 1.5%的目标, 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8.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根据世界银行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 财政用于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一般为 20%, 占 GDP 比重平均为 4%, 明显高于 2002 年我国的 3%.这一比重偏低, 导致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畸形, 抑制经济增长。

 四、 调整政府公共支出范围, 建立公共财政

  目前, 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仅是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和支持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

 优化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

 一方面, 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顺序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另一方面, 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 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的比重。

 (一)

 财政支出范围的界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财政应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参与社会资源的配置, 政府公共支出范围必须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来界定和规范。

 社会公共需要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二是只有政府举办才能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的事务; 三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举办而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事务。

 凡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和事务, 财政才能提供资金支持; 凡不属于这个范围的领域和事务应逐步推向市场, 由市场机制去调节。

 按照这一标准, 政府公共支出的范围界定如下:

 1.消耗性支出。

 一般是指资源置于政府直接配置、 直接消耗的支出。

 主要包括:

 国防支出, 对外事务支出, 各级政府、 人大、 政协、 检察院、 法院支出, 基础教育、 基础科研、 卫生保健等公益性事业支出。

 2.转移性支出。

 一般是指政府不直接消耗, 而是通过再分配转移出去由社会消耗的支出。

 主要包括价格补贴等补助。

 3.公共工程支出。

 一般是指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支出。

 主要包括:

 能源、交通、 水、 电、 煤气、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

 (二)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建立公共财政

  1.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大力压缩行政经费。

 保证政府机器的正常运转是财政支出的范围, 但是, 也必须注意到, 行政机构的数量与规模, 行政经费供给的数量也必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

 供给规模过小, 不能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 供给规模过大, 在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阻碍其它事业的发展, 导致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和财政收支矛盾的恶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虽然我国于 1993 年和 1998 年进行了机构改革, 但行政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稳定在 10%以上, 甚至在“九五” 时期平均在 14%以上, 特别是 2000~2001年不降反升, 达 17~19%, 不仅高于 10%以下的国际一般水平, 而且也高于同期我国财政收入增幅 11%的水平。

 深化机构改革, 精简多余人员, 关键是要通过调整结构、 发展经济, 为精简出来的公务人员找到新的工作和就业出路, 否则, 精简难以成功。

 县、 乡 两级机关的富余人员, 可以循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组织他们去搞各种形式的产前、产中、 产后服务, 这既可以为千家万户的农民提供服务, 引导他们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市场, 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水平, 增加农民的收入, 又可以为县、 乡两级公务员开辟更为广阔的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途径和生活出路, 还可以从中选...

推荐访问: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教育经费 各国 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