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正文

觉醒年代党史金句10篇

时间:2022-10-08 10:20:04 来源:网友投稿

觉醒年代党史金句10篇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第18期总第783期《觉醒年代》:于历史中构建文化认同王佳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摘要]《觉醒年代》取材于中国共产党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觉醒年代党史金句10篇,供大家参考。

觉醒年代党史金句10篇

篇一: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18 期 总第 783 期《觉醒年代》:于历史中构建文化认同王佳琪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摘 要]《觉醒年代》取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方法再现了党史的严肃性及历史真实性,又以电视剧创作者自觉的艺术意识呈现出一定的艺术想象,使得此剧塑造了颇多丰富立体的个体形象及中国人物,实现了对中国精神的表达;同时创作者运用极具感染力的镜头语言体现出中国叙事的独特性;继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中寻求中国思想,将历史与时下相统一,将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构建了在历史文本与文本历史互文下的文化认同。[关 键 词] 中国精神;中国叙事;中国思想;文化认同电视剧《觉醒年代》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的献礼剧于 2021 年 2 月播映,在一如既往秉承着献礼剧的政治性和文化性的同时,这一剧集深刻挖掘了主流意识下符合观众审美的艺术表达,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尤其是建党题材的影视创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关于建党题材的影视作品已有很多,如建党 90 周年的献礼剧《开天辟地》(2011,胡玫)以及《中国 1921》(2011,穆德远),前者讲述了从建党到大革命失败期间纷繁复杂的历史斗争,着重展现了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及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戏剧性较为强烈;后者同为建党九十周年的献礼剧,还原了 1917—1921 年的历史全貌,从理论、组织准备等角度诠释了中国革命选择共产党的历史必然。电影《建党伟业》(2011,韩三平、黄建新)全景式勾勒出中共建党酝酿时期的历史环境并全方位呈现出各方力量为建党所做的不竭努力。以上这些影视作品均从不同方面挖掘了建党前后的历史史实,并试图探索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如将历史人物不羁的青春纳入主题叙述中,在献礼剧的严肃性中增添了更多活泼之感,让观众在获得正向娱乐感的同时,积极去思考和再认识那段艰辛却充满激情的历史。十年过后的《觉醒时代》(2021,张永新)依旧将镜头对准 1915—1921年即建党前的历史,但创作者更为着重描绘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民众思想的觉醒,以陈独秀、李大钊和蔡元培等知识分子身体力行地传播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想,继而带领毛泽东、陈延年和邓中夏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以思想革命、文化革命武装政治革命。剧集在吸收前人创作实践中的长处之外,显然更为明显地选择“以人托史”的叙述策略,个体成为历史叙述中的主角,个体日常生活的点滴描摹着历史史实,而由众多个体构成的群体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言人,更为彻底地将字幕历时性地“讲述”历史重大事件转化为个体行为选择推动着历史变化,以及历史更迭下个体和群体的被动与主动、偶然与必然。同时细腻化全方位地呈现了历史人物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回应着当下较为流行的青年文化,使得《觉醒年代》所叙述的历史成为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当代人更为了解历史,也更为了解个体的意义所在。“就国家主流电影的创作和生产来说,对红色历史、‘红色题材’的反复书写和表现是难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对历史,尤其是红色历史的反复书写和表现要找到艺术家个人化的支点和想象,通过电影化的想象和视听魅力表达对红色历史的感悟并与当下观众实现‘无缝对接’。”[1] 《觉醒年代》正是在中国精神、中国叙事及中国思想方面找到了由历史通往当下的路径,由当下回望历史的通道。126

 FENGGEYUTESE 风格与特色一、中国精神:浸染在日常点滴中的个体生命质感电视剧《觉醒年代》从其总体框架上来看,时间上跨越 1915 年到 1921 年,空间上主要辗转于北京、上海及湖南,由此架构历史时空下多元的视角以进入宏大的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是,创作者并未着意于清晰地罗列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要人物、主要影响,以歌颂者的姿态颂扬历史人物的英雄特质。而是选取了几个主要人物串联整个历史事件,这几个主要人物构成带领者和被带领者两个群体:一为平行叙述着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和胡适等知识分子始终如一地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为中国寻求出路,他们不断在探索中思考,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他们是无畏的探索者,更是有力的带领者;一为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和邓中夏等革命青年学生在前辈的指导下实践并继续探索着革命的道路,以找到真正适合中国的前进方向。在这一主线下,有机地分支出较为立体的个体叙述。一方面,将带有“历史光环”的个体日常化。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在大众的惯性思维中这些历史人物极具严肃色彩,他们如文化符号般印刻在大众的认知中,同时在以往的历史叙述中也常常淡化其个体的多面价值,而《觉醒年代》中注重先个体再历史的创作方法,描绘了这些历史人物的日常生活,而架构日常生活的是人物之间的多元关系。陈独秀,作为一个社会革命家不断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抱负和理想,充满激情和坚韧;作为一个父亲,不合常规地教育着自己的儿女,是儿女心目中的“封建大家长”,有着通常意义上父亲的古板和严厉;作为一个丈夫,暖心呵护着妻子高君曼,倍受妻子的崇拜,但又常常遭到妻子的“嫌弃”;作为一个精神领袖,是学生眼中可以真正救中国的先生,也是众多追随者的知己、同道中人,极具浪漫情怀和个人魅力。陈独秀这一形象在其充满烟火气的家庭生活中,在与朋友高谈阔论、慷慨激昂中,在与知己吃面条、嗑瓜子的日常中一步步刻画而出。与陈独秀所提出的科学与民主两面旗帜相比,其新思想更为生动地体现在他的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世中,陈独秀充满激情的人格魅力跃然纸上。与此同时,李大钊和胡适的日常生活也被银幕化,具体丰富而又鲜活生动。李大钊常常帮助生活困苦的工人朋友们,带着面和肉与工人们一起过大年包饺子唠家常,为他们打开眼界,拓宽思想,找到生活的新希望,却又时常在妻子的一声“憨坨”中难藏单纯的孩子气和家常的幸福;胡适在一群女性崇拜者的“包围”下充满绅士气质却又不乏羞涩,又具有偶像气质般拉着自己的“小脚妻子”大胆浪漫地看戏,还必须严格遵守十点回家的家规。可以说,这些人物的趣味性和活泼感帮助观众更为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而他们所倡导的新思想也更为生动地展现出来,形象地诠释了新文化运动下所谓的科学与民主到底为何,对现今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另一方面,将青年学生主体化。剧集中像毛泽东、陈延年、邓中夏、傅斯年和柳眉等青年学生有着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他们各有各的信仰和坚持,并努力朝着正确的革命道路去求知和探索甚至牺牲,他们的主体人格是完整的,他们是愤怒的、激情的、自信的、求知的,彰显着青年的责任感,也体现着中国青年应具有的生命力,以实现“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追求。其实,在历史中的 1915 年,李大钊(26 岁)、胡适(24 岁)也正值青年,剧集中也呈现出两人的青年气质,他们的担当与探索影响着并建构着青年观众的文化认同。“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未来的突破,更在于如何用美学的方式去真正理解和表达历史人物的深刻性、复杂性、时代的制约性和个人命运感。”[2] 《觉醒年代》中构建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这两组主要的人物形象,其间个体人格魅力、青年的正向价值表现于点滴日常生活之中,将个体寓于群体之中,寓于历史之中,叙述了历史中的人,以及人的成长历史,也就更为灵活细腻地诠释出历史人物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其所彰显的中国精神照耀着历史与时代。二、中国叙事:极具感染力的“景观式”影像呈现和客观表达“现代景观被界定为通过过量和压倒性的刺激,把观看者带到一种隔绝、固定、最终是虚弱的状态。”[3]165 在《觉醒年代》中景观式的影像具有中国叙事的特点,一是剧集中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风情和人生百态;二是形象化的视觉表达达到了以情感人的目的,获取了观众的情感认同。剧集中对于当时历史环境的描摹是经典的,更是直击人心、令人震撼不已的。如毛泽东的出场这一镜语段落实在展现了风雨飘摇的中国127

 第 18 期 总第 783 期社会和被拯救被改革的迫切需要。这一段落中,碎片化的剪辑中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中的运动画面相互交织着,声画同时召唤着观众情绪的变化。画面中,如注的雨水哗哗而下,迎面的是来往络绎不绝撑伞的人,他们背着大包小包像是逃难般小跑着逃窜着;衣着破烂不堪光脚的乞讨者蓬头垢面,黑黑大大的双手捧着一小个窝头;街道上带枪的军官扬鞭驾马,驱赶着路上的行人,奔驰而过;卖鱼的小车在凹凸不平的路上翻倒;毛泽东捧着用布包裹的书在街道上奋力奔跑;伴随着“卖孩子啦,多乖巧的孩子”的叫卖声,三个孩子坐于木盆中等待售卖;汽车里穿着西装的小男孩啃着肉饼看着车窗外的一切,奈何街道上可怜的女孩正惨哭着,毛泽东看着这周遭的一切。这一段落是湖南长沙街头一景,却全面细腻地勾勒出毛泽东当时所处的时代,当时的中国如此这般黑暗与局促。与之相对应的是,北京街头军官砍头这一影像呈现,镜头中军官举起大刀,毫不迟疑地砍下一个窃贼青年男子的头颅,围观的男女老少窃窃私语,有的议论这砍人的刀法不如大清时的刀法,有的孩子看到砍头立马缩起头来,而一妇人冲出人群捧着蘸血的馒头,大喊着“我儿子有救了”,接下来黑白影像中,一个又一个“父亲母亲”捧着馒头乞求军官蘸血。如此世态,正如鲁迅所说的“铁屋子”,似乎毫无一丝希望,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百态的缩影。或者当观众沉浸于这一影像的震撼之余,一些客观叙述的镜头值得注意和思考,它体现着剧集创作者的艺术想象和艺术思考,是这一本文历史的注脚。在毛泽东的出场段落中,风雨飘摇的社会映入毛泽东的眼里,他看到这个社会的惨状,车里的男孩也奇怪地看着窗外各异的人们,而街边二楼上并肩的两个富人小姐也俯视着眼下之景;在蘸血馒头的场景中,围观的人们好奇着,就连小女孩也看到了这一幕,可是鲁迅却背对着这见怪不怪的一幕,不忍直视;除此之外,剧集中还有更多的“看”,蔡元培与陈独秀的再见仿如隔世般,两人入画到一女子的画作中;李大钊在当铺中当掉西装和皮鞋时,一个逗鸟的富人被吸引着看着这一切等。这些“看”以替代性视角代替观众去“看”,又让银幕外的观众看到画面中的观众的“看”,以此陌生化眼前之景象,提醒观众旁观者的身份,以引发观众积极主动的思考。其实,在剧集中,运用图像、镜头画面去形象化表达和叙述,并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的艺术表达手法。还有版画与镜头语言相结合的手法运用,版画有效替代了创作者无法拍摄的内容信息,同时又以版画平实有力量的表达,丰富化多元化影视叙事的维度。“木刻原是中国发明的。”[4]147 20 世纪 30 年代初,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希望在借鉴西方木刻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木刻版画。而鲁迅之所以倡导木刻版画,也是因为其简单的线条和明暗关系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图像可以为大众提供一种通俗易懂的艺术,新的木刻是“刚健分明”的“好的大众的艺术”。[4]144同时,鲁迅又强调新兴木刻应“助成奋斗,向上,美化的诸种行动”[5]459 ,且木刻应该“使人物显出中国人的特点来,使观者一看便知道这是中国人和中国事,在现在,艺术上是要地方色彩的”。[5]428 这一为社会而艺术的木刻版画,把艺术深入群众之中。《觉醒年代》中对于版画的运用是意味深长的,一方面,观众看到当下人的版画创作,这些版画与镜头语言相结合的表达是今人重绘的历史,是今日所评价和思考的历史,而这一简明的艺术形式更勾连起大众观看的共鸣,这是今人对历史的致敬,对鲁迅先生的致敬,也是引导今人对历史的再看。另一方面,这一版画强调了现实之于艺术创作的意义所在,版画具有浓缩感和直白的艺术表达源自大众的需求,而版画具有号召力和战斗性的形象画面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就如同《觉醒年代》这一艺术表达的初衷所在,现实和大众让历史表达具有了时代意义和传播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版画也建构着观众对历史的一种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影像不是教导目不识丁的人的工具,便是作为深具美学和情感价值以及象征意义的艺术”[3]38 ,而影像中的版画更深化着大众的情感共鸣。三、中国思想:于传统文化中孕育新思想《觉醒年代》立足于再现建党前期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想的探索和传播过程,展现了中国革命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而这一必然性蕴含了深刻的历史逻辑,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辅相成,它包含着特定时代下人的选择,以及“英雄造时势和时势造英雄”的辩证,在剧集中通过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将历史的传承与创新深深联系在一起,实128

 FENGGEYUTESE 风格与特色现了新与旧辩证的统一。这一做法为剧集中的历史表达找到了坚实的基础,也很好地诠释了历史唯物主义。新思想由传统文化的襁褓孕育而出,这才是建党酝酿时期的历史史实和历史逻辑。而这一从传统文化中孕育而出的中国思想也体现在创作者影像语言的表达中。这一内容中与形式外实现了历史叙述内容和历史叙述形式的协调统一。在传统文化中生出新思考。《觉醒年代》中戏剧冲突多是集中于个体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其思想的冲突。比如辜鸿铭和黄侃所代表的“复古派”与陈独秀、李大钊提倡的“新文化”“新思想”有着水火不相容之势,这一具有对比性的叙事线索客观地呈现了传统文化的利与弊,以及新思想的优势何在,同时也厘清了新与旧的辩证关系。与一味批判“复古派”相比,剧集中公正地展现两种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博弈过程,并立体地刻画了辜鸿铭这一文学大家,在观众赏味两种不同主张所产生的戏剧冲突之外,也巧妙地体现出新思想的形成过...

篇二: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2021年第9期电视剧研究时代与使命:《觉醒年代》的传播价值◎ 陈银花

 陈晰儿红色影视剧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为题材” ① 的影视作品,往往肩负着弘扬主旋律、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使命。电视剧《觉醒年代》作为一部重大历史题材作品,是一次具有“思想深度、历史深度和艺术深度” ② 的突破性红色影视创作,成为“新主流”电视剧的又一成功范例。

 《觉醒年代》于2021年2月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并在第27届上海电视节获白玉兰奖八项提名,最终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三项大奖。有学者分析称,“重大党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火爆‘出圈’,打破了主旋律大剧收视圈层和传播壁垒,收获了大批青年观众” ③ 。

 一、《觉醒年代》完成了红色影视传播主体和时代青年间的新型互动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影视剧,《觉醒年代》的传播主体是官方主流媒体及其客户端。结合人民网舆情数据、百度指数及舆情监测工具鹰眼速读网数据,显示2021年2月1日该剧播出,前期热度可谓是悄无声息,然而在3月19日以豆瓣评分9.2分收官的《觉醒年代》播完后,网络搜索量呈现逐步走高的趋势。(一)百年党史宣传教育背景催生围绕《觉醒年代》的网络热搜和传播符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出,广播电视建党百年主题节目要聚焦主题、鲜明基调,突出反映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的昂扬旋律;要着力讴歌百年光辉历程,弘扬百年伟大奋斗,引导人民群众珍惜伟大政党、铭记伟大历史;要浓墨重彩展现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反映新时代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激励人们满怀豪情奋进新征程。

 ④

 《觉醒年代》紧扣建党百年的节目主题,播出后在网络空间构建了丰富的流行文化语境。在微博平台,#觉醒年代yyds#、#觉醒年代的选角#、#觉醒年代人民日报发文#三个话题一度稳居热搜榜高位;yyds(“永远的神”的拼音首字母)、安利(引申义为“强烈推荐”“真诚分享”)等网络用语融入网友对《觉醒年代》的评论当中,达到严肃历史题材下幽默轻松的传播效果。年轻人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对《觉醒年代》的喜爱,一些有影响力的图文博主将电视剧中的片段截图制作成表情包、壁纸、JPG动图等易于分享的网络内容。比如,在#看觉醒年代时的我#这一话题的热门博文下,能看到大量剧中人物台词被制作成趣味表情包。“鲁迅先生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陈独秀先生就不能歇息一下吗”等表情包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的传播量较大。(二)节日文化的网络话题带动网友对《觉醒年代》的关注和传播五四青年节,@人民日报发起微博话题#觉醒年代的青春之声#,引爆微博平台。同时,@木鱼水心、@中影小水等视频博主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剧中精彩片段,吸引了众多粉丝开始关注该剧。关于《觉醒年代》的讨论由点及面在社交网络上铺开,透过这部剧的视角,网民更加明白五四运动的历史与重要意义。历史人物逐渐鲜活,先辈革命精神持续感染网民,热度逐步上升。5月20日前后,央视电视剧频道报道《觉醒年代》入围白玉兰奖八项提名推动舆论走向高潮,这一消息得摘

 要:红色影视剧作品题材重大,肩负着弘扬主旋律、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使命。获得第 27 届白玉兰奖三个奖项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打破了主旋律大剧收视圈层和传播壁垒,收获了大批青年观众,完成了红色影视传播主体和时代青年间的新型互动;描摹了青年偶像的光荣与梦想,正向影响了当代青年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回答了为何学党史、如何传播党史的时代命题,蕴含多层次的传播价值。关键词:《觉醒年代》;红色影视;时代价值

 94总第366期电视剧研究到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博主的积极传播,被成功安利的网民无不感慨:“良心剧!”“觉醒年代值得!”持续高涨的讨论热情离不开网民对该剧的热捧。6月进入高考季,不少网友感叹《觉醒年代》简直是“行走的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库”;6月10日,《觉醒年代》在第27届上海电视节连获白玉兰奖三项大奖,热度走势达到波峰;据人民网舆情数据,截至6月24日,#觉醒年代#、#觉醒年代yyds#话题在微博分别获得22.4亿、11.8亿的阅读量。(三)《觉醒年代》主创接受自媒体的采访并完成与网友的互动导演张永新与演员于和伟在6月份接受了B站视频博主木鱼水心的采访,目前该视频已达166万的观看量和21.3万的点赞量。40分钟的视频中飘满网友发的弹幕,最多的内容是“谢谢你们(创作团队)”。弹幕是网友与主创之间最快捷的互动模式,网友感谢创作团队,主创们也回馈以感谢。导演张永新说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两条弹幕是“《觉醒年代》有续集吗”和“你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这一问一答让他深深地感到震撼。主演于和伟在访谈结束时对网友说:“感谢你们喜欢这部电视剧,也希望你们有理想、有探索精神、有责任。”二、《觉醒年代》正向影响了当代青年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2005年,有学者调研大学生群体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情况,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人并不热心,大约四分之一的人持否定态度,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持肯定态度。

 ⑤ 其结论是,“深厚的内涵”和“完美的情节”是最吸引大学生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剧的两个因素。增强红色影视剧本身的时代感和艺术魅力,用思想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促进国家认同深层次的行为整合。

 ⑥《觉醒年代》为当代青年人描摹了百年前的时代青年以及他们的光荣与梦想,正向影响了当代青年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一)跨代与共情:讲述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鼓舞当代青年人《觉醒年代》编辑龙平平说:“《觉醒年代》中有许多这样的青年英雄,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邓中夏、蔡和森,包括李大钊,他们个个都是志存高远、才华横溢的精英,为了追求真理,为了拯救中国,不惜慷慨赴死、从容就义。他们理应成为今天青年的偶像。” ⑦《光明日报》3月15日刊文称,《觉醒年代》等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能够把年轻观众的注意力聚拢到荧屏上来,主要得益于“年轻态”的表达传播方式,革命先辈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剧里也是青年。

 ⑧

 《觉醒年代》同以往相同题材作品最大的不同,是从个体叙事出发,将宏大的建党历史叙述融入到真实的个体描绘之中,让党史瞬间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实现了思想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的蓝本。

 ⑨

  《觉醒年代》通过生动讲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实现了宏大的跨代叙事,鼓舞了当代青年人学习党史的热情。有数据显示,20~29岁年龄群体是《觉醒年代》的追剧主力军,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也是网络意见的主要表达群体,他们通过弹幕等新时代表达方式,与100年前的青年人在思想追求和革命精神上产生了共情。(二)弹幕化叙事:真诚的创作和完美的剧情,点燃当代青年人青年人对红色影视剧的信任度越高,其国家认同度可能就越高。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对国家的构想与描绘,彼此依托弹幕互动达成情绪感染及共振,从无到有地形成群体间共享情感。如此,便为研究“常态型”爱国话语提供了实在基础与平台支持。

 ⑩

 优酷平台站内数据显示,在《觉醒年代》发布弹幕的人群中,“90后”“95后”占比是全站基准值的1.6倍。笔者在优酷视频观看了《觉醒年代》的全部剧集,并记录和整理了词频大于1000的弹幕内容。从弹幕内容来分类,第一类是基于该剧创作及艺术水平的评价,以“好剧”“细节好”“台词好”等为主要内容的弹幕几乎在每一集都以很高的词频出现。第二类是对于剧中人物的评价,如第40集的弹幕“鲁迅先生看得透彻”。第三类是对精彩情节的评价,如第39集陈延年与柳眉父亲谈个人选择,出现最多的弹幕是“既已许国,再难许卿”。从弹幕内容分析青年群体表达背后所蕴涵的情感特质,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当代青年群体对于《觉醒年代》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非常高;其次,当代青年群体对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鲁迅、蔡元培等人物表达了强烈的喜爱和欣赏;再次,当代青年群体对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历史非常感兴趣,这一点尤为重要;最后,以陈延年为代表的“追光”少年们的时代理想和革命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了当代青年群体。三、《觉醒年代》回答了时代命题:为何学党史以及如何传播党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

 95 2021年第9期电视剧研究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k k 有国内研究者指出,红色叙事作品一方面承担着打造社会中心价值体系的职能;另一方面也积淀为当代中国人的公共历史记忆,凝聚着民众特有的国家历史情结。l l

 (一)为何学党史:为了吾辈当自强《觉醒年代》全景式呈现了“建党前史”时期风云激荡的中国社会,特别是不同地域、不同思想的人为中国寻找出路的历史画卷,以巧妙的方式让青年观众感受到闪耀着思想光辉的革命先驱们追求真理的赤子之心,也燃起了他们心中的爱国奋斗激情。对于当下青年人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课本上的、抽象的,是思想层面的。正因为这样,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会不断飘出“历史具体了”“前辈们可爱”“革命伟人也有青春时光”等弹幕。这说明通过生动地还原历史,是可以充分调动年轻观众的代入感的。第12集有一个情节是围绕解聘来自英国的克德莱教授而引发的外交争论,播出时出现最多的弹幕是“弱国无外交、吾辈当自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已成为舆论斗争主战场,西方反华势力不断加强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干预。我们要掌握网络舆论斗争主导权,就必须正确回答人们的关切,从过去的单向传播转化为互动传播,引导干部群众在重大党史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以及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觉醒年代》被许多学者称为“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优秀教材”。龙平平说:“可以明确地说,创作这部电视剧,是想回答: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来的?是哪些人搞起来的?为什么要回答?因为现有的答案中还有一些没有讲清楚的地方,也有一些违背客观事实的错讹。”(二)如何传播党史:尊重艺术、融入新媒体如何讲好中国共产党、新时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故事?《觉醒年代》的回答是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就是尊重观众的审美。“六年磨一剑”的剧本、宏大的历史叙事、人物对白、字幕、旁白、背景音乐、隐喻镜头、戏曲、民间小调等,无不彰显了《觉醒年代》对艺术的尊重,而白玉兰奖的认可也体现了影视行业和大众对该剧的尊重。传播党史,本质就是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也是讲述中国人民和中国的故事,需要每一位创作者用心用情、用细节去打动观众。传播党史需要跳出“舒适区”,融入新媒体传播平台,才能看到真实的反馈。新时代的主流追剧方式已经转向移动终端,传统收视率的重要性在慢慢弱化;弹幕、点评、转发、混剪后的二次传播成了互动常态;词条热搜、微博超话、知乎问答、豆瓣评分、截图表情包、壁纸、动图等构成了网络新语境。新媒体传播环境更像是一个放大镜,让影视作品的细节被逐个审视、挑剔、评论后很快又扩散出去。这是一种挑战,也是党史题材作品创作和传播需要求新求真的重要原因。《觉醒年代》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是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优秀教材。它本着不忘的初心,精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诞生的;它再次向我们证明,一百年前革命先辈们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注释:①赵勇:《谁在守护“红色经典”——从“红色经典”剧改编看观众的“政治无意识”》,《南方文坛》2005年第6期。②尹鸿、杨慧:《历史与美学的统一: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方法论探索——以〈觉醒年代〉为例》,《中国电视》2021年第6期。③郭人旗:《〈觉醒年代〉火爆“出圈”对党史文化传播的有益启示》,《新闻世界》2021年第5期。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广播电视节目创作播出工作的通知》,http://www.nrta.gov.cn/art/2021/6/15/art_113_56813.html⑤黎光容、田义贵:《对当代大学生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剧的调查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11期。⑥李城:《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对红色影视剧的接受与国家认同研究——基于全国12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⑦龙平平:《我为什么要写〈觉醒年代〉》,《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6期。⑧李蕾、牛梦笛:《这些电视剧缘何引发追剧热潮——“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精品现象”透视》,《光明日报》2021年3月15日。⑨任云高:《红色影视文化对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年第5期。⑩徐明华、李丹妮:《从“外显自尊”到“真实自豪”: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爱国情感表征与价值认同生成》,《现代传播》2020年第6期。k 《习近平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强调 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 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人民日报》 2021年6月19日。l 郭剑敏:《新世纪红色影视剧与红色文化的打造及传播》,第3~5页,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作者单位分别为:广东岭南师范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责任编辑:樊丽萍)

篇三: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学习之陈独秀李大钊《觉醒年代》观后感 5 篇

  党史学习之陈独秀李大钊《觉醒年代》观后感

  陈独秀《敬告青年》言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100 年前的那段历史,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历史,是中国青年手执火炬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序幕,探寻国家与民族前程的历史。百年之后,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仍能感受到五四时代中国学子们的热血与理想,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了自己,也照亮了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青年人,要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奋斗激情,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做好基层工作更应如此,笔者认为我们青年应该为自身着好三种色。

  爱岗敬业是奋斗的底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有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实现自己平凡的人生价值。聚沙成塔,积流成河,正是无数个平凡汇聚,无数人默默奋斗,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美好蓝图。

  敢于担当是奋斗的本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当前,国家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个时期,正是青年人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施展才华和砥砺自己的大好时机,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担当能力,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作为一种新常态,肩挑使命感,心装责任感,不惧怕困难、不回避矛盾,把担当精神融入日常的点滴之中。

 甘于奉献是奋斗的特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奉献之中,也应在生活中奉献。对青年人来说,更应该时常警醒自己能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同时我们自身也需要奉献,在奉献中完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奋斗的价值。

  青春的美丽,正是奋斗之美丽。在新时代里,青年们依然要集结唱响五四奋斗之歌,用实际行动诠释新五四精神,让青春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让他当年的岁月,如镜子般诫勉吾辈。

  党史学习之陈独秀李大钊《觉醒年代》观后感

  李大钊同志的初心明灯照耀民族前进之路

  百年前,有句呐喊响彻天地,唤醒了沉睡的中国,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发出呐喊的人就是中共党员李大钊同志。

  青年是党的活力源泉、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要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涵养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怀,继承革命先烈的斗争意志。青年党员要像李大钊同志一样,做一名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理论的信仰者、践行者。

  李大钊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坚信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李大钊同志积极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华民族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李大钊同志一生追随马克思主义思想,用生命践行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要以李大钊同志为榜样,积极做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

  强烈的民族情怀是一盏明灯。李大钊同志看到祖国正处于山河破碎、生灵涂

 炭、内忧外患。他说:感于国事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民族忧患令他彻夜难眠,积贫积弱的中国出路在哪里,民族的未来在哪里,他无数次扣心自问。他苦苦寻找如何拯救病态的民族,真理之光何时才能照耀中华民族的未来。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他看到了希望,这不就是孜孜不倦追求的真理吗,他在党旗下宣誓,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盏明灯。李大钊同志永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员,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时代价值,1918 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必备文章,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革命情怀,强烈的斗争精神,李大钊同志始终怀着执着的理想信念,为党的革命事业殚精竭虑。李大钊同志是我们党的精神丰碑,我们要以李大钊同志为标杆,认真学习党的思想理论,积极做伟大思想理论传播者。

  永恒的奋斗精神是一盏明灯。李大钊同志为党的革命事业,奋斗了终生。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复杂的困难面前从没有退缩过,在艰苦的斗争中从没有放弃过,在严酷的刑具面前从没有畏惧过。奋斗是最亮丽的民族情怀,更是最洪亮的革命呐喊,他永葆一颗奋斗的心,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下代人的幸福,他有着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奋斗激情,信仰在他心中是永不熄灭的灯。我们要以李大钊同志为榜样,永葆奋斗精神,为了伟大的民族复兴,积极做伟大事业的践行者。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李大钊是我们广大青年党员的精神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他用信仰的光芒,一直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新时代的我们要努力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感,做到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党史学习之陈独秀李大钊《觉醒年代》观后感

  你我之青春便是中国之青春

  朋友,你是否想过,我们自己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哪怕再渺小、再普通,也不可缺少。因为正是千千万万的渺小普通的你我,汇聚成了这片土地上最美丽的风景。所以你我之状态,便是中国之状态;你我之奋进,便是中国之奋进;你我之青春,便是中国之青春。

  青春之于人类,如灵魂之于躯体。那是阳光,是生机,是成长的风雨砥砺。蓬勃而上的动力,催促着这世间的一切迈步向前。人们总是很珍惜生命中的这段时光,因为青春难再,我们无法延长这份美好,却能够赋予它更多的意义。比如,将你我的青春,融入时代发展与祖国建设。

  思绪如宣纸上的墨痕慢慢润染开去,我想到了青春的意义。雷锋同志曾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青春在此便是奋斗。要有无我的奋斗精神,丢掉沽名钓誉的想法,舍弃急功近利的企图。心怀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坦荡与无私,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去努力拼搏,那种畅快淋漓,才是青春最好的注脚。

  我又想到了杨沫的《青春之歌》,在那个国将不存、民族危矣的年代,林道静等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逐渐成长为革命战士。青春在此便是爱国。就如高尔基那黑色闪电般的海燕,任凭暴风骤雨,依然高傲向前。还有《红岩》中那一个个年轻而勇敢的生命,在面对反动派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时的大义凛然,那是怎样的悲壮与正气浩然。谁人不爱惜生命?哪个是钢筋铁骨?但是为了共和国的诞生,为了革命夺取最后胜利,他们舍弃小我,成就大我,视死如归,从容就义。人生而柔弱,但信仰使你我坚强。没有什么比充满爱国情怀的青春更有力量,

 那是蓬勃的朝阳,是生命的晨光!

  刚刚过去的 2021 年,一个个感人的画面还历历在目。那一年让我们深刻领悟,逆行者这个名词温暖、勇敢、博爱的含义。在最危险的时刻,是党旗红、天使白、橄榄绿冲在最前面,用沉淀了几千年的坚毅无畏,为***亿中国人撑起一片天。这般青春,可谓潇洒,可谓磅礴,可谓勇之大者、义之楷模。

  还有那些为了防疫大局,放弃回家、就地过年的兄弟姐妹,今年的春节或许留有些许遗憾,但你们的青春里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全体中国人对你们的感谢与祝福。你我携手,便只需笃定前行。青春如此绽放,何惧雨雪冰霜?

  百年恰青春,初心立党魂。历史跨入到 2021 年,我想到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当年李大钊先生在撰写《青春》的时候,内心会是怎样的激荡豪迈。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后来南湖红船扬帆起航,一路劈波斩浪,换得今朝春色满园。初心闪耀,使命在肩,我们始终向前。哪怕初定江山,也能立马横刀三八线;哪怕一穷二白,也能两弹一星树威严;哪怕百业待兴,也能改革开放谱新曲;哪怕疫情突降,也能众志成城克时艰中国奇迹还在继续,因为共产党员的热血与青春永远赓续流传!

  记得有一首歌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颂扬的是革命者积极乐观的精神。的确,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艰难坎坷,我们没有退缩,没有胆怯,而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儿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迈向一次又一次辉煌,这便是中国共产党之青春。我党如此,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世界幸甚!

  青春是华美的,因为承载着远大理想;青春是激荡的,因为积蓄着磅礴力量。亲爱的朋友,不必唏嘘,何须慨叹。其实青春不会走远,它一直在你的信仰里、你的行动中,不论你是垂髫儿童,或是黄发老者,只要前行,便是中国之脚步!只要屹立,便是中国之脊梁!只要去热爱、去拼搏、去奋斗便是中国之青春!

 

 党史学习之陈独秀李大钊《觉醒年代》观后感

  觉醒时代播出后,引起了大批人民的爱国情怀,在观看几集之后感慨颇深。每个人成长是一个不断去选择的过程,从普通高中毕业到大学,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主角之一陈独秀,他的出场给人一股正派的爱国情怀。

  在那个年代,一头茂密的黑发,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奢侈的个人装饰,刚刚脱离了全男统一披着常常辫子的时代,而披头散发在当时给人一股落魄的感觉。但无论如何,拥有如此发之人,足以让当时的观众相信,一定是有着独特头脑之人。果不其然,我们的英雄陈独秀果然意气风发,他主导创办了《青年杂志》,这个杂志的具体创办情况在电视剧里有详细介绍。

  整体的电视剧弥漫着风趣轻松的感觉,那个年代,有太多的人物和文章演绎着太多的故事,许多任务,资料和画面都被保存了下来,也有太多的复杂关系可供梳理安排。所以,作为观众,你看到的不一定是最为接近时代真实的那些,却不妨碍他们是剧作者最想让你看到的画面,作者编剧别有用心,激发爱国情怀的同时还穿插者幽默的情怀。

  有一天网上自己连看了四集,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剧情刚开始看似有点拖沓,却是为后来更多人物的出场和故事情节做铺垫,里面的人物都在忙着大事业,平民的生活也有体现,虽然很少但在是以国风为导向的作品也不足为奇,电视剧里,有很多合情合理的情节,给人一股引人深入的感觉,不知这种感觉是否只是自己。

  陈独秀《敬告青年》言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绘之萌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怎样的理想,坚定怎样的信念,确立怎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对新世代青年提出

 了六点希望,这六点希望都在影视中意义体现了出来。青春的美丽,正是奋斗之美丽,在新时代里,青年们要依然集结唱响五四奋斗之歌,用实际行动诠释五四精神,让青春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让他当年的岁月,如镜子般诫勉吾辈。

  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里有这么一句话,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没有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用坚定的目光共和真挚的回答向世界传达了一位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诚挚承诺的初心回望,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站在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向陈独秀一般拥有者远大虔诚和抱负。

  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奉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许多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创新,他们这新旧阵容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也在《觉醒时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任务形象。

  党史学习之陈独秀李大钊《觉醒年代》观后感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 1915 年《青年杂志》问世到 1921 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觉醒年代》让我对青春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让我清楚了我们应以青

 春奋斗去园青春梦想。青春梦想和青春奋斗是一个青年的精气神所在。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多彩;青春,因奋斗而动人心弦。

  青春梦想,是青春奋斗的目标航向。知之深则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梦想。100 年前,北京大学等三千余名青年学生怀揣救亡图存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广大青年用源源不断的生力书写了一幅外争主权、内除囯贼的时代画卷。细数那些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倾听那些砥砺奋进的负重足音,重拾那些奋发图强的青春梦想,猛然发现,五四精神已成为民族复兴的青春梦想已经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身上。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追梦人,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春奋斗,是青春梦想的靓丽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纷呈。神州估计难再...

篇四: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觉醒年代》学金句,“每一句台词都像是历史考点”

  电视剧《觉醒年代》让很多人热血沸腾,深刻感受到思想的光芒、理想的魅力和青春的力量,深刻感受到那个壮怀激烈年代在中华民族觉醒和复兴之路上的分量!剧中的高燃台词,也让网友热血沸腾。今天我们一起回顾。

  1.旁白:一九一六年,李大钊在日本写下了著名的《青春》一文,文章以昂扬的革命精神和科学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明显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再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主张。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青春的精神不断改造自我,以青春的朝气、青春的理想,唤醒百年沉睡的旧中国,建立青春之中华。

 2. 像一根火柴在黑暗中燃烧,黑暗的夜空出现了光明。像一声嘹亮的号角,吹开了人的思想自由翱翔的空间。《新青年》的呐喊,就是躁动于母腹之中新生婴儿自由的歌唱。红楼的曙光,就是点燃了天空中万朵红霞的那根火柴。这声呐喊,招来了多少卫道士横眉冷对的目光。这束曙光,引导着多少斗士勇敢地走向了战场。(《红楼钟声》报幕词)

 3.众青年齐诵: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青春,望尘莫及之忧哉!(李大钊《青春》)

  ① 李大钊

 4.李大钊: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是则地球一日存在,即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即地球之青春一日存在。(《青春》)

 5.李大钊:他们可以挡住天上的太阳,但他们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

 6.李大钊:主权才是国家最大的利益。

 7.李大钊:因为只有通过我们自己不懈地努力,才能够搭建通往胜利的道路。

 8.李大钊:我们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剩下八小时留给自己。

 9.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他不是偶然的,他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他是我们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顽强探索的必然产物,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不断觉醒的必然产物。

 10.李大钊: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了你。

 11.李大钊:“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12. 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3. 李大钊: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

 14.李大钊:道德是用来自律的,不是用来责人的。

 15.李大钊:凡是不劳动、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

 16.李大钊:我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因为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17.李大钊: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

 18.李大钊:把思想觉悟和行动觉悟结合起来。

 19.李大钊:我李大钊愿意当这个急先锋,九死而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

 20.李大钊:当牛做马不是咱的命,咱的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1. 李大钊:寻找新路而没有旗帜,就可能走上歧路,甚至是死路,所以说主义非常重要。

 ② 陈独秀

 22.陈独秀: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23.陈独秀: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家符瑞五行之说,惑世巫民;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仰给于异国;商不知科学,故惟识罔取近利,未来之用处,无容心焉;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新青年》创刊词)

 24.陈独秀: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社会文学。

 25.陈独秀:选聘教授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6.陈独秀:我从来不认为保皇就是无德的。

 27.陈独秀:尊孔分为两种,一种是学问尊孔,一种是政治尊孔。我反对的是政治尊孔,而不是学问尊孔。

 28.陈独秀:教授为人师表,我们不能找一个坏人给学生做榜样。

 29.陈独秀:在各种改革中,人是最复杂的,也是第一位。

 30.陈独秀:用人啊,你就是要让对手找不出错误来。

 31.陈独秀:凡事只有弄清楚性质,才不会出错。

 32.陈独秀: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公理,失掉了哪一个都是对这个国家的犯罪!

 33.陈独秀:他日中国文化之兴盛,必源于今日之文学革命!

 34.陈独秀:感兴趣必须是必须的。

 35.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力当然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把劳动者当成他们同类人看待,而不要当成机器、牛马、奴隶看待;新文化运动影响到政治上,是要创造新的政治思想,不要被现实的政治羁绊!

 36.陈独秀:失败乃成功之母,结束即使开始。

 37.陈独秀:变坐而议,为起而行。

 38.陈独秀:让人民直接站起来行动!

 39.陈独秀:民主与科学是不能脱离政治的。

 40.陈独秀:你们以为唤醒一个被封建思想禁锢了几千年的民族是那么容易的吗?你们以为要扫除我们这个民族血液里面的麻木冷漠、惰性思维是一日之功吗?那是要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的大事业!

 41.陈独秀:革命者,岂可自绝于革命!

 42.陈独秀:我们不可主张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拥护公理;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一个人、一民族,若没有自卫的强力,单只望公理昌明,仰仗人家饶恕和帮助的恩惠才能生存,这是何等卑弱无耻、不能自立的奴才!

 

  43.陈独秀: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

 44.陈独秀:革新派与保守派的争论是一种学术的进步现象,是学术之争,不是敌我之分。

 45.陈独秀:争论问题,各抒己见,慷慨激昂,甚至双方会骂几句,这属于正常的。纵观世界各国的历史,新文化的发展都有这个过程,革新派和保守派是相对的。今日的保守派,从前可能也是革新派;今日的革新派,将来也许是保守派。世界进化的大潮流倘若没有止境,那么革新派和保守派的抗争也并没有止期。即使再过一百万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世界终究是革新和保守的抗争之世界。

 46.陈独秀:我们和他们的争斗,说到底是社会变革的需要。到了一定时候,生活条件变了,人们的新旧之争的认识也会变,甚至会逆转。

 47.陈独秀:中国旧学是世界学术的一部分,儒家孔学是中国旧学的一部分,孔教三纲是孔学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对于孔学本分之内的价值存在,我们并不反对。

 48.陈独秀:我们反对将一部分中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的孔教三纲作为道统,我们也反对将全体的全体的全体的中国旧学踩在脚下,说得一文不值。革新派为什么要攻击孔教三纲,除了它不适合现在社会生活之外,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49.陈独秀:因为我爱这个国家,这个国家不仅是我的,更是你们的。我要为这个国家去做点什么!

 50.陈独秀:抗争,必须抗争到底!

 51.陈独秀:对我来说,在研究室就跟在监狱一样。

 52.陈独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凭君珍重。

 53.陈独秀:我们理想的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希望那虚伪的、保守的、消极的、束缚的、阶级的、因袭的、丑的、恶的、战争的、轧轹不安的、懒惰而烦闷的、少数幸福的现象,渐渐减少,至于消灭。我们的世界上各种民族都应该表示友爱的情谊(陈独秀《新青年》)。

 54.陈独秀:我们奋斗不过的精神,已经渐渐在一班可爱的可敬的年轻人身上复活了,我听了这类声音,欢喜极了,几乎落下泪来(陈独秀《新青年》)。

 55.陈独秀:社会改造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社会改造:一、要打破阶级的制度,实行平民社会主义,人人都不要有虚荣心。二、要打破继承的制度,要实行共同劳动工作,不许无产的痛苦、有产的安享。三、要打破遗产的制度,不使土地私人传留享有,应归为社会的共产,不种田的人不应该享有田地的权利。这就是马克思说的要消灭私有财产制。

 这样的社会改造要求我们要建立起两个信仰,即平等的信仰和劳动的信仰,人人都要受教育,应该常劳动,心里总要有平等的劳动和劳动的革命。

 56.陈独秀、李大钊: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劳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身!(南陈北李建党誓言)

 ③ 毛润之

 57.毛润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绝不仅仅是我们几个知识分子的觉醒,他首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的觉醒。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才是我们这个党成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是中国共产党一往无前的根本动力。

 58.毛润之:我希望可以为大家做些事情。

 59.毛润之: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就大事。

 60.毛润之:我们中华民族拥有最伟大的能力,就是压迫越深,反抗就越大。

 61.毛润之: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62.毛润之:我敢说一句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会比任何民族都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比任何民族都光明!

 63. 毛润之:同胞们,我们要努力,拼命地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我们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眼前!

 64.毛润之: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立场和职业操守。

 65.毛润之:在现实中上下求索,为天下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66.毛润之:我的信仰一旦确立了,绝不会动摇。

  ④蔡元培

  67.蔡元培:宽容和厚道是我们读书人从小的习养,但是,宽容和厚道,它不是没有限度的呀!

 68.蔡元培:文化是政治的先导。

 69.蔡元培:人和文化都是最复杂的。

 70.蔡元培:文化研究维新还是守旧都可以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嘛!

 71.蔡元培:政治它是一门大学问。

 72. 蔡元培:初衷不改,坚定不移。

 73. 蔡元培:做学问的人,不能人云亦云。

 74.蔡元培:我觉得争没有什么不好的。

 75.蔡元培:读了豫才这部小说呀,我就感觉到有人用拳头朝我这胸口上猛地一击,尤其是最后这一段,他说没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他在问谁?他紧接着又说:“救救孩子!”忧愤而深广啊!

 ⑤ 辜鸿铭

 76.辜鸿铭:只要吾一出马,彼必定害怕。只要吾一开口,彼必定望风而逃!

 77.辜鸿铭:尊贵的王者也要倾听别人的意见。

 78.辜鸿铭:我中华的学校是让人辨别是非、培养向上向善美德的地方。

 79.辜鸿铭: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

 80.辜鸿铭: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81.辜鸿铭:何为中国人的精神?众所周知,在当今的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比如说美国人,他们纯朴、博大,但是他们不深沉;英国人,纯朴、深沉,但是不够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但是没有纯朴。

 82.辜鸿铭:我们中国人,思想、性格,有很多的弱点,但是,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

 83.辜鸿铭: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84.辜鸿铭: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 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这就是与洋人不同的地方。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85.辜鸿铭:我们中国人过着是一种心灵生活,心灵,用同情心和心灵的力量来记事,要强于用头脑来记事,后者枯燥无味。

 86.辜鸿铭:中国人比外国人有礼貌,这是在全世界都公认的。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绪。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懂得自己的感情,他们会将心比心,以己以人,显示出体谅和照顾的特征。当然日本人也讲究礼貌,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礼貌是一种没有芬芳的花儿,我们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名贵的、散发着芬芳的香水儿。

 87.辜鸿铭: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

 88.辜鸿铭:我们学好英文诗,学好英文,就是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把我们温情敦厚的诗教、寓教于四夷之邦。

 ⑥ 鲁迅 89.鲁迅:任何人都不能去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你非要挡呢,结果只有一个,什么呢?被碾着腿嘛!

 90.鲁迅: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狂人日记》)

 91.鲁迅: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人,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折,难见真的人。(《狂人日记》)

 92.鲁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

  ⑦其他

 93. 陈延年:即使面前等待我们的是无数次的失败,我们也一定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94.陈延年:后人怎么看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不是问心无愧。

 95.陈延年:舍小家才能顾大家!

 96.许德珩:不独立,毋宁死!

 97.许德珩:只要能唤醒中国的民众,我们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98.林纾:金钱是小,人格是大。

 99.林纾:文人与政客,道不同不相为谋!

 100.胡适:如今我们回来了,请你们看分晓吧!

 101.刘半农:不要自己把自己给束缚了。

 102.长辛店工人葛叔贵:这年啊,富人叫过年,穷人叫过关。

 103.张长礼: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陷。

 10...

篇五: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ANGSHIZONGLAN2021·5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前夕,电视剧《觉醒年代》正在央视一套热 播 。

 该 剧 全 景 式 地 展 现 了1915 年至 1921 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画卷,为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生动的影视教材。《觉醒年代》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视角,对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陈独秀和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给予了极富创造性的塑造。特别是对陈延年追求真理,并在父亲的引导下逐步从一名无政府主义的崇拜者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过程作出了细腻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乱世中不断成长、不断觉悟、不断进步,最终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追光青年的光辉形象。陈延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领导人,他 1927 年被捕,坚决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在被行刑过程中宁死不跪,最终被丧心病狂的反动派乱刀砍死,牺牲时年仅 29岁。成长:自立自强锤炼意志1915 年,年仅 17 岁的陈延年和13岁的陈乔年从安庆来到上海投奔父亲陈独秀。按理说,两个远道而来找寻父亲的孩子本该受到更多呵护和疼爱,但是陈独秀坚持所谓“兽性”教育,不仅坚决不同意两个儿子住在家中,而且几乎不提供生活费,让两个儿子勤工俭学自行解决住宿、学费、生活费。剧中,继母高君曼不舍两个孩子在码头干苦活,提着包子来看望两个孩子,并希望他们能回家住。年幼的陈乔年没禁住热气腾腾包子的诱惑,而陈延年却不为所动,拒绝了继母的好意。自律的陈延年选择自我磨炼,积极乐观面对苦难生活。剧中还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面对码头工友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陈延年勇敢站出来替其出头,即便是被惩罚做苦力也丝毫没有退却让步。这展现了陈延年心中的大爱与格局,也为其日后坚定走上革命道路作出铺垫。生活的困境并没有让兄弟俩意志消沉,反而使他们更加珍惜各种学习机会《 觉醒年代》 》 中的追光青年陈延年○ 陈海燕(上海)书评剧评34

 D ANGSHIZONGLAN2021·5和实践锻炼。在父亲好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的帮助下,兄弟俩一面从事《新青年》的发行和宣传工作,一面认真学习,后来双双考上了上海震旦大学。陈延年带着弟弟半工半读,把生活的艰辛当作磨炼,积蓄力量。剧中,1924年初刚到广州的陈延年为了克服语言上的障碍,经常到工人集聚的地方了解底层老百姓的生活,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老陈”。在日后的革命工作中,陈延年不摆架子、工作作风过硬,也与他青年时期自立自强、锤炼意志密切相关。《觉醒年代》中陈延年的不断成长,是无数站在时代前沿先进青年的缩影,这不只是陈延年个体的成长,更是一个大时代的觉醒。破冰:挑战礼教与父同道作为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觉醒年代》不仅真实还原了历史,还呈现了浓重的人文关怀,实现了历史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剧中用了很多镜头刻画了陈独秀和陈延年的父子之情。对观众来说,陈延年不仅是先进青年,更是陈独秀的儿子,父子间的感情羁绊更能打动人心。陈延年和陈乔年在上海即将见到刚刚回国的父亲,心情非常复杂。他们一方面期待见到久别的父亲,但另一方面,他们想到父亲常年奔波在外,没能顾及生母和家庭,不免心生怨恨。剧中,汪孟邹在家中设宴款待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在上菜的过程中,陈延年让陈乔年端着一份包有蛤蟆的荷叶牛蹄给陈独秀,以这种恶作剧的方式来表达陈延年对父亲的复杂感情。而本该大怒的陈独秀却平静地把蛤蟆扔进池塘。友人看着这对父子都不免有些着急,但陈独秀却说,这就是我陈独秀的儿子。这种看似紧张的父子关系,正反映了陈独秀对陈延年、陈乔年的严格要求,不娇惯、不宠溺、不纵容,希望他们能尽快通过社会改造成长起来。剧中另一处片段则升华了陈延年对陈独秀的感情:陈独秀走进工读互助社“俭洁食堂”来给儿子打气,却因为没有带钱而遭到陈延年的冷嘲热讽。当继母前来,陈延年才知道父亲没有吃家中准备的早餐,而是为了自己才急忙地赶到这里吃早餐。这时的他顿时怔住了,然后给陈独秀重新送上一块油饼。很多观众看到此处不禁感慨,这才是父子之间的真爱。对陈延年来说,自己清楚地知道陈独秀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但是他丝毫不迷恋父亲的威望,不走“拼爹”道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同时陈独秀也依靠强大的内心默默支持陈延年作出的选择。所以当陈延年不喊“父亲”,却直呼“陈独秀”其名时,观众完全没有违和感,反而被这种不按平常套路演绎的父子关系所感动。五四运动中,陈独秀被捕,他的朋友潘赞化问陈延年:

 “那你对自己的父亲被捕怎么看?怕不怕?”陈延年从容对答:“既做不怕,怕则不做。”这对世人少见的父子关系,反映了当时陈氏父子敢于挑战封建礼教的大无畏精神。陈延年敢于冲破封建家长制,抵制封建的伦理道德,恰恰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结果。当国民意识被普遍唤醒,一个时代就有了觉醒的力量,个体才有勇气冲破旧传统和旧思想的束缚和禁锢。转变:放弃无政府主义理念陈延年在上海学习和生活的几年,正值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当时,马克思主义尚未传播到中国,思想界兼容并包,各种思潮、学说、主义等相互激荡,一些青年先后加入各种思潮的研究中。在这一时期,陈延年接触了克鲁泡《觉醒年代》剧中的陈延年与陈独秀书评剧评35

 D ANGSHIZONGLAN2021·5特金、巴枯宁等国外无政府主义者的思想,同时与吴稚晖、李石曾等无政府主义者交往频繁,深受影响。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陈延年对无政府主义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一度把它作为个人信奉的主要思想。他对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极为崇拜,毫不避讳自己是无政府主义的信仰者,甚至要实践该理论。陈延年来到北京后,虽然受到了作为新文化阵地北京大学的深刻影响,也接触了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先进知识分子,受到了新文化思想的启蒙,但是他的内心依然向往无政府主义。《觉醒年代》中,蔡元培用开放包容的办学方式,支持青年知识分子实践互助论,这令陈延年欣喜若狂,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北京工读互助社。工读互助社主张“共同”和“公有”理念,吸引了包括施存统、俞秀松等一批进步青年。青年人满腔热忱地开始试验互助论,陈延年严格遵守章程,带着乔年与家庭脱离“经济关系”。但经济上的困顿和社员意见分歧,使提倡半工半读的工读互助社第一实验小组不到3 个月就失败了。试验失败对陈延年打击很大,但是他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我绝不会因为一次短暂试验的失败,而放弃心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后,陈延年留学法国,目睹了吴稚晖等毫不留情地中断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资助,目睹了法国资本家克扣留学生在工厂当翻砂工的工资,目睹了吴稚晖、李石曾等联合法国当局强行驱逐蔡和森、李立三等学生回国……这些残酷的现实令陈延年醍醐灌顶,他痛下决心与无政府主义彻底决裂,开始致力于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自此,陈延年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改变,从无政府主义者开始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走上了一条坚定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陈延年的思想觉悟与时代发展同步,时代变化成就了他的选择,最终促使他实现了思想上的嬗变。追光:成为共产主义战士自来到上海,陈延年就立志要到法国留学。1915 年,他考入上海法语学校专攻法文,1917 年考取震旦大学攻读法科。剧中,柳眉的父亲柳文耀打算资助他和柳眉一起去美国留学,被陈延年断然拒绝。一方面是陈延年不想依靠别人的帮助,要靠自己勤工俭学挣学费;另一方面他定下的志向不会轻易改变。陈延年始终坚定赴法留学的信念,于1919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在那里实现了思想转变,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实践者。1923 年,中共中央派陈延年兄弟俩、赵世炎、王若飞等人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在那里,陈延年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俄革命经验,最终成长为理想而奋斗的共产主义战士。陈延年,一个来自乡村的毛头小伙,通过不断的学习,开始睁眼看世界,对世界形势和国内时局作出愈加清晰的判断,他积极投身社会革命,成为一名改造世界的追光青年,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热血勇敢的爱国青年形象将永远闪耀在历史星空,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人的精神偶像。(题图为《觉醒年代》剧中的陈延年)(责任编辑:章雨舟)《觉醒年代》剧中走向刑场的陈延年书评剧评36

篇六: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集《觉醒年代》30 个金句分享 完 看完 43 集《觉醒年代》,我收藏了这 30 个金句!

 01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就大事。

 02 道德是用来律己的,不是用来责人的;道德是用来躬行实践的,不是在嘴里空喊的。

 03 要做一名出色的记者,比知识更重要的,就是人的思想、立场、还有职业道德。

 04 我们要每天工作八小时,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因为我们相信,上帝只让我们工作八小时,我们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剩下八小时留给我们自己。

 05 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

 06 只有德赛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07 要找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来武装我们的人民;来塑造一代新青年;来创造一个崭新的国家!

 08 敢于努力救国之青年,筋骨强,方能气力熊,才能把外国人叫我们东亚病夫的帽子彻底踩在脚下!

 09 当代中国的新青年,我以为应该有六个标准: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0 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是则地球一日存在,即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则地球之青春一日存在。

 ——李大钊《青春》选段 11 看来看去就觉得这社会啊烂透了,根本无药可救。药还是有的,只不过需要有人去找才行。药在何处?寻药之人又是谁?我,我们。

 12 什么监狱什么死,都不能屈服了你。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你。

 13 我们中华民族原有最伟大的能力,就是压迫越深,反抗就越大。蓄之即久,其发必速。我敢说一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会比任何民族都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比任何民族都光明。我们要努力拼命地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我们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眼前。

 14 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

 15 何为自觉?自觉就是改进国家精神,自强不息地创立一个新国家。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国家不可爱了,就不爱国了,更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享受到这个国家的爱,就去厌恶甚至抛弃这个国家。

 16 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以财富有无为标准。

 17

 礼貌的本质,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绪。

 18 自信是优点,但不能盲目自信。

 19 苦中作乐,才是士的本质。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

 20 他们可以挡住天上的太阳,但他们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

 21 任何人都不能试图去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22 无论我们当什么,我们要当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23 宽容和厚道是我们读书人从小的习养,但是宽容和厚道,它不是没有限度的呀! 24 天下的路是留给天下的人走的,有志者事竟成。

 25 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公理,失掉了哪一个都是对这个国家的犯罪。

 26 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自己不爱,谁爱? 27 中华民族之振兴,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

 28 种一棵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29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30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来源:新闻与写作

篇七: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RADIO&TV JOURNAL 2021.1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 《觉醒年代》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传播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事件,其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群体了解党的历史,用史识汇聚起磅礴伟力。一、党史文化和《觉醒年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中华文化亦是如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党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孕育于中华文化之中,其有着包含党的理论、事件、人物、纪念地等在内的丰富内涵。从广义上来看,党史文化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从狭义上来看, “特指以党的历史为题材的文化艺术作品,包括党史题材的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曲艺、诗歌、舞蹈、美术、摄影等等。”因此,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党史题材类电视剧《觉醒年代》作为党史文化在影视领域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其以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全景式地反映了 1915- 1921 年间的风云岁月,全面客观地回溯和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充分彰显出中国人民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二、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火爆出圈的原因《觉醒年代》凭借优质的内容、精良的制作、丰富的传播渠道在众多主旋律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深受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广大观众的喜爱,获得了诸如“党史学习的优质教科书” “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等极高赞誉,解锁了党史学习和党史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掀起了一股边追剧边学习党史文化的热潮。(一)百年历史节点,营造浓厚氛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重要时刻,全体党员积极响应号召,掀起了学习党史的浪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节点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一大批主旋律影视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了极高赞誉,引发了大众热议,营造了浓厚氛围,带动了人民大众学习党史的热情。《觉醒年代》的展播,一方面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党的红船是从哪里驶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又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初心。另一方面,该剧紧抓历史节点,以影视作品的方式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同时也生动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这三者之间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关系。(二)优质剧集内容,良好制作班底“党史题材影视作品向来存在着‘说教性强、观赏性弱、观众接受度低’的问题。”而《觉醒年代》一改这一缺陷,通过真实感人、鲜活生动的创作理念和叙述方式,赢得了一致好评。在剧本创作上,编剧龙平平基于自身深厚的史学功底和长期从事党史研究工作的经历,深入挖掘史料,结合党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 “六年磨一剧”,几经修改最终完成创作。内容上,该剧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建和“新文化运动”为叙事主线,对 1915- 1921 这六年间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三件大事进行忠实复原,填补了影视作品对党成立之前无一详尽叙述的空白。除此之外,剧中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人因信仰主张“和而不同”的友情;也有陈独秀和陈延年、陈乔年因思想主张不同而剑拔弩张,以及背后默默关心彼此却又不善表达的亲情;还有李大钊与妻子赵纫兰的绝美爱情;更有赵世炎、邓中夏等青年学子们不怕反动军阀压迫的浓浓爱国情等诸多内容,不仅写活了伟人,也感动了观众。在人物塑造上,选取形神兼备的实力派老戏骨和青年演员,深入研究角色,紧抓人物内在的精气神。不管是以辜鸿铭、黄侃、刘师培为代表的旧式文人,还是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等为代表的革命先驱者的扮演者们,都将所饰人物放入历史语境中塑造,规避了概念化、符号化和程式化等固有的刻板、僵化问题,真正做到了形神合一,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性格迥异、可知可感的人物形象。在视听设计上,编导开篇就以城墙、驼队、行人、车辙等不同的景别配之以画外音介绍历史背景的视听手法,展现出“二次革命”后整个国家陷于《觉醒年代》:党史文化传播的新方式李东东【摘要】

 党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广泛地弘扬和传播党史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以及启迪青年群体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全民学史的浓厚氛围中,通过优质的剧集内容、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向受众传递党史文化。与此同时,也为今后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继续弘扬和传播党史文化蹚出了一条新路。【关键词】

 党史文化;传播方式; 《觉醒年代》视听解读 影视剧研究60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1.11.025

 视听 2021.11 |困顿之中的境地。此外,版画的视觉形象穿插运用于各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不仅渲染了氛围,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历史的反思。(三)全媒体时代下,传播形式扩展《觉醒年代》不仅获得了主流媒体的认可,也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实现了跨圈层传播。该剧“破壁出圈”的背后不仅因其新颖的创作理念、独特的叙事方式、丰实的审美表达,更在于其传播模式的转变与创新以及主流价值文化和价值观在数字化时代的有效传播。在全媒体语境下,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主旋律电视剧作为党史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和重要载体,通过以电视为主的传播媒介与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网络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将宏大的党的历史事件表现得更具思想高度、历史深度和艺术维度。与此同时,观众利用弹幕、微博话题、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实时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和一同观看的人们进行互动交流。在全媒体语境中,极大激发了观众多方式、多渠道主动学习党史文化的热情。三、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党史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一)回溯红色身影,感悟初心使命《觉醒年代》全面真实地展现了百年前以赵世炎、邓中夏、陈延年、陈乔年为代表的一群新青年为追求真理、启发民智,为寻求民族复兴的前途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践行了肩负的使命。他们不为钱,不为权,只是为了心中的信仰而一往无前,他们毕生的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生不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自然一代人就有一代人的担当,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目标却从未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陈延年、陈乔年到王进喜、焦裕禄,再到黄大年、黄文秀等人,无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不计个人得失,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的崇高理想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以他们为榜样,感悟初心使命,了解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二)引发情感共鸣,激发爱国豪情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爱国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觉醒年代》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五四运动爆发的场景,学生群体罢课、工人群体罢工、商人群体罢市等爱国行为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当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能逐渐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爱国主义力量的凝聚和其精神的支撑。回望中国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不仅证明了百年前革命先驱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也证明了社会主义没有欺骗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联结历史与当下,主旋律影视作品有效传播了党史文化,用史识汇聚人心,唤起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激发了人民大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豪情。(三)启迪青年群体,坚定理想信念一百年前,一群最先觉醒的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力求改变中华民族衰败凋敝的景象。一百年来,许许多多的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将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了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今天中华民族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实践充分证明,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所涌现的一批批青年英杰们都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为国为民的理想抱负以及不惧艰辛的奋斗精神。他们的精神品质无不启迪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四、党史题材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继续弘扬和传播党史文化的路径党史文化的传播有许多的方式,生动的影视作品也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当今,随着人民大众政治素养和审美格调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期待优质党史题材影视剧的面世,进一步了解历史风云、瞻仰伟人风骨、追寻理想信念。这对今后主旋律影视作品在传播党史文化方面展现更多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质作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坚持守正创新,树立精品意识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党史题材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在于其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守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用历史事实来说服人、取信人,客观阐明和澄清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些会议、人物、事件等,反对将历史问题直观化、片面化。“创新”就是要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改变以往主旋律电视剧悬浮、刻板、僵化、不接地气的表现形式,选取亲和、平民化、生活化的场景,塑造有血有肉、可知可感的人物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真正做到历史与艺术的统一。总之, “守正”是党史类影视作品传播党史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创新”则是有效弘扬和传播党史文化的必然选择。只有主创团队用心拍,观众才会用心看。(二)适应大众需求,拓宽传播渠道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党史文化传播的单一性,新媒体作为当前的新兴技术成果改变了过去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为主体的传统媒介时效性低、互动性弱的软肋。《觉醒年代》火爆出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利用数字、网络、移动等技术,通过数字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将剧集实时同步到各大平台,有效改变了以往主旋律影视作品仅靠主流媒体传播的困境。因此,党史题材类影视作品的推广和传播要把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新媒体的瞬时性、互动性以及共享性有机结合起来,将传播方式与时代同步发展,以此来适应市场和人民大众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拓宽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为载体的党史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影视剧研究61

 | RADIO&TV JOURNAL 2021.11(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党史故事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我国也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各种外来挑战接踵而来,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更为严峻。主旋律影视剧作为党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正剧弘扬正气、宣传真理,以其强烈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民族使命感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党的故事、中国的故事。实践证明,主旋律影视作品唯有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时,也只有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行文艺创作,才能以好的故事吸引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人,以全新的形象鼓舞人。五、结语纵览我国主旋律影视作品,能获得观众好口碑的革命历史的剧集还不是很多。

 《觉醒年代》作为一部党史文化传播的优质电视剧打破了固有的印象,以精心的制作、完整的逻辑、紧凑的剧情、立体的人物塑造,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其取得的效果和成功经验为同类影视作品积极有效传播和弘扬党史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考。一言以蔽之,主旋律影视作品唯有以真实、真情、真心,才能以强大的力量吸引人、感动人、滋养人。参考文献:1. 肖际唐 , 肖祥生 . 论新时代中共党史文化传播 [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8(05):129-133.2. 习近平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5-10-15(002).3. 高荣朝 . 关于党史文化的几点思考 [J]. 世纪桥 ,2000(04):48-51.4. 习近平 .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N].光明日报 ,2021-04-01(001).5. 郭人旗 . 《觉醒年代》火爆“出圈”对党史文化传播的有益启示 [J]. 新闻世界 ,2021(05):3-6.6. 习近平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20-12-26(01).7. 习近平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21-07-02(002).8.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 北京 : 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7:349.(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女性解放是文艺作品中具有广泛意义的母题。郭靖宇等执导的《小娘惹》是一部“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女性主角作为整部电视剧的核心人物,以其在逆境中的传奇成长为主线,组织故事,编演情节的电视剧集。”① 本文从女性解放的视角出发,以三代娘惹天兰、...

篇八: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建党百年红色剧集《觉醒年代》观后 感 、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

 以青春为帆

 开启人生的远航 ( 建党百年红色剧集《觉醒年代》观后 感 )

  1919 年 5 月 4 日,一场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开启了青春的旅程,一腔热血激起国民的爱国心,一身正气从此记录在中国的革命史中。在这 100 年里,五四精神时刻引领着我们砥砺前行,树立远大理想,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不断献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青春很短,只不过一瞬就远去。在这有限的年华中,有的人虚度光阴,有的人碌碌无为,但也有的人不断挑战自己砥砺前行,在青春的航程中投入心血、挥洒汗水。青春很长,需要我们去好好经营。习总书记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作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的,如何挑起重担,如何让自己在未来反思中不悔恨羞愧?不断树立理想、担当奋斗和学习本领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人的精神接棒,在无悔的青春中,不负人民,无我奉献。

  新时代新青年应志存高远,在青春的远航中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理想似一个指向标,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前行;理想,似一座灯塔,在偶遇迷茫时告诉我们彼岸的方向。

 青年马克思树立理想信念,自身投入到伟大理论创建中;青年习近平立下鸿鹄之志,身先士卒引领梁家河摆脱贫困。在新时代中,我们在前行中总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或荆棘险阻,或峰险难走,迷茫胆怯或许是你的第一反应,但心有理想信念,会使我们的心更加强大。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五大关,或行或止,或懦或勇,只有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让我们心有猛虎,逢难必过,只有我们坚持以民为师、以民为重,不忘理想初心,才能不负青春、不辱使命,接棒属于我们的新时代新征程。同时,我们要永葆心中的五星红旗,爱国、爱党、爱社会,以赤诚的心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用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为祖国的发展增添力量。

  新时代新青年应保持本心,以担当的品行把好手里的船舵。五四运动中,无数青年学子以国之运为己之担当,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青年创办杂志引革命洪流;抗战革命中,青年毛泽东持笔持戎,秉心中之担当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同于战乱,不必要颠沛流离,但我们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国家的繁荣富强还需要我们,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时刻保持自身的战斗力,下基层、走群众,在险境中劈浪斩棘,争做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身。

  新时代新青年应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战巨浪。习近平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面对新挑战,青年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需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坚持学无止境,面对知识如饥似渴,掌握知识更进一步,积极探索新领域、新技能,锤炼自身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群众,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民为师,不断汲取朴素知识,使自身融入到服务中去。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修身立德,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认清世界变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更风,巧拒形形色色的诱惑,树一身正气,并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之心,不断培养自己回报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前进中体现人生价值。

  每个时代都是一场长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人接班人,在这跨世纪的接力中,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以国之重任为己任,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风雨兼程地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新时代党史学习的根本遵循 (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

 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容丰富,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学习党史、如何学好党史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是一面镜子,是清醒剂、营养剂,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等形象而凝练的论断;关于“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等重要结论,深刻地说明了党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言之,首先,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经验、启示,呈现着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大势,以史鉴今,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在挫折中奋起、在浴火中重生,不断在探索中辟新路开新局、在前进中铸辉煌再出发,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建设、改革经验,治党治国治军经验,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经验,留下了丰富的思想与理论财富。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其次,继承优良传统,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党史学习另一重要目的。历史最深沉最持久最基本的延续在于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传统、价值观、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理想远大、信仰信念坚不可摧的生动教材,是一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甘于奉献和牺牲的

 史诗,是一幅励精图治、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敢闯新路的壮丽画卷。他们镌刻在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精神、扶贫攻坚精神等构成的精神谱系中。通过党史学习,要让广大干部党员群众深刻认识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尤其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些精神财富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的不竭源泉。

  2021 年 2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已有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所谓学史明理,核心在于认识马克思主义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而中国共产党又如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时代要求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所谓学史增信,核心在于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所谓学史崇德,核心在于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增强党性修养,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所谓学史力行,核心在于善于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办实事、开新局,为民造福。实际上,学史明理、增信、崇德,最后都要落实在力行上。上述新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最新概括,也是对以往相关思想的再重申、再明确、再丰富。

  价值判断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就告诉我们,党史学习一定要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善于把握历史主题、主流与本质,通过历史学习增强自豪感、自信心、感悟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百年党史的核心与实质所在。换言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鲜明主题。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首先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接着通过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找到了根本保障和实现路径;苦难辉煌、艰辛探索、凯歌行进的百年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构成百年党史长河的主流。当然,历史发展总是曲折的,失误、回旋在所难免。在党的历史上,也有过“左”右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党和国家事业带来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对于历史上的失误从不回避,而是实事求是地承认并认真吸取教训加以校正。但是,这些失误与成就相比,毕竟是支流,是现象而非本质。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些失误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成熟,使中国共产党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强大的纠错能力,从而能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化危为安、化危为机。

  学习党的历史,需要重点认识和评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和人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内涵与地位的论述,关于

 红船精神和党的创建的论述,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井冈山精神的论述,关于长征历程、遵义会议和长征精神的阐释,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延安精神的阐述,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民族精神的阐述,关于西柏坡精神的阐述,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精神的阐释,关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的结论,关于改革开放 40 年历程、历史地位与宝贵经验的阐述,关于深圳特区 40 年、浦东开发 30 年历程、意义与现实启示的阐述,还有在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胡耀邦、万里等党的领袖和主要领导人诞辰纪念日上的重要讲话等,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党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提供了指南。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是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通过党史学习,要使广大党员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从延安整风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整党,从“三反”运动到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从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的整党到 90 年代的“三讲”教育,从革命建设改革的大局和中心任务出发,加强自身建设,在党的历史上一以贯之。进入21 世纪后,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到群众路线教育,从“三严三实”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党通过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的相互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通过党史学习,全党认真思考和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有力助推了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为我们深刻把握党的历史主题、主流和本质,全面认识党的历史的丰富内涵,科学看待党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提供了根本遵循。

  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

  学习党史,方法论很重要。简言之,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辩证地看党史。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所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换言之,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特定历史进程或阶段的理解和评价,一定要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要尽可能地进入“历史现场”,尽可能地与历史“共情”。

 唯物地辩证地看历史特别体现于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成功与失误、怎样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上。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提供了遵循和榜样。例如,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问题,他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又如,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120 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他们的认识和行动不可能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总之,“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依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善于从大历史观出发,在历史长河中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科学把握历史主流与本质、认识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看待中共党史的一个鲜明特点便是大历史观。例如,他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

 历史性飞跃概括党的百年奋斗成就,用“改革开放四十年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统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渊源和形成、发展问题上不止一次地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在改革...

篇九: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陈独秀《敬告青年》(硎,读 xíng,指磨刀石。)

 2. 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陈独秀《新青年》创刊词(膏腴,读 gāo yú,指肥沃。)

 3. 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李大钊《青春》 4.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钊《青春》 5.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毛泽东《七律·忆重庆谈判》 6.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毛泽东《湘江评论》 7. 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心力体力合二为一,世上事未有不成。——剧中毛泽东台词(“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出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8.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就大事。——剧中毛泽东台词 9. 天下的路是留给天下的人走的,有志者事竟成。——剧中陈独秀台词 10.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剧中陈延年台词(出自清代赵翼的《论诗五首·其二》)

 11.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觉醒年代》 12.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鱼龙混杂、包罗万象,机遇与风险并存。——《觉醒年代》 13. 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觉醒年代》 14.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就大事。——《觉醒时我愿意当这个急先锋,九死而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觉醒年代》 15. 代》 1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觉醒年代》 17. 中国,是我们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李大钊 18.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唤醒全民族的觉醒,我们要改造社会,我们要让劳动者,成为天下的主人!——邓中夏 19. 舍小家才能顾大家!——陈延年 20. 你踏实去办,我守着这个家。——赵纫兰

篇十: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年代精神心得体会 范文(三篇)

 觉醒年代精神心得体会 1 1 篇

  全剧以辛亥革命后整个中国发生的大的历史事件相连,向观众徐徐展开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碰撞变革的画卷。以新文化运动为主线,围绕新文化运动讲述了社会各阶层代表人物思想逐渐觉醒解放的故事。其中,主要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位文学巨擘的人生经历,同时也介绍了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热血青年,从懵懂到觉醒的革命之路。

  在那个战火纷飞,各种主义思想满天飞的年代,北京大学成为当时各个流派文人的理想避难所,也使得北京大学成为了宣扬新文化新思想的天然阵地;再加上蔡元培主张北京大学应该成为思想自由,各种学术文化兼容并存相互碰撞发展的场所,不可避免的以陈独秀为首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与以辜鸿铭为首的旧文化的守护者发生了冲突。剧中并未用批判者的视角来描述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而是尽力刻画其思想和个性。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辜鸿铭的思想无疑是先进的,是符合现今社会的主流思想的。在北大讲课时,他强调:“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

 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鄙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和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这与我们时下强调的弘扬民族文化不谋而合。诚然,在国家积贫积弱,被列强分割蚕食的背景下,国家和文化的革新是不可改变的历史潮流,但辜鸿铭坚持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坚持中国的才是世界的,他不希望传承千年的文化有了断层,丢掉很容易,再捡起来就很难了,这无疑是超越时代的眼光。他宣讲的“中国人的精神”中关于“温良”的阐述,真是令人叫绝。

  他学贯中西,会 9 国语言,有 13 种博士学位,妥妥的“学霸”式人物。虽然他坚持的旧文化中有不可取的地方,但他说:“我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但是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多年海外生活的经历使他明白西方文明中缺乏仁义,只知竞争,生搬西式的文化并不适合中国,一个有独特灵魂的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

  时代在发展,当时不适用的想法,并不代表现在不适用,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辜鸿铭虽然有着封建的外壳,但他无疑是一个有着超前眼光,热爱民族文化,致力于宣扬民族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爱国者。

  另外,剧中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剧情凝练,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献礼建党百年的历史剧,十分推荐大家观看。

 觉醒年代精神心得体会 2 2

  眼前的五月最美,归燕衔新泥、枝叶添新绿,鸟碟翩跹、新意无限。可当我们沐浴春光之时,思绪被牵回 1919 年那个五月里,会发现更美的是那五月的炽热青春、青春的激昂奋斗、奋斗的无限豪情。值国家危难、内忧外患之际,3000多名学生不顾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宁为玉碎,勿为瓦全”的口号,誓死力争,奋起救国。自此,五四运动惊雷一起,历史便有了新机遇,国家有了新希望。

  今天五月的万物更新,是五四时期无数青年对民族独立的强烈呼唤。十月革命的一声枪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唤醒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那时起,青年一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深刻的把握,对未来发展方向有了准确的判断、对国家前途命运是否光明有了清醒认识。他们大胆提出精神自由、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倡导民主和科学,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由此应运而生,它开辟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分水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

 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今天五月的万物更新,也是抗战岁月里无数青年对和平的忘我追寻。卢沟桥的枪声响起,打破了北平的宁静,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数年的抗战。战争的残酷吓不倒中华民族,我们党以远见卓识和广阔胸襟,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找到符合国情的抗战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实现国共合作,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救国。在这段抗战史中,我们清晰的看到青年的力量,寻到他们奋斗的轨迹。林海雪原,弹尽粮绝,杨靖宇牺牲时才 35 岁;日寇面前,宁死不屈,赵一曼牺牲时才31 岁。耿耿爱国心,深深民族情,抗战时期的青年先辈们用高风亮节和不惧牺牲展现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民族气节。正是靠这种精神和气节,中国人民凝聚起强大抗战动力,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今天五月的万物更新,还是和平年代无数青年在强国道路上的奋力登攀。沧海桑田,时光流转,奋斗不止,“一带一路”战略绘就经济全球化大美蓝图,扶贫攻坚爬坡过坎,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迈入新天地,新时代我们有新成就,也有新机遇,更面临新难题、新矛盾。看今天在社会的角角落落,在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保平安促民生的方方面面,无不闪现着青年一代的身影。守岛 32 年的王继才第一次登上开山岛时才 26 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

 年龄才 33 岁,北斗团队得平均年龄才 35 岁,凉山扑救山火牺牲的指战员们平均年龄才 23 岁。社会发展进步的画卷处处留下青年一代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先辈叮咛我们珍惜机遇,历史警醒我们长须自强,新时代呼唤我们勇于担当。时代潮头浪更高,借着这最美五月天,广大青年当身体力行,以更高的眼界、更强的自信和更大的魄力,投入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当中,让五四精神与鸟碟一起翩跹起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觉醒年代精神心得体会 3 3 篇

  党史学习要“耳到”“眼到”“心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党员干部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来龙去脉,在学习党史时注重“耳到”“眼到”“心到”,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在革命圣地里学习党史,经常回忆,深入思索,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让伟大事业“不绝于耳”。优秀的红色歌曲以其高亢嘹亮的旋律、催人奋进的词作激荡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弦。红色歌曲中的党史,是《红梅赞》中江姐英勇就义时的英雄豪胆,是《我的祖国》中志愿军战士无畏向前的爱国情怀,是《赞赞新时代》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红色歌曲作为联系党史的纽带,不能将其束之高阁,基层党员干部要注重对红色歌曲的保护与开发,通过在各部门各单位举办红色歌曲演唱活动,并加入全新的演奏形式,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红色歌曲常唱常新,让红色歌曲中的党史“不绝于耳”。

  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让伟大事业“尽收眼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党时,每一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近日,大型历史剧作《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热播,全景展示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清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影视作品作为重现党史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回顾那段历史,基层党员干部要运用好基层党建 APP 等信息平台,做好对党史剧作的宣传活动,在信息平台上分享观后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感怀先辈们接续创造的丰功伟绩,让历史剧作中的党史“尽收眼底”。

  在革命圣地里学习党史,让伟大事业“扣人心弦”。党史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走出房门,去到革命

 圣地汲取精神养分。革命圣地作为承载党史的载体,能够让我们在圣地重游的过程中汲取营养,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将挖掘宣传当地红色资源、革命圣地等结合起来,利用闲暇时间去实地考察学习,了解革命圣地背后隐藏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感悟伟大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并在共产党员网上投稿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引导更多的人重游革命圣地,让革命圣地中的党史“扣人心弦”。

推荐访问:觉醒年代党史金句 党史 觉醒 年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