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正文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0篇

时间:2022-09-18 15: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0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镇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分析建议(1)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缺乏规模,农民多为分散经营,单家独户生产且缺乏农业特色,农村土地腾退率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0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0篇

篇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分析建议(1)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缺乏规模,农民多为分散经营,单家独户生产且缺乏农业特色,农村土地腾退率低,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圈,分散式农业生产导致产业化发展滞后,为现代农业成片式发展带来困局。(2)乡村发展要素短缺。人才、资金严重不足,乡村收入低、上升空间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等原因,导致农村人才缺乏、后备不足,X 镇常年有 1 万人以上的中青年在外务工;资金压力大,目前 X 镇仅规划编制费用达 500 万元左右,在项目推动过程中存在大量资金缺口,乡镇财力无法紧跟发展步伐。(3)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农村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滥用农药化肥、乱排污水垃圾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约存在 50%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未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带有普遍性。建议:(1)盘活土地资源,建立新型经营方式。引导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小规模化经营,同时建立基于分散、小规模土地基础上的新型经营方式,如康养农业、乡村旅游。(2)完善乡村发展要素,着力人才资金。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纪人、产业带头人,打造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增加乡村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支出

 (3)突出治理乡村环境,着力三大革命。扎实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完善保洁队伍,科学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合理规划农村改厕工作。

篇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 产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焦点

 1、我们需要通过乡村产业振兴解决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含通过产业振兴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更多地给农民带来好处。

 2、乡村的产业振兴是焦点。产业振兴的产业项目需要具有造血功能,而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由此可以实现扶贫项目和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那么在今天之前的部分产业项目不一定都会具有造血功能,有些估计是为了增加就业机会,临时做的事情。比如说农家乐和民宿,需要加以关注。

 3、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三产密切相关。实际上,目前有些解决了所谓产业选择问题的项目,只是更换了种植品种而已,比如花草改为种林木果树,或者发展林下经济。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产业振兴的范畴。

 4、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果当然要惠及所有农民。但是,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大。因此,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包含: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上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转移支付,惠及缺乏劳动力的农民家庭,实现普遍富裕。这个转移支付无论从产业规模需求还是利税再分配等,只有县域(及以上行政单位)才有可能。

  2 5、以上可以实现扶贫成果和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普遍富裕的衔接。

 6、但问题在于,产业谁来做?怎么做?在乡村做产业,需要什么条件?乡村产业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痛点和对策

 通过乡村产业振兴解决农民持续增收(含以乡村振兴衔接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建立产业富民的长效机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或者是需要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当然,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即痛点就包含着悖论。

 1、首先,在思想上观念上要跳出“小农经济”思维。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处于不利状态的乡村做大做强产业,需要借助于外部(含政府)投融资、企业和人才的支撑。由此,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考虑用什么政策工具和金融服务、企业带动等的相关措施。没有城乡一体化的资源布局,是很难做产业的。其次,在产业选择上要避开同质化竞争严重的产业,虽然多数产业离不开农业,但是肯定不能仅仅拘泥于所谓的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土地少怎么办?全国七十万个行政村,水果就那么几种,鱼就那么几种,茶叶就那么几种,怎么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品怎么做规模经济的产业?一村一品牌是可以的,一地一体验是可以的,一村一产品是做不到的。

  3 2、除了国家粮食安全事先画红线之外,乡村产业振兴应该是跨界的发展,既然产业发展是跨界,是不是应该由产业界(企业界金融界联合)来主导,而不局限于农业口的人? 3、选择具有可持续性的某种产业,带动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增长。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估计都和农业有关,但是要把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别开来,因为粮食安全是全国的事情,不是属于可选择的产业振兴范围。

 4、要实现乡村产业富民,政府在产业初始阶段和提升阶段都需要有部分投资(以拉动社会资本参与);因此,建议政府成立国家级的产业振兴母基金和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同时,要激发部分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微利投资”。也就是说,在乡村产业振兴中,部分产业只能是微利的,需要国企和民企参与。

 5、在选择做大产业的同时,力争通过资源整合和投融资机制创新,使已有扶贫相关产业项目都具有造血功能。通过在乡村推动具有造血功能的产业项目带动的农民普遍收入增长和农民出外打工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后者不属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范围)。从增加收入的角度来说,出外务工和创业(商业,比如沙县小吃)对增加农民收入是

  4 最直接的。而且它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悖论方面的,就是造成乡村劳动力的流失,二是它和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产业项目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回乡创业不能作为可复制的模式(创业很难,回乡创业更难),而是要通过大企业的产业项目带动劳动力回流乡村。

 6、选择的产业项目(企业)要具有成长性,能够让就业人员的收入稳定增长。选择产业(业态)很重要。不是可以任意选择产业,有些产业因为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限制是做不到的。总书记在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指导工作时说:产业选准了,路才走得长,走得远。不过,一个村的集体经济是很难选择产业的,必须企业带动。

 7、确保有若干产业项目的收入(含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土地增值收益)能够帮助解决缺乏劳动力家庭的收入增长。随着乡村人口老龄化,缺乏劳动力家庭的收入增长问题将更加突出。建议国企参与乡村产业投资发展,不过,如果是国有企业主导项目投资和运营的情况下,其考核标准是贡献多少利税,而不是国有资产增值多少。国有资产增值不能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和转移支付。

  8、产业项目要创新业态。要解决传统业态中产品增量不增收问题(比如粮食水果丰收但价格下跌)该产业或

  5 者对农业一二三具有带动作用,比如通过文创带动农业成为农业文创。

 9、选择产业项目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要高。比如有技术和 IP 结合的农业文化体验园和农业文创电商,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要更高。

 10、解决以上的产业问题,多数不是一个村或者一个乡能够独立解决的,可以转为以县(区、市)为单位做产业振兴。一般情况下,特别是贫困地区,一村一品或者一乡一品只能停留在传统农产品、农作物种植或者农产品初级加工,形成不了产业振兴持续提升收入。

 11、需要有产业项目的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部分在此前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村镇经济只能作为借鉴,不能作为效仿对象(包括某些做得好的村镇因地理条件等因素也是不能效仿的)。如果引入社会资本,寻找外部投资主体,如果项目投资额度在千万级以上,就需要解决投资退出机制:很多时候必须购买建设项目用的土地而不是仅仅租赁土地;如果租赁土地,在退出时就没有资产可言,只能是舍弃而不能真正退出,或者转让项目就没有较高的价值。因此,产业项目需要解决建设用地问题。

 12、乡村产业振兴缺乏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必须确保城乡一体化(城镇化)惠及农村,城市不得摊大饼

  6 而不反哺农村(转移支付)。今后成交用地的土地出让金要拿出类 13、乡村缺乏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解决人力资源开发与提升问题。所以,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乡村产业振兴要广泛动员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以乡村文旅产业为例,需要将农产品做成文创产品和农业文创电商,需要将农业观光旅游做成农业文化体验园。

 三、对策及建议

 以乡村文旅产业振兴为例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可以做“十个一工程”(抓手)。

 (一)乡村文旅(康养)产业振兴规划 1、按照产业振兴规划的高标准要求,规划县域(市、区)及地级市乡村文旅产业(含康养和农业文创产业)发展目标、路径、重点项目和配套政策措施。2、对已有文旅康养和文旅扶贫项目做总结提升,包括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3、设计若干个重点文旅项目和文化体验项目。4、结合运营主体做商业模式的设计。5、按照规划要求实施之后,力争成为乡村文旅产业振兴的全国示范基地。

 1、打造一个文化体验园,作为文化旅游的重点项目,内容可以是或者包括“家庭文化、城市文化、农业文化”,也包括乡村文旅与农业文创内容。2、建议打造以 IP 为核

  7 心、包括夜间旅游体验项目的文化科技体验园。可复制该项目。而且该体验园可以作为研学旅行基地。3、该体验园的配套内容可以包括特色夜间旅游项目、民宿、沉浸式婚礼中心、沉浸式餐饮中心等。4、可以选择打造一个以乡村健康旅游基地为核心的康养旅游基地,并且成为可复制性项目。

 (三)打造一个夜间文旅体验项目

 1、打造一个以上的新型夜间旅游体验项目,发展夜间经济。

 2、丰富夜间特色文化旅游内容,满足家长游客和儿童游客的需求。

 3、夜间旅游与研学和日间观光项目、旅游体验项目结合,项目包括拥有配套的民宿、消费品和体验产品。

 (四)打造研学基地

 1、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研学旅行基地。

 2、研学旅行基地的主题包括:区域特色文化;农业文化(农业文化科技);人工智能及安全教育;红色文化;等。

 3、研学基地要做好课程建设和民宿等配套基础设施。

 4、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打造若干个重点研学基地,面向省内外的中小学生。

 (五)实施 P IP 驱动的农业大文创电商计划

  8 1、以促进农业文创大发展为目标,为各个城市和区、县分别打造一个故事 IP。

 2、实施“农业文创促进品牌强农”工程。

 3、以故事 IP 为每个县打造一个产业门类的系列农业文创品牌:包括区域产业品牌(如安吉白茶)、企业品牌(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个人品牌(手工艺人品牌)。

 4、以品牌做定制农业和大农业文创电商。

 (六)打造一个人才培训基地。

 1、培养乡村文旅与农业文创经营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的经营、营销能力,培训基层干部在文旅和农业文创电商、新媒体方面的专业领导素质。

 2、开展短期培训;课程名称为“乡村文旅与农业文创经营管理研讨班”,初步课程设置如下:(1)乡村文旅与农业文创的商机(2)乡村文旅、康养与文创政策解读(3)品牌、IP 与文创产品营销(4)乡村文旅项目运营模式创新(5)工艺美术和非遗产品的设计与开发(6)数字文旅与夜间旅游项目开发(7)品牌强农与农业文创(8)乡村文旅研学旅行基地运营模式(9)民宿经营与营销(10)乡村文旅康养与地产开发 3、与当地高校合作,建立乡村文旅与农业文创营销实训基地。

  9 4、培训对象包括企业人员、项目运营人员、产品设计人员、营销人员、部分高校师生、基层干部等。

 5、该基地可以分批次培训全省(市)从业人员和基层干部。

 。

 (七)打造乡村文旅与农业文创的双创基地。

 (七)打造乡村文旅与农业文创的双创基地。

  1、按照现有双创基地要求,打造一个高质量的乡村文旅(含健康旅游与农业文创)产业的双创基地。

 2、对入驻基地的企业和个人(工作室)进行孵化指导,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引入行业资源,促进发展。

 3、通过新媒体培训指导,实现企业、项目对于区域的文创电商服务水平。

 (八)打造一个新媒体增值服务平台

 1、乡村文旅(健康旅游)线上线下产业链的核心是游客资源的持续开发。

 2、可以与各地旅游集团或者文投集团合作,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范围内做一个新媒体增值服务平台,成为乡村文旅、文化 IP 与农业文创电商的新平台。

 3、通过内容提供和文创电商服务,引导游客进入新媒体增值服务平台,做游客资源的持续开发。

 (九)举办乡村文旅大会和文旅产业博览会

 1、每年在一个省的某个县、市举办一次“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大会”。

  10 2、大会含文旅示范基地实训教学基地的考察。

 3、含各地示范项目推介。

 4、每年突出一两个主题。

 5、大会期间同时也举办一期为期三天的培训。

 6、在全国或者每个省市自治区,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乡村文旅产业博览会。2021 年的首届乡村文旅产业博览会即将开始招商。

 (十)经验总结与案例分享

 1、总结各地乡村文旅产业(含健康旅游与农业文创)的发展经验,在全国做推广。

 2、总结各地乡村文旅、文旅科技与康养项目的成功经验,以企业为主体在全国做复制和连锁经营。

篇三: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dash;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 年第 10 期/4 月(上)— 268浅析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陈沭丹(重庆市北碚区委党校 重庆 400700)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和前提。虽然近几年乡村产业化得到了较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效也比较显著,但整个乡村产业经济的总量占比太小。本文从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方式缺乏竞争力、产业振兴缺乏各种资源、体系化建设不完善、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要转变生产方式、走融合发展之路、完善体系化建设、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融合 体系建设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1 当前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1)传统生产方式缺乏竞争力。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投入产出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我国大豆单产为 300 多公斤,而美国达到了 500 多公斤;2017年我国每生产一吨小麦、玉米的成本分别为 375 美元、334 美元,美国生产一吨小麦、玉米的成本却只有 224 美元、142 美元;2017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1998.2 亿美元,但贸易逆差却达到了 495.4 亿美元。(2)乡村产业振兴缺乏各种资源。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而且乡村产业化项目投资较大、周期较长、见效较慢,投资回收期比较长,一般都需要 5 年左右。而我国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其次,我国农村普遍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缺乏相关的专业素养和战略眼光,非常缺乏乡村产业化发展所需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等资源,这使乡村产业化发展受到了严重约制。(3)乡村产业化体系建设不完善。对于乡村产业化发展,无论是从事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或特色旅游业,都需要从良种培育、种养殖基地、粗加工、深加工、品牌、市场、渠道、物流、营销、服务等环节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而大部分的乡村产业化发展主要还停留在粗加工层面,对于深加工、品牌培育、网络营销、进出口贸易等重视不够。产业链条普遍比较短、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不高、产业集群比较少。(4)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土地问题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村民来说,其土地权益在流转过程之中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土地流转过程之中有不少问题没有规范,如土地流转形式如何选择、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土地如何折股量化、流转风险如何防患、事中事后如何监管、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如何建立、流转管理服务费如何收取、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如何建设等。2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1)转变乡村生产方式。要加快乡村产业化发展步伐,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改变单家独户的传统低效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只有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才能有效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首先,应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让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意识到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弊端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优势;其次,应引导农业大户、青年村民、返乡创业村民、复员军人、大学生等兴办家庭农场、村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再次,应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2)走城乡融合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截至 2017 年底,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 57661 万人,耕地面积约为 18 亿亩,按每亩年净收益 1000 元计算,每位农民每年从农业获取的收入只有 3122 元,很显然,依靠传统农业难以让农民富起来。因此,乡村产业振兴只有走融合发展之路。一方面,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制约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收益合理分配、妨碍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清除各种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用现代生产方式、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另一方面,还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为农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生活服务,必须与乡村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特色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有机融合,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化发展之路。(3)建立发达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现代农业应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农产品在生产出来后,要进行加工、储运,实现产业链的延长和增值。要建立与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生产体系,用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从育种、栽培、种植到加工、销售等环节都要应用现代科技。不断提高机械化率,逐渐替换使用人工、畜力的传统方式。推进“互联网+”和现代农业的结合,不断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生产性服务。(4)对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范。土地流转是乡村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为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应对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年限、土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方法、土地折股量化办法、土地流转风险防患、土地流转的事中事后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用收取、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等予以具体明确的规定。这对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完善土地流转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土地流转履约风险保证金制度、土地流转监测分级备案制度和鉴证制度,以及引导和加快土地流转,促进乡村产业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 | 法 | 纵 | 览万方数据

篇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村振兴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収叧 2011。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问题。目前在农村,主要还是从事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化单一,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另外,缺乏龙头企业做支撑。**县****乡目前发展有林果种植、香菇种植等,但由于缺乏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目前,****乡也正在抓紧推进香菇加工项目落地,项目建成将推动**香菇产业提档升级。

 二是生态环境问题。农村生活垃圾废弃杂物还存在乱堆乱放现象,污水随意排放。特别是一些养殖户畜禽散养,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主要是就地利用和作为肥料,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厂建设几乎空白。乡村振兴实施以来,****乡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置逐步趋于规范 5017。

 三是城镇化问题。农村中的人口呈现单向流动的状态流向城市,尤其是青年劳动力,最终出现农村荒凉和有效劳动力缺乏状态,不利于农村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县在西北

 片区重点打造了香菇产业,****乡建成“香菇情”香菇种植交易中心。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问题得以缓解。

 四是基础设施问题。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距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还有加大差距。农村排污管网不完善,垃圾处置运转存在死角;水冲式厕所没有全面普及;大部分农村没有通天然气;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水平相对落后。脱贫攻坚以来,****乡 7 个脱贫村实现了六通四有。4 个非贫困村也实现了四有一覆盖。但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五是乡村治理问题。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民间社会化服务组织较为缺乏,一方面与村庄经济缺少可用资金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村庄人气的缺乏。好多年轻人没有体验过乡村生活,忽视了村中原有的生活习惯、乡风民规,忽视了乡村自身的文化和价值。**县****乡文化底蕴深厚,2020 年 6 月,考古人员在**地区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时首次在该乡**村发现仙人洞遗址。另外,辖区还有阿婆寨等自然风景区、楚长城遗址等,发展潜力还需深挖。

 二、对策及建议

 一是制定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

 二是增加乡村资金投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农村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乡村,做到取之于地、用之于地。

 三是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整合科技、金融、市场等方面资源,打造一体化、开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

 程度。

 四是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

 五是积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设立特聘岗位等方式,推进村支书职业化管理。从乡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公务员和知识分子,有知识,有资源,有情怀,应该吸引他们回乡,发挥新乡贤作用,促进乡村振兴。

篇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ANGCUN KEJI 2020 年 5 月(下)

 45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 轩(凌云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凌云 533100)[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贯彻落实对于我国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农业产业建设进行解析,促使农业产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经济;产业发展[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5-45-2新时期,要积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和规范下探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借助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确保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基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制定完善的农业产业发展策略,形成地方发展特色优势,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整体效能。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受到各地区不断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业产业形态不断丰富,“农业+文化” “农业+教育” “农业+旅游” “农业+电子商务”等多种类型的产业模式不断发展起来,也涌现出了一系列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受到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理念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在农业产业发展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以及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产生了制约。对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农业产业特色不够突出。在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并未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导致产业特色不明显,难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产业兴旺发展受到制约。第二,产业融合程度偏低。在农业产业建设实践中,受到产业间分割问题严重、产业链偏短的影响,产业融合工作的推进遇到阻碍,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开发存在难度,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科技创新力量不足。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偏低,在缺乏创新科技投入的情况下,无法将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及时有效转化。第四,农业产业品牌效应相对较弱。现阶段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并未形成区域化规模品牌,各地区农业产业建设各自为阵,不利于对农业产业相关产品的质量进行统一控制,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1]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优化发展建议新时期,在正确认识到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要想整合相关资源,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就要结合现有问题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体系,突出特色,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并创造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2.1 重点突出农业产业特色在对农业产业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农业产业的影响力,保障实现农业长效化发展,就要对农业产业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挖掘地方特色元素,制订开发方案,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 。在实际对农业产业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彰显产业特色,可以对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进行挖掘,重点对农村地区的环境特点、物种资源特点以及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制订合理的特色开发方案,实现对地区自然资源的有机整合。在对文化特色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对农业产业建设涉及的农业文化、耕作文化、景观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分析,如选取桑蚕文化、循环农业文化、民族纺织文化等作为切入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彰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影响力。2.2 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提高农业产业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在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培育农村发展新业态,进而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促进农村农业产业兴旺,就要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促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探索构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模式,并尝试引入科学技术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促进新业态不断孵化,在整合产业链的基础上促使全新产作者简介:吴轩(1983—),男,大专,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方面。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0.15.027

 村乡 科技XIANGCUN KEJI46 XIANGCUN KEJI 2020 年 5 月(下)业的衍生,进而在多方合力前提下形成良好的农业产业发展局面,促进农业产业发展[3] 。2.3 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为了突显农业产业发展优势,助力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整合科学技术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进而提高农业产业资源利用率,保障农业产业实现高品质发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为了提高科技创新成效,要注意加强金融支持,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保障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得到贯彻落实,进而有效提高农业产业综合发展成效。2.4 探索农业产业品牌化建设品牌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加强农业产业品牌建设能够增强产品的市场区分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使所生产的农业产品能够满足市场内在需求[4] 。在农业产业品牌化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精准进行品牌定位,通过丰富品牌文化内涵、精心设计产品包装、创新市场营销理念等措施促进品牌在消费者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结语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认识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性,并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制定优化农业产业发展的策略,确保能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成效,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循序渐进地优化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成效,助力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形成全新的发展格局。参考文献[1]刘宝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24):173-174.[2]李萍,韦宁卫.广西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短板及财政政策选择: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9(7):117-124.[3]周昊天.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发展研究:运营特征、发展困境和路径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17):32-35.[4]杨玉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27):244.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石少华(义县地藏寺满族乡人民政府,辽宁 义县 121122)[摘 要] 伴随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阶段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壮大,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目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关键词]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经济[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5-46-2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也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积极发展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更好地推动市场与农户之间的对接,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从客观角度来说,积极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实际作用,将更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创新与改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收入。1 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意义现阶段,推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1 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结合目前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民成分相对复杂,生产经营组织相对松散,而且实际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在当前现代化发展趋势下,需要着眼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扩大我国农业专业化运营规模,加快发展速度,促进农业发展实现现代化。1.2 可以将现阶段农村各生产要素组织起来在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占据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有效激发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的活力,将农村的各类生产要素科学地组织起来,结合实际

篇六: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 篇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篇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篇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侧重于美丽乡村的概念及内涵、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及难点。本文基于对不同区域的实地调研,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在政策和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剖析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层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方面 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但通过基层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视基础设施、泥草房及危房改造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的建设,而对如何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各个部门都积极响应,但调查发

 现,围绕着美丽乡村建设,不同部门都在推行本部门的行动计划,造成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名称混乱,如政府部门的“文明村”、环保部门的“生态村”、宣传部门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部门的“美丽村庄”、林业部门的“美丽林场”等。而且,这些部门都在建设自己的示范村,有的与美丽乡村示范村一致,有的则不一致。当然,这些部门推行的行动计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与美丽乡村是相通的。

 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基层部门都确定了牵头或管理部门,但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牵头或管理部门也不统一,有的地方是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农业工作办公室或农委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宣传部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国家下发文件的渠道不顺畅,监督检查的执行不力等。这可能也是造成不同部门推行各种行动计划,建立各自部门示范村的一个原因。

 (二)生产方面 中央一号文件从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 8 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农村改革的重点及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但调研发现,在美丽

 乡村建设中,由于生产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 问题,重点表现在如下 4 个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一方面,农业机械越来越多,马力越来越大,对田间道路、桥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日常管护,田间道路、桥涵损毁日益严重。在 2006 年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村通要求完成 3.5 米宽的通村路。由于当时要求基层资金配套,很多地方由于经济实力不足,都没有配套,同时又要按照项目要求对通村路里程进行验收,结果导致通村路质量下降。农村收入提高之后,农村机动车数量激增,同时,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农机具越来越多,农村道路已经远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发展的需要。

 农田水利设施欠账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时,很多地方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重视灌溉设施的配套,而对排灌设施重视不够,一旦遇到强降雨,就会发生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如,我省的农田水利设施远远不足,种粮农民因灾致贫的现象非常普遍。此外,在一些粮食主产省,缺乏大型粮食晾晒场地或烘干设备,收获之后,一旦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粮食会发生一定的霉变,影响粮食品质,导致农民收入下降。

 2.农业生产组织建设不规范 没有发挥作用。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允许财政项目 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有关部门要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 但在调研中发现,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合作社的成立是为了套取国家政策资金,在农业生产中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套取国家政策资金,想方设法伪造财政项目资金要求的条件,得到财政资金后不从事相应的工作。这种现象不是个别,而是普遍存在。二是国家鼓励成立的千万元农机合作社,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由于农户认为大型机械会带来种植成本的增加,一旦遇到灾害还是不能保证经济收入;其二是个别地方规定,大型机械不能跨区到农场作业,一些种粮大户购置了大型农业机械,却没有作业农田,不但造成大型机械的闲置,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3.粮食种植风险的共担机制缺失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灾害,特别是旱涝、冰雹灾害。在粮食主产区调研发现,农民种植粮食的风险越来越大。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农民种植的规模越来越大,必须依靠越来越多的贷款购置农业生产所需物资、支付土地租金,付出大量利息。一旦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农民将受到致命的打击。每公顷的阳关保险补偿还不足以支付土地租金,农民就没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从而无法再贷款用于农业生产。可以说,农民一夜之间从温饱走向贫困,几年都难以脱贫。由于缺乏粮食种植风险的共担机制,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受到 一定挫伤,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再种粮,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国家的粮食供应。

 4.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步履维艰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实际上,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以推行,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农民不愿意。一些地方在第二轮承包土地时,水田、旱地的划分不是按照面积,而是根据土地生产率的高低按照一定系数折算的。但抵押土地经营权时,金融部门按照土地承包证上的土地面积计算,农民实际耕作的土地面积与承包土地面积之间差距很大。

 其二,农户家庭成员不愿意。由于国家政策明文规定,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在实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时,没有土地的家庭成员不同意,从而导致家庭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和谐。

 (三)生活方面 1.美丽乡村建设的工程体系不完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投资的主要对象是地面工程建设,如村内道路、文化广场、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电、村里路灯等硬件设施以及农民的泥草房、危房的改造工程,而对地下工程,如污水设施建设关注不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体系不完善,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2.政策制定中没有充分考虑 “立地”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定中,没有充分考虑落实政策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基层实施过程中矛盾频出。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只提出一些建设项目,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政策,但对下级部门则按照一定的进度进行考核、验收,由此给地方政府造成巨大债务,特别是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弱的县市。此外,有的地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其结果是许多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村顾虑重重,担心工作完成后不能得到奖补资

 金,而不愿意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而基础较差的村则渴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贷款等方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未能得到奖补资金,一方面增加了村级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又导致了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3.政策执行时引发的基层矛盾比较突出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基层执行政策时,出现了一些矛盾,特别是由于泥草房、危房改造申报数量与下拨资金数量不匹配,给相关部门、乡镇的工作造成极大的被动。如一个村上报了 10 户,结果只拨付 8户的补贴资金。如果当地政府为了平息矛盾,采取均分 8 户补贴的处理方式,一方面会导致 8 户农户不满意,另一方面则会面临上级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的审查。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没有得到补贴的 2 户农户则会上访。

 4.基础设施的管护机制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分散经营替代了原有的集体统一经营,农村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体制和机制,过去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如何管理和使用,国家、集体和受益农户三者之间的责任和权利如何划分等,都没有新的明确的具体规定,导致基础设施的建、管、用相脱节,管理维护主体缺位等诸多问题。同样,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中,也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环保部门推行的集中连片环境综合整

 治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运输车、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备,但由于乡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呈现出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情况,损毁情况比较严重,导致国家投资的浪费。

 5.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已形同虚设 “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的系统工程中,原先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以及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改用“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一事一议”制度起初执行较好,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形同虚设。许多村民存在“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要求村“两委”解决,而对自己没有利的事情则坚决反对,从而造成事难议、钱难筹、工难派,这一现象 在农村较为普遍,即使议成了筹措资金的难度也较大,很难完成较大项目工程建设,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6.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缺失 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但彼此之间缺乏协调,每个部门都选择自己的示范村,从各自的业务出发实施相关项目,

 可能这些项目并不是这些村最需要的。这种方式导致国家投资的分散,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四)生态方面 与过去相比,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源于单一的不当行为,而是逐渐演化为生活、生产、生态三种不当行为的叠加。在生产行为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任意排放规模化养殖的粪便、污水;任意堆放及焚烧农作物的秸秆等。在生活行为方面表现为农民任意堆放及排放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在生态行为方面则表现为污染企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造成广大农村地区饮用水质的污染以及废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1.化学投入品带来的污染日益严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呈现出明显的增加态势,且施肥强度有增无减。化肥施用量从 2000 年的 4146.41万吨,增加到 2012 年的 5838.85 万吨,增加 1692.44 万吨,增长 40.82%;其中农用氮肥施用量从 2000 年的 2161.56 万吨,增加到 2012 年的 2399.89 万吨,增加 238.33 万吨,增长 11.03%;农用磷肥施用量的增加量为 138.10 万吨,增长 20.00%;农业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量为 241.12 万吨,增长 64.07%;农用

 复合肥量增加 1072.10 万吨,增长 116.80%。从 2000 年到2012 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增加了 40.82%,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了 4.55%。计算结果表明,施肥强度从 2000 年的 265公斤/公顷,增加到 2012 年的 357 公斤/公顷,增长 92 公斤/公顷,增加 34.69%。我国化肥的利用率较低,一般在 35%左右,其余部分则进入土壤及水体,造成污染。

 同时,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的投入强度也很大。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药使用量至 2011 年已达 178.7 万吨,比 2000年的 127.95 万吨增加 50.75 万吨,增长 39.66%。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夏季作物生长季节无法除草,为此他们夏收之后大剂量喷洒除草剂,一直到秋收都不再需要除草。此外,农业生产中由于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投入的杀虫剂、农药剂量也日益增加,最终导致土壤、水体的污染以及农产品品质的下降。

 农用塑料薄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在水资源十分短缺的西北地区,农用塑料薄膜对保水保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统计数据表明,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从 2000 年的 134 万吨,增加到 2011年的 229 万吨,增加了 95 万吨,增长 70.90%。

 2.农药包装物污染危害越来越严重

 农药包装物(特别是农药瓶)等污染日益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目前,由于缺乏包装物回收制度,农民在使用之后往往丢弃在田间地头或水体之中,造成二次污染。一个农药使用量为 2000 吨的县,如果农药包装标准为 1 斤/瓶,则每年丢弃的农药瓶将达到 400 万个!如果包装标准降低为0.5 斤/瓶,农药瓶个数将翻番为 800 万个!2011 年,全国农药使用量为 178.70 万吨,按照 1 斤/瓶的标准,全国产生 3.57亿个!

 3.农村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防治措施严重缺失 近几年来,规模化养殖造成的污染明显呈递增态势。调查发现,养殖场主大都关注如何提高畜禽产量和质量以及如何增加效益,忽视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污水、粪便随意排放和堆放。一方面,养殖场周边的水生态环境、土壤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周边空气环境也会受很大影响。在农村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方面,有关政策难以“立地”。例如,沼气池建设项目要求养殖场运行两年才能申报,同时要为周边 80 户农民供应沼气,这在广大平原地区还可以实施,但在如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山区,农民居住较为分散,根本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4.农作物秸秆成为影响美丽乡村景观的重要因素

 农作物秸秆由过去...

篇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对策建议探讨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一、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我县农村大多地处偏远,远离城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状况差致使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增加,甚至抵消了部分产品利润,一些农林产品销售收入还不足以支付运费、人工费,严重挫伤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二)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一些贫困村人口素质相对还很低,没有产业管理技术和经营能力。现有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综合素质相对低,不容易接受新技术、新观念,对现有产业提质增效的愿望不强烈,发展产业带给他们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农业产业发 展缺乏投入。尤其是贫困村的贫困户全部都处于温饱线上下,资本积累极少,缺乏投入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资金,种植的品种单一,除了种粮就是造林,种出来的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而且周期较长。

 (四)农产品质量不高。农民的很多产品没有在创品牌方面去做文章,只追求产量不注重质量,更谈不上精品,粗放种植、粗放管理、无序销售乱象频现。再加上管理机制不活、产业龙头不强、没有真正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导致本该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没有赢得预期市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二、推动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切实增强农村群众发展壮大枝柱产业愿望,做强做大主导产业,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让农业留得住农民才能兴得起农村。为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该充分发挥政策、

 项目、资金等的“整合”效应,着重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壮大特色产业“引擎”。

 (一)着力改善基础设施。重点改善道路、农田和水利这类支撑产业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方面,村道路要硬化,重点产业项目主要区域,要尽可能实现产业道路的硬化,建设一定规模的产业区作业公路,以方便产业项目的管理。农田水利方面,主要建设好农田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方能为广大农民发展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经营成本,提高农业发展效益。

 (二)精准选定发展项目。选好发展优势项目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前提。一要突出地方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二要选择适合本地种养殖发展的项目。三要选择当地农民群众可以接受的或者通过培训可以完全掌握技术的项目。四要选择长期、中期和短期相结合的项目。中、长期收益的项目作为主打产业,短期效益项目作为收益补充。此外,在选定发展项目时还要重点考虑突出区域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和拓展社会化服务业务。

 (三)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围绕培育壮大、示范带动、企业引领等方式帮助农民群众通过扶持发展产业。1、创建特色产业孵化平台。通过补助资金或赊、免贫困户部分种子种苗(畜)、肥料(饲料)等方式,以一个产业基地(公司)

 带动数十贫困户发展同一产业的模式实现“1+N”组团发展。2、建立产业合作社。整合社员的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引入产业发展职业经理人全权谋划、筹备、生产和销售合作社的时令季节产品和中、长期发展的产品。严格执行统一的技术规程,完善合作社社员联户监督惩处机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农民群众抱团发展。3、建立社员网加强县域合作,以“互联网+农产品上行”为切入点,通过对接农产品上行促进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三)加强产业技术培训。人才队伍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另一个支撑。一是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重点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让这支产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群众掌握重点产业发展方面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促进产业发展壮大,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二是要组织农民广泛开展多种类型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帮助具备条件的农民群众发展电商,走线上线下结合、创新农业经营之路。

 (四)抓好产品增量提质。现在的农产品到了产量与质量并重,必须质量先行的关键时刻。农产品市场已经发展到了在保证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新时期。一是要引进科技、环保、高效的新技术、新品种。二是要抓

 好农产品质量监控,从源头抓起,普及安全知识,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三是要加强日常监管,强化源头管理,严把质量关。建立专业销售团队开展全程调度验货、集货、收货、分级、装卸、配车等一站式服务,在提高社会化服务质量的同时促进农民群众的就业。这样农业产业链才真正形成,产业才能健康发展,农民才能持续稳定增收,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

篇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村“ 产业振兴” 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的思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当前农业经营效益偏低、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不足的核心抓手。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致富农民,促进乡村振兴,XX 区人大常委会对乡村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XX 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以实现产业强农、富农、兴农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重点区域,突出融合发展,为乡村产业延链增效、厚积薄发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已初步形成绿色稻米、优质果蔬、珍稀菌菇、特色水产四大主导产业。相继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跻身全国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

 设示范县试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XX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沈高镇入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XX 潼镇荣膺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镇。

 (一)强化组织领导,培育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一是坚持行政引导。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副组长,区农业农村、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乡村振兴、农业园区发展规划、涉农项目资金安排、扶贫等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结合《XX 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以 XX 湖生态经济区、XX 经济发展区为核心,加快构建“环 XX 湖精品生态农业核心发展区、北部里下河地区生态品牌农业发展区、中部城郊型地区精品设施农业发展区、南部高沙土地区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区”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区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 X 万亩,农业产业呈现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坚持奖补引路。围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业园区提档升级等重点工作目标,XX 区每年制订下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意见,区财政在上争的项目资金外,每年都安排不低于 500 万元的专项资金,重点向农业产业振兴、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和环节倾斜。同时,进一

 步加大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力度,近三年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X 亿元,田间路沟渠泵等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 X 万亩,全区高标准农田比重超过 82%。

 (二)聚集资源要素,打造乡村产业振兴主引擎。一是培大发展平台。按照区有核心板块、镇有示范园区、村有规模基地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明晰区域发展定位,打造了一批蔬菜标准园、生态健康养殖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现有 X 个省级、X 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步形成”1+N”园区载体格局,创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X 个(XXX 镇)、示范村 1 个(XX 村)、市级示范村 X 个(XX 前村)、区级示范村 X 个。二是培优区域品牌。坚持绿色安全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品牌化销售,着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区创成 X 个国家级、3 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共认证绿色食品 X 个、有机农产品 12个,拥有现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X 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X 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X 个、XX 省名牌产品 X 个,X 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和复核。三是培强产业队伍。围绕构建“龙头企业引领、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融合发展目标,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培植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X 家、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X 家,累计培育家庭

 农场 X 家、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 X 家,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比重达 X%。

 (三)注重借力融合,筑牢乡村产业振兴大根基。一是推进农旅融合。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契机,出台《关于鼓励要素聚乡、乡贤回乡、市民下乡助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意见》,有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等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目前已形成 XX 村 4 个省级以及西陈庄村、朱宣村、杨俞村、前舍村 4 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发展集群。打造以中艺生态园、小杨人家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 54 家,创成市级休闲农业示范村 4 个,XX 湖绿洲获评全国四星级乡村旅游企业。二是推进农商融合。制定出台《XX 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及实施细则、《“百村优品”上线销售奖励办法》,有力推动了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同时借力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区拥有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农产品电商企业 7 家,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 X 个,应用电子商务的涉农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已超过 X 家,在电商平台开设各类网店 2000多家,XX 年实现农村电商销售额超 X 亿元。三是推进农科融合。积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吸引更多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向农业领域

 倾斜。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稻米综合展示基地 X 个,院士工作站 X 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 X 家,市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X 家,设施蔬菜和特种水产产业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分店X 家。聘用各类农业科技特派员 X 人,稻米、蔬菜、香菇、螃蟹、禽蛋等产业均有相应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支撑。XX 年全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攀升至 X%,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优势不强,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XX 区的乡村产业项目数量不少,但总体呈现小而散的状态,且产业链较短,以农产品初级生产或初加工为主,同行、同质化竞争较为普遍,大多数生产经营者均为单打独斗闯市场,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缺少行业主导权和话语权。农产品品牌保护意识不强,一些优质产品被市场上以次充好的劣质产品拖累,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人才资源缺乏,发展后劲亟待增强。部分村级班子力量薄弱,少数村干部由于年龄或能力原因,在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中不能担当、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缺乏干事创业、带领致富的激情。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缺少吸引年青人返乡创业的平台,大多数劳动力外流,“老龄村”、“空心村”现

 象较多,农村普遍缺少劳动力,更缺少具有创业热情的能人贤人,乡村产业发展后劲不强。

 (三)政策支持不足,协调推进仍需强化。多数镇村除了农民的宅基地,基本没有用于发展的建设用地,不少项目因土地政策制约而无法落地,土地制约成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瓶颈。少数部门仍存在本位思想,担当意识不强,部门之间协调不够,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力度有待加大。

 三、相关建议 (一)强化优势产业培育,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品种和农副产品的保鲜及深加工技术,走产学研之路,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坚持走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精品化之路,以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带动一批创业项目,拉长产业链。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创建与保护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以品质赢得市场与效益。

 二是积极组建行业协会、股份合作社,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改变项目小而散的现状,提升市场竞争力,探索村集体依托现有资产、资源入股合作社,改变群众仅靠土地租金的单一收入模式,减轻承包者的资金压力,拓宽群众的收入途径。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引导新农人投入农村产业,培植典型,提升示范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能人回乡投资创业,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的交通、生产设施,为乡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村干部带头富、带领富的能力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开阔村干部的视野,不断提升村干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能力。

 二是以大项目、大企业的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二产、三产对一产的反哺能力,努力将土地流出的农民引向产业工人,吸引外流劳动力返乡。

 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吸引能人、名人返乡创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三)强化政策引导支持,构建协调推进机制。

 一是进一步理清思路,研究农村经济社会的走向和趋势,抓住国家鼓励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增强执行政策的前瞻性。加大政策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土地政策要向乡村产业倾斜,积极通过盘活存量、增减挂钩、向上争取等多种方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土地指标,借鉴浙江等先进地区的做法,对乡村产业项目实施点状供地政策。

 二是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合力。各部门要积极上争项目,整合资金,加大支农力度,在工作中要强作为、敢担当,为乡村产业振兴保驾护航。

 三是加强乡村产业项目的技术支撑,

 打造一支业务精干、相对稳定的农技服务队伍,坚持政府主导、非营利性质的市场化服务,加强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养殖等农业项目的技术支持,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篇九: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ANGXI AGRICULTURE130农业资讯NONGYEZIXUN 农业经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苑卫卫(郑州科技学院,河南郑州  450064)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代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必然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经济是适应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系统分析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建议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产业经济;产业融合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积极探索一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是农业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1  相关概念及需求理论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诸多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如廖彩荣等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引,围绕新时代“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步伐,加快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1] 。万信、龙迎伟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本身蕴含着一系列深刻内涵,具体表现在农业发展主体、发展客体、发展推进方式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2] 。总之,众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虽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但却为科学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从宏观角度提出的一个振兴乡村的长远规划,涉及农业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党建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综合概念。1.2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1.3  理论基础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国内外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发展、建设)研究取得了诸多理论成果,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主要用于解决产业内部存在的企业经营规模经济与企业外部竞争问题之间的矛盾。二是产业结构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规律及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具体而言,产业结构理论包括影响产业形成的因素研究、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研究、产业结构政策制度研究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等。三是产业关联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要素之间产生的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2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按照乡村振兴提出的产业兴旺要求,各地利用现有优势,挖掘自身拥有的资源,引进企业和资本,发展农村产业,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但由于农业农村基础薄弱,乡村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2.1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识不到位  一是政府部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不充分,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政府部门受传统政绩观的影响,还没有从单纯注重城市 GDP 增长转变为注重农村 GDP 的提升。尽管各级政府机关已经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农”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但是政府工作部门在实际的经济建设工作中,往往会偏重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关注,而轻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存在重宣传、轻投入的现象。目前,河南省郑州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上存在重宣传、轻投入的现象,例如在质量兴农问题上,政府部门多以各种形式向农民宣传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优势,但在农业科技应用、农业科技技术人员的配备方面却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很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二是农村居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不充分。农村居民受传统思想、知识、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例如,部分农业居民认为产业兴旺就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找不到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治理方式。2.2  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尽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产业的文件,但仍然有很多文件缺乏可行性。尽管主管部门在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文件中对农业产业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任务,但是由于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造成很多具体的目标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加上对后期的建设存在跟进不及时、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造成部分目标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不能令人们满意,影响了农业产业经济体系的构建。2.3  农业产业体系缺乏科技支撑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一方面,农林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等农业科研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的研究手段,科研方式单一,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科技创新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科研结构数量少、层次低。省级及以上级别的实验室不多,同时实验室条件简陋,器材陈旧,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目前,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博士学历的科技人员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比例偏低,缺少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同时还存在人才流失较为严(下转第133页)

 JIANGXI AGRICULTURE133农业资讯NONGYEZIXUN农业经济4  结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围绕农民增产增收、产业化经营展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多业并举、龙头带动、共同致富发展的道路。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而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又能发挥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带动功能,实现农村和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再者,促进产业融合,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是打造农民致富载体、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靠保障。参考文献[1]张庆东.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J].农家参谋,2020(9):6.[2] 刘小彩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5):7-8.[3] 李东红 . 城镇化背景下济南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探析 [J]. 现代农业科技,2020(6):235,238.[4] 曹俊霞,郭庆水 . 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分析 [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9-10.重的情形。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滞后。首先,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业推广体系不协调,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其次,推广手段单一,仍然采用培训指导、小片试验等传统分散式推广模式。3  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势必会遇到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必须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实际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文件要求,针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对策。3.1  完善法律制度,营造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制定乡村振兴法律法规,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因此,要加快对与农业产业经济不相适应法律法规的评估、清理、修订,使其满足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为解决农村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有章可循的法律依据,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3.2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①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农产品产业体系,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②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健全多功能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已建成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带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③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积极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建设;加快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等多类型、多功能的农业产业,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以提高农业国际的竞争力。3.3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优质农业供给  中农办副主任韩俊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进乡村振兴要始终把好市场的脉搏,首先要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充分发挥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先导作用,围绕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特色产业,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同时,按照乡村产业兴旺的要求,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增加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同时,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树立“藏粮与技”“藏粮于地”“确保产能”等粮食安全观,加快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确保产量有增无减。参考文献[1]廖彩荣,翁贞林,郭如良,等.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制度创新与国际经验——“乡村振兴专题论坛”综述 [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7(5):133-139.[2] 万信,龙迎伟 .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价值及实现理路 [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7):335-338.(上接第130页)

篇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农业与信息化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11月中   117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许振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农业技术服务站  江苏  淮安  223113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指导精神,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详细阐述,对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探讨科学的产业化发展策略,推动农业农村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引言农业产业化高效发展对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压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但是在实际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产业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农业管理部门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形势,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探索先进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化发展的高效实现。1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概述农业产业化是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市场环境的科学分析,制定科学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对农业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和科学配置,将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提高主动创新意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落实,对发展思想进行科学优化,推动产业化效果的提升 [1] 。2    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农业发展思路较为落后。农业产业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生产管理资源的高效整合,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当前的农业发展思路较为落后,不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对产业化模式进行科学建设,农业发展机制较为僵化,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农业生产人员对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为产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条件。(2)农业技术水平相对不足。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是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带动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起到有效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农业发展中,技术水平的成长已经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相对不足,技术发展方向存在问题,不能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科学的融入。同时技术推广力度较低,使得许多技术成果得不到及时的转化和推广,不能充分发挥技术价值,不能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持。(3)缺乏有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将农业产业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建设完善的产业体系,通过对市场环境的科学分析,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推动经济效益的提升。产业化发展模式的高效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但是当前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大多只能依靠财政拨款,无法满足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当前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管理活动容易与现有的政策规章形成冲突,不利农业产业健康发展。(5)农业生产人员的素质能力相对较低。农业生产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产业化发展理念缺乏有效的认识,缺乏主动意识,不能对农业发展环境形成有效的了解,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思想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在生产过程中过于重视短期收益的获得,不能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同时在技术推广工作中不能对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有效的掌握,不利于农业成产效率的提升。3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1)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农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对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形势,制定科学的产业化发展策略,推动农业产业科学发展。同时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积极申请财政补贴,要建设完善的融资机制,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为推动产业化提供有效支持。(2)完善农业发展管理机制。农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为产业化发展指明方向,对产业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建设完善的产业化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对资源的科学配置。同时要建设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产业化建设活动进行科学的规范,制定完善的产业化建设制度。要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对市场环境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针对产业化发展策略进行全面发展风险评价,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保证产业化发展决策的科学性。(3)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产业化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结合产业化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研发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优化推广模式,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线上推广渠道,使农业生产人员通过网络环境实现素质能力的提升,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效果的提升。(4)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农业管理活动的高效开展对产业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管理部门要充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形势,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农业生产管理活动的全面覆盖,利用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数据和市场环境变化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并利用先进技术,如大数据等,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可靠数据支(下转第119页)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医疗与信息化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11月中   119三相不平衡情况。通过本项目研发的移动终端APP,可按需设置报警阈值,当负荷情况超过报警阈值时,应用平台可通过短信、APP等方式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平台专家系统自动根据现场负荷数据,自动判断越限分支以及越限相别,并通过APP给出运维建议,指导运维人员完成负荷调整操作。一般配变台区的物理接线方式如图2所示,配变处能够查看台区整体负荷情况。本项目研发的分支重症监控装置安装在各个分支上,考虑到空间容量及便于维护等因素,分支重症监控装置采用可靠结构设计,确保装置符合户外运行要求,根据台区的分支情况装设重症监护装置。分支重症监护装置1分支重症监护装置2分支重症监护装置n分支1分支2分支n配电变压器……云端移动终端APP图2  配变台区的物理接线方式每台监护装置将电力系统一次侧电压、电流分别经过电压、电流采样装置,通过精密电压、电流互感器隔离降压、降流,转换成数字处理系统能够接受的范围后,通过无线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考虑到互感器阻抗匹配及误差控制,在A/D转换器之前采用精密运放电路实现信号变换和抗混叠滤波。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采用软件校正技术实现分立元器件误差校正。4    技术关键点(1)分支重症监控装置的电压、电流等运行数据的可靠、精确采集及数据处理。(2)分支重症监控装置与现场通信单元的无线组网关键技术。(3)平台数据库开发及移动终端APP的开发。平台需能够根据监测数据智能判断运行情况,并给出台区负荷调整建议。5    创新点(1)通过先进的测量技术、通信技术,基于物联网思维,开发配电台区分支重症监控装置及预警平台,填补了配变台区分支线负荷及不平衡度实时监测预警的技术空白。(2)开发配网分支负荷监测APP,便捷查询台区出线开关各分支线负荷情况及告警信息。(3)数据平台基于专家系统大数据分析,给出负荷调节最优方案,新增配变最佳布点。6    结束语本项目研发的移动式配电台区分支线路重症监护系统,可实现台区分支线负荷监测及预警功能,丰富了配网监测手段,提升了工作的时效性,从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工作,降低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参考文献[1] 翁利国,李建斌.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J].农村电气化,2017(5):42-43.[2] 侯淞学,彭涛,王雪,等.井下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及其传播特性研究[J].煤炭技术,2018(3):203-205.持,提升产业化发展的科学性。4    结束语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效落实的重要基础,农业管理部门要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形势,利用先进技术优势,优化产业发展思路,建设完善的产业化发展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朱晓伟.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19 (32):22-23.[2] 张静宏,高建立.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探究[J].南方农机, 2019,50(16):83.[3] 丁桂明.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18(10): 70-71.参考文献[1] 李琦.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与改进策略分析[J].乡村科技,2019(28):111-112.[2] 许小有.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作用、类型及方法探讨[J].水能经济,2018(3):284.[3] 靳阿亮.浅谈水土保持监测的基础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8(2):56-57.[4] 张君,王巧红.乡村振兴下的水土保持重要性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16.[5] 刘正堂.关于水土保持的策略与措施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182.作者简介孟涵(1982-),女,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阳白乡阳白村人;毕业院校:东北农业大学,学历:本科,现就职单位: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水土保持监测站,研究方向:农业。(上接第116页)(上接第117页)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发展 振兴 乡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