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

时间:2023-10-06 15:30:05 来源:网友投稿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1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近日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这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供大家参考。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1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近日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读毕我深觉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止于其文学价值高,而在于那*凡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代教育的现实所在。这部著作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新教育之梦》在诉说着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新教育之梦》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事例,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教育的一些思索。

  最让我震撼的是书中的第七章―――理想的教师,读完这一章节后,使我在心里重新定义了教师的含义,同时我也深深的觉得自己以前地认识是非常地肤浅。现在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己找到了多年想要寻找的方向,而且是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以后将要以一种什么样地姿态出现在学生、家长、同事的面前。在紧张现实生活中,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局面,现在我知道了,我不会再怨天尤人了,那就是我们教师要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坚韧、刚强、心胸宽广的人。

  还记得初任班主任,受“严师出高徒”的影响,为了维护自己的“师道尊言”,我常常脸似玄冰,冷面说教,动则呵斥,嘲讽,并且以“爱学生,就要爱在心里”为自己的行为辩驳。渐渐的,我发现学生与我疏远了,仿佛有一道看不见的墙横在我们之间,班级工作也越来越难以开展。难怪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让她铁板的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这段学生的肺腑之言,如同一声厉喝,让我震惊、彷徨。痛定思痛,深刻的反思后,我发觉自己的“严师”理论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孩子们,我必须来一番彻底的改变。爱孩子,既要爱在心中,也要让他们看得见,感受得到。我选择了微笑为溶合剂,用微笑来传递着对孩子们的关爱,显示着对他们的信任,表达着对他们的理解。孩子因紧张答不出问题时,我用微笑表示鼓励;孩子们做错事惴惴不安时,我用微笑表示宽容;孩子们有进步时,我用微笑表示肯定与奖励;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用微笑给他们信心和力量……我以一颗爱心真诚地对待学生,学生也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喜欢上了总是面带微笑,总能把话说到他们心坎上的冯老师。成功了,孩子们第一个给我报喜;受委屈了,找我倾诉;有问题了,找我解决。在与学生和谐的交往中,我体验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

  成长的经历让我慢慢知道了怎样为人师,今天拜读了朱老师的著作后又让我更深一层的了解到教师的内涵。一个优秀的教师拥有浓浓的师爱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后的日子中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理性和感性、经验和理论完美结合的孩子们所喜爱的老师将是我努力的方向,就象朱老师书中所写的那样: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成长,坚信好梦开始的地方是“理想教育”,为梦奋斗的结果必将是“美梦成真”!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阅读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1)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3篇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1

  《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刚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人,应该是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却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在拜读这一本《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那章理想的美育。以下是我对美育这一章一点浅薄的感想。

  1、在注重美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这无疑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了人的感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创造性。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创造“已经和”感受与鉴赏”,”表现”等一起作为教学领域的内容,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而只让学生成为题海战术的牺牲品,那这样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2、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

  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感受自然的灵气,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美。但现在的学生已经远离了大自然,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来形容也不为过。当学生被关在教室里接受什么叫美育的时候,早已经不懂什么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什么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了。离开了美育的源头活水————大自然,美育从何谈起!

  3、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

  朱光潜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毫无疑问,美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性的,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是一切美好行为的前提条件,如今,我们已经不再担心学生的智力问题,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却是作为父母,教师更应该警觉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太直面现实,有太多社会阴暗面的实况转播,于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和梦想,没有了对生命一往情深的哀怜和呵护,以及对人生的憧憬与向往。有了完美的人格,才能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人生。

  如果说,由于种种原因*的教育曾经忽略了,冷落了乃至抛弃了美的话,而沐浴着新世纪的`教育理想之光,我们应该重新开始追寻美,战线美,创造美,那么,现在是时候了。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2

  当我翻开《新教育之梦》的目录时,内心是极为震撼的,语言阐述系统化、理论化,理性思维中夹杂着作者对教育认识的极大热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权威的语气,以自己生动的例证,丰富的国内外教学实际使原本理论化的东西变得让人易于接受,激发了内心的教育热情和共鸣,并提升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动力。

  读完本书,我脑海里印象最为深刻是“有特色”、“阅读”、“共写随笔”、“爱”这几个词汇。我将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教育实践来谈谈我对此书的感悟。

  1、有特色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举例了十所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不是因为这些学校在各方面都很强大,而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学校有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了教育的成功。作为单独个体的人也是一样,有了一技之长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如此看来,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有了自己的特色,便成为了优势所在,风格所在。

  2、爱阅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它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课堂上的说教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弄得更明白一些,局限于教材只会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导致写作的`时候没有素材,或即使有着丰富经历的时候却也无从下笔,而阅读更是发展了识字、写字、口语交际和写作,扩大阅读范围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为什么临到作文考试的时候有些人紧咬笔杆写不出半个字?有些人却行云流水,一蹴而就。中学时期就有这种深深的体会。*时的作业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进行课外阅读时间少之又少,作文临场的时候经常是套用满分作文的开头结尾,而中间却胡乱一通。现在自己从事了教师一职,看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之后又如点醒梦中人。阅读习惯就应该从小培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读书,让课堂上的教材跟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教师应当发挥起指导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这一重要角色,帮助他们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

  3、共写随笔

  如果前面是读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写。“师生共写随笔”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这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以随笔这种形式,并且通过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产生读书写作的气氛,感染学生热爱读书、热爱写作。我认为,共写随笔不仅让写作成了一件极其简单有意义的事,而且更是一场师生自我思想反复斟酌与提升的过程,它将成为对一个人成长非常有益的工具。读书写作需要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更是促进了师生共写随笔的发展。

  4、爱的教育

  爱是什么?爱是非常抽象的,是缥缈的感觉,是情感上的愉悦。它在无形中促使学生自觉创造*的人格。这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的,文字化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者要尽可能的深入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教育中的人,不管他在成绩上表现的多么没有希望或者是无可救药,但他在其他方面,他的心灵里总会存在点滴的优点。心灵的沟通学生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教育者不应该吝惜对学生的关爱,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的时候,爱能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对话,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育者,激起学生的自信心。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3

  虽然做了近20年的小学教师,真正对小学教育研究却很少。暑期无事,借一本《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安抚一颗躁动的心。

  人们常说: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可见,作为一个人,这三样哪样也不能够缺,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道德行为了。因为纵使一个人有很渊博的知识,很强壮的体魄,但如果德行败坏,那他只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把德育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只要地位,德育是教育的灵魂。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甚至,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能为非作歹越大。所以,要求大家建设‘人格长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的人格。“

  然而,当今社会,有多少青少年学生人格扭曲,不分善恶,道德沦丧。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我觉得是我们的教育出问题了。应试教育搞了几十年,改革来改革去,还是没有找到出路。家长要成绩,要面子,要看到孩子考上大学;领导要政绩,要面子,要晋升,要老师提高分数;老师要成绩,要面子,更要奖金。于是乎,怎么才能出成绩?语数外挤占音体美劳品的课,加班加点再补课。如今,课改十几年了,品德课哪位老师把它像语数外那么抓过?更多的是,学生从来就没有上过品德课。我关心地问过一个高三学生,你们有体育课吗?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除了语数外理化什么都没有。学生的品格来自哪里?只能来自于电脑网络、游戏和社会,他们习得了太多太多的自私、冷漠和暴力。

  领导迎合家长、领导的要求,把孩子送进大学;老师迎合领导的要求,提高成绩分数,把学生送进更高学府;孩子迎合老师的要求,把自己送进只有知识,没有道德的未来。这样的课改,这样的教育,造就了青少年这样的品德。

  把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孩子考上好大学,将来有一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个人目标其实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太多人选择的是不负责任地拔苗助长走捷径,省心省力。选择的是只重知识不重能力,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重知识不重品格。一个有知识、有能力但缺乏良好道德品格的人,他的知识能力越高就越危险。一个没有良好道德品格的人。他怎么能过上好的生活,怎么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定位要准确,要合理,要长远。理想的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在书本上,空洞地说教,更要重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我们可以开展跨年级的班级之间的友谊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参加公益活动。德育,应该真实有效,杜绝*。

  理想的德育,应该让学生读好书,与书为友。读书,是孩子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蕴含着一个道理。日常教学里,引导学生多读《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对学生会有很大帮助的。因此,建立“书香校园”,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是我们领导、教师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理想的德育,应该循序渐进,层次递进。品德课不是唱唱“队歌”“*”那么简单、形式。有多少学生连基本的个人品德公共道德都没有?随手扔垃圾、乱涂乱画、出口脏话、欺凌弱小、小偷小摸、破坏公物、顶撞父母——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爱,怎么谈得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年龄特征制约着德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广度而言,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德育内容;从深度而言,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一德育内容也应该有不同的程度。

  理想的德育,应该是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家庭是德育的最早的阵地,从娃娃抓起。父母应该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谈举止对孩子产生影响。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学校还应该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影响,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德育的升华是人类不断向文明进化的载体,抓好学生德育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圣神使命和共同责任。大家都知道“别让孩子输在知识的起跑线上”,但是,我们更不能让孩子输在德育的起跑线上、做人的起跑线上。因为拥有好的品行和健康的性格,孩子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2)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3篇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1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去看的,因为要交一篇读后感。但是在我通读朱永新的这部著作之后,才发现为什么学校建议我们来读这样一本书。对于像我这样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

  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教育理想”系列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这样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过多“博大精深”的理论阐述和学术语汇的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实践本质,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成为广受欢迎的教育学著作。《新教育之梦》是一本现代气息浓厚的教育资讯集,一本如何做好教师、好校长、好学生、好家长的“教育指南”。

  有人认为朱永新先生对*教育“理想”有余,批判不足,这种将理想和批判人为对立的思路殊不可取。我以为,作者之所以有理想,除了“心中有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实有缺陷。不破不立,朱永新先生对教育问题的批判不可谓不尖锐。比如,在《理想的德育》中,他批判说“学生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的教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在《理想的教师》中,他批判说“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在《理想的美育》中,他批判说”我常常看到天真无邪的孩童欣赏昆虫之间的厮杀,欣赏蚯蚓被踩成两截之后的挣扎,欣赏受伤后的蝙蝠无助的颤抖……这样的孩子无论他在学校表现如何品学兼优,我认为其人格构成都是有缺陷的。“他对名校校长们说:”你得意可以,但不要忘形,因为不是你的教学水*特别高,而是你的学生造就了你和你的学校、你的老师。“(《理想的教师》)这些批判因为立足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代表社会公*的教育行政官员的角度,所以能直指教育”病灶“,至深至切,刀刀见血!朱永新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任何一个岗位都充满着竞争,教师间的竞争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目前,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评价方式都需要竞争。但是作者在书中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教师间合作的渴望和信心。”只有双赢才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当今社会除了竞争,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在*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呼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需要合作,教师也要学会合作。教师要成为受欢迎的教师,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这三点建议同样也在告知人们怎样学会合作。

  如果说今后我还将有梦,那么我将永远记住那本书——《新教育之梦》,是它让我懂得”我们的教育不能没有梦“,是它告诉像我这样的新教师应该做怎样的梦,也将是它激励我为梦的实现而奋然前行。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2

  《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刚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人,应该是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却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如果不是因为要写这一篇读后感,或许就错过了一本好书,在拜读这一本《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那章理想的美育。以下是我对美育这一章一点浅薄的感想。

  1、在注重美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这无疑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了人的感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创造性。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创造“已经和”感受与鉴赏”,”表现”等一起作为教学领域的内容,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而只让学生成为题海战术的牺牲品,那这样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2、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

  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感受自然的灵气,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美。但现在的学生已经远离了大自然,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来形容也不为过。当学生被关在教室里接受什么叫美育的时候,早已经不懂什么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什么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了。离开了美育的源头活水----大自然,美育从何谈起!

  3、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

  朱光潜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毫无疑问,美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性的,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是一切美好行为的前提条件,如今,我们已经不再担心学生的智力问题,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却是作为父母,教师更应该警觉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太直面现实,有太多社会阴暗面的实况转播,于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和梦想,没有了对生命一往情深的哀怜和呵护,以及对人生的憧憬与向往。有了完美的人格,才能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人生。

  如果说,由于种种原因*的教育曾经忽略了,冷落了乃至抛弃了美的话,而沐浴着新世纪的教育理想之光,我们应该重新开始追寻美,战线美,创造美,那么,现在是时候了。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3

  作为一名未来的的小学教师,在自己对未来还很迷茫的时候,我读了这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它让我审视自己现在所做一切的意义,让我寻找到努力的方向,让我懂得教育应与理想同行。

  《新教育之梦》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1.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2.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3.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4.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5.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6.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7.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8.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失传折弯腰的教师 。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任何一个岗位都充满着竞争,教师间的竞争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目前,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评价方式都需要竞争。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 在*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呼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需要合作,教师要学会合作,学生也需要学会合作。要成为受欢迎的教师,朱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这三点建议同样也在告知我们怎样学会合作。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新教育之梦》告诉我:德育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让学生自警、自诫、逢励,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智育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只是一串*数字,或是一纸文凭,一张入学通知书,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体育不只是追求四肢发达,它应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闲消遣,它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新教育之梦》还告诉我:“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虽然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些遥远,但我们生活着就要怀有梦想,工作着还要编织理想,并努力去实现理想。教育需要理想,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作为未来的教师,让我们甘愿做“新教育”的有心人,追随“新教育之梦”。这样,我们才能为教育播下理想的种子,才能留住教育的春天。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3)

——《新教育之梦》优秀读书笔记3篇

《新教育之梦》优秀读书笔记1

  空闲之余,我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朱永新教授是我国著名教育学者,新教育实验创始人,他的书中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教育的美好画面。《新教育之梦》全书共分十章,分别是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新教育之梦》提出一系列教育的理想,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认识教育的新视野、新视角。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为我们教师寻找到了一条突破自我专业发展的道路,也为今后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我们班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城里,但大多数也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和奶奶,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缺乏有效地监管教育。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班主任心育艺术》这本书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很有帮助,于是就好好地揣摩、研究经典案例。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凡。管理一个班级,要想把这个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和恒心,要求学生做到的除了自己做到以外,必须想方设法让每一名学生最后都达到要求,并进一步养成习惯,然后再做第二件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最后,把班里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班级管理也就到位了。在*常的班级工作中,我总是千方百计发挥学生的作用,培养得力班干部,创建各种*台,给更多的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王雪琦、钱润、朱宇等许多的同学比以前更有胆量,更能时刻以身作则,时刻为班级着想,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多表扬,少批评,抓两头,带中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孩子们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荣誉,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梦想。课堂上,我和孩子们是师生关系;课下,我们又是朋友关系。我们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孩子们有快乐愿与老师一起分享,有了烦恼主动向老师倾述,因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老师是最值得信赖的人,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放假了,总能收到孩子们一句句问候与祝福的短信,那个时候的心情真是无比激动。作为一名老师,我虽然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能得到孩子们的牵挂与信任,孩子们在你的教育影响下有了大的进步,有什么比这还让人幸福的呢?

《新教育之梦》优秀读书笔记2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刚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人,应该是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却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如果不是因为要写这一篇读后感,或许就错过了一本好书,在拜读这一本《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那章理想的美育。

  自己的职业是老师,因此“理想的教师”也是让我特别关注的部分。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对照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为一名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学习。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原因。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

  不过在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师。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师爱学生,一个佷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认为潜能是要靠练习来挖掘,而我认为孩子的潜能要靠爱来挖掘。我爱我的学生,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某一天一个学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子,要是自己的儿子割破了手,我会怎么样?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学生也觉得你真的是很关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会找你诉说。师生关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爱。所以说只要肯爱学生,就会换来更多的爱。

  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现在的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而新潮,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第一阶段的逆反心理很强,经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新教育之梦》优秀读书笔记3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新教育之梦》用整整一本书来讲述作者的教育理想。分别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这十个方面来阐述:

  理想的德育,应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适当地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

  理想的智育,应当充满民主精神,激发创造,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注重学生的实践性,与社会沟通,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

  理想的体育,应当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怀,树立公正、公*的观念,促使学生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并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合起来。

  理想的美育,应当是一种“自然美育”、“生命美育”、“生活美育”、“艺术美育”、“立体美育”、“示范美育”、“精神美育”、“创造美育”。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当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促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加强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联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构建“大劳育”的教育体系。

  理想的学校,应当是一所有特色、有品位的学校,应当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理想的教师,应当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敢于创新,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

  理想的校长,应当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珍惜学校的名誉,具有独特办学风格,胸怀广阔,能促进学校发展,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为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并能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理想的学生,应当品行端正、富有理想,积极进取、敢于创新,自信自强、乐观向上,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善于与人合作、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理想的父母,应当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挖掘孩子的潜能,以*等的身份来对待孩子,有着和谐家庭关系,永不对孩子失望,善于学习,努力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教育。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她,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朴实的话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了,我们*时不是一直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如果我能从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又一次偶然间,我无意中打开了“惠济征稿”,我看到了书上上很多老师的文章,我用心的读了几篇,就被老师们精彩、真实的文章打动了,他们对教育深刻的反思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令我佩服,他们对教育的执著与真情令我感动。在和学生的心灵沟通中,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将自己融在学生中的快乐,在激情飞扬的文字中,我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在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动,是教育随笔,教会我更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这样的学习与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师生一起成长,所以,我也一直问自己,在课堂上,我真的关注学生的心灵,体现教育的*等与民主了吗?在课后,我注重教学的反思并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了吗?教育随笔我坚持写了吗?在这样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将自己定下的目标忘却——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这将是我长期而永恒的追求!

  感谢《新教育之梦》,她,让我心随激情飞扬,梦随理想共舞,此时我又想起了叶澜教授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片绿叶,每一片绿叶下面都是一个绿色的心灵世界。我愿意做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和学生一起成长。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4)

——《教育漫话》教师读书笔记3篇

《教育漫话》教师读书笔记1

  一、洛克印象:

  洛克的全名是约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国资产积极思想家和教育家。1632年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严格的清教徒,内战中站在议会一边,他们父子关系极好,父亲对他的政治态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响。1644年他入伟士敏士特学校受中学教育,那里的经院主义教育使他十分反感。他在《教育漫话》中反对机械的学习、反对靠文法学语文,就出自他的切身体验。1659年入剑桥大学攻读哲学、自然科学,深受培根和笛卡儿著作的影响,一度爱好化学和气象学实验。他喜神学,因无真正的职业性神职机会,转而习医,打算以医为业。16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论》《论自然的法则》《论宽容》《*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论基督宗教的合理性》《关于理解的指导》《自然哲学基础》。此外,他还为工业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了一份《工作学校草案》。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见于《人类理解论》和《工作学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教育漫话》先后译为法、荷、瑞典、德、意等国文字,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审定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方法。这部著作,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合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但也有对抗人民的因素,他提出的许多具体措施有很多正确的成分。

  二、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精神和知识的载体(摘录)

  有健康的身体方有健全的精神,这是对于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身体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有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不善于用心的人,决不能遵循正当的途径;身体孱弱的人,即使有了正当的途径也决不能获得进展。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有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我们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

  第一件当心事,是儿童无论冬夏春秋,衣着都不可太暖。初生时,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样娇嫩,因为长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经受得起风寒了。

  只有睡眠是儿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进儿童的生长与健康。

  早起顶有益于健康。

  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孩子年龄增长,自由便随之而来,无须永远受人监护。这时,学校家长最要紧的是给孩子良好的原则与牢固的好习惯,这是最要紧和最可靠的。一切告诫与规劝及原则的重申,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形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

  孩子的饮食宜极清淡简单,两三岁前,应该禁止肉食。三四岁以前完全禁止肉食,一切疾病定可以大大避免,而健康与强壮的体制基础也一定可以确切地奠定下来。

  三、良好强健的心理素质:人生海洋中冲浪的坚船(摘录)

  心理强健的主要标准: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能不顾自己的好恶倾向而严格顺从正确的理性指导。能在理性航标的指引下,毅然与愿望背道而驰。

  我们在教养子女中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精神在最孱弱,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没有让他们习惯于约束,服从于理智,没有按应该形成的样子去塑造。对子女本能的爱常常成为溺爱,没有规则的约束,形成了不良习惯,以后便成为一块变形砖,没法子派用场。幼儿要母亲的*,儿童要糖果,青年要爱人……人的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欲望,这不是错处。错的是欲望脱开理智,产生不适当的欲望,或对正确的欲望产生不适当的度。如儿童就要爱人,便不适当;要把所有的糖果都归自己,便不适度。不适当和不适度放纵下去,就成习惯,遗害无穷。

  从摇篮中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这样一种习惯:去争取自己该得到的东西,不是争取自己想得到而不该得到的东西。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违原则屈从,他们就会学会得不到也能心理*衡,他们就不会有非分之想,以及为达到非分之想而哭闹,正象他们不会哭着要月亮一样。

  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你要在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如果再强力迫胁,则必然招致失败。方法正确,小时孩子是你的“仆人”,大了成为你的朋友;方法不当,大了以后会成为你的“敌人”,会厌恶你,可能心里会暗暗划算:“爸爸,你什么时候才死呢?”

  对儿童奖励与惩罚都要慎用。惩罚的目的是为了知错改错,这主要体现在心理的认知上,如果不能触及心理,这种惩罚便是无用的,如果使被惩罚者不但未感羞愧,而且产生反感,那就是一种彻底的失败。

  四、知识和技能教育

  读书、写字和学问,是必要的,但却不应该成为首要的事物。如果有人不把一个有德行的人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远比一个大学者更为可贵,那么他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家伙。

  学问当然得有,但应该放在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

  对本质良好的人来说,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是大有帮助的,然而我们也得承认,对本质不良的人来说,学问就只会促使他们变得更加愚蠢,或者变成更坏的人。

  其实教师应该考虑到,自己的责任是让儿童养成习惯,而不是怒气冲冲地向儿童灌输规则,规则对人生的指导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至少对儿童没有用处,因为儿童根本记不住规则。

  在儿童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儿童所学习的东西本身都很困难,教师的重大作用和技巧就在于尽可能让一切事情变得容易,而尤其是在语言的学习上,最没有理由为难儿童。

  儿童的心智是狭窄与脆弱的,通常一次只能容纳一种思想。一个儿童的头脑里一旦有了什么想法,马上就会被这种想法填满,尤其是在带有情绪的"时候。

  儿童的心智天生就是散漫不定的。只要是新奇的东西,都会吸引他们;无论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他们都急于要去尝试,过后却很快就腻了。

  要想让儿童的心灵接受你的教导,增长知识,就应该食使之保持安以*静。你不可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灵上写上美观*整的文字,正如你不可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美观*整的文字。

  不在意、不经心、不稳定、易走神,那都是儿童本身固有的缺陷,因此,只要没有发现他们是故意所为,便应温和地予以提醒,假以时日逐渐地克服。

  儿童对导师具有的敬畏心理,应该经常通过导师对儿童表现出来的慈爱与善意来得到缓和,这种关爱之情能够激发他们去尽自己的责任,使他们乐于服从导师的指令。这样,儿童与导师相处的时候才会感到轻松自在,而惟有这样的心态之下,心灵才能接收新的信息,接纳那些印象。

  洛克在外语学习、写作、人文教育课程、语言表达能力、自然科学、出国学习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论述,阅读之后都会有一定的启发。

  五、赏识教育读书

  当今学生不缺沟通不乏激励少的是管教,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如何管教好学生,把握不好尺度,则“宽严皆误”。这的确是一门学问。

  *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到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他认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此言甚善。这很容易令人想起家长和老师纷纷效仿的“赏识教育”。其实,赏识教育并不能包治百病。

  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地夸奖和赏识他们,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实际上,“惩罚”教育也好,赏识教育也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要与严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

《教育漫话》教师读书笔记2

  关于智育,较之德育,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洛克主要强调了两点:其一,强调了功利的原则,即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对未来的生活有用。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实用主义,应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其二,他强调了教育方法,要点是要懂得儿童的心理,要激发儿童兴趣,使学习变为一种游戏;学习要循序渐进,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决不挫伤好奇心,并培养其动手能力。

  这些道理其实是我们一直接触,放在嘴边的。但洛克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用大量生动的事例语言作了深入的论述,令人信服。例如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说:“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别种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于要使儿童去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他告诫我们,强迫只会使幼儿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失去长远发展的潜力,所以必须方法得当,坚持寓学于乐。相反地,对于儿童的一些不良嗜好游戏等,您尽可以像任务一样要求他一直不停地玩,直到他因为受不了这种任务强迫而厌恶这种嗜好;而对于您要他做的有益的事,则可以作为他完成某些任务的奖励。这无疑是大胆创新的教育措施。

  总之,我发现《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又写得深入浅出的好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局限外,其他思想,如对教育力量的肯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对父母的教育责任以及一些具体的教育工作意见,都是发人深省的。但在现实中面对不同气质、倾向、过失的儿童,我们还是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尽量给予每个儿童适合他自己的教育。

《教育漫话》教师读书笔记3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作者将这本书分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三部分来写。

  在健康教篇章中,可以看出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在这一篇中,他提出了几点关于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在“脚的锻炼与冷水浴”中,洛克就有说,从小养尊处优的孩子弄湿手没有任何不适和弄湿脚而得伤风的如此之区别就是习惯使然;同时也有说习惯了冷水浴的人一年四季浸泡在河水中洗浴也不会对健康有害。在“饮食与用餐”中也同样强调人的味觉嗜好美味佳肴全是习惯使然,并劝告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吃面包的习惯和固定用餐时间的习惯。可见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其实习惯不仅是对一个孩子重要,对一个人更是重要。一个长期反复的动作成为一个习惯,进而发展成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习惯并非一日促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犹如教育一样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对于还是处于一张白板的状态的孩子们,要他们主动地去养成良好习惯则是难以办到的。所以父母、老师这些教育者们就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必要时给予他们正确合适的教育,教育者的意义便在此体现了。而这引导的形式不仅是在儿童面对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建议或是在他们做了错事后尊尊教导,始终要记得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尚“不懂事”的儿童更是需要循循善诱。

  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提出了如今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事“父母应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为亲近的人,而儿童是有着极强模仿力的,特别容易就受到父母的影响作出与自己父母相似的行为,这也是说明了孩子“白板”一样的特性——可塑性极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作为榜样,是在*常生活中就体现的,而非故作姿态。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教育者,父母更是应该要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影响。而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对待一些事也是采取不所谓的态度。我觉得这是很不正确的,要知道正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不小心的一笔就会在他们的白纸上留下显眼的印记,而且这种不把孩子认真对待的态度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要知道“最大的尊重应属于儿童”。

  再者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这做那,而自己却无一点带头作用,这无疑是在教育孩子何谓说一套做一套。再者,一些*喜欢用“自己是长辈”这一特权来强迫孩子而给自己树立所谓的权威,而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也指出了这是极为不正确的。同时他也提到,要在子女心目中确立父母的权威,应该是“首先凭借敬畏,取得支配其精神的力量,到了他们年龄稍长,就要用爱与友谊去维系”,不管怎么说,“爱”是父母也孩子间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连接。而这句话同时也说明另一件事——教育是有阶段性的。尤其是对于儿童,他们的成长变化很快,在不同时期,对待他们和教育他们的方法也是应有不同的。而作为教育者就应该要了解被教育者,以便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

  文字是有限的,但《教育漫话》这本书带来启示却是无限的,它们都将陪伴我们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求索。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5)

——《新教育》读书笔记3篇

《新教育》读书笔记1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论》中提到的“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康发展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一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名独生子女,对自身所属的这一群体有着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我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感受到学生的变化。放眼望去,今天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而关于独生子女的性格发展、教育,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把独生子女看成具有特异个性的特殊儿童,甚至极端地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另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其实,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并非独生本身所致,而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独生”导致家长出现的教养态度偏差和教育方式不当。

  一般而言,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个性发展的优越条件 ,如更好的家庭氛围、环境,充分的爱的满足。有一研究证明,独生子女的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间多56.81%。 但同时,这些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条件也导致了独生子女的“自私”、“专横”,这使得有关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由家庭延伸到学校。在《新基础教育论》中有一份1996年发表的“*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报告,其中提供的一系列数据,让我体会到学校所要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品德教育,还需要提供让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品格特征,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的“自私”这个问题,班级活动相比起家庭教育能更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这方面缺点,毕竟他们的这方面缺点就是由于缺少群体生活、生活安逸、家庭的过度保护、遇事太一帆风顺才造成的。我在教学中最常见到独生子女出现以下常见的性格心理障碍:执拗心理、偏激心理、狂妄心理。对于学生出现的这些心理障碍,往往我们都通过家长的配合来逐步转变他们的这些心理障碍,但也有家长口头上配合,但实际行动上还是非常溺爱自己孩,这对于这些孩子的性格转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发现相较于家长的配合,更好、更直接的解决方法则是在学校经常地*活动,特别是有针对性的一些活动,可以让他们从得到和给予中形成友善的态度,从互相帮助中形成为别人着想的观念。当然还有个别的学生在这些集体活动中还是显示出他们的霸道,只有通过单独教育,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学会把同学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之中!

  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我想我们教师首先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配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儿女在性格上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由什么造成的,与家长达到共识,从而让他们配合我们教师的教育,再通过班级体的集体活动,慢慢转变这些独生子女普遍的性格问题。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6)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3篇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1

  读完李镇西等著的《给新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已有一段时间了。迟迟没有完稿不是因为忙,更不是因为懒,只是这感想太宏大又太琐碎,每一次的感想都足以写一篇抒情散文的,因此久久觉得无从写起。酝酿了好些天,索性信着思想、信着笔直抒吧。

  人的思想就像一潭水,如果长时间没有新鲜水源注入的话,就会腐臭变质。而这新鲜水源的来源可能是积极的实践加反思,也可能是一本书,还可能是胜读十年书的一席话。“黑暗”中摸爬滚打半年的我,本以为自己时时更新的“潭水”水质还不错,可读了《给新教师的建议》之后,突然觉得自己思想的潭水因更新的太慢而即将变臭。

  如果没有这本书的指点迷津当头喝棒,我将在一如既往的摸爬滚打中渐渐腐臭下去。我庆幸自己恰能在此时遇见“贵人”,因为此时正是我知之不少,而又不知甚多的时候,未来,还有太多要做的事情。正如刘朝升所说:“新教师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角色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从学生转化为教师的过程,是一个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者和实践者的过程。这个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受益于胡成关于读书的论述:“精读专业著作,有助于提升专业水*;而泛读有关文学、史学、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则能拓宽知识面,培养人文底蕴”,也向往郭继红关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建议:“静下心来读书可以让我们的心回归家园。一本好书在手,如同享受一道精神美餐,绝不能胡翻乱读。要专注投入地读书,边读书边做笔记,肯下功夫,才不易遗忘;要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地读书,才能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我认同刘朝升关于教育事业的呼喊:“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能让你吃饱穿暖的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更佩服潘玉婷精辟的见解:“兴趣比分数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当然,我最憧憬的还是李镇西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最好的教育是看不出教育目的的教育”、“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令我陶醉的还有陶行知的“六个*”,李镇西的“五个一”和“四个坚持”,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的体现其“和谐教育”理念的句句精辟、优美、厚重的名言。

  我甚至把李镇西当做我人生的楷模,他每天的“五个一”工程更是为我的行为树立了一个标杆:“琢磨并上好一堂课;找一个学生谈心;写一篇教育随笔;读一万字的教育专著或对教育有启示的书;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我知道自己和李镇西相去甚远,无论经验、资历、还是思想认识。但我会向这个标杆去靠近,向这个楷模去学习。

  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扬长补短,延续以往好的习惯,养成应该具备的其他好习惯。继续坚持每天读一点教育名著并从中摘录一点名言,继续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并思考其中的教育问题;养成每天写随笔的习惯,坚持记下自己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养成经常找学生敞开心扉、海阔天空聊天的习惯,与学生建立起*等、自由、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育无大事,细碎繁琐,太多好的习惯要养成,太多好的事要去做。然而,由于精力有限,我决定现在先重点做好以上四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方,我的成长之路艰辛而漫长,未来,我的世界还是未知;没关系,艰辛的路可以幸福地走过,未知的世界充满着无限可能。我相信时间能让一个人衰退,更能让一个人变得强大。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7)

——仲夏夜之梦读书笔记3篇

仲夏夜之梦读书笔记1

  中试图分析梦的成因并解构造梦机制。那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的梦与醒,又是如何成全爱情,助力爱情完成它的崎岖坎坷历程的呢?

  《仲夏夜之梦》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开了头。美貌的"赫米娅爱上了拉山德,却违背了父亲的安排。按照当时雅典的法律,女儿若拒绝服从父亲的安排,那等待她的要么是死刑的审判,要么就是做一名修道女孤寂一生。在必须做出决定的那夜,赫米娅和拉山德决定私奔,他们认为只要逃离雅典城,就不用再受雅典律法的约束。在逃离雅典城的那片森林中,精灵给睡着的男女们滴了有魔力的花汁,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所发生的一切,在仲夏夜,在森林中,如同梦幻般倏忽而至,又翩然离去,却最终成就了两对恋人的爱情。

  如此荒诞的一个故事,为什么还能成为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为什么还能历经时间的筛选而成为经典流传了下来?我试图奉上我的答案:林中精灵迫克充满魔力的语言。

  英国散文家,诗人约瑟夫·艾迪生这样赞誉莎士比亚:“在英语文学中,莎士比亚是无可比较的,他胜过所有其他作家。”

  林中精灵在入睡男女的眼皮上滴了“爱懒花”的花汁,他们醒来之后就如同被施了魔法般,毫无缘由地爱上了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事物。而莎士比亚笔下的句子,也如同被莎翁施了魔法一般,随处可见的奇思妙想,随时感到的出乎意料,让语言充满了魔力。

  比如说,我们常常见到扬帆航行的帆船,却不曾领略过这般的描写:“帆船因狂荡的风而怀孕,一个个凸起了肚皮。”

  比如说,我们常常经历反常的季节气候,却从未见识过如此夸张的比喻和想象:“季候也反了常:白头的寒霜倾倒在红颜的蔷薇的怀里,年迈的冬神薄薄的冰冠上,却嘲讽似的缀上了夏天芬芳的蓓蕾的花环。”

  我们因忧愁而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又或睡在夜的黑甜中,却不知莎翁早已把这一切写得出神入化:“睡眠欠下了沉忧的债,心头加重了沉忧的担;我且把黑甜乡暂时寻访,还了些还不尽的糊涂账”

  移情别恋的负心汉,在回心转意的时候说出这样的句子,一定能获得全部的谅解:“我的爱不过像过客一样暂时驻留在她的身上,现在它已经回到它的永远的家。”

仲夏夜之梦读书笔记2

  满天的星星,虫鸣的声音,望着窗外的天空。我坐在观众席,仔细听着大自然的演奏,姐姐已经睡着了,只剩下我,陶醉在下天的夜晚中。

  突然,眼前的景象有如录影带倒带般,我的房间成了古代的房屋。我走出屋外,一排老旧的房子映入眼帘,我的猜测是——我回到了从前的今天。这里的景象很凄凉,天上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只有一层浓浓的雾,我鼓起了勇气,漫无目的的向前走,直到我看到了一团小纸团,由于好奇心的作祟,我捡了起来,令我意外的是,上头写着:“通往世界的尽头”,一股凉意从我脚底窜起,我拍拍自己的胸脯,为自己增加勇气。然而,一台马车的到来,我便像释放的小鸟,认为有救了,所以上了这台马车。

  一上车,我大吃一惊,除了我以外,还有各个国家的人,重点是,我们每个人都持有这个纸团,我开始怀疑,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幽灵车”。马车停了下来,大家下了车,我也按部就班的跟着他们,来到了一个地方,门口插了一支旗子,模糊的字,我怎么看都不是,结果,我看出来了,是“鬼城”。我看到许多老人、弃婴,和曾经被*万段的人,更看到我遗弃的许多东西,这些东西像活的一样,团团把我围住,更可怕的是,我们曾经听过的?尸、贞子……,全在这里出现,我满脑子的恐惧,只后悔捡起了纸团,我的汗水一滴一滴的滴下来,我害怕的大叫了一声,变昏了过去。

  我的嘴中直喊“不要!”,直到睁开眼睛,姐姐瞪着如铜铃般大的眼睛,生气的"大叫:“吵甚么啊?”,就这样,这可怕的恶梦便结束了。

仲夏夜之梦读书笔记3

  我读完这部《仲夏夜之梦》剧之后的感觉就是欢乐。轻松。像是在游历了一个梦幻世界身临其境般的感觉。不像看的上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打打杀杀。你死我活的,会沉浸在为了爱情殉情的压抑。悲伤之中。但是,这部剧与上部《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相同之处。比如:都是为了海誓山盟的爱情变得疯狂不堪,愿意为了心爱的人付出一切代价,不顾及父母的反对,愿意与心爱的人远走高飞。

  不同之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成功出色的悲局,最终是有情人无法变成家属

  《仲夏夜之梦》是一部欢乐圆满的喜剧,最终是有情人终于变成了家属。

  仲夏夜之梦的故事是发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城,说到希腊的雅典城就能感觉那是一个浪漫而美丽的城市,听说那里有迷醉的爱情海,鉴定艳阳下永恒的爱。有爱的精灵众神护佑下的天堂浮在神话的梦幻城市——希腊。我觉得在莎士比亚的这部仲夏夜之梦中体现的更加凸凹。鉴定那里会绽放浪漫的爱情和美丽的仙境。剧里面会有仙王和仙后,仙王会施加些小魔力,还有那些侍奉仙后的精灵们,随着仙后对他们的使唤踩着花朵在秘密花园里来回飞跃,超有梦幻的感觉,那就从这一刻开始一起进入到仲夏夜的梦中吧……

  我觉得剧里面的角色关系就像交织的蜘蛛网错综复杂,刚开始还没太弄明白,有反复看了遍才知道谁是谁的情敌,谁爱谁。剧中一开始就是一对父女的争执,父亲【尹及斯】女儿【黑美霞】他父亲要求把他的女儿嫁给第米屈律斯。但是他女儿并不喜欢第米屈律斯,他女儿深深爱着是莱散特,她将要和莱散特一起捍卫她的爱情,其实第米屈律斯也是喜欢黑美霞所以第米屈律斯和莱散特毋庸置疑变成了情敌。因为她封建的父亲不赞同她和莱散特在一起,黑美霞对爱情的固执让他父亲费解于是找到了提修斯辩解,提修斯给予的答复是,你的父亲对于你应当是一尊神明,你的美貌是他给予你的,你就像他手中捏成的一尊蜡像一般,他可一保全你,也可以毁灭你。

  勇敢的黑美霞没有胆怯提修斯的恐吓,对提修斯说就让我自开自谢吧,我不愿意把我的贞操奉献给我的心所不甘服的.人。这是莱散特和第米屈律斯这对情敌开始了争执。于是黑美霞决定要与心爱的人私奔离开这个对于他们来说的天堂的地方。

  黑美霞就这样决定与莱散特远走高飞了……

  我觉得提修斯对黑美霞说的一番话也是善意的,但是在当时的她已经被爱情冲昏了脑袋不能理解。我觉得黑美霞的这种现象也存在与现在的局面。譬如现在的女孩子会被爱情的花花世界而蒙蔽了双眼,两句花言巧语就会变得晕头转向失去了方向,更可怕的是几句花言巧语会让女孩子以身相许,你可知道花言巧语的背后更多的是冷酷无情的抛弃与嘲笑。问什么不能在你决定做每件事情之前稍微冷静下来好好想想。

  黑美霞把私奔的事告诉了爱着第米屈律斯的海伦娜结果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第米屈律斯,她本想这可以让第米屈律斯深深感动,我觉得是让第米屈律斯对她有好感吧,与其不然,反而变得更糟。黑美霞与莱散特来到了他们约定的森林,这是第米屈律斯和海伦娜也来到了这里。这里有一帮业余的演员在排练为提修斯婚礼上准备的节目,他们同时来到这个地方并不知道这里将会该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这里住着仙王和仙后还有长的可怕的精灵,这时的仙王与仙后正在争吵为了争夺一个孩童,仙王想让仙后妥协于是派迫克去采原本乳白色的花因为爱情的创伤变成紫色的[爱嫩花],把他的汁液滴在睡着的人的眼皮上,就会发疯的爱上第一眼睁开眼看见的东西。于是仙王让迫克把汁液滴在了熟睡的仙后的眼皮上,可笑的是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怪物,【波顿变成的驴】,于是仙后就爱上了这个怪物。

  看到这觉得莎士比亚真伟大,感觉所有的剧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稍微动动手指剧情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剧情千变万化让你猜不到结果,剧情的曲折深感佩服。

  滑稽笨笨的迫克按照仙王的吩咐把汁液滴在了一个穿着雅典装束的眼皮上结果他滴在了莱散特的眼皮上莱散特睁眼看见的是海伦娜,就疯狂的爱上了她,但是海伦娜是非常的伤心他觉得莱散特是在嘲笑她,这时醒来的黑美霞看到莱散特已经不爱自己,而是对海伦娜口口声声说我爱你,这时关系变得有点乱。后来迫克有把汁液滴在了第米屈律斯的眼皮上,他睁开眼看见的也是海伦娜,他也疯狂的爱上了海伦娜,这时他们两个又变成了情敌。但是海伦娜并不觉得开心他觉得他们是合伙在骗他自己。仅仅是笨笨的迫克犯下的一个错误竟会变的天下大乱。真是天下最荒唐的喜剧,只有在莎士比亚的笔触之下才能挥洒出如此的梦境。

  在最后心底还算善良的仙王,分开了他们两个情敌之间的争斗,用汁液滴在了他们的眼睛上,变成了他们原本彼此喜欢的样子。

  一转眼的功夫,梦,结束了……

  觉得沉浸在仙境中还没有反映过来那。

  提修斯把他们送睡梦中叫醒,他们还在迷迷糊糊中不知道怎么回答提修斯,善良的提修斯说俊美的恋人们,我们相遇得很巧,这两对少年不久便将跟我们一起在庙堂中缔结永杰的鸳盟。跟我们一起到雅典去吧,三三成对的,我们将要大张盛宴。

  最后这帮业余的演员为世界上最美的三件婚事上演了他们精心排练的最朴实和忠诚的一部绝妙的戏剧。

  也许这是他们给予三对相爱的人最真挚的祝福吧!

  伴随着十二点的钟声响起他们各自回去睡觉了,还有仙王最后对他们三对新婚伉俪送上的满满祝福和迫克在结束时还为自己辩解他绝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一句再会了。

  在这欢乐的气氛中仲夏夜之梦落下了帷幕……。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8)

——新教育读书笔记 (菁选3篇)

新教育读书笔记1

  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让我对现代科技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在这之前我只是很多次的听说ppt,看到别人做的ppt很是羡慕,因为要是上好一节优质的课程运用ppt对幼儿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直没有机会去学习如何去做,想问别人又怕太麻烦,还好老师手把手的言传身教让我学会了这一技能。

  微博和博客我原先以为就是和qq一样聊天的,现在我才明白一直以来都说幼儿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这样的交流工具正是最好的方式啊!这门课程的内容对我来说完全是现学现用的。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及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神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记忆力,培养其观察、思考、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的教材单一、教学方式枯燥等现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面化和动感不足等缺点,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方便学生利用自学能力自由地追求和吸取自己想学的知识,使学生不断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强对新问题探究的信心,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2、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常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资源共享。教师在备课时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资料、图片、声音、动画、影片等,再结合课堂教学的需求进行有效筛选,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方便、快捷地与同行进行沟通、资料共享、教学方法探讨和经验交流等

  4、促进师生相互交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在工作中我可以利用ppt来制作课件,博客及微博与家长、同事、朋友交流,共享美好生活。

新教育读书笔记2

  最近我细细品味了由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这本书。什么是新教育实验?我觉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对教育的一种理解和追求,特别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句话更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新教育就是“行教育”,新教育一开始就自觉地把“行动”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新教育的六大行动,虽然不是新教育的全部内涵,但是,由于这些行动相对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缺少的东西,所以显得很迫切,很重要。新教育认为: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新教育重读书,重感悟,重意境,它提出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读书应该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阅读是有多么的重要。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第一个行动便是营造书香校园,那么什么才是书香校园?其实我的理解是“书声琅琅,翰墨飘香。”

  就是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像你每天吃饭、睡觉,看电视一样,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

  在我们的学校,每天清晨,孩子们与黎明共舞,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诵读诗歌,领略优美的母语,有感情地朗读一段或一篇文章;中午,我们要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学校安排20分钟的读书时间,让孩子读他们喜欢的儿童读物;暮醒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利用晚上时间自己写点东西,学生可以写读*录卡,老师可以向学生家长写一封信或发个短信,甚至写个教育小故事。这些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会比较难。但我想坚持下去,那将会是自己人生中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在教室里,我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阅读氛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今天你阅读了吗?”“让书成为我们的朋友”等警句时刻提醒着孩子们阅读。这学期,我和孩子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共同地阅读了《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当我看到孩子们手捧新书,酣畅淋漓地阅读时,我顿悟了:新教育之旅的确心走起来很艰难,但是这条路值得我们走下去,我们也一定要走下去。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中提到师生共写随笔。包括师生一起来写班级的趣事,写学校的活动,写师生的情谊,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这就达到了共写的目的。

  书中,朱永新老师提到了孔子,的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永远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教育。一个人很可能是教了一年书,重复了三十年,重复了一辈子。但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教了一年,就是一年,教了两年,就认真教了两年,他认真教了五年,就很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教师,而成就这个年轻人的必定就是读书和写作,因为真的就是“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另外,我的学生已经写了三年日记了,我觉得写日记是个好习惯,可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能力,当然,还可以让孩子练就一手好字。

  书中提到了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常丽华老师。每一天早上常老师的新教育都是用一首诗开始的,有孩子过生日都是用一首诗送给他,而且她把的名字嵌在诗歌里面。每天中午孩子们都会共读《老鼠阿贝漂流记》,xx年9月21号她写了一张便签,其中的默默数言便把爸爸妈妈们也带进了读书的世界。这样一天又一天,五年时间常老师和班里的孩子共读了524本书,有人曾说新教育开100本书太多了,但是对我们常老师这个班级又是太少太少了。如果有人问:新教育到底能不能提高学生成绩?我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新教育不能提高成绩早就被抛弃了。常老师五年时间所有的课都是全校第一,她还被评为新教育十佳教师。她说过:“孩子们走向哪里我不知道,但我会尽我的全力带他们走想走的路。心*气和不抱怨,我像一个农夫,静静的抵挡风雨,侍弄自己的农田,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常老师是我们年轻教师的榜样,我们也要想她那样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这才是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

  新教育不但是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在新教育下,老师们要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扎在学生的心坎里,努力让自己“开出一朵生命的花”。为了祖国的花朵有新的教育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新教育读书笔记3

  寒假里,我跟随读书会认真研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这本书,“人总得在活在当下的同时,借助精神力量去对抗现实的残酷……”,新教育,便给了我这样的力量。

  新教育,让我遇见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还曾记得,每日清晨醒来,迎着第一缕朝阳,忍不住打开它,开始我一天的晨读;还曾记得,每日中午吃过午饭,柔柔的阳光温热灿烂,轻轻打开《新教育》,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坐在一地暖暖的岁月静好里,去让心灵经历一场又一场的美好;还曾记得,每天晚上,当夜色阑珊,总要在这份宁静里,轻轻读几页书,写几行批注,临睡前,就将《新教育》压到枕头地下,枕着这份美好才能入眠……

  我喜欢这样的日子,坐在一地的阳光里,与书相伴,在文字中享受淡淡的书香,新教育便给了我这样的光!在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里,从“新教育的儿童课程”里,我明白了把故事和游戏还给童年,让孩子们不再迷恋电视和网络,这是最合乎生命的学习;从“新教育”的“理想课堂”中,我懂得了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从“新教育”的“六大论”,即发展论、行动论、潜力论、个性论、崇高论、和谐论中,我懂得了教师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从“新教育”的“管理法则”中,我明白了一名小学教师的生命同样可以很伟大,同样可以很骄傲,同样可以写出自己的尊严,同样可以写进*教育的历史;从“新教育的教师发展”中,我懂得了从事教师事业,就是把教育作为自己故事的主旨,并用生命最大段的篇幅来展开和书写!我愿意,向着明亮那方出发,做一个这样的仰望星空摘星星的人!

  朱永新老师在第十章《新教育的家教主张》中提出一系列切合新教育的家教观点:新教育需要新父母;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相信孩子的发展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朱永新老师所说的让孩子读童书,这里的“读”不是识字教学,而是把阅读同幼儿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孩子们在读童书,也是在游戏,在制作,在创造,在生活……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得将新教育理念实施起来,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每一位孩子亲近书本,喜欢上阅读,我在班内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一,开展《激情飞扬,遇见最美的课堂》的班本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读书,阅读,利用口、手、脑将所学知识更快地理解表达出来。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学习生活、学习同伴,都充满了好奇与憧憬。同时,由于陌生,也会随之产生恐惧与排斥。如何帮助孩子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积极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为此我准备了很多故事和有意思的活动,让故事和活动浸润孩子。“荔枝电台”最开始是我送走的上一界孩子们的班级电台,就是利用软件“荔枝FM”*台让孩子们通过手机发声,它起源于一个单纯的想法——用声音记录和激发孩子们去读去写去创作的点滴,每个家庭将孩子的声音故事制作成节目上传班级群聊。它打破了课时的限制,将学校和家庭连接了起来,实现了孩子们每天听故事讲故事创作故事的愿望。

  二,成功发起“伴读妈妈在行动”的亲子共读活动,提倡我班的家长们和孩子共读。向家长们宣传和孩子共读同一本书的好处,发起亲子共读的读书活动,鼓励家长们把与孩子共读时的音频、视频等,上传各班班级微信群。

  三,寒暑假期间,利用班级群指导学生坚持阅读。这个寒假,对于我们一二班的孩子来说,读童书,写拼音日记,是他们假期生活中最关键的一件事儿。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说:“阅读,是个并不难进入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孩子无所顾忌地拿起一本书,开始读了。”儿童阅读靠的是对读本的兴趣,所以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一定要从兴趣入口。在课外阅读这块,我们班很多孩子一直坚持得不错,如奥晴、硕研、思彤、尚洲、欣怡、嘉奇、艺萌、森琛、浩宇、紫晨、冠程……放假回家以后,午托的孩子们也开始了阅读,如梦涵、静雯等同学,越来越多的孩纸加入班级共读的行列,如令佳、露予等。而写作,则是开启儿童心灵世界的另一扇窗。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所以我在这个假期要求孩子们学写拼音日记,就是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没东西可写时,可以写写每天所读的课外书也行。家长们在寒假里也不闲着,帮助并培养孩子循序渐进写日记的习惯,孩子们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每天读过的书的内容,或者是每天所发生的事儿。

  四,在班内定期举行朗诵比赛、讲故事背诵、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感受多种形式的阅读魅力。并为获胜的孩子们颁发小奖状,合影留念并将照片通过班级群发送给家长们。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希望在这样的坚持不懈中,家长和孩子们都能遇见更棒的自己!

  在《新教育》的第十一章“新教育的管理法则”中,朱永新老师说,“一多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老师在他自己的成长历程中都有自己的榜样,都有自己的模型。这让我想起生命中那些美好的花儿!在“乡村教师访名校”去河师大学习的"那段日子,河师大艺术学院刘安娜老师、河南省首届最具影响力班主任呼宝珍老师……她们的课堂,让人如沐春风;她们的人格魅力,她们的个人修养,他们榜样的力量,无时无刻不令我热泪盈眶!当魅力温柔的安娜老师站在“省培计划”河师大新乡站的讲台上时,令台下所有的培训教师们感觉眼前一亮,她穿着一身红颜色的裙子,长长的头发及腰,清新脱俗,像是从《红楼梦》中走出来的故事人物一般。听安娜老师的课,不像其他人的讲座,呆板,沉闷,像是汩汩清泉从心间流过,像是暖暖春风拂过脸颊,舒服,清新……“有一种工作是我们成长的依附,当我们踏进这片土地,便注定了要百般努力、千般辛苦;在劳作中习得智慧、追寻幸福。至于结果,幸福啦,是我们多赚啦,不幸福,我们也没有赔!”“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即使自己不是天鹅,也要做一只蜘蛛,为教育生命结一张临凌空之网,为自己划一片生命的绿叶。”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呼宝珍老师这一个个精彩的个人语录,给现场的所有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深刻的启发!对于我,更是来自生命、源自心灵的震撼。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你的苦力,你的全力以赴,更多的是习得智慧,做一名拥有智慧力的班主任。人生,真的应该有美好的相遇!才能让人疲惫不堪时,因为这些美好继续前行。

  美国托尼马伦在获奖感言中有几句话让我特别感动:最优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品质:他们知道如何读懂故事。他们知道走进教室大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一无二、引人入胜,但却没有完成的故事。

  芳华易逝,岁月不惊。我愿,在生命的长河中,用青春用激情用智慧用生命用倾注一生的信仰去走进孩子们的故事,去阅读孩子们的故事,并和他们一起编制故事,在新教育中绽放芳华!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9)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

教师《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1

  “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吁了一口气,我合上了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玫瑰与教育》。

  连日来的语文课让我烦躁不已,压在心头的闷气仿佛黑暗中的吸血蚊子挥之不去。教书,确实不那么轻松!面对刚从幼儿班上来的小屁孩儿,使尽了浑身解数的我如虚脱般躺在了床上。是啊,58个孩子 ,58种脾气,58样表现,我还没有做到应付自如。铃声响过之后站在教室门口目光严厉的扫视,换来的只是孩子们目中无人的谈笑风生;一次次课堂表扬的同时,换来的只是孩子们不到三分钟的安静;激烈的课堂讨论过后,响亮的拍掌声示意,换来的只是令自己紧锁眉头的等待。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感到了力不从心。

  为什么活泼的孩子像脱疆了的小野马?为什么以往的教学方法失去了效果?为什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如此大的差距?教一年级,让我有深深的挫败感。

  忽然想起一个同事的话:一年级的孩子,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对待。细细琢磨他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正常的思维”不就是我们所想的吗,习惯了*想法的我,好像与一年级的小朋友走得太远了。于是,越是想照着自己的想法,越是得不到方法,越是想实现自己的目标,越是迷失了方向,想想觉得可笑,可笑自己竟成了南辕北辙中的那个人。

  “埋怨环境不好,是因为我们自己还不够好;埋怨别人狭隘,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难教育,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方法太少。”在课堂上一直强调学生:来学校学的就是方法。以孩子心目中的权威自居的.教师,忽然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原来是那么的匮乏。

  尽管教育不单单只是老师的事,尽管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尽管不是所有的课堂预设和生成都能成正比,尽管教学本身就是门遗憾的艺术,但,我同样知道,成长就是一点点的对细节的反思累积起来的高度,没有思考,就意味着枯槁,没有痛苦,就意味着死亡。

  我希望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批判,让实践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自我省察。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10)

——教师教育读书笔记

教师教育读书笔记1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对知识的渴望都是无穷的,这个假期有幸读了《你能成为优秀教师》一书,我又一次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作为教师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理论思想与技能,才能始终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的更新,永远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审时度势,不断激发勤奋工作的热情,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书中认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养:对工作敬业--竟也是创造价值的基础;对学校忠诚--忠诚是信赖的前提;对领导服从--服从是步迈协调的保证;对自己信任--自信是成长的基点;对他人欣赏--欣赏是快乐的源泉;对社会奉献--奉献是卓越人生的境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成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它不会一蹴而就,成功蕴藏在*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也蕴藏在*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离不开工作,工作是我们创造价值的*台,是体现人生价值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己的工作,并投入全部的热情。大家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干的是良心活,是呀,我们的身上担负着教育好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我热爱我的工作,它让我得到尊重,得到幸福的满足,光有热爱是不够的,我要做的事在热爱的基础上如何让自己一步步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受人喜爱和尊重。作为教师,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多从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凡是多问问大家的想法,做到对学生信任和欣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我们应该多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的给大家创造一个战士自我的舞台,时刻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孩子们,用阳光般的笑容感染周围的人,快乐是可以传播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所以要努力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从小事开始,坚持天天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的做好,学会欣赏他人,多向同事学习与同事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欣赏。有句话叫“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人人都有我们值得钦佩的地方,真诚的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喝彩!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要做事,先做人,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为人之道才是根本。有德的人才可以把事作对,有了好的人品做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正气。做人要时刻保持一颗自律的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守住自己的道德准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的,你付出多少,变会得到多少,若你没有得到那便是付出的不够,我们不该去埋怨别人,更不该起埋怨人生。没有谁辜负我们,辜负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最后,让我们心怀感激之情,感激我们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我们应该感激我们的学生,我们成绩的取得是应为我们有这帮优秀学生的表现,孩子们,真心的谢谢你们!是你们和我共同品尝工作中的酸苦,分享工作中的快乐,真心的谢谢!为了优秀的你们,今后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让我们一起加油!

推荐访问:之梦 读书笔记 教师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3篇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1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100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