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10篇

时间:2022-09-18 19:00:04 来源:网友投稿

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10篇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 教育(广义和狭义) 答: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 养子使作善也。 广义的教育: 泛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10篇,供大家参考。

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10篇

篇一: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教育学考试复习 资料

  一、

 教育(广义和狭义)

 答:

 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

 广义的教育:

 泛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项活动。

 a.

 泛指——教育分为五大类: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自然形态教育、 自我教育。

 b.

 影响——中性词。

 有积极也有消极的影响。

 教育具有长期性。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c.

 身心发展——教育对象是人, 是有身体及心理两部分构成, 身心要全面发展(全面性)

 。

 d.

 各项活动——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多样性)

 。

 狭义的教育: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是有目的, 有计划,长期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二、

 高等教育的概念

  答:

 高等教育:

 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高等教育概念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 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

 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看, 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三级学制体系中的最高阶段, 它是建立在完整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 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 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三、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答:

 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教育的培养目标; 实施的途径。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 智, 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

 高等教育的平等的含义 答:

 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其作为一种理想应包括:

 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 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 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

 ; 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五、

 高等教育与政治、 经济的关系 答:

 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制约着高等教育体系; 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和目的。

 (二)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培养专门政治和法律人才; 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的结构。

 (二)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六、

 莫里尔法案

  答:

 亦称赠地法案, 由美国国会于 1862 年颁布的教育法令, 该法案规定:

 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 以每位议员拨三万英亩土地的标准, 向各州拨赠土地, 各州应将赠地的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

 莫里尔法案颁布后, 美国大多数州创办了 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

 农工学院的出现, 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 也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七、

 谈谈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变化

  及其趋势

  答:

 1. 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

 以小班的形式进行的习题课等。

 大课的任务是突出重点; 2. 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上的短学程化 eg:2 个长学期-4 个短学期; 3. 教学活动的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以课堂为中心, 开门办学)

 。

 “现场实践教学” 和“案例教学” 等, 目的都在于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八、

 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

  答:

 现代高校的培养人才、 发展科学、 服务社会三项职能, 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 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或层次高校, 培养人才始终居于中心地位。

 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 它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 发展科学的活动就会脱离社会实际。

 但不同时期, 不同层次的高校, 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任何高校都应根据自身特点, 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九、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的理论要点

  答: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人向什么方向发展, 怎样发展, 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 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 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预言, 人类的全面发展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十、

 高校教师的任务

  答:

 高校的培养人才, 发展科学, 服务社会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的, 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或层次的高校, 培养人才始终居于中心地位。

 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 它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 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 否则高校培养人才, 发展科学的活动就会脱离社会实际。

 但不同时期, 不同层次的高校, 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任何高校都应根据自身特点, 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十一、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答: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 有高深学问, 有高级思维, 能自我激励, 自我发展的人才。

 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 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它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

 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 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过分通博, 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传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 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 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专才教育同样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

 专才教育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 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学内容与

 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 偏重应用; 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 片面强调职业教育, 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 并影响其后期发展。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作为两种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 既有相斥的一面, 又有联系的一面。

 专才教育以一定的基础学科知识为基础, 基础不扎实, 专业训练难以深入。

 反之, 博而不约, 博而不专, 也很难攀上科学的顶峰。

 十二、

 学制的概念(高等学校的

  学制)

 答: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包括:

 有哪些种类的学校, 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 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实际的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十三、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及

  实施途径(P44)

 答:

 组成:

 德育、 智育、 体育 实施途径:

 教学工作、 科研训练、 社会实践

  十四、

 高等学校教师的特点

  答:

 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 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教师劳动特点的创造性决定了 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教师劳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十五、

 为什么说教师劳动特点

  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答: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生活经验、 科学文化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青年人和成人, 由于学生来源、 经历不同, 年龄不同, 生理、 心理发展及知识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形成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多样性, 教师要遵循高校学生成长的特殊规律去教育影响学生, 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培养, 只有具备深厚的专门知识, 才能从事这种复杂的劳动。

 因此, 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 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没有对教师职业的稳定性认识和浓厚的兴趣, 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十六、

 教学的构造、 关系

  答:

 教学, 是一个系统。

 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 教学媒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

 构成的系统。

 教师是这个系统的管理者, 各种学习条件的安排者, 教师还是各们课程内容的选择者, 或教学信息的主要提供者。

 教学内容, 无论是知识、 技术还是价值准

 则, 都是被传递的信息; 媒介是传递的工具, 而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

 环境支持着这个系统:

 这个系统的价值和目标是从更大的环境中引申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介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

 十七、

 高校师生之间的道德关

  系

  答: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双方都应履行自已的道德义务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靠责任感和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的, 建立健康的师生间的道德关系是成功的教育过程的重要条件.

 十八、

 针对目前高校教师队伍

  中较突出的“人才积压” 和“人才浪费” 并存以及“近亲繁殖” 等现象, 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

 首先, 逐步建立, 推行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

 其次, 对于相对薄弱而又急需教师的专业、 学校和地区, 可借助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通过设置高一级的职务岗位或较优厚的待遇, 引导、 鼓励一批教师到这些专业、 学校、 地区去应聘任职, 减轻人才集中地教师浪费严重、 效益不高所带来的压力、 形成教师结构的合理布局。

 再次, 通过教师调整与合理流动, 可改变教师队伍“近亲繁殖” 现象。

 1. 补充教师尽可能选留不同学校毕业生或选调外校教师。

 对于选留的本科本校毕业生, 应让其到其他大学或企业、 科研单位工作几年以后, 再回校执教。

 2. 教师定期流动制。

 教师不应长期、 一辈子在一个岗位、 一所学校执教。

 应让他们流动到其他岗位、 其他学校去任教几年, 也可做其他大学兼职教

  师或聘请校外高水平的专家、 学者到本校、 本系、 本教研室做兼职教师, 以博采众长,促进教师教学、 科研水平的提高。

 要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形成教师合理结构, 还应有完善、 健全的人才市场调节机制做保障, 及时向教师提供教育人才的需求信息, 疏通教师合理流动的渠道。

 十九、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影

  响有哪些,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

 1 遗传因素: 从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 它的作用是为后天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 环境因素: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3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4 主观能动性.

 二十。

 三备:

 1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2 教学参考资料 3 了 解学生。

 三写:

 学期备课计划、 单元、 教案二十、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认

  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答:

 教学过程除了 具有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属性外, 还具有特殊性。

 特殊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引导性)

 ,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教师起着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

 2.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主要是系统的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知识的间接性)

 。

 学生的学习认识, 一般地说主要是系统的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这种知识就人类总体来说是一致的, 已被实践证明了 的。

 认识客体的这一特性也使教学过程绕过人类在探索这些课题时已走过的弯路, 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

 3. 教学过程, 不仅是知识、 技能的传递过程, 也是学生的世界观、 价值观、 道德品质、 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育人性)

 。

 二十一、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的原则

  答:

 1. 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反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思想; 教学的思想性是指教师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2.

 a.

 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b. 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c.

 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二十二、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

  统一的原则

  答:

 1 在讲课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积极的活跃起来, 教学内容可带点探索性,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 2 在讲课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天讨论. 4 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

 二十三、

 潜在课程

  答:

 潜在课程是由学生自愿参加, 学生的各种社团、 协会、 学会等组织通过讲座、 报告会、 美术、 书法、 摄影、 棋牌、 运动会、 文学、 诗歌、 戏曲欣赏、 演讲、 辩论以及大学生合唱团、 话剧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发展学生个性、 陶冶情操, 训练社交能力, 掌握更多的技艺。

 二十四、

 怎样才能上好课?

 答:

 1. 教学目的要明确; 2.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3. 教学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4. 教学语言要艺术(语速、 语流、 语调)

 ; 5. 板书要整齐; 6. 教学结构要合理(注意节奏, 勿前紧后松, 也勿前松后紧)

 ; 7. 教态要自如(服饰、 表情、 行为、 气质)

 ; 8. 按时上下课。

 二十五、

 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

  基本途径?

 答:

 现代科技的发展向大学教师提出了两方面的挑战:

 一是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更新; 二是新兴学科不断产生。

 为此, 教师固然可以通过进修方式补充新知识, 而参加科研却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

 1. “跟踪” 学科发展, 及时掌握最新发展动向; 2. 由于亲身参加科研, 更好了解社会的需求; 3. 大学教学很强调教师讲课中的信息量。

 二十六、

 为什么进行马克思主义

  人生观、 世界观的教育?

 答: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观, 进行世界观教育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则主要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生价值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

篇二: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14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专题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理论岭南师范学院王列盈岭南师范学院王列盈

 导言(一)高等教育与大学●高等教育的两个含义:高深学问;高办学层次。●高等教育与大学的联系与区别:高等教育是一种事业;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机构或组织。

 (二)高等教育的重要性1、从大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看其重要性大学已“从社会边缘转向社会中心”;所有国家、政府和民族所依赖的一种社会组织。2、从著名高等教育学者的论述看看其重要性●布鲁贝克(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大学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动力站”;大学现在是“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 ,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

 “一切文明社会都需要有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来满足它们探求知识奥秘的需要,同时它们也为知识的拥有者和探求者提供各种所需条件”;“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哪里就会有大学”;

 ●赫钦斯(芝加哥大学前校长):“任何社会都应有大学这样的机构,其目的是对社会的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无法想象的问题 ”;

 洛韦尔(哈佛大学前校长):“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科尔(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的一项统计:1520年之前全世界创办的组织,现在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干着同样的事情的,只剩下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另外15个是宗教团体。

 (三)高等教育研究1、西方的高等教育研究●19世纪英国红衣主教纽曼的《大学的理想》西方第一部系统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著作,也是纽曼在工业革命对大学的挑战的背景下为捍卫大学的纯洁性作出的回应。●纽曼之后西方的高等教育研究纽曼之后高等教育研究有深入的发展。近代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新论》、英国前剑桥大学副校长阿什比的《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西班牙学者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 》等均是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的经典著作。

 2、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以1984年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学》一书为标志。目前全国有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点16个(含一级学科覆盖的点)、硕士学位授予权点93个(含一级学科覆盖的点),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总数估计已超过2000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研究问题:尚未构建起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

 三、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本专题讨论三个问题:●从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看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现代大学的职能●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三对主要矛盾。

 一、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高等教育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下面几个阶段:●古代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萌芽期●中世纪大学:高等教育的雏形期●工业革命时期大学:高等教育的成型期●近代大学:高等教育的完善期●现代大学:高等教育的变革期

 (一)古代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萌芽期)1、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古巴比伦:有“寺庙学校”。

 “寺庙学校” 按学问程度分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高级教育学习天文、建筑、医学等;古埃及: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集中于寺庙中进行的“高等教育”。著名的神庙或寺庙,自然成为高等学府。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知识传授与学问研讨并重;古印度:公元八世纪前后,印度已初步形成三级教育机构,其中16至20岁可接受高等教育。按照种姓的不同学习不同的内容

 古代中国:殷周时期,有“右学”、“辟雍”、“泮宫”等高层次的学问传授中心;春秋时期有孔子的私学,战国时期有齐国的“稷下学宫”;汉代的太学、唐代以后的国子监、宋代的书院等都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典范。古希腊: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创办的“学园” 、公元前393年爱苏格拉底开办的修辞学校、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 伊壁鸠鲁和芝诺的哲学学校等,共同构成西方古代历史上“雅典大学”。直到古罗马后期,上述四所高等教育机构一直作为古代西方传授哲学和修辞学的高等学

 2、古代高等教育思想家●古代西方古代西方历史上公认的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以及“智者派”成员。●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以其教育实践和学说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留下其巨大的影响足迹,孔子和老子,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3、古代东西方高等教育的特点●高等教育的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育带有严格的等级性,注重道德与伦理教育;●高等教育思想尚未从哲学、政治思想中分化出来。

 (二)中世纪的高等教育(大学的雏形期)1、大学的产生中世纪的大学是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中世纪最早的大学建立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大学主要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律院校);●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医科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综合性大学,有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个学院)。这三所大学被欧洲各地大学视为建校的样板,故又称这三所大学为“母大学”。

 2、中世纪高等教育的特点●大学开始成为专门的、独立的承载高等教育的机构。●教会在大学的产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大学的办学目标单一,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大学拥有自治权。●行会的组织管理方式。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是前技术时代的产物,也是知识及其功能分化尚未发达时代的产物。此时整个高等教育的重心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教化及精神气质的教养。此时期的高等教育属于文化范畴的高等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影响中世纪大学对现代大学影响主要有二:●初步的学科划分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逐渐形成中世纪大学的四大学科学科。这种按照当时的职业划分的教学以及组织形式直到近代一直影响到西方大学的办学。●学位制度已有雏形的学位制度。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授予相应证书和资格等做法,是西方大学学位制度的最初起源。

 (三)工业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大学的成型期)1、工业革命推动大学的变革影响这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因素有二:●在欧洲普遍出现比较严格的中等教育制度;●知识的不断分化和产业需求的发展●知识的不断分化和产业需求的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活动在内容和组织方式上的重大变化。2、工业革命时期高等教育的特点●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生了固定的衔接关系。●科学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近代高等教育(大学的完善期)传统大学的缺陷:不把科学研究看作是大学职能的一部分;注重纯理论科学,忽视应用科学和技术研究。1、大学“发展科学”与“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1)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大学承担的职能(1)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大学承担发展科学的职能1810年,威廉·洪堡为教育部长,创办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办学原则●新的大学观●新的教师观

 柏林大学实施新的办学原则后,科学研究进入大学教育活动领域,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正式产生。存在问题:柏林大学虽然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但它偏重的是纯理论的学术研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心智理论的学术研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心智,培养一种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而对研究的实用性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并不重视。直到20世纪初期,柏林大学的系所,几乎都没有开设技术和实用学科的相关课程。此时期的大学还是远离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

 (2)大学与工农业生产结合,服务社会职能的产生●莫里尔法案高等学校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产生,以美国赠地学院的出现为标志。1862年美国的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里尔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每一名国会议员3万英亩土地计算,给每一个州赠予公共土地,作为建立一所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经费。这些学院在美国历史上称为“赠地学院”。《莫里尔法案》推动了美国一大批农工大学的建立,也开始了美国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过渡的时代。

 ●为社会服务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产生康乃尔大学的“全目标课程”思想第一、主张大学要为所有的个人和社会提供广泛而适用的课程。提出“适用于所有目的”的“全目标课程”思想;第二、主张大学为所有阶层的合格者开放,不拘种族、性别、宗教、贫富。提出所有开设的所有课程、科目都具有同等地位。第三、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鼓励科学研究的开展。

 威斯康星大学的“威斯康星理念”第一、大学不单是培养学生个人的才能,其教学和研究的目的要为全州的农工商和文化等各界服务;第二、大学是当地的社区中心,全州都是大学的校园。大学要把教学和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全州的社区。大学教授要到邻近的社区授课;第三、全州州民可以到大学选读部分无学位课程。只要觉得这些科目对自己的工作、职业或人生有意义或价值。威斯康星大学的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大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1904年形成了以服务和推广为最大特色的“威斯康星理念”。

 2、高等教育形式与结构的变化● 办学层次的完善初级学院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研究生院也于19世纪中叶在美国诞生,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首先在美国形成,继而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办学类型的多样从高等教育的类型上看,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五)现代高等教育——第三级教育(大学变革期)1、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念的扩大层次多样化:短期专科教育、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博士后教育均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化开放大学业余大学形式多样化:开放大学、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大学等使高等教育的概念趋于不确定。●职能的丰富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闲暇职能。●目标的充实能力、方法;通才教育等。

 2、高等教育概念的表述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国际教育分类法第二次修订稿》。其中,将高等教育称为第三级教育。并将第三级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相当于博士生教育。世界贸易组织认为世界贸易组织认为,高等教育与第三级教育有着内涵上的等同性。选择使用“第三级”而非“高等”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高等”常常意味着大学,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参与和发展是出现在了所谓的“大学”的替代结构中。而且“第三级”包括各种不同的教育机构和教学计划,它们反映了超越中等层次教育后的教育进程。

 3、认识当前高等教育的几个要点第一、中等教育毕业水平为起点是衡量是否属于高等教育的基本尺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培训。”第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三、高等教育是个多层次、多样化的概念。

 ●高等教育概念的表述: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一)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二)高等学校各职能之间的关系1、三项职能的顺序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2、三项职能的协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选择或侧重适当的职能活动,使人才培养、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的三项职能在整体高等教育系统中而不是在单一的高校中协调共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研究型大学:加州大学10所,培养研究型人才;教学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23所,培养包括医生、律师、教师、工程师等各类应用型人才;社区学院:加州社区学院119所,进行基本的职业教育生活知识教育业教育,生活知识教育、补偿教育等。●中国:985高校:研究型大学211高校:教学研究型一般本科院校:教学型专科院校:职业教育

 三、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社会本位价值观和个人本位价值观1、社会本位价值观主要观点:●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国家服务的人才;●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个体社会化、公民道德教育、政治思想品德是其关心的重点。西方典型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柏拉图、洛克、凯兴斯坦纳、赫尔巴特等人。

 2、个人本位价值观主要观点:●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西方近代个人本位论的代表则以卢梭、裴斯塔洛齐、斯宾塞等人为代表。中国古代的孔子和老子就分别代表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古希腊斯巴达的军事教育和雅典的自由教育也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3、对社会本位价值观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的正确理解个人一切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效率是教育的两个同样重要的概念。“个人自由无疑是能够释放个人活力的,但是,要证明个人自由确是国家富强的手段,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被释放了的个人活力如何能够被导向一个公益目标,导向为整体的...

篇三: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2021 年青海民族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 A、事业单位法人 B、机关法人 C、社会团体法人 D、企业法人 答案:A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社会主义公有制 C、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A 3.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 A、教师品行 B、教育技术 C、教育方法 D、教育理论 答案:A

 4.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日内,作出处理 A、30 B、20 C、60 D、45 答案:A 5.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 A、胡适 B、蔡元培 C、竺可桢 D、蒋梦麟 答案:B 6.国家奖学金的最终审批部门是()。

 A、国家教育部 B、省教育厅 C、学校 D、学院 答案:A 7. 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这属于个别心理辅导的()技术

 A、提问 B、面质 C、澄清 D、具体化 答案:C 8.设立独立设置的学院,其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应为() A、2000 人以上 B、3000 人以上 C、5000 人以上 D、7000 人以上 答案:B 9.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要以《()》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A、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B、高等教育法 C、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D、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答案:D 10.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等特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答案:C 解析:语义记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和抽象性。

 11.作家在写作时,头脑中构成新的人物形象的过程称为()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想象表象 答案:B 12.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

 A、积极防御的思想 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答案:A 解析: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它是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局势形成的。

 13.学校定位的核心是() A、办学类型定位 B、办学原则定位 C、办学目标定位 D、办学特色定位

 答案:D 14.个人的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的() A、自我认识 B、自我调节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答案:C 解析: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它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层次。

 15.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是多少?() A、每人每年 8000 元 B、每人每年 7000 元 C、每人每年 6000 元 D、每人每年 5000 元 答案:A 1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____,为中华民族____。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A、谋幸福,谋未来 B、谋生活,谋复兴 C、谋幸福,谋复兴

 D、谋生活,谋未来 答案:C 17.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好孩子"的道德取向属于() A、后习俗水平 B、道德水平 C、习俗水平 D、前习俗水平 答案:C 18.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 A、及时保护现场 B、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 C、及时报告上级 D、及时报告警察 答案:B 19.大学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又是一个() A、商业环境 B、官僚环境 C、隐性环境 D、文化环境 答案:D

 20.依据各类关系主体之间的身份地位不同,可将教育法律关系分为教育行政关系和() A、教育平等关系 B、教育学习关系 C、教育横向关系 D、教育民事关系 答案:D 21.认为"趋乐避苦"是人性的自然要求的思潮是()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实用主义 D、自由主义 答案:A 22.高等教育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的,其约束力随之产生这反映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A、效力先定性 B、从属法律性 C、单方意志性 D、强制性 答案:A 2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系统性的一个表现是() A、科学性

 B、应用性 C、针对性 D、层次性 答案:D 24. 有的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能产生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发散思维的()特点 A、灵活性 B、变通性 C、流畅性 D、独特性 答案:C 25.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 A、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B、高标准的教材建设 C、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D、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答案:D 26.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______的世界。

 A、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公平正义 B、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公平正义、清洁美丽 C、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D、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公平正义、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答案:C 2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于 20 世纪()。

 A、50 年代 B、60 年代 C、80 年代 D、90 年代 答案:D 解析:1998 年 28.关于教书和育人的辩证统一关系,应当处理好的关系是() A、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中 B、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C、寓思想教育于师生的交往中 D、以上都是 答案:D 29.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应予() A、记过 B、留校察看 C、开除 D、退学 答案:D 30.衡量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

 A、“三个有利于”标准

 B、人民利益标准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经济效益标准 答案:A 解析:“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衡量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当然也是衡量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的起始时间是() A、1988 年 B、1989 年 C、1986 年 D、1987 年 答案:C 32.我国第一部团的章程是 A、《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B、《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 C、《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 D、《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 答案:C 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眠需要相互合作,受催眠的人不可能服从命令去干一些他所厌恶的事

 B、最佳的催眠对象经常是那些能够把理想高度集中起来的人 C、意志薄弱而善于服从的人反而最难被催眠 D、人可以在不自觉,不自愿的情况下受到催眠 答案:D 34.心理健康普查的原则有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和()。

 A、鼓励原则 B、干预原则 C、尊重原则 D、全面原则 答案:C 35.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记忆术 答案:D 解析:记忆术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并加以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促进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

 36.党员有权在()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

 A、党的会议上

 B、公开场合 C、适当场合 答案:A 37.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首要问题是() A、大学精神 B、大学使命 C、战略制定 D、办学定位 答案:D 38.城市建筑不协调,有些建筑个体不顾城市整体,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有些城市在建设规划中,不尊重自然山水,往往让人们有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这两种城市规划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B、要注重量的积累 C、要树立整体观念,确定最优方案 D、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C 解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局部。整体和局部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局部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第一种城市规划过分

 重视局部,忽视了整体;第二种城市规划过分重视整体,忽视了城市的局部,没有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9.国家奖学金奖励对象是谁?() A、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在校生中一年级以上(含一年级)的学生 B、高校全日制本专科(不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 C、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不含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 D、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 答案:D 40.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性、创造性、实践性和() A、思想性 B、理论性 C、层次性 D、独立性 答案:D 4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 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

 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 答案:B 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42.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A、一对一的“镜像”反映 B、个人的主观反映 C、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能动的映像 D、对客观现实准确无误的反映 答案:C 43. "领带有哪些用途"这样的提问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 A、辐合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44. 一位讲师未被晋升为副教授,这本来是个打击,但他却说,在现在的职位上更轻松、更愉快些这个例子属于以下哪种心理预防机制的表现?() A、投射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退化作用 D、压抑作用 答案:B 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 A、获得和保持阶段 B、注意定向阶段 C、记录阶段 D、练习和强化阶段 答案:C 46.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 A、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B、关注学生的成长 C、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D、关注每一位学生 答案:C 47.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是平均每人每年多少元?

 A、2000 元 B、3000 元 C、4000 元 D、5000 元 答案:B 48.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答案:B 解析: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49.学生具有违纪行为,应当以()为主。确应给予纪律处分的,有关部门必须查明事实;违纪事实不清的,不予违纪处分。

 A、警告 B、谈心谈话 C、批评教育 D、通知家长 答案:C 50.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是()。

 A、批判性和继承性相统一 B、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答案:C 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一个完整的方针,是在 1956 年毛泽东提出以苏联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形成的。它是新中国的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

 51.2017 年 9 月 27 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贸促会共同主办的“2017 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会的主题是()。

 A、“促粘合共生,筑信息强国” B、“促融合创新,筑网络强国” C、“促融合创新,筑信息强国” D、“促粘合共生,筑网络强国” 答案:B 解析:2017 年 9 月 27 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贸促会共同主办的“2017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展会以“促融合创新,筑网络强国”为主题,展出规模约 4 万平方米,共有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余家知名企业参展,全面展示我国信息通信业在网络设施、信息消费、数字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以及在支撑双创、融通发展方面的热点、亮点。

 52.《莫里尔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 m 现,该法案颁布的年份是()年。

 A、1862 B、1762

 C、1861 D、1772 答案:A 解析:美国的《莫里尔法案》颁布于 1862 年。

 53.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培育“四有”新人 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C、维护社会秩序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A 54.学校管理者针对非正式群体应坚持正面引导,热情帮助的方针。

 A、积极型 B、消极型 C、中间型 D、攻击型 答案:C 55.教师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 A、教师劳动的研究 B、教学组织的研究 C、教学设备的研究 D、教学方法的研究 答案:D

 解析:教育教学研究应侧重的方面是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6.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 A、个人本位 B、社会本位 C、英才教育 D、大众教育 答案:B 解析: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

篇四: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文理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历年真题整理版)

 一、单选题 1.中央 16 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的本质要求。

 A、立德树人 B、以人为本 C、社会主义大学 D、德育为先 答案:C 解析:2004 年 8 月 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明确指出了 2.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 A、集体负责制 B、主席负责制 答案:B 3.学生在网上公开诋毁学校形象,或者有意放纵自身言行,严重损害学校形象,给予() A、严重警告处分 B、记过处分

 C、留校察看处分 D、开除学籍处分 答案:A 4.在构成行为的伦理价值上,行为目的对行为道德价值的影响论述错误的是() A、客观善的行为可以因目的的恶而减少其善 B、客观善的行为可以因目的的善而增加其善 C、中立性行为不会因目的的善恶而改变其善恶性质 D、客观恶的行为往往指除了结果的恶外,目的也是恶的 答案:C 5.妄自菲薄,把自己说成一无是处这是 A、自我的肯定性偏见 B、自我的否定性偏见 C、他人的肯定性偏见 D、他人的否定性偏见 答案:B 6.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A、求真务实 B、实事求是 C、密切联系群众 答案:B 7.对于教师道德的调节功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德调节最终依靠道德自觉性来实现 B、道德是调节教育活动关系和秩序的唯一手段 C、主要有两种方式:他律性的社会调节和自律性的自我调节 D、是教师道德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答案:B 8.目前我国权力机关和教育行政机关均可采取的教育法制监督途径是() A、教育督导 B、教育行政监察 C、教育经费预算、决算制度 D、教育执法检查制度 答案:D 9.老子云:“介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层之台,起于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够说的是哪种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

 A、遵循循序渐进:

 B、增强挫折承受力; C、确立适当目标:

 D、完善人格 答案:A 10.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 A、教育方针 B、教学计划 C、教育目标

 D、教学大纲 答案:B 解析: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五年 答案:B 12.关于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高校的教学与研究是两种活动过程有别的活动 B、高校的教学与研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C、现成的研究活动未必都能直接引入教学过程 D、现成的研究成果都能直接作用教学内容 答案:D 13.教师伦理学能直接调节教师职业生活的原因是()。

 A、教师伦理学是一门规范科学 B、系统阐述了教育职业活动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道德冲突以及相应的调节方向、行为要求

 C、明确了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道德准则 D、以上都对 答案:D 14.从哲学上看,“虚报浮夸、欺上瞒下”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原理。

 A、意识对于物质具有反作用 B、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 D、物质决定意识 答案:D 解析:“虚报浮夸、欺上瞒下”都是人们在实际工作中不尊重客观事实的表现。而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

 15.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现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柯尔伯格 答案:D 16.在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上,与会党员要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充分的讨论,并采取举手或()的方式进行表决。

 A、记名投票 B、口头表决

 C、无记名投票 D、少数服从多数 答案:C 17.教师职业不属于() A、第三产业 B、脑力劳动 C、普通职业范畴 D、专门职业范畴 答案:C 18.亚里士多德用"伦理学"一词来表述() A、关于人生完美和幸福的学问 B、关于城邦政治的学问 C、关于智慧的学问 D、关于价值的学问 答案:A 19.第 27 届悉尼奥运会上,当孔令辉以 3:2 艰难战胜瓦尔德内尔站到冠军领奖台上,升起中华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共和国国歌时,孔令辉和在场中国观众情不自禁齐声共唱国歌。这主要体现了群众的()特征。

 A、共同的目标 B、共同的情感 C、共同的价值规范 D、一定的组织机构

 答案:B 20.测验的()指测量的正确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的程度。

 A、信度 B、难度 C、效度 D、区分度 答案:C 解析:测验的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

 21.态度的三种结构不包括() A、态度的认知成分 B、态度的意志成分 C、态度的情感成分 D、态度的行为成分 答案:B 解析: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22.思想政治教育带有根本性的教育内容是:() A、世界观教育 B、政治观教育 C、人生观教育 D、道德观教育 答案:A

 23.普通高校毕业证书由哪个部门制作() A、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B、高等学校 C、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D、普通高校隶属的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C 24.发放第一批应届毕业本科生集中派遣报到证的时间是()。

 A、3 月 B、4 月 C、6 月 D、8 月 答案:C 25.教师的基本能力是() A、教学能力 B、沟通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研究能力 答案:A 26.1981 年通过的()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科学概括。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国家建设以来若干问题的决议》

 D、《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决议》 答案:A 解析: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科学概括。

 27.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训练的主要目的是() A、传道、授业、解惑 B、掌握人类知识 C、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D、培养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能力 答案:D 28.“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A、军队建设 B、土地革命 C、政权建设 D、党的领导 答案:B 解析:“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29.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发展经济 D、全面可持续发展 答案:A 30.1952 年,日本教职员组织通过了(),这个纲领成为教师的行为指针 A、《教师职业伦理准则》 B、《师道》 C、《伦理纲领》 D、《伦理标准》 答案:C 31.____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改革 B、创新 C、开放 D、科技 答案:B 32.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 A、评价文化 B、整合文化 C、创新文化 D、编辑文化 答案:C

 33.亨利·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主要体现了大学哪种核心理念?() A、承担社会职责,引领社会风尚 B、发挥学术群体在学校经营中的作用 C、倡导通识教育、人文教育 D、追求自治与学术自由 答案:C 34.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答案:C 解析:1919 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35.1967 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A、奈塞尔 B、马斯洛 C、斯金纳 D、考夫卡 答案:A

 解析:1967 年,他出版了被誉为认知心理学界“圣经”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这也成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因此而被誉为认知心理学之父。

 36.《莫里尔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 m 现,该法案颁布的年份是()年。

 A、1862 B、1762 C、1861 D、1772 答案:A 解析:美国的《莫里尔法案》颁布于 1862 年。

 37.2016 年,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一发现让我们对宇宙的演化、星系或星云的形成产生了新的认识。引力波的探测进一步佐证了()。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②规律不仅可以被发现,也可以被改变和创造③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的、无所不能的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规律可以被发现和利用,但是不能改变和制造,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制于物质,不是无所不能的。②③说法有误。

 38.对行动的目的、意义的社会性有充分认识,受正确的信念和世界观的指导,并自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目标和要求的能力是意志() A、坚毅性; B、自觉性; C、自制性; D、果断性 答案:B 39.在高等教育中,因层次、形式、办学主体、服务面向的不同而产生的多样化是()。

 A、机构多样化 B、主体多样化 C、管理多样化 D、客体多样化 答案:A 40. 适合于一般教育性和辅导性的团体学校心理辅导属于()性质 A、发展性团体 B、同质性团体 C、治疗性团体 D、封闭性团体 答案:A 41.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在行为方式的表现为()

 A、支配一服从 B、独立一依赖 C、平等一平等 D、主动一被动 答案:C 42.教育活动实现专门化,教师劳动正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是在() A、资本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 D、原始社会 答案:C 43.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犯了以下错误: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以上说法均正确。

 44.当代社会思潮最本质的特点是() A、符号性 B、全球性 C、继承性 D、反思性 答案:D 45.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 A、提升社会道德水准 B、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C、传播知识 D、发展科学 答案:B 46.对行为结果的归因中,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是() A、能力和努力程度 B、能力和运气好坏 C、能力和任务难度 D、努力和任务难度 答案:C 解析:对行为结果的归因中,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是能力和任务难度,努力程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属于不稳定因素。

 47.桑代克是以下哪一种解释遗忘理论的代表人物() A、动机说 B、同化说 C、干扰说 D、衰退说 答案:D 解析:衰退说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48.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是什么管理理论。

 A、X 管理理论 B、Y 管理理论 C、人际关系理论 D、超 Y 管理理论 答案:A 49.对教师道德情感选择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A、情感是否与理智相适应,对道德行为过程有着极大的影响 B、教师道德选择既是理智指导下的选择,也是情感和情绪的选择 C、理智与情感结合得好,可以达到更有价值的结果 D、在理智胜过情感的情况下,往往使行为过程偏离原定目的或预想结果 答案:D 50.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哪两个过程的循环而不断发展的() A、调整和平衡

 B、同化和顺应 C、反馈和改变 D、顺应和平衡 答案:B 解析: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性质的改变。

 51.哪个伦理学流派的出现体现了伦理学反思从单纯的理论思辨、规范论证过渡到关注现实、实践应用这样一种历史性转变()

 A、制度伦理学 B、信念伦理学 C、应用伦理学 D、规范伦理学 答案:C 52.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主体、客体及()三要素构成 A、内容 B、目的 C、动机 D、手段 答案:A 53.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不包括() A、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B、是高教改革的必然趋势 C、是国家制度的强制规定 D、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答案:C 54.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属于() A、学业智力 B、言语智力 C、晶体智力 D、流体智力 答案:D 解析: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

 55.对教育法律责任特征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归责特定性 B、追究专权性 C、法律规定性 D、道德自觉性 答案:D 56.()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A、道德 B、礼仪

 C、法律 D、社交 答案:A 57.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提出有关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A、强化动机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自我实现理论 D、成败归因理论 答案:D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

 58. 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

篇五: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最早提出课程分类思想的教育家斯宾塞。

 有关常识 1、古希腊教育分为三个时期荷马时代的教育、希腊城邦时代的教育(斯巴达军事教育、雅典品质教育)和希腊化时代的教育。

 2、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3、 西塞罗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 其代表作 《论雄辩家》 。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雄辩家应有广博的学识要有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要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模拟演说、写作等练习方法是培养雄辩家的重要途径。

 “人道” 教育思想是西塞罗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尽为人之道就要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以“人道”相处具有同情、仁爱、礼让、谦和等品质此外还要有文化修养。

 4、1780 年报馆经理雷克斯仿照学校方式首创一种在星期日传授宗教知识的班级主要招收童工在每个星期日参加宗教仪式学习宗教条文兼学初步的读、写、算知识被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这种学校利用休息日把贫穷阶层的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因而得到较快的发展。19 世纪后期随着正规初等学校的大量开办星期日学校日益减少。

 5、17 世纪英国出现了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称为“学园” 。学园除传授古典知识以外还传授农业、政治、法律、医学、建筑、军事等实用知识科目。学园在 17 世纪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18 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6、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赫胥黎。

 教育基本主张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知识把人类的活动归为五种相应提出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包括各类课程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用自然科学改造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全面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教育论断科学教育思想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欧美各国学校课程的改革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7、1890 年日本颁布《教育敕语》 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纲领。

 《教育敕语》主要分为三段第一段指出日本教育的根基源于传统的“忠君爱国”的伦理道德思想第二段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具体条目第三段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条目的普遍意义要求国民必须遵守。

 《教育敕语》的颁布对日本近代教育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8、泛爱主义教育的创立者1774 年德国巴西多创办第一所泛爱学校。依据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思想提出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等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泛爱学校的课程主要有实科知识、体育、音乐和劳动等教学采用适应自然的方法让儿童主动地学习。

 9、最早提出归纳---演绎方法的教育家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工具论》中创立了形式逻辑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程序并且研究了这个程序所要遵循的方法。

 名词解释 1、导生制学校18 世纪后期贝尔和兰卡斯特分别在印度和伦敦创立“导生制学校” 。这种学校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 10 人再指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 教师先教“导生”  “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

 “导生制”学校在英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其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过于机械19 世纪中期以后为正规初等学校取代。

 这种导生教学制在教育史上也称为“兰卡斯特---贝尔制” 。

 2、智德统一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是基于人的正确判断错误的行为是基于人的错误判断。因而知识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知识和道德是统一的。

 “智德统一论”的提出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教人智慧。另一方面这个论断又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个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

 3、费里教育法案1881---1882 年期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 。法案的要点有提出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规定 6---13 岁为

 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教会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

 《费里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4、莫里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由美国国会于 1862 年颁布的教育法令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以每位议员拨三万英亩土地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赠地的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莫里尔法案颁布后美国大多数州创办了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农工学院的出现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5、巴特勒教育法也称《1944 年教育法》 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提出。其主要内容有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实施 5---15 岁的义务教育 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要求。

 《巴特勒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简答题 1、外国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从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看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是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教育。

 (1)、 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苏美尔时期出现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故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 。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分为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两级。

 (2)、古埃及的学校教育较为发达学校种类主要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或寺庙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古代埃及的学校主要为统治阶级所独占一般平民不能问津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还轻视劳动。

 (3)、古代印度的教育古印度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即把人按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B.C8 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 教师称为“古儒” 。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学习年限为 12 年主要内容为《吠陀》经。B.C 6 世纪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 。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吠陀》经。B.C5 世纪左右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佛教教育” 。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

 (4)、 古希伯来人的早期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 教育以培养宗教信仰为目的。后期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教育内容主要为《圣经》 。宗教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2、试比较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1)、斯巴达教育具有浓厚军事色彩完全为国家控制主要为公共教育。

 (2)、教育过程出生后进行严格体检7 岁前接受家庭教育7---18 岁开始军营生活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和道德灌输18---20 岁接受军事训练团教育20---30 岁接受实践训练30 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3)、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教育的特点 (1)、重视教育包括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

 (2)、教育过程出生后进行体检7 岁前在家由父母养育7---13 岁女孩接受家庭教育男孩进入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13---15 岁继续在文法、弦琴学校学习或进入体操学校接受体育训练15---16 岁大多数人开始就业少数贵族子弟进入国家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18---20岁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 20 岁经过一定仪式授予公民称号。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要高一些。

 3、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进行讲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 。它主要由讥讽(不断提出质疑)、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法不同于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受教育者具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必须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教育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4、简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对西方教育理论和制度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柏拉图的主要教育著作《理想国》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一大里程碑。他的教育观点主要有 (1)、 最早提出了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强调应当由国家来组织完整教育体系 以实现其奴隶制的理想国。理想国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哲学王。

 (2)、提倡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强调公共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倡导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四艺”)学科。

 (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男女教育平等注重早期教育等但也过分强调一致性轻视变革忽视个性发展等问题。

 5、试分析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

 国家化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 理想国家的建立和稳定依赖于教育依赖于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教育。他主张教育由国家负责国家应当为公民举办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的教育应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为此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应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

 6、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观点主要见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著作中。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教育适应自然。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主要依据他的“灵魂说”中的人性论思想。他将人的灵魂分为植物、动物、理性灵魂三部分。前两者属于人的非理性灵魂。在三部分灵魂当中植物灵魂对于动物灵魂、非理性灵魂对理性灵魂都是低级对高级的关系。

 “灵魂说”为其提供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基础。首先人身上动物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其次人具有理性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发展人的理性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第三灵魂的三个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和谐教育。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也提供了和谐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体育是为了身体和生理德育是为了人的非理性灵魂智育是为了人的理性灵魂。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和谐发展。教育应当注意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顺序促进其和谐发展。

 (3)、文雅教育也称自由教育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文雅教育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以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为目的文雅教育是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容避免专业化的训练。实施文雅教育需要两个条件一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来保护自己的心灵同时发展和运用自己的理性二要有读、写、算、体操、哲学等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自由学科。

 7、试评析希腊化时期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

 希腊化时期不仅希腊文化教育对东方国家的文化教育产生了影响东方国家的文化教育也影响了西方希腊化时期是东西方文化教育相互影响和融合的重要时期。

 (1)、希腊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和移植对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地区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新的文化和教育中心的出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希腊化时期文化和教育中心逐步从古典时期的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3)、 东西方文化的接触 使得东方的宗教和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相互影响助长了宗教神秘主义的流行。西方基督教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8、古代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古代罗马的教育主要分为共和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的教育和帝国时期(B.C1世纪

 --- A.D5 世纪)的教育。

 共和早期的罗马教育主要特征是农民---军人教育 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

 共和后期的罗马教育存在两种平行的学校系统一种是以希腊语、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

篇六: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11年6 月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Ju nV 0 1. 15 N o . 32 0 11第15卷第3期Jo u r n a lo fY a n g z h o uU n iv e r sity ( H ig h e rE d u c a tio nS tu d yE d itio n )论《莫里尔法案》 对美 国高朱宏清等教育的积极影响( 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 0 9 6 )摘要:

 《莫里尔法案》 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它不仅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开始从旧式学院成功地过渡到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也丰富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形式, 满足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工业革命的需要, 为美国从一个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国注入了活力。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史; 《莫里尔法案》 ; 赠地学院; 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职能中图分类号:

 G6 4 9 . 3. 7 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0 7 —8 60 6( 20 11)0 3—0 0 19 一0 5自16 36 年哈佛学院诞生以来, 美国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37 0 多年的发展历程。

 其间, 美国与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也曾经历了战争的动荡和经济大萧条的冲击,但总体说来, 其高等教育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

 时至今日, 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办学质量, 美国的高等教育应该说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 到1996年, 美国各类大学和学院总数约为3 6 6 5所, 20 0 5年为4 216所; [ 1】19 9 6 年, 全国大学和学院所用各类经费总和为2255亿美元, 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 到20 0 5年止, 则上升到80 A 。

 [ 21更为重要的是, 美国的高等教育为其经济与科技发展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是美国经济、 科技得以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之一。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究竟何在?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 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每隔一个阶段就会诞生一个新的、 里程碑式的法案——无论是历史的必然还是民意的选择,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法案不仅给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且从体制上为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其中最为典型、 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18 62年通过的《莫里尔法案》 及其随后的一系列相关法案,也称为“赠地法案” 。一、 鬈莫里尔法案》 的时代背景1. 美国的高等教育植根于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化。

 早在殖民时期, 最早一批来自于欧洲的移民就在他们新的家园开办了旨在培养神职人员和公共事务服务人员的学院, 从16 36 年到独立战争结束后的17 9 0 年间, 前后诞生了哈佛、 耶鲁、 新泽西等1l所学院, 到了南北战争时期, 全美国的学院和大学总数已经有10 0 多所。

 《莫里尔法案》 诞生于南北战争期间的18 6 2年, 毫无疑问, 该法案是美国高等教育转折时期的一个重要法律文件。同时, 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宗教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期的高等教育就是以宗教为背景、 以教会为依托, 同时也为宗教服务, 其目的是为教会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神职人员, 以及在宗教背景下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服务人员。

 所以, 美国第一代大学的创立者大都是活跃的新教徒, 即便到了第二代、 第三代乃至上个世纪的6 0 年代, 几乎所有开拓性大学的领导者都具有新教传统, 拥有新教精神所具有的观念。

 显然, 美国大学在创建之初并不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大学,而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但是, 由于最早一代来自欧洲的新教领袖首先确立了他们在美国文化中的霸权地位, 因而其文化始终为新教教义所主导, 其高等教育当然也是如此。

 [ 3]18~19 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蔓延到了美国, 对美国社会形成了巨大冲击。

 启蒙运动旨在反对宗教蒙昧、 封建专制。

 当时的美国思想家们认为, 社会之所以停滞不前, 人民之所以愚昧, 主要是由于宗教势力对人民精神收稿日期:

 20 11—0 4 —0 8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高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0 6 S JD 7 4 0 0 12)作者简介:

 朱宏清( 19 58一), 男, 江苏靖江人. 东南大学美国文化与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外语学院副院长,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美国文化, 高等教育, 翻译学研究.・19 ・万方数据

 的统治与束缚。

 要改变这一现状, 必须树立理性和科学权威。

 他们主张传播科学知识以启迪人们的头脑, 大力宣扬“天赋人权” 以及自由、 平等和民主的新思想, 认为只有理性发达、 知识普及后, 人类才会有很大进步。尽管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学院及其办学理念是对立的, 但客观上这些新思想迅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对于来到这块丰饶的处女地准备大力开拓自己家园的早期欧洲移民而言, 宗教的真正意义不再拘泥于或者局限于纯神学本身, 而更加倾向于把神学运用到日常生活, 特别是运用于社会发展, 他们对神学的兴趣相对于保守的欧洲更具实用性。

 “清教新英格兰是应用神学的一项宏伟实验。

 小]神学观点不再是他们讨论的焦点, 他们关心社会制度问题, 人们真正自由平等问题。

 人们不再专注予研究神学著作, 而是投身于社会生产实践当中,从而使得美国的工农业快速发展。总而言之, 这一由宗教向实用性方向的变革看似削弱了传统的学院教育, 实则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次蜕变,客观上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关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法案——《莫里尔法案》 的诞生创造了一个有利环境。2. 19 世纪中期的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

 当时6 0 %以上的人口是农民, 大部分人生活在乡村地区, 而且其基本生活也依赖于农业; 西部地区是当时政府的主要财富来源, 可是其中大部分地区仍然尚未完全开垦。为此,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法案鼓励开垦荒地, 这不但满足了小农的利益, 也惠及了其他阶层, 还吸引了大量移民。

 然而, 随着移民的大量迁入, 美国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急剧上升, 农业生产体制已经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而亟需改革, 尤其是必须迅速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显然, 这一美国历史上重要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转变对劳动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杰佛逊曾经说过:

 “在欧洲, 由于劳动力的充足, 就应该以尽量利用土地为目的; 而在我国,由于土地充足, 就应该以善于利用劳动力为目的。

 "[ 5]9 因此, 如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自身素质成了美国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此前的美国高等学校数量少、 学科分散, 显然很难满足进一步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需要。3. 殖民时期的美国只有一些比较原始的工业, 而且大多数是出于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

 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从而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建国后的美国工业也已经开始逐步走出萌芽阶段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然而, 当时的劳动者并不能满足快速工业化的进程, 劳动者的技术知识贫乏已经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建设。

 因此, 如何提高工业生产领域内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 资本家并未采取计划培养的方式。而当时的学校多数是私立的教会办学, 以培养神职人员为目的, 这不仅与社会需求相矛盾, 而且不符合大多数・2 0 ・美国人的利益。

 资本家为了获得廉价劳动力甚至大量雇佣妇女和儿童、 未经培训的徒工, 他们工资低下, 生产设备简陋, 工作环境恶劣。

 为了提高社会地位, 改善经济待遇, 不断掀起争取受教育权的运动, 如机械工讲习所运动、 科学知识普及讲座运动等。

 这虽然培养了一批工业急需人才, 但是并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工业生产的需要。

 显然, 美国早期的学院无论是办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都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不难看出,高等教育的变革已经不可避免。二、 《莫里尔法案》 概述尽管托马斯・杰佛逊早就主张改革高等教育从而为更多的美国人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 可是直到19 世纪中叶, 美国社会才具备了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条件。

 有识之士开始大力呼吁进一步发展公立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 适应社会需要, 乔纳森・鲍德温・特纳和贾斯汀・斯密斯・奠里尔是其中的代表。特纳是早期农业学校的倡导者。

 早在19 世纪30 年代, 他就主张扩大教育机会并使之符合时代和人民的要求, 他还特别强调科学的普及对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为产业阶级服务的州立大学计划” , 之后他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重申和大力倡导这一方案, 其举动得到了农民与工业联盟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但是由于时机不成熟, 该方案未能得以通过。奠里尔从未读过大学, 却是积极的教育倡导者。

 他于18 57 年在众议院首次提出了赠地法案, 建议所在州给本州的每位国会议员划拨2万英亩土地, 用于开办传授工农业科目的学院。

 虽然该法案得到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批准, 但却遭到了南部各州议员的反对, 最终未能实施。直到内战爆发, 南方各州脱离联邦政府, 与莫里尔有共同理想的特纳的好友林肯出任美国总统。

 机不可失, 莫里尔不失时机地重新提出了赠地法案并由林肯总统于18 6 2年7 月 2日签署生效。《莫里尔法案》 规定:

 联邦政府根据18 6 0 年各州拥有的国会议员人数, 向每位议员赠送3万英亩土地, 以出售此种土地或土地证券而获得的款项建立永久性基金,资助和维持至少一所赠地学院; 也可以使用出售土地所获资金购买债券以扩大永久性基金。

 [ 63条件是其主要课程必须按照各州议会所规定的方式, 在不排除学习其他科学和经典著作的前提下, 传授与农业和机械工艺有关的知识, 以便提高社会各阶层及各不同领域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 5]5l显而易见, 该法案使得农民子弟获得了接受专门教育和技能训练的机会, 为培养更多有知识、 有技术的农业劳动力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 尤为重要的是为以后美国社会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打下了基础, 意义非凡。由于《莫里尔法案》 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受到万方数据

 了各阶层人民的欢迎, 其后美国国会又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 相似法案, 其中, 18 8 7 年通过的《哈奇实验站法案》 最为重要, 是整个赠地法案体系中的另一个代表性法案。

 该法案规定政府每年须向各州拨款15 0 0 0 美元以资助各州在赠地学院内设立农业实验站。

 而且, 所建农业试验站的规模和数量必须与州农业发展情况相适应,州政府也必须根据联邦政府的经费支持额度予以配套支持。

 该法案的作用在于不仅巩固了《莫里尔法案》 的法律地位, 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它的作用范围。18 9 0 年, 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莫里尔法案》 ,在南方少数几个州专为黑人建立赠地学院, 并规定政府必须向赠地学院提供年度拨款, 以保证这些新型的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充足的财力得以正常运行。19 14 年, 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史密斯一莱沃法》 ,授权联邦政府资助各州赠地学院与联邦农业部合作, 共同推进社区的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普及。

 [ 刀不难看出, 之后获准通过的相关和相似法案不仅是对第一个《莫里尔法案》 的充分肯定, 更是在此基础之上对州立赠地大学办学模式的进一步强化和拓展。

 这一系列法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强调赠地学院和大学对于社会的辐射和延伸, 对于所在州的地方经济的大力支持, 创造性地确立了美国赠地学院的教学、 科研和服务社会相结合的运行体制。由于以上诸法案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和相似性,人们习惯性地把《莫里尔法案》 称为“赠地法案” , 并且把这一系列法案总称为“赠地体系” ( L a n d - g r a n t S y s-tem ), 把根据此类相关法案建立起来的大学或者学院统称为“赠地大学” 或者“赠地学院” ( L a n d - g r a n tU n i-v e r sitie s o rL a n d - g r a n t C o lleg es)。据不完全统计, 到目前为止, 美国共有137 所赠地大学, 每个州至少有一所以上。

 全美国第一所根据劳动者需要建立起来的密歇根农业学院, 即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前身, 早在18 55年, 《莫里尔法案》 通过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赠地大学的地位, 而《莫里尔法案》 批准后第一个建立起来的赠地大学则是堪萨斯州立大学。三、 赠地学院的办学特点1. 办学目的明确。

 《莫里尔法案》 规定以提高劳动阶级的文化和实用教育为目的, 办学目标就是培养新一代的有知识、 有文化的工人和农民, 为提高产品的质量、产品生产的效率服务。

 强调实用和技术主义是19 世纪后期支配美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思想, 赠地学院从一开始便非常重视实用知识技能的教学, 注重技术的推广工作,培养能满足农业经济急需的科学技术人才, 将教学、 科研与服务社会结合在一起。

 赠地学院并没有固定和统一的发展模式, 只是根据各州的需要培养人才。

 《哈奇法案》 的颁布进一步促进了赠地学院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该法案规定每个州在赠地学院的引导下建立农业实验站,进行农业科学原理及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实验。

 实验站的建立提高了赠地学院的科研水平, 强化了教学科研与工农业生产的联系, 使得工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2. 教育收费低廉。

 学院有政府的资助, 办学成本相对于私立大学更为低廉, 因而可以开设各种实用课程,教授实用技术, 招收对象大都是中下层阶级的民众, 不分性别、 种族, 为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大量机会,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和大众化, 使广大农工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群体。

 不仅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增加, 而且第二个《莫里尔法案》 的颁布赋予了不同种族、 不同肤色群体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这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有知识、 有文化的劳动力, 同时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3. 办学形式和课程设置更加贴近社会。

 赠地学院本着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根据学院所在州的地理、 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办学, 为各自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大量急需人才。

 各州赠地学院还根据本州实际情况做大量实用性科学研究, 为本州面临的各类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赠地学院把培养科技人才看作是国家兴旺之本, 把发展和推广实用技术放在首位, 这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保障。

 莫里尔曾经提出:

 “赠地学院集教学、 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于一身, 促进工业阶级的文理和实用的教育。

 巩阳在课程内容方面, 赠地学院不是以...

篇七: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tp://www.ourdocuments.gov/doc.php?doc=33&page=transcript Transcript of Morrill Act (1862) Chap. CXXX.--AN ACT Donating Public Lands to the several States and Territories which may provide Colleges for the Benefit of Agriculture and Mechanic Arts. Be it enacted by the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Congress assembled, That there be granted to the several States, for the purposes hereinafter mentioned, an amount of public land, to be apportioned to each State a quantity equal to thirty thousand acres for each senator and representative in Congress to which the States are respectively entitled by the apportionment under the census of eighteen hundred and sixty: Provided, That no mineral lands shall be selected or purchased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SEC. 2. And be it further enacted, That the land aforesaid, after being surveyed, shall be apportioned to the several States in sections or subdivisions of sections, not less than one quarter of a section; and whenever there are public lands in a State subject to sale at private entry at one dollar and twenty-five cents per acre, the quantity to which said State shall be entitled shall be selected from such lands within the limits of such State, and the Secretary of the Interior is hereby directed to issue to each of the States in which there is not the quantity of public lands subject to sale at private entry at one dollar and twenty-five cents per acre, to which said State may be entitled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land scrip to the amount in acres for the deficiency of its distributive share: said scrip to be sold by said States and the proceeds thereof applied to the uses and purposes prescribed in this act, and for no other use or purpose whatsoever: Provided, That in no case shall any State to which land scrip may thus be issued be allowed to locate the same within the limits of any other State, or of any Terri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eir assignees may thus locate said land scrip upon any of the unappropriated lands of the United States subject to sale at private entry at one dollar and twenty-five cents, or less, per acre: And provided, further, That not more than one million acres shall be located by such assignees in any one of the States: And provided, further, That no such location shall be made before one year from the passage of this Act. SEC. 3. And be it further enacted, That all the expenses of management, superintendence, and taxes from date of selection of said lands, previous to their sales, and all expenses incurred in the management and disbursement of the moneys which may be received therefrom, shall be paid by the States to which they may belong, out of the Treasury of said States, so that the entire proceeds of the sale of

 said lands shall be applied without any diminution whatever to the purposes hereinafter mentioned.

 SEC. 4. And be it further enacted, That all moneys derived from the sale of the lands aforesaid by the States to which the lands are apportioned, and from the sales of land scrip hereinbefore provided for, shall be invested in stocks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of the States, or some other safe stocks, yielding not less than five per centum upon the par value of said stocks; and that the moneys so invested shall constitute a perpetual fund, the capital of which shall remain forever undiminished, (except so far as may be provided in section fifth of this act,) and the interest of which shall be inviolably appropriated, by each State which may take and claim the benefit of this act, to the endowment, support, and maintenance of at least one college where the leading object shall be, without excluding other scientific and classical studies, and including military tactics, to teach such branches of learning as are related to agriculture and the mechanic arts, in such manner as the legislatures of the States may respectively prescrib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iberal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lasses in the several pursuits and professions in life.

 SEC. 5. And be it further enacted, That the grant of land and land scrip hereby authorized shall be made on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to which, as well as to the provisions hereinbefore contained, the previous assent of the several States shall be signified by legislative acts: First. If any portion of the fund invested, as provided by the foregoing section, or any portion of the interest thereon, shall, by any action or contingency, be diminished or lost, it shall be replaced by the State to which it belongs, so that the capital of the fund shall remain forever undiminished; and the annual interest shall be regularly applied without diminution to the purposes mentioned in the fourth section of this act, except that a sum, not exceeding ten per centum upon the amount received by any State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may be expended for the purchase of lands for sites or experimental farms, whenever authorized by the respective legislatures of said States. Second. No portion of said fund, nor the interest thereon, shall be appli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under any pretence whatever, to the purchase, erection, preservation, or repair of any building or buildings. Third. Any State which may take and claim the benefit of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shall provide, within five years from the time of its acceptance as provided in subdivision seven of this section, at least not less than one college, as described in the fourth section of this act, or the grant to such State shall cease; and said State

 shall be bound to pay the United States the amount received of any lands previously sold; and that the title to purchasers under the State shall be valid. Fourth. An annual report shall be made regarding the progress of each college, recording any improvements and experiments made, with their cost and results, and such other matters, including State industrial and economical statistics, as may be supposed useful; one copy of which shall be transmitted by mail [free] by each, to all the other colleges which may be endowed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and also one copy to the Secretary of the Interior. Fifth. When lands shall be selected from those which have been raised to double the minimum price, in consequence of railroad grants, they shall be computed to the States at the maximum price, and the number of acres proportionally diminished. Sixth. No State while in a condition of rebellion or insurrection against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entitled to the benefit of this act. Seventh. No State shall be entitled to the benefits of this act unless it shall express its acceptance thereof by its legislature within three years from July 23, 1 866: Provided, That when any Territory shall become a State and be admitted into the Union, such new State shall shall be entitled to the benefits of the said act of July two, eighteen hundred and sixty-two, by expressing the acceptance therein required within three years from the date of its admission into the Union, and providing the college or colleges within five years after such acceptance, as prescribed in this act.

 SEC. 6. And be it further enacted, That land scrip issued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shall not be subject to location until after the first day of January, on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sixty-three.

 SEC. 7. And be it further enacted, That the land officers shall receive the same fees for locating land scrip issued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as is now allowed for the location of military bounty land warrants under existing laws: Provided, their maximum compensation shall not be thereby increased. SEC. 8. And be it further enacted, That the Governors of the several States to which scrip shall be issued under this act shall be required to report annually to Congress all sales made of such scrip until the whole shall be disposed of, the amount received for the same, and what appropriation has been made of the proceeds.

  1862 年的莫里尔法 回顾美国历史, 农业在高等教育发展上扮演了出乎意料的角色。

 1862 年, 亚伯拉罕. 林肯 (Abraham Lincoln)

 签署了 1862 年的莫里尔法案 (Morrill Act of 1862)

 。

 根据该项法律, 联邦政府赠给各州用以创建教授农业和机械专业的学院的土地。

 佛蒙特州 (Vermont)

 众议员贾斯廷. 莫里尔 (Justin Morrill)

 提出该法案, 因为他认为现有学院未能向美国的农民和工人提供切合实际的教育, 并深信如果“有用的知识” 得到广泛传播, 生产率会获得改进。

 根据每名国会议员 1. 2 万公顷的规定, 联邦政府向各州赠与相应面积的土地。

 出售土地所获收入永远捐助“至少一所不排斥其他科学和经典课目但主要学科与农业和机械专业有关的学院。

 ”

  可溯源至莫里尔法的美国主要大学有艾奥华州立大学 (Iowa State University)

 、 堪萨斯州立大学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 密歇根州立大学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 拉特格斯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 佛蒙特大学 (University of Vermont) 、 米尼苏达大学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密苏里大学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马萨诸塞大学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威斯康星大学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和肯塔基大学 (University of Kentucky) 。

 至少有两所私立学府同样受益。

 在马萨诸塞州, 莫里尔法所带来的资金也给了马萨诸塞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尽管它是一所私立学校; 在纽约州(New York),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承担起用出售联邦土地的收入来经办纽约州立农学院 (New York Stat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和纽约州立兽医学院 (New York State Veterinary College)的任务。

  人们普遍认为莫里尔法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过深远影响。

 它加深了切合实际教学的重要性、 鼓励公众通过敦促政府建立高等学府并从物质上支助其成长来支持高等教育、 培育了一种将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农民的农业教育、 研究和传播机制。

 此外, 它还有助于将教育机会带给当时遭受种族隔离的黑人, 并使学校管理层意识到如果农民和工人能自学校受益, 学费就必须让他们承担得起。

 莫里尔法帮助美国人对大学形成一种独特的概念,这正如埃兹拉. 康奈尔 1 (Ezra Cornell)

 所描绘的那样:

 “大学是任何人在任何学科中都能得到教育的机构。

 ”

 莫里尔法案

  建国初期, 美国大部分人口 集中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西部居民仅占全国人口 的 3% 。

 为平衡东西部发展, 联邦政府于 1784-1787 年颁布了 三大土地法案, 以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 大批移民西迁。

 随着“西进运动”的推进, 耕种面积不断扩大, 迫切需要大量懂实用农业技术的农...

篇八: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等学力申硕《外国教育史》 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最早提出课程分类思想的教育家斯宾塞。

 有关常识:

 1、 古希腊教育分为三个时期:

 荷马时代的教育、 希腊城邦时代的教育(斯巴达军事教育、 雅典品质教育)和希腊化时代的教育。

 2、 柏拉图的《理想国》 和卢梭的《爱弥儿》、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3、 西塞罗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 其代表作《论雄辩家》。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雄辩家应有广博的学识, 要有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 要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 模拟演说、 写作等练习方法是培养雄辩家的重要途径。“人道” 教育思想是西塞罗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尽为人之道, 就要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要以“人道” 相处, 具有同情、 仁爱、 礼让、 谦和等品质; 此外, 还要有文化修养。

 4、 1780 年, 报馆经理雷克斯仿照学校方式首创一种在星期日传授宗教知识的班级, 主要招收童工, 在每个星期日参加宗教仪式, 学习宗教条文, 兼学初步的读、 写、 算知识, 被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 )。

 这种学校利用休息日把贫穷阶层的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 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因而得到较快的发展。

 19 世纪后期, 随着正规初等学校的大量开办,星期日学校日益减少。

 5、 17 世纪, 英国出现了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 称为“学园”。

 学园除传授古典知识以外, 还传授农业、 政治、 法律、 医学、 建筑、 军事等实用知识科目。

 学园在 17 世纪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 成为一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

 18 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6、 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赫胥黎。

 教育基本主张: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知识; 把人类的活动归为五种, 相应提出以自然科学为基础, 包括各类课程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用自然科学改造传统教育,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全面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 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教育论断; 科学教育思想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有力地推动了欧美各国学校课程的改革; 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7、 1890 年, 日本颁布《教育敕语》, 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纲领。《教育敕语》 主要分为三段:

 第一段指出日本教育的根基源于传统的“忠君爱国” 的伦理道德思想; 第二段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具体条目; 第三段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条目的普遍意义, 要求国民必须遵守。《教育敕语》 的颁布对日本近代教育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8、 泛爱主义教育的创立者:

 1774 年, 德国巴西多创办第一所泛爱学校。

 依据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思想, 提出培养博爱、 节制、 勤劳等美德, 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 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泛爱学校的课程主要有实科知识、 体育、 音乐和劳动等, 教学采用适应自然的方法, 让儿童主动地学习。

 9、 最早提出归纳---演绎方法的教育家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工具论》 中创立了形式逻辑, 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 程序, 并且研究了这个程序所要遵循的方法。

 名词解释:

 1、 导生制学校:

 18 世纪后期, 贝尔和兰卡斯特分别在印度和伦敦创立“导生制学校”。

 这种学校将学生编成小组, 每组 10 人, 再指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 教师先教“导生”, “导生” 再对小组进行教学。“导生制” 学校在英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得到较快的发展。

 但由于其教学内容过于简单, 教学方法过于机械, 19 世纪中期以后为正规初等学校取代。

 这种导生教学制在教育史上也称为“兰卡斯特---贝尔制”。

 2、 智德统一论: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 正确的行为是基于人的正确判断, 错误的行为是基于人的错误判断。

 因而, 知识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 知识和道德是统一的。“智德统一论” 的提出, 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 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 教人智慧。

 另一方面, 这个论断又是不完善的, 因为知识并不等同于道德, 道德是一个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

 3、 费里教育法案:

 1881---1882 年期间, 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 被称为《费里法案》。

 法案的要点有:

 提出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 免费和世俗化原则; 规定 6---13 岁为

  义务教育的年龄; 免除幼儿园、 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 废除教会学校的特权, 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 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费里法案》 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 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4、 莫里尔法案:

 亦称赠地法案, 由美国国会于 1862 年颁布的教育法令, 该法案规定:

 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 以每位议员拨三万英亩土地的标准, 向各州拨赠土地, 各州应将赠地的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

 莫里尔法案颁布后, 美国大多数州创办了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

 农工学院的出现, 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 也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5、 巴特勒教育法:

 也称《1944 年教育法》, 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提出。

 其主要内容有: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 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 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 设立由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 实施 5---15 岁的义务教育, 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 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 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要求。

 《巴特勒教育法》 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 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简答题:

 1、 外国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从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看, 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是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教育。

 (1)、 通常, 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

 苏美尔时期, 出现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 由于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 故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

 巴比伦时期, 寺庙学校分为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两级。

 (2) 、 古埃及的学校教育较为发达, 学校种类主要有宫廷学校、 僧侣学校(或寺庙学校)、 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

 古代埃及的学校主要为统治阶级所独占, 一般平民不能问津, 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同时, 教育还轻视劳动。

 (3)、 古代印度的教育:

 古印度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 即把人按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 吠舍(平民)、 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

 B. C8 世纪以后, 印度出现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 通称“古儒学校”, 教师称为“古儒”。

 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 学习年限为 12 年, 主要内容为《吠陀》 经。

 B. C 6 世纪的印度教育, 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

 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 以家庭教育为主, 主要学习《吠陀》 经。

 B. C5 世纪左右的印度教育, 一般称为“佛教教育”。佛教反对种姓制度, 主张“四姓平等”。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 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

 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 也是学术机构。

 (4)、 古希伯来人的早期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 教育以培养宗教信仰为目的。

 后期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 教育内容主要为《圣经》。

 宗教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2、 试比较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1)、 斯巴达教育具有浓厚军事色彩, 完全为国家控制, 主要为公共教育。

 (2)、 教育过程:

 出生后进行严格体检, 7 岁前接受家庭教育; 7---18 岁, 开始军营生活, 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和道德灌输; 18---20 岁, 接受军事训练团教育; 20---30 岁, 接受实践训练, 30 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3)、 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教育的特点:

 (1)、 重视教育, 包括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

 (2)、 教育过程:

 出生后进行体检, 7 岁前在家由父母养育; 7---13 岁, 女孩接受家庭教育, 男孩进入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 13---15 岁, 继续在文法、 弦琴学校学习或进入体操学校接受体育训练;15---16 岁, 大多数人开始就业, 少数贵族子弟进入国家体育馆接受体育、 智育和审美教育; 18---20岁, 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 接受军事教育; 到 20 岁, 经过一定仪式, 授予公民称号。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 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要高一些。

 3、 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在进行讲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

 它主要由讥讽(不断提出质疑) 、 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 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这种方法不同于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 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 从具体到抽象、 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 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受教育者具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 必须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因此,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教育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4、 简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教育理论对西方教育理论和制度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柏拉图的主要教育著作《理想国》 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一大里程碑。

 他的教育观点主要有:

 (1)、 最早提出了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 强调应当由国家来组织完整教育体系, 以实现其奴隶制的理想国。

 理想国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哲学王。

 (2)、 提倡德、 智、 体的和谐发展, 强调公共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 倡导算术、 几何、 天文和音乐理论(“四艺” )学科。

 (3)、 柏拉图在《理想国》 中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 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男女教育平等, 注重早期教育等, 但也过分强调一致性, 轻视变革, 忽视个性发展等问题。

 5、 试分析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

 国家化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 理想国家的建立和稳定依赖于教育,依赖于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教育。

 他主张教育由国家负责, 国家应当为公民举办学前教育、 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 国家的教育应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 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为此, 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应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

 6、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教育观点主要见于《政治学》 和《伦理学》 两部著作中。

 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 、 教育适应自然。

 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主要依据他的“灵魂说” 中的人性论思想。

 他将人的灵魂分为植物、 动物、 理性灵魂三部分。

 前两者属于人的非理性灵魂。

 在三部分灵魂当中, 植物灵魂对于动物灵魂、 非理性灵魂对理性灵魂都是低级对高级的关系。“灵魂说” 为其提供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基础。

 首先, 人身上动物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 其次, 人具有理性, 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 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 发展人的理性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第三, 灵魂的三个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包括体育、 德育和智育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和谐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 也提供了和谐教育思想的基础。

 他认为, 体育是为了身体和生理; 德育是为了人的非理性灵魂; 智育是为了人的理性灵魂。

 三个方面相互联系、 和谐发展。教育应当注意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顺序, 促进其和谐发展。

 (3)、 文雅教育, 也称自由教育, 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 文雅教育不是进行职业准备, 而是以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为目的; 文雅教育是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容, 避免专业化的训练。

 实施文雅教育需要两个条件:

 一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来保护自己的心灵, 同时发展和运用自己的理性; 二要有读、 写、 算、 体操、 哲学等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自由学科。

 7、 试评析希腊化时期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

 希腊化时期, 不仅希腊文化教育对东方国家的文化教育产生了影响, 东方国家的文化教育也影响了西方, 希腊化时期是东西方文化教育相互影响和融合的重要时期。

 (1)、 希腊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和移植, 对小亚细亚、 美索不达米亚、 波斯、 埃及等地区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 新的文化和教育中心的出现,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

 希腊化时期, 文化和教育中心逐步从古典时期的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3)、 东西方文化的接触, 使得东方的宗教和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相互影响, 助长了宗教神秘主义的流行。

 西方基督教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8、 古代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古代罗马的教育主要分为共和时期(公元前6 世纪---公元前1 世纪)的教育和帝国时期(B. C1 世纪

  --- A. D5 世纪)的教育。

 共和早期的罗马教育主要特征是农民---军人教育, 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

 共和后期的罗马教育存在两种平行的学校系统:

 一种是以希腊语、 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 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 包括初等(读、 ...

篇九: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属于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是(

  )。

 A 那烂陀

  B 岳麓书院

  C 康斯坦丁堡帝国大学

  D 巴黎大学 2.《莫里尔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该法案颁布的年份是(

  )年。

 A 1862

 B 1762

  C 1861

  D 1772 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著名高校(

  )的校训。

 A 北京大学

  B 清华大学

  C 南开大学

 D 浙江大学 4.在理性主义大学理念里,人永远是教育对象,追求知识和智能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是(

  )。

 A 杜威

  B 纽曼

  C 查理斯·范海斯

  D 詹姆士 5.高校教师借助学科、专业范围内的行业自律、同行交流的教学发展模式,称为(

  )。

 A 自我反思模式

  B 专家指导模式

 C 群体自助互动模式

  D 专家介入模式 6.学校相关部门在水平方向依职能不同进行分工,再分别对下级部门实施领导的结构,属于(

  )组织结构。

 A 直线制

 B 职能制

  C 直线职能制

  D 扁平制 7.下列决策模式中,(

  )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 行政主导模式

  B 党政主导模式

 C 学术主导模式

 D 双重结合模式 8.中国高校强调专业设置,(

  )高校的专业意识淡薄,本科阶段没有严格的专业,代之以"主修领域"。

 A 俄罗斯

 B 日本

 C 香港

 D 美国 9.(

  )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

 A 巴班斯基

 B 布鲁姆

 C 泰勒

  D 施瓦布 10. 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评价是(

  )。

 A 定位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二、名词解释(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学习能力评价 2、高等教育大众化 三、材料分析(每题 20 分,共 40 分)

 有三件事情是大学必须要做的:职业训练、整全的人(the whole man)的教化和科学研究。因为大学以一身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三重身份。人们曾经试图强迫大学在这三种可能性之中选择其一。他们曾经问过,我们到底要让大学做些什么。经过考虑他们就说,既然大学不能十全十美,那它不妨在这三种选择里面确定一个。甚至有人建议,大学大可以解体,而代之以三种专门类型的学校:职业训练的机构、可以容纳一批专职人员的普通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话虽如此,但在大学的理念看来,这三个方面是却是三位一体的。将一个方面从另外两个当中剥离出来,势必损害大学的精神实质,也必然殃及这个被剥离出来的方面本身。所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活生生整体的必备要素。倘若将他们割裂开来,大学的精神就会枯萎凋敝。(选自雅斯贝尔斯著《大学之理念》)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大学精神内涵和特性的理解。

  有一位学生,她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想过自己四年后的出路。她觉得自己的性格挺外向的,不属于那种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而且自己也很想进入一家较好的外资企业,做一名白领。于是,大学四年,她一步步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专业课程较认真地对待,保持平时的成绩在优秀之列,并几次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鼓励。由于想进入外企,这名同学重点强化了自己在英语方面的能力:前两年认认真真地考完了四、六级之后,又去考了 GMAT,还考出了高级口译证书,使得自己基本具备了用英语流畅交流的能力。课余时间,参加班级、社团的一些活动,并利用暑假期间找了两个不错的外资公司实习,积累了一些待人接物的经验,并借此更加了解外企工作的特性和他们对于人才的一些要求,最终在大四时她如愿以偿地被一家外资银行聘用,成为了同学心目中的“牛人”。其实,她的成功并不意外,是她朝着目的脚踏实地努力的结果,也是她合理规划意料中的结果。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高校教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工作。

 四、论述题(20 分)

 1、结合实际,谈谈高校学生危机管理工作的原则和重点。

篇十: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大学校园的生活方式,了解大学教育活动的规律,把握大学人际关系的要求,尽快适应新环境,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并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具体的学习生活目标,努力按照成才目标塑造自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大学生。

 1.引导新生尽快从各方面适应大学生活,确立自己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 2.引导新生把个人立业成才的追求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 3.指导他们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 4.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知荣辱求发展,尽快进入创造性学习阶段。

 教学课时:

 8 课时

  经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培养教育,通过激烈的高考竞争,同学们有幸跨入大学大门,这既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新转折。新起点使我们踏上一条光辉灿烂的成才之路,面前呈现出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前景;新转折又意味着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有着很大的差异。新环境、新变化,将使我们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在庆幸、激动之时,还必须进行冷静的思考,正确认识这种差异和变化,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适应大学的新环境、新情况、新要求,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将自己造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倘若跨进高等学府的门坎之后便裹足不前,错把起点当终点,不仅难以领略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可能遗憾终生。在这人生的转折时期,将遇到很多新问题,怎样迈好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如何度过这美好的大学生活?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大学阶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大学是一个闪光的字眼,也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被人们称为“象牙塔”、“精神的家园”、“永恒的校园”等,历来是莘莘学子魂牵梦萦、负笈求学的圣地,也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播、理想智慧得以发扬光大的渊薮。大学历来以其儒雅的风格,深沉的内蕴,令人油然生敬,它则以一种清高的姿态、深厚的城府张扬着它的个性、扩散着它的影响。一个个普通稚嫩的青年,经由这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之路;一代代的青年学子从四方八方走来,然后,又将从校园中走出。大学数载,积聚了许多青春最炽烈的年华,有些人在这里立下了一生的誓愿;也有人在这里走向久远的迷失。大学生活,可以是喜的,也可以是悲的。大学生青春的心事,是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大学风景线,永远是最美的诗篇。

 大学,是个美丽的字眼,是个神圣的地方,她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和人类精神的家园。大学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促进了大学的繁荣,并赋予大学以新的时代内涵。大学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大学之“大”,因有“大家”而谓大。这里所指的“大家”,是指有大家气度,有远见卓识的大学校长,他们是学校发展的引路人。大学校长,起码是个教育家,不单是个大教授,要有全局意识,大学校长要成为政治家、教育家。大学荟萃着各地大师,学子们则如众星拱月般云集在大师周围,如饥似渴地探索真知。大学涌现了许多掀起时代惊涛骇浪的划时代的英雄人物。如:牛津的培根;波隆那的但丁;北大:蔡元培、马寅初、吴树青、陈佳洱、许智宏;清华:梅贻琦、王大中、顾秉林;浙大:竺可桢、潘云鹤;人大:李文海、纪宝成等。

 2、大学之大,因有“大师”而谓大。大师是大学学术繁荣昌盛的命根子。莘莘学子可从他们身上获得知识的财富和智慧的灵光。

 竺可桢曾说过: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 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 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原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所大学,博士点的申报,重点学科、重点课程均需教授。一所大学的名气,主要是靠大师。如北京大学:

 五四时期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汇集了胡适、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高君宇、许德衔等;新中国成立后,有李四光、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翦伯赞(历史)、曹靖华(翻译)、王力(语言学)等; 现在,费孝通、雷洁琼、陈岱孙、季羡林、张岱年、黄楠森、胡代光、肖灼基、厉以宁、赵敦华等。

 3、大学之大,大学因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设备先进的教学大楼,实验室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而谓大。它们提供着大学教育的物质需求,并作为一种“无声教授”和“潜在课程”,日日夜夜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

 4、大学因对知识探究的高深与博大而谓大。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此乃大学的“正大宗旨”,有此,大学生才能探索知识,砥砺品行,养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大学也因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雅量而谓大,此为“有容乃大”,有此宽宏的雅量,才有学术的自由,才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5、大学有“大学生”而谓大。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生源,集优秀青年进行教育。其次,大学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尤其是大师级的学生。如,世界—流大学:剑桥大学:62 人获诺贝尔奖,被称为世界政治家的摇篮。牛津大学:英国前 50 位首相中,29 位出自该校。哈佛大学:35 人获诺贝尔奖,6 位总统,美国 500家大企业老板有 2/3 在该校学习过,包括:比尔·盖茨。东京大学:18 位首相,4 位诺贝尔奖,日本 1/4 的大企业家。清华大学:200 多位部长级人物,现任朱溶基、胡锦涛、吴官正、吴邦国、黄菊等。

  今天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具备以下几种社会职能,即: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它们是随着大学中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活动性质的不断改变而发展起来的。一般说来,大学职能的演变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1、18 世纪以前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

 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如: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莱诺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最初不过是知识行业的行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中世纪大学仅有文、法、神、医四科,对他们来说,以保存传递知识,培养训练有素的官吏、通晓教义的牧师、懂得法理的法官、律师,以及精通医术的医生为根本目的。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科学研究在大学中并没有找到存在的位置和理由。

 2、19 世纪初德国大学发展科学职能的产生(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

 中世纪大学主要是为教会、政府培养人才的职业学校,文艺复兴后,神学地位虽然受到了人文主义的挑战,但正在兴起的自然科学没有和大学联姻。在科学世纪来临之时。

 (17 世纪、18 世纪)大学中,宗教神学依然占统治地位,职能也比较单一,新的科学知识不能进入大学。这一时期被称为欧洲高等教育的“黑暗时代”。直到 19 世纪,德国柏林大学的诞生,才宣告这一时代结束。18 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把培养人才和学术发展看作自身的目的,提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国家投资大学,大学教师成为国家文职人员,教学、科研相统一等,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柏林大学创立,把学术研究引入大学,大学的活动范围扩大。德国大学的改革和科学职能的确立,不仅使德国大学成为德国科学的中心,而且使世界科学的中心也转移到了德国。德国大学改革为 19 世纪后世界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德国大学成为各国学者心目中的“麦加”,许多想进来深造的青年学者纷纷前往德国学习,如 1814—1914 年间,美国有上万名青年到德国大学学习过。19 世纪后半期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学术界巨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很多都有在德国学习的经历。他们把德国大学的经验带回美国,对美国大学进行改造,从而,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地位。德国大学的改革也为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使德国迅速发展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3、19 世纪美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当代大学职能的延伸) 由于德国大学强调科学研究,特点是培养具有高级抽象思维能力的学者,只研究理论不注重实际,大学要培养法学家而非法官,故不与法院联系,要培养医学家而非医生,故不设临床医院。这样大学走向了社会的边缘,成为“象牙之塔”。德国大学的传统与美国精神(锐意进取,乐观向上,讲求实效),格格不入。所以,美国在营造德国大学式的学术氛围的同时,把求实的美国精神注入了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形成了美国大学的独特风格,引发了大学第三职能的发展。

 1862 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著名的《莫里尔法案》,又称之为《土地赠予法》规定,联邦政府按 1860年分配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可获三万英亩的公共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赠予各州作为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院的经费资助。这些学院称之为赠地学院,典型意义的有,康奈尔大学的建立和威斯康星精神的提出。康奈尔大学提出,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领域开放。威斯康星大学(范海斯校长)明确提出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职能,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专家服务。

 《莫里尔去案》法案的颁布,赠地学院的建立,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并使美国高等教育逐步发展成世界高等

 教育的先例。大学走向综合化,多科化,至此,大学跳出了“象牙塔”,开始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成了社会生活的中心。现在,服务形式趋于多样化。教学服务:委托培养,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成果转让,技术咨询;信息服务:高教数据库

 图书资料为社会服务;装备服务:高校的仪器设备、实验室、计算中心。

 能进大学,可以说是一种幸运。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共渡独木桥”,六月被称为是“黑色的六月”,经过“揪心的七月”,能迎来“金色的九月”的毕竟少数。在目前,对普通老百姓子女来说上大学被视为通向幸福的唯—道路。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追求才有价值„„这一系列人生课题都需要同学们观察、思索、实践、选择。

 1、大学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人的成熟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身体的长成,以个体生理成熟特别是性成熟为标准;二是心理发展完善,以个性的成熟稳定,主要是自我意识的完善为标志:三是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角色以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为标志。这三个条件达到成熟水平, 则形成完整的人格。在这里,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成熟是人的社会化的基础,同人生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在 18-22 岁之间,正是青年焕发,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身心发展趋向成熟,能力迅速增长,向成人转变的时期。从生理发展看,大学生已经历了第二次快速生长期,并到了生长稳定期,骨化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定型,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日益完善成熟。因此,大学生的生理发展不仅为他们独立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也为整修人生健康发展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成真正成熟的阶段。大学阶段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在心理发展方面表现出这样一些一般心理特征。第一,智能发展达到高峰。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第三,自我意识增强。第四,性意识进一

 步发展。总之,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阶段,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活将是同学们逐渐走向成熟、独立的重要历程。

 2、大学阶段是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 大学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最佳途径,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其专业设置和学科内容,都是根据社会需要而确定的,与今后同学们从事的职业活动有着直接联系,是向社会输送专门人才的最后一站。如果把小学看成人才成长的启蒙阶段,中学看成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大学则是人才定向发展的阶段。专业的选择使我们已经进入到事业的第一道“大门”,再经过顽强的拼搏,就可能达到事业的光辉峰巅。大学阶段是个人获取渊博知识,培养高级职业能力重要阶段,也是为走向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准备阶段。

 大学,为人才的飞跃成长提供了优越条件,是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如果我们能把自己放在客观实际的位置上,是过好大学生活,成才成长成功的前提。可是,大学生基本上还处于求学期,尚未进入贡献期,大学阶段是求学期向贡献期的过渡,在整个过程中,还存在两种可能性:如果考入大学,努力奋斗,会迎来成功的喜悦;如果考入大学,溢美之者不绝于耳,自己便飘飘然,俨然以人才以居,自满、自负、自傲,以为天下非已莫属,对社会知之甚少而“抨击”甚烈,热情可佳,却浮华浅薄。自以为功成名就,于是松懈,贪玩,结果把大好时光轻轻抛过,到头了悔之莫及。所以,大学生应该迎着朝阳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

 告别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的生活将在这里开始。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产生困惑和迷惘。因此,怎样尽快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任务。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

 和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

 2、生活环境的变化 3、社会活动的变化

 1、难以适...

推荐访问:莫里尔法案颁布时间 颁布 莫里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