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讲话稿 > 正文

就业培训会上的讲话3篇

时间:2022-10-03 15: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就业培训会上的讲话3篇就业培训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人社系统业务培训班上的讲话杨光远 一、正视问题,增强培训的自觉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党和政府重要的民生基础部门,所承担的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就业培训会上的讲话3篇,供大家参考。

就业培训会上的讲话3篇

篇一:就业培训会上的讲话

全市人社系统业务培训班上的讲话 杨光远

 一、正视问题,增强培训的自觉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党和政府重要的民生基础部门,所承担的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工资福利等工作头绪繁多、任务繁重、业务繁杂,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人社业务涉及仕、农、工、商、学等诸多领域,与职工群众的生、老、病、养等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人社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品德、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能否正确贯彻落实,关系到职工群众能否及时享受到惠民政策的雨露阳光,也关系到整个人社系统的工作水平和社会影响。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人社领域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和新要求,目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窗口单位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也对人社工作提出了新标准和新期待。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做好人社工作的重要意义,清醒认识队伍素质和服务质量对贯彻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切实增强狠抓自身建设、提高能力素质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及时蓄能充电,规范提高,推进“三市”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纵观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是比较得力的。就业形势比较稳定,社会保障日趋完善,人事人才持续规范,劳动关系总体和谐,在全市稳定发展中作用突出,社会评价满意度较高。2013 年,我局荣获厅局级以上表彰奖励21 项,顺利创建为省级创业型城市,市社保中心等 8 家单位分别荣获全国和全省优质服务窗口荣誉,在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优秀部门。但客观地讲,我市人社领域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就业难题没有根本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平衡各类社会保障待遇诉求的难度加大,人才工作的科学评价机制尚不完善,提高低收入职工收入的能力不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然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个别基层单位人事管理不规范,人员调出调入随意性大,人事档案管理不严格,岗位管理政策落不实,职称评审政策模糊,评判标准尺度不统一。部分县区就业资金管理存在漏洞,资金支出渠道不顺,帐务管理不规范等。有的窗口单位服务意识不强,群众感情不深,业务干部业务不精,效率低下,工作不讲程序,办事没有原则,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工作中有反映,群众有意见,干部有疑惑,严重影响工作成效。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当前人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严格规范人事管理政策,全面落实公开招聘制度,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建立健全岗位动态管理机制,狠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分类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引智成果共享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干部充满活力、人才不断涌现、创新智慧竞

 相迸发的生动局面。为搞好本次培训,局党组多次进行专题研究,组织相关科室和单位进行了精心筹备,授课人员针对存在问题精心准备了课程课件,力争通过言传身教为大家释疑解惑,提供可靠可用的工作指导。希望大家端正学习态度,珍惜学习机会,全身心投入培训学习,把相关政策、精神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把讲授的内容学习好、消化好、吸收好。

 二、严格管理,确保学有所获

  本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培训内容涉及《公务员法》相关知识,中省人事宏观管理政策,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和工资福利等规定,还要针对人事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讨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市委党校为培训班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我们也制定了严密的培训制度和管理措施。希望大家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校纪班规,正确处理工学矛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培训中来,确保学有所获,达到预期效果。这里,我要强调三项纪律要求。

  一要珍惜学习机会。人社干部作为惠民政策的落实者、人事纪律的执行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工作要求和社会期待都非常高。我市人社系统干部队伍总体素质较好,长期坚持扎实工作、默默奉献,各方评价较高。但也普遍存在工作忙、培训少的情况,“知识透支”现象比较严重。加之这些年干部不断交流,一些年轻同志调整充实到人事管理岗位,特别是 2010 年政府机构改革重新组建人社局以后,县区和

 部门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和干部调整较多,因此及时进行干部人事政策培训和人事纪律的强调就显得尤为迫切。我们此次培训,有针对性地重点安排了人事管理业务专题,随后,还将陆续开展就业、社保方面的专题培训,以提高人社系统干部和人事工作岗位的整体素质。

 二要注重学用结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内容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带着问题学、带着任务学、带着压力学,通过学习,想一想培训内容对实际工作有哪些指导,典型经验对具体实践有哪些启示,所负责的工作与先进对比有哪些差距,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突破底线、触及红线。努力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开展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办法,达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借鉴别人的、形成自己的。

 三要遵守培训纪律。当前各项工作任务很重,能排出时间专门安排集中学习实属不易。各位同志一定要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中去。一是保证学习时间。学习培训期间,要严格遵守纪律,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二是保证学习内容。要严格按照学习计划,组织好培训活动,确保学教秩序良好、培训目标实现。三是保证学习质量。要集中精力静心学习,潜心钻研,虚心听课,认真做好笔记,力求多学一点、学深一点,真正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三、学以致用,践行群众路线

 学习培训的目的,就在于提高素质、促进工作,希望大家紧跟时代要求,把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尽快转化为实

 际工作能力,运用到具体工作当中,顺势而为,善做善成。全市各级人社干部都要通过学习提高,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一要持之以恒抓学习。要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人社工作业务知识和人事管理政策法规,力争成为人事管理业务的“活字典”和“政策通”。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窗口单位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讲政策、讲业务”活动,以学促用、以案学法、学政策法规、学业务方法,普及惠民政策,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

 二要为民服务讲规矩。人事工作是政策性、程序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身为人事管理干部,更要坚持原则、遵守规则、率先垂范。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具体工作中,要树立“工作无小事、干部无小节”理念,把讲规矩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把公道正派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坚持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履职,该请示汇报的要及时请示汇报,该征求意见的必须征求意见,严格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坚守底线不含糊。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提升精细化和标准化服务水平,树立人社干部良好形象。要突出整治“四风”, 狠抓减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把党的根本宗

 旨、优良作风和群众路线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三要守土有责勇担当。责任是一种能力,担当是一种品格。现在许多干部不缺文凭和能力,最缺乏的就是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人社干部要时刻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标准,全面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工作责任,解决重审批轻服务、重管理轻监督问题,克服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推动人事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四要严以律己守清廉。人事管理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社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权力。我们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对待工作,居位尽其职,用权思民利。要扎牢规范的篱笆、编好制度的笼子,恪守“三严三实”要求,以严为镜照思想,以实为尺量行为,时刻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要有一颗平常心,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把工作看得重一些,把心态放平和一些,把警戒线守得牢固一些,做到勤政为民,不淡忘责任;严格自律,不放纵欲望;是非分明,不为人情所累;警钟长鸣,不心存侥幸,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篇二:就业培训会上的讲话

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在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在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前不久, 省厅在广州召开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 我局局长和培训就业科、养老失业科、 就业服务中心、 职介中心等科室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精神, 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 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确保今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完成,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

 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 全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 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 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 统筹推进, 积极开展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暨社保扩面征缴工作会议上, 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我市的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主要取得如下成绩:

  (一)

 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 1-9 月, 全市新增就业岗位 36839 个, 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678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 5%以内, 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一是积极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市按照“体现公平、 惠及城乡 、 降低门槛、 突出特色” 的工作要求, 分别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 市级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 扩大了扶持政策的覆盖面。

 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收费减免、 税收减免、 小额担保贷款、 培训补贴、 再就业资金管理等五个配套文件, 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积极贯彻落实。

 今年 1-9 月全市累计享受到有关优惠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 6450 人次, 累计受惠金额 295 万元; 核发社保和岗位补贴 433. 3 万元; 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64 万元。

  二是就业援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积极完善“4050” 人员和“零就业家庭” 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 将“再就业援助月” 、 “技能岗位对接” 、 “民营企业招聘周” 、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 等就业援助专项活动转为每月开展的常规行动。

 今年 1-9 月全市累计举办劳务集市及各类型的专场招聘会 285 场次, 累计 12. 7 万人次进场求职, 3. 9 万人次求职成功; 共帮助了 448 名“4050” 人员, 276 名“低保家庭” 人员和 145 名“零就业家庭” 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为 224 名从事灵活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申请了社保补贴。

  三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完善。

 “就业服务质量创新年” 活动成效显著, 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全部建立。

 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 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制度, 规范城乡 者就业和失业登记行为, 7 月份我市启动《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 的发放, 目前, 全市已累计发放《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 19369 本。

 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 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出台了城乡 统筹就业实施意见和市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 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

 今年

 1-9 月份止, 全市共组织了 9243 名农村青年参加免费培训并 100%推荐就业。

 在巩固壮大广州、 深圳、 中山、 东莞等地劳务输出安置基地的基础上, 不断拓展新网点, 扩大安置量, 全市建立了 32 个劳务输出基地。

  四是组织实施“大培训-广就业” 。

 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全市经培训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23034 人。

 全力以赴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 全市累计减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 1871 人次。

 着力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 全市有 281人参加了创业培训, 有 163 人实现了创业。

 抓紧抓好智力扶贫工作, 以来全市共招收了 4440 名贫困学生免费读技校, 到目前止, 已有 1343 名学生毕业并全部就业, 人均收入 1200 元左右, 达到了“培训一人, 就业一人, 脱贫一户” 的目的。

  五是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

 认真贯彻中办发[] 15 号文件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工资福利、 户口迁移、 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完成了“十一五” 时期全市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

 我局依托接收茂石化公司原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区和依托就业培训中心现成教学区基础上进行改建升级, 开始筹备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

 同时, 制订了《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试行办法》 并已通过市政府发布实施, 第一次在市级建立起高技能人才评价、 激励和表彰制度。

  六是技工教育跃上新台阶。

 以前, 全市没有一所合格的技工学校,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全市技校尤其是市直的市技工学校、 市二技、 市交通技工学校等三所技工学校的发展一年一台阶、 年年新面貌。

 市技校、 市二技、 市交通技校等三所技工学校底被评为省一类技校、 初被评为省重点技工学校、 今年又晋升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

 这使我市成为全省同时拥有三所国重技校的三个地级市之一。

 目前, 全市 7 所技工学校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市技校、 市第二技校、 市交通技校为骨干, 层次结构相对合理, 专业设置多样化, 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技工教育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 我市技工学校连年招生人数名列全省前三名, 今年全市技校在校生人数由的 5000 多人增加到了 2 万多人, 翻了 4倍多, 全市技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 98%以上, 而技校培养的 90%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子女, 通过技校的培养, 大量的农民子女实现了就业, 为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 农民工工作初显成效

 一是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取得新进展, 初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农民工工作得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各级均已成立了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了农民工工作办公室, 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农民工工作。

 为明确城乡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我局代政府起草《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报政府待发。

  二是按照“上岗有培训、 劳动有合同、 工资有保障、 伤病有保险、 维权有渠道” 的要求, 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市共开展“春风行动” 农民工专场招聘会 48 场,对进城农民工一律免费提供求职登记、 职业指导、 就业咨询、 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并对初次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免费开展进城务工常识等引导性培训。

 派发“春风卡” 等宣传资料 45000 多份, 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14114 人次, 其中介绍成功 5658 人。

 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 目前已有 666 名外省籍在岗农民工

 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并领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和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工作方案。

 到今年 9 月底, 全市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分别达到 6693 人和 4530 人。

  (三)

 基础建设成效显著

 劳动保障“六个一工程” 建设扎实推进。

 “一楼” 方面:

 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服务大楼的建设, 建立了仲裁庭、 信访大厅、 行政服务大厅和配置了现代化办公设备, 服务环境和服务条件进一步改善, 树立了劳动保障新形象, 增强了群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信心。

 “一场” 方面:

 我市劳动力建设规范、 设备较为完善, 最近, 根据《就业促进法》 的要求, 为整合人力资源、 统筹城乡 就业、 构建和谐社会,市级劳动力市场已更名为人力资源市场, 扩大了工作业务范围, 市人力资源市场 2700平方米, 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劳动力市场, 招聘卡位从 54 个增到 70 个, 每个卡位都配置了电子信息显示屏, 开通了远程招聘系统, 可同时容纳 3000 多人进场求职应聘。

 全市共建成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市场)

 7 个, 总面积达 7010 平方米, 全部实现了省、市、 县三级联网。

 “一所” 方面:

 全市 110 个街道、 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都按照“六到位” 、 “八统一” 的要求进行建设, 配置了电脑、 电话、 传真机和打印机, 其中 88 个事务所实现了与省、 市、 县、 镇(街道)

 四级信息联网。

 “一校” 方面:

 市二技创建国重工程进展顺利, 建筑面积达 2. 5 万平方米、 有教室 140 多个、 可容纳 10000 名学生同时上课的教学楼和建筑面积 5000 多平方米、 可容纳 5000 人就餐的第一饭堂已建成使用, 新学生宿舍和第二饭堂等二期工程也已完工。

 “一网” 方面:

 就业信息网实现了省、 市、 县三级联网, 并覆盖到 80%的街道和乡 镇, 市级数据中心机房扩建到了230 多平方米, 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硬件平台已建成运行; 社保信息网实现了全市联网。

 “一线” 方面:

 我市各级均已开展了“12333” 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热线, 实行语音自动查询和人工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了劳动保障业务举报投诉, 国家和省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咨询、 业务办理程序、 社会保险业务办理查询以及职业介绍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 做到了民众心声句句有回音、 事事有落实。

  我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离不开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 各有关部门、 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 离不开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特别是战斗在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拼搏, 今后的工作也将更加繁重, 需要我们努力拚搏。

  二、 认清形势, 正视问题, 进一步增强做好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使命感、 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 年是我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 做好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面临着很多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

 首先是培训就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显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 将“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和“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实施意见》 也将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列为构建和谐广东的重要内容, 提出了明确任务和具体要求。

 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 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被列为我省今后五年努力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的重要内容和举措, 提出要“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城乡 群众基本生活。

 实施积极就业

 政策, 建立城乡 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大力实施农村青年和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等工程, 着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 零就业家庭、 农村贫困家庭、 被征地农民和转产转业渔民就业。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 、 “推进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 工伤、 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

 ” 在刚结束的十七大上, 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更把就业工作单独列一条来讲。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形成城乡 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 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 可以看出, 中央对培训就业工作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 几年来, 国家和省还出台了多个培训就业和农民工相关政策文件, 尤其是《就业促进法》 出台,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就业政策的法律地位, 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位置更加突出, 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

 其次是我市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 每年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达 5 万个, 为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再次是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 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为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 我市培训就业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公共就业服务资源配置与统筹城乡 就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公共就业服务的组织资源、 人力资源、 财力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不同群体就业诉求多元化的形势下, 公共就业服务的机制、 体制、 质量、 效率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二是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体系的现状与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

 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机构规模偏小, 层次偏低,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规范, 监管不到位, 与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筹措与促进就业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市, 筹措的再就业资金有限, 个别地方落实政策不积极, 出现再就业资金支出难。

 农民工工作“四个不到位” :

 一是机构建设不到位。

 农民工工作专门领导机构不健全, 未能起到组织协调作用。

 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

 目前仍有个别县区未出台具体贯彻意见, 使国家和省文件的政策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部门配合不到位。

 部门联动的常规机制未健全, 部门合力还没有有效形成。

 四是管理服务不到位。

 维权难、 管理难、 服务难等问题还没有从制度上、 体制上得到根本解决, 管理服务工作还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工日益增强的各项需求。

  总之, 我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已步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 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又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劳动保障系统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职能...

篇三:就业培训会上的讲话

录 创新创优 真抓实干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健全体系务实创新全力稳就业促就业

 稳岗扩就业兜底显担当就业优先政策组合拳全面发力

 奋发有为 实干担当应对疫情影响实现更充分就业

 以就业培训为抓手全力做好就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创新创优 真抓实干 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网络 典型发言 就业 我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变化,保持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严格履行促进就业责任 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将就业作为省委年度改革重点任务和省政府十大重点工作百项重点任务,进行专项督察。调整充实各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增补成员单位。量化考核稳就业成效,开展表扬激励。全省各级预算安排就业资金达到 53 亿元,在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实现了稳中有增。

 积极防范化解就业风险 省市县均成立就业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工作预案,实行省、市、县、街镇分级防控。建立外贸企业信息监测平台及会商制度,将监测对象扩大到全部参保企业,监测内容拓展到订单、出口、税收、用工等变化情况。建立规模裁员风险企业清单制度,实时掌握并动态更新企业名单,优先给予政策扶持,稳定了高风险企业用工形势。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顶格落实政策,困难企业稳岗返还人均标准达到 7529 元,

 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至最高。开展就业政策企业行、高校行、乡村行、基地行,发送提示信息 200 多万条,举办政策宣讲会 1000多场次。优化经办流程,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实施政策申领简易程序,平均办理时间缩短到 3 天。

 扎实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举办“招才月”系列活动,实施“三年十万”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打造大学生创业大赛暨风采展示品牌,资助 500 个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深化东西部劳务扶贫协作,送“就业岗位、创业项目、培训合作、优质服务”,新增 6572 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将大龄外来人员纳入帮扶范围,明确了 9 种退出条件,形成了城乡一体、部门联动、动态管理的有效机制。

 创新就业创业服务机制 将职业介绍、劳务派遣等 17 项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制定基层平台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标准化平台建成率超过97。首次发布《就业质量蓝皮书》,公布了全省就业质量指数。

 健全体系务实创新全力稳就业促就业 网络 典型发言 就业 我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稳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城镇新增就业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健全体系、创新措施、精准发力,积极对冲疫情影响,推动就业稳中向好。

 一、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 强化“六稳”举措,落实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意见,修订就业见习办法,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规定,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政策措施。启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330 万人次。认真落实社保降费政策,减征社会保险费 18 亿元。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返还失业保险基金 35 亿元,惠及企业职工 164 万人。

 二、突出重点群体保障体系 突出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就业起航计划、就业见习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和就业服务行动、技能提升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深入实施“六个一批”等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就业扶贫专项和百日攻坚行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应培训尽培训,应就业尽就业。

 三、健全创业扶持体系 强化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扶持体系。启动实施“互联网+”创业培训,完成创业培

 训 40 万人次。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1 亿元。认定创业孵化基地 312 家,在孵企业超过 2 万家,提供就业岗位 20 多万个。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开展大众创业导师“走基层”等专项服务活动。

 四、创新就业服务体系 全面上线运行“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就业业务网上办理全覆盖。创建城镇新增就业实名制模型,运用大数据掌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信息。联合三大通信运营商加强就业失业跟踪监测,为就业形势分析和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创新“掌上就业”“智慧就业”新模式,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打造了“工作啦”“打工直通车”等在线招聘服务平台。

 稳岗扩就业兜底显担当就业优先政策组合拳全面发力 网络 典型发言 就业 我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以落实国家和省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为主线,多措

 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疫情影响,推动就业形势呈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良好就业态势。

 减负稳岗扩就业,做实就业优先政策 促进就业政策与产业、投资、消费政策协同发力,保持养老、失业保险费率水平不变,医疗、工伤保险费率比有所降低,阶段性调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大数据锚定符合条件对象,精准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返还失业保险费 29.59 亿元、惠及企业 35 万家。发展新业态新经济,打造拉动就业新引擎。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大赛挖掘、平台孵化、金融支撑”扶持链条,连续举办全省性创业赛事,扶持创业 13.48万人。

 围绕重点兜底线,稳住就业基本盘 健全多层次就业失业监测体系,完善风险研判处置机制,及时做好焦点个案失业人员再就业,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对就业影响。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创新推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见习留用补贴等政策,完成失业人员、困难人员就业帮扶任务,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

 推进三大就业工程,小切口推动大变局 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专业集群,推进技工院校战略性布局调整。创新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组织开发广府、客家、潮式风味菜等 10 个专项能力考核标准,在全省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开设粤菜相关专业,吸引 3.7

 万人次参与。深入实施“南粤家政”工程,通过社保补贴、培训补贴、企业奖补等举措,重点打造母婴、居家、养老、医护等服务项目。

 落实属地责任,稳定农民工就业 坚持“一省一策”“扶贫扶智”相结合,健全省际劳务协作对接机制。安排 4 亿元专项资金,不分省内外均等化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保障农民工居住、随迁子女入学、医疗等权益,扎实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奋发有为 实干担当 应对疫情影响实现更充分就业 网络 典型发言 就业 我们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工作部署,把稳就业作为头等大事,落实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对冲疫情影响,推动实现更充分就业。

 一、加大政策扶持,夯实稳就业基础 落实稳增长等针对性措施,出台《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稳就业文件,切实加大扶持开发新就业岗位和减负稳岗力度,主动对接企业和劳动者,积极送政策上门。

 二、坚持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就业扶贫 推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机制,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出台一系列政策,通过奖补鼓励各种方式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发挥全区村级就业社保服务平台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二个平台作用,夯实精准帮扶基础;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创业扶持三种模式,对有意愿转移就业、有创业意愿和能力、难以外出就业三类人员分类精准施策;拓宽扶贫车间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返乡创业带动、专项活动帮扶四渠道就业;突出劳务协作、就业信息共享、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岗位供求对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五个加强。

 三、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加大到企业、基层就业政策激励,优化服务加强就业创业扶持,加强部门协同信息对接变“人等数据”为“数据等人”,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实施农民工创业一次性奖补、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奖补以及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吸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 3 类奖补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各项举措落实落细 巩固提升 14268 个行政村村级就业社保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建设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大力推进就业业务“秒办”、符合

 条件者免申请“直补”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工作,实现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速。全面推行“一门式”服务,基本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在大型集中安置点设立就业服务站,为搬迁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服务。

 五、强化就业导向,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千村万企”职业技能培训大行动列入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千村万企”大行动和“双千结对”岗位培训为抓手,并进一步推行“培训券”“项目制”培训等工作,组织实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59.82 万人次。

 以就业培训为抓手

 全力做好就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网络 典型发言 就业 我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顶压前行、攻坚克难,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

 建立健全就业扶贫工作体系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意见》,相应省领导分别定点联系 14 个深度贫困县,“政策、资金、项目、人员”打包向贫困一线倾斜。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明确了就业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补贴标准和补助项目。

 创新实施农民全员培训行动计划 全面整合培训资源,实施农民全员培训行动计划,开农民全员培训电视点播频道系统,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感恩培训、政策培训、方法培训、示范培训。累计开展综合素质提升培训 1235.49 万人次、技能培训 100.13 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48.75 万人次、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 16.78 万人次。

 借力对口帮扶资源稳定跨省就业 主动联系对口帮扶城市和务工人员集中地区,签订了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建立了省级劳务协作工作站,市(县、区)也相应成立了劳务协作工作站(点),形成对口帮扶城市为重点,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劳务协作工作网络。

 聚焦产业扶贫做大省内就业总量 积极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农村产业革命,引导他们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等领域就近就业。发放援助补贴 1.63 亿元,促进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 10.41万人。加大就业扶贫载体建设支持力度,累计吸纳就业 21.2 万人。大力提升易地扶贫搬迁点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站、窗口)标

 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服务能力,累计促进就业 21.54 万人(次),确保了搬迁家庭至少“一户一人”实现稳定就业。积极搭建劳务公司与贫困劳动力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启了“就业扶贫劳务公司+省内劳务合作社+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扶贫新模式。充分发挥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 42.74 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33.54亿元,新增扶持创业 3.09 万人。

推荐访问:就业培训会上的讲话 会上 就业培训 讲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