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辛易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申请书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工科理念六个3篇

时间:2022-09-02 11:00:03 来源:网友投稿

新工科理念六个3篇新工科理念六个 教育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7卷第4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SocialSci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工科理念六个3篇,供大家参考。

新工科理念六个3篇

篇一:新工科理念六个

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27 卷第 4 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 27 No. 4 2021Doi:10. 11835/j. issn. 1008-5831. zs. 2021. 03. 005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蒲清平,雷洪鸣,王馨瑶.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新工科建设的三重逻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60-170. Doi:10. 11835/j. issn. 1008-5831. zs. 2021. 03. 005.Citation Format:PU Qingping,LEI Hongming,WANG Xinyao. The triple logic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development stages,new development concepts,and new development patterns[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Science Edition),2021(4):160-170. Doi:10. 11835/j. issn. 1008-5831. zs. 2021. 03. 0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律研究”(19VSZ064)作者简介:蒲清平,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Email:puqingping@ 163. com。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新工科建设的三重逻辑蒲清平1 ,雷洪鸣 1 ,王馨瑶 2(1. 重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44;2.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摘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发展阶段,新工科必须把目标定位为培养胸怀“两个大局”的时代新人;以新发展理念为新工科建设的行动标尺,坚持育人为根本、问题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疏通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难点堵点;以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实践路径,强化学科交叉、改进教学方法、融入国际理念,着力培养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新工科人才。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来建设新工科,才能提升新工科站位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广度,真正让新工科“新起来”“强起来”。关键词: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工科建设;新工科;新工科人才;课程思政;两个大局中图分类号:G642. 3;TB-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21)04-0160-11一、新工科建设的学术成就及其局限性培养更多引领和适应新工业革命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以人工智能、5G 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工科建设的首要使命。“新工科”概念提出五年来,学界致力于回答“新工科是什么”,“新工科有何特征”,“新工科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工科应当怎么建设”等四个基础性问题。其一,新工科是什么?这是整个新工科建设工程的基石,主要有两种主流观点。一是将新工科的内涵聚焦于某一具体领域,如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理念渗透等,并且以领域的特征揭示新工科内

 蒲清平,等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新工科建设的三重逻辑涵,简要概括为“中心论”。如:林建认为,新工科“指的是正在形成的或将要形成的新的工程学科”[1] ,包含新兴、新型和新生三种形态;钟登华认为,新工科关键在于“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2] ;刘吉臻、李华等认为,新工科是“工科注入新的内涵以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工科新形态”[3] 。二是将新工科的内涵理解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用一套概念范畴解释新工科内涵,简要概括为“系统论”。如:孙峻认为,新工科是“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4] 融合并进的范畴体系。比较分析两类关于内涵的理解,显然“中心论”更适合对新工科宏观轮廓的把握,而“系统论”是“中心论”的发展成果,更加适合对具体实践的指导。其二,新工科有何特征?这是新工科内在矛盾在现实维度的展开,决定着新工科建设的目标、方法、路径、课程体系等实践性要素。林健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新工科具有“引领性、交融性、创新性、跨界性和发展性”[2] 特征;赵继、谢寅波认为,新工科具有引领性、通宽性、前瞻性、交叉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学科特质[5] ;徐晓飞、丁效华等从人才培养角度强调,新工科具有“新理念、新特征、新知识、新模式、新机会、新人才”[6] 六个特征,新工科要注重培育学生的“类能力”,即迁移、适应能力;刘吉臻等强调,“新”是新工科的本质,亦是新工科的特征,强调新理念的注入[3] 。其三,新工科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新工科建设必须回答的实践性、根本性问题,决定着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前进方向。李华、徐晓飞等从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的角度强调,新工科应培养“通”“专”结合人才,具有“全球视野、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7] ,以及“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项目组织与团队协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及国际竞争能力”等[6] ;王章豹等从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的内在关系角度指出,新工科建设的本质是“培养适应时代和引领未来的,具有扎实工程科技知识和深厚人文底蕴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8] ;李培根从哲学角度强调,要关注“形而上”“超世界存在”,以及培养人才的空间感、想象力、关联力、宏思维、批判性思维[9] 七种素养;吴宝海等从课程思政角度认为,新工科应当大力培育有爱国主义精神、专业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才[10] 。其四,新工科应当怎么建设?这是解决新工科实践如何落地的问题。新工科的建设要紧紧围绕课程建设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做文章,“工程教育的核心是构筑新型的本科课程体系”[11] 。林健指出,新工科的课程体系应当包括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大类,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爱国主义等教育;专业教育注重专业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育[12] 。孙峻认为,新工科建设要根据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设计、更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4] 。此外,刘吉臻、何毅亭等认为,要“将新技术、新知识引入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3] ,要在课程体系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渗透工程文化,“将思政教育落实到新工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素养课程以及创新创业课程中”[13] 。审视学界对新工科建设的研究,无论是回答新工科“是什么”还是“怎么做”,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细察关于新工科的研究,更多是聚焦学科建设本身“新”的研究多,却较少思考新工科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新”视域分析研究新工科应该怎么建,忽略了新工科建设的新背景;较少思考新工科如何融入新发展理念,纯粹从“新学科”“新业态”“新技术”研究新工科,过分倚重工具理性忽略价值理性,致使新工科建设站位不高;较少思考新工科如何服务新发展格局,不解决“四个服务”的新工科难以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发展阶段,新工科建设必须主动融入新发展理念,服务于1 6 1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27 卷第 4 期新发展格局,才能培养胸怀“两个大局”的时代新人,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样的重大理论问题。二、立足新发展阶段,审视新工科建设的目标使命新发展阶段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后,正式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14] ,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15] 。新工科建设唯有立足新发展阶段,紧紧围绕“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着力培养胸怀“两个大局”的时代新人,才能真正从传统工科破局,走向“新”生。(一)涵养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使命和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既是新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也是新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新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已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逐步从“高增速”转到“高质量”发展。新工科人才是攻克重大科学技术的主力军、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新工科建设应在新发展阶段切实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培育一批理想高远、政治坚定、能力卓越,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进程中做出新贡献,实现新作为。受到多重因素的局限和影响,目前新工科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政治站位不够高、境界格局不够广、理论认识不够深等问题,新工科建设局限于本专业本学科的情况仍然部分存在,就本学科、本专业的小视域探讨新工科如何建设,未能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大命题把握新工科建设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使命担当。如果新工科的建设者不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新工科的教育者不把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则会放任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既无远大抱负,亦无奋斗精神。这样培养的人既无胸怀“复兴战略全局”的意识和使命,亦无担当复兴大任的真本领和宽肩膀。这样的新工科建设不但无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更难以担负起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临四大危险、四大考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6] 。故而,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融入新工科建设全过程,并围绕六个下功夫切实推进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新工科人才。一是要在培养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廓之以广大,又抗之以高志”,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目标,追求卓越;二是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三是要在增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教育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四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把新思想、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卓越人才;五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为人民奋斗的价值取向,永葆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投身民族复兴的奋斗实践;六是要在2 6 1

 蒲清平,等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新工科建设的三重逻辑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将学生个人成长、专业学科发展统筹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中,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与管理能力、合作意识、交往能力等综合素养培养相融合,教育培养新工科大学生成为有高远目标、有家国情怀、有道德情操、有蓬勃精神、有文化修养、有创造活力、有人格魅力的时代新人。(二)增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意识和本领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排外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霸权主义等逆全球化浪潮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大调整;中国经济历经新冠肺炎冲击稳中向好,GDP 突破百万亿人民币大关,“东升西渐”引发西方敌对势力变本加厉全方位打压中国,对光刻机、芯片等关键性“卡脖子”技术的封锁日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进一步彰显,中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与斗争更加严峻并呈现新特征、新变化;中国的强势崛起以及美国的各种“退圈”同时导致国际治理格局发生新变化,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问题更加严峻[17] 。这些大变局要求我们要具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意识和本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18] ,才能把握新机遇,谋得新发展。当前新工科建设在某些高校还存在意识形态警觉性不高、风险意识不强烈、教学科研脱节、理论实践分离等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不具备防范风险、抵御风险的意识与本领,西化、分化者有之,腐化、卖国者有之。因而,新工科建设要把增强应对大变局的意识和本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个主题,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着力培养大批风险意识强、应对变化快、斗争本领高的新工科人才。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新工科建设要引导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切实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围绕《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相关内容和典型案例,切实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具备识别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的本领,引导大学生时刻保持战略定力,回击一切觊觎我国主权利益、危害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个人或团体;二是新工科建设要引导大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唯有发展才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应将新发展阶段国内外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转化为攻坚克难的使命...

篇二:新工科理念六个

要]“新工科”建设提出工程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为新工科建设保驾护航。[关键词]新工科;工程教育;工程认证;基础课教学[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12-0074-03[收稿时间]2019-01-15[基金项目]常州工学院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编号:A3-4406-16-032;常州工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编号:A3-4407-18-005。[作者简介]王刚(1970-),男,江苏沭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物理电子学、科学教育。2019 年 12 月 December,2019University Education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看出,每当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时,人类知识就会快速增长,同时必将伴随工业革命的发生。而新知识带来新思维,为培养适应新工业革命需求的人才,人类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革。目前世界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夜,这次革命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为其主要特点,世界上发达经济体都在努力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争取成为领航者。“新工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是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的一次教育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提出工程教育要培养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工程教育要推动学科交叉整合和跨界整合,产生新的技术,培育新的工科领域,积极发展新兴工科,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1-2] 。工程教育要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提出的对工程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工程认证标准中对工科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统一,为工程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指明了方向。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作为两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工程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在工程认证标准中也得到了体现。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为“新工科”建设服务呢?一、渗透工程认证理念,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我们以国家电气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例,标准1:掌握一定的电气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3] ;标准2:具备一定的工程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解决电气工程问题的有效结论[3] 。台湾铭传大学信息学院中的信息传播工程学系定义的核心能力的第一部分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第一条是“运用数学、科学以及工程知识的能力(稳固基础)”[4] 。从认证标准可以看出,工科学生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能否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是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依据。“新工科”建设提出工程教育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来适应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推进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构建新工科人才能力体系,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1-2] 。“新工科”建设的理念与工程认证理念一脉相承,其核心就是工程教育的各个环节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教什么永远比如何教重要”,大学物理教学和高等数学教学要努力体现新工科建设理念,加强应用性改革,将理论知识与工程问题相结合,要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目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还是较为注重知识的逻辑“新工科”背景下公共基础课教学理念的构建王 刚(常州工学院数理与化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74

 University Education性,强调解题技巧,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还是以解题为主,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从书本中学习的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很难看到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由于知识深奥难懂,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然不容易提高。高等数学也同样如此,微积分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非常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何通过增加知识的实用性来提高课程的兴趣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基础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下面笔者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

 )

 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转化为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可以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光学中圆孔衍射知识为例,衍射知识的原理比较抽象,不管是数学分析还是文字描述,不少学生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更别说用来分析问题了。圆孔衍射作为一种典型的衍射现象,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往往对内容没什么兴趣,在教学中,如果首先从分析人眼的结构及人眼是如何区分物体这个问题入手,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从生活常识角度去理解最小分辨角概念,从而解决了本节最难也是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点;由此更进一步分析其在工程上的应用,要想设计一个分辨率很高的光学仪器,如天文望远镜,应如何提高其分辨率。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就能针对课本内容寻找对应的实际事例转化为研究问题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

 )以 以 “ 工程实例问题” ” 为切入点, , 强化知识的应用性, , 促进知识交叉整合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工科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不仅指的是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们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物理为数学提供模型,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严格来说,不同的工科专业都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从物理这个大家庭中独立出去的,每一工科专业都要综合运用物理、数学知识,只是由于专业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是新工科建设中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某一工程实例进行探讨、分析,也可以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课外对工程问题进行探究。掌握完整的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在保证其知识体系完整的情况下,还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取不同的工程问题来提高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如对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等相关专业,力学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更大相关性,教学中就要对这部分内容有所侧重,要把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选取一些典型实例,在对实例的分析、研究中掌握知识,拓展知识的应用,实现工程认证中学生所需的能力的培养。( 三)

 )把 把 “ 科技热点问题” ” 引入课堂, , 体现知识应用的时代性当今世界,生物技术、通信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能源技术等领域在不断进步,许多新技术已在我们生活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原理大多可以用所学的原理来解释,教师要关注这些科技成果,发掘其中能用课本知识解释的内容,引入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加强教学方法研究,适应新工科培养人才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变革,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这些新科技,使教学方法能跟上时代发展。( 一)

 )

 转变教学理念, , 改进教学方法适应科技发展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学生变成了“数字原住民”,其特点是把科技语言变成了母语,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改变。新工科建设及工程认证就是为了适应这种新变化而形成的,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也要适应这种新变化,要逐渐为学生提供同步、半同步、非同步学习。教师要成为“感性的教练”,而不是信息的管道,教师的工作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作为一个二本院校,我校学生的知识基础整体较差,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自学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不但不能削弱,还要有所加强,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为了更好地帮学生打牢基础,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课堂教学在时间上得以延伸,在空间上得到拓展,教师必须主动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技术,利用网络课程提供所有教学资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一些新知识。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消化课堂所学内容。( 二)

 )

 加强建模教学, , 促进知识交叉融合工程认证是从学生获得的能力角度来判断教学质量高低的,开展建模教学能更好培养学生能力,满足“新工科”建设的需要。教师要精选一些工程实例,指导学生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先提出假设,建立模型,运用数学工具分析模型,用建立的模型来分析实际问题,找出模型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在建模教学中,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如果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围绕实际问题建立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欲望,有助于其整合知识,把知识的整体结构化。如核电站模型,除了要进行结构方面的设计,还要考虑材料、环保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就会让学生的各科知识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而不仅仅是从物理、数学角度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概念与公式;另外,模型建立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

 )

 探索开展合作学习的新途径、 、 新方法, , 培养团队意识“新工科”建设要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团队合作意识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工程认证标准中标准9、标准12分别是“具备团队合作75

 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在电气工程领域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3] 。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已经不是伽利略、牛顿时代凭个人的聪明才智就能实现重大突破的,团队合作已经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合作能力、团队意识是未来工程领袖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研究表明,学生运用材料独自学习很快就会达到一个瓶颈而导致学习效果提升得很慢,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比独自学习好,而教别人学习的效果最好,可以掌握新知识的90%。在理论课、实验课的学习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理论课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作业、写作教学小论文等;实验课组成实验小组,共同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完成实验报告;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形式探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促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三、发挥通识课程优势,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新工科人才“天大行动”中指出,工程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2] 。国家电气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中的标准3、标准6、标准8都重点指出工程人才在工作中要全面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其中标准8的内容是“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气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3] 。台湾铭传大学信息学院中的信息传播工程学系定义的核心能力中第三部分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指出学生要“解专业伦理及社会责任(社会伦理)”[4] 。从中可以看出,工程人员的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是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这与我国传统的思想中立德树人的思想相一脉相承。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在教学中,联系一些背景知识介绍科学家的贡献,介绍他们对科学的态度、他们的职业精神及他们社会责任感等。爱因斯坦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是科学上的圣人,也是一个关注人类长远发展、热爱和平的伟人,晚年,他一直从事反对战争的社会活动,反对使用原子武器。万维网的发明者伯纳斯·李,《时代》周刊评价他的发明就像古代印刷术一样,并且纯粹是个人劳动成果,如果他把这个研究成果申请专利,他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富有的人,但他把这个成果无偿地奉献给了全人类。伟大的科学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他们的研究成果,还有他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同这些精神财富是实现“新工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工程认证中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工程技术人员是改造自然界的执行者,他们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用自己的知识来使自然界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物理学家们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开始科学研究的,我们要在教学中给学生介绍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并将其自觉转化为自己的职业态度。四、结束语“新工科”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产物,旨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这两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要以未来工程建设所需...

篇三:新工科理念六个

二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 南京)

 2017.11.03 计伟荣

 2

 3

 4p 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

 u 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也在高度融合

 新工科是什么

 5p 学科发展催生新工科

 u 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事也促进了高度交叉融合

 新工科是什么

 随之而来的新经济对工程教育和工科人才提出了新需求、新要求!21 世纪20 世纪19 世纪18 世纪化工机械工艺农林食品纤维造纸化工生物医药化工化工基础能源和基本有机化工无机和复合材料化工化学生物数学动热力力学学 天文学物理声学光学电磁学力学微积分医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无机有机物化分析哲学领域划分动物学学科时空划分

 6p 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

 u 面对学科高度融合 , “ 未来专业怎么专?业又在何方?专业的知识体系该如何构建? ”u 学科交叉催生新技术、新产业,进而可能催生新的学科或领域, 未来高校的专业又该如何布局 ?新工科是什么

 7p 世界快速变化的新挑战

 u 信息大爆炸u 知识快速更新u 新技术革命u 新产业革命u 全球化 ……

 新工科是什么

 8p 世界快速变化的新挑战

 新工科是什么

 9p 世界快速变化的新挑战

 新工科是什么

 我们的工程教育如何应对 “ 世界之快速变化 ” ?

 10p 新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u 新技术(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催生新产品、新产业

 u 新技术的跨界融合(信息化+ + 工业化、互联网+ +、

 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新工科是什么

 11p 新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u 新技术(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催生新产品、新产业

 u 新技术的跨界融合(信息化+ + 工业化、互联网+ +、

 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新工科是什么

 工程教育如何满足 “ 新经济 ” 带来的新需求?

 12p 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

 u 抢占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制高点u “ 变跟跑为领跑、变追随为主导、变适应为引领 ” 新工科是什么

 13p 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

 u 抢占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制高点u “ 变跟跑为 领跑 、变追随为 主导 、变适应为 引领 ” 新工科是什么

 工程教育如何按照 “ 领跑 ” 、 “ 主导 ” 、 “ 引领 ” 的要求培养工程人才?

 14p 新工科的基本内涵

 u (理念层面)新工科要解决:

 工程教育如何让我们的学生 “ 应对变化、塑造未来 ” ?

 (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新工科是什么

 15p 新工科的基本内涵

 u (目标层面)新工科要解决:

 ü 如何培养合格的国际化工程师?(培养富有 “ 创新创造力、跨界整合力、系统思维力、国际化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 ”的卓越工程人才)

 。ü 如何为未来( 2030 和 2050 )培养工程师?

 新工科是什么

 16p 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内涵

 u (行动路线)新工科 “ 三转向 ” 与 “ 六个问 ”ü 学科导向 转向 产业需求导向ü 专业分割 转向 跨界交叉融合ü 适应服务 转向 支撑引领新工科是什么

 17p 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内涵

 u (行动路线)新工科 “ 三转向 ” 与 “ 六个问 ”ü 一问产业需求建专业ü 二问技术发展改内容ü 三问学校主体推改革ü 四问学生志趣变方法ü 五问内外资源创条件ü 六问国际前沿立标准新工科是什么

 18

 19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首先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 ”

 ü 以 “ 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发展成效 ” 为导向组织、实施、评价和改进教学ü 强调每个学生的学习获得体验ü 强调人人成才OBE 与新工科

 20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首先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 ”

 ü 以 “ 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发展成效 ” 为导向组织、实施、评价和改进教学ü 强调每个学生的学习获得体验ü 强调人人成才OBE 与新工科

 “ 问学生志趣变方法 ” 是 OBE 的必然要求。

 21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其次强调以 “ 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发展成效” 为导向

 ü 需求导向ü 目标导向ü 能力导向OBE 与新工科

 22p OBE 改革

 提升专业内涵

 u OBE

 强调 “ 需求导向、目标导向、能力导向 ”

 毕业要求细化指标支撑课程培养目标产业需求OBE 与新工科

 23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强调 “ 需求导向、目标导向、能力导向 ”

 毕业要求细化指标支撑课程培养目标产业需求

 “ 问产业需求建专业 ” 、 “ 问技术发展改内容 ” 、 “ 打破学科边界建体系 ” 。OBE 与新工科

 24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强调 “ 需求导向、目标导向、能力导向 ”

 毕业要求细化指标支撑课程培养目标产业需求

 强化 “ 能力导向 ” ,变授之以 “ 鱼 ”为授之以 “ 渔 ” ,让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OBE 与新工科

 25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强调 “ 持续改进 ”

 ü 持续改进教学活动,始终符合毕业要求ü 持续改进毕业要求,始终符合培养目标ü 持续改进培养目标,始终符合内外需求

 OBE 与新工科

 26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强调 “ 持续改进 ”

 ü 持续改进教学活动,始终符合毕业要求ü 持续改进毕业要求,始终符合培养目标ü 持续改进培养目标,始终符合内外需求

 “ 持续改进机制 ” 让工程教育快速跟进社会需求、跟进技术发展成为可能。OBE 与新工科

 27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有 “5 问 ”

 ü 我们想让 学生 取得什么

 学习产出 ?ü 为什么要让 学生 取得这样的

 学习产出 ?ü 如何有效地帮助 学生 取得这些 学习产出 ?ü 如何知道 学生 已经取得了这些 学习产出 ?ü 如何有效保障 学生 能取得这些 学习产出 ?OBE 与新工科

 28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有 “5 问 ”

 ü 我们想让 学生 取得什么

 学习产出 ?ü 为什么要让 学生 取得这样的

 学习产出 ?ü 如何有效地帮助 学生 取得这些 学习产出 ?ü 如何知道 学生 已经取得了这些 学习产出 ?ü 如何有效保障 学生 能取得这些 学习产出 ?DefiningRealizingAssessingUsingOBE 与新工科

 PlanDefiningDoRealizingCheckAssessingActUsingPDCA 管理循环(戴明环)OBE 与新工科

 30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又是一个 “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

 ü 成为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范式

 ü OBE 教育理念导入工程教育实践OBE 与新工科

 31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是一个 “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

 ü 成为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范式

 ü 造就专业认证的国际实质等效性ü OBE 认证范式将 OBE 内涵导入工程教育实践

 我国加入 《 华盛顿协议 》 后,基于 OBE的专业认证给了我们接轨国际工程教育或者说站在国际工程教育前沿的机会和路径。

 OBE 与新工科

 32p OBE 教育理念

 u OBE 又是一个 “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

 ü 成为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范式

 ü 造就专业认证的国际实质等效性ü OBE 认证范式将 OBE 内涵导入工程教育实践

 OBE 教育改革是地方高校建设新工科很好的路径选择。

 OBE 与新工科

 33

 34p 深化 OBE 改革

 提升专业内涵

 u 以专业认证评估为抓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综合改革,提升专业内涵,促进专业转型升级。新工科怎么建

 35p 深化模式改革

 强化跨界复合培养

 3 3+ +2 2培养X X+ +Y Y培养社会资源 行业资源学校学科/ 专业优势新工科怎么建

 36新工科怎么建

 37p 主动对接经济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u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淘汰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老专业。

 u 主动对接浙江省的国家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适时布点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怎么建

 38感谢各位!Many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推荐访问:新工科理念六个 工科 理念

猜你喜欢