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5篇

时间:2022-08-26 16:20:02 来源:网友投稿

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5篇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 -1-德阳市商贸流通领域防范和遏制 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

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5篇

篇一: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

1 - 德阳市商贸流通领域防范和遏制

 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四川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商贸流通领域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商流通〔2017〕9号),结合我市商贸流通领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加强过程管控,通过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强化事后处置,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各类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人数、降低损害程度。

 二、主要目标 到2018年,全市商贸流通领域构建形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防控安全风险和共同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的责任、措施和机制更加精准、有效;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技术研发推广体系,安全科技保障能力水平得到

 - 2 - 显著提升;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实现商贸流通领域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由过程治理为主向源头预防为主转变。

 三、工作任务 (一)构建商贸流通领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1 1 .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要在深入总结分析事故发生规律、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每年排查评估本地区本单位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等,依据相应标准,分别确定安全风险“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4个等级,分别确定事故隐患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实行分类管理,并建立商贸流通领域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

 2 2 .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商贸流通领域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管责任,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健全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落实商贸流通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岗位责任,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

 3 3 .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 管理。各县(市、区)商务

 - 3 - 主管部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推进商贸流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积极配合推动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对接融合,推进企业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二)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

 1 1 .强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要针对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区域、单位、部位、环节,督促商贸流通领域企业加强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设施设备的使用,强化技术防范。完善液氨等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切断)系统,可燃有毒气体、液体泄漏报警系统。

 2 2 .推进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已发布的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目录,通过法律、行政、市场等多种手段,推动、引导高风险商贸企业,特别是人员密集大型商超、城市综合体、农贸市场等商业网点设施开展安全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淘汰一批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经营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动涉氨制冷仓储等高危企事业单位企业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 三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

 - 4 - 要持续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加强班组管理、岗位管理和现场管理,提高企业自主管理水平。

 2. 强化监管责任落实 。研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日常照单监管,失职照单追责。

 ( 四 )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1. 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要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大型展会备案制度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预警制度,加强与公安、消防、食药监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严格控制人流密度,防止踩踏、食品中毒等恶性事件发生。

 2.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制度 。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要完善企业“黑名单”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定期通报“黑名单”生产经营企业,曝光重大隐患和典型违法行为,对“黑名单”生产经营企业采取取消申报资金、项目资格等惩戒措施。

 ( 五 )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要坚持“示范引领、提质扩面、以用促建、创新监管”的原则,抓好落实。按省政府和市安委办的统一安排部署,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并与企业互联互通,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攻坚行动,以规模以上企业监管重点,根据行业领域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可能导致的后果,查找隐蔽致灾因素,

 - 5 -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辩识,为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提供依据。

 ( 六 )切实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要规范本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工作;做好商务部门预案与同级政府及部门有关预案衔接配套工作,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督促指导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

 2. 健全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要建立与公安、消防、食药监等部门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商贸企事业单位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体系,并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强化应急响应,发现事故征兆立即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援。

 3. 提升事故应急现场处置能力。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要提升协调、指挥、处置、善后等各项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水平,督促企业着力健全企业员工应急培训制度,提升一线员工第一时间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切实防止事故扩大化,减少次生灾害,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是安全生产“牛鼻子”工程,要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要加强全市商贸流通领域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各项工作统筹协

 - 6 - 调和督促指导,各县(市、区)要严格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抓实抓好,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成效。

  ( 二 )突出重点,抓好精准实施。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细化工作方案,抓住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关键领域,大型展会、节庆促销活动等关键节点,从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源头治理等方面入手,制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精准实施。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商贸流通企事业单位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建立跟踪督办制度,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加强协调督促,加快各项工作推进步伐,确保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取得实效。

 ( 三 )典型引路,广泛宣传引导。各县(市、区)要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以典型示范推动工作创新。要突出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作用,增强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形成全民共同创建、全民监督促进、全民参与评价、全民共享成果的参与机制,为推进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社会和舆论氛围。

篇二: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的实施意见

  霍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限额

  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培育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以下简称限上商贸企业),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根据《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的实施意见》(六政办〔20**〕22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20**至 2019 年 3 年内培育预入库限上商贸企业 115 家,入库纳入统计限上企业46家,其中,20**年不少于15家,2018年不少于15家,2019年不少于16家。力争到 2019 年底,全县限上商贸企业累计超过 115 家。

  二、纳入条件

  对达到一定规模以上,且遵纪守法、信誉良好的商业企业,方可被纳入限上商贸企业。具体为:

  1.批发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 2***万元以上(包括 2***万元);

  2.零售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万元以上;

  3.餐饮、住宿业:年营业总收入***万元以上。

  三、工作重点

  1.实施“个转企”、“小升限”工程。加大限下商贸企业的摸排力度,支持和引导流通领域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小微企业升级为限上商贸企业,建立和完

 善拟纳入限上商贸单位预备库,逐步提高限上商贸在社零企业中的占比。

  2.推动达限商贸企业纳入管理。深入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指导商贸企业做好申报工作,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在建重点商贸项目早日运营,并纳入限上商贸企业统计,对承接我县政府采购、招投标和定点接待的商贸企业,达到限上标准的必须纳入限上商贸企业管理。争取成熟一户、发展一户,做到应统尽统。增强我县商贸流通业整体实力。

  3.鼓励限上商贸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本地骨干商贸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业务渠道,大力发展跨区域兼并重组和连锁经营,树立品牌并做大做强。

  4.加强限上商贸企业统计服务。加强限上商贸企业调研走访,密切关注企业运行动态,建立限上商贸企业的预警和退出机制。加大对限上商贸企业发展的支持,充分调动限上商贸企业、统计人员及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扶持政策

  1.对年度新增限上商贸企业(不含以前年度退出,下同),在市财政一次性奖励 3 万元的基础上,县财政再给予一次性奖励 3 万元。对年度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万元、1 亿元、3 亿元的限上商贸企业,帮助其申报市财政的 2 万元、4 万元、6 万元的奖励资金。

  2.对年度新增限上商贸企业,自成功纳入限上管理当年起,落实《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限上商贸企业的实施意见》(六政办〔20**〕22 号)有关社保扶持政策。

  3.对符合条件的限上商贸企业积极推荐纳入“4321”政银担、“税融通”等业务重点支持范围,争取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率优惠的金融产品支持。

  4.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限上商贸企业发展工作经费,用于限上商贸企业统计人员补助,对考核优秀、业绩突出的限上商贸企业统计员另行给予一定奖励。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开发区)、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限上商贸企业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局面。县商务局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市监、税务、统计等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快推动限上商贸企业发展。

  2.注重培育孵化。各乡镇(开发区)、有关部门要做好限上商贸企业培育服务工作,对接近限上标准的商贸企业,采取定部门、定人员、定措施、定目标、定期跟踪等措施,加强服务,培育企业发展壮大;对达到限上标准而未纳入限上统计的商贸企业,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督促指导企业做好申报入统工作。

  3.切实服务企业。对现有的限上商贸企业做好帮扶工作,加大对统计信息的资金投入,建立畅通的政企沟通联络渠道,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加大协调力度,在融资、用地、用水、用电、用工、企业减负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强化目标考核。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和限上商贸企业培育发展目标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县政府督查室、商务局、统计局要做好跟踪督查,对入统工作完成情况以及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核通报。

篇三: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

商贸流通体系升级行动实施方案

 到 2025 年,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国内外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流通业态模式更加丰富多元,流通市场主体更具活力,交通承载能力和金融信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流通成本持续下降、效率明显提高,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显著提升。

 一、 基本原则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成本、效率、质量为导向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定不移深化流通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完善流通规则和标准体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引导现代流通规范有序发展。

 ——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加强数字赋能现代流通,加快流通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关联领域协同创新、跨界融合,延伸现代流通价值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加大流通全链条节能减排力度,加快低碳绿色转型,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增强流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系统观念、保障安全。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促进商贸、物流、交通、金融、信用等融合联动,统筹推进流通国内外顺畅衔接、跨区域高效运转、城乡融合发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现代流通应急保供能力建设,增强流通体系安全风险管控和抗冲击能力,充分发挥对保障基本民生和产业链供应链全稳定的作用。

 二、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升级行动 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行动。在重点联系商品市场所在区域,选择部分城市开展试点,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创新融合,培育一批商品市场示范基地。

 农产品产地市场提升行动。在农产品主产区,结合产业发展,省部共建一批全国性农产品产地市场,推动发展一批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支持建设一批田头市场,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产品出村进城短板。

 商务数字赋能行动。深化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加快培育数字商务企业,优化电商平台载体,打造电商优质品牌,提升数字化能力。

 城市商业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做好商业网点规划,推动城市商圈差异化发展,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格局。推动商业资源进一步下

 沉社区,打造一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积极发展智慧街区、智慧商圈,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尊重城市历史文脉,稳妥有序推进现有步行街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打造城市消费地标。

 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以渠道下沉为主线,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商业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村消费升级。

 乡村供销双促行动。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完善并推进“新网工程”,促进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农产品上行,促进工业品、农资等下行,建设县乡村三级综合为农服务体系。

 内外贸一体化促进行动。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搭建出口转内销平台。支持国内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企业走国际化经营道路、构建高效畅通的国际物流网络、加强数字化改造对接,实现生产端到消费端数字直连。

 老字号保护发展五年行动。加强老字号保护法治建设,建立老字号动态管理机制,完善中华老字号名录,举办“老字号嘉年华”系列活动,打造、提升、扶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中华老字号。

 三、 增强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多层级网络覆盖水平,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增强交通运输对现代流通的支撑作用。

 (一)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流通功能

 强化骨干运输通道能力。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出疆入藏、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增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流通保障能力,畅通国际干线运输通道。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快待贯通路段建设,在有条件有需求的骨干运输通道推动铁路客货分线,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增强流通功能。优化“北粮南运”通道建设,加强东西向粮食运输通道接卸能力,提升煤运通道运输能力,增强油气通道输送能力,提高集装箱运输通道多式联运衔接能力,研究发展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合理把握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比例关系,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优化城市群都市圈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世界级港口群、世界级机场群,依托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有效释放既有普速铁路货运能力,改善重要物流枢纽、产业园区周边交通条件,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拓展其他城市群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城际交通货运功能,推进重点产业园区、物流枢纽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强城际高速公路和快速

 道路布局衔接。增强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通道联接水平,合理布局铁路货运外绕线、联络线,推动城市过境公路外绕段建设,推进客货高效分流,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出入口等高效衔接,加快瓶颈路段升级、打通待贯通路段。

 完善城乡融合交通网络。统筹城乡交通网络整体布局和一体建设,为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提供基础支撑。重点补齐县城交通网络短板,强化县域流通承载能力,推进市政道路、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等衔接联通,加强中西部与东北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偏远县城乡镇及特色农产品主产区通用机场建设和功能完善,统筹谋划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通村畅乡农村公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与改造,着力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加快乡村产业路和资源路建设,有效串接田头市场、家庭农场以及供销、邮政快递等网点。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具备农林作业、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等功能的通用航空设施建设,在有需求的农村地区加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

 (二)提高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依托重要物流枢纽,发挥不同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提升组合效能,发展规模化、网络化多式联运。推动联运转运设施、场站合理布局建设,强化设施、设备、管理等标准对接,加强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各种交通运输信息的开放共享。深入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甩挂运输,优化业务和操作流程,提高联运组织效率。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以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江海直达、国际铁路联运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一单制”,丰富“门到门”一体化联运服务产品,打造多式联运品牌。

 提升专业化货运服务品质。推动铁路货运服务转型提质,丰富铁路货运服务产品。创新公路运输服务业态模式,推广货车租赁、挂车共享、定制服务。完善港口货运服务功能,延伸港航增值服务链条。提升机场货运配套服务,发展多元化航空运输服务。推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探索丰富无人机、无人车等城市配送应用场景,积极推广“货运班线”等服务模式。发展差异化、个性化运输服务,满足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货运需求。

 (三)推进交通运输智能化低碳化发展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移动通信

 网络覆盖,加快铁路、公路、港航、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网联化发展。有序推进智慧公路、智能铁路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区研究推进城市地下货运系统建设。全面推动智能航运建设,打造智慧港口,提升港口装卸、转场、调度等作业效率。推进智慧机场

 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航空电子货运试点,研究部署服务区域流通的大型无人机起降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交通运输智能技术应用。推进运输企业加快数字化、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提升订单、运输、仓储、配送全流程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产业园区、港口、机场、铁路场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要节点货物运输全程感知。深化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提高车路协同信息服务能力,探索发展自动驾驶货运服务。

 大力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清洁替代,加快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促进电动汽车在短途物流、港口和机场等领域推广,积极推进船舶与港口、机场廊桥岸电改造和使用,开展氢燃料电池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试点,降低交通运输领域能耗和排放水平。

 四、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顺应物流运行网络化发展趋势,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经济高效、绿色智能、安全稳定的现代物流体系。

 (一)构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重点补齐中西部地区短板,构建全国骨干物流设施网络。畅通干线物流通道,

 加强枢纽互联,推动枢纽干支仓配一体建设,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完善枢纽国际物流服务功能,衔接国际物流通道,实现国内国际物流网络融合。

 完善区域物流服务网络。强化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构建支撑现代流通的多层级物流服务体系。围绕产业集聚区和消费集中地,加快推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国家物流枢纽,提高一体化、集约化物流组织服务能力。完善城市配送设施,大力发展共同配送,提高配送效率。依托商贸、供销、交通、邮政快递等城乡网点资源,完善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末端网络服务能力。推动建设绿色物流枢纽、园区,引导企业创新开展绿色低碳物流服务。

 健全冷链物流设施体系。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加强与国家物流枢纽运行衔接,构建冷链物流骨干网络。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分拣包装、移动冷库等设施建设,补齐生鲜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短板,提高商品化处理水平;加强销地高标准冷库和冷链分拨配送设施建设,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商超等零售网点冷链物流设施改造升级,推广新能源配送冷藏车,提高“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服务效率。加大冷链物流全流程监管力度,消除“断链”隐

 患,减少生鲜农产品流通领域损耗,保障食品安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健全进口冷链食品检验检疫制度。

 (二)拓展物流服务新领域新模式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铁路快运。加快铁路(高铁)快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强与存储、分拨、配送等设施衔接,统筹高铁与普铁快运设施协调利用。开展高铁多样式、大批量快件运输试点,逐步构建多点覆盖、灵活组织的铁路(高铁)快运服务网络。推进高铁快运与电商快递等衔接融合,加强铁路干线对接公路集疏运、国际航空运输网络,提高铁路(高铁)快运组织化水平。

 推进物流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加强物流基础设施与工业园区、商品交易市场等统筹布局、联动发展,推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枢纽经济。支持物流企业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企业深度协作,创新供应链协同运营模式,拓展冷链物流、线边物流、电商快递等物流业态。推进物流与生产、制造、采购、分销、结算等服务有机融合,营造物流与产业互促发展生态。

 推广集约智慧绿色物流发展新模式。拓展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优化车、船、仓等分散物流资源供需对接,提升物流规模化组织水平。打造国家物流枢纽运营平台,集成储、运、仓、配等物流服务,创新一体化物流组织模式。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信息、物流等综合

 服务。加快发展智慧物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提升物流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水平。扩大新能源运输工具应用范围,推广绿色包装技术和物流标准化器具循环共用。鼓励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废旧物资逆向物流体系,促进废旧物品、包装等回收再利用。

 (三)培育充满活力现代物流企业

 提升物流企业网络化经营能力。支持骨干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加强资源整合,优化网络布局,引导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引导水运、航空货运、铁路货运、邮政快递等领域龙头企业,对接国内国际物流通道,加快境内外节点设施布局,构建网络化运营体系。强化各类企业协同合作和互补衔接,优化物流组织模式,完善全球物流服务网络。鼓励物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贸易网络,延伸物流大数据等服务,提升全链条物流服务效能。

 提高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支持物流企业做专做优,提高普货运输、通用仓储等基础业务专业化水准,提升对接多元化物流需求的专业物流服务能力。引导物流企业与能源、粮食、矿石等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紧密协作,提供国内国际采购、运输、仓储等规模化协同化服务。支持大件物流企业优化跨区域运输线路,构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衔接的大件物流网络,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服务。培育壮大医药物流企业,创新医药流通模式,提升医药流通效率和全过程品质管控能力。

 推动危化品物流企业加强设施设备投入和技术改造,完善物流作业规范,发展罐箱多式联运,提高危化品运输安全水平。支持网络化、专业化龙头物流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紧密对接,畅通物流末端微循环,共同打造优势互补、高效协作的物流企业生态。

 资料整理来源:《“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篇四: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

贝尔市推进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2022 版)

 为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紧盯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创新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商贸业 2022 年行动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充分调动各旗市区积极性,以点带面,推动科学优化布局、壮大市场主体、物流降本增效、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抓好重点项目、优化招商模式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贯彻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市委和市政府工作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落实“四个千方百计”、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全面释放消费潜力、做活泛口岸经济,加快推进我市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

 (三)主动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建立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加快商贸流通行业一体化进程,全面服务和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建设,促进商贸经济稳步增长。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生活服务品质 1.打造海拉尔、鄂温克区域消费中心。发展首店经济,引入现代消费新业态,开展消费促进“九大行动”,打造主题消费、体验式消费、沉浸式消费、融入式消费热点,促进传统零售业提档升级。加强城市特色商业街区、旅游休闲街区以及商圈建设,集成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健身、餐饮住宿、生活便利服务,打造综合服务载体。(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海拉尔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

 2.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大力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进行门店新建,推动便利店进街区社区、进商圈商业街、进写字楼,扩大门店服务网络覆盖。鼓励品牌连锁企业加大 24小时便利店建设布局。支持便利店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广移动支付、可视化技术,提升门店智能化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3.支持促进绿色消费。创建绿色商场,支持企业开展汽车促销、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活动,完善汽车报废处理体系,促进循环消费。提高广大消费者和家电销售企业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积极性,在政府消费券中设置家电消费专项劵,促进家电市场消费潜力释放,拉动消费增长。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园落户经济技术开发区,引导报废车拆解、废旧家电、其他再生资源通过安全环保的途径进行集中回收和处理。(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4.构建现代新零售供应链体系。积极培育本地自建电商平台,支持推动“社区团购+社群运营+供应链”模式发展。引导呼伦贝尔 mall 平台提升发展水平,建设地方性综合电子商务生态平台,年底实现入驻 B 端商户五百家和二十万人次消费。加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引导电子商务基地特色化发展,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链延伸,填补产业链短板。推动新零售业态向乡村发展,引导新巴尔虎右旗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指导项目发挥实效。(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二)激活县域生活服务消费 5.申报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按照自治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推动优质农特产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服

 务商贸物流企业和农畜产品产地对接,补齐农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短板。健全农村牧区流通网络,完善经营服务配套设施和农畜产品零售网点布局,满足农牧民消费升级需求。整合旗市区现有项目,组织申报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6.建设旗市区示范性农贸市场。建设旗市区示范性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做好保供稳价和综合服务工作,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持续增强民生保障能力。(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7.建设县域物流集中公共仓。鼓励城市流通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共建共享仓储等设备设施,支持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实现统一仓储、分拣、运输、配送、揽件,建立完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在整合电商进农村示范县、电商快递基础上,搭载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推动物流快递统仓共配。推动农村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共享、数据互联。(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8.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供应链渠道,培育供应链龙头企业,以农产品主产区、主要集散地、主销区为基础,加强产销精准对接,优化产供销配套服务,提高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旗市区人民政府)

 (三)活跃泛口岸经济 9.以通道优势招商。依托中欧班列途经我市的地缘优势,分流满洲里市铁路物流压力,探索建设呼伦贝尔市“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集拼集运集散地,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指定监管场地,促进通道经济向口岸综合经济转变。明确各口岸功能定位,依托额布都格口岸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吸引意向企业打造粮食落地加工园区。推动煤炭监管场地建设,打造对蒙煤炭进口集散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巴尔虎左旗人民政府)

 10.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玉米、万寿菊、食用菌等农产品出口加工,打造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带动当地农产品走向海外,拓展对外贸易功能。发挥开放平台效能,做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口资源落地加工园区。克服国际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双向投资的基础性工作。摸索跨境电子商务破题路径,强化全链条质量配套输出,提

 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扎兰屯市人民政府)

 11.打造内蒙古东部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贸易出口基地。做好打造基地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市创建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贸易基地动员会,建立服务贸易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统筹推动中医药(蒙医药)“购物+康养”线路落地,促进我市服务贸易出口。在海拉尔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建立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贸易示范医院,加快推动我市中医药(蒙医药)服务机构涉外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海拉尔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商务局负责统筹推进方案落地落实,跟踪调度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及相关旗市区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做好评估问效、验收总结等工作。各地要抓好组织实施,细化任务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制度和经费保障,确保方案和相关项目能落地、见实效。

 (二)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减流程、优服务、降成本、提效率。规划市场竞争秩序,依法打击企业违法行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招商引资、债务融资等领域政务诚信建设。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商务局要加强与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协调沟通,形成合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完善中心城区一体化规划,支持批发、零售、仓储、运输、生产等企业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

 (四)完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市商务局要建立商贸流通联系企业名单,加强与重点企业日常工作联系,实施事事动态管理。支持名单内企业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协调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商业可持续原则,提高对名单内企业的金融服务效率。

 (五)加强商贸流通行业统计。市商务局要研究建立商贸流通重点行业统计分类标准,支持培育经营稳定、管理完善的新增商贸企业达规上限,鼓励有条件的连锁企业、购物中心、农批市场实行统一核算,鼓励生产加工型企业实施“工贸分离”;完善商贸流通统计监测制度,依托重点行业协会和重点联系企业,加强商贸流通运行监测和信息发布工作。

篇五: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

区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力做好全区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决战决胜阶段各项工作,持续攻坚提升、巩固深化集中行动成效,保障“七一”前后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即日起到 8 月底,在全区商贸流通和领域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提升行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 5月 24 日全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提升行动推进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场所)、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和薄弱环节、短板不足,采取“全面、严格、专业、治本”的攻坚提升措施,严明安全生产责任,严控安全生产风险,严除安全生产隐患,严防安全生产事故,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和全区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行动范围及方法步骤

 (一)行动范围 本次百日攻坚提升行动范围包括全区商贸流通企业,采取综合监督检查和行业领域联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在全覆盖和严执法上下功夫,进一步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二)方法步骤 1.行业领域联合检查(5 月 25 日—8 月 31 日)。成立由商务主管部门牵头,各镇街、开发区,各商贸流通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开展行业领域联合检查。按照区级直接监管企业(单位)“全覆盖”、区级监管企业(单位)不低于 30%的比例(企业较少的行业领域比例要达到 100%)开展联合检查,组织开展“全覆盖”联合执法检查。牵头单位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细化检查方案,明确检查企业(单位)名单、检查组人员名单、检查事项清单,合理分工,形成合力,对联合检查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建立台账,形成问题隐患清单,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要督促限期整改,实行闭环管理,做到“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对风险等级高、短时间不能消除的隐患,要按规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2.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面对面”回头看(5 月 25 日—8月 31 日)。针对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期间执法检查发现存在重大隐患、问题隐患较多的企业和“不放心”企业,按照

 分级分类原则,区级直接监管企业由区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区级监管企业由分管负责同志进行面谈,进一步督促企业做好内部“四个层面”面谈工作,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面谈企业比例不低于本级监管企业的 30%。

 三、重点检查整治内容 (一)部门层面 1.是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进行部署调度,研究解决本行业领域突出问题。

 2.是否全面摸清辖区内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底数,建立监管台账。

 3.是否通过交叉执法或聘请中介机构等方式开展本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格落实“二十严查”“二十必须”要求。对照企业清单台账和执法文书,随机抽查相关企业,查验部门是否真正实现执法检查“全覆盖”,是否存在执法检查发现隐患“应上报未上报”,是否存在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应立案未立案,应处罚未处罚”的问题,是否及时对限期整改的隐患进行复查。

 4.是否定期对驻点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开展驻点监督业务培训,定期听取驻点监督人员工作情况汇报,及时推送驻点监督工作任务。

 5.通过聘请专家等方式,深入查找企业在规章制度、现

 场管理、设备工艺、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比部门的检查记录或执法文书,查看部门检查工作是否全面、细致、深入。

 (二)企业层面 1.是否分别制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一线员工等全员岗位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教育培训、应急演练。随机抽查一线员工特别是新入职或转岗员工是否了解岗位安全职责和风险隐患。

 2.是否持续开展隐患自查并建立隐患台账,对于自查及各级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是否按时整改销号并复查验收。

 3.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否与相关监管部门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并组织企业内部层层开展“面对面”谈话工作,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4.对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走形式的问题。

 5.是否严格落实特殊作业管理制度。严格检查企业 2020年以来的特殊作业相关档案资料,查验是否落实作业审批、风险辨识、培训教育等各项规定,是否存在人员特殊作业证造假及无证上岗的问题。

 6.抽查企业驻点监督人员工作日志等资料,并问询相关人员,检查驻点监督人员是否到企业开展驻点帮扶工作(落

 实指导企业完善规章制度,组织安全培训、警示教育和应急演练等要求);是否做到企业动火作业必到、设备检维修必到、高处作业必到、应急演练必到“四个必到”。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本次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提升行动是区委、区政府全面研判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后作出的重要决策安排,各镇街、开发区,各商贸流通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动真碰硬,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层层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切实做好百日攻坚提升行动各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指导和协调推进百日攻坚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确保行动实效。

 (二)强化调度研判。各镇街、开发区,各商贸流通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抓好百日攻坚提升行动统筹调度、协调推进。

 (三)严肃责任追究。各检查组要根据重点检查内容,全面检验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责任不落实、执法检查“宽松软”、重大隐患隐瞒不报等问题线索,要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各镇街、开发区,各商贸流通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要参照本方案制定辖区具体实施方案,于 5 月 31 日下班前报区商务局。

 联系方式:XX,邮箱:XX@XX.com

推荐访问:商贸流通业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流通 商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