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8篇

时间:2022-09-12 10: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8篇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兵团兵地融合党建工作汇报二师铁门关市党委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主动作为,构建“四化机制&rdq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8篇

篇一: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兵地融合党建工作汇报 二师铁门关市党委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主动作为,构建“四化机制”,推进兵地组织体系、干部队伍、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和稳定工作“六个融合”建设,打造兵地一体党建新格局。

  一、组织架构系统化——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面”的工作体系。

 一是明晰党建责任。将兵地基层党建融合发展纳入师市工作总体布局,建立兵地“三级”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和联席会制度,基层党建工作结对子 139 个,召开协调会议 152 次,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增强了兵地基层党组织工作合力。

 二是创新党建载体。以开展“七共”活动为载体,依托“访惠聚”活动和“第一书记”工作,组织兵地基层党组织联合创建“头雁工程”、“堡垒工程”,推出“最美社区”、“心愿墙”等一批基层党建品牌。

 三是强化政治属性。指导兵地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党组织议事决策和工作学习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结合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促进后进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

  二、党务队伍专业化——打造“核心引领、作用突出、有为有位”的基层党建队伍。

 一是加强兵地干部挂职交流。重点加强团场(连队)与县(乡、村)干部的挂职交流,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方式,

 交流干部 60 名,架起了兵地融合的桥梁。

 二是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基层党建网等平台,增强教育、管理、服务兵地党员的功能;开展“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等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党员示范田(园、棚)63 个,彰显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落实人才智力援助。落实团场、县、乡镇机关干部和大学生到连队、农村工作的政策,互派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 268 场次,举办技术培训 221 期、2 万余人次。建立兵地合作科研项目 8 个,为兵地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三、资源共享实体化——完善“关注民生、常态投入、功能聚焦”的群众服务机制。

 一是坚持民生共办。坚持民生项目建设投资向地方乡村倾斜,在交通建设方面,师市筹措 9494.2 万元,完成兵地相连的乡村公路 316.5 公里 ,切实做到民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受益。

 二是坚持文化共享。发挥兵团先进文化示范区作用,与地方确立“融合发展共建周”主题 44 个,举办文体活动 498 场次。通过开展文化下基层,互上党课、双语培训等,使民族宗教意识不断弱化,“四个认同”思想意识不断增强。

 三是坚持关爱帮扶。健全完善兵地“党内帮扶机制”,相互建立帮扶对子 392 个,办实事好事 3375 件。依托项目带动,

 组织转移共建乡镇富余劳力 1000 余人,全年累计创收860 万元,从而推进地方农民增收。特别是华山中学支持若羌县办学,被兵团党委授予“兵地共建共融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四、严打维稳信息化——搭建“辐射广泛、便捷高效、精准直达”的社会稳定平台。建立兵地社会综合治理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坚持信息共享,强化联合办案力度,共同打击暴恐分子及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兵地结合部、塔河下游沿岸等薄弱区域的联合巡查,做好安全防范和综合整治,加强民兵、应急处突分队等训练,提高组织化程度和整体作战能力。去年以来,师市先后派出民兵 46 批 15000 余人、武警官兵 18 批 2110 人,各种车辆 12800 余台次,累计支出维稳费用 6500 余万元,发挥了有力的震慑作用,确保了巴州、二师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篇二: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目标量C∞》o在深化兵地融合、探索完善融合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要牢固树立兵地“ 一盘棋” 思想,从国家战略和新疆大局出发,处理好兵地关系,主动融入新疆大局,推动建立兵地各级联席会议制度和战略规划实施协调机制,加强兵团内部对兵地融合工作的考核,积极推进兵地在经济、文化、社会、干部人才和维稳等方面的交流协作,深化产业企业融合,发挥经济的催化剂作用,主动与地方建立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联手机制,统筹兵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与地方利益同体、感情相连,更好地使兵团改革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兵团职工群众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周边地方各族群众上,落实到增进兵地团结和民族团结上,落实到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US:建立长效机制加快融合发展自2013年12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以来,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来疆考察.还是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都凸显了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兵地“ 嵌入式” 融合发展的理念多次出现在中央的顶层设计中。二师党委快步行进在兵地融合发展的路上。经主动磋商,7月8日二师党委、巴音郭楞蒙古自治” 1党委、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兵地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了“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示范带动、典型引路” 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统筹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的任务,包括在“ 三化” 建设上、在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上的互动和支持;同时建立健全了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兵地融合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共商重大事项。随即,二师三十一团、三十三团、三十四团和所在地尉犁县相向而行,深情互动,进行了对接,初步达成了团场积极向乡村输出现代农业技术,积极培训各族农业从业人员;地方在畜牧业的产业链的建设上,与二师各自发挥资源优势或“ 龙头” 企业优势,减少重复建设,使之产生集约化效应;建立定期磋商机制等多项共识。在7月初的师部分团场党委与库尔勒市、尉犁县党委座谈会上,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过去虽然有兵地交流交融的传统,但今天的融合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彼此送粮给钱等礼节性浅层交往上,而要寻找能系紧双方利益、实现双方共赢的“ 纽扣” ,在人才二师二十二团水管站技术员董成其在和静县乃门莫墩乡十一队田间为当地农民讲授辣椒苗移栽和苗期管理技术要点。粟卫平摄交流、智力共享、项目共建、股份共有上精心经营,走出一条兵地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来。当前,二师各团场都在与所在地的县乡村积极探索各得其所、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路子和模式。这个师的三十一团地处尉犁县境内,多个连队与塔里木乡、团结乡、兴平乡、墩阔滩乡等乡镇毗邻或杂居聚居在一起。二师二十四团地处和硕县境内,特殊的山间盆地气候适宜于种植鲜食和酿酒葡萄,7月以来,这个团已经与和硕县人大、政府及这个县的塔哈其乡、曲惠乡数次互访,达成葡萄滴灌技术的人才及管理定期交流协议;三O 团和相邻的库尔楚园艺场结成共建对子,多年来他们一直在教学中互派教师、医疗中相互会诊,建立了深厚友谊,最近,他们又在起草关于如何在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上实现互惠共赢的文件。目前,二师及各单位正在以更自觉、更开放的姿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寻求共融发展的路子。日( i t三强石心陆)2014· 8( 上半月刊) 当代兵团万方数据

 16陌雨、-———叫二师三。团政委韩岷:这是一个大好时机,中央给了我们好政策。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三。团过去就有和周边地方村镇交流、共建的传统,我们有信心做好共建项目,他们也有将基础建设等项目以双赢互惠方式合作的愿望,我们一定能共同将这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做得越发出彩。二师三十一团三连连长董富国:我们对帮扶尉犁县塔里木乡英努儿村非常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抓好、抓实,以认真、扎实的态度树立融合发展、合作发展的理念,共同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局面的形成。二师三十三团九连职工雷强: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近60年来。二师三十三团与尉犁县各族群众同饮一河水,同走一条路,同守一方疆土,共同担负着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历史重任,在共同发展生产、维护边疆稳定、建设边疆中结下了深厚情谊,我坚信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兵地民族团结之花会越开越鲜艳。息蓐六师:兵地互帮互助浇开团结之花7月21日,六师水利管理处党委书记郭光琴向昌吉市六工镇发出了一份商讨函,邀请镇党委领导来该处参加民族团结兵地共建联席会议。由于六工镇与该处处于头屯河干渠上下游关系,去年这个时侯,该处主动走出去与六工镇党委建立了民族团结兵地共建结对关系,从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民族政策、关注民生、反恐维稳等方面全面建立了共建互助联系机制,从此开启了两家民族团结兵地共建“ 一衣带水” 的新局面。这只是六师、五家渠市面对兵团新阶段、新任务.积极开拓民族团结兵地共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六9币、五家渠市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兵地共建工作,使该师各团场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各县市之间形成了融洽的共建合作关系。2012年11月,六师、五家渠市与昌吉州签订“ 共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协议后,坚持目标同向、工作同心、步调一致,双方在兵地共建活动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自2010年以来,昌吉州携手六师、五家渠市,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率先启动和开展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陌网、.———。吖六师水利管理处猛进水库管理站三个庄子■ 水点职工秦革新:我在这里驻守快10年了,旱就跟这里的少数民族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兵团和地方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就像我在驻地三个庄子,每天量水、测水、摇闸、分水,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离不开当地村民的帮助。只有兵地真正融合了。才能理顺关系,共同发展。六师水利管理处猛进水库管理站三个庄子量水点职工秦革新( 左三) 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个庄子村民交流水情信息。雪莹摄州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昌吉仆1与六师、五家渠市创新民族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民族团结工作机制,为新形势下以州( 地、市、盟)整体推进创建活动作出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成功经验。双方积极推进兵地共建,在生产生活、经济发展、扶贫攻坚等方面做到资源共享,加强干部人才交流,让民族团结的思想深入人心,更让兵地团结的暖风吹遍干家万户。“ 六师、五家渠市干部职工与昌吉州各族人民群众同饮一河之水.兵地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推进、密切交流,各民族之间团结协作,融洽相处,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六师、五家渠市党委统战部部长杨玉贵对笔者说。日( 雪莹)六师水利管理处副处长易国华:我们兵团水管单位与上下游地方单位是“ 同饮一渠水” 的关系,在今年的夏季抗旱工作中,由于六师中西片灌区受旱严重,我们向上游水源之一的三屯河管理处发出调水求助,立刻得到了回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植棉团场的局部旱情,如果没有平常的兵地交流沟通和协作,这是很难做到的。五家渠青格达湖旅游公司经理崔新明:作为兵团最早发展旅游业的水利风景区,青格达湖旅游风景区与周边昌吉市部分村镇的地方群众早就形成了融洽的发展关系。许多地方群众依托青湖景区经营特色餐饮、休闲旅游项目,通过自主经营实现了增收,而我们景区也借助这些特色餐饮经营项目提升了服务游客的水平。我相信,随着青湖旅游的转型升级,我们与地方的融合发展一定会得到更深、更广、更大的发展。当代兵团2014· 8( 上半月刊)万方数据

 在深化兵地融合、探索完善融合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在深化兵地融合、探索完善融合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作者:谭三强, 石心怡, 雪莹作者单位:刊名:当代兵团英文刊名:Dang Dai Bing Tuan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谭三强.石心怡.雪莹 在深化兵地融合、探索完善融合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期刊论文]-当代兵团 2014(15)2014(15)

篇三: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经济 却 鹱农嘿住c=

 207 5 颓疆兵地融合发展 :困境破褫与傩系建构 李雪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传统的兵地融合发展思路过于强调体制差异 ,对制度 、环境、观念 、路径之 间的复 杂网络关系重视不足,使得兵地融合仍然是“形式大于实质”。文章从产业结构、城镇建设和实践 经验 出发 ,着重对兵地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提 出了破 解现 实发展 困境的基本逻辑 ,即 坚 持 求同存异原则 ,以经济社会发展 为共 同 目标 ,建构 由制度保 障支持 系统、城镇体 系支持 系统 、 产业发展支持系统和人才培养支持系统组成的多元融合发展体系。

 [关键词]兵地融合;困境破解;体系建构;城镇化;产业结构 新疆是我 国行政 区划最为特殊的地 区之一 , 由自治区和兵团两个省级单位共同组成。兵地关 系作 为双方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 ,影 响着全区经 济社会 的发展。推动兵地融合是党 中央高度重视 的一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指出 :

 “兵地融合是兵团作为新疆组成部分 的重要体 现 ,也是发挥兵 团特殊作用 的重要途径”。同时他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 ,兵团要科学 处理和地方 的关 系 ,在事关根本 、基础 、长远 的问 题上发力 。当前 ,新疆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社会 稳定 ,但根本任务仍然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要 实现这一长远 目标 ,提升新疆在 区域竞争 中的综 合实力 ,需要 妥善处理好 兵地 之间的关系 ,坚持 走融合发展之路 。

 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制定 了全面深化 改革 的发展战略 ,目的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向纵深领域 延伸 ,破解新 常态下我国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和挑 战。对于新疆而言 ,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发展 ,转变 了经济社会落后的局面,形成 了以现代农业 、重工 业 、国际商贸 、旅游开发为主导 的产业体系 ,确立 了新疆在亚欧地区重要 的国际地位。在新 的历史 时期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 ,新疆需要以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为契机,破解区域内部兵团和地方 由于体制差异而导致 的发展障碍 ,形成强大合力 ,

 建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因此 ,兵地融合还要 站在全局高度 ,抓住经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 ,从制 度 、环境 、产业 、人才等方面人手 ,运用多元手段破 解发展难题,建构推动全面融合的综合体系。

 一、 兵地融合发展研究回顾 纵观兵地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学者讨论 的 议题主要集中在兵地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推 动兵地融合的思路和方法 、实践探索的经验和模式 三大领域 ,按照侧重点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一 )第一 阶段(1996—2000年 ):对兵地发展 [作者简介]李雪伟(1992一),男,河南沈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一体化、区域规划。

 _2 X【 NJl ANG s『ATE FARMS Ec。NDMY

 2o17. 5 却磋农嘿缠霹 区域经济 存在 问题 的分析和经验总结 学界对兵地融合 问题 的研究始 于新疆 地方 和兵 团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 目标规划 的出台 [

 。围绕规划提出的促进 兵地经济融合发展 的奋斗 目标 ,学者对政策进行 了不同视角的解读。高炳臣 E 重点分析了兵地经 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建议兵地双方要从整 体利益出发 ,在发展上形成合力。实践层面,白启 华 [

 、邱新红 [

 等学者对哈密地区率先进行的 融合探索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后 ,总结出了兵地 融合的 “哈密经验 ”,即以思想认 同促进互相学 习,以人 才交 流促进 要素流动 ,以产业融合 促进 经济发展 。

 (二)第二 阶段(2001—2009年 ):以市场化 改 革为导向,探索产业融合路径 进人 21世纪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全面 实施,进一步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新要求,即在全球 化背景下 ,以市场改革为导 向,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 应对国际竞争挑战。对此,唐献康 首先提出了兵 地双方的市场化改革方案 ,金云辉 ¨6 等以此为基 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 场机制设想 ,建议兵地融合发展 的重点要放在产 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经济上,转变计划经济固 有模式,通过市场调节的手段促进合作⋯E

 ,采用 开发区共建的方式实现共融 [

 ]E m]。推进团场小城 镇建设始终是兵团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产业发 展与城镇化具有互相促进的特点 ,因此 ,杜宏茹 _1

 提出了推进兵地一体化小城镇发展 的模式 ,通过 城镇共建,推进产业共融,同时强调财税制度缺陷 是制约兵地融合 的核心问题 。

 (三)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探索全面推进兵 地融合发展方式,强调制度建设和多元措施保障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了新疆工作在党和 国家工作全局 中的特殊重要战略地位 ,其中推动 兵地融合发展被再次提到了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的重要位置上。在此背景下 ,学者从宏观角度对影 响兵地融合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 ,强调在 不 同体制之下推进融合发展 ,首先要加强制度设 计 E

 ],通过立法保障融合制度的有序推进 l】

 ; 其次要破解利益分配难题 ,推动兵团城镇体制 改革 [ ;最后要转变发展思路 ,推进产业融合 [

 。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可以看 出,学者对兵 地融合发展的研究视角从单一逐渐走 向了多元 , 近年来开始更加关注深层次 的体制原 因,提出了 一些积极 的政策建议。然而 ,当前的研究也存 在 一定 的不足 ,如缺少对兵地关 系发展脉络 的梳 理 ,提出政策建议时缺少必要 的条件分析和数据 支撑 ,各实施路径相对独立分散,难以解决综合 性问题。因此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兵 地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人手,着重分析当 前有利于兵地融合发展 的条件 ,建构一个系统性 的理论框架和实施机制 ,为推动兵地融合发展探 讨综合性 的可实施路径。

 二、兵地关系发展的历程及现存 问题 (一)兵地关系发展的基本历程 1.兵地携手共建时期(1954—1975年 ):兵 团 协助地方 ,双方关系密切。新疆和平解放初期 ,为 了保 障新疆 的稳定并扩大区域开发规模 、提高生 产效率,中央于 1954年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 设兵 团。其 中,团场作为兵团的基本组成单位 ,为 了减少和地方争夺资源 ,设置分布呈现点多 、面 广 、布局分散的特征 ,并且多数远离中心城市 。这 一时期 ,兵 团积极发挥生产力和人才优势 ,除 自 身开垦大量荒地外 ,还主动支援地方建设 ,派 出 大量技术人员 和挂职干部 指导地方开展生产建 设 ,兵地关系因此呈现出以兵团带动地方为主 的 互相学习共建的良好局面。

 2.兵地发展分化时期 (1981—2000年 ):主体 意识增强 ,利益争夺普遍。1981年 ,中央基于“巩 固国防 、加快新疆经济文化建设 和民族团结 ”的 战略考虑 ,恢 复 了兵团建制 ,兵地关 系进入 新的 发展阶段。兵团党政军企合一 的体制确立和计划 单列后 ,兵地 之间各 自为 营、发展 “诸侯经济 ”的 思想开始出现并不断强化。由于双方发展区域不 r—]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l

 29 I

 区域经济 却 trt~"t住f 2o17. 5 断外延且产权 界定模糊 ,兵团和地方为争夺资源 产生了诸多矛盾,进而导致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被 行政体制分割,区域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发挥。

 3.兵地寻求融合时期 (2001年至今 ):积极寻 求共融 ,面临复杂挑战。进入 21世纪 ,兵团体制 改革开始全面推进 ,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改革提 升 了兵团的综合竞争力 。面对共 同的发展机遇和 挑战 ,兵地双方开始积极 推进全面的融合发展 , 尤其 是以产业融合 为基础的工业 园 区合作开发 项 目强化了市场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 ,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 。然而 , 随着融合发展的不断深人,由体制差异而形成的 发展障碍已成为当前推进兵地深化融合的现实 挑 战 ,且 随着时 间的不断推进 ,这种挑 战将变得 愈发复杂。

 (二)兵地融合发展的现存 问题 1.兵地双方 尚未形成全面统一 的融合发展 思想 。在兵地关系发展 的初始阶段 ,双方共 同目 标明确 ,利益追求一致 ,因此相互认 同感较强。待 兵团的特殊体制被正式确立后,国家对兵团和地 方的战略定位开始有所不 同。受此影响 ,双方的 发展方向开始逐渐分化 ,差距不断扩大。在此背 景下 ,兵地双方 的身份 意识 开始逐 渐强化 ,尤其 是兵团希望通过发挥 “革命 精神”闯出一条独立 自主的发展之路 ,加剧了双方的互不认 同心理 ,

 突 出表现为兵 团大力发展 和地方类 似的工业体 系 ,扶持大量 的工业企业 同地方展开恶性竞争①。

 到 了新 的发展时期 ,尽管兵地双方都认识到 “关 系不合 ”对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开始寻求多元 合作 ,但 由于历史 上形成 的“本位 主义 ”影 响之 深 ,双方在思想上难以实现真正 的统一 ,经常会 在涉及利益 问题 时以 “地方对兵团具有领导地 位 ”和“兵团具有计 划单列性 质 ”的理 由互 相博 弈 ,导致合作成本加大。

 2.现行融合发展 的举 措形式单一且力度不 够 。兵团和地方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 ,在追求 自 身利益最大化 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了资源上争夺 、 建设上重复 、管理上分割 、发展上封 闭的局面。为 打破条块分割 ,兵地双方进行 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以促进交流合作 ,具体措施 主要 有 :兵团投资支 援 喀什 、塔城等地兴办农 田水 利设 施 ,与地方共 建文明单位 ;双方兴办“双语”学校,培训大量优 秀教师 ;互派挂职 干部促 进人才交流 ;共建经济 联合体进行项 目合作等。然而,从已有的实践可 以看出,面对主体利益的根本差别,双方 目前的 合作交流仍然是层次较低、口径不宽、力度较小 的 ,并未全面和经济利益相挂钩。

 3.促进融合 的利益联 结和沟通机制建构 尚 不完善。兵地融合的根本机制是推动兵团全面融 人新疆社会 ,为此 ,兵 团制定 了向南战略共举 、产 业发展共赢 、城镇建设共推 、文化交流共融 、干部 人才共用的融合战略 ,然而 ,由于双方未能形成 以彻底 打破利益格局 、寻求合作共赢为根本 目标 的利益联结机制 [1 ,使 得地方不愿主动参 与兵 地融合 工作 ,进而难 以实现双方联动推进融合战 略实施 。此外 ,由于兵地双方地位几乎等同,在国 家层 面还 没有形成专 门的机构从宏观角度 建立 统筹兵地关系的沟通机制 ,同样导致上述融合战 略更 多地停 留在人们 的主观意愿 和高层 领导 的 联席会议层面。因此 ,在缺少融合发展长远规划 、 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的条件下,仅靠主体之间 自 行处理 内部矛盾 ,会再次 回到 由于主体 利益差 异 、制度保障缺失而导致的现实发展困境 中。

 三、兵地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产业发展具备基础条件 产业协调发展是兵地融合 的核心 内容 ,也是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前提 。兵团和地方在产业 发展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形成 了兵地融合发展 的基础——产业差 异为双方优 势互补创造条件 , 产业趋同为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创造条件 。

 1.兵地产业结构发展特征 :地方结构相对合 理 ,第三产业导 向为先 ;兵团三产结构均衡 ,工业 ①据统计,1984年,兵团的工业企业总数为 849个,而到了1985年,这一数字猛增到 2220个,年增长率高达 221%。

 xlNJl ANG s『ATE FARMS ECoNoMY

 2o17. 5 却 磋友嘿馑f=

 区域经济 农业优势显著 。长期以来 ,地方 的市场经济发展 都处于领先水平 ,具有财政税收和统筹 国土资源 配置 的完备功能 ,在工业 、商贸 、金融 、旅游等方 面的市场竞争力强。从三次产业结构 比重 的变动 情况 (见图 1)可 以看 出 ,地方第 一产业发展长期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相当, 其 中第 三产业 占比从 2010年 开始持 续上升 ,并 于 2015年超过第 二产业 ,表 明地方的三次产业 正在朝着“三二一”的结构形式不断优化。地方在 产业发展 中的先导优势 ,可以在兵地融合发展中 提供较为广阔的市场和较高水准的服务,起到产 业带动和示范作用。

 . + 一产 -· -二产 — ·兰产 图 1 2000年一201 5年地方三次产 业比重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统计年鉴)(2001—2016) 与之对比,兵团的组织化程度较高,集团化 特点突出,劳动力素质普遍较高,尤其经过长期 的发展 ,兵团已形成了以团场为单位的生产规模 化、现代化、机械化、产业化优势 ,在全国范围处 于领先水平 。从 图 2中还可以看 出,兵 团的三次 产业 比重长期处于“三足鼎立 ”的状态 ,直至 2009 年 ,兵团的三次产业结构才发生 了根本性转变 :

 第二产业 占比开始超过第一产业,进入持续增长 状态。因此 ,相较于地方服务业 占优的特征 ,兵团 的产业优势仍集中在工业 和农业领域 ,在未来发 展 中可 以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的同时增加科技 投入 ,发展具有竞争方 的现代农业工业体系 ,依 托先进 的市场环境形成 品牌优势 ,推动区域三产 —.- j -,I-- :产 —t · i产 图 2 2000年-2015年兵 团三次产业 比重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1—2016) 联动和全面升级。

 2.兵地产业结构趋 同分析 :相似程度不断加 深,产业共融亟待推进。兵团和地方长期存在着 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 ,通过对兵地近年来 产业结 构相似度指数②(见图 3)的计算可以发现 ,从 图 3 2000-201 5年地方和兵团产业结构 相似度指数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新疆 维吾尔 自治 区统计年鉴》(2001— 2016)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1—2016) 2000年至 2015年,兵地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呈 现先下降后 回升的态势 ,并 于 2014年达到最大 值 0.98,由此说 明兵地产业结构趋 同化发展程度 正在不 断加深 ;并且 ,随着近年来 兵团产业结构 的不断优化升级 ,与地方 的结构差距正进一步...

篇四: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分类号:

 密 级:公开学 号:

 2014102018 单位代码:10759石河子大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协同理论视角下兵地融合发展研究学 位 申 请 人史 猛指 导 教 师闫卫华 教授申请学位门类级别法学硕士学 科 、 专 业 名 称马克思主义行政理论与政府管理研 究 方 向兵团行政管理所 在 学 院政法学院中国·新疆·石河子2017 年 5 月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and XPCC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ergy Theory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Shi hezi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 lawByShi Meng(l Governmental management)Dissertation Supervisor: Prof. Yan Wei-huaMay ,2017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I摘 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与地方在一定形式上分治,且兵团长期存在,是国家在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治理新疆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处理好兵地关系是新疆区域治理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兵地融合发展是妥善处理兵地关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就兵地融合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梳理并对现实困境进行检思,探索如何通过协同理论来推进兵地融合实现高水平的发展,在对兵地融合发展系统内部建构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兵地融合发展系统的特性与协同理论相契合,进而建立科学的兵地融合发展协同体系与协同机制,从宏观层面对兵地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兵地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及现实困境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其次,把兵地融合发展抽象为一个系统,在对其内部构建和自身特性进行客观描述的基础上发现其与协同理论存在十分强烈的契合性,基于此建立了兵地融合发展协同机制。研究认为:兵地融合发展系统由融合发展主体子系统、对外交换子系统、融合要素子系统、评估子系统和障碍子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具有复杂性、开放性、耗散性、非线性和整体性等五个特性,并且这五个特性与协同理论所要求的系统特性十分吻合,可以由协同理论来指导兵地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兵地融合发展协同体系并建立了由协同形成机制、协同运行机制、协同控制机制以及协同约束机制构成的兵地融合发展协同机制。最后,提出了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的协同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强兵地融合的顶层设计,推动兵地城市体系协同发展,完善兵地制度化的协调互动机制,大力发展兵地融合经济协同发展四个建议。由于当前缺少对兵地融合发展的学理性研究,尤其是以协同理论为研究视角,这为本文留下了非常大的创新空间。同时,本研究对于中央、自治区和兵团制定融合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协同理论;兵地融合;协同机制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IIAbstract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XPCC)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Xinjiang. Thecorp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are separated in a certain degree.The long term existence of theXPCC is a major strategic measures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in the face of the new situation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of good governance in Xinjiang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theXPCC and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about regional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of Xinjiang.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s akey channel of proper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XPCC and the Xinjiang UygurAutonomous Region(XUAR).This research take the basic research method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thinkabout historical stages and actual dilemma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to explore how topromote the integration by the guidance of the synergy theory. Because the system of integrationis consistent with requirement of the synergy theory,we could build a synergy mechanism tomacroscopically study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Firstly, This part mainly combs and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stages and actual dilemmas ofintegrated development.Second,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system and a synergymechanism has been built for the system of integr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requirement of thesynergy theory. The paper suggest that the system of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s made up withsubsystem of body, subsystem of exchange, subsystem of essential factor, subsystem ofassessment and subsystem of barrier, characterizing by complexity, openness, dissipation,nonlinearity and integrity. Because those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istent with requirement of thesynergy theory. On this foundation, synergy mechanism has been build with formationmechanism, operating mechanism, control mechanism and restraint mechanism.Lastly, the paper presents suggests as enhancing the top-level design, promoting thesynergetic development mode of towns and cities, developing the blend economy and exploringthe collaborativesocial governance.We have a very large room for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is of greatreferential value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and XUAR and XPCC to make a series of policies.Key words: Synergy theo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Synergy mechanism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1导 言.........................................................................................................................................1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一)

 研究背景....................................................................................................................1(二)研究目的和意义..........................................................................................................2二、 国内研究现状........................................................................................................................2(一)研究方法......................................................................................................................2(二)新疆兵地融合研究的概况..........................................................................................3(三)简要评述......................................................................................................................7三、研究思路与方法......................................................................................................................8(一)研究思路......................................................................................................................8(二)研究方法......................................................................................................................9四、研究内容与框架......................................................................................................................9(一)

 研究内容....................................................................................................................9(二)研究框架......................................................................................................................9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10一、基本概念界定........................................................................................................................10(一)兵团............................................................................................................................10(二)地方............................................................................................................................11(三)融合发展....................................................................................................................12二、协同理论概述........................................................................................................................12(一)协同理论基本概念....................................................................................................12(二)相关领域应用............................................................................................................13万方数据

 协同理论视角下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研究(三)协同理论在兵地融合发展中的运用........................................................................13三、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理论....................................................................................................13第二章 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及现实困境...........................................................14一、兵地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14(一)1954 年到 1975 年的第一阶段:互帮互助阶段...................................................14(二)1981 年到 2000 年的第二阶段:局部探索阶段...................................................15(三)2000 年到 2010 年的第三阶段:全面融合阶段...................................................16(四)2010 年至今的第四阶段:全局战略性融合阶段..................................................17二、兵地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17(一)兵地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17(二)产生困境的原因分析................................................................................................20第三章 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的理性分析——基于协同理论...............................................23一、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系统的建构分析....................................................................................23(一)融合主体子系统........................................................................................................23(二)对外交换子系统........................................................................................................24(三)融合要素子系统........................................................................................................25(四)控制子系统................................................................................................................25(五)

 障碍子系统.................................................

篇五: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里 固 民族团结花盛开 兵地融合结硕果 七师一三七 团和乌尔禾 区兵地融合发展纪略 “一三七团 和乌尔禾 各族群众通 过经常性地开展 活动 ,像石榴籽 一样 紧密地 团结在 了一起 ”。金秋九 月 ,一 三 七 团金边 南路 社 区和 乌尔 禾 区柳 树街社 区在开展 百家宴活动时,一三 七 团党委书记 、政委程灵芝说 。

 文 化联 姻 兵 团 和地 方 的这 两个 社 区 经常 性地开 展文化活动 ,使 两地 的居民频 繁接触亲得就像一家人 。

 一三七 团每 年 积极 参 加 乌 尔禾 区、和丰县举办的那达慕活动以及伊 斯兰群众 的 肉孜节 、蒙 古族的麦德 尔 节等活动 。两年来 ,一三七 团共参 加 周边县 、乡、镇举办 的文化 节共 200 场次 ,为地方群众做好事 实事 达 2870 余次 ,在精 神 文 明建设 、社 会 治安综 合 治理 、生态环 境建设等方 面也多次 受 到地方政府 的好评 。

 今 年 ,兵地双 方举行关 于民族 团 结、兵地 团结 专题教育报告 会 5次 ,

 座谈 会 4次 ,民族团结文 艺演 出 2场 次 。五 月以民族团结教育 月活动 为契 机 ,开 展 了“兵地 团结一家亲 ”、“促融 合 、手拉手 、共 发展”为主 的民族团结 教育 月活动 ,形成 了民心齐 、动 力足 、 发展快的 良好局面。

 一三七 团 党委 还 定期 对 干部 进 行 “三个 离不 开 ”、“四个 认 同 ”、“五 观 ”和 “六史”等 民族 团结宣传教 育工 作 ,要求 牧 场干部 具 有警 觉性 、自觉 抵 制非 法宗教 ,维 护民族 团结 ,营造 了民族团结平等互助的 良好氛 围。

 现在 ,干 部职工从 居住生活 、工 作学 习 、吃穿 娱乐 、婚丧嫁 娶 等 日常 小事入手 ,兵地基本实现 各民族嵌入 式楼 房 居住 结构 和各族 群 众共 居共 学共 事共 乐的社会环境 。兵地 各民族 在 共 同生 产生 活和 工作 学 习 中相互 了解 、相 互 尊 重 、相 互 包 容 、相 互欣 赏 、相互学 习、相 互帮助 ,不断 增进感 情 ,形 成 各族群 众 感情相 融 、心灵 相 通 、手 足相 亲 、守 望相 助的 良好社 会 环境 。

 城 市 共 融 2016年 6月 ,乌 尔禾 区 、一三 七 团 “兵地 融 合发 展改 革试 验 区”管 委 会挂牌 成立 ,这标志着 乌尔禾 区和一 三七 团 兵地 融合 发展进 入 实质 性 的 一步 。城 市共融 ,拉开 了崭新 的一页。

 乌 尔禾 区 、一三 七 团 “兵地 融合 发展改革试验 区”管委会将 全面落实 上级关于兵 地融合发展 的决 策部署 ;

 组织 开展 融合 发展 中重 大 问题 的政 策研究 与讨论 ;负责乌尔禾 区域融合 发展 的总 体设 计 、统筹协 调 、整 体推 进和督促落实;统筹协调乌尔禾区域 融 合 发展 中的 重大 问题 ,指 导 、推 动 融合发展有关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三 七 团发挥 兵 团农 业规 模 化 水 平高 、机 械化 程度 高 的优势 ,组织 农 业技 术服 务 队伍深 入 到其他 兄 弟 团场和少数 民族承 包户中 ,传播农 业 技术 知识 ,指导农业 生产 。兵地联 合 举办农业 技术学 习班 ,相 互观摩农业 生 产 ,义务培 训职 工群 众 ,以兵团 先 进 的农 业科学 技 术带 动地 方农 业 发 展 ,促进农牧工增产增收。在一三七 团支援 地方 少数 民族 发展 经济 的 同 时 ,来 自地方 的 少数 民族 也尽 其所 能 ,帮助 团场解决一些实 际困难 ,在 采摘辣椒 、拉 运西红柿等农 业生产大 忙期 间 ,来 自共建单位 的少 数民族群 众积极支持农业 生产 ,大大缓 解了一 三 七团农 忙时期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

 将 一 三七 团城 镇 建设 纳入 到 乌 尔禾城市一体化建 设之 中,为兵地 融 合共建 乌 尔禾 “生态 旅游 新城 ”奠 定 了政 策环境 。随着团城镇化建设的步 伐 ,克拉玛依给予 污水 排放和天 然气 安装工程的支持 ,使得 团场职工群 众 从 中受惠 。兵 、地双方共 同组织 、参与 政 策法 规宣 传 、文艺 汇演 、文 明城 市 创建等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发挥一三 七 团民兵队伍优势 ,参与乌 尔禾 区组 织 的 各种大 型活 动 的维稳 安保 等 工 作 。一三七 团接入克拉玛依供水处 自 来水 ,2818户居民受益 ,并建立城 镇 环境卫 生共建机制 ,由区政 府提供垃 圾处理 、园林防虫、污水处理支持 。双 方在煤矿技 改上投资合作 。道 路 、用 水 、电力、广播 电视投建和共享 。近 1O 年 以来 团场主 要道 路 湖滨路 、戍边 路 、乌艾线 部 分路段 、白杨河 大桥 都 是 由克拉玛依市 、油 田公司投建 。一 三 七团依靠 白杨河 引水 工程 ,对 团场 口 张西安 的耕地进行灌溉 ,有效地解决 了团场 耕地用水 问题 。市、区政府和油 田公 司 大力支 持一 三七 团学校 的硬 件设 施和环境建设 。近年来 ,累计捐赠资 金 1055万元 ,用于支持一 三七 团发 展教育事业 。

 双 方 受 益 多年 以来 ,一 三七 团党委认识到 辖区多民族共居 、多元 文化共存的现 实团情 ,深知做好 民族 团结工作对促 进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社会稳 定的重 大意义 ,始 终站在 “讲 团结 、讲稳定 、 讲 发展 ”的高度,把推进 民族团结放 在 各项 工作的突出位置 ,并纳 入经济 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制定每年工作 计划时,着重讨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教 育工 作具体措施 ,广泛征求 各级领 导意见 、建议,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考 核评 价体 系 ,通 过建 章立 制 ,使 民族 团结进步教 育工作有章可循。团专 门 成立 了民族 团结进 步领 导小组 ,形成 了党 委统 一领 导 、党政工 团齐 抓共 管 、各部 门相互 配合 、各 族群众 积极 参与的工作格局 ,使广 大干部职工贯 彻 “三个 离不开 ”的思想不断加强 ,贯 彻党的 民族政策 的 自觉性、积极性不 断提高 ,在全 团形成 了 自上而下推进 民族 团结工作的网络格局 。

 2016年 通过 开展 民族 团结进 步 年十项活动和打造精品社区 ,创建 “民族 团结 示范楼 栋 ”,打造 “民族团 结示范店”商业街 。全 团打造 民族团 结示范楼栋 2个 、示范 单元 3个 、示 范店铺 56个 、好 居 民 26个 、好职 工 26个 、好 学生 18人 、好家庭 30人 、好 邻居 6个、好科 (处 )室 8个 。一连等 8 个 单位获 “民族 团结进步模范集 体” 称号 ,加克等 14人获 “民族 团结进 步 模范个人 ”称 号 。涌现出 了乌仁 才次 克 、孟可 拉生 、道 尔吉等 优秀 少数 民 族 干部 ,通过选 树 民族 团结先 进典 型 ,大力 宣传他 们 的模范 事迹 ,在广 大居民群众 中掀起 民族 团结的高潮 。

 2014年 ,一三七 团荣获兵 团七师 民族 团结 进 步模范 单 位荣 誉称 号 。2015 年 ,荣获伊犁州 民族 团结进 步模范单 位荣誉称号 。口 栏 目责 编 :碧溪

篇六: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代学刊 2019 年第 2 辑

  政策研究 12 中 国 军 民 融 合 发 展 研 究 报 告( (2 20 01 18 8~ ~2 20 02 20 0)

 )

 简版 版

 发布智库: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 联系邮箱:icci2018@163.com 微信公众号:国合华夏研究院

 一、军民融合的内涵和战略设定………………………………………………………………………………1 (一)内涵和战略布局…………………………………………………………………………………………1 (二)五大发展阶段……………………………………………………………………………………………2 (三)新时代军民融合的内涵和战略设定……………………………………………………………………3 (四)三大主要融合方式………………………………………………………………………………………4 二、军民融合政策解析…………………………………………………………………………………………6 (一)政策发展阶段……………………………………………………………………………………………6 (二)政策战略解析……………………………………………………………………………………………7 三、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概况…………………………………………………………………..………………11 (一)发展现状………………………………………………………………………………..………………11 (二)发展问题……………………………………………………………………………..…………………13 (三)发展前景……………………………………………………………………………..…………………14 四、军民资源地图…………………………………………………………………………..…………………16 (一)军民融合三大运行架构……………………………………………………………..…………………16 (二)军方合作资源地图…………………………………………………………………..…………………19 (三)民用合作资源地图…………………………………………………………………..…………………19 五、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经验解析和借鉴…………………………………………………..…………………20 (一)国际军民融合发展经验解析和借鉴………………………………………………..…………………20 (二)国内军民融合发展经验解析和借鉴………………………………………………..…………………27 六、国合建议——军民融合发展战略(2018年-2020年)……………………………….………….…..….32 (一)发展目标…………………………………………………………………………….…………….……33 (二)找准四个切入点…………………………………………………………………………………..……34 (三)处理好五大主要关系……………………………………………………………..……………………35 (四)配置妥十一个战略要素………………………………………………………..………………………36 (五)实行六大关键措施……………………………………………………………..………………………37 附件一:军民融合政策合集…………………………………………………………..………………………45 附件二:四证申请的详细流程………………………………………………………..………………………47 图1-1 军民融合五大发展阶段………………………………………………………..……………………….50 图1-2 双向融合组织流程图…………………………………………………………..……………………….50 图2-1 军民融合政策发展阶段………………………………………………………………..……………….51 图2-2 军民融合创新性延续示意图…………………………………………………………..……………….51 图2-3 军民融合与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关系………………………………………………..………………….51 图2-4 军民融合在新时代新周期中与创新、资本、需求的关系…………………………..……………….52 图2-5 军民融合战略能力解析图…………………………………………………………..………………….52 图3-1 国家军民创新示范基地省份分布情况……………………………………………..………………….53 图3-2 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工业总产值累进表…………………………………..………………….53 图4-1 政府层面军民融合运行框架……………………………………………………..…………………….54 图4-2 园区层面军民融合运行框架……………………………………………………..…………………….54 图4-3 企业层面军民融合运行框架……………………………………………………..…………………….54 图4-4 军工产品研发流程………………………………………………………………..…………………….55 图4-5 民用合作资源地图………………………………………………………………..…………………….55 图5-1 美国军民一体化组织结构………………………………………………………..…………………….55 图5-2 美国军民一体化运作模式………………………………………………………..…………………….56 图5-3 俄国先军后民组织结构…………………………………………………………..…………………….56 图4-4 日本以民带军组织结构…………………………………………………………..…………………….56 图6-1 军民融合发展的四个切入点…………………………………………………..……………………….56 图6-2 军民融合发展要处理好的五大主要关系……………………………………..……………………….57 图6-3 军民融合发展的十一要素和战略发展阶段……………………………..…………………………….57 图6-4 军民融合风险防控组织机构……………………………………………..…………………………….58 研究方法………………………………………………………………………….…………………………….58 版权声明………………………………………………………………………….…………………………….59

 新时代学刊 2019 年第 2 辑

  政策研究 13 研究背景 近些年,由于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世界在“新平庸”时代的转型发展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轮军民融合战略浪潮再度兴起,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切入点。世界军民融合在新时代中快速发展,以创新、高效、开放、辐射为特征的国际军民融合战略格局在世界范围内铺开。美国、俄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在本国颁布各种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技术研发水平,拓展发展渠道,把军民融合的战略性发展作为新时代新动能,全面激发各领域、各阶层的奋斗活力。我国作为世界级大国,在军民融合领域也形成了一套自有的战略体系。

 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关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体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战略途径,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军民融合的战略落地和商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两个主题。因此,为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贯彻落实新时代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特编制此报告。

 研究方法 本报告采取了专家访谈、横向对比、案例分析和模型研究等方法。

 报告要点 一是新时代军民融合是党的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七大战略之一,是提升国家发展动能,塑造国际发展势能的重要抓手;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应有之义。

 二是军民融合有三大方式:军转民、民参军和双向融合。其中,双向融合是军民融合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融合方式。

 三是军民融合政策导向以 37 号文为分界点。在此之前,国家政策偏重于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和科研生产方面,以指导意见为主。在此之后,政策的完整性、影响力呈优化趋势,指导性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可操作性增强。

 四是军民融合战略逐步从进行时到完成时,军民融合发展是军事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性延续,是结构性改革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推新周期形成的重点突破领域,是构建祖国安全之盾、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

 五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迅猛,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航空业、核工业和通信产业会迎来发展新机遇,民参军会形成新亮点。

 六是未来三年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主要做好五个数字工作,即树立 1 个目标,找准 4 个切入点,处理好 5 大主要关系,配置妥 11 个战略要素,实行6 大关键措施。

 一、军民融合的内涵和战略设定 (一)内涵和战略布局 军民融合是一个强国强军的概念。

 军民融合是一个融合配置的概念。

 军民融合是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

 军民融合要在 8 大重点领域做出突破,形成 6大融合体系。

 (二)五大发展阶段 从军民融合发展的历程来看,总共经历了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调整期和变革期 5 大发展阶段。

 (三)新时代军民融合的内涵和战略设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新思路、新战略。同时,报告对于新时期军民融合的内涵和战略设定做了扩充和调整,以更高的战略眼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纵深的格局,将军民融合深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中。

 军民融合是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军民融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七大战略之一,是提升国家发展动能,塑造国际发展势能的重要抓手。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应有之义。

 (四)三大主要融合方式 军民融合就是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按照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要求,从中国国情和军情出发,统筹国防和经济建设,形成国防与经济社会动态开放、交互互动、融合发展的国家建设系统的新模式。军民融合主要有民参军、军转民和双向融合三种主要方式。民参军主要有四个途径,军转民主要由三个途径。双向融合是指综合

 新时代学刊 2019 年第 2 辑

  政策研究 14 军转民和民参军的优势,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一系列更加广泛的合作。

 二、军民融合政策解析 (一)政策发展阶段 略。

 (二)政策战略解析 1.军民融合战略逐步从进行时到完成时 军民融合战略逐渐从原有的进行中的融合战略进行时态发展到以节点管控的完成时态,从单一的认知转化为融合科学定位、历史方位、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战略途径和战略保障等一系列的复杂认知,从单一战略体系发展到国家战略生态系统。具体来说,体现在五个方面:

 ?从发展战略到国家战略 ?从问题导向到愿景导向 ?从功能一体化到责任一体化 ?从“被动防守”到“主动出击” ?从“纸上谈兵”到“落子为棋” 2.军民融合发展是军事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性延续 中共十八大以来军队改革一直在进行,特别是2014 年 9 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了军事理念的四个转变。虽然主要是从战争角度着眼,但强调了“军事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就包括创新体制机制。数年来,从理念转变、军委调整、战区划分到军民融合委员会,军改一直按照这个步骤按部就班的推进。配合军民结合和产业改革的大趋势,最终在渠道开拓、体制机制创新和市场活力激发的合力下,军民融合发展的创新性延续水到渠成。

 3.军民融合发展是结构性改革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4.军民融合发展是助推新周期形成的重点突破领域 5.军民融合发展是构建祖国安全之盾、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 国家领土主权安全与国家战略利益拓展相互交织;国防安全与国内安全稳定相互交织;传统领域安全与新兴领域安全相互交织;军事安全与其他安全相互交织;现实安全与潜在安全相互交织。要求我们必须用军民融合发展的方式获取和保持相应的战略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剧烈的权力格局变动中赢得主动,关键是实现经济系统和军事系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要形成军民之间强大合力,需要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三、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概况 (一)发展现状 截止到 2016 年,我国军工集团中,有 2054 家单位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单位,军工单位、民口企业、民营企业各占 1/3,其中民营企业增长趋势明显;整个军民融合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平均增长速度超过 20%;作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础工程即体制机制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

 自 2009 年起,工信部组织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目前已在全国 2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 7 批次认定和挂牌了 32 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从整体分布上看,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东中西部分布均衡,其中东部有基地11 个、中部有基地 9 个、西部有基地 12 个。从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上看,湖南和陕西各有三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河北、辽宁、湖北、四川、贵州和重庆各自有 2 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其他为 1 个。

 图 图 3-1 国家军民创新示范...

篇七:兵地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改革与发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引下,新疆各项事业全面稳步前进,在新时期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践上的新发展必然带来理论上的创新。根据新疆历史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从整体谋划新疆工作,把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置于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中来思考谋划,这就必然要求进一步推动兵地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兵地融合是兵团作为新疆组成部分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的重要途径。”[1] 兵团成立60多年来,兵地之间建立了政治、经济、生活、文化各方面的互助互利关系,从而增进民族团结,增强发展动力,实现新疆快速稳定发展。兵地双方已建立80多个经济联合体,实施科技帮扶项目400多个。各族人民也在合作中实现更多获得感、共享发展成果。实践证明,促进兵地融合发展是维护新疆稳定与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2014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新疆工作总目标, “使得新疆工作的方向与重点有了很大的改变,相应的新疆许多工作也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新要求进行了方向上的调整、重点上的充实、措施上的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发展。”[2] ,进入新的时代,原有的兵地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已不完全符合新时期的要求,这就要求兵地融合发展要有新的思路,以解决实践中碰到的新问题。总体上,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四个方面提出可行设想。一、以创新驱动生产力,形成融合多元格局改革创新、先行探索。当今,影响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由物质资本向创新能力转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站在发展起来的新起点上,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重要概念。新疆作为后发展地区,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创新是关键一招。(一)以人才融合激发创新活力兵地融合发展过程中,除了资本融合、利益共享、文化交流等形式外,更重要的形式是知识资本的融合。把知识创新作为兵地融合发展的动力,要激发创新活力关键在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兵团和地方应共同培养一支敢于创新的人才队伍,为其提供优良的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动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引领新疆兵地融合发展*孟祥娟(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乌鲁木齐 832000)[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全局上谋划、部署新疆工作,确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新疆工作总目标,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做好新疆工作的根本遵循。兵地融合发展作为新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战略全局谋划新疆工作的抓手。本文以新时代党中央治疆方略为指导,提出新时期兵地融合发展路径。[关键词]新时代;党中央治疆方略;兵地融合[中图分类号]D67;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3—0033—04[作者简介]孟祥娟,女,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政治学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青年课题“加强兵地融合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QN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33万方数据

 2020年第3期双月刊(总第184期)力在于人才融合。人才能否顺畅地流动起来,关乎兵地间人才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也关乎兵地融合的健康发展。目前,兵团14个师都与对应的地区建立了互派干部挂职锻炼、相互学习、相互走访机制,以增强干部服务兵地的能力。但是,现阶段兵地人才仍存在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也存在人才流动难的问题。如在一些兵地共建的产业园区中,大多以地方管理人员为主,兵团参与管理人才缺失。这就直接导致兵团园区管理人才队伍素质得不到提升,在园区利益分配中出现“坐等要”的现象。要加快人才流动,增强人才融合,关键在于打破体制性障碍。对有利于兵地融合发展的人才流动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要为人才流动创造发展空间和机遇,制定出一系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人流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知识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应看到人才流动对推动兵地经济融合发展将产生重大作用。”[3] 在兵地共建的园区、项目、合作应由双方共同组建管理,领导由兵地双方轮流担任,成员由双方派出人员组成,由兵地双方在权责明确、风险共担的情况下,共同建设、共同招商、共同管理、共建共促经济发展。(二)创新兵地融合发展模式经济融合是兵地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并非唯一的途径。从兵地融合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兵地间逐步打破自我封闭的界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融合双方的优势,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开创了兵地融合经济发展的新局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疆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特别是面对新疆第二次工作座谈会后的新形势、新变化以及新疆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新任务、新问题、新要求、新趋势,很有必要创新兵地融合发展模式,全面推进融合发展。要在经济、文化、社会、人才、维稳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进兵地全方位融合。

 “经济是催化剂,要着力推进兵地园区共建、企业相互持股,支持各师、团场、连队与地方联合办企业、办合作社,支持重点龙头企业跨兵地发展,构建兵地优势互补、两利双赢、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文化是黏合剂,要发挥兵团文化融红色基因、中原风情、边疆特色为一体的优势,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的共有精神家园。”[4]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国家稳定发展大局,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新疆工作总目标,兵团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兵地一体、上下联动、及时应对、处置有力的反恐维稳体系,使兵地双方在维稳工作上已真正实现无缝对接、维稳力量综合使用、维稳信息资源共享。(三)创新区域经济布局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运行的。由于受人口、资源、环境、区位等要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布局随着不同地理区域的经济活动变化而变化的。经济区域布局,需要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通盘考虑、全局谋划。兵团和地方同属一个地理区域,但是二者既有地理环境差异,又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兵地相异的体制机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疆区域经济布局谋划,因此要求进一步创新区域经济布局。兵团和地方从整体上创新经济布局,可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生态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低水平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尤其发挥兵团特色优势,防止兵地产业结构趋同和恶性竞争,实现双赢。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26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研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问题时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的思路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从整体上谋划兵地区域经济布局首先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基础,围绕国家或地区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和新疆实际科学制定政策,坚持把新疆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其次,新疆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要形成兵地功能互补、协调发展趋势。发展要突出重点,杜绝兵地“大而全“的发展方式,科学安排好兵地分工和合作。最后,兵团与自治区需沟通协调,打破区域和行政隶属界限,以新疆长远的总体发展为目标,制定调整区域经济布局的中长期规划和工作方案,对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给予合理规划。二、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导向,加快民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由“收入差距过大”走向“公平正义”,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十八大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落后于内地沿海,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19年新疆实现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 34万方数据

 兵团改革与发展55611元,比全国人均生产总值70892元少了15281元,而在1994年这一数字仅为156元,差距不断扩大。新疆本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也比较大,城乡差距、南北疆不平衡,这些问题的扩大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了隐患。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兵地融合发展中,就是要让兵团和地方人口更多更公平地享有公共服务,使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在就业、医疗、社保、住房、教育等民生领域。如在社会保障方面,由于兵地在教育经费保障、新农合保障标准以及社会求助资源分配上的政策与标准不一致,致使兵地间群众享受到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存在不小的差距。十九大报告指出:

 “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这就要求我们在民生领域、进一步加强兵地融合。第十师北屯市就在医疗改革惠民生上加大力度,解决了兵团和地方医保共享问题,使得群众看病更快捷方便,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疗改革兵地交融带来的实惠。开拓兵地融合新的发展领域,不断提升兵地职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也为实现总目标奠定了民生基础,三、以兵团深化改革为抓手,建立长效机制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不断变化,推动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来回答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因为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地运动,所以生产力经常地发生变化,生产力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基础的变化一定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点在兵地融合中至关重要,而兵地融合中兵团的改革又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由于兵团的特殊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兵地融合经济的发展。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虽然有政府职能,但不是一级政府,政企不分,没有很高的积极性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虽然兵团曾经依靠高度统一的准军事化管理体制,为屯垦戍边、建设新疆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兵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不适应日益突出。从“一主两翼”政策推动团场改革,到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完善党政军企合一体制,正是不断改革、不停完善,才使得兵团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履行职责使命的能力有了长足进步。新形势下,兵团要继续做好深化改革大文章。兵团深化改革的重点,就要求理顺阻碍兵地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兵地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一是要健全和转变兵团“政”的职能。要想切实把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优势和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出来,健全和转变“政”的职能是不能忽视的环节。要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必须健全和转变政府职能,进而推动兵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要建立兵地融合协作机制,加强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